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开发宝宝的潜能,我们要给宝宝进行早教。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你们知道早期教育有什么作用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惩罚不等于伤害(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记者:我们知道您有个女儿,在对女儿的教育上,您有什么实例吗?

孙云晓:那可太多了。比如吧,我女儿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爱睡懒觉。早上她妈妈叫她,“起床啦。”“待一会儿。”“该起来了!”“待一小会儿。”真要是晚了,就说“都是你们,让我迟到了,怎么办啊”。后来,我给她一个闹钟。我告诉她,从明天开始,该几点起来你自己上闹钟,闹钟响了不起来,你就是睡到中午12点也没人叫你。刚开始几天不行,闹钟一响,她手一抬就按掉了。结果睡过头迟到,我们也不说话,她自己也没话好说。几次下来,她自己就开始想办法,放两个闹钟,再把闹钟放在手够不到的地方。也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她再也没有迟到过。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

记者:可是,像您这样“狠”得下心来的家长恐怕不会太多吧。

孙云晓:应该说还是越来越多了,现在的家长也在渐渐分化。的确有不少替孩子想得太周到、太细致的父母。我在西安讲课,一个妈妈说孩子总是丢三落四,她的办法是什么呢,在孩子每个口袋里都放着钱,每个口袋都装上名片。

而另一位母亲,则全然不同。孩子去夏令营,妈妈问,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说,都好了,你就别管了。这个妈妈一看,衣服带得不够,手电没带,就问孩子,那边的气候你知道吗?衣服够不够?晚上活动的东西都准备了吗?孩子答,没问题。这位妈妈就没再说什么。第二天,孩子背着包就走了。一个星期后,孩子回来。妈妈问,玩得开心不开心?开心。有没有什么麻烦?哎呀,冻死了,没想到山里这么冷。还有呢?晚上活动没有手电很不方便,那怎么办呢?以后得像爸爸一样,出差之前拉个单子,好好咨询一下。

这个妈妈的方法就是自然惩罚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因为孩子冻一点,晚上麻烦一点,没有危险,但经过这一次他就记住了。

记者:现在的确也有一些现实因素,导致父母的不放心和对孩子过多的照顾与呵护,比如交通、治安等。

孙云晓:是有一些客观因素,但我觉得这种因素被夸大了,就算交通之类的可以理解,还有很多别的方面可以做。

曾经有一个博士找到我,说儿子没有责任心,小黄帽一个学期丢了8个。我问,你是不是丢一个给买一个?他说是啊。我说你这样下去,孩子没法有责任心,他无所谓啊,丢了马上买新的,有什么可着急的。那怎么办呢?我说,他要是再丢了,让他自己找去,找不到,那就第二天光着脑袋去上学。那被老师批评怎么办?对呀,就是要让他受批评。然后呢?然后,用他自己的零花钱去买新的小黄帽。没有零花钱,就取消他一个最喜欢的项目,比如第二天要去麦当劳,那就不能去,因为那个钱要用来买帽子。这样孩子才可能知道珍惜。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教育的秘诀是真爱。专制不是爱,把人家不需要的爱强加给别人,是专制;溺爱不是爱,溺爱对人是不尊重,明明你行我觉得你不行。在信任了解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其实孩子就是在磕磕碰碰中长大的。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永远超出大人的想像。

相关阅读

爸爸惩罚不等于怒骂或责骂


家庭教育中爸爸的地位举重若轻,作为严厉的爸爸,你打骂过孩子吗?相信90℅以上的爸爸答案都是肯定的。即使是一些好脾气的父亲,也会有冲动的时候,而冲动的后果就是动之以武。

打骂孩子在中国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是因为从古至今,我们的祖祖辈辈都信奉着“不打不成才”、“黄金棍下出好人”的训诫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孩子被看做是家长的私有财产,打骂孩子成了“家庭私事”,很少会有外人插手。即使有人稍加指责,家长也会理直气壮地说:“打他骂他是为了严格要求他,是对他负责任!”正因为这样,在很多中国父母眼里,“严格”就成了打骂的代名词。

没错,打骂孩子对其言行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这并不代表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真心实意地改过,他不过是屈服在你的责骂和棍棒下,被迫而违心地改正。这样的改正,不过是表面现象,并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当有一天,孩子被你打麻木了,责骂和棍棒对他失去了制约作用,这些问题又会再一次地暴露。

专家列举真实的案例:林海的爸爸在少管所看见儿子时,仍不敢相信在自己面前乖得不行的儿子,会去和别人打架,而且将别人打成残废。可林海的同学却对此结果早已有所预料,在他们眼里,林海就像是一个小霸王,看谁不顺眼就打谁。同样的孩子,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呢?

原来,林海小时候是个调皮的孩子,经常和邻居家的小朋友打架。每次被父亲看见或被别人告状时,父亲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打他一通。林海不明白为什么要打自己,在他眼里,父亲简直是暴君。无奈自己的力量无法与父亲抗衡,林海在父亲面前总是尽量小心行事,但只要出了父亲的视线,林海就变得无法无天,并把父亲加在自己身上的“无理取闹”,统统转移在别的孩子身上,最终酿出这样一场悲剧。

从林海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棍棒下的“乖”孩子并不一定是真正的乖。父母严格要求孩子是希望他好,决不是希望他害怕棍棒。遗憾的是,很多父母一边看着电视里的抗议严刑,一边又成为严刑的执行者。

“我就不信打不怕你”成了许多父母孩子的口头禅。在他们眼里,孩子之所以不改正,是因为打骂的力度不够,于是,越打越重,丧失理智不知轻重,有的甚至因出手过重而打伤或打死孩子,这样的悲剧值得深思。所以,在严格要求孩子之前,应先弄清楚什么样的严格才是正确的严格。

乖宝宝不等于好宝宝


省心妈妈的新烦忧

嘉嘉刚生下来时可真是个让妈妈省心的乖宝宝,每天吃饱后就像树袋熊一样安安静静地睡觉。别的宝宝一旦饿了、拉了、尿了,便没完没了地哭个不停,嘉嘉却很少有“抗议”的举动。几乎所有来探望的人都说嘉嘉妈妈好福气,月子里能安心地睡觉。孩子出了满月,妈妈外出也十分放心。然而日子一长,嘉嘉的各种动态指标却似乎不如同龄的宝宝,连笑也少有,妈妈开始有些担忧了……

很多家有“乖宝宝”的妈妈都经历过由省心到烦心的过程,因此,妈妈们可不能小看了婴儿的大哭大闹,它不仅对婴儿有生存的意义,妈妈还能通过回应宝宝的哭闹,促进其心理发育。

“乖”宝宝训练企划书

“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这句话不无道理。婴儿来到世上,主要通过感觉和触摸去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婴儿受刺激训练越多,反应越及时,就越能刺激他脑神经系统的发展。婴儿还通过哭和笑与亲人交流,获取爱抚,培养安全感,增进母子感情,发展健康的心理空间。所以说,婴儿的哭闹就和大人说话一样必不可少。过于乖巧,反倒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需要引起大人的关注。

如果你的家里有个特别“乖”的宝宝,除了去医院排除是否患有克汀病、或智能发育迟缓等生理因素外,妈妈们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宝宝淘气起来。这里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给您提供一些日常训练办法:

注意宝宝的这些“乖”表现

●不能达到所处年龄段应达到的感知觉及运动发育水平,如一视二听三抬头,四握五抓六翻身等;

●很少哭也不吵,总是安静地睡觉,对周围环境无动于衷,更不对人微笑;

●需要反复持续刺激后才能引起啼哭,哭声无音调变化;

●婴儿期睡眠过多,幼儿期则有无目的的过多活动。

1、感觉运动发育缓慢的宝宝:每天集中几个时间段训练宝宝的转头抬头、伸手抓握等动作,并帮助尚不能自主活动的宝宝做些被动操,强化反应频率。

2、对环境“冷漠”的宝宝:妈妈的笑脸和话语是最好的抚慰剂了。经常给宝宝念儿歌,陪宝宝说话,给宝宝看生动的人脸图片,并自己做出各种喜怒哀乐的模样,都能刺激宝宝的反应敏感性。

3、不哭闹的睡眠宝宝:妈妈们千万不能把它看作是宝宝对自己的“孝心”,可以放心干别的事去了。这样的宝宝更需要妈妈用加倍的时间陪伴在他的身边。妈妈可以经常带宝宝出去“交朋友”,让他习惯和人群的接触。同时,给予宝宝温暖的抚摩和拥抱,让他通过皮肤的感知,训练他的主动交流。

特长班不等于美育


中国传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审美教育对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实现内心的认同,从而反映到被教育者的行为举止上,这是一条育人的捷径。重视审美的育人功能,并实施在教育实践中,用美育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教育孩子的优良传统。因此,重视审美教育对孩子的教化功能,对于目前的幼儿教育而言,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特长班不等于美育

许多家长认识到幼儿美育的重要性,但他们对美育的理解过于片面,往往把审美教育和参加音乐、美术等艺术特长班混为一谈,认为请家教、送孩子上特长班,学习乐器的演奏和绘画技巧,就会自然地形成美的修养,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镜头一

花香鸟语的公园里,美术老师在指导孩子们写生。家长在旁边欣赏自己的孩子画画,一切感觉都很和谐。记者对老师和家长进行随即采访,问他们对幼儿美育的看法时,老师很自豪地回答:“我们这个班上的孩子都很刻苦,家长们趁周末带他们参加绘画班,牺牲了休息时间,可见家长对孩子的美育都很重视。”被采访到的家长很满意地告诉记者,孩子现在画的画越来越像了。当问起孩子是否还接受其它方面的审美教育时,他们回答说觉得孩子上这个特长班已经很辛苦,并且也接受了“审美教育”,就不能再上其它的特长班了。

镜头二

艺艺在4岁时开始学琴,现在上幼儿园大班的她已经是比较娴熟的小提琴手了。这是一个有才艺又漂亮的小姑娘,可是她性格怪癖,生活得一点也不快乐。幼儿园园庆要演节目,艺艺想独奏,老师安排她和另外的小朋友合奏,她就不高兴了,还当着老师的面把那个小朋友给推倒了。当被问起为什么要这么做时,艺艺很委屈地说那个小朋友拉得没有她好,她才不肯和别人合作呢。

其实,在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问题上,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经常存在着误区,他们理解的审美教育比较片面,往往以专业技能的训练替代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忽略了美育首先应该培养孩子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儿童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和技巧。因此他们把音乐和美术教育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具,请家教、送孩子上特长班,单纯地学习乐器的演奏和绘画技巧,误认为美的修养通过上特长班会自然形成。

早期教育不等于放任自流


内蒙古师范大学早期教育专家解翠玲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加以人为的适当控制。教育是一种约束力,是让孩子从原生态的人蜕变为社会道德约束下的常态人。从生理学角度讲,人类智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递减规律的,一个人的婴儿时期是他的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人在7岁以前的6年中,可以获得一生中60%左右的智力。因而在这个时期,给婴儿提供相应的适宜的环境,将对他的一生的事业和才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简单地说,早期教育是在孩子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给孩子储存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早期教育的年龄时间段没有一个非常严格的定义。解翠玲指出,早期教育这一概念在教育词典里是没有出处的。一般对早期教育的广义理解为学前教育,即指0岁-6岁的教育。

早期教育并不是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教育其实就是养成教育,是学习准备状态的培养,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作息、自理、卫生、道德、记忆、观察、思考等习惯。解翠玲指出,这些是在传统的早期教育中被忽略甚至是省略的。传统教育将智力开发推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智力的“独尊”地位,排斥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现在不少父母过早地让孩子识字读书,学这学那,以把孩子培养成全能小天才为己任。这种盲目的神童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掠夺性的智力开发,它违背了学前教育规律,打乱了儿童身心发育的秩序。

解翠玲说,很多孩子在智力上茁壮成长的同时,非智力因素却是孱弱、不堪一击的。如情感脆弱,不能独立解决问题等。所以才会出现大学生要父母陪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事情。她指出,人类社会永远都是由两个智力极端的中间态构成的。在当今社会,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已经凸显出来。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没有与人合作的能力,且自卑、急躁、固执、难以面对挫折,智商再高也难成大器。幼儿时期是人格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应重视孩子优秀的非智力素质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随机教育,培养孩子自信、坚强、不怕困难的性格以及较强的独立活动能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