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助理教授、青少年问题专家塔比莎·霍姆斯撰文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不但不会令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得疏远,反而会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称:孩子与父母吵架可以令父母密切地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而吵架的次数应以每日一次为宜。这样做有益于青春期孩子的健康成长。

霍姆斯认为,一般青少年只有在被逼无奈、被迫捍卫自己的立场时才会对父母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十几岁的孩子与父母发生了争吵,表明他们希望父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与想法,并很在意父母的意见。

大多数青少年认为,他们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近了。英国《观察家报》最近援引霍姆斯的观点报道说,对青少年而言,冲突可以教会他们如何培养健康的个性、得到社会认知的技巧以及如何与人相处等道理。

事实上,父母不应该因为与孩子发生争吵而感到担忧。相反,如果孩子事事顺从,从不与父母发生争吵,则应当注意其是否出于以下原因:

①孩子不愿意与父母进行交谈,不希望父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

②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不敢反抗现状。

③孩子害怕父母会因为自己的不同意见而做出激烈的反应。如果是这些原因导致孩子不敢争吵,父母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当然,吵架也要适度。要用正确的方法来处理冲突。在吵架的过程中父母需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观点,并应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父母还需要尊重孩子的观点,并且要勇于承认孩子的正确观点和自己出现的错误。

扩展阅读

早教知识:过分呵护不利孩子健康成长


小儿,尤其是婴儿,理当遭受父母的呵护。但假如呵护过多,会造成不良影响。如今许多 独生子从问世刚开始,就被担忧风轻轻吹着、太阳晒着、响声吓着;想把宝宝含在嘴里,却又怕像糖块一样被融化掉……

太过呵护是小儿多病之源

有的年青父母,总怕宝宝没吃饱了,要是听见哭闹声,不先去找缘故,只是马上把乳房塞入宝宝的口中。还听信保健产品广告宣传,动则去买××原浆、油类。宝宝不经意出現一点出现异常,如鼻子堵、流鼻涕,赶忙抱进医院里挂门诊,也不管不顾医院门诊候诊室刚好是散播传染性疾病的场地。宝宝越来越像温室大棚里的花瓣一般文文弱弱,抗病能力很差,反倒非常容易得各种各样传染性疾病。

实际上,无论是成人還是小儿,都不可以摆脱存活的自然环境。本人时时刻刻都会与周边环境中的各种各样发病因素开展抗争。仅仅沒有被我们自己察觉罢了。大家在和各种各样发病因素抗争中造成了适应能力,并且身体也有一套防护系统,医药学上称为免疫功能,能够 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太过呵护反倒会消弱小儿的抗病能力,在各种各样发病因素的侵蚀下常打败仗,各种各样病症便从而为之。

不能骄宠小孩

说白了“骄宠”,就是指对小孩毫无原则的惯着、娇生惯养。因为是“独苗”,父母和祖父、姥姥非常怕小孩得病,更怕宝宝不开心。以便逗宝宝,就在吃、穿、玩具层面尽可能考虑其规定,乃至是无理的要求。家中放满了各种各样玩具,但他看到了另一种玩具,就非买不可,不然就耍无赖。一家都吃水饺,宝宝吵着非吃馄饨不能;而特意为他煮的小馄饨上菜,他却又闹着要吃面。那样,宝宝就变成蛮横无理的“皇太子”。

有的家中,父母规定较为严苛,而长辈对宝宝过度宠溺。用餐时,母亲要宝宝自身学着用汤勺吃,祖父怕宝宝吃不太好,一直一匙一匙喂,宝宝边吃边用。有时候宝宝干了蠢事,父亲指责一两句,姥姥就心痛。因为教育理念不一致,聪明伶俐的宝宝就明白投机取巧。那样,非常容易培养小孩见风使舵的欠佳品行。

小孩的将来具有和煦的阳光,也是有盖顶的黑云;既能看到花束,也会碰到荊棘。因而,需从睡前小故事中潜移默化善与恶的意识,慢慢鼓励孩子明白人生道理。既要自小使小孩有市场竞争观念,还要教育小孩“孔融让梨”的传统美德。宝宝碰到的挫败越多,越会越来越更精明能干。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的三大环境


越来越多年轻父母在孩子3岁前不辞辛苦地陪伴孩子上各类早教班、参与形形色色的技能培训,认为这样就能在孩子大脑发育高峰期对孩子智能进行充分开发。而心理学家认为,充分接触大自然、亲密的家庭关系与循序渐进的养育节奏,才是孩子早期成长的三大重要前提。一、自然环境:增添智慧与灵性

中国的家庭缺少庭院,但为孩子准备一个模拟的小自然环境是可取的,有阳光、星空、清洁的水、植物、自然的风与晨露,家具多用自然的材料,如木、棉麻、沙石等。孩子在孕育的时候,母亲的子宫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但母亲的心态、情绪、思想、行为、饮食或许已经完全社会化或者人文化了,作为对自然信息的补偿,一个怀孕的准妈妈可以多亲近大自然,闲暇的时候到郊外呼吸一下泥土与青草的芬芳,沐浴一下阳光与轻风,感受一下被自然怀抱的舒适是非常必要的。

怀孕的母亲保持一种轻度愉悦的心态,不是喜悦与高兴,是一种吻玫瑰花般,深呼吸后的恬淡、舒展、满足的感觉。因为母亲的心跳是孩子生命的律动,兴奋与悲伤这样过大的情绪都会让胎儿不安。生命与自然是一体的,在生命诞生与形成的初期阶段,婴幼儿的知觉与大自然是互相开放与连接的。所以,孕育中的母亲、3岁以下的孩子多与自然接触会给孩子增添智慧与灵性。

二、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基本内心结构

家庭的人际关系是孩子成长的第二大环境,首先是母婴关系,母亲与孩子亲密互动的行为方式决定孩子成年后的基本内心结构,很多心理与情绪的问题可能根植于早年孩子与母亲关系中的挫败、创伤与缺失,无条件地接纳、温暖、关怀、照料是重要的。母亲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正是孩子与外部世界建立良好关系的心理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足够的相处时间乘以相处时投入的情感,两者缺一不可。2岁以下的孩子母亲需要更多时间陪伴在他的身边,除了爱与无微不至的关照,感恩孩子的到来也是重要的。

中国社会与中国的企业缺乏对养育孩子的女性足够的关怀与福利,想想母亲是在为社会养育未来的接班人,那么全社会都应该竭尽可能地保障她们的福利以回报她们为此付出的艰辛。让生育的女性休更长的假,或者在家上班,或者每天工作部分时间是可取的。对2岁以后的孩子来说,好的家庭关系会为家庭营造美好的气氛,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人际感受决定了他成年后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心态。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家庭的关系,而非市面上流行的教育思想与技术,没有良好的家庭关系什么美好的教育都是空谈。

三、循序渐进的教育:发展知识与思维

第三大理想的环境是循序渐进的教育,孩子的心智具有一种发展序列,首先是触觉,然后是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孩子知觉外部世界是以感受的积累慢慢展开并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每个生命都蕴含着全部的自然信息,孩子的很多知觉信息是从内部唤醒并获得,不是从外部学习而来。新生儿的第一年,这些知觉能力是否饱满关键在于合适的时间得到适度的信息刺激,每一种信息刺激都会唤起孩子的知觉,由此发展出知识与思维。皮肤是生命最具灵性的部分,除了母亲的抚触,让孩子的皮肤可以尽早亲近大自然的阳光、风、草石、溪水……是必须的。自然蕴含的信息是丰富且生动的,人类建造的环境单调且呆板,儿童的知觉需要足够的刺激,只有自然的声、光、色、味、型、体才能满足儿童知觉发展的需要。知觉的深度与饱满度是生命智慧的土壤,孩子的心智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块土壤是否肥沃和宽广。儿童的知觉能力远大于成年人对世界的感知,在没有言语、理性、秩序、价值感以前,儿童的知觉与大自然同质,是一种未知的、动态的、复杂的、以差异为中心建立的多样性结构。在接受人类文化与言语教育后,知觉逐渐变为静态、分类与简单,并接受共性、统一性为中心的认知方式。

科学研究证明,天才都是保留着部分儿童知觉能力的人,考虑到这一点,父母是否可以尽可能地延缓言语与理性教育,让孩子可以像孩子那样感知世界的时间长久一些。急功近利地促使孩子在理性与言语学习中展现能力,这很像中国成语中的拔苗助长,其实茁壮的心智才能创造学习上的远行者。

自尊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保证


很多年以前我刚来美国不久,在一家幼儿园做代课老师。刚到美国的我对美国的教育理念虽有所闻,却不知道是怎样实践的。所以当时我对不少现在看来不过是常规的教学做法印象深刻,至今都记忆犹新。

记得我在幼儿园里曾经参加过一次南瓜比赛,那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这个幼儿园有一个传统,在春天来临的时候,老师会发给每个孩子几粒南瓜种子,让孩子们带回家去种。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幼儿园会为孩子们举办一个南瓜节,让孩子们把自己种的南瓜带到学校来,参加评比;孩子们的家长也会各显神通,带来自己用南瓜制成的各种食品与大家分享。

南瓜节最热闹的活动当然是南瓜评比了,我第一次参加这个评选时以为就像通常的比赛一样,最后的结果会有一个孩子获得最优奖,还有几个孩子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可是没有想到评比结束的时候,每一个参赛的南瓜上都获得了一个漂亮的带着缎带的奖章。

我仔细看一看,缎带上写着诸如“最小南瓜奖”、“最大南瓜奖”、“最完美体型南瓜奖”、“最歪南瓜奖”、“最黄南瓜奖”,还有“最丑南瓜奖”、“最可笑南瓜奖”等等。原来每一个南瓜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每一个南瓜都获奖了。

家长们带着孩子浏览着那些南瓜,读着奖章缎带上那些有趣的话,开心大笑。评比结束的时候,每个孩子都高高兴兴地把自己的奖牌领回家;南瓜呢,则留在了学校,成为了以后很多天孩子们之间的话题。

这样的评选活动给孩子们的生活增加了很多乐趣,它培养了孩子对种植的兴趣,让孩子通过种植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而且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机会。但是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这个活动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自尊心是人的个性性格的组成部分,心理学家给自尊心下的定义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因为这种自我评价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尊心对一个人心理上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甚至还可以是致命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就连几岁大的孩子们也不例外。和自尊心相关联的另一个个性特征是自信心。那些自尊心强、自我评价比较高的人,往往也有很强的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孩子们的自尊心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特别是周围人群对自己评价的影响,而孩子的自尊心又会转而影响他(她)其它方面的发展。研究显示那些经常得到表扬和鼓励的孩子们,他们性格开朗、好奇心强,愿意探究、尝试新的东西;他们有毅力,遇到困难不会轻易放弃努力;他们喜欢交朋友,社会交往能力强,有领导才能;把这些性格因素加在一起,我们就可以预见这样的孩子们的未来发展的空间要比那些缺乏自尊和自信的孩子们大得多。

自尊心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了,发展心理学研究显示自尊心成曲线型发展。这是因为研究发现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自尊心很强,对于自己所取得的任何一点点成就、学到的任何一点点新技能,都由衷地感到自豪。这个阶段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最高,自我感觉最好。

到了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在学校教育环境里,孩子学会了把自己和同伴进行比较,从而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而倾向于对自己做全面的肯定或否定,这个阶段的孩子自尊心最脆弱。

到了中学阶段,孩子学会了对自己进行分析,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扬长避短,能够对自己做客观的评价,他(她)的自尊心又逐渐地升高了。所以总体来说,孩子的自尊心是一个从高到低、再到高,这样一个一般发展趋势。

前面我曾经讲到一个人自尊心的形成与他(她)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充满了鼓励、赞美、成功和接纳的环境中,他(她)就会对自己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努力进取;相反的,如果孩子总是生活在一个充斥着批评、打击、失败和拒绝的环境里,他(她)就会自暴自弃,胆怯、畏缩。

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家长要注意多看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多表扬、鼓励孩子,切忌打击、讽刺、忽视孩子,更不要在公众场合羞辱、打骂孩子。越小的孩子,他(她)的自尊心越脆弱,越需要依赖父母和老师的呵护。要记得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自尊心,要从幼儿期就开始,自尊心是孩子未来健康成长的心理保证。

物质奖励法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有一次几位友人相聚,友人的子女都是一些7~10岁的少年。闲聊中,大家一致认为现在的孩子只会读书,不会料理个人生活,担心孩子将来长大后有了家庭怎么办。其中有位友人说,有一天她带孩子去动物园看海豚表演。

她发现海豚每表演完一个项目之后,驯养员就会给一条鱼奖励海豚。于是她效仿此法,只要孩子能够按照她的要求干活,就会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满足他提出的物质要求。对于友人的这种做法,友人之间褒贬不一。于是,人们请教一位搞心理咨询的友人。

心理咨询师说,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幼儿园时期,要他们养成自己吃饭、穿衣,睡觉前将自己脱下来的衣服折叠好,放在床边的床边柜上的习惯;读小学期间,要让他们学做扫地、洗碗等简单家务活;念中学时,在放寒暑假期间,可以让他们去菜市场买菜,学会记账。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深奥的道理,他们听不懂。可以对他们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孩子,是个好孩子”。以精神表扬为主。一次口头表扬,足足可以使他们兴奋得到处去告诉别人。或者奖励一只“红五角星”,足以会让他们到处炫耀。至于上了学之后,可以适当给予一些物质奖励,但是,应该以学习用品为主(例如奖励原先就打算买的铅笔或者橡皮等);到了中学时期,可以奖励孩子提出购买的课外阅读的世界名著等。这里有一点需要让孩子明白,劳动是光荣的,不劳而获是可耻的。而且还要使孩子明白,孩子做的事情,只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了,才能给予奖励,不能让其形成“你要我做事,你就得满足我的要求,否则我就不干”的“交易”,这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所以,家长怎么样使用“奖励法”,才是事情的关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