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探索周围和远处新东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危险、未知的对抗以及新的社会关系,他可以从中受益匪浅。这里有五种行为模式、五种针对对抗的反应行为:攻击性反应(积极进取),逃避(逃跑),恐惧(躲藏),社会规范行为(寻求帮助),放弃(屈服)。

我们的身体很熟悉这五种行为方式,并把它们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

当孩子快速地东张西望时,我们把它作为寻求帮助的信号。

把一样东西扔开表示逃避:我不要!

而在攻击性行为中,孩子执著于实现自己的愿望。

孩子的对抗意味着什么

父母对孩子的一种行为很熟悉:孩子把自己藏起来,尝试着以此去解决问题或避开对抗。孩子把自己藏起来而让父母找不到他们,这对父母几乎是一种创伤。

孩子因为害怕对抗而耸起肩膀,他的消极抵抗还体现在耸肩造成的脖子和背部肌肉僵硬。

孩子面对问题时,也像成年人一样全身挺直,他抬起头,眼睛直视“对手”并试图表明,自己要什么或者不要什么。

如果孩子屈服了或者希望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对抗,他会把头偏向一边,露出脖子,仿佛在说:你可以咬我,我不会反抗的。同时这也是信任的表示:我相信你不会咬我的!所以我把脖子露出来!他抬起睁得大大的眼睛,以这种方式向进攻者宣布:你不会咬我,因为我非常确定你不会对我做什么。一个肩膀略微抬起,脑袋稍稍倾向一边,这构成了一个画面,我们常常可以在孩子身上看到——这表示:我希望能够和平解决!我想和你交流一下!

在孩子身上发生这种行为被称为胆怯。孩子一方面不想别人对他做什么,另一方面又尝试着要与人交流。明显的羞涩以及我们这里所描述的信号,并不是一种拒绝,不是拒绝交流的标志,恰恰相反,是在为接受将要进行的交流做准备。而生理上的信号却始终如一,他们缩着身子,稚嫩的脸上睁着大大的眼睛向外张望。

这种羞涩或者胆怯和一种天生的恐惧有关,也就是害怕陌生人,以及周围那些与自己的照料人不同的人。最初,当父亲剃光胡子后,儿童会认为那个长满胡子的男人一下子不见了。好似来了一个陌生人,家里的节律也变了,让人不习惯了。孩子最初的反应是合乎天性的,他跑开,或者把自己藏到母亲的背后,他只敢睁大眼睛远远地观察,这个陌生人是不是会威胁到他,还是可以和他和平相处。一般而言,孩子在观察的时候,头略微歪着。而如果孩子把头摆正,则表达了他对某个目标有兴趣。这个动作只是给人以目的明确的印象。

没有攻击性是种错误

一家人声称,在他们家里没有攻击性。这也是一种错误。攻击性是存在的,人们必须正视它,就像对恐惧一样,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孩子必须学会克服他的恐惧。为了摆脱恐惧,为了对付那些引起我们恐惧的事物,他可以做些什么呢?陌生的现象一旦变为熟悉,就不再可怕了。我们的情感需要得到回应,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而忽视它肯定是错误的。陌生就像是一种突然而至的疾病,同时引起我们的恐惧和好奇。通过接近(克服逃跑反应)和询问,我们试着去熟悉它。

在那些表面上不存在攻击性的家庭中,人们会惊讶地发现,在他们的家庭成员之间是怎样一种冷漠而微妙的爱被剥夺的状态(这正是攻击性中最糟的形式)。太多的东西被忽略了,而这正是对现实的漠视,也就是从真实感情中抽身而去;人们回避对抗,对着现实眨眨眼睛,它不适合我。不去注意别人,这正是遭遇对抗的表现。这是我们的一种自我欺骗,这种自我欺骗并非由于人与人之间正在进行的和将要进行的交互关系而引起。

此外还存在一种避雷针效应:洋娃娃被拆散,东西(意外)破了。忘记别人说过些什么(爱的剥夺);无法准确理解(对爱的剥夺的压抑)。僵硬的笑容根本无法表达什么。他人的感情无论如何都得不到期待的反馈。

攻击并非必然毁灭

攻击体现出一种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一些父母不愿对他们的孩子承认这点。同时,这种本能并不必然就具有破坏性。孩子像任何一种生物,试图保卫自己的意愿、目标以及领土,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可以肯定,攻击是一种本能而并非仅仅是由外部条件和影响而造成的结果。这种本能由激素引起。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两种不同的激素种类也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攻击类型。攻击的第一种类型来自于人类的狩猎冲动。这种攻击的意义和目的是进攻和杀戮,这是一种主动的攻击,倾向于首先采取行动。第二种类型的攻击是另一种激素类型,它主要用于防守。人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进攻,它激励人们保卫自己的领土,保卫自己的财产和生活,保卫家人,甚至是保卫自己的观点。当你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刺激,比如说威胁,这就像病毒一样,激励着你。一旦刺激消失,攻击也会逐渐消退。

那种积极的、卓有成效的攻击本能是以成功为目的,因达到目的并且获得战利品而得到满足。另一种防御性的攻击则在威胁消失后自动消退。

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目的性行为一旦启动,如果遭到外界阻止,无疑会引发攻击。如果孩子想要碰什么东西,却被母亲阻止。那么他的反应就已经带有攻击性。他大声哭喊,拼命反抗。这在换尿布的时候常常发生。婴儿的目的性活动妨碍了母亲的动作。也可以说是她阻碍了婴儿的活动。这个年龄的孩子会用哭喊来表现这种被归类为攻击性的行为,这是他们在这个阶段唯一具有攻击性的抗议手段了。以后有一天他也会试着去打他的母亲,因为他的行为受到了母亲的阻止。

在这里阻止目的性行为的还包括,让孩子停止游戏去吃饭。事先没有询问就打断他正在做的事,这必然引起他的攻击。当丈夫以及妻子忙到一半被打断时,他们的反应也同样会如此。因为孩子总是很主动,所以他们的攻击冲动更频繁以及更快速地被激活。这在孩子之间也产生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哥哥正用积木搭个塔,弟弟经过的时候把哥哥的心血都给毁了。

幼儿把一只玩具鸭子拖在身后,并且无论到哪,他都拖着它。当他拖不动它时,毫无疑问他的反应会带有攻击性,他开始哭泣,因为他的活动欲望遭到了阻止。成年人对这种现象司空见惯,比如当他们的车进了死胡同或者被别人超车时,其结果必然是攻击。所以成年人应该能够认识到这一现象,不要简单地去中断孩子的某种活动。他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即使是孩子,也可以与他们达成协议。孩子也是人,也具有和大人一样的权利。比如说,应该这样宣布吃饭时间:我们约定,你应该尽快过来吃饭。这是预先给出警告,允许孩子自己去结束正在做的事情。

如果我们因为可能是危险的而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那么我们必须接受孩子的攻击反应。

在这里,我们把攻击作为一种对于目的性行为被打断的本能反应。如果攻击无济于事,而我又别无选择,那就会引起挫败感。

相关知识

孩子攻击行为的规律方式


攻击性发展的一些规律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来说,儿童的最早的攻击性行为在两岁末开始表现出来。有人观察了成对做游戏的20-23个月的婴儿,记录下所有冲突情节,发现这些学步儿童为了和同伴争抢东西,可能会发生扭斗(如他们争执说“这是我的”;“明明已经有汽车了”等等)。争端发生时,他们还会威胁和逼迫同伴,迫使同伴退让。这表明20-23个月的婴儿已出现了早期的工具性攻击行为。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了攻击行为发展的如下年龄特点:

1.非指向性的发脾气行为在学前期逐渐减少,四岁后已不常见。而攻击性行为在学前期呈上升趋势,四岁达到顶峰;

2.三岁以后幼儿对同伴攻击自己之后的报复性反攻击反应明显增加;

3.激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在不同年龄各有不同,2-3岁幼儿往往在家长和成人发泄暴力后出现攻击性行为;年龄更大的儿童多在与同伴冲突后发生攻击行为;

4.攻击行为的方式也随年龄而变化。2-3岁孩子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争端的起因多为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他们的攻击性常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年龄稍大些的托儿所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身体性攻击越来越少,转而采用戏弄、奚落、说坏话或叫绰号等方式。年长儿童仍然会为争夺某样东西而发生攻击性行为,但攻击性的增长比例大多表现为故意攻击,主要目的是伤害别人。

5.从表面上看,儿童的攻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敌意性攻击随年龄增长却越来越多。原因是年长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角色承担能力使他们能推断别人的意图,一旦确信别人是要伤害他们时,便予以报复。

6.在对攻击性意图的认识上,3-5岁儿童已能认识到有意图的伤害比偶然的无意侵害更坏,但与年长儿童相比,他们不能有效地判明行动者的敌意意图。在一项研究中,让幼儿园、二年级和四年级儿童判别一个孩子推倒同伴搭的积木塔的意图是偶然的还是敌意性的破坏,或是亲善行为(如为了打扫房间)。

结果显示,能正确判断行动者真实意图的幼儿园儿童还不到一半(42%)。二年级儿童判断正确者达到57%,四年级儿童达到72%。

7.攻击性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特性。研究表表明,3岁时爱打架的幼儿,5岁时仍然爱打架。6-10岁时的身体和言语攻击的数量能很好地预示10-14岁时的打架、嘲笑、戏弄别人、与同伴争斗的倾向性。而且这种攻击性的稳定性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适用。心理学家对600多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地预测成年期(30岁)的攻击性(如犯罪行为,夫妻不和,自我报告的身体性攻击)。另一项研究发现不论男孩还是女孩,10岁时爱发脾气、攻击性强的,长大成人后大多与同事关系紧张。

8.虽然男性和女性的攻击性都具有稳定性,但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攻击性。世界各国一百多个研究的结果表明:男性不仅在身体性攻击方面,而且在言语性攻击方面也高于女性。

总之,小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其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父母要懂得一些常识知识用正确的手段来引导孩子的行为举止。

孩子为何常常出现攻击行为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常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容易犯罪。因此,孩子3岁以后若还经常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

常见原因:

1、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差是形成攻击性行为的原因之一。另据调查表明,电视上的暴力行为节目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也有很大影响。

2、不愉快情绪的自然发泄,如过度兴奋,或一件事总是做不好,成人却要他做不愿做的事。

3、有的父母脾气不好,对孩子不讲究教育方法。孩子做错事,不分青红皂白打一顿。孩子挨打后,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稼”到别人身上,就易找别人“出气”,逐渐形成攻击行为。

对于孩子的攻击行为,仅仅说不该做什么,或无视、袒护、轻描淡写批评了事都是不够的,应积极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孩子克服:

1、创造一个不利于攻击行为产生的环境。与成人相比,孩子的行为更易受环境的影响。实践证明,在一个有多种多样玩具、充裕的玩耍时间及良好气氛控制的环境中,孩子的攻击行为会大大减少。因此,应提供足够的空间、书和娱乐器具等供孩子选择,尽可能避免刀枪玩具、有攻击色彩的词语和攻击性行为的刺激。

2、教会孩子如何渲泄情感。烦恼、挫折、愤怒这些易于引起攻击性行为的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孩子来说,是点燃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线。因此要教给孩子渲泄烦恼、愤怒的方法,尽可能将攻击性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不妨引导孩子向大人倾诉内心情感;引导其将某些情感迁怒于那些毫无生命价值的“替罪羊”;引导孩子在适当的场合与时间大哭大叫一番;通过活动转移孩子当时不愉快、压抑的情感。

3、采用不同方法,提高孩子自控能力。首先使孩子对攻击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感到忧虑不安。其次,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使其设身处地体会受害者的苦痛,抑制自己不再进一步攻击。

4、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家长不应因自己不顺心而在孩子面前毫无顾忌地谩骂或攻击他人,注意自身修养;对孩子教育要求要一致,既不打骂也不溺爱孩子;夫妻间避免争吵,言行一致,树立良好的榜样。

宝宝攻击行为3大原因


1、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当小宝宝第一次做出攻击性行为时,大多数成人会觉得十分有趣,他们常常通过不断逗引宝宝进一步攻击他人来取乐。这无形中就传递给宝宝一种错误的信息,那就是攻击别人是一件十分有趣、能获得成人首肯的游戏。宝宝会乐此不疲,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攻击别人的习惯。

只要宝宝做错事,有些父母就不分青红皂白打他一顿。挨打的宝宝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并且将这种情绪“转嫁”到比他弱小的其他人身上。还有些父母担心宝宝在外被其他孩子欺负,于是就教育自己的宝宝:“如果有人欺侮你,你就狠狠揍他。”这对宝宝的攻击性行为无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受不良环境影响:由于宝宝的模仿能力很强,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又差,所以很容易模仿周围的人或影视镜头里的攻击行为。有资料表明,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孩子容易出现攻击行为。也就是说,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也是产生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宝宝情绪恶劣;2-3岁宝宝还不会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他们感觉自己被父母忽略、缺乏安全感、情绪受到压抑或者因为嫉妒别的孩子等,就很容易采取攻击性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以达到吸引父母注意力的目的。

坦然对待1岁宝宝的攻击行为


其实一岁左右的宝宝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很正常,应该辨证的看待这些行为:

一方面,这种行为只是孩子发育到这个年龄的标志,每个孩子都会经过这个时期,爸爸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另一方面,虽然这是孩子必经的一个过程,但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做正确的指导,孩子很可能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

一岁“暴力”宝宝,只有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也和大人一样,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如果他咬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一岁左右的孩子还不会为自己解释,所以对“他为什么要咬人?”一直让我们困惑。现在让我们看看究竟是什么让宝宝不得不动用“武力”解决问题。

语言表达贫乏

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一岁的孩子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也正是因为他不会说话,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所以他选择咬人或是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因此,下次你看到孩子急切向你表达,但你又不能弄明白时,一定要好好安慰他,肯定的告诉他“别着急,妈妈会帮助你的”,这样他就不会把怒火发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了。

宝宝的自卫

有时候孩子打人是出于一种自卫,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小朋友抢了他的奶瓶,或者有人先打了他,甚至有小朋友抓了他的头发。宝宝决不会容忍自己被欺负,他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

宝宝口腔发育

一岁左右的宝宝,口腔内牙齿、肌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育,他很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咬,可以帮他缓解口腔发育给他带来的不适。另外宝宝在学习说话的时候,也很喜欢把能抓到的东西放到口中,当然也包括小朋友的胳膊或手。这仅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种方式。好像只有这样做他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

宝宝的尝试

很多爸爸妈妈都想知道,为什么一旦孩子们和玩具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可怕的哭闹声,为什么他们每个人拿到自己的玩具还不能安静呢?答案很简单,宝宝在玩耍的过程中,除了知道玩具带给他乐趣之外,还意外的发现他的行为可以带来不同的后果,“如果我打了其他的小朋友,就一定会有事发生”。所以他总是不断尝试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周围事物。

宝宝的空间感

一岁左右的宝宝,不能准确的把握空间关系。所以他经常会发现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挤到一个小空间里。出于一种条件反射,他会不自觉地推开挡在他前面的孩子,或是对身边的小朋友采取武力进攻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确保自己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了。

宝宝情绪不好

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比如在他饿了、累了、尿布湿了时,他的心情就会很糟糕,这时候最容易出现孩子之间互相打闹。另外,一岁的孩子正在学习各项技能的时候,当他遭遇失败时心情会跟着变坏,打人的行为就很容易出现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