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快乐吗?有关专家认为,快乐,是一种态度,习惯对烦恼微笑的态度;是一种能力,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的能力;是需要精心培育的品质。

妈妈的话:我觉得女儿比较快乐的,因为她学会了包容,在楼下玩的时候,遇到很自我的孩子,她会让他们先玩。我们平时经常跟她说:“人没有完美的,发扬自己的优点就可以了。”所以,即使遇到有人对女儿不够好,她也很容易忘记怨恨。当然女儿也有不快乐的时候,譬如前段时间她会时常拒绝练钢琴,我就用朗朗等人激励她:“要弹好琴,就得天天练。”现在她已同意这个观点。不过,遇到她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会把弹琴的时间缩短一些。我觉得,一个孩子整天笑并不一定就是快乐,快乐是她能够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而不是整天都遇不到困难。

专家分析:孩子的快乐不是来自有漂亮包装的礼物。事实上,过度溺爱孩子,给他买很多玩具、不让他有任何不好的情绪,到了青春期他反而会有更多叛逆、更不开心。评价快乐的最好标准是来自于内心。因为,在未来成长的路上,孩子还要面对竞争、面对压力,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使他们不开心。所以,快乐的多少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孩子内心战胜困难力量的大小,他与人的关系如何以及他对待世界的态度。内在的力量和智慧,会使孩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保持快乐。

建议1:教会社会技能

社会技能在生活中可以时时学习。譬如父母扮孩子,让孩子扮演老师或者他要沟通交流的人,示范给孩子看他该如何做;或是父母扮演老师,向孩子提一些问题。这样以后当老师再和孩子交流时,他就不会害羞了。当孩子做对了,就要及时给予恰当表扬,有时只是因为他表达清楚了一句话,或者说对了一句词。尤其要为孩子创造融入团队游戏的机会,让他与小伙伴们充分沟通和交流,哪怕是发生争执,也是一种锻炼。

提示:如果孩子缺了去图书馆的那一课,让孩子自己向老师请求能否补上。需要告诉孩子的是,学会请求也是一种技能。

建议2:帮助建立自信

越早让孩子知道自己被需要越好。要让孩子知道,自从有了他,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研究发现,喜欢体育运动的孩子可能成为一个主动而身体力行的人。要在生活中引导孩子热爱户外运动和参与身体锻炼,这对孩子确立自信是很有益处的。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能和力量,还能有机会让他开心大笑,有助于舒缓压力。音乐、舞蹈、美术都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到快乐和更多自信。

当然,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就要培养孩子同情心,要注重别人的情感,及时纠正孩子不友善的举止。

提示:如果孩子出现有些问题,父母如果试图帮助孩子改正或“收拾”残局,反而会损害他的自信心。

建议3:鼓励独立性格

从系鞋带到安全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独立的里程碑。平时不要假设孩子什么都不能做,其实只要父母给孩子尊重和关注后,孩子就可能做很多令人惊喜的事情。父母可以经常参与孩子的活动或游戏,也可以让孩子参与择菜、搅鸡蛋等家务活,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当孩子告诉父母他能做什么时,要认真倾听。但绝对不要无视孩子所犯的错误,尤其是父母听到有关孩子的负面评价时,不要沮丧,更不要喋喋不休;当孩子遇到阻碍时,父母要帮助他分析和判断,让孩子说出解决的方法;当孩子听到不同意见时,父母要给予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判断,以增强他的自我意识;当孩子觉得他有能力解决问题时,自然就会带给他快乐和成就感。

提示:身心健康的孩子,他们会为自己所能完成的事情而骄傲,而不会为自己长得怎么样或穿得如何而焦虑。

相关推荐

早教:如何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


小孩有着善良的心,学好友善和他人交往,是父母最愿意见到的事儿。怎样才可以鼓励孩子优良的性情质量,进而快乐成长呢?如何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

一、让小孩在幼儿园中学得包容

幼儿园的老师在带班全过程中,经常碰到幼儿间产生玩耍状况,小朋友们轻则哭一场,重则一方或彼此受过伤,而追责起來只不过是由于谁碰了谁一下或争夺小玩具等琐事造成的。那麼怎样让小孩学好在玩乐的全过程中防止相近的矛盾,学会欣赏和重视呢?如何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

最先,老师要为幼儿构建重视、赏识的自然环境,让每一个幼儿感受到被重视、被赏识,进而学会尊重、赏识、包容他人。

例如:每一个班里都是有一个展现全体人员幼儿著作的地区,老师要正确引导班里幼儿点评、赏析每一件著作,那样能够 使幼儿提高信心的另外,学会赏识同伴,明白人各有千秋的道理。

除开外在的自然环境,和睦幸福的精神实质自然环境至关重要。老师与幼儿中间、幼儿与同伴中间和睦相处,相互之间宽容,产生一种优良的气氛,那麼,日常生活在这个团体中的幼儿小小内心中便会种下善良的种子,逐渐培养包容的传统美德。

第二,正确引导幼儿掌握事情与人的多元性,可以正确看待和接受他人与自身的不一样。

幼儿园中各种各样教学活动大多数是以手机游戏的方式来开展的,老师要将一些粗浅的道理、专业知识融进在其中,如:在课上提出问题时,老师要对幼儿不一样的建议给与激励和适用,正确引导幼儿从不一样的视角了解他人的建议,而不是简易地毫无疑问或否认。如何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

第三,让幼儿展现分别的强项,使她们了解到每一个人都是有个人优点和强项,进而赏识、尊重别人。

幼儿园中老师应给幼儿出示许多 展现自身的机遇,如: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给小孩子说故事,请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幼儿领着小孩子打游戏。幼儿自身也会自发性地显示信息出分别的才可以,如:自控能力强的幼儿会积极协助同伴穿衣服、叠被子;理解工作能力强的幼儿会把老师教的本事教授给其他小孩子等。在这种主题活动中,幼儿会逐渐搞清楚一个道理:每一个人都是有优势、强项,要共同进步,互帮互助,相互之间宽容。

第四,运用幼儿“犯错误”的突破口,使幼儿明白人人都是有将会做错事的道理,塑造幼儿的包容心。

如何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幼儿在一日日常生活在所难免有过错,这时候,老师要擅于掌握机会,谆谆教导,不但使做错事的幼儿纠正错误,另外也诱发别的幼儿正确看待同伴的不正确,学好宽容、忍受同伴的过错。

早教启蒙: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品质


一位世界著名的少年儿童精神卫生专家建议:“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经常出现悲剧的成年人。”非常少遭到挫败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为不适合猛烈市场竞争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而倍感痛苦。近些年,一种致力于提升孩子对挫败心理状态承受能力的文化教育已在资本主义国家盛行。这类文化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孩子的信心和开朗精神实质。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品质?

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品质?幸福快乐既是一种外界的情况,也是一种本质的品质。幸福快乐情况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开心欢声,但这类心态迅速便会消退。幸福快乐的品质却十分平稳,它是一种感觉舒适和造成开朗的素养。文化教育和精神卫生权威专家基本上认可,对挫败的良好心态是以儿时和青少年儿童时持续挫败和解决问题初中来的。父母和老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快乐品质”层面起着关键的功效。

要塑造出这类品质,父母应高度重视家中中比较宽松的气氛,在父母掌握方向的前提条件下,尽量给孩子大量的挑选,而不可诸事以自身的好恶去奢求一致。虽然有时候孩子的挑选是痛苦的,但她们可从这当中“悟”拿出一些大道理。每一个父母都应保持清醒地了解到她们不太可能一辈子关爱孩子,孩子最后要到社会发展上辗压,创建普遍的人际交往,而这类关联是创建在儿女与父母的人际交往及其父母与别人相处的基本上的。热情、待人接物诚挚包容的父母对孩子有非常好的危害。

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品质?在一些富有國家,大家已刻骨铭心了解到物质生活的优渥并并不是与孩子的幸福快乐觉得正比。在适度的物质条件确保下,要教會孩子除开化学物质之外,怎样在心里造就一种欢乐的心态。西方国家时兴一句话叫“幸福的女人过着一种均衡的日常生活。”很多教育学家注重在“挫折教育”中应培养孩子从各个方面得到幸福快乐的工作能力。只把幸福快乐寄予在一种追求完美上,最后通常是痛苦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品质?“挫折教育”的另一关键內容便是培养孩子对挫败的恢复能力。开朗的孩子并不是沒有痛苦,只是能迅速从痛苦中摆脱,再次振作。父母和父母应用心培养孩子在“黑暗中见到光辉”的信心和方法。

早教知识: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


父母都把孩子当小心肝,要什么给哪些,导致孩子个人意识明显。那样性情的孩子今后与别人交往会非常容易产生撞击,怎样塑造孩子谦让的优秀品质呢?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

每一个家长都期待孩子健康平安的成才,可以和小孩子和睦相处,学会谦让,学会关注照料别人,可以获得别的家长的认可,学习培训教师的钟爱,在伙伴相处中受别的伙伴的热烈欢迎。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

家长期待孩子有着谦让的质量是好的,可是如何的孩子才算是谦让,何时必须谦让,它是根本所在。有的家长担忧,假如孩子一直谦让,便会不明白去争得,越来越软弱,全都不在乎,因此不太想掌握好孩子该怎样谦让。

实际上,谦让的质量是孩子融进社会发展,学会与人沟通的主要表现。父母要培养塑造孩子谦让的质量,务必依据孩子心理状态发展趋势特性,教育 孩子要学会与别人共享,可以开展互换思。

假如孩子是甘心情愿去做一件事,你能获得出乎意料的实际效果。因此,要孩子学会谦让,最先要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兑付你对孩子的服务承诺,让孩子感觉他保证谦让别人,便会获得父母的毫无疑问和夸奖。

对孩子开展谦让文化教育时,家长要切勿逼迫的心态。有时孩子忍痛割爱,将自身的物品谦让给别人,是胁迫说白了。这类谦让仅仅表层的,其心里并沒有保证真实谦让,非常容易得不偿失。

那麼,父母该怎样塑造孩子的谦让质量呢?

1、清除孩子的用户中心观念

个人意识一般 而言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主要表现。要让孩子学会谦让,就需要避免她们有用户中心观念。

因而,有用户中心观念的孩子,一般 难与别人交往,不学会分享,自我认同强,给他们傲慢和自傲的觉得。那样的孩子会人少两者之间相处,造成她们缺乏同一年盆友。

教孩子不必以“自身”为管理中心 ,清除孩子的用户中心观念,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心怀感恩。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教育 好孩子学会怎样表述心怀感恩和体会心怀感恩。塑造孩子的心怀感恩,最先就必须让孩子学会表述心怀感恩,而表述心怀感恩应当学会说“感谢”刚开始。

我们要時刻文化教育孩子,获得他人的协助时表示感激。比如,当有一个人给他们递一杯水或是当他人赠给他一件礼品的情况下,孩子要积极说“感谢”。假如孩子学会了说“感谢”,那在他内心至少拥有心怀感恩的種子。

2、激励孩子学会谦让

坚信许多父母都你是否还记得“孔融让梨”的小故事。谦让,做为中华文化的中华传统美德,很多老人都期待自身的孩子可以有这类质量。

可是如今的孩子,一家一个小王爷,公主,都较为自我为中心,全部的人与事儿都期待紧紧围绕着自身转,因此,家长还必须恰当的正确引导。

在生活起居中,父母能够 多激励孩子学会谦让。比如,你带小孩子去公园玩的情况下,生态公园里边只有一个千秋,你的小孩子早已玩了一阵子,这时候此外一个小孩子想玩,你能激励孩子交给别的小孩子玩,一人玩十分钟,那样大家都高兴。

3、给孩子释放出来的机遇

孩子喜爱跟父母共享校园内的事儿,每日下学回家见到父母一直很期待对她们诉说自身校园内一天的亲身经历。而有时,因为父母忙碌工作中或是家务活,家长一般 要说:“离开,别烦我,我这忙着煮饭呢,哪那么废多话,赶快做作业去。”

坚信许多父母都你是否还记得“孔融让梨”的小故事。谦让,做为中华文化的中华传统美德,很多老人都期待自身的孩子可以有这类质量。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

假如孩子发觉父母不想听自身倾吐,孩子的内心便会觉得十分过度紧张、十分寂寞,渐渐地就不容易有哪些难题都向父母倾吐了,从而慢慢培养将全部事儿压抑感在心中。

假如孩子有工作压力,家长要教會孩子自身调节,给孩子释放出来的机遇。要教育 孩子学会与周边有关的人维持沟通交流情况,不必把自己封闭式起來,学会当自身心态累积比较多的情况下,适度地倾吐一下。

自然,父母的功效是最重要的,假如自身的孩子由于被别的小孩子欺压、或是自身想要的物品被别的小孩子抢去,家长要教育 孩子学会调节情绪。

家长或是能够 把握机会外出出游,在出游中途潜移默化孩子学会谦让,让孩子释放出来一下,以调整自身的心态。

4、父母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小宝宝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教师,亲子教育对孩子成才起着尤为重要的功效,因此有哪些的父母便会有哪些的孩子。家长们的言谈举止会危害孩子的观念和个人行为。

孩子对父母的个人行为是很比较敏感的,她们非常容易以父母的心态来感受日常生活,假如父母不留意自身的一言一行,孩子也会对父母的个人行为开展效仿,进而培养不太好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性情。

因而,家长谨记,自己要搞好楷模,在生活起居中对别人学会谦让。比如,你带小孩子乘公交车时,你能积极给别的小孩子、老年人或是孕妈妈让位,让小朋亲自体会给人让位,产生谦让的习惯性。

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以便塑造孩子谦让的优良个人行为和质量,家长一定要言传身教,为孩子构建一个优良的自然环境和气氛。常常以身作则,用行動证实,让孩子刻骨铭心感受到谦让的益处。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


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又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0-2岁、2-4岁、4-6岁,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是不一样的。0-2岁这个阶段是培养信任感、安全感的关键期。如果发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乐观、自信的品质;发展得不好,则会形成悲观、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点。2-4岁发展得好,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负责,自控与自豪感。发展得不好容易使孩子产生失控、害羞感、自我怀疑、苦恼,自尊低等…

学龄前儿童的性格培养又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0-2岁、2-4岁、4-6岁,每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是不一样的。

(1)0-2岁

这个阶段是培养信任感、安全感的关键期。如果发展得好,在性格中就能有希望、乐观、自信的品质;发展得不好,则会形成悲观、多疑、敏感、自卑的性格特点。

(2)2-4岁

发展得好,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负责,自控与自豪感。发展得不好容易使孩子产生失控、害羞感、自我怀疑、苦恼,自尊低等。

(3)4-6岁

如果孩子表现出的主动探索行为受到鼓励,孩子就会发展出主动性,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有目标的人奠定基础。

怎样培养孩子好的好习惯、好品质?

0-2岁是培养孩子的信任感、希望感的关键期,母亲是最重要的教育者,不是靠语言,而是行动。孩子饿了,母亲能及时喂奶;孩子大小便了,母亲能及时更换;孩子想动了,母亲也跟着动。总之,此时的孩子能心想事成,不长时间感到痛苦,他就会信任世界、母亲和他人。如果他的需求总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渐渐就会产生绝望感、悲观感、多疑、自卑等。

2-4岁培养自主性和主动性的方法原则一样,就是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任何事,同时设置底线,就是什么事可以做,做得什么程度可以被接受。让孩子为所欲为的目的是让他们的天性得到释放、潜能得到发挥、心情愉快、幸福,感到这个世界是美好而又可控的。当然,父母也要设置界限,哪些事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如玩火、闯红灯,那些事是不能过度的,如吃东西不能吃太多、看电视不能看太久。于是,孩子们也学到了有很多事是不可以碰的,但大多数事情是可以干的,但必须有节制。如果对孩子限制过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孩子就会觉得这个时间很可怕,陌生人很可怕,以后注定是个宅男宅女;相反,对孩子的欲望如果没有任何限制,那他就不会尊重法律法规,不尊重长辈、权威,长大会遇到大麻烦。

4-6岁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发掘兴趣和天份,培养孩子的能力感,为勤奋、韧性和自尊奠定基础。如果孩子的探索心、独创行为和想象力被家长笑话,那么孩子就会形成内疚感,逐渐失去自信心。如果孩子被管教控制得太严,孩子会逐渐失去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欠缺创造力和目标。

不过最应该注意的一点是:管教孩子永远都应该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几乎99%的失败管教都是亲子关系没有建立好。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答案是,用孩子最喜欢的爱语去爱他(她):身体接触、赞美与鼓励、共享的时间、礼物、无偿服务(奉献)。父母可以使用孩子最喜欢的爱语,也可以五种都用。

父母教育孩子是需要下功夫的,那么怎样改变自己呢?

有一个2岁孩子的母亲,发现孩子突然变得很叛逆,不听话,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母亲感到很焦虑、无助,没有什么好办法来改变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叛逆是正常的,因为他正处于人生第一个叛逆期,是不需要改变的,不叛逆反而不正常。有些母亲是不了解孩子特定年龄的心理特点,了解以后就不焦虑了。但这位母亲了解了以后还是会焦虑紧张,这就是她自己的问题了。

通过咨询,她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对孩子的叛逆、不听话如此焦虑:她的母亲就很严厉,从小对自己管教很严,如果不听话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她内心对不听话、叛逆充满了恐惧,这也表现在她对孩子的表现上。如果这位母亲不做出内在改变,她的孩子将来也会跟她一样。还有一个例子是3岁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不礼貌、见人不打招呼、别人问候他也爱理不理的行为十分恼火,感觉很丢脸,天天说也没用。经过咨询,发现母亲虽然在外面很礼貌,但在家里,夫妻之间却不是很礼貌,回家或出门也不彼此问候,孩子的父亲经常对该母亲的问话不予理睬。孩子很聪明,学到了这些应对方式。以上两个例子说明了同一问题: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如果自己做不到,孩子也很难做到。但父母要想做出改变,光靠看书是很难的。

父母之道的培训班大致有两类:一类就是老师教给你一些儿童心理、性格培养方面的知识,然后就“拜拜”了,任你自生自灭;还有一类是在教授你相关知识的同时,还帮助你做出改变,比如通过定期的成长小组活动、会员的活动等,检验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相关知识的状况,有哪些障碍得不到解决,问题出在哪里,理解的误区在哪儿?

如果是前一类培训班,我觉得效果跟自学效果差不多;但如果是后者,则效果大大滴不同!为什么呢?因为父母要成为一个好的教育家,意味着以身作则,意味着自己要做出改变,甚至很大的改变,这绝不是看几本书、听几次课就能改变的。你需要有个组织、环境,经常交流应用相关知识的经验、体会,有专业的老师在理论上做出指导,提高你的觉察力。这实际上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把你原来的性格缺陷修正的过程。比如接纳、倾听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基本功,你看完书、听完课也觉得很有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你可能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怎么办?很可能又回到老路上,自生自灭了。

六岁以上的孩子还有什么途径还培养好性格?

我们目前只开6岁左右儿童的夏令营,因为太小的孩子还不太适应父母不在身边的这种培训方式,6岁左右的孩子参加夏令营也能为他们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做准备。除了6岁班,我们还有7-8岁班和9-10岁班。

6岁班主要培养孩子的勇气、合作与分享、爱心、自律等性格特点,共4天时间,上课方式很活泼,不是简单的说教:有看电影、讲故事、玩游戏、演话剧等形式,老师在恰当的时候去点评,孩子还要发言、写作业(当然负担不重!)一切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的,效果相当不错,通常孩子们去了还想再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