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专家:教会孩子表达情绪”,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今天来到嘉宾聊天室的是安澜老师。安澜老师将就“了解孩子的情绪,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情绪”这样的话题展开交流,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专家简介:安澜--邢君,儿童文学作家、身心灵合一导师、国际催眠师、国际躯体治疗师、婚姻家庭辅导师、音乐治疗师、荣格心理分析师、北京电视台特约心理咨询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特约心理咨询师。曾留学德国,在德国北威州立家庭援助中心援助服务。人本主义的会心团体公益组织【青未了心灵成长小组】和青未了心理咨询中心的最初创办人。对于各类心因性躯体疾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今天来到嘉宾聊天室的是安澜老师。将就“了解孩子的情绪,教会孩子正确的表达情绪”这样的话题展开交流。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安澜:大家下午好,首先我在这里讲一下关于情绪的标定。

安澜:在大人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当孩子产生某种情绪的时候,大人要告诉孩子现在是什么情绪。比如一个孩子现在很恐惧,大人可以告诉他,你现在是不是很害怕?这样的一个做法叫做情绪标定。就好象是我们去图书馆找一本书,按照图书馆的索引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一本书,当没有这种索引的时候,想找一本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对于孩子情绪的标定就如同图书馆的索引一样,便于孩子找到和了解自己的情绪,以便于表达。

网友青梅竹帚的传说:安老师,你好!我家男孩子,2岁9月,平时有他在身边,就不允许妈妈和别人聊天。拖着妈妈走,口里叨叨着:不许说话,不许说话。妈妈和爸爸聊天也不行。这种情况该怎么引导呢?

安澜:两岁多的孩子还和妈妈处于共生的状态,只有当妈妈注意他的时候才会注意到自己的存在,感到安全。等他再大一点这种情况就会慢慢得到缓解。这样的小孩子是很害怕被忽视的,即使妈妈单独和他在一起,不和别人说话,但是妈妈的注意力并没有在他身上,比如,在看电视或者三心二意的回答他的问题,都可能会使孩子感到焦虑。当然,妈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他的身上,如果妈妈不可能满足他的被注意的要求时,有一些事情要做,要提前告诉他,妈妈要做什么什么,要告诉清楚孩子妈妈需要多长时间。这个孩子出现的情况很有可能是过去妈妈失信的情况,这样孩子就不能相信妈妈所说的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之类的话。信守承诺是很重要的。

网友枕月听林语:安老师,你好!我家男孩2岁1个月,最近一有不高兴就打人脸,还踢人、吐口水,不管妈妈怎样说都不改,于是,我就打他的屁股,似乎对妈妈有所收敛,但还是打姥姥、爸爸、小朋友。请问有什么办法能让他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呢。

安澜:一是孩子只知道可以用这一种方式来表达愤怒,他还没有掌握其它表达愤怒的方法,大人可以去引导他,把愤怒说出来,去了解他为什么会生气,给他机会去表达。很有可能孩子太小他说不清楚,所以就回到我们刚才说的情绪的标定上,这是一个大人和孩子互动、训练孩子的过程。大人单纯的去打他屁股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孩子会从大人那里得到一个行为的强化,仍然会使用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让孩子学习表达负面的情绪首先大人要做一个榜样。

网友枕月听林语:还有,孩子特别喜欢“奥特曼”,只跟他哥哥看过两三次,就迷的不行了,还喜欢比划奥特曼的动作,是不是也受这个影响呢?

安澜:大多数这个年龄的男孩子都很喜欢“奥特曼”,我们既无法去制止,也没必要去制止,大人经常会觉得男孩子喜欢带有暴力色彩的电影、动画片等,就会跟着学坏,其实也不一定。相反,有可能使男孩子天生具有的攻击性,通过一种不伤害他人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从饮食上多给孩子吃些蔬菜、水果、果汁等,从中医上看,这些食物是收敛的,可以使孩子的身心获得平衡的状态。

网友zhqingyan:安老师,你好:最近这一个月,我家宝宝(现在有11个多月,快1周岁了)晚上总是睡得很晚,几乎都要十一、二点在睡,夜里总是睡不踏实,经常会哭,而且总是闭着眼睛哇哇大哭,不知是被吓到还是怎么了,白天的时候也没什么异常,能吃能睡(每天只睡一次午觉,偶尔的时候会睡两次,每次睡1-2个小时不定),但一到晚上就开始折腾人,看着宝宝伤心的大哭,又不知道是为什么,真是急人~~~~,请问宝宝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呢?谢谢!

安澜:从身体的角度上看,有这样一种可能,我们刚刚渡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孩子晒太阳的机会少,活动量也少,一方面有缺钙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活动量不足,肌肉得不到锻炼,这两个因素都容易导致孩子睡不踏实,夜里哭,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缺钙,增加室外活动的机会。

网友xulina1980:20个月的女孩子'偶尔不高兴发脾气的时候'会咬自己'这样该怎么办呢?谢谢。

安澜:和刚才发脾气的男孩子类似,这个女孩也是有愤怒,但是找不到一个大人认可的表达途径,其它他们内心是比较痛苦的,与那个男孩不同的是,这个女孩的愤怒不快不是向外表达,而是向内。大人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只有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才关注她,这样的结果孩子想得到大人的关注就会制造麻烦,只有大人在平时孩子听话的时候给予她同样多的注意关爱。孩子从症状中得到的获益才会逐渐消失。另外,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些水果,比如草莓。也可以吃些豆芽等生长性的食品,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春天是生发的季节,这些食品有利于孩子把情绪向外表达,也促进身体的生长。

网友crystal181:安老师,你好,我家女儿现在4个半月,不爱哭,近一个星期发现她总喜欢尖叫,喂奶时吃几口后也尖叫,晚上睡前吵嗑睡也爱尖叫,不知是什么原因??谢谢!

安澜:建议你到医院咨询儿科医师。以除外孩子有其它疾病。

网友青梅竹帚的传说:孩子在幼儿园经历了不愉快或难堪的事情,会使他害怕上学,怎样帮助孩子忘记或正面对待在学校发生的那些事情,继续以愉快的心情去上幼儿园呢?

安澜:这种情绪很普遍,尤其是在家里过度保护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他的要求被家里完全满足到有一些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慢慢学会去体谅别人的需要,学会规则,这就是孩子的社会化。当孩子在幼儿园经历了不愉快或难堪的事情,也就是说遇到了挫折,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去表达他的不愉快的情绪,帮孩子去想办法,并且和幼儿园老师及时沟通,帮助孩子循序渐进地适应新的环境。家长可以请老师在一开始的时候给予孩子一些方便,再逐渐地提高对他的要求。

网友zhqingyan:安老师,你好!对于快一周岁的宝宝来说,可以或者是说该怎样教他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安澜:最好是家长,尤其是妈妈,要用尽可能的时候多和孩子在一起,多花一些时间关注孩子,慢慢地妈妈就会了解孩子是什么样的情绪。而且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家长可以做的就是不要阻断他的情绪,因为情绪就好比是一个能量,这个能量需要释放出来,孩子的情绪就会平复,如果强行的阻断,这个情绪和能量就会转移到其它地方,甚至是身体,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躯体化,儿童和老人都很容易躯体化。如孩子容易发烧,肚子痛等,有时候是一种躯体化的表现。

网友超人气宝宝:您好 我家孩子5个半月,好像我不在家的时候经常闷闷不乐的,现在家里由姥姥和保姆在看着(姥姥原来也没有和孩子共同生活过),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吗?

安澜:孩子正在经历心理学上所学的分离焦虑,这样的一个经历对她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在国外,新生儿会在第一时间被抱到母亲的怀里,这样的一个做法就是避免和减少婴儿的分离焦虑,因为孩子最初在母亲的子宫里面和母亲是一体的,当他生出来以后,就产生了和母亲的分离,所以我们所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分离的时间和距离。从而减轻孩子的焦虑。母亲如果在孩子五个半月的时候必须上班的话,可以考虑在头两个月减少上班的时候,给孩子一个熟悉新的抚养人的过程。不知道孩子是不是经历了断奶?如果也有断奶的情况,那可能影响会更大,总之做母亲都很不容易,必须做一些取舍,我们建议以孩子为重,因为母亲晚工作半年左右,是可以通过后面的努力得到补偿的,但孩子越小,他所经历的创伤对他的影响就越大,今后恐怕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弥补。弗洛伊德说过,自幼享受母爱的人,一生充满自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几个月大的婴儿还没有自我的概念,她最依赖的抚养人存在,他还感觉自己存在,抚养人突然消失,使他感到自己将不存在的恐惧。这种伤害是大人难以想象的。

网友美丽夫人DE12_:安老师,你好我的孩子现在17个半月了(女孩),以前挺厉害的别的孩子都怕他。后来我开始教育他和小朋友们玩要谦让,他打了别的小朋友我会打她训她,现在我的宝宝不敢打人了经常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您说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不对?我该怎样纠正孩子,怎样挽回现在胆小的宝宝。

安澜:看得出来你是个很细心的母亲,能够觉察到孩子情绪和行为的变化。孩子之间的争斗是很正常的,我们看很多动作在小的时候都是从与伙伴的争斗中社交的,孩子之间的争斗不涉及道德问题,这么小的孩子在玩耍的时候需要大人看管,以免受伤,大人可以引导他们既玩得高兴又不会打坏了某个孩子,但不要简单的训他或者打他。现在大人停止训他打他的方法,鼓励孩子和自己喜欢的同伴玩耍。

网友zhw_jz:孩子马上要去幼儿园了,平时在家自尊心一直很强,我该怎样引导他在幼儿园对老师进行正确的表达呢。

安澜:孩子进幼儿园,也要经历一次分离焦虑,为了减少给孩子带来的创伤,建议家长在入园前的一段时间内,带孩子去幼儿园,参观玩耍和见老师,让他对新的环境和新的看护者熟悉和产生感情,尤其是要引起孩子对新环境的兴趣,比如看到有很多游艺设施,有很多孩子一起尽情的玩耍。孩子进了幼儿园后,通常老师会给孩子讲一下在幼儿园应该遵守的规则,比如什么时间可以做什么事情,不会再像家里那样,家长要告诉孩子注意听老师说的这些规则,如果听不明白或者自己有什么特殊的需要要告诉老师。

网友美丽夫人DE12_:还有,安老师现在的小朋友都很霸道,让孩子谦让吧孩子会受气,而那些打人的孩子的家长还挺得意,觉得孩子有本事,看着孩子哭的小脸真心疼。让孩子霸道吧,又怕对孩子人格和心理是错误的引导,您说我该怎么教育孩子呀?

安澜: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霸道和不霸道的,孩子攻击行为很少是蓄意的,也很少是有针对某一个人的,他们只是在想得到什么的时候,比如玩具,就直接的去抢。也许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去争霸,这样就有本事,但我想,这不是主流,而且这样对孩子心理发展没有任何的好处。您作为母亲,可以帮孩子想一些保护自己的办法,比如在没有大人在场的情况下,远离那些会伤害自己的孩子,选择有益的伙伴。

网友xyhalice:安老师'你好:我家的孩子8个月了(女孩)'最近她长了脾气'如果她想要的东西你不给她'她就连哼哼带叫不停'直到你满足她.我真不知道怎么办'因为她太小'听不懂大人的话'没有办法教育她.想请教安老师如何教育这么小的孩子?

安澜:我觉得你家的女儿是个特别活泼的孩子,或者孩子真的听不懂,不能很好地理解大人所说的,但是她们可以很好的感觉到大人的行为和态度,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温柔的坚持,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地学会延迟满足,学会理解和接纳他人。千万不要在最后一刻向孩子投降,这实际上是对孩子不合理行为的一个强化。

网友zhw_jz:孩子平时跟着爷爷奶奶,老两口比较习惯性的吵嘴,我们平时在家如果比较大声地交谈孩子总会认为我们是在吵架,而且表现出很反感的样子,我们该怎样对待?

安澜:孩子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他的担心,不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我们最好不要让孩子看到我们用吵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他可能会把问题想得很严重,可以让孩子多看到爸爸妈妈及爷爷奶奶在一起时恩爱、心平气和的交流的场景。

网友ksjohn:安澜'邢君老师你好,我女儿三岁七个月了,胆子一直很小,不敢做相对难一点的游戏,不和小朋友一起玩,特别怕那些比较野的孩子,总粘在我们身边。但感觉她又非常渴望和小朋友一起玩。不知道着是什么原因?怎样引导?

安澜:我是安澜,也是邢君。安澜是我的字。有的孩子天生的气质类型就是比较谨慎,不爱冒险的,家长可以去发现孩子更熟悉和习惯的交往方式。鼓励孩子走出妈妈温暖的怀抱,是一个过程,家长可以帮助她做一些比较安全的探索,比较容易的收获胜利的果实,让她对探索外部世界产生兴趣。然后再逐渐的提高探索活动的难度。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见识新奇的事物,我想所有的孩子都有探索,都有好奇的天性,只要引导得当,这种好奇的天性就会成为她战胜恐惧的动力。希望家长有耐心,千万不要把焦虑加到孩子身上,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

网友美丽夫人DE12_:安老师,现在我带孩子出去玩,孩子看到别的小孩吃东西就上前去要,这时我都会制止,批评他。周围的老人都说孩子太小等大一点再管。可是我认为孩子的习惯要从她刚有是非思想的时候灌输养成,等大了再管就晚了。您说我宝宝的情况该怎么教育?(我宝17个月)。

安澜:看得出来你的孩子是个探索欲望非常强的孩子,性格外向,其实是很好的一件事。不知道孩子是不是自己有好吃的也会主动给别人吃?你的孩子愿意跟别的小孩建立联系,家长不妨鼓励他用其它方式,比如交换玩具,到别人家里玩,在公园里和别的孩子玩。如果孩子短期内仍然去要别的孩子的食物,家长可以温柔的跟他商量,讲道理,如果孩子仍然坚持,可以让孩子与孩子去交涉,双方的家长尽量减少干预。

网友leiyhai:安老师,你好!我女儿现在2岁10个月,由于工作关系我和她爸爸不在身边,她由爷爷奶奶带。原来我每次打电话她都特别爱接,可是最近一个多月,我们打电话她总是不愿意接,我该怎么办?另外,她有时干坏事了,我问她那样对不对,她说不对,又说应该怎么办,可是,同样的错误她下次还会再犯,有什么办法吗?

安澜:不要对孩子有是非的评价,其实孩子和大人一样,是不喜欢听到别人的否定的,也许最近孩子不爱接你的电话和你批评她有关系?妈妈本来就不在孩子身边,又经常批评孩子,很自然孩子就会产生抵触,生怕再一接电话就又听到妈妈讲大道理和批评自己,妈妈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给孩子传递爱和关怀,建议你和孩子的爷爷奶奶及时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

网友zhw_jz:孩子非常任性,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不顺着他就又哭又闹,让人很无奈,有什么较好的解决办法呢?

安澜:孩子在公共场合这样表现,其实是想得到大人的关注。建议大人这时候还是要温柔的坚持,并且在平时孩子没有表达的时候,我们也给他尽可能多的关注。

网友史雨靖晨:安老师,你好,我女儿现在1岁4个月大,这几天不知跟谁学会了摔东西,什么东西拿在手里端详一下就摔在地上,好像爱听那种声音,告诉她,不能乱摔东西,答应的好好,回过头来照样摔,我气急了就想揍她,可她奶奶老护着她,该怎么办?

安澜:我觉得这个孩子也是非常喜欢探索的孩子,因为孩子在摔东西的时候或者就是在探索或了解世界,当我们去生气、去打孩子的时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这样我们就会强化孩子的一些错误认知。或者孩子会把探索和妈妈的愤怒情绪联系在一起。建议给孩子一些可以摔的玩具。

网友张续升起:安老师您好'我的宝宝27个月了'带他出去玩'他总是不喜欢叫阿姨'叔叔的.如果别人给东西他就会叫'我该怎么去引导他。

安澜:可以告诉这位朋友,我直到七岁的时候上街还不会叫人。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是不同的,我们不需要去加以纠正,让每个人都一样。你的孩子很正常,也很可爱。

网友枕月听林语:首先感谢安老师关于“2岁1个月男孩打人”的解答,非常全面,这个问题实在困扰我好长时间了。另外,我儿子还不大会说三个字以上的句子,应该怎样教他正确表达呢,是妈妈对他说出来么?

安澜:说话晚有很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大人总是帮他表达,一个训练方法是如果宝宝想要你手里的苹果,你就让他说出一个小句子,或者说出这个词,然后再给他,久而久之,他就愿意使用语言来沟通。

网友飘渺苹果:安老师'您好!我家宝宝有这些情况'让我们挺苦恼的.我们宝宝五周岁了'一是吃饭菜老爱用手抓;二是老爱骂人'抓人'晚上上床以后就平静了'和他讲道理他都表示明白'可是白天就不行'平时教导他的话他就用来反驳大人'如他说脏话了'教导他不可以说脏话'那大人不管说什么话'他都说你在说脏话'这可怎么办?

安澜:显然孩子用了很多的精力在和大人对抗,建议大人第一不要跟他去讲大道理,和他辩论,在必要时候大人可以示弱,比如告诉孩子自己需要帮助,说宝宝渴了,你能帮妈妈把桌子上的水拿来吗?孩子做到了以后要非常真诚的感谢他。说:谢谢宝宝,你真是男子汉,你长大了,可以照顾妈妈了。孩子听了以后会觉得很满足,自己很强大,他心理的那部分被尊重和被重视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另外,不要再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用很多的对错、好坏这样的评价,孩子会很反感大人有评价他的特权。

网友张续升起:安老师您好'宝宝每次教他唱儿歌'他都不会跟我后面学.可是过几天他自己就会唱.为什么他不跟后面学'自己会唱呢?可每当我们要求他唱时'他却不愿意唱'只是自己一个人唱.或者高兴时他会很大声的唱。

安澜:我想孩子不愿意当着大家唱那也是他在表达他的需要,如同他自己去唱的时候一样,这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尊重孩子,尊重他的需要。其实作为大人,我很羡慕孩子自己想唱的快乐,我们大人有太多时候是为了外界的评价而做事情,很少为自己做事情。

网友xiaoyao78:安老师,你好:我儿子现在七个半月,从断奶后夜里经常吵着要吃东西,但真正给他吃奶粉时又不要吃,给他吃些蛋糕之类的东西才愿意吃,后听说小孩子夜里吃这些零食不好,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他夜里不闹吗?

安澜:我觉得这个孩子能够吵着要吃东西太好了,他有需要能够表达出来,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他的需要,奶粉固然非常有营养,但许多其它的食品也同样的丰富的营养,满足孩子的生长。联想到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吃某一种食物,并且在劝孩子吃这个食物的时候加入家长的很多焦虑,这会使孩子对这种食物更加的畏惧。其实孩子只要营养总的来说是均衡的,尽可以去适应他的口味。

网友枕月听林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大姑姐家有个6岁男孩,也是个超级小霸王,我带儿子去他们家玩,他总会夺下儿子手里的玩具,不给玩,又故意拿着招惹我儿子,最后,必定其中一个大哭或互相打起来,一见面就这样,简直水火不容,可是我们之间交往比较多,怎样能避免这场“战争”呢?

安澜:每个孩子天性都不一样,有的孩子就会霸道一点,有的孩子就会随和一点,其实孩子一般都是很正常的,问题是我们的独生子女接触同龄人的机会比较少,这种交往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回想起我们过去,家中有许多的孩子也是这样,有时候会有争吵,有时候会有打闹,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但是并不会影响孩子之间的感情。你和大姑姐之间可能会比较顾及关系,可能会把孩子之间的问题想得比较严重。建议你和大姑姐先沟通一下,看看她对孩子之间的争吵是什么态度。只要你们之间没有太大的分歧,就可以放手让孩子去探索他们之间的交往模式。

网友小燕子116:安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我家孩子十个半月'孩子现在特别粘着我'只有我离开他的视线就不行'爷爷奶奶有时也不行'一点生人都见不过'如见了生人只有一个方式'就是哭'我应该怎么教他呢.

安澜:你的孩子遇到的也是分离焦虑的问题,对于十个月的孩子来讲,母亲可以短暂的离开,我想孩子在以前可能遇到过分离的创伤,也有可能孩子属于一种特殊的类型,对分离焦虑特别敏感,你可以做的是,耐心的关注、倾听、理解,信守承诺,循序渐进的拉开和他分离的时间,这个训练非常重要。

网友e_july:安教授您,我孩子4岁8个月了。男孩,大部分时间挺好,就是因为有时他要做的事,没順他的心意去做,他就会大发脾气,乱扔东西,有时还会打妈妈,很生气。比如,上次在幼儿园老师发了纸和笔不让小孩动,结果他动了。老师把他的没收了。他很生气就跑出教室了,刚好我去接他,这时他又哭又打我,老师很生气。不合他的心意就特别爱发脾气。因为这个他爸还打过几次,还是不管用。该怎么办?谢谢您!

安澜:我想怀疑你的孩子是在“迁怒”,也就是说引起他发脾气的那件事并不太大,但他无意识里借这件事把他日常生活中积攒的怒气一块发出来了,不知道平时家长对他是不是太严格?从你给的信息里,我觉得很像,建议你和孩子的爸爸不要打他,也不要居高临下的训他,如果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给他时间去发脾气,去处理自己情绪,不要用是非来评价他的行为。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大人对孩子做错了事,要敢于道歉,这样一来表示对孩子表示平等和尊重,二来给孩子做出了表率,三给孩子的愤怒一个出口。

网友小燕子116:我还想问一下'我家宝贝现在好像可以听懂大人说的话'就是有时太任性'应该怎么引导他不要太任性呢?我家宝宝十个月的孩子看上去好像有一些内向'有时笑起来都是像女孩子似的'很腼腆'所谓的笑不露齿'作为一个男孩子这点不好'怎么样才能让他变的开朗些呢?

安澜:不同年龄的任性可以被容忍的任性程度是不一样的,十个半月孩子的任性大多数是可以被容忍、接纳和满足的。太顺从和老实的孩子反倒会让大人担忧。

安澜: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气质类型,笑不露齿的孩子不是也很可爱吗?在今后抚养孩子的许多年里,你可能都会遇到孩子的表现和你和期望不一样的地方,你越早的学会接纳他和不加评判,他就越容易接纳自己和自信。

网友zhjfm:我家宝宝十三个月,总爱还挠人,批评她她也知道错,但就是改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安澜:我想还是孩子在表达一些她的需要,并不一定就是大人理解的她在攻击,或者她需要更多的人关注,作为家长,可以试着家长在没有挠人的时候,给他一些关注和肯定。

网友guoxuna:安老师,您好!我家女宝快七个月啦!从四个月开始,性格比较内向,她奶奶带她到外面玩也不太爱笑,但有时会一个人看到某样东西呵呵地笑个不停?

安澜:孩子的感受能力是非常敏锐的,他们可以感受到大人不可感知的一些东西,所以她那样笑也是非常正常的,笑起来的孩子多么的可爱。

网友雪儿老妈:你好,安老师,我想问一下我家宝宝还有几天就4个月了,该注意培养她那方面的情绪表达?是不是我们说话的语气她都能明白?总是要我们抱着,还总要求扶着她走路,而且脾气很急,该怎么培养她良好的性格和情绪?

安澜:我想孩子可能不明白我们说的语言,但是她可以感觉到我们所表达的情绪。我想最主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需要,并且尽可能的去满足。这样就会养成良好健康的性格。

延伸阅读

早教: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小强有一天,表妹来啦,小强把表妹送到他的卧房玩。可不久,就听到屋子里传出表妹的哭泣声,妈妈闻此声跑进来,发觉小强已经拿泰迪熊打表妹的头,妈妈赶快把2个孩子打开,而且指责小强说:“你再打表妹妈妈就不必你呢!”小强刚想表述说:“是由于……”妈妈就切断他:“打人你要死不承认?”随后就指令小孩子在不一样的屋子玩。怎么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行为心理学:怎么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幼稚园环节的孩子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发生争执十分一切正常,大家最先不可以对于此事心惊胆战。有很多情况下孩子中间的玩耍仅仅她们相处的一种必须,自然,都不清除一些孩子喜爱故意打人。

实例中的家长在发觉孩子打人的情况下,仅仅采用防止或劝阻的方式。针对打人的孩子,家长也仅仅采用吓唬或警示的心态,对于为何要打人,家长听都没有听就给与了否认的心态,那样,就把孩子表述的机遇给夺走了。

权威专家得话:怎么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许多家长讨厌犯了不正确还开展表述的孩子,认为它是在做不必的死不承认,因此无论孩子说些什么全是错的,乃至有的家长听见孩子表述后就更为发火。

那样,孩子的表述心愿遭受了负强化的功效,这般循环系统,也就产生了不喜欢说话的习惯性。怎么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因此,当孩子表述自身心态的情况下,家长要用平静的心态聆听,用缓解的语调答复她们,让她们觉得自身受高度重视,并搞清楚做事应根据語言沟通交流的方法处理。

儿童早教:教会孩子控制和表达情绪


儿童乐乐看到妈妈来院校接他,会主要表现出非常地激动,在班里又跑又跳。妈妈越发阻拦他,他越发开心,边跑边跟妈妈嬉戏。佳佳在家里還是一个很情绪不稳定的孩子,开心时怀着妈妈的腿用劲地拽来拽去,不开心时用劲地哭,搂着妈妈的颈部不放手。如何教会孩子控制和表达情绪?

总而言之,不论是开心還是发火,佳佳较别的孩子会出现很明显的个人行为反映,令人感觉“过度”了。父亲妈妈也常常拿他没有办法,只有对望一笑说:“谁使我们长出那么一个性格外向的孩子。如何教会孩子控制和表达情绪?儿童

评价与分析

该类孩子的性情归属于“亚热带型气侯”,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大雨滂沱,主要表现友善时热情如火,恼怒时狂叫、怒吼、声嘶力竭。那样的孩子情感充足,填满热情,勇于表述,拥有 难能可贵的热情和胆量。

心态的起起落落较为非常容易造成成年人的留意,变成人群中被关心的管理中心。如他喜爱幼稚园里某一教师,看到教师后,会吊住教师的颈部,满嘴都是花言巧语;他反感某一小孩子,那讨厌的小表情,像小刀一样刻在脸部。浮夸的反映方式非常容易被别人误会他的真意,招来不便。

应对那样的孩子,父母不骄不躁的心态、不冷不热的言行举止,是最好是的修养方式。心态浮夸的孩子对一切事儿反映都是较为明显,不愉快时哭闹也非常强大,这时父母假如由于他的歇斯底里而乱了手脚,便会让他把自己的性子作为威逼成年人的方式,进而得寸进尺。

孩子一开始哭闹和瞎折腾,仅仅以便宣泄罢了,父母劝阻哭闹的让步方式让他尝到好处,哭闹的个人行为反倒足以提升。因此,对一切死皮赖脸和威协诱惑,父母要持果断的心态给予回绝。父母不必被她们不适度的心态个人行为吓到,也不必被猛烈的反映表象所蒙骗,要是坚持实事求是,就能以静制动。如何教会孩子控制和表达情绪?儿童

因时制宜

※ 教孩子学好大量表述和调节情绪的方式

如美术绘画、健身运动、歌唱。试一下深吸气,和孩子一起玩深吸气的手机游戏,当孩子心理现象明显时,提示他那样做。

※ 在“山雨欲来风满楼”时,做些他出乎意料的事,造成他的留意

充分发挥他的活力和激情,比指令他平静下来要非常容易得多。一定要让孩子搞清楚,哭闹不是他的宝物,不可以争得到父母的怜悯。待其“风吹雨打”停下来以后,再满不在乎地拉进他,不必让他误解父母对他不足关注。

※ 应对孩子的哭闹威胁,父母的心态要保持一致

有研究表明:爸爸怕孩子哭闹而认输的多,妈妈对孩子的教育会因而功亏一篑。

※ 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能力自身的体会

如何教会孩子控制和表达情绪?倘若下一次他放弃了哭闹,而改成讲的方式表述自身的建议,父母可马上同意他的规定,使他了解好听的话好说比哭闹更合理。这类孩子理性多、客观少,因此,塑造孩子的客观是重中之重。父母要耐心地与他沟通交流,使他明白情绪失控对自身和别人的危害。

如何让孩子表达心中的图案


如何让孩子表达心中的图案

1、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

如果没有地方画,孩子就会在被子、衣服、墙上、沙发上画,家长会因为怕脏、怕乱而限制孩子画。

所以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比较独立的空间,让他感觉很自在,哪怕空间小一点也没关系,阳台、房间的角落都可以。同时要给孩子提供美术材料,如画笔、颜料等。

2、不要提供参照物

有时孩子会说:“妈妈,我画得不好。”他这样说,是因为有一个所谓的“好”的参照物。这种参照物尽量不要有,不然孩子会觉得自己画不好这个物体,就不愿表达了。

3、赞美孩子的作品

不要看到孩子画得不像,就觉得他画得不好,其实我们成人也不可能画得很像的。画得像不像,是我们成人看世界的习惯,但绝对不是美术作品的衡量尺度,我们通常认为一幅好的画应该把世界再现出来,其实更好的作品不是简单的再现,而要表达画家的各种观念和创新。

对孩子来说,在他还不具备再现能力的时候,他要表达的完全是自己的感受,是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更具有想象和创造力。

所以,对孩子的作品,你要多鼓励,多赞美,不要以成人所谓好坏的简单标准来评判它。

反抗是孩子表达自己的方法


反抗不一定是坏毛病(31-33月)

东东两岁半了,以前一直是一个快乐、随和、讨人喜欢的可爱宝宝。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总爱发脾气,仿佛任何事都要满足他的愿望,不然就发犟、吵闹!一次洗好澡后,他仍然坐在浴盆里玩水,妈妈考虑到天气已转凉要把他抱起来穿衣,可东东还未尽兴,试了几次后还不肯起来。于是妈妈硬抱起他,没想到"风暴"来了:他歇斯底里地大哭特哭了半个多小时,哭得面色酱红全身是汗,挣扎中几次差一点儿碰伤了头,还惊动了邻居,最后妈妈凑巧给了他一只平时最喜欢的小汽车而止住了哭闹。对了,东东还有一个新的习惯,不管大人说什么话,也不管知道不知道是干什么,总是爱加个不字,比如让他吃饭,他就说不吃饭。吃饭是他懂的词汇,可有时东东根本不懂妈妈说的是什么,还是要加个不字,有一天,妈妈跟爸爸说:"现在有许多亲子游戏班,要不也给东东报一个吧。"爸爸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正在旁边玩积木的东东大吼了一声:"不"!吓了妈妈一大跳。妈妈想不通:"我们家孩子小时候挺乖的,怎么现在总和大人对着干呢?不管你让他干什么事,他说的第一个字就是’不!’"。

分析与建议

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种体会: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开始不听话,经常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发脾气。在三岁左右,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这个反抗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

为什么两三岁儿童会有反抗期呢?

首先,这是因为两三岁儿童在动作能力方面的发展。

他们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因此他们就渴望扩大独立活动范围,不断尝试去独立完成新的事情。但这些要求往往会受到家长的阻拦和限制,因此就会产生反抗。

其次,这是因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原先,儿童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现在,他们已经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是让"我"做的,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因此,他们就想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意志。但是这种表现往往与成人的规范相抵触,于是孩子就会有挫折感,从而导致反抗行为。

第三,这是因为两三岁儿童在许多方面发展得不成熟。

两三岁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他们感到不满,就会以直截了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吵嚷、哭闹等。他们不会像大些的孩子那样用拐弯抹角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往往被大人认为是故意作对。其实,他们无非是忠实于自己的想法,并非针对某个具体的人。两三岁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也还不高,他们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因此常常显得死心眼儿。他们的时间概念还不强,因此哪怕告诉他只等五分钟他也不能忍耐,凡想做的事情必须立即去做。这些都会导致儿童的反抗行为。

反抗不一定是坏毛病

曾有专家做过这样的研究:将两岁至五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弱。结果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幼儿中,有80%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因此,专家认为,反抗行为有时候意味着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预也不受支配,这正是孩子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值得父母重视。若只一味要求孩子服从你,那么他的判断力自然就难以发展。

所以,对于两三岁至六岁的孩子,反抗不是什么坏毛病。但是做家长的为何不能突破传统的束缚,勇于接受孩子的想法,甚至容许他反对你的做法呢?大概是因为所谓的自尊、面子问题吧!如果这时候你能够想到:孩子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一种表达他自己的方式,你是不是会放下你的虚伪的自尊,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所以,可别小看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反抗期,它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父母应该做到:

1.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到了两三岁,喜欢跟父母说"不",这是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要求有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此时的父母对他们的行动不要轻易加以干涉,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必须顺从你的意愿,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要这样"或"不许那样",而要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如"等你看完这个动画片就去洗澡,好不好?""你是先玩积木,还是先看图书?"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又乐意听你的话,就不会轻易跟你说反话了。

2.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例如,有些事是孩子必须做到的,而且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爸爸妈妈最好不要给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必须严格执行。有些事是孩子可做可不做的,而且又是孩子不愿意去做的,那就干脆不要求。孩子正玩得兴致勃勃的时候,爸爸妈妈必须尊重孩子,征求意见,给孩子留思考时间,或让他玩完,或许诺他做完事再玩,让他能够逐步接受。爸爸妈妈切不可先强制压服,引起孩子大哭大闹,然后又让步依顺,不然会养成孩不服从成人要求的习惯。至于什么时候要求、管教孩子,应该"以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为原则"。当你本能地要拒绝孩子的要求,或准备降服孩子的反抗行为时,劝你"不"字缓出口,想一想孩子的要求和行为是否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如若不是且放他一马,这样也许会给大人添些麻烦,但想想你的耐心将得到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回报,这是多么值得!

3.相信孩子,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父母过度保护,往往也是导致孩子说反话的原因。好奇心的驱使,强烈的自主愿望使孩子什么都想去试,什么都想去做。过度的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学习探索的机会;而一味斥责、制止,又会发生顶牛现象。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满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给他穿上雨衣、胶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让他去穿,等他鞋和脚对不号时再去帮他;要洗衣服,给他一块肥皂,随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袜子;想扫地,让他扫,哪怕越扫越脏……当然,父母的帮忙是必不可少的,给他理理袖子、系系鞋带、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让他们在满足合理要求、亲自实践的同时积累经验,体会成功的欢乐,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养成和父母说反话的习惯了。

4.不能娇惯、放纵孩子。

孩子喜欢跟父母说"不",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听之任之或百依百顺,就会形成孩子任性、骄横的性格。因此作为父母,对那些总是用说反话来达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孩子应该:

(1)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制任性、执拗行为的发生。

(2)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用另一种使他更感兴趣的事来吸引他,从而使他放弃那个不正当的要求。

(3)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明确表示父母的态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闹也不能满足,然后立即走开,用冷处理的方法来终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因此,家长们应该掌握些技巧,合理的拒绝孩子的要求,应该正确指引孩子,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