幼儿园的老师说:“小朋友们,玩沙子的游戏到此结束。大家到自来水龙头前去洗手吧!”

老师一声令下,儿童们争先恐后地涌向自来水管。当好多孩子都洗完了手时,浩浩还蹲在水龙头下边。

“浩浩,你怎么啦?”

“水不出来。”

“你应该拧开水龙头。”

“……”

原来浩浩正在那儿等待着,看谁来给他拧开水龙头。

儿童的心理分析:

浩浩在家里,总是有人给他拧开和关上水龙头,再给他洗好手,擦干。因此,他在幼儿园也理所当然地期待着有人给他这样做。

“谁来给我拧开这水龙头呢?”在家里,只要谁发现了他在等待,就马上来帮忙。裤子、毛衣、袜子、帽子等穿戴都是等别人来帮忙。所以养成了他这种期待和依赖的心理状态。

尽管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涌向自来水龙头,他却是个旁观者,根本不想“自己也这样去做”。他不想主动地亲自动手。他认为,即使自己不主动地亲自动手去做,周围也总会有人来帮忙的。

妈妈的高招:

孩子有等待心理,是由于家长教子无方所致,是幼儿教育的失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要少照料孩子。因为过多的照料,过多的帮忙,只能使孩子更加娇生惯养。这样的孩子只会等待,养成了依赖性。

的确,父母或大人是生活的老手,处理事务效率高。当孩子还没有注意到之前,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当孩子还没有做之前,他们已抢先动手做完了。在这里,做父母的有必要对自己说一声:“且慢!”

教育孩子,家长必须有“等待的耐性”。儿童的学习、发育,是循序渐进的,这需要时间。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个天经地义的自然规律。

家长溺爱孩子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重视效率。重视效率的人,必然重视结果。毛衣是否穿着得体,袜子是否把里面翻到外面了,这一切都是结果。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着眼于结果,只有重视过程才是关键。

相关知识

帮助3岁后宝宝解除“吮指依赖”


医学专家认为,大约75%的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就开始吃手指,这被视为正常现象。这个动作一般在2岁以后逐渐自行消失,如果这个习惯动作持续到3岁以后,就成为了不良习惯,需要尽早地进行矫正。

宝宝吃手指的危害如下:

1、吮指被认为是一种不良口腔习惯,很不卫生。

2、吮指有害于宝宝牙齿的发育和排列,还会使颊肌收缩,引起牙弓狭窄,上前牙前突,影响上下牙的咬合和外形的美观,这些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育均有影响。

3、宝宝被吮吸的手指会感染、肿胀、增生,甚至出现变形的现象。

4、宝宝一旦吃手指成隐,就会满足于吃手指的乐趣,不愿参加其他活动,对其智力的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也会产生影响。

吮指反射是婴儿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婴儿正是借助这一能力,顺利的吸吮母乳,快乐成长。心理学家发现,吮吸在满足婴儿生存需要的同时,还可以使他缓解饥饿感、减轻焦虑感,获得心理快感。在两三岁左右,宝宝其因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生活丰富起来,因此会逐渐放弃这种原始的、单调的获得快感的方式。

但如果这个时期,吃手指的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就错过了消除吮指关键期,以后的矫治工作就要事倍功半了。

怎么样才能帮3岁后的宝宝戒掉吃手指的习惯呢?

帮助宝宝戒掉吃手指习惯的8个方法

1、压力期间暂缓:当孩子的生活中发生环境的改变或是身体的严重不适时,他们往往也需要释放压力,所以先暂时拖后一段时间,等他的心态比较稳定了再做这件事。

2、照照镜子:找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低声地用轻松的口吻问问孩子,当他吃手指时会有什么感觉。和他一起站在镜子前面,看看如果他边嘬手指边微笑和不嘬手指时的微笑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漂亮?(很可能他会不好意思地笑了。)然后进一步向他解释,如果他今后还总是把手指放进嘴里用力嘬,牙齿可能就不好看了,想想上嘴唇突出会是什么样子?

3、一起努力:告诉你的孩子,很多小朋友小的时候都喜欢嘬手指,甚至爸爸妈妈小时也会这样做,但这只是一段时间,很少有人像他这么大还喜欢吃手。同时爸爸妈妈也知道不让吃手有时比较难受,而且改掉一种习惯对许多人来说都不容易,所以你们要一起努力,让嘴和小手指说BYE-BYE。

4、正面引导:不停唠叨、笑话或者威胁孩子再吃手指就要怎样等等,都不是正确的做法,这样做的结果会让孩子更想嘬手。不如这样对他说:“你嘬手指的样子就像一个小婴儿,可是你已经这么大了,我可不愿意别人笑你还是个小宝宝。”

5、安全屏障:让孩子自己选择他最喜欢的布带把手指包起来,开玩笑说小手害羞了,这样一来,就给他设置了自然的障碍。

6、恰当鼓励: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特殊日历,如果他减少了吃手的次数,就用贴纸或划星星的方法来鼓励他,然后在他彻底告别手指后,举行一个小小的“告别宴会”作为奖励。

7、让手和嘴都有事做:帮孩子的小手找一些事情做,让它们忙起来,或者准备一些健康零食,当他想吃手时提供给他。吃东西的嘴自然就无法再吃手了。

8、抛掉老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可能在你小时候你的父母尝试过,那就是在你的手指上抹上各种可能引起你反感的物质,但最好不在你的孩子身上实验,因为不确定里面的成分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小孩子攻击性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孩子攻击性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小孩子攻击性强怎么回事?小孩子攻击性强是受刺激了吗?下面看看儿童攻击产生的原因分析。

儿童攻击产生的原因经研究主要有下面几大类原因: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20世纪70年代有报道染色体异常和47XYY和47XXY与反社会、攻击性有关。爸妈反社会、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更多表现为攻击性。

2、气质:儿童的气质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影响,研究发现,早期表现为养育困难气质的儿童,后期出现问题行为偏高。当然,在养育过程中,不排除难于养护的儿童爸妈负面情绪的介入,使得儿童攻击性行为加重。

3、激素作用:动物界里大多雄性更具有攻击性,人类也是如此,攻击性高发的男童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往往偏高。研究表明,高睾酮水平的男性儿童比较容易不耐烦、易激惹,出现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倾向增加。

4、孕期情绪:母亲怀孕期间情绪不好,有各种疾病、早产、异常分娩与儿童易激惹、攻击性行为有显著的相关。

5、感觉统合失调:前庭、本体觉、触觉失调儿童易出现情绪烦恼、易激惹和攻击性行为。

二、心理因素

1、性格特点: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脾气多急躁,易被激怒,自尊较低,缺乏自信,内向退缩,过敏性,情绪性等人格特征。

2、需求不满足:对于正常需要长期压抑得不到满足,造成心理挫折时而产生弥漫性焦虑和攻击性行为,这包括儿童自我发展、亲密、少受限制等等的需求。

3、情商水平:心理缺乏“解读和觉察”他人心里活动,如隐喻、无恶意的玩笑、幽默、表情、情感活动等容易产生急躁、易激惹、攻击性行为。

4、自我意识:自尊水平、自我评价低,常被忽略,被负性评价包围的儿童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5、缺乏安全感:长期处于内心缺乏安全感、分离焦虑的儿童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三、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容易导致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如爸妈婚姻不和、家庭暴力、爸妈离异、爸妈有犯罪史、社会经济状况等。

2、养育方式:爸妈的养育方式是专制、放任、民主还是溺爱的会对儿童造成不同的影响,专制、溺爱和放任的均有可能容易导致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概率提高。特别是溺爱,爸妈容易以不正常的爱剥夺孩子成长的心灵需要,,容易对儿童不当需求的放纵、不良行为的负强化,包括攻击性行为的放纵和负强化。

3、社会因素: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介中宣传的暴力容易让儿童模仿,特别是儿童常看的动画片、漫画书集极容易让孩子模仿暴力和攻击行为。

4、朋辈影响:儿童容易受同伴和长辈的影响,如果同伴或者长辈有攻击性行为则容易跟随同化,并模仿学习攻击性行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们行为模式实际上都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后在替代性基础上发生直接经验那里来的。

5、“标签”作用:儿童一旦有数次反叛、攻击性行为,容易被人形成定势看法,给这类儿童贴上标签,这种看法,标签容易使周围的人对这类儿童的过失行为、攻击行为敏感和关注,也容易负性强化他们重复发生攻击行为。

有研究表明:3岁爱打架的幼儿,5岁还是爱打架。6到10岁身体和言语攻击数量能很好的预示10-14岁打架、嘲笑、戏弄别人,与同伴争斗的倾向性。而且这种攻击性的预测对男孩女孩均适用。

心理学家做过一项长达22年长期跟踪攻击性方面的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候的攻击记录能有效的预测成年期(30岁)的攻击行为,如犯罪行为、夫妻不和、自我报告身体性攻击。另一项研究也发现,10岁时爱发脾气的,攻击性强的,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长大以后与同事相处关系比较紧张。

别放任孩子过分依赖的行为


孩子喜欢与父母在一起,这是亲情的一种表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依恋行为会因为独立性的增强而逐渐减弱。但有的孩子表现出了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过分依恋行为。如:孩子都五六岁了,还形影不离地跟着父母,极不情愿到幼儿园去,回家后就缠着父母和他玩,甚至还让父母抱,否则就闷闷不乐或者大哭大闹……有的父母为此很着急,但又没有办法;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对自己亲热是好事,虽有些烦,但也只好听之任之。

孩子这种过分的依恋行为是不正常的,需要分析原因,及时加以矫正。

一种情况是孩子喜欢和父母有身体接触。

如:孩子总要求让爸爸妈妈抱,或来拉爸爸妈妈的手,抱住父母的腿。这可能是和父母以前对孩子过分亲昵,且喜欢用身体接触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有关。要改变这种情况,父母要有意识地多用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美好的感情,并让孩子接受这种方式。当孩子也逐渐学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爱时,那种对父母的粘缠行为就会大大减少。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安或不舒服的感觉,从而对父母表现出反常的依恋行为,以求得一种安全感和心理上的安慰。

这种依恋行为不是经常的,偶尔因素较多。只要家长留心观察,并采取措施消除使孩子感到不安或不舒服的因素,就可达到目的了。

最多的一种情况则是过度保护导致孩子过分的依恋行为。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多方面的:在生活方面,父母惟恐孩子营养不足,一味地给孩子增加营养,买补品。稍稍刮风或下点雨就不让出门,还怕太阳晒坏了身体。教养方面,孩子受到全家人的宠爱,成了家庭的核心,全家人都关心他,服从他,有求必应。在行为方面,因为家长怕孩子出危险,使孩子爱动的天性受到压抑,想跑、想跳等愿望不能得到满足。孩子什么事都不用做,全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在心理方面,家长怕孩子生气,从不在孩子面前表露自己的不满、不快与忧愁。时间长了,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精神意志锻炼,使孩子出现心理偏差……以上这些因素使孩子的独立性没有发展起来,适应外界的能力很差,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就导致孩子依恋行为的发生。要改变这种情况,应从培养孩子独立性入手。父母要想通过自己的教导和自身的行为去影响、教育孩子,使孩子树立起独立意识;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先从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技能做起,再培养他们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对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也不可放松。

当你的孩子不再过分依恋你,那说明你的宝贝能逐渐自立了。在不久的将来,你的孩子将如雏鹰展翅,翱翔于长空。

宝宝独立性不强,很依赖大人怎么办?


现象直击

宝宝已经快四岁了,还不肯自己吃饭,洗手,穿衣、穿鞋,什么都依赖家长。

布奇专家解读

独立性是指不依赖外力,不受外界束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的独立性对于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独立性强的孩子,能较快的适应新环境和认识新事物。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3-6岁这一阶段是孩子自主性、独立性迅速发展的时期,应注意对其独创性的培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很少给孩子机会,总认为孩子还小或因为他们做得太慢而帮着做这做那。慢慢地,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就会感到不知所措,不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克服困难,而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的帮助。

学前阶段培养孩子独立性常常通过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开始,3-4岁幼儿能独立吃饭、大小便、入睡等;4-5岁幼儿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洗手洗脸、将玩具放好等;5-6岁幼儿能独立叠被子、叠衣服、整理书包等,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培养儿童为他人服务的能力,例如帮助大人收拾碗筷、擦桌子、清扫垃圾等。

布奇专家支招

家长在对儿童自理能力的培养中,要有理念、有判断、有方法。所谓理念,是家长应该坚信和坚持“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语录),应该相信贯彻这一观念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所谓判断,是指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什么应该加强,什么应该不在意。家长要能够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分析出真正的问题所在。

所谓方法,是指家长要善于寻找和总结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对那些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不能粗暴地训斥,家长要不断鼓励、循循善诱、耐心陪伴、坚持不懈。例如,家长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进行分解,像洗手就可以分解成:“卷袖子—冲水—抹肥皂—搓手—冲水—擦手”等六个步骤。分解成这样的小步骤后,再引导孩子循序渐进的完成,孩子会很容易接受。

故事《我长大了》讲述了小主人公布奇是如何学会了自己吃饭、穿衣、自己进幼儿园,独立完成任务的,是鼓励小朋友们培养独立性的好例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