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发现,偏食婴儿长大后有很大机会变成大话王和恶霸,而加强婴儿心灵沟通,则有助于孩子性格和语言发展。

吃饭时间不吃饭,顽皮地满屋子乱跑,不吃青菜和鱼,爷爷奶奶与他(她)斗智又斗气;睡觉时间不睡觉,整晚缠着爸爸妈妈讲故事,又哄又骗直到天明才入睡;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不讲道理,全家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他(她)身上。初为人父母的人请留意,这就是所谓的挑剔婴儿,不严加管教,长大后更难教。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最近在《变态儿童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他们调查了2000名年龄在0到13岁之间的儿童的情况,结果显示挑剔婴儿长大后通常都有行为问题,较其他婴儿情绪化。

报告认为,通常在婴儿出生后到1岁大的时候,父母的教育将会对孩子长大后的性格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婴儿母亲在这段时期加强母子心灵沟通,和声细雨对着孩子阅读和说话,并适当在户外进行亲子活动等,都将有助于孩子长大后与人沟通。报告呼吁专家指导年轻父母掌握有关教育小朋友的技巧,以免孩子长大后产生情绪问题。

相关阅读

儿时IQ高,长大后能力会强吗?


本期“妈咪最疑惑”:最近,我看了一些提升智力的书籍,很受启发。里面强调“儿时IQ与长大后的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我迫不及待地跟家人讨论现在如何帮我们的宝宝提升IQ。但婆婆觉得这没有意义:“上学读书才会有能力,我们以前上学机会少,所以能力不够强。这么小的宝宝,话都没会讲,根本学不了什么,哪里还能谈以后的能力!”经婆婆一说,我就糊涂了,请问专家,宝宝小时候的IQ真的可以影响长大后的能力吗?儿时IQ可以提高的吗?广州妈妈:方田宝宝:沈之谦10个月早教专家:IQ是能力的反映客观来说,IQ测试值高的孩子,确实资质较佳,在成长中也自然能得到更多的成功机会。事实上,儿时的IQ对人的智力水平来说非常重要。IQ是测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类似于传统所说的“聪明程度”,它用数字来反映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如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记忆力等。IQ值在教育界、医学界、职场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多项研究显示,儿童在4岁时的IQ与17岁时的IQ的相关性为71%,也就是说,在4岁时智商高的孩子到17岁时很有可能还会保持高智商。由于IQ是能力的反映,因此儿时IQ高的孩子,长大后各方面的能力也很有可能更强,在学校、社会和工作中获得成功的机率相应更高。IQ有超过50%的影响因素来源于后天,即早教和营养。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早教机构,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帮助宝宝提升儿时的IQ。同时,更鼓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用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来跟宝宝沟通和做游戏。在趣味性的学习训练中,针对性刺激宝宝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发育,帮助宝宝快速建立各方面能力,整体提升IQ。儿科专家:婴儿期的脑部发育,在大脑整体发育过程中相当关键IQ和能力的物质基础都来自于大脑的发育。儿时的IQ影响长大后的能力,跟大脑发育的特点有关。70%的大脑重量和结构发育在胎儿期和婴儿期完成。神经细胞在胎儿期已基本长成,出生后至12个月就是轴突和树突发育的黄金期。从脑部发育曲线可以看到:婴儿12个月时,脑重比起出生时增长175%!1岁以后,脑重增长速度大大减慢:18个月后比12个月时就只有18%了。所以,婴儿时期脑部发育得好,长大以后才更有可能获得智力的提升。黄金期和大脑区域分化只有一次,都集中在婴儿期。在宝宝脑部迅速发育的婴儿期,妈妈千万不可忽视。营养专家:婴儿期补充科学验证水平的DHA,有助宝宝IQ提升,智力持续领先。营养是脑部发育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IQ的重要因素。在各种脑部营养素中,DHA被形象称之为“脑黄金”,是宝宝的聪明之源。DHA大量存在于大脑和视网膜组织中,是大脑脂蛋白的重要结构成分,占大脑脂肪总含量的35%~45%,占视网膜磷脂的50%,对宝宝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美国学者贝兹的实验研究发现:在出生后头4个月内补充了科学验证水平DHA的婴儿,在18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比没有补充DHA的婴儿高7分;在4岁时,IQ也高7分。根据4岁时的IQ与17岁时的IQ的高相关性,说明儿时智商高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保持高智商的领先优势,也就是说长大后各方面的能力也很可能更强。可见,在婴儿期,补充足量的DHA非常重要。对于婴儿期DHA的补充,妈妈往往容易忽略。其实这需要特别重视。母乳含有DHA,而牛奶不含有,因此母乳喂养很重要,应大力提倡。配方奶喂养时适当补充DHA是有益的。因为婴儿体内自身合成DHA的能力很低,主要从食物中补充。而DHA大量集中于海鱼等海产品中,在我们常见的鸡蛋、素菜、牛肉等食物中,极少含有或者根本不含有DHA。再者婴儿的消化系统并未完善,无法大量进食海鱼等固体食物,所以应从母乳或含有科学验证水平DHA的配方奶粉来补充。

患忧郁症的孩子长大易肥胖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在儿童时期患有严重忧郁症的人,成年以后肥胖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由哥伦比亚大学兼纽约精神学研究所专家派恩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90名年龄在6~17岁之间的忧郁症患者进行了观察,同时还观察了87名同样年龄段,但没有忧郁症的青少年。

结果发现,儿童时期患有忧郁症的青少年,10~15年以后,其体质指数(BMI)平均达到26.1,而没有忧郁症的孩子长大之后则只有24.2。BMI是用体重和身高之间关系来衡量人体是否肥胖的一种方法。BMI超过25的人即被认为是超重,超过30则是肥胖。

研究结果显示,忧郁症儿童将来长胖的可能性是非忧郁症儿童的两倍。儿童时代贫困和长期的忧郁也将导致将来BMI值过高。研究人员说,导致忧郁症儿童长大后肥胖的原因有好几个。比如,忧郁可以影响饮食和运动量,而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BMI。不管是忧郁症还是BMI都有可能受到别的因素影响,比如贫困或者易感体质都有可能导致超重和忧郁症。

事实证明,大脑系统是受压力及缓减组织反应物质的影响的,压力在情绪和体重调节上都起到作用。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新闻背景

韩国婴儿学哲学被逼出精神病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19日报道,韩国前几年刮起周岁婴孩补习英语之风,最近又兴起婴儿学瑜伽、学哲学,甚至学走路的风潮。这股早期教育热潮终于出了偏差,产生了不少婴儿精神病患者。

韩国首尔感性认知研究所精神科医生孙升恩表示:“韩国婴幼儿的精神病患者,已占总体精神病患的30%至40%。这些婴儿患病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家长的强迫性早期教育的压力。这些婴幼儿的症状有情绪不安、注意力障碍、认知发达不均衡等。”

专家解读

婴幼儿过早接受培训易出现行为倒退现象

韩国出现的这种现象在我国近几年也有这种趋势,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甚至有些是害怕孩子落在别人后面,很小就让孩子去学习这种“特长”。

对此种做法,幼儿早期教育专家、中国协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杨霞教授表示了坚决的反对。她说:“过早地让孩子记忆、学习语言、学习各种特长会抑制孩子其他认知能力的正常发育,比如说颜色、行为、感情等等。”

杨教授说,18个月到36个月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接受能力,他们就应该在玩儿的过程中学习必要的技能,比如爬、抓物等等行为认知。过早地让孩子接受类似语言、记忆教育等于让孩子过度发育。

她举例说,就好像过早让孩子学习体育运动,会让孩子的骨骼过度发育,造成骨头变形,有些还会出现行为倒退。比如几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识字,2岁之前学习大量的外语、诗歌,可是到了5岁,正常教育开始认字的时候,孩子反而失去了这种能力,出现自闭现象,不说话,向婴儿一样叫喊,满地爬,出现心理发育的退化。

专家建议

婴幼儿3岁以前不记忆,5岁以前不认字,9岁以前不学外语

杨霞说,正常的教育方式应该是3岁以前不记忆,5岁以前不认字,9岁以前不学外语,意思是这些能力都不需要家长去刻意地教授、刻意地给孩子灌输,这些都是根据孩子的发育规律制定的。比如9岁以前不学习外语,是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是通过母语来学习思维能力的,如果刻意地让他学习外语,语言能力是发展了,但是思维能力也不能正常发育了。

杨霞认为,现在我国也有儿童出现自闭症现象,大部分是因为过度的早期教育造成的。

杨霞指出,除了个别的天才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超常的天赋可以个别培养,大部分的孩子应该按部就班地进行教育。有根据科学研究证明,至少70%到90%的孩子应该是接受正常教育的,只有5%以下的孩子需要个别教育,但也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做事有条理的孩子长大易成才


【父亲篇】

孩子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

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要比那些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具有更大的潜在能量。

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首先要遵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

①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平等待人;

②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主动帮助父母做事;

③举止文明,不讲粗话、脏话,不打架不骂人;

④诚实守信,说真话、讲信用;

⑤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乱花钱;

⑥穿戴整洁,讲究卫生;

⑦按时作息,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⑧遵守交通规则;

⑨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公共秩序。

从幼儿时期,我就经常给宝宝灌输这些行为规范,天长日久,孩子就形成了习惯。

我向来认为“做事先做人”,做好了人就可以善其事。这个“做人”,就是说一个人要有一个好的行为。

依依不到6岁时身高已经超过1.10米,可当时我尚没有对这个“1.10”有什么特别的关注,在我看来,那只是个普通的数字,标志着孩子又长高了些。直到有一天下了火车被拦在了出站口,才猛然惊悟:我的孩子该买票了!

掏钱补票,拿到了一张半价的儿童票,我心里真是说不上什么滋味。可女儿早已喜形于色,蹦起来从我手里夺过了那张属于她的车票:“噢,我长大喽!”我一愣:长大啦?是啊,这张票是她独立走上人生旅程的开始,从此她就要有一张自己的车票了,再也不是父母的“随带品”了!

拉着依依的手走出出站口,我内心竟有了一种失落感。孩子体会不到我此刻的心情,她兴高采烈地扬着那张票,一边走还一边喊着:“我也买票了,我和爸爸妈妈一样了!”那是成长带给她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自第一次补票之后,女儿记住了自己坐车需要买票,每每出门,总要问一句:准备为我买票的钱了吗?即便是坐公交车,即便没有人要她买票,她也总是主动向投币箱内扔进一枚硬币。

记得有一次坐的是小公共汽车,售票员是一位一脸慈爱的中年妇女。女儿高高举着两元钱递给她,甩着清脆的声音说:“我跟爸爸的!”她看了看女儿,笑着说:“你不用买票,等长大了再买吧。”说着只接过一元钱,还没忘了夸女儿懂事。可受了表扬的女儿并没有表现出高兴,她执著地举着那一元钱,依旧清脆地说:“我已经长大了,我坐火车都买票了!”直到售票员拗不过她收下了她的票钱,她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我买车几年了,大多时候就在楼下停着,无论是上学还是逛街购物(游玩),依依从来都没有要求我送送她,有时我看天气不好或者时间来不及主动提出送她,大多时候她都推却了:“爸爸没事,我自己坐公交去行!”看着邻居的孩子上学放学车接车送,不坐爸爸的车不出门,我就自豪于我那懂事、自立、坚强、能吃苦的好女儿。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是最早的模仿对象,家长的言行举止,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品质的产生、发展,直到形成习惯。

生活中我和依依经常做些“善小”之事。比如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残障人主动让座;见面主动打招呼,微笑问好;碰撞他人,主动说声“对不起”;主动关闭公共场所的水龙头、长明灯。这些举手之劳的“善小”之事,为孩子一点一滴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在这方面,孩子有时比我做的还要好。

孩子的未来成功与否,其实往往就决定于小时候那些并不起眼的行为习惯上。

【女儿篇】

爸爸光顾说我的好习惯了,可他却忽略了我曾经有过的一个严重的坏习惯———懒惰。

那是2007年我从大连转学到沈阳读初二时,可能是因为换了新环境的缘故,到了新学校一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和同学玩,啥也不想做,同学关系倒很不错,可由于那段时间很少看书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滑,更主要的是那段时间,爸爸和我共同制订的阅读计划都没有实施,读书笔记就更无从写起了。

爸爸得知情况后非常严厉地批评了我,我哭着写下了悔过书,认为是惰性这个懒虫害了我。随后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其实每个人都有惰性,但如果任其发展,那将一事无成,要想学到知识练到本领就必须克服惰性。”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很快就克服掉了惰性这个坏毛病,奋起直追,不仅学习成绩上来了,我的生活也更充实了,日子过得也更开心了。现在的我又是那个学习勤勉认真,干家务任劳任怨的好孩子了。

我这“好孩子”还有一个爱打抱不平的习惯呢。

由于自小受爸爸的影响,我充满着正义感,遇到不平的事就想管。在大连读初一时,有一次乘公交车,因为阻止不排队往车上挤的人,险些挨揍。在大连乘公交车,人们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习惯:自觉排队。这也是美丽大连的一道风景,我和爸爸从未破坏过这道风景。但人总是不一样的,不排队往上挤或插队的现象总是有的,一般情况下都是爸爸出面制止,大多数自知理亏的插队者都默不作声,但也有些人不服气甚至要动手打爸爸这“多管闲事”的人。

有时遇见此事,还没等爸爸管呢,我就管上了,当时不满10岁的我上去扯那个没排队往车上挤的人,那个大人把我扒拉到一边。后来,爸爸告诉我,有正义感是好事,但是也要量力而行,有些成人的非正义行为,以我当时的力量是管不了的,因此我可以不去那样做。后来我也学“乖”了,再打抱不平的前提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受伤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