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看孩子的成绩单时,往往把目光放在孩子们不想让自己看到的那些考得不好的科目上。要记住这样的法则:孩子的成绩变好还是变坏,取决于父母看到的是哪些成绩。

如果父母把注意力集中在成绩不好的地方,那么所有其他科目的成绩以后都会向那个“坏成绩”靠拢。5分制的评分只得了“2分”的时候,家长会生气地问:“为什么是2分?”这样一来,好像所有的成绩都变成了“2分”。反之,在很多“2分”中有一个“5分”的时候,如果家长表扬孩子“这个5分真了不起”,那么以后所有的成绩就会向“5分”靠拢。孩子的成绩是会向家长注意的方向靠拢的。所以,父母要懂得表扬孩子。

经过表扬的孩子会主动向更难的方向挑战。没有必要再督促孩子:“好好学!”体会过被表扬的快乐后,孩子自然渴望更多的表扬。反之,如果只看到“2分”,水平也就会向2分看齐。孩子们在挑战难度的时候会对取得不好的成绩产生顾虑,最终只能降低自己的目标,只愿意做一些简单容易的尝试。孩子会消极地认为:无论自己去尝试做多么难的事,父母也不会给予肯定。如果父母只会指着成绩不好的科目问:“为什么会这样?”孩子就会把这种不快和作出的努力联系起来,产生消极的情绪。贬低孩子,只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给孩子自信。人如果有了自信,会越来越有干劲。缺乏自信会使孩子整天战战兢兢、徘徊不前。哪怕只有一个科目受到了表扬,也会让孩子产生自信,从而带动其他的科目。认为表扬会使孩子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的想法是错误的。有贬低才会让孩子失去动力,结果停滞不前。所以,对孩子最起作用的不是贬低而是表扬。

相关知识

孩子出不出色,取决于母亲的性格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的……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孩子。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母亲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承袭母亲的优点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母亲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母亲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

而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

1、进门前,忘记自己的不愉快

妈妈在进家门之前,务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单位里不愉快的事情,现在开始承担的是母亲的角色了。孩子需要母亲很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2、孩子的小小荣誉很重要

当孩子兴致冲冲地告诉妈妈他今天在学校得了一颗五角星或是小红花的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厌烦或者不屑一顾,一定要和儿子一样高兴地表扬他。最恰当的办法是说能不能让妈妈看看,要与他分享这个快乐,因为这个荣誉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3、“无知”的妈妈

当孩子来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念”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妈妈最好不要马上就回答他,最差的回答是“你怎么连这个字都不认识”。妈妈最好看了一眼后,说,哎呀,我也不认识,我们一起查字典,好吗?几次之后妈妈就教会了孩子使用字典,同时,孩子查完字典认识该字后会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后就养成查阅资料不依赖妈妈的习惯了。

当孩子来问妈妈问题时,妈妈绝不能表现得像在单位里那么聪明能干,装装“无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鼓励孩子动脑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清楚这个问题,或者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借助于网络。

妈妈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答案都说出来,边说还边自得,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回避问妈妈问题变得很自卑。

4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

当孩子告诉妈妈今天考试没考好时,妈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绝对不能发火或脸色阴沉,孩子这时正紧张地观察着妈妈的脸色呢。所以,妈妈最好表现得没什么情绪变化,让孩子把卷子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在哪儿。要是孩子已经明白了错在哪儿,妈妈也不必再纠缠。

但最后要鼓励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试就不会错了。妈妈要是感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就去卫生间洗把脸,照照镜子,做几个深呼吸。

5、我曾经也是胆小鬼

当孩子在考试前或做什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现出胆怯时,妈妈千万不能不以为然或训斥他胆小或表现得比他还紧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正常的发挥。这时,妈妈最好很轻松地对孩子说,不管你做得怎么样,爸爸妈妈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不要担心。这时,孩子心里会很有底气和自信,他会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假如孩子第二天要参加重要活动,当妈妈观察到孩子心事重重比较紧张时,妈妈最好当晚能在孩子床边陪他入睡,睡觉前跟他讲个故事或者和他一起阅读他喜欢的书籍,疏解他内心的压力,直至孩子睡着后再离开。

6、面对失败,我们再坚强一点

当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时,妈妈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弃,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代表一时,不代表孩子终生失败。不要孩子还没认为要放弃时妈妈首先就表现得没有什么希望。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甚至新帐旧账一起算。这样的母亲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放弃自己本应美好的前途。

7、“你必须要。。。。”、“你应该。。。”

妈妈不要在孩子还没把想说的话表达清楚时,就自以为是地抢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以“你必须……”、“你应该……”的语气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观点来代表孩子的观点,而且要求孩子去执行。妈妈千万不能成为“专制”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妈妈和孩子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不是无原则),懂得互相尊重对方。

孩子素质高低取决于你的情感投资


孩子素质的高低和父母的情感投资有很大关系,而且情感投资越早,孩子的素质越高,在6岁前对孩子的教育用心,那么6岁后则会很省心,如果错过了最佳教育年龄,以后则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去弥补。很可惜的是很多家长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时光已经不可逆了。

早期情感投资,对儿童平衡发展重大利好作用。而且做起来也不难,只要父母能时常与孩子做做简单的游戏,就能体会到与孩子一般大时的感受,真正做到与孩子情感沟通。

育儿专家告诫:不少的现代父母还没有意识到,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有经济学道理的,即孩子幼时的教育掌握得好,省时省力、效果好。

孩子每个不同阶段都有情感发展的需要,0-3岁时孩子的情感启迪尤其重要。根据调查:现代父母常仅仅每天与孩子呆1-2个小时,而孩子大部分时间与家中的老人或保姆在一起,由于与孩子缺乏沟通交流,使得对孩子进行EQ启迪的最好时机被白白浪费。

一个整体素质都非常适合孩子情感教育的“老师”并非家中老人和普通保姆就能够胜任的,因为他们的知识很有限。目前,爸爸妈妈们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要有陪孩子的时间,他们更需要学习,学习怎样和宝宝一起成长,为孩子积累EQ。

早教知识:表现好坏=孩子好坏吗?


北京市的幼稚园基础刚开始放暑假了。大前天早晨送美美去班级的情况下,激励她要一如既往好好地在班级认真听讲、做工作中。夜里用餐的情况下,我有一搭无一搭问她“今日你表现好么”。哪成想,美美干脆利落地回应:“表现好是以便让父母开心!”我差点儿把饭都喷出了。

笑之后,我讲:“怎么叫以便父母呀,难道说你表现好自身不开心吗?”

这个问题显而易见超出了她的了解。我也又说今日你表现怎么样。她装腔作势地笑答“我表现今天一丁丁点儿好。”

原先教师沒有表扬她,但她感觉自身在睡午觉层面比昨日快,因此 有一点儿发展啦!

我之后用心在揣摩美美说的话。大家家人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乃至也没有提及过表现是以便使我们开心。可是,大家确实常常要说“表现好得话,就……”例如,给买新小说那样相近的奖赏。大家也会问教师表扬你呢吗。大家一样会在她表现不太好、不懂事的情况下告知她大家生气了。殊不知少年儿童,以大家想像不上的思维能力,作出了自身的分辨:我表现好的情况下,教师表扬因此 母亲会开心,我表现不太好的情况下,父母会不开心……

那么一路想下来,我还担心。

我估算许多父母都与我一样,在对孩子不经意间说这样的话。由于我们自己,自小也是在这样的话语方式下长大了的。

但是,用表现优劣、教师表扬是否来点评一个少年儿童的发展甚至取得成功、成材,应当并不是大家恰当的少年儿童发展理念。这般下来,大家一定放弃了少年儿童开心的、当然的本性和探寻的求知欲乃至是胆量。由于,她们会用大家的圈圈来决策做事情的情况下先看一下大人的情绪。

大家成年人开心是否,不应该变成孩子行動的方向图标。

再聊,什么叫表现好?为何孩子就需要依照大家的心态去表现自身?难道说只是是以便获得表扬吗?

当美美感觉教师沒有表扬她,她的表现是一丁点好的情况下,她自身在察觉自己的发展,这对孩子而言十分宝贵,由于她沒有因而否认自身反倒是了解自身哪儿做的好。实际上,自身的思考和感受到的造就,是信心和自尊心的根基。它是人格特质中更为关键的因素。

因此 ,现在我要革除前边那般的思维方式。

我也告知美美:你的表现并不是以便父母,你自己的个人行为要让自身感觉自身非常好就可以了。可是,你不能损害到小孩子。

我觉得,针对4岁的孩子而言,这种她是能够 了解和接纳的。

有的父母将会会担忧孩子未来不就变成不在意他人点评的人,那可该怎么办?

那样的逻辑思维变化,实际上必须一定的坚毅恒心。更压根的是要有一种完善和身心健康的心理状态。

大家确实不可以在不经意间中欺诈孩子。

谨记,表现优劣和孩子优劣,压根不可以一概而论!

父母造成孩子成绩差的8宗罪


家长若要想让孩子面目一新必先使自己发生变化,就要尽可能地剔除自己头脑里的旧框框、旧经验、旧模式、旧做法,而采用新思想、新模式、新做法。

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肯定有比较定型的做法。有些做法可能是对的,但有些方法肯定是不对的。

如果你的孩子培养得特别成功,孩子的学习能力、道德水准、和家长的沟通情况都特别优秀,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一点都不用你操心,你对他考中学、考大学一点忧虑都没有,对孩子的未来一点忧虑都没有,如果你能完全做到这一点,那么才能说你的家教合格的。

如果你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这说明你一定有某些方面做得不合格,就要想办法做出如下改变:

一、彻底摆脱错误的家教方式

作为家长,应该下定决心抛弃以下八种家教方法:

1、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父母唠叨他就烦。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间对方老唠叨,那你们烦不烦?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因此,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2、数落式。

有的唠叨式同时就是数落式。总是数落孩子,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样啊?总是在那儿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有谴责性质。数落式家教往往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给压制住了。

3、训斥、打骂式。

训斥打骂都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有仅不会使孩子成绩提高,而且会使孩子更加厌学,甚至逃学。

4、达标式。

规定孩子下次考试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各次要进入前几名,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家教方式。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上特别紧张,担心达不了标。而孩子往往是越担心越达不到标,因为心理上的压力使他很难自由发挥,也很难发挥出应有水平。

5、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增加学习时间,学习题目,这就是疲劳式教育。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

6、包办、陪读式。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都替他操心,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也是错误的方法。

7、催促式。

"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这样的催促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来想学,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

8、愁眉苦脸式。

老为孩子操心,所以也叫操心式。父母的面孔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一个孩子回到家里,如果面对的是一张数落自己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拉长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就会从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学习的乐趣。

二、家长的微笑和常识胜过一切

很多家长会有这种体会,孩子对你的一句赞赏常常十分感动。你用微笑与孩子交流,孩子的心情就会舒畅;你用欣赏的目光注视着孩子,孩子就会充满信心和力量。当然,微笑面对孩子,并不是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式、放纵式的教育方式也是错误的。微笑面对孩子,就是重在培育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就是以一种最美好的态度来关心孩子的学习,支持和鼓励孩子的学习,给孩子以最大的学习动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