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跟你说过多少遍啦,怎么还忘记呢?你长不长记性啊?”

“叫你不要在客厅踢球,你没听见吗?是不是要打一顿才听话呢?”

“爸爸在睡觉,你还大声说话,你真不懂事!”

“隔壁笑笑早把作业做完了,你到现在还没做好,你真笨哦!”

孩子做错事,常常让父母生气。父母一气之下,就要教育孩子。在

有些孩子的家庭中,经常可以听到父母这样教育孩子。这种抱怨式的教育,传达给孩子一种不被父母信任、不被父母了解、在父母心中没有价值的信息;常常让孩子感受到被指责,产生不满的情绪。在这样的情绪下,孩子自然不会心甘情愿地去改正他的错误,他们不愿与父母合作,故意反其道而行之,甚至导致反抗和敌意。

当父母以这种方式与孩子沟通时,事实上就是以自己的负面情绪来责骂孩子。如此的沟通方式,将会使孩子的不良行为更加剧。一些父母只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却不知自己这种不当的沟通方式,反而促成了孩子的许多不良行为。当父母在唉声叹气自己的孩子怎么就不学好时,从来没想到,孩子的不良行为正是自己造成的。

颖是一位16岁男孩的母亲,以前经常在家中与儿子发生争执,自从她通过学习改变了与儿子的沟通方式后,她欣喜地发现:儿子变了!

前几天,儿子又在客厅里踢球。为这事,她多次与儿子发生过争执,以后儿子还是我行我素。这天,她改变了沟通方式,对儿子说:

“地板被弄脏了,我好难过。因为我过会儿又要辛辛苦苦拖地板了。”

儿子听了妈妈这番话的感受是:妈妈好辛苦,好可怜。我这样做有点对不起妈妈。于是,他不好意思地收起了球,说:“妈妈,对不起噢!”同时,马上帮忙去拿拖把,要帮妈妈一起拖地板。

妈妈高兴地说:“儿子长大了,真懂事,谢谢你帮助妈妈。”

儿子得到了妈妈的表扬很开心,他感受到自己身上对家庭的责任。他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在客厅踢球啦!”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孩子同样的行为(在客厅踢球),由于妈妈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沟通效果。批评、指责让孩子感到受威胁,激发起了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产生了反抗行为;而不指责孩子,仅表达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感受和关心,并且表达相信孩子会尊重理解父母的感受;这样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到被尊重,从而激发起了内心的责任意识,产生了主动承担责任的行为。

聪明的父母,可以运用有效的沟通方式,来达到让孩子主动改变不良行为的效果。

相关阅读

宝宝不安全感的来源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一:

不容分说抱走自己的陌生人

在6个月以前,小伟是出了名的“大方小子”,妈妈抱他出去,街坊邻居任何人想亲近一下“漂亮宝宝”,他都张开双臂让人家抱;到了1岁以后,小伟似乎越来越严肃和腼腆了,不仅爸妈的朋友和同事抱不了他,就连护士阿姨把他接去打针,刚抱到怀里,小伟就使劲挠人家的脸;入园时也是这样,老师把小伟抱过去暗示小伟妈妈快走,小伟竟在老师怀里“滚地龙”一般地哭闹,把老师的衣服揉得稀皱。到后来,小伟简直不能看到医院和幼儿园的门,一看到,就返身搂住妈妈的脖颈,死也不松手!

消除不安的对策

专业儿童医院研习过幼儿心理学的资深护士都知道,强行把孩子抱过来打针输液,与经过沟通后,由小孩妈妈抱过来的孩子,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完全不一样,前一种小孩会哭得如“上刑”一样,他会觉得护士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谋害”他,他会拼力反抗,这会增加治疗的危险性。陌生人本来就是孩子心目中的“不安全因素”,妈妈怎能在他被抱走时不声不响?孩子被护士治服,顺利打了针回来后,在情绪上,也会很长时间不谅解妈妈,以闹别扭的方式来诉说委屈。正确的方案是首先花时间建立护士和孩子之间的信任。不少专业儿童医院专门安排了护士“引导员”,先由这些“引导员”与孩子一起在医院的活动室(玩具城堡)中玩,等孩子充分信任这些护士后,“引导员”就可以变身为“输液护士”,专门为孩子打针了。这一过程中,妈妈都应全程陪伴,给病中安全感特别薄弱的宝宝以充分的抚慰。

而小班的老师,也不应该粗暴地打断宝宝和妈妈的“长篇告别”,硬性把孩子从妈妈怀里抢过来,这一举动很显然是将幼儿园的环境置于妈妈代表的温暖的家的对立面,宝宝很自然地觉得幼儿园老师很凶、幼儿园生活一点也不自由、幼儿园宝宝一点也不快活……何妨等宝宝“告别完”,再让妈妈交给老师?事实上,所谓“冗长的告别”,最长也不过多花区区三四分钟而已。而这三四分钟赋予孩子的安全感,将影响到宝宝在幼儿园半天乃至一天的情绪。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二:

分房睡,哭得声嘶力竭也没有被理睬

辉辉1岁,断了奶,妈妈就让他睡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去了。辉辉的妈妈留过洋,推崇西方凡事讲独立的养育方式,她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两句话是,“人家国外的小孩,三四个月的时候就独自在房间里睡觉了,辉辉现在才单独睡,已经够晚。”“孩子哭了用不着马上抱起来哄,要不然会惯坏他。”的确,在辉辉妈妈的坚持下,辉辉少则哭半小时,多则哭一小时,也就昏昏睡去。没等妈妈得意完呢,辉辉奶奶从山东来看孙子,怎么逗弄怎么觉得这孩子不活泼,当知道儿子儿媳让这么小的孩子单独睡时,奶奶很不高兴,说,“他才多大?他爸爸两岁的时候我还没给断奶呢,现在走南闯北比别人有出息得多……”奶奶坚持要辉辉跟自己睡,还要辉辉妈每天等孩子睡沉了才走开。倒底是谁的说法有道理?

消除不安的对策

这一局婆媳对垒,辉辉奶奶更有道理。孩子从出生到大约5岁左右,最好和父母睡在一起,不一定在一张床上,但必须距离足够近,以便孩子在感觉到寒冷、饥饿、黑暗、有便意等需要时,马上能得到父母的照顾和安慰,否则,孩子会感到不安全。而一个内心有深深不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很强的占有欲,总是想要控制别人,而且惧怕各种变化,这些不良心理过度强烈,往往使一些人通过极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从一出生就开始的,婴儿对温度、气候、饥饿都很敏感,父母把他放在另一间屋子里“锻炼”,会让孩子的不安变得强烈。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婴儿啼哭的时候,父母及时抱起他,用自己的体温和触摸,安抚他,让他感觉到外界的环境也是安全的。孩子可以在5岁以后再与父母分开睡,这个时候锻炼其独立精神并不算晚。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三:大型玩具进我家

圆圆8个月大的时候,舅舅给她买了一个塑料吹气玩具——一只吹足气后90公分高的红色梅花鹿。圆圆第一次看到这只比自己还高的玩具鹿时,瞪大眼睛端详对方片刻,马上咧开嘴巴大哭起来。妈妈判断是玩具吓着了圆圆,忙让奶奶把玩具收起来,自己抱起圆圆哄她。本以为这样做孩子马上可以安定下来,谁知,圆圆见玩具鹿被拿走了,使劲在妈妈的怀抱里扭动身躯,用目光满屋搜寻那只玩具鹿的身影。可是,再一次见到鹿,圆圆又哭了。就这样,这只尺寸有些大的玩具变成了圆圆妈妈心目中的“魔鬼鹿”:见不到它,圆圆要找它,见到了又哭;简直像冤家一样,互相离不开,见到了又会哭。

消除不安的对策

一面把身体藏进爸妈的怀抱里,一面用一双泪眼越过父母肩头,或透过小小的缝隙去寻找那个让自己害怕的对象,小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举动呢?为了解释这种矛盾与不安的来源,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就是做出一系列尺寸巨大,高度在3~6米之间的充气家具放在巨大的充气城堡里,让大人走进去。这个实验可以帮助父母解释“充气玩具有什么可怕的?”当我们跌跌撞撞地走在这些仿佛从巨人国运来的家具中间,感受到它们的挤压感时,我们同样会感到自己是不安全的。宝宝的反应也是一样,当他看到比自己高大、色彩鲜艳、用一双大眼凝视自己的东西时,他的本能反应,就是寻求父母的保护。而当宝宝埋身父母怀中,他就觉得自己的力量足够与对方抗衡了,此时他便要求去寻找对方,观察对方,判断它和自己的关系,是可以相处的,还是需要拒绝的。所以,就出现了“魔鬼鹿”的现象。

此时,把鹿彻底藏起来,切断孩子充满矛盾的探索,并不是好方法。可以让孩子在你的怀中得到一定的安慰,然后视孩子的表现,鼓励孩子再次去“试探”对方。如果还不行,不妨买一个一模一样的,但是小一些的玩具,先鼓励孩子接触那个小的,叫它“鹿宝宝”,等孩子玩熟了,再抱他去见“鹿妈妈”;把充气玩具放瘪后再次吹鼓,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孩子旁观,尽可能用他听得懂的言语解释玩具的特点,也让孩子进一步认识它,并消除情绪上的不安感。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四:妈妈突然不见了

琳琳的妈妈是在琳琳满了1岁半以后,才结束产假回去上班的,这个时候琳琳的分离焦虑比半岁以内不懂事的小婴儿大得多,每次妈妈要走,琳琳都哭得很厉害,后来发展到看到妈妈换衣服、化妆也哭,琳琳妈妈就想出了一个“就地蒸发、金蝉脱壳”的策略:把上班要换的衣服都放在一个大挎包里,等到琳琳一转身、一错眼,她就拎着包包穿着家常衣服“脱逃”。琳琳妈妈是顺利走了,家里的人可遭了殃。以后一段时间,随着妈妈“逃跑战术”的升级,琳琳越来越疲惫,也越来越心事重重,尿床的频率也增加了。

消除不安的对策

琳琳妈妈想出“逃跑战术”来,很明显是厌烦了日复一日的解释和安抚,然而,这种“妈妈突然不见了”的局面引发的不安全感,可能远远高于让宝宝看着你化妆、换鞋,然后飞吻说“Bye-Bye”的正常告别法,琳琳的一系列反应包括尿床,都是妈妈的突然消失带来的不安所引发的。在宝宝的心里,妈妈如此这般地消失过一次,就可能随时随地像变魔术一样消失,这超出了宝宝的把握能力和接受范围,很可能造成孩子的性格向怀疑、不安、焦虑的方向发展。所以,记得宝宝在每天与妈妈分离时不高兴一会儿,是他正常的情绪宣泄,要允许他在这种宣泄中找到新的替代安慰。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五:

毫无防备的巨响

贝贝两岁的时候,跟脚跟得厉害,妈妈在客厅里打扫卫生,她也要抱着她的玩具箱过去。有一次妈妈在贝贝玩得正专心时,忽然开动了吸尘器,贝贝马上大叫跑出。妈妈觉得女儿胆小得有点搞笑,就没有过来安慰她,结果,贝贝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吸尘器放在哪个屋,她就不肯进哪个屋,妈妈怎么向她解释“没插电、不会叫”也没有用。

消除不安的对策

每一个健康的宝宝都会对外界突来的声响做出反应,反应的表现形式不同(如有的哭叫不已,有的安然处之),是因为孩子的感受能力不同。有些孩子(比方贝贝)是那种敏感型的幼儿,对外界声响反应敏锐,所受到的刺激相对也大一些,宝宝会以同样强度的表现行为,将骤然集结的能量发泄出去以获得内心的平衡,同时,宝宝也以这种方式向自己的爸妈或其他保护人反应自己不愉快的感觉,要求保护者予以关注。就允许孩子宣泄自己的不安,并倾听他对这种不安的“夸张”叙说。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去面对这种声响的突然性,并重建相应的安全感。

适应吸尘器的声音,需要妈妈注意不要在宝宝背对你时突然开动机器,也不该觉得宝宝反应大“很搞笑”。相反,开吸尘器之间要着重预报一下,妈妈甚至可以让宝宝和爸爸一起来模拟吸尘器的声音,看谁模拟得像;还可以让爸爸套上头套和布罩子,扮演“吸尘器”,一点一点将地板上的纸屑“吸”走(其实是用手拈走);最后,当宝宝也能扮演“吸尘器”的时候,她对“吸尘器”的恐惧感,自然不翼而飞。

宝宝不安感的来源之六:大人情绪暴力

小磊的爸爸是在小磊出生这年辞职下来搞机电销售的,爸爸的本意是儿子出生后,开销变大了,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给儿子和妻子一份更好的生活,但是小磊爸爸却对推销的难度估计不足,连着三个月,手里的精密小机电没推销出去一台,倒贴进去无数的交通费和应酬费用。小磊爸爸的情绪一段时间里变得很焦躁,那天,7个月的小磊因为不肯洗头哭得打挺,小磊爸爸一下子怒火中烧,冲过去将小磊倒提在半空中,小磊的哭声停了半拍,然后变成了嚎哭,尽管小磊的妈妈和奶奶冲过来拦,小磊爸爸的巴掌没有落下去,但,小磊爸爸变了形的脸,和沙哑的喉咙,已经深深镌刻在小磊的脑海里。从此小磊完全变成了“双面人”,爸爸在时像只缩在一角的小老鼠、没嘴葫芦;爸爸不在时加倍地上蹿下跳。小磊两岁时家里买了一条狗,妈妈和奶奶悉心照顾这条狗,小磊去想着法儿折腾它,给它灌咳嗽药水,喂它吃“芥末小生”(一种芥末做的鱼皮花生),反正,爸爸怎么拿小磊出气的,小磊就怎么拿小狗出气。

消除不安的对策

有不少父母反映孩子出院后变得更粘人了,而且出现频繁尿床等退缩性反应,这一变化其实是患儿住院后安全感得不到保证出现的“症候”。患儿主要的拒绝情绪来自于:孩子超过6个月后对母亲的依恋变得十分强烈,认为住院是惩罚,而且害怕父母就此抛弃自己;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生活不习惯,举目之下没一个熟识的人,缺乏安全感;认为那些奇怪的病床、推车及各式各样冰冷的医疗器械都像动画片里的怪兽一样,随时可能给自己增加痛苦,而消毒水的气味,也让患儿紧张,认为那是“怪兽屋”独有的气味;还有,患儿年幼时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十分有限,入院后在语言沟通上有很大困难。身边又缺少妈妈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翻译”,幼儿的话可能被误解或忽略,这让他们十分苦恼。

既然“非陪护病房”渐渐成为儿童医院的主流,父母该怎样利用一切机会安慰患儿,增添其安全感呢?首先要充分与护士沟通,将患儿的一些特殊表达方式跟护士说清楚,避免孩子的要求被忽略;其次,允许孩子对管床护士“跟脚”,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暂时建立对护士的依恋。一旦孩子对管床护士充分信赖,一种暂时的、然而崭新而稳定的依恋关系就出现了,护士会成为孩子战胜不安的一个精神支柱;第三,探视时,每次解决一个对孩子造成心理困扰的小细节、小问题,比如患儿容易将护士的推车视作“怪兽”,认为推车一来小屁股就要遭殃了,父母不妨带孩子去熟悉推车,有一位妈妈甚至问护士要了一些推车上的绷带、胶管,又买了一副儿童听诊器给孩子,结果,孩子声称她是医生,开始为她的玩具娃娃打针、包扎伤口,不仅玩得不亦乐乎,还大大缓解了她住院的落寞和不安。

其实,婴幼儿有强烈的情感依赖,家长应该尽量满足,平时多给宝宝关心及爱心。让宝宝在爱心的沐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少一些不安全感。

如何消除宝宝的不安全感


●大人情绪暴力

小磊的爸爸是在小磊出生这年辞职下来搞机电销售的,爸爸的本意是儿子出生后,开销变大了,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给儿子和妻子一份更好的生活,但是小磊爸爸却对推销的难度估计不足,连着三个月,手里的精密小机电没推销出去一台,倒贴进去无数的交通费和应酬费用。小磊爸爸的情绪一段时间里变得很焦躁,那天,7个月的小磊因为不肯洗头哭得打挺,小磊爸爸一下子怒火中烧,冲过去将小磊倒提在半空中,小磊的哭声停了半拍,然后变成了嚎哭,尽管小磊的妈妈和奶奶冲过来拦,小磊爸爸的巴掌没有落下去,但,小磊爸爸变了形的脸,和沙哑的喉咙,已经深深镌刻在小磊的脑海里。从此小磊完全变成了“双面人”,爸爸在时像只缩在一角的小老鼠、没嘴葫芦;爸爸不在时加倍地上蹿下跳。小磊两岁时家里买了一条狗,妈妈和奶奶悉心照顾这条狗,小磊去想着法儿折腾它,给它灌咳嗽药水,喂它吃“芥末小生”(一种芥末做的鱼皮花生),反正,爸爸怎么拿小磊出气的,小磊就怎么拿小狗出气。

消除不安的对策

随着生存竞争的加剧,宝宝们所承受的来自大人的情绪暴力有增无减。在幼儿园,他们可能遇到心情烦躁的老师,在家中可能遇到心绪不佳的父母,还可能遇到受了委屈有气无处撒的保姆,5岁以下的孩子,判断力和辩驳力还比较弱,他们无法判断大人不高兴,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事,这使他们在心理上变得无所适从。无助、孤独、不安,就是这样产生的。那么,一旦大人发现自己对无辜的孩子施加了“情绪暴力”该怎么办?越是来自最亲近的人的打击,对孩子来说,影响越是深远。这就要求父母或老师马上蹲下来,把孩子搂入怀中,拍抚他的颈背,并用他听得懂的话道歉。父母和老师还可以给予孩子制止“情绪暴力”的权力。我的一位朋友彭妮,性格较急躁,她即给了她儿子一个类似羽毛球拍的大纸牌,下面有柄,可握,纸牌上用红色写了一个大大的“P”字,举起来,就代表“停车!停车!我没错!别朝我横冲直撞!”

有了这个大纸牌的提醒,大人发热的脑袋也会变得清醒。

●毫无防备的巨响

贝贝两岁的时候,跟脚跟得厉害,妈妈在客厅里打扫卫生,她也要抱着她的玩具箱过去。有一次妈妈在贝贝玩得正专心时,忽然开动了吸尘器,贝贝马上大叫跑出。妈妈觉得女儿胆小得有点搞笑,就没有过来安慰她,结果,贝贝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吸尘器放在哪个屋,她就不肯进哪个屋,妈妈怎么向她解释“没插电、不会叫”也没有用。

消除不安的对策

每一个健康的宝宝都会对外界突来的声响做出反应,反应的表现形式不同(如有的哭叫不已,有的安然处之),是因为孩子的感受能力不同。有些孩子(比方贝贝)是那种敏感型的幼儿,对外界声响反应敏锐,所受到的刺激相对也大一些,宝宝会以同样强度的表现行为,将骤然集结的能量发泄出去以获得内心的平衡,同时,宝宝也以这种方式向自己的爸妈或其他保护人反应自己不愉快的感觉,要求保护者予以关注。就允许孩子宣泄自己的不安,并倾听他对这种不安的“夸张”叙说。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去面对这种声响的突然性,并重建相应的安全感。

适应吸尘器的声音,需要妈妈注意不要在宝宝背对你时突然开动机器,也不该觉得宝宝反应大“很搞笑”。相反,开吸尘器之间要着重预报一下,妈妈甚至可以让宝宝和爸爸一起来模拟吸尘器的声音,看谁模拟得像;还可以让爸爸套上头套和布罩子,扮演“吸尘器”,一点一点将地板上的纸屑“吸”走(其实是用手拈走);最后,当宝宝也能扮演“吸尘器”的时候,她对“吸尘器”的恐惧感,自然不翼而飞。

●分房睡,哭得声嘶力竭也没有被理睬

辉辉1岁,断了奶,妈妈就让他睡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去了。辉辉的妈妈留过洋,推崇西方凡事讲独立的养育方式,她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两句话是,“人家国外的小孩,三四个月的时候就独自在房间里睡觉了,辉辉现在才单独睡,已经够晚。”“孩子哭了用不着马上抱起来哄,要不然会惯坏他。”的确,在辉辉妈妈的坚持下,辉辉少则哭半小时,多则哭一小时,也就昏昏睡去。没等妈妈得意完呢,辉辉奶奶从山东来看孙子,怎么逗弄怎么觉得这孩子不活泼,当知道儿子儿媳让这么小的孩子单独睡时,奶奶很不高兴,说,“他才多大?他爸爸两岁的时候我还没给断奶呢,现在走南闯北比别人有出息得多……”奶奶坚持要辉辉跟自己睡,还要辉辉妈每天等孩子睡沉了才走开。倒底是谁的说法有道理?

消除不安的对策

这一局婆媳对垒,辉辉奶奶更有道理。孩子从出生到大约5岁左右,最好和父母睡在一起,不一定在一张床上,但必须距离足够近,以便孩子在感觉到寒冷、饥饿、黑暗、有便意等需要时,马上能得到父母的照顾和安慰,否则,孩子会感到不安全。而一个内心有深深不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很强的占有欲,总是想要控制别人,而且惧怕各种变化,这些不良心理过度强烈,往往使一些人通过极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从一出生就开始的,婴儿对温度、气候、饥饿都很敏感,父母把他放在另一间屋子里“锻炼”,会让孩子的不安变得强烈。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婴儿啼哭的时候,父母及时抱起他,用自己的体温和触摸,安抚他,让他感觉到外界的环境也是安全的。孩子可以在5岁以后再与父母分开睡,这个时候锻炼其独立精神并不算晚。

●不容分说抱走自己的陌生人

在6个月以前,小伟是出了名的“大方小子”,妈妈抱他出去,街坊邻居任何人想亲近一下“漂亮宝宝”,他都张开双臂让人家抱;到了1岁以后,小伟似乎越来越严肃和腼腆了,不仅爸妈的朋友和同事抱不了他,就连护士阿姨把他接去打针,刚抱到怀里,小伟就使劲挠人家的脸;入园时也是这样,老师把小伟抱过去暗示小伟妈妈快走,小伟竟在老师怀里“滚地龙”一般地哭闹,把老师的衣服揉得稀皱。到后来,小伟简直不能看到医院和幼儿园的门,一看到,就返身搂住妈妈的脖颈,死也不松手!

消除不安的对策

强行把孩子抱过来打针输液,与经过沟通后,由小孩妈妈抱过来的孩子,对治疗的配合程度完全不一样,前一种小孩会哭得如“上刑”一样,他会觉得护士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谋害”他,他会拼力反抗,这会增加治疗的危险性。陌生人本来就是孩子心目中的“不安全因素”,妈妈怎能在他被抱走时不声不响?孩子被护士治服,顺利打了针回来后,在情绪上,也会很长时间不谅解妈妈,以闹别扭的方式来诉说委屈。正确的方案是首先花时间建立护士和孩子之间的信任。不少专业儿童医院专门安排了护士“引导员”,先由这些“引导员”与孩子一起在医院的活动室(玩具城堡)中玩,等孩子充分信任这些护士后,“引导员”就可以变身为“输液护士”,专门为孩子打针了。这一过程中,妈妈都应全程陪伴,给病中安全感特别薄弱的宝宝以充分的抚慰。

而小班的老师,也不应该粗暴地打断宝宝和妈妈的“长篇告别”,硬性把孩子从妈妈怀里抢过来,这一举动很显然是将幼儿园的环境置于妈妈代表的温暖的家的对立面,宝宝很自然地觉得幼儿园老师很凶、幼儿园生活一点也不自由、幼儿园宝宝一点也不快活……何妨等宝宝“告别完”,再让妈妈交给老师?事实上,所谓“冗长的告别”,最长也不过多花区区三四分钟而已。而这三四分钟赋予孩子的安全感,将影响到宝宝在幼儿园半天乃至一天的情绪。

总之,当家长被孩子搞得精疲力尽时,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宝宝的不安全感,否则问题是得不到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宝宝慢慢的变得更懂事情不再吵闹。

让孩子感到我行


王申蕾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她性格内向,胆小、怯懦,在幼儿园不敢主动与老师说话,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显得十分拘谨、放下开,不能自由玩耍。她的父母很着急,一致认为要改变她的性格弱点,但在具体做法上产主了分歧:父亲认为要锻炼她,应进行挫折教育,而母亲认为这样对女儿不合适,孩子本身就胆小,再经历困难、挫折,就更会压制她的自信心。王申蕾父母的苦恼和难题如何解决呢?请听听方老师怎么说。

让孩子感到我行

王申蕾父母都很关心女儿的发展,并且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良好性格的培养,只是在教育中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其实,他们俩的考虑都很有道理,而且在教育过程中本应统一起来。

首先,我认为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父亲的想法很好,应通过放手锻炼,让孩子吃点苦,受点挫折来增长才干,培养她的独立性和勇敢精神。申蕾才4岁,可塑性很大,如果教育得当是完全可以克服她的弱点,培养起上述良好心理品质的。

孩子母亲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如果孩子承受不了所给予的困难和挫折的压力,经常获得的是失败的体验,那就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使孩子对自己更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自卑感,更加胆小、怯懦。

因此,要使孩子由胆小、怯懦变为勇敢、坚强,在锻炼孩子时,必须顾及她的承受能力,并且,在锻炼之初,可为她取得成功做些必要的工作,如精神上的鼓励和适当的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孩子感到“我行!”--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挑战。随着孩子的发展与进步,可不断加大难度,以推动孩子向家长期望的目标发展。在此,举两个小例子吧!

如,为了培养申蕾合群和与伙伴交往的能力,要多为她创设与小伙伴接触的机会,例如请邻居家的小朋友到家中作客。父母可事先鼓励她做“小主人”,让她想想,小客人来后拿什么玩具和他一起玩等,在申蕾与小伙伴交往时,要注意观察她的进步,事后给予肯定。交往次数多了,孩子定能克服那种拘谨了。这方面的培养若能与幼儿园老师互相配合效果会更好。

又如,克服申蕾胆小、怯懦也要通过锻炼。比如双休日带她到郊外去玩,遇到一条很窄的小河沟,可鼓励她跨过去,胆小的蕾蕾可能不敢,爸爸可以站在河沟对面说:“勇敢地跨过来,爸爸保护你!”孩子一鼓劲儿跨过去了,并不需要爸爸帮助,这时家长就应说:“瞧,咱们的蕾蕾多勇敢!”这就是将挫折教育与成功教育结合起来。

试试看吧!相信您们对申蕾的教育能取得成功。

早教启蒙:让孩子感到心灵的幸福


在飞瀑城一个富有而非常有威望的家中里,有一个智力仅有70的孩子。这个的妈妈拜托了在同一个大城市里运营餐馆的一位盆友,让自身的孩子在他的餐馆里打工赚钱,专业承担削土豆皮。餐馆的主人家说:“像大家那样富有而大名鼎鼎的家中怎能让孩子干这类活呢?”这名妈妈说:“我明白自身孩子的能力。我儿子在削土豆皮时候觉得开心幸福快乐,由于这一工作中合乎他的能力。”怎么让孩子感到心灵的幸福?

怎么让孩子感到心灵的幸福?对大部分父母而言,接纳孩子的缺陷是痛楚的。由于这与父母的体面地、冲动和希望不相符合。东方国家的父母总喜爱拿自己孩子与他人家的对比,感觉自己孩子获胜才有情面。基本上全部的人都早已习惯这类市场竞争,非让自己的孩子考第一名不能。实际上每一个孩子全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他非常值得自豪的地区。

假如成年人老想以某类规范来文化教育孩子得话,孩子和父母中间便会造成芥蒂,而这总是让孩子觉得悲剧。父母不必把家中的大哥和老二来做比较,更不必把自己孩子和隔壁邻居孩子来做比较,这和我们不能逼迫喜爱历史时间的孩子去当审判长是一个大道理。

孩子必须感受到真心实意的爱。每一个人的技能都不一样,因此 直觉、逻辑思维能力及其动手能力的能力都不一样。有的宝宝反映灵巧、表情丰富,而有的宝宝迟钝、小表情肌肉僵硬。怎么让孩子感到心灵的幸福?父母老想按自身的意向来更改孩子,否则就果断放着不管,假如那样做,宝宝就没法健康成长。每一个家中都应当依据孩子的能力、心态和心态找寻合适孩子的方式 来爱孩子。

父母千万不要认为能够按自身的念头来更改孩子,它是不太可能的,应当找到合适孩子的教育理念。或许大哥喜爱父母用胳肢或語言来表述关怀;而老二将会喜爱牢牢地的相拥或温柔的话语。大家喜爱用抚养第一个孩子时学好的方式 来文化教育第 个甚至第三个孩子,但抚养每一个孩子的方式 不应该一模一样,应当用孩子能感受到爱的表达方式来抚养孩子。

怎么让孩子感到心灵的幸福?现如今早已并不是要是学习好就能取得成功的时期了。这些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和意志力都不同寻常的孩子才可以获得最后的取得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