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吃饭

嘉宾:潘洁(简称: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幼儿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馨月:(简称:馨)《亲亲宝贝》节目主持人

吕:孩子吃饭是家长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潘:据我所知,国内外都把核子不吃饭列为养育孩子的第一麻烦问题。

听众:我孩子已经7岁了,一直不好好吃青菜,鱼和海鲜也不怎么吃,吃饭时见了青菜和鱼就挑出来。怎么骗都不吃。我想他可能是挑食。曾经带他看过中医,中医说是因为以前孩子吃得太好了。

潘:我同意过去吃得太精太好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你可把青菜和鱼放在他爱吃的食物中,让他慢慢地习惯。另外,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也要吃。也可以买有关的书,里面要有孩子吃青菜长得好的内容,给他看看。吃鱼很重要,因为鱼含有大脑所需要的营养,他不吃鱼是否被鱼刺卡住过,是不是因为鱼刺太多?另外,烧的味道也要好。

听众:我孩子18个月。我发现他不吃番茄,不喝有番茄味的罗宋汤。有时我尝试放一些玩具在番茄边逗他,他也不吃。番茄维生素很多,他一直不吃,我们很着急。

潘:不吃番茄虽然是个问题,但对于18个月的孩子来说,并不算是严重的问题,可以先给他少吃一些,让他慢慢适应。一般的孩子都有这个习惯,初吃某样东西时觉得和其它东西味道不太一样,就不吃。可以先不给他吃太多,过一段时间再给他吃。如果他吃了,就表扬他,并说番茄很好吃,你看,妈妈也吃了。在其它蔬菜食物中也能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强迫他吃番茄会引起反感,今后他可能就更不想吃了。

听众:他爸爸从来不吃番茄,是不是受了爸爸的影响呢?但孩子才18个月,我想他还没有达到这样的认识程度吧?

潘: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会模仿大人,所以,孩产挑食就是因为大人也挑食。不妨让孩子的爸爸做点牺牲,和孩子一起吃番茄。

听众:我的孩子吃饭很少,而且经常吐。小时候吐奶,现在到幼儿园了,下肯吃饭,吃了就吐。

潘:一般3岁半的男孩食欲应该很好。你的孩子吃饭不香,在幼儿园吃得更少,甚至想吐,我觉得他需要一次全面的诊断。孩子睡眠不好、运动量不足,都会影响食欲。我们大人也是这样,睡不好就不想吃,不想吃就不想动了,不太动就更睡不着了。形成了恶性循环。据我所知,有些孩子吃惯了家里的东西,就不爱吃托儿所、幼儿园的东西了。你们要去了解一下,幼儿园里烧菜用的是什么料,跟家里有什么不同,另外还可让老师适当地照顾一下,鼓励一下必须让他按时吃饭,不要让他多吃零食。另外还要注意他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听众:我想谈谈我的看法。有些父母对小孩不吃饭,心里特别不能承受,比自己不吃还难受。我经过几年琢磨,觉得其实小孩有时一顿吃得不好,没有关系,不用太担心。他实在不想吃就别让他吃了,下一顿吃得好一点就行了。个别几顿不吃也不会对小孩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孩子偶尔不想吃饭也是很正常的,有时候大人也有胃口不好不想吃饭的情况。当然如果是持续胃口不好,就可能是小孩生病了。

潘:很多原因都会造成孩子食欲不振。他感冒了,或者他今天玩得太累了,或者你今天做的菜不合他的口味,这很正常。不一定要逼着他吃,如果逼得太多了孩子还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喂孩子吃饭实际上也是一个教养态度的问题,不能太娇惯,也不能太强迫,要把握好一个“度”。让孩子养成自然的生活态度。

馨:看来,吃饭原本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事儿,一旦不吃就有不同的复杂原因,还涉及了家长教养的态度。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从宝宝吃饭说起(中)

扩展阅读

从宝宝吃饭说起(下)


让孩子喜欢吃饭的秘诀

固定开饭的时间

尽量做到吃饭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并规定孩子需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大人本身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大人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常常随便以零食当饭吃,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的习惯。

促进孩子的食欲

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所以父母不要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动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

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

通常孩子都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替孩子买一些图案可爱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与孩子一起选购更能达到好效果。

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变化

在饮食均衡的条件下,父母可以用多种类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单纯米饭、面条。

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

例如:上市场买菜、帮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甚至可询问孩子的意见,请孩子协助您一起做饭,孩子不但能有参与感,同时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样步骤,进而更喜爱吃饭这件事。

从孩子跟谁睡觉说起(上)


前些天有网友询问大家孩子和谁睡,复贴纷纭。我同一个当妈妈的邻居聊这事,感慨居然有那么多父母让孩子跟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睡。她说,“那算什么,你看看咱们花园里,有多少孩子是跟阿姨睡的!”后来又见有人发贴,说孩子跟保姆睡惯了,不跟当妈的亲了。我想就这个事讨论一下。

先说说我自己的情况:Sam生下来后,由于完全母乳喂养,夜间由我自己带他在儿童房睡,他睡小床,我睡单人床,孩子爸爸睡主卧室(以保证他休息好,因为他工作很辛苦)。周末我们全家睡主卧室。Sam从出生到两个半月,每夜只醒一次。从两个半月到四个半月,睡整夜觉,那时我们全家睡主卧室,Sam睡小床。从四个半月开始到现在一周岁,Sam每夜醒两三次吃奶,我再次单独带他睡。为方便起见,我带他睡主卧室大床,他爸爸睡儿童房。周末再全家相聚。

后来在阅读育儿资料时,发现无论是国际母乳会的几种出版物,还是著名的西尔斯夫妇所著"育儿手册",都鼓励父母与孩子同床而眠(sleepsharing),既方便夜间哺乳,又有利于建立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联络,有利于今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所以我自己倒是歪打正着了。有关这个理论,我以前发过贴子,此处不复赘述。

我看到,有许多父母(中外皆有)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名义,坚持孩子独自睡觉;还有一些中国父母,可能是出于方便自己休息的考虑,让孩子跟老人或保姆睡。

对于第一种情况,父母有可能不知,孩子的独立性无需如此过早培养。有研究证明,与父母同屋或床而眠的孩子在成长后的独立性并不亚于那些独自睡觉的孩子,反而是那些过早"独立"过早被迫学会自我安慰(selfsoothing)的孩子会出现各种行为或心理问题。0到2岁,其实是建立孩子对父母依恋(attachment)的时期。没有依恋,孩子对父母的教养就不会认真听从。其实仔细想想,就连我们大人也愿意有人陪着我们睡觉,独处黑暗之中,多少有些恐慌感。更况孩子?

对于第二种情况,父母有可能不知,孩子的一个本能就是认知“首要抚养人”(primarycaretaker)。对于这个首要抚养人,孩子会建立一种至高无上的信任感和依恋。孩子跟谁时间长,是否母乳喂养,夜间找谁才能安睡,都可以决定谁是他的首要抚养人,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母亲而不是别人。如果母亲放弃这个权利和义务,今后教养孩子时会遇到许多阻力和困难。

那么这两种情况中的父母有可能都不知,孩子对自己的信任(trust)是多么地至关重要。有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不服管”,极有可能就是没有与孩子建立这种信任关系。想想我们自己吧,身边总有几位知心的亲友,什么话都可以说,对他们的建议也很器重甚至言听计从。为什么?因为我们信任他们,相信他们所做一切都是从我们的益处着想。孩子更是如此。如果他不认为你是他最亲近的人,如果他不信任你是为他好,他凭什么要听你的话呢?而这个trust是从襁褓期开始建立的。

再说说保姆的事。我家保姆是北京人,原来在幼儿园工作,特别会照看孩子,有知识有文化,有爱心有幽默感,对Sam的智力启蒙相当好。她每周工作五天,晚上下班回家,周末休息,工资较高。我从来没打算要一个住在家里的保姆,因为我要有自己带孩子的机会,也要有全家独处的时光。况且,一般住家里的保姆多是农村人,个人卫生标准如何且不说,对孩子照看的水平也不会高。我周围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带孩子下楼玩儿,动不动就随地吐痰,脱鞋抠脚丫子,看着就觉得可怕。我的邻居们看到我请保姆花这么多钱,还才工作五天,简直是冤大头。可我无论如何也不敢要一个每月300块包吃包住的乡下人来给我看孩子(说我偏见好了)!

另外,国际母乳会最近期刊封面文章就是孩子睡觉一事。其中谈到孩子应该睡整夜觉否,指出对孩子睡眠的研究都是基于奶粉喂养的孩子的取样,没有对母乳喂养的孩子进行过有效研究。所以才有对孩子起夜的困惑。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夜里起来两三次很正常。

最后我有个疑问,夜间给孩子把尿有无必要?是不是有点儿自找麻烦?孩子起床后再入睡比大人困难。这么做岂非破坏孩子和大人双方的睡眠?为什么不让孩子戴尿片?(待续)

从孩子跟谁睡觉说起(下)

从孩子的大小便说起(上)


孩子的大小便问题是妈妈们普遍关心的,这里谈谈我的经历,也许可供作参考。对于沛沛的大小便,我的方法算是中西结合吧。

从沛沛满月开始白天把尿,当时也没想太多,只是按照外婆的传统和周围朋友的方法办。在半岁之前,这种方法确实非常奏效,孩子非常规律,并形成了明确的条件反射。原来我曾经预想有了孩子后要没完没了地洗尿布,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得轻松。

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沛沛从原来的无条件接受到不时地拒绝和反抗。经常是你刚把她放下,她就尿裤子。对于孩子的这种反应,我看到有不少家长采取了对抗的方式,认为孩子是故意捣乱,如果不教给规矩,以后就会乱来。因此,不时地会看到孩子因拒绝把尿而哭闹的场面。至于我自己,一方面是出于母亲原始的心软,另一方面愿意相信西方“生理不成熟”的说法,便采取了听之任之的自由做法。虽然还会照我观察的规律把,算是给她一点提示,但不强把,不愿意就算,尿裤子没关系。并注意自己及家人的言语,避免无意间让她把尿裤子与羞耻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不必要的压力。当她大一点会说话的时候,我有时会试探她对尿裤子的反应,就笑咪咪地逗她,“刚才谁尿裤子了?”“沛沛”,她笑嘻嘻地坦然回答。

对于夜尿,我则更是听之任之。曾经在她半岁多的时候,她有了尿会辗转翻身,外婆建议尝试性把尿。试了几天,沛沛再度拒绝,我想也没必要为此让她睡不好,就算了。之后的夜里,沛沛好象失去了对小便的感觉,尽情地尿在了纸尿裤里。与邻居聊的时候,听我说还给1岁多的孩子带纸尿裤,很多人表示反对,并不无自豪地说她们的孩子很早就不用纸尿裤了,都是定时把。当时的我总是自嘲说自己晚上起不来(这的确也是事实),心里想大不了比别人晚点学会控制,西方人很晚才训练不也都好好的。并用“大人和孩子都感到舒服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来安慰自己。但说实话,对于沛沛何时能学会控制,当时的我的确没底。

无心插柳柳成荫。大约是1岁半的一天,沛沛突然会自己找“鸭子”(她的马桶)示意要大便。过后的几天,又会说尿尿了。但往往说的时候已经在尿,不过仍然让我们感到惊喜。又过了半个月,她的控制力大大增强,完全可以提前示意,让你有充足的时间帮她脱裤子坐马桶。更让我惊喜的是晚上。突然就有那么一天,沛沛在夜间醒来,说“尿尿”,我以为她说着玩,没在意,只是拍拍她希望她重新入睡。过了5分钟,见我没反应,她再度说“尿尿”,原来是真的。从此之后,她或者一夜无尿,或者会醒来示意。虽然尿裤子的事情仍偶尔会发生,但孩子已经取得了伟大的进步。沛沛现在只有19个多月大,相对其他日夜坚持把尿的孩子,不仅不晚,而是很早。我的意思是自由并没有推迟孩子控制力的形成。

就这样,我在大小便上给了孩子自由、提示和等待,孩子最终没有乱来,而是在自由中感觉到了规则(在马桶里解决)的存在,当她具备了控制的能力时,就会主动遵守这种规则,并且不需要约束和压力。我终于在实践中体会到了蒙氏的“在自由中形成纪律,相信孩子,他们的内在有一股强大的趋近完美的动力”之涵义。

说到相信孩子,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大小便上给予孩子自由相对比较容易,大不了就象我说的晚点学会控制,但在其他方面,我们似乎不敢“冒险”,怕孩子变成一个霸道、不懂规矩、不求上进的人。毕竟我们目前所谈的“自由、相信”相对于旧的纪律观念类似一种革命,既是革命便不乏试验的成分。沛沛爸爸就经常半开玩笑地说我在拿孩子做试验,是一种冒险。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我开始部分地看到一些实践的结果,似乎还令人满意。尤其是近一个多月以来沛沛在大小便方面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孩子天生就是蓝圈中人,是追求完美的”,而不谙教育的沛沛爸也慢慢开始接受“在自由中形成纪律”这一说法。但有一点我觉得同样重要的是,相信孩子也好,给孩子自由也好,与“任其自然”是竭然不同的,也就是家长的指导或者提示仍然必不可少。还以大小便为例,如果我不曾给沛沛任何提示,只是听其自然地想如何便如何,沛沛可能就无从知道“控制”是一种完美,也就不可能学会控制。因此,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放弃指导,而是需要思考怎样的指导或者提示才是和谐的,而有的时候(可能不是所有的时候)孩子也的确需要提示来获知完美的概念。

毫无疑问的是,我们还需要更多实践的例子。这也是我们来到论坛的原因之一,希望在这里能够获知他人的经验或者教训,从而少走一些弯路。沛沛就要进入TERRIBLETWO的阶段了,不知会有怎样的反抗,在这个阶段自由与纪律又是如何和谐的呢,真想听听大家的体验。(转下文)

从孩子的大小便说起(中)

从孩子的大小便说起(下)


说起来我觉得国外也不是象不少人想的那样规矩一大堆,主要还是看各人的心态和接受情况。就说当众哺乳吧,我也曾见到不少在这里的中国妈妈很坦然的当众哺乳,周围的人也是视若无睹,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这么做的妈妈一般都是刚来不久的,呆久了,就会发现这里的商场大楼等一般都有专用的哺乳房,里面有儿童玩具换尿布的台子,还有让妈妈坐着哺乳的摇椅沙发等,远比人来人往的地方舒适多了,常常看到小婴儿们听着轻柔的音乐,随着妈妈轻轻的摇晃,边吸着奶边享受极了的眯起了眼。再说开裆裤,这里的婴儿衣服一般都是连衣连裤,这样抱孩子时衣服不会往上跑而露出肚皮。裤裆处的扣子一路到脚踝,既有开裆裤之利而无开裆裤之弊。所以在这里的妈妈即使在国内给孩子穿惯了开裆裤,到这里自然而然的多会选择这种婴儿服。

加拿大是多元文化的国家,在这里各种族都很乐于保持自己的文化,并以之为荣,其它种族的人也都乐于尊重彼此的文化习惯。正如每年中国的春节端午中秋,外国人知道并乐于参加的也不在少数。当然,也有很多产生冲突的地方,比如唐人街卖的鲜活鱼蟹等,常常会受到当地人的指责,甚至还有人在唐人街愤怒的指摘中国的饮食文化是“Uglyculture.”但大家该吃的还是照吃不误。

MAX的大小便训练基本也算是中西合壁的。MAX出生前,我回国听从朋友的介绍,带回了一大堆的尿布和尿兜。可惜一次都没用过,主要是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坐月子时就我和LG两个一点经验也没有的人,顾得上上面就顾不上下面。待到一切都就手些了,也已经习惯用纸尿片了。除了环保问题,纸尿片从各方面来说确实是比较方便,起码不用每次小便都要换。而且国外纸尿片相对比国内便宜许多,一片约加币三十分左右,全用纸尿片的话,一个月也不过几十元钱,占日常开支的比例很小。

MAX大了些,我又带他回了一次国。国内不少朋友好心的劝我说长期包尿布对男孩儿发育不利。于是在MAX约十个月时我开始训练他坐马桶,那时他还太小,坚决拒绝。一岁时又尝试了一次,仍然没有成功。大约在一岁二时他开始愿意坐马桶了,也就是从那时开始除了睡觉,白天不再包尿片。不过他仍然常常把小便给拉在地上。我一贯不喜欢地毯,家里是木地板,随拉随擦,一点问题也没有。不过有时忍不住会批评他几句,如今回想起来实在是后悔莫及。小家伙挺有幽默感,每次不小心把小便给拉到地上,都会巴结地笑着对我们说:“UH-OH”让想批评他的我们也总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孩子慢慢长大,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大约是在十六个月左右吧,小家伙终于基本上学会在自己的大小便前及时通知我们,再后来有时甚至能自己跑到卫生间去,脱下短裤坐在小马桶上。(可惜是偶尔为之,主要还是看心情。)不过晚上睡觉直到如今仍是包着尿片,一方面是我晚上从来醒不过来,另一方面是我感觉到孩子的各方面的发展有自己的步伐,做家长的只能根据孩子的发展加以引导,人为的过早进行训练常常是事倍功半,徒然的把自己累得半死。我很赞同沛沛妈说的:“相信孩子。”

至于西方人用布尿片,我一位美国朋友曾告诉我她是把换下的尿湿的尿片放在装满水的桶中,(可去尿臭)待一天下来,一次性的放到洗衣机里去洗。因为干衣机有杀菌作用,所以不用担心小屁屁的卫生问题。不过有臭臭的就只好当场解决了。没有洗衣机之前呢?我就不知道了。:)

如今社会既是全球一体化,又是资讯高度发达。我们每天要接受要面对的信息实在是太多太多。对于很多问题,我想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求同存异,最重要是要找到一个对自己和孩子都最好最合适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