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的孩子总是在我打电话时打断我,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但确实很让人讨厌。尤其是在我打工作电话时,因为那会让我显得不专业。

思考:

当你在打电话时,孩子们看不到也听不到电话那端的人,他们看到的只是安静的、看起来可能会和他们玩的父母。他们认为这是一个获得你全部注意力的机会。

解决方法:

1、教孩子区分哪些时候是可以打断家长通电话的。列一张表来说明哪些时候是可以的、哪些时候是不可以的。通常,孩子们只注意到自己的需要,而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行为有多粗鲁。

2、告诉孩子,在你打电话的时候他如果想要什么,他应该走到你的面前,轻轻拉拉你的手臂。然后你会拍拍他的手,表示你知道他在那里并且很快就来了。在刚开始时,迅速地做出回应,这样孩子就可以看到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否则,孩子就会越拉越用力)一段时间以后,你就可以等得久一些——仅仅是不时轻轻地拍拍他,让他知道你还记得他的请求。

3、停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并且说:“我一分钟以后就来。”然后就转过去,并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移开。不要不停地要求孩子停下来。如果他不停地打断你,而你有无绳电话或是电话线很长的话,就走进卧室并且把门锁上。

4、进行几次模拟性训练可能会有所帮助。寻求一位朋友或者家庭成员的帮助。让孩子来接电话,示范被打断的烦恼,用一种夸张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真的是非常有趣的。再根据前面提到的解决方法有礼貌地再做一次。当角色互换,而孩子成为那个在打电话的人时,他就会很清楚地看到你那样要求的原因了。

5、做一个装满小玩意儿的“电话玩具盒”,或者找到一种只能在你打电话的时候玩的游戏。在开始的几次,当你拿起话筒的时候,坚决地让他去玩那些东西。孩子会渐渐开始期待你的下一个电话的。

6、在你打电话之前,让孩子知道你希望他做什么。“我要打个电话。这会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在我打电话时,自己找点事情做吧。”

7、可以因为以下原因而表扬孩子:孩子表现得很有礼貌,孩子说了“很抱歉”,孩子没有打扰你打电话,或者孩子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不得不打扰你。

相关推荐

孩子总是吸吮手指


网友提问:我们家的女儿已经一岁三个月了,也是从小就吸吮大拇指,饿了困了是尤其严重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红梅:她也有这种吸的习惯,如果频次不是很高,不用去管,因为小孩有一个毛病,就是越关注,他越出现这种东西,有的时候他可能在做这种不好的行为的时候,也是要引起父母的关注。这个孩子是饿了困了,可能在生理上有一些需求的时候,饿的时候其实你给他准备一些奶或者食物的时候,可以跟他保持语言沟通,比如说把你的声言拖长,说宝宝,再等一下,妈妈马上就来了,12345,可以用数学的这种方式,也能让他学数学,让他学会等待,学会延迟满足也是很重要的。还有困了,他可能是需要一种安抚,这个时候如果是妈妈或者其他的保姆,可以拍拍他或者是这样的抱在怀里晃一晃,这个完全是可以的,可能有的家长就担心,我如果晃的时间久了,会不会就养成习惯了?我觉得一般不会,你看很少说一个小学生还让父母去晃着睡觉,跟他年龄是有很大关系的,父母完全不要吝惜这种爱抚,这种关爱,完全可以拍拍他,跟他说说悄悄话,给他唱唱歌,这样他的注意力就转移了,可能对奶嘴的需要就会降低。

赵红梅:北京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会员,现任北大幼教特教资源中心副主任。

本文来自

专家在线聊天

孩子输了总是找理由


友:我的女儿5岁了,在幼儿园经常充当小班长的角色,在很多学习、游戏活动中都能够领先。但是最近我发现,如果和小朋友在游戏中没能取胜,例如跑步比赛得了第二、石头剪子布时猜输了,都要找出一些客观理由,根本没有正确的对待游戏,或者干脆不高兴地不玩了,而有的小朋友却能够乐此不疲地继续游戏。我不知道如何纠正她的这种习惯,请专家帮助解决,谢谢!

茅于燕:争强好胜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好事,超过了,也就不好了。

在玩游戏中只能赢,不能输,是一种争强好胜的表现,可以这样帮助她纠正:

1、在家和她玩她喜欢的游戏,故意输给她,表示很不高兴。但一转身就说:“这回输了,只要和努力,下回一定能赢你。”慢慢地多玩几次,有输有赢,她再输,就不那么计较了。每当这个时候,就大大表扬她,说:“啊!我的宝宝也不怕输了!其实输并没关系,关键是你有没有更加努力反败为胜的勇气。你看,你现在多么好!”

2、选择一个她没事干的时候,和她玩她喜欢的游戏,玩了一会儿,故意装出要输的样子,不玩了。而这时她玩兴正浓,眼看要赢,非要继续玩不行。家长却说:“我要输了,不想玩了”,并显出不高兴的样子,很像她平常因为怕输而不继续玩的样子。这时,她会急忙说:“输了没关系,以后会赢的,你不玩,技术就不好,就会输。”家长表示只再玩一回,她同意了。这一回一定要赢。她输了,吵着再继续玩。就和她讲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要看得那么重要的是和小朋友一块儿玩,在玩的过程中,提高技术、能力。这样的开导,她很能接受。

3、和孩子玩时,不能一味地让他赢,否则他更输不起了。最好是有时自己赢,有时让他赢。在他输的时候,和他讲胜负是常有的事的道理。

4、和她一块儿玩时,你故意输,转身就去,不去表扬她的赢,让她马上没有玩,她的那种的喜悦也没有人赞赏。这时,她一定会叫你再玩,你就说:“我和你一样,输了就不玩了”。让她反省自己。

5、和她玩,她输了,生气走了,你就和爸爸或奶奶、姥姥一块儿玩,玩得很高兴,不去找她暂时把她冷落一下。

6、假日里,几家小朋友在街心绿地玩,你女儿也在。大家玩赛跑。第一回她跑第一,高兴地又玩。但第二回她却是第二个到达目的地,她不想玩了,可是第三个到达目的地的小朋友却说:“再玩,我一定要跑第一!”他们又开始玩了,结果这个小朋友真跑了第一名。你女儿发急了,也就又参加到他们一起赛跑的行列。所以同伴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玩时重要的是享受集体游戏的快乐,而非争第一。

7、平时教育不要太重视比较,这无形中会造成孩子过份争强好胜的心理。比如你说:“你的小明折得怎么没有利利好啊?一定要折一个比她的好才行”;“你怎么才画了两张画啊?大健画了5张呢!下次赶过他!”这种比较对孩子输不起有很大影响。

8、平时可以随意说说咱家孩子原来怎么样,他不甘落后,努力学习,赶上来了,而且表示这样的孩子好,让她知道:"不够好、输了,要努力,争取好、争取赢。

9、给他讲讲科学家要发明什么东西,先要做许多科学实验。这些实验往往要失败几十回、几百回最后才能成功。只失败,就不干了,那么也就没有成功了。这个道理她懂,对她改正毛病会有好处。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一些家长以为,孩子像小树,只要把他身上的枝枝杈杈全去掉,就长直了,只要把孩子的错全挑光,孩子就完美了。同时,更直接的原因是他们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这一望、一恨、一挑的结果是什么呢?他们不懂得,小树的枝杈也不可以全去掉的。否则就没有光合作用了,树就会不再生长,甚至会死掉。

有些家长,一味地给孩子挑错,即使孩子再怎么努力,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都是一无是处,总能挑出孩子的错误和不足。比如,孩子学习已经很努力了,考试成绩全班第二,他们马上会说,人家怎么能第一,你怎么不能第一!

家长以为,孩子像小树,只要把他身上的枝枝杈杈全去掉,就长直了,只要把孩子的错全挑光,孩子就完美了。同时,更直接的原因是他们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这一望、一恨、一挑的结果是什么呢?他们不懂得,小树的枝杈也不可以全去掉的。否则就没有光合作用了,树就会不再生长,甚至会死掉。

这种挑错教育有几大弊端:

一是不利于孩子良好“自我意象”的形成。孩子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尤其是小学生,自我意识正处于客观化时期,即使是中学生也是“他评”占重要的地位。家长认为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结果孩子就真的认为自己是个笨蛋,是个什么也不行的人。没有了自信,没有了自尊,或者说自尊与自信受到打击。以后的发展可想而知了。

二是孩子前进没有了动力。很多孩子之所以很努力,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老师表扬,为了家长夸奖,同学的赞美。正像一首歌所唱的那样:“为了母亲的微笑”。老师、家长都一味地贬低他,看不起他,他会怎样呢?他会破罐子破摔。甚至用恶作剧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你不是说我不好吗,我就给你来个不好的,让你见识见识。

三是孩子容易同家长顶牛。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没有主见,对家长高度依恋,有时候家长批评完了,他们委屈地哭两声就完事了。到了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反抗心理开始发挥作用。他们也从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向主观化时期转变,他们对待问题,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自己的主见,于是,开始与家长乃至老师对着干,你说我们不好,我还认为你不好呢!

尤其是初中的高年级和高中阶段的前期,他们在问题的归因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一切好事愿意归功于自己,一切失败和不好的事情,他们愿意归因于别人或者客观环境,因此,孩子同家长顶牛现象很严重。这时家长在一味地挑错,那就加剧了矛盾。轻则亲子之间冷战,重则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四是容易导致孩子心理疾病。家长的一味挑错,孩子始终处在负情绪中,久而久之,极容易导致心理疾病。诸如自卑、焦虑、孤独、冲动、嫉妒等。

为什么孩子总是“屡教不改”?


其实,这种现象早在孩子未出生时就已经开始了,比如:吮吸的本领,正常的宝宝一出生就已经会卷起舌头,条件反射般地吮吸妈妈的乳汁了,这一本领是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一遍遍吮吸自己的手指练就的。如果碰巧,在产前检查的后期,妈妈还能从b超影像中直接观察到这有趣的一幕呢。

出生以后的宝宝,重复“练习”的范围扩大了,重复的动作中蕴含的意义也更丰富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惯常的重复例子来解读其中的意思:

一、“我有很多担忧,但说不出来。”——渴望寻求安全感

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类似反复吮吸自己手指的举动,一方面是想重温原先在妈妈肚子里的安全感,另一方面是在表达希望和妈妈发展一种新联结的渴望,比如喂奶时的触摸等。这个阶段,他们最大的担忧是害怕被妈妈抛弃,这些复杂的感受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因此只能借助反复做这个动作来安慰自己。

一般来说,这个动作在2岁半之后频率会有所降低,但如果宝宝日后在幼儿园又频繁出现吮吸手指的动作,爸爸妈妈马上就要意识到,这是“分离焦虑”的标志。

我们可以仔细回顾出现这个动作的时间点,大多是生活中发生了一些较大变化的时候:比如换学校、搬新家、戒奶嘴之后或重要照顾者离去等。当安全感的基石发生动摇的时候,宝宝往往会退行到婴儿的状态。

二、“咦?有些东西不见了,又出来了!”——努力理解事物的恒常性

10个月左右的宝宝,小手小脚已经初具力量,手指动作也已相当灵活。他们常爱玩的一种“游戏”,就是把手里抓到的东西扔出去,等大人帮他们捡回来再扔出去。父母捡得快,宝宝就扔得快,这种游戏对父母来说并不有趣,甚至是活受罪,往往捡着捡着就不耐烦了。殊不知,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宝宝在获得空间感的同时,还初浅地理解到了事物存在恒常性:东西不见了,又出来了!

在理解事物恒常性这一点上,更为典型的游戏当属“躲猫猫”。可别小看此类游戏,这可是为妈妈或其他重要照料者日后成功“脱身”奠定基础哦。宝宝通过反复玩这种类型的游戏,努力地理解和接受重要照料者有时会暂时离开一会儿,但总会回到自己身边。

三、“只有这样做,我才能明白一些事情。”——反复能加深大脑中的沟回

孩子反复玩水和沙等游戏,或者总是要求大人讲同一个故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看大脑皮层是如何发育的吧:

大脑皮层上那些大大小小的褶皱——沟回,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础,有沟回的脑是一部分大型哺乳动物的独有特征,复杂的褶皱使得体积不大的脑可以拥有很大的表面积,产生较高智能。在大脑发育过程中,主要的沟回在妊娠中迅速发展并在婴儿出生时完全形成。

出生以后,婴儿大脑皮层表面的沟回不明显,但随着与人和环境的交往(适当的刺激)而增多,婴儿大脑的沟回逐渐显现、加深、表面积增大,从而扩大了宝宝的运动、思维等功能区。而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的关键在于重复,重复才能加深大脑皮层的沟回。

由此可见,孩子在某段时间重复地玩某个固定的游戏或玩具,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所以,他们会在学习穿鞋的阶段,穿上又脱下,再穿上,再脱下;在搭积木的时候,他们会搭完推倒,再搭,再推倒……重复做,是孩子理解事物的重要途径,如果你通过这篇文章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请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哦。虽然我们成人觉得“没意思”,但对孩子来说却有“重大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