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生(怯生)是指儿童对不熟悉的人表现出一种害怕的反应。婴儿认生果真是不可避免的普通现象吗?

认生(怯生)是指儿童对不熟悉的人表现出一种害怕的反应。例如有的婴儿见到陌生人会表现出严肃,紧张的神态,或试图回避、躲藏;有的婴儿甚至表现出严重的恐惧,尖声哭叫,挣扎着要离开现场等。这些都是婴儿认生的表现。许多母亲和传统的观念认为,婴儿认生是天生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因而听之任之,或故意让孩子避开陌生人;有的父母则为此着急,认为一回生,两回熟,强制婴儿接触陌生人。

婴儿认生果真是不可避免的普通现象吗?

小于4个月:这么大的婴儿不会认生。他们对一切新奇的事物,包括对陌生人,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任何人的引逗,都会报以喜悦与微笑。

4~5个月:他们对陌生人会出现“警惕地注意”现象。他们会来回地注视、比较陌生人与熟人(主要是母亲)的面孔,对陌生人的脸注视的时间会更长些。

5~7个月:在陌生人面前婴儿会出现较明显的严肃、紧张的神态。

7~9个月:有些婴儿面对陌生人会有苦恼、哭叫、回避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婴儿都有认生表现,而且婴儿的认生有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上述情况说明,婴儿起初并不认生,婴儿的认生更多的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认生呢?

相对而言,性格内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更容易认生:体弱多病,接触人少的孩子,比体格健壮,家中人口多的孩子容易认生;环境刺激贫乏较之环境刺激丰富的孩子容易认生;过分依恋母亲较之母子依恋正常及依恋程度较低的孩子更容易认生。此外,有的婴儿则只对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戴眼镜或戴帽子的人,表现出害怕的反应。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受过具有这种特征的人的强制或恐吓的缘故。

认生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其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的智力发展及交往能力的发展方面,因为人们为了避免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往往只是远远地与孩子打个招呼,即匆匆离去,而不会坚持引逗孩子。孩子的哭叫,也会降低人们与孩子交往的兴致。这对孩子来说,自然就失去了一些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减少了一些有意刺激,孩子的生活圈子也就狭小起来。研究和事实都证明,在先天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活在丰富多彩环境中的孩子会比生活在单调乏味的环境中的孩子聪明些。俗话说“见识广”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认生也使婴儿失去一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如果在以后成长的过程中这种交往能力得不到补偿,长大后就会变得较弱,胆怯,不善于与人主动交往或难于与人相处。结果会经常体验到孤独、无能、缺少自主和自信,从而会影响到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

怎样做,才能使孩子不认生或减少认生呢?

根据以上所谈的情况,出生后3~4个月以前的婴儿不会认生父母要抓住这一时间段,多带婴儿到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活动,接受丰富多彩的刺激,特别要让孩子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群,熟悉男女老少,成人,儿童的各种面孔,尽量多地接受他们的引逗与交往,包括各种不同的假面玩具等。对安静内向的婴儿更要有意创造与人接触的各种条件与环境,这一段时间的训练,也是以后是否会认生的关键。

对3~4个月已经有了认生反应的婴儿,既不要避免让他们与陌生人接触,也不要强制或逼迫他们与陌生人交往,这都会适得其反。而是要使他们有一个慢慢适应陌生环境及陌生人的过程。

例如,经常带孩子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或邀请他们来自己家作客。此时,父母可设计这样的场景:孩子喜爱的玩具,糖果之类物品与陌生人同时出现,这样孩子多次体验到良好的刺激,总是伴随着陌生人,慢慢地对陌生人的恐惧感就会逐渐消失了。

再如,父母带孩子到集体活动的场合前,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局面,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比如事先带他到熟悉环境。集体活动中要避免众多陌生的面孔同时出现,或众多的陌生人七嘴八舌地一起与他打招呼或争抢着抱他,逗他。这些会使他缺少安全感,增加害怕或认生的程度。

到了2~3岁仍然认生和孤独的孩子,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经常明确地提出他认生的缺点,以避免强化他的这一缺点而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可以先让他们与陌生的孩子交往,例如,常带孩子到儿童游乐场与众多陌生的孩子一起排队滑滑梯、荡秋千、攀登障碍物、做游戏等。

还可以主动为孩子寻找不认生的孩子做伙伴,伙伴的榜样作用往往超过成人的指导,当孩子能够自然地回答陌生人问话或有礼貌地呼叫陌生人时,千万别忘记及时给予奖励或称赞。

相关知识

怎样解决宝宝认生的问题


认生(怯生)是指儿童对不熟悉的人表现出一种害怕的反应。例如有的婴儿见到陌生人会表现出严肃,紧张的神态,或试图回避、躲藏;有的婴儿甚至表现出严重的恐惧,尖声哭叫,挣扎着要离开现场等。这些都是婴儿认生的表现。

许多母亲和传统的观念认为,婴儿认生是天生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因而听之任之,或故意让孩子避开陌生人;有的父母则为此着急,认为一回生,两回熟,强制婴儿接触陌生人。

婴儿认生果真是不可避免的普通现象吗?

小于4个月:这么大的婴儿不会认生。他们对一切新奇的事物,包括对陌生人,都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任何人的引逗,都会报以喜悦与微笑。

4~5个月:他们对陌生人会出现“警惕地注意”现象。他们会来回地注视、比较陌生人与熟人(主要是母亲)的面孔,对陌生人的脸注视的时间会更长些。

5~7个月:在陌生人面前婴儿会出现较明显的严肃、紧张的神态。

7~9个月:有些婴儿面对陌生人会有苦恼、哭叫、回避等较强烈的情绪反应。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婴儿都有认生表现,而且婴儿的认生有一个逐渐显现的过程。上述情况说明,婴儿起初并不认生,婴儿的认生更多的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认生呢?

相对而言,性格内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更容易认生:体弱多病,接触人少的孩子,比体格健壮,家中人口多的孩子容易认生;环境刺激贫乏较之环境刺激丰富的孩子容易认生;过分依恋母亲较之母子依恋正常及依恋程度较低的孩子更容易认生。此外,有的婴儿则只对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戴眼镜或戴帽子的人,表现出害怕的反应。这可能是因为孩子受过具有这种特征的人的强制或恐吓的缘故。

认生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其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儿童的智力发展及交往能力的发展方面,因为人们为了避免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往往只是远远地与孩子打个招呼,即匆匆离去,而不会坚持引逗孩子。孩子的哭叫,也会降低人们与孩子交往的兴致。这对孩子来说,自然就失去了一些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减少了一些有意刺激,孩子的生活圈子也就狭小起来。研究和事实都证明,在先天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活在丰富多彩环境中的孩子会比生活在单调乏味的环境中的孩子聪明些。俗话说“见识广”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认生也使婴儿失去一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如果在以后成长的过程中这种交往能力得不到补偿,长大后就会变得较弱,胆怯,不善于与人主动交往或难于与人相处。结果会经常体验到孤独、无能、缺少自主和自信,从而会影响到儿童个性的健康发展。

怎样做,才能使孩子不认生或减少认生呢?

根据以上所谈的情况,出生后3~4个月以前的婴儿不会认生父母要抓住这一时间段,多带婴儿到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活动,接受丰富多彩的刺激,特别要让孩子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群,熟悉男女老少,成人,儿童的各种面孔,尽量多地接受他们的引逗与交往,包括各种不同的假面玩具等。对安静内向的婴儿更要有意创造与人接触的各种条件与环境,这一段时间的训练,也是以后是否会认生的关键。

对3~4个月已经有了认生反应的婴儿,既不要避免让他们与陌生人接触,也不要强制或逼迫他们与陌生人交往,这都会适得其反。而是要使他们有一个慢慢适应陌生环境及陌生人的过程。

例如,经常带孩子到亲朋好友家串门,或邀请他们来自己家作客。此时,父母可设计这样的场景:孩子喜爱的玩具,糖果之类物品与陌生人同时出现,这样孩子多次体验到良好的刺激,总是伴随着陌生人,慢慢地对陌生人的恐惧感就会逐渐消失了。

再如,父母带孩子到集体活动的场合前,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局面,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比如事先带他到熟悉环境。集体活动中要避免众多陌生的面孔同时出现,或众多的陌生人七嘴八舌地一起与他打招呼或争抢着抱他,逗他。这些会使他缺少安全感,增加害怕或认生的程度。

到了2~3岁仍然认生和孤独的孩子,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经常明确地提出他认生的缺点,以避免强化他的这一缺点而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可以先让他们与陌生的孩子交往,例如,常带孩子到儿童游乐场与众多陌生的孩子一起排队滑滑梯、荡秋千、攀登障碍物、做游戏等。

还可以主动为孩子寻找不认生的孩子做伙伴,伙伴的榜样作用往往超过成人的指导,当孩子能够自然地回答陌生人问话或有礼貌地呼叫陌生人时,千万别忘记及时给予奖励或称赞。

怎样对待粘人的宝宝


明明1岁半了,特别粘妈妈,只要妈妈一走开就叫“妈妈,妈妈”;洗脸要妈妈洗,喝水要妈妈喂……只要妈妈在就不要其他人。不仅如此,他还会吃醋,不让爸爸碰妈妈,一碰他就会过来把爸爸的手拿开,自己粘在妈妈身上。这样粘人的宝宝该怎么教育他,让他不要太粘妈妈呢?

尽量避免妈妈一个人带宝宝

sy90(亲子网友)

我觉得明明妈首先应该尽量避免一个人在家带宝宝;其次,有其他家庭成员在家时,明妈尽量忙别的事,如做家务等,对明明提出的要求给予回绝。家人要配合明明妈,明确告诉明明,妈妈有好多事要做,并且代替明妈满足明明所提出的要求,然后对明明进行适当的肯定与表扬,让他慢慢地适应其他家庭成员。

爸爸多参加进来

Yiyi(亲子网友)

宝宝从一生下来就一直由妈妈哺育,就会有一种依赖心理。要想宝宝不再粘妈妈,也像断奶一样,得一步一步慢慢来,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爸爸必须多参与。爸爸每天抽一段时间陪宝宝一起玩游戏,带着宝宝到外面走走,晚上尝试着哄宝宝睡觉,让宝宝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加深父子之间的感情。另外,妈妈也可以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让宝宝独立完成简单的一件小事,并给予他一定的鼓励,来培养他的独立性。甚至还可以在他面前装着比他还胆小,让他认为妈妈需要他和爸爸的照顾,来慢慢转变宝宝的依赖性,让他认为自己也是家中的一个小男子汉。

分清正常的粘人和有问题的粘人

香姑(

网友)

首先要清楚,一岁半的宝宝粘妈妈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个年龄段正是分离焦虑最厉害的时期,宝宝非常害怕见不到妈妈甚至失去妈妈,所以宝宝要粘就让他粘着,千万不要强行推开,以为那样就可以培养独立性,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只有得到妈妈足够的爱的满足,宝宝才会建立起安全感,再大一些的时候才有勇气和胆量去探索外部的世界。

其次,多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宝宝和别人接触,妈妈一定要摆正心态,不要舍不得放手,害怕宝宝离开自己后会有危险。妈妈的焦虑情绪会传递给宝宝,导致他不敢和别人接近,只会越来越粘妈妈,那就不是正常意义上的粘人,而是伴有心理问题的粘人了。

第三,仔细观察宝宝的粘人是怎么一种情况,如果是不让别人抱,只要妈妈抱,而一旦妈妈热情地拥抱一会以后,宝宝就心满意足到一边玩自己的去了,那么应该恭喜妈妈和宝宝建立了一种非常健康的亲子依恋;假如宝宝一刻不停地需要妈妈的关注,对外部其他事物都没有太大兴趣,那就表示这位妈妈的养育方式出现问题了,需要及时调整。

向宝宝解说你需要离开的理由

kfr365(

网友)

1.先建立自己坚定的心态

爸爸妈妈与宝宝分离时,要清楚知道不是不爱他,而是现在不能和他玩,或有充分理由必须离开。不要在心里产生负罪感,认为宝宝哭闹是自己没有给予爱的安全感。

2.试着向宝宝解说自己正要去忙的事

虽然只是1岁大的宝宝,但如果常和他说话,他会明白你的意思。你可以告诉他:“妈妈要煮晚餐,你要在娃娃床里玩玩具。等煮好了,我会陪你玩哦!”他会渐渐明白你要做的事,而你也确实去做你所说的事,这样可以培养互相信任的感受。

让宝宝自信+自立

qingli1206(

网友)

宝宝特别粘某个人,是因为那个人总是能够理解他并且及时帮助他,他就有了依赖感,依赖感越强自然独霸欲望越强啦!

俗话说孩子翅膀长硬了,就不要父母了。所以我觉得关键是要让宝宝自立+自信。让他从小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自己说,自己做,自己想。当然,宝宝要成长、要独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人不断地鼓励他、指导他,只是不要代替他。

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杨晓菊(新疆)

我的宝宝大概是我带得多的原因,曾经特别粘我,不让爸爸抱,爸爸一碰就尖叫。后来,我和他爸爸就多和他一起玩,我们一起逗他,他特别开心。有了在一起玩耍的愉快体验,爸爸再抱他就容易了。接着,爸爸又带着他跟别人交往,他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大,更多新鲜的事物吸引了他,慢慢的,他愿意接受别人了,不再赖在妈妈身边了。

我的经验是:要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但一定要有最亲近的人陪着他,这样他才有安全的感觉,才会愿意接纳其他的人与物。

宝宝用“粘人”的方式诉说……

·点评专家李建茹(心理咨询师)

各位妈妈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好的方法,尤其是香姑,从精神分析的观点谈了依恋和分离,使宝宝“粘人”的话题讨论深入了很多,和我的观点不谋而合,我就不再重复了。处理好依恋和分离问题,对于1岁左右的宝宝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宝宝的依恋要求是情感“吸吮”,宝宝的依恋欲望得到满足,且分离时柔和得当,就相当于妈妈在情感上把宝宝喂饱了。早年在家庭的关爱中获得的安全感、信任感会“储存”下来,影响宝宝的一生,涉及性格中的很多层面,如信任或怀疑、开放或防御、安全宁静或“危机四伏”、内心稳定或动荡不安、懂得感恩还是一味索取……

关于“粘人”听听宝宝的解释

1岁的宝宝尚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理解宝宝更多的是通过他的行为表现。虽说宝宝“粘人”的做法不讨人喜欢,但他还是利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爸爸妈妈提供了一些信息,对于“粘人”,宝宝的真实想法是:

1.依恋——我的心灵成长素

“我和这个世界联系最紧密的惟有妈妈,看见妈妈,我就快乐;看不见妈妈,我就着急。你们没有发现我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最安静,因为那个时候我感觉最安全。如果因为这说我是“粘人宝宝”,我真委屈!知道吗?妈妈的爱是我的心灵成长素,我越小越需要,所以千万别冷落我!”

依恋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语言,如果妈妈能给予宝宝一切的话,其他重要,爱更重要;如果妈妈没有条件给予宝宝一切,你可以省去其他物质,但在精神上一定要和宝宝相通,感情上喂足他,他的未来就是富足的,就会充满希望。

2.依恋——我和妈妈不同步

“妈妈一下班回家,就急着和我亲密接触,又抱又亲的,我特理解妈妈,她要释放自己的爱。”

“我正自己玩呢,妈妈主动过来和我玩,妈妈多有力量呀!要我怎样就怎样,这时我总不能说妈妈“粘人”吧。”

宝宝“粘人”肯定是妈妈的感觉。设想一下,在什么时候妈妈最容易感觉宝宝“粘人”?一定是当妈妈疲惫了、忙碌了,想自己做点事情时,发现无法抽身时,于是宝宝就成了“粘人宝宝”了。或许妈妈想离开的时候,宝宝玩兴正浓,不玩就闹,不依不饶。无奈,妈妈没有了耐心,于是就为宝宝贴上了“粘人”的标签。

3.依恋——我就是要当即满足

“我想要妈妈陪我,这时候妈妈有时顺从地做我的玩伴,有时候就显出恼火的样子,我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我只是要抱抱,有妈妈在身边就感觉开心,没有就不高兴,因为我觉得要什么,妈妈都能立刻满足我。”

宝宝虽小,但有了初步与外界交流的愿望,包括身体接触、对视微笑,爱抚逗弄。小家伙的依恋需要不定时,有需要就表达,是不管妈妈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心情的。妈妈如果只是关注自己的感觉,忽略了宝宝作为另一个个体的需要,两者就会不一致。多次重复类似情景的结果很可能造成两个极端:一是宝宝因不满足表现得更加“粘人”(焦虑、缠磨、脆弱、波动),另一种可能是宝宝没有妈妈“强大”,依恋需求总是受挫,需求表达减少(被动、无助、疏远、孤独)。

宝宝怎样“粘”却不失可爱

从新的角度理解、解释宝宝的“粘”,就不至于见“粘”就烦,见“粘”就应付。“粘”是宝宝的一种行为言语,说明宝宝此时心理上有着强烈、急切的心理需要,就好像是在告诉你“我饿了”,喂养正当时!

“粘”时给予,得到满足的宝宝就不再焦虑,或者说满足一会儿就可以转移目标了。1岁多的宝宝是非常容易被新刺激吸引的,只要他没有对妈妈“消失”的担心。

每一个宝宝对情感依恋的需要强度是不一样的,在满足宝宝的前提下,妈妈不妨可以找到一些怎样让宝宝自己玩的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妈妈在宝宝的视野范围内,让宝宝安心玩熟悉的玩具,妈妈有时参与进来,抽身欲走时又不至于太困难。

策划本刊编辑部执行黄晖

怎样对待任性的孩子


任性一般是指放任自己的性情,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任何约束。孩子的任性使家长万分头痛。例如,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一刻不停地在屋里又蹦又跳,一会儿窜到沙发上,一会儿又爬到床上,屋里被弄得凌乱不堪,他自己也浑身大汗,满脸通红;有的孩子看电视时,总爱把音量放得大大的,家里人简直无法谈话、学习和休息,谁要说他几句,他就大吵大闹,不管地上是水是泥,躺在地上又哭又叫;有的孩子常发“人来疯”,客人来了,喜欢拿着东西乱扔,一会儿投个布娃娃,一会儿又抛个小枕头,甚至能把一只拖鞋踢进一盆香喷喷的鸡汤里。

面对着任性的孩子,家长们往往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劈头盖脑地一顿打骂,简单处理这令人尴尬的局面。但是过了几天,孩子的任性依然如故。那么,孩子任性该怎么办呢?

根据国外的一些行为科学家的研究,我们提出如下一些方法供家长选用。

一、强制休息片刻。对于又蹦又跳的孩子,作为惩罚,可采取把孩子带进另一间小屋,让他脱离使之兴奋的环境,两眼冷静地审视他,强制他休息片刻。

二、转移注意力。如果孩子爱在客人面前扔东西,不妨在屋里门上设一只尼龙靶盘,当客人来时,征得客人的同意,大家一起投掷,看谁扔得准。这样既满足了小孩的表现欲,又使孩子从游戏规则中学会约束自己,使无序的乱动迁移成有序的竞赛。

三、一个轻柔的暗示。如果孩子正在拨弄电视机音量,你千万不要大声叫骂,不妨在他眼前做一个轻轻走动的动作,再问他:“你知道,妈妈最喜欢怎样看电视?”然后引导他把音量放小,问他:“为什么妈妈喜欢这样做?”

四、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任性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的意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让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进柜里,睡觉起床后把小枕巾盖在枕头上,久而久之,他会学会约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

怎样对待“较真”的孩子


孩子的认知是从真实的具体事物开始的,正常的孩子更愿意顺从真理,不会因为父母或者老师的权威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了解事物发生的真实过程是每一个做父母和老师的责任,也是孩子发展的必须、服从的开始。大人的话即使是正确的,也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健全的人格是不容强迫和践踏的。如果孩子在父母和老师的权威中长大,将来他也会形成强加别人意志的习惯,同时也容易屈从别人的权威。

明明是一家幼儿园的宝宝,已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虽然他只有4岁半。

一天,明明在他的课桌下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蓝色塑料物品,他很好奇也很喜欢,就一直拿在手里玩。这时,一个叫阿植的小朋友跑到明明面前,一边抢一边喊:“这是我的,这是我的。”明明坚决不松手,也不停地喊:“这是我捡到的,这是我捡到的。”阿植抢不过明明,就大哭起来。

老师先分别安慰了两个宝宝,然后问阿植:“你的这个瓶盖是哪里得来的?”阿植说:“这是我家里饮水机上的,爸爸给我的。”老师又问明明:“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明明说:“不知道,我是在课桌底下捡到的。”老师知道这确实是饮水桶上的瓶盖,阿植说的应该是真的,就对明明说:“这个瓶盖确实是阿植的,但是阿植没有保管好,弄丢了,被明明捡到了,那现在请明明把瓶盖还给阿植好不好?”明明坚决不同意,还反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是阿植的东西,这是我捡到的。”老师想,如果强硬地解决这个问题,明明不会服气,还会伤害到孩子。就又转头对阿植说:“阿植,你可不可以把这个瓶盖先借给老师,老师照这个再找一个相同的瓶盖给明明,好不好?”阿植同意了。于是,老师领着明明来到幼儿园放饮水桶的地方,让明明自己看捡来的蓝色塑料是不是饮水桶的瓶盖,当明明眼见为实后,他才真心认可了老师的判断。老师帮明明找到了3个蓝色瓶盖,明明不仅主动把瓶盖还给了阿植,还又多给了一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