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快乐的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也是父母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拥有快乐童年的孩子,将来性格会更健康,学习能力更好,耐挫能力也会更强。生活中,十件小事情,帮你培养孩子大快乐!

1、做一对快乐的父母。

凡事看开,学会自嘲,养成爱说有趣事的习惯;经常讲笑话,经常大声笑,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看到爸爸的啤酒肚,妈妈要开心地对孩子说,瞧,爸爸的肚子像袋鼠!

2、给孩子一定的决定权。

经常温和地对孩子说:你自己来决定吧!我们去菜场买菜烧饭,还是去外婆家吃饭呢?孩子有获得小主人身份的满足感,会特别快乐,并从小就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3、带孩子去户外玩。

每到周末,变成家庭聚会日,安排全家一起参加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这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健康,更能培养亲子感情,让孩子时刻处在温暖亲情中,笑口常开。

4、用不同方式表扬孩子。

当孩子做的很好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扬孩子,别总是千篇一律说“宝宝真乖”。你可以说:宝宝画的房子就像童话里的城堡,妈妈喜欢得不得了!

5、认识新朋友。

友情让人快乐。经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邀请朵朵来我们家玩吧!孩子会特别开心。带他认识其他的小朋友,让他们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涂鸦,让孩子从小感受美好的友情。

6、培养多种兴趣。

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才艺,阅读、绘画、舞蹈等丰富有趣的活动,能开阔孩子的视野,更能培养孩子健康的爱好和性格。当然,这不能勉强,要慢慢挖掘。

7、帮助身边的人。

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的人。和孩子一起整理那些他已经不再需要的玩具,捐给福利院,或者其他有需要的孩子。让孩子知道哪怕自己很小也有绵薄的力量可以帮助别人,这能给孩子一种源自内心的快乐。

8、认真听孩子说话、唱歌。

记得要把你的两只耳朵都给孩子。如果孩子对你说,妈妈刚才我发现好玩的东西,你一定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那里。不要打断他,不要插嘴,也不要催促——即便他讲的事情你已经听过一遍。

9、放弃完美,不要追求万事做到最好。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小孩,千万不要求全责备。你让孩子擦桌子,然后你当着孩子的面自己又再擦一遍,这种举动其实是在告诉孩子:你做得不好。更不幸的是,孩子慢慢也就会相信:我做得确实不好。

10、给孩子发光的机会。

孩子跟你一样,喜欢展示优点。他喜欢读书吗?那就让他在你做饭的时候一边讲故事给你听。他对数字敏感吗?那就带他去超市采购,让他帮你算个小帐。这样小事情,可以最大程度地激起他的自信和自尊。

真诚耐心地对待孩子,把自己的快乐感染给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最快乐的天使。

来自:金羊网

相关推荐

4件小事培养孩子良好的应变能力


孩子的应变能力怎么体现呢?如果你家的宝宝能就一个问题提出多个有效可行的方法;或者面对一些陌生环境时依然能够很好地适应面对不同的人和事……如果你的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就说明他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哦!但生活经验不足的孩子遇到事情大多慌张、害怕,更多时候是寻求爸妈的帮助,作为家长的我们该怎么去培养孩子的良好应变能力?

1、鼓励孩子参加不同的活动

丰富的活动与经验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孩子平时积累的经验越多,应变能力就会越强。家长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增强动脑、动手能力。

比如一些野营训练、模拟逃生游戏,孩子在模拟的游戏之中通过积极思考,动手实践来解决眼前困境。必要时,家长也要在身边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提示,甚至在某些时候给孩子亲身示范的机会,你会发现你家孩子的应变能力正是在这多次的实践锻炼和观察模仿中渐渐增强哦!

2、经常向孩子提问,刺激他思考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力使得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也许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状况”比较少,缺乏实践的机会和经验。但家长经常向孩子提问,以此刺激他思考,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和孩子一起在电视上看到火灾的场面,妈妈可以问他:“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引导孩子思考的同时也是教会孩子一些遇到危急情况自救的技能。

多给孩子提出实际生活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在逛街的时候走失了怎么办?有人在众人面前诋毁自己该怎样对待?小朋友之间出现矛盾如何解决等等。家长有意识地通过提问来锻炼孩子随机应变的思维方式,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帮助他分析最佳处置方法。这样你家宝宝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也能保持冷静头脑,并快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3、帮助孩子建立“到达目的可以有不同方法”的观念

我们大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会有一般的套式,因此当宝宝遇到问题困难时,我们不妨不要急着去为宝宝出谋划策,鼓励宝宝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想更多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家长可以启发宝宝寻找去超市的新路线,或者让宝宝学习用双手写字等,这些也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迫使宝宝去开动思维。

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一个问题多途径解决的思维方式,让他懂得“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孩子3岁开始想象力和创造力快速发展,你会发现孩子总是有说不尽的奇怪点子:妈妈跟他说“小兔子开门”的故事,孩子听完后就会说,为什么小兔子不从“猫眼”里面看是不是妈妈回来了?为什么小兔子不打开窗去瞄一下?……

你会惊讶,孩子这些童稚的想法其实也是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呢!所以家长不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多引导孩子建立“到达目的可以有不同方法”的观念。

4、让他有独自承担一件事情的经验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生活大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只会让孩子的生活难以自理,缺乏独立意识的孩子难以长大。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而不是为他们包办一切。

让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这不但能够让孩子学会独立处理事件,也是让孩子能够在经验教训中学会成长。或许孩子一开始不懂得如何面对处理眼前困境,家长可以在头一两次时给孩子一个示范:遇到问题先保持冷静头脑,制定初步计划,思考一些事情变化的可能性,自己要有心理准备的同时也多思考相应的后备方案。让孩子懂得思考解决问题的这个套路,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大胆地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孩子即便会经受或大或小的挫折,但是在这些实际动手中“吃一堑,长一智”,孩子自然会逐渐变得机智、灵活,同时培养出自信、坚毅的品质。

培养孩子安全感的六件小事


孩子都需要培养安全感吗?怎么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培养孩子安全感的更多细节,父母忽视这些细节,即便充足陪伴、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也可能造成孩子安全感的不稳定,让孩子对上幼儿园等需要在一段时间内离开家、离开爸妈的事感到焦虑和恐惧。所以有了今天这个小清单。

第一个细节:这次可以做的事情,以后仍然可以做

今天玩儿沙子,下次想玩沙子的时候还可以玩;今天吃了糖果,下次想吃糖果的时候还可以吃;今天看了动画片,下次想看动画片时还可以看……

这些生活中的小规则如果保持稳定,孩子会感到放松和安全。但是在不少家庭中,都不是这样。

今天允许孩子玩了泥沙,但又觉得孩子弄脏了衣服不好,下次就不让玩了;今天拗不过孩子的央求,给吃了一颗糖,下次又想,不行,再吃就吃坏牙了,于是就不管孩子怎么要求都不给吃了;今天给看了动画片,明天又想到总看动画片会不会看坏眼睛?于是不给看了。

至于什么时候允许,什么时候不允许,可能有几种情况:

一是因人而异,比如妈妈允许做的事,爸爸不让做,这件事就只能妈妈在的时候做;二是因时而异,今天允许了,明天又不允许了;三是因地而异,在家明明让做,在外面又不让做了。

这会让孩子非常混乱:到底什么事什么时候是可以的,什么时候又不可以呢?

真心爸妈认为,更好的做法是,对孩子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有个恒定的准则,家里的成人统一用这个准则对待孩子,并且不因为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随意变动。

在有恒定规则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更容易理解幼儿园生活的基本规则,而且他也会相信,这些规则是确定的,不会突然变化,一下子搞到他无所适从。

第二个细节:大人承诺过的事,不会反悔

大人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如约践诺,对孩子形成稳定的安全感也非常重要。

这些承诺无论大小,只要有诺必践,就会帮助孩子培养起对父母和其他成人的信任感。感到他人和外界是可信的,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少爸妈,其实并不太重视对孩子的承诺。

有时是,孩子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他们会不假思索地随口答应,却很快就忘到脑后,并不真的去实践。

比如孩子说,我晚上要吃什么,妈妈答应得好好的,但晚饭时可能会端上自以为更可口更美味的东西;再比如,孩子说,爸爸你今天早点来接我,结果幼儿园放学时,却让孩子落到最后。

有时是,孩子提出一些比较大的要求,比如买一个大型玩具或者吃一顿大餐,爸爸妈妈明明答应了等什么什么时候去做,之后却想方设法拖延、找借口,总之就是想反悔,搞得孩子非常失望。

如果父母或其他主要照顾者经常如此,会给幼小的孩子一个非常负面的认知:大人对小孩子说话,是不认真的,大人不可信。

他们不那么信任爸爸妈妈和家中的其他成人,刚刚上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老师,就很可能对老师也非常提防,显示出更明显的分离焦虑。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我们要教孩子无条件地信任成人,因为这事关孩子的安全;但是,让孩子对身边亲近的成人有基本的信任感,还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个细节:第一次做的事,会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支持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医生、第一次外出就餐、第一次去游乐园、第一次玩滑梯、第一次和小朋友一起玩、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见到某个亲朋好友……

面对这些第一次,很多孩子都会既好奇又胆怯,既想尝试又有些紧张、既想要又不敢要,这时父母的反应,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

很多爸妈的做法是鼓励孩子“要勇敢”、“要大胆”,并且在孩子表现得没有预期那么好时,给孩子负面的评价。

比如第一次看医生,孩子哇哇大哭,大人可能会这么“鼓励”孩子:“你看旁边那小哥哥多勇敢,你哭了多不好啊!”孩子第一次见到陌生亲友有点害羞、不能乖巧地打招呼,大人可能会批评孩子:“这多没礼貌!”

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这些“第一次”变成负面体验,让孩子不那么乐于尝试其他的新体验。

更好的做法是,充分理解孩子面对这些“第一次”时的紧张和生疏,完全包容他所有“不佳”表现,并且给孩子必要的辅助。这会帮助孩子相信,当他感到困难时,会从大人这里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支持。

孩子有这样的安全感,等到他第一次上幼儿园,面对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时,更容易相信,老师会给他必要的保护和支持,不会把他丢在那儿不管。

第四个细节:不会被强迫做感到害怕的事

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勇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会特别要求孩子去尝试一些他感到害怕的事。

比如有的孩子怕高,大人就特别找更多机会训练他们爬高,有的孩子怕黑,大人就特别找机会训练他们不怕黑,有的男孩子不太喜欢情节比较紧张激烈的动画片,大人就特别要求他们多看。有一次我就看到一位妈妈要求孩子走那种三四米高的独木栈道,虽然有保护,孩子还是吓得哇哇大哭,妈妈却不让他下来。

我很怀疑这种“训练”是否真能做到让孩子不再害怕这些事,但是有一点非常确定,就是,总是被强迫做这样的事,会大大伤害孩子的安全感,他会特别担心:

如果我上了幼儿园,幼儿园老师会不会也让我做这些?如果我害怕,老师会不会批评我,认为我不够好?

如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言,人的安全需求是除了生理需求之外的一个基本需求,在它之上,才是爱与归属、自尊与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果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连“我是安全的”都感受不到,你怎么可能期待他会有积极投入的行动,有更好的表现,并积极寻求认同和自我实现呢?

第五个细节:喜欢的东西,不会突然消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是偶尔三五天喜欢上,有的是一直都喜欢,有的是精致的好东西,比如特别棒的乐高玩具,有的是在父母看来没啥意义,甚至又脏又破的东西,比如粘满泥巴的断树枝。

但无论它们是什么,只要不是有毒有害,会直接让孩子受伤,做爸爸妈妈的,最好都尊重孩子的这些“喜欢”,不要让它们突然消失。喜欢的东西会一直在,这会让孩子感到更安全。

真心爸妈家两个孩子都十几岁了,我们还留着好多他们小时候玩儿旧的玩具,装在玩具箱里,放在架上。其实好几年都不会有人动它们,但孩子们就是喜欢留着,每次热爱断舍离的真心妈妈想把它们清理掉,孩子们都会要求:“留着吧”。

一些父母可能会想,你不让我收拾,那我趁你不注意丢掉总行了吧?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心爱之物突然不见,对谁来说,都不是好感受,它会让人觉得受到威胁。

那么,以后孩子大了,总会经历一些“失去”,现在不让他经历,会不会保护过度?我觉得不会的。尽管有些东西一定会失去,但至少爸爸妈妈需要帮孩子建立这样的认知:在自己的家里,心爱之物会受到保护,家是一个安全基地。这是基本的安全感。

第六个细节:不会突然得到意料之外的反应

孩子对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回应是什么样的,会有所期待,比如笑着说话时,会得到父母的微笑回应,撒娇时,会得到父母充满爱意的接纳,做了一件小小的错事,不会遭到大大的惩罚,提一个小小的要求,不会遭到严厉拒绝。

如果父母的回应总是在孩子的期待之中,孩子的安全感就会非常稳定。

但显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如此的幸运。一些父母给孩子的回应是不确定的,很大程度上要看自己当时的心情。心情好的话,可能会特别热情地回应孩子,心情不好的话,哪怕是孩子笑着来找你说话,也可能突然大声呵斥他,把孩子吓得不知所措。

这样阴晴不定的回应方式,会让孩子非常困惑:我到底什么时候能得到什么样的回应呢?我到底怎么做才能得到预期回应呢?也会让孩子变得特别谨慎:我得学会察言观色,免得一不小心就被大吼一顿。

在家庭中有这样经历的孩子,到了幼儿园或者学校,都会很难融入,因为他们不知道,和其他成人相处,会不会也有同样的遭遇。

总之,孩子的安全感来自感到稳定,确认不会有不可预知的风险。

这种感受就像走在河边,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感到不安全,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不是发生极其意外的情况,河水不会暴涨、堤岸不会坍塌,即便河水很深,他也会感到安全。但是走在沼泽地上,绝大部分人都会感到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哪一步迈出去,会踏入泥潭,面临灭顶之灾。

所以,除了充足陪伴和及时满足,爸爸妈妈还需要特别留意,通过生活中的种种细节,为孩子打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帮助孩子培养持续、稳定的安全感。这将是他未来面对新生活、新环境时的重要心理根基。

培养宝宝快乐性格要做的4件事


在育儿早教问题上,家长都很重视智商的开发,很少重视情商的培养,授予知识是有价之物,开发智力是无价之宝,提高情商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前很多家长和教育者都只注重让幼儿学知识、考高分,进好大学,我们班一些幼儿的家长就强迫2岁多的幼儿认字、记英语单词或做数学题。有个别的家长以为早期教育就是让幼儿识字、做计算题,这是对幼儿教育的误解。如果我们忽视对幼儿情商和智力的开发,那么他们仅仅是比别人早学了点知识而已,虽然这些知识也是有些用处的,但比起提高情商、开发智力来说就差远了。甚至有些填鸭式的灌输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情商的提高。有人说:“授予知识是有价之物,开发智力是无价之宝,提高情商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知识、智力、情商呢?知识是人类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综合。情商是指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克服困难的勇气,把握幼儿的情感和社会技能,简单地说就是人的情感和社会技能,这些是智力以外的一切内容。情商高可以使智力平平的幼儿最终创建辉煌的人生,情商低也可以使智力超常的幼儿变成一个平庸的人。我们要懂得提高情商的重要,就要大大增强教育幼儿的耐心,放弃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一点一滴地去塑造幼儿的素质和灵魂,培养幼儿快乐的性格基础,注重提高他们的情商。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3~7岁幼儿情商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幼儿教育执行者的我们,应该为提高幼儿情商,培养良好性格做些什么呢?

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性格的基础是早期生活奠定的,早期的生活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性格,良好的性格是在适宜的环境中熏陶感染形成的,是一次次良好情感经验浸润、积淀的结果,因此,我们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民主、平等、和谐、欢乐气氛的环境尤为重要。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要提高他们的情商技能,最好的学习地点还是幼儿园。因为只有集体的生活环境和游戏活动才能使幼儿养成快乐的性格和乐观幽默的品性,才能让幼儿把握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技能。如果离开了像幼儿园这样的集体,幼儿的情商就几乎无法培养,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让幼儿在集体环境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为幼儿创造丰富的游戏活动

着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游戏活动是儿童的工作。”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喜爱游戏、乐于游戏,进而在游戏中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在学习知识中游戏成长。同时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和积极愉快的情感。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到快乐的情感呢?首先游戏活动应该是健康的、丰富的,为幼儿喜爱的。再就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幼儿来说应该是“我要玩游戏,而不是你要我玩。”特别是幼儿在一个他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游戏,成人的干预已经降到了最低限度,由此幼儿获得了巨大的自由感,幼儿的身心放松,机能状态良好,没有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幼儿充分体验到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从而沉浸在一种真正的快乐之中,培养了幼儿快乐的性格,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情商。

为幼儿创造合作、交往的机会

合作交往是幼儿快乐的重要源泉,幼儿在合作交往中既享受了快乐,又制造了快乐。让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感受相互关爱,使他们懂得了被人爱和爱他人都是快乐的。同情和关爱他人,也是情感智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关系到幼儿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对于独生子女的家长和幼儿教师来说,幼儿在这个方面的情商如何,更是关系重大。如今大部分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幼儿是三个家庭的未来,是三个家庭的希望,更是六个成年人的精神寄托!如果培养出一个性格开朗的好孩子,那幸福是没法形容的,但如果家里出了一个逆子,那精神痛苦则不堪言状。所以我们应重视与幼儿之间的交流,给幼儿关心别人的机会,和他们一起进入快乐的交往游戏之中。这些光靠“说”是绝对不行的,还必须要让幼儿有亲身经历。因为人的大脑分为思维和情感两个部分,人际关系方面的情商智力技能,只有通过亲身交往体会才能有效地在情感大脑中发育出来。

做幼儿模仿的榜样

快乐的性格基础是在幼儿早期生活奠定的,家长和老师的态度、生活习惯,哪怕是一些高兴的动作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以后都会慢慢变成幼儿的性格特点、情商的一部分,甚至家长的一些言行都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家长和老师自身的思想、性格修养和情感倾向时时都会影响着幼儿、感染着幼儿,因此我们不论心里快乐与否,都不要将负面的影响带给幼儿,在幼儿的面前应该永远都保持着快乐的心情。

早教专家冯德全认为:“优良性格有四个基础,一是快乐活泼,二是安静专注,三是勇敢自信,四是爱劳动关心他人。”我认为这些性格品质其实都是情商的重要内容。为了使幼儿具备以上的快乐性格,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行长期培养,注重加强幼儿情商的提高,培养幼儿快乐的性格。

埋没聪明孩子的4件小事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要做的应是:了解孩子的特点,理解他,创造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但是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要求孩子,结果不但不利于孩子成长,还可能埋没原本很聪明的孩子。

钢琴、绘画、跳舞……越来越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宝宝早早参加各种培训班。相反,碰到孩子发呆、多动、内向……家长们却认为只是小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指出,由于家长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往往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学习,结果衍生出很多不利于宝宝成长发展的错误做法。

开发宝宝的学习能力最好能有专业人士的参与。

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邹小兵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即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与克服。

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

邹小兵教授介绍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邹小兵还举例说,“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根据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

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其实,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