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攻击性行为原因!

一般将能引起别人对立和争斗的行为称为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表现为:当儿童遭受挫折时显得焦躁不安,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夺别人东西、扔东西等方式,引起同伴或成人与他对立和争斗。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可以针对教师或同伴,但更多的则是针对自己的父母。攻击性行为以学龄前儿童最为常见,到学龄期就日渐减少了。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本能驱动力的结果。行为学派则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社会学习性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攻击行为模式而学习到的。攻击性行为与父母的教育和期望有关。社会对男子角色的期望之一是强悍有力,对男孩的攻击性行为也较多宽容。经常受到父母体罚的儿童,倾向于崇尚武力,习惯于用“武力”解决问题,攻击性行为较多。此外,攻击性行为与儿童身体活动能量过剩,缺乏社会交往能力等因素有关。

相关推荐

孩子攻击行为的规律方式


攻击性发展的一些规律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般来说,儿童的最早的攻击性行为在两岁末开始表现出来。有人观察了成对做游戏的20-23个月的婴儿,记录下所有冲突情节,发现这些学步儿童为了和同伴争抢东西,可能会发生扭斗(如他们争执说“这是我的”;“明明已经有汽车了”等等)。争端发生时,他们还会威胁和逼迫同伴,迫使同伴退让。这表明20-23个月的婴儿已出现了早期的工具性攻击行为。

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了攻击行为发展的如下年龄特点:

1.非指向性的发脾气行为在学前期逐渐减少,四岁后已不常见。而攻击性行为在学前期呈上升趋势,四岁达到顶峰;

2.三岁以后幼儿对同伴攻击自己之后的报复性反攻击反应明显增加;

3.激发攻击行为的因素在不同年龄各有不同,2-3岁幼儿往往在家长和成人发泄暴力后出现攻击性行为;年龄更大的儿童多在与同伴冲突后发生攻击行为;

4.攻击行为的方式也随年龄而变化。2-3岁孩子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争端的起因多为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他们的攻击性常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年龄稍大些的托儿所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身体性攻击越来越少,转而采用戏弄、奚落、说坏话或叫绰号等方式。年长儿童仍然会为争夺某样东西而发生攻击性行为,但攻击性的增长比例大多表现为故意攻击,主要目的是伤害别人。

5.从表面上看,儿童的攻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敌意性攻击随年龄增长却越来越多。原因是年长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角色承担能力使他们能推断别人的意图,一旦确信别人是要伤害他们时,便予以报复。

6.在对攻击性意图的认识上,3-5岁儿童已能认识到有意图的伤害比偶然的无意侵害更坏,但与年长儿童相比,他们不能有效地判明行动者的敌意意图。在一项研究中,让幼儿园、二年级和四年级儿童判别一个孩子推倒同伴搭的积木塔的意图是偶然的还是敌意性的破坏,或是亲善行为(如为了打扫房间)。

结果显示,能正确判断行动者真实意图的幼儿园儿童还不到一半(42%)。二年级儿童判断正确者达到57%,四年级儿童达到72%。

7.攻击性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特性。研究表表明,3岁时爱打架的幼儿,5岁时仍然爱打架。6-10岁时的身体和言语攻击的数量能很好地预示10-14岁时的打架、嘲笑、戏弄别人、与同伴争斗的倾向性。而且这种攻击性的稳定性无论对男性还是女性都适用。心理学家对600多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地预测成年期(30岁)的攻击性(如犯罪行为,夫妻不和,自我报告的身体性攻击)。另一项研究发现不论男孩还是女孩,10岁时爱发脾气、攻击性强的,长大成人后大多与同事关系紧张。

8.虽然男性和女性的攻击性都具有稳定性,但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攻击性。世界各国一百多个研究的结果表明:男性不仅在身体性攻击方面,而且在言语性攻击方面也高于女性。

总之,小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其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父母要懂得一些常识知识用正确的手段来引导孩子的行为举止。

坦然对待1岁宝宝的攻击行为


其实一岁左右的宝宝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很正常,应该辨证的看待这些行为:

一方面,这种行为只是孩子发育到这个年龄的标志,每个孩子都会经过这个时期,爸爸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另一方面,虽然这是孩子必经的一个过程,但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做正确的指导,孩子很可能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

一岁“暴力”宝宝,只有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也和大人一样,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如果他咬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一岁左右的孩子还不会为自己解释,所以对“他为什么要咬人?”一直让我们困惑。现在让我们看看究竟是什么让宝宝不得不动用“武力”解决问题。

语言表达贫乏

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一岁的孩子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也正是因为他不会说话,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所以他选择咬人或是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因此,下次你看到孩子急切向你表达,但你又不能弄明白时,一定要好好安慰他,肯定的告诉他“别着急,妈妈会帮助你的”,这样他就不会把怒火发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了。

宝宝的自卫

有时候孩子打人是出于一种自卫,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小朋友抢了他的奶瓶,或者有人先打了他,甚至有小朋友抓了他的头发。宝宝决不会容忍自己被欺负,他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

宝宝口腔发育

一岁左右的宝宝,口腔内牙齿、肌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育,他很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咬,可以帮他缓解口腔发育给他带来的不适。另外宝宝在学习说话的时候,也很喜欢把能抓到的东西放到口中,当然也包括小朋友的胳膊或手。这仅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种方式。好像只有这样做他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

宝宝的尝试

很多爸爸妈妈都想知道,为什么一旦孩子们和玩具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可怕的哭闹声,为什么他们每个人拿到自己的玩具还不能安静呢?答案很简单,宝宝在玩耍的过程中,除了知道玩具带给他乐趣之外,还意外的发现他的行为可以带来不同的后果,“如果我打了其他的小朋友,就一定会有事发生”。所以他总是不断尝试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周围事物。

宝宝的空间感

一岁左右的宝宝,不能准确的把握空间关系。所以他经常会发现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挤到一个小空间里。出于一种条件反射,他会不自觉地推开挡在他前面的孩子,或是对身边的小朋友采取武力进攻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确保自己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了。

宝宝情绪不好

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比如在他饿了、累了、尿布湿了时,他的心情就会很糟糕,这时候最容易出现孩子之间互相打闹。另外,一岁的孩子正在学习各项技能的时候,当他遭遇失败时心情会跟着变坏,打人的行为就很容易出现了。

宝宝攻击行为的缘由和纠正办法


宝贝攻击小伙伴的3个原因。

1、遗传引起: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

2、家庭影响:如果父母惯于对宝贝施以暴力,那么宝贝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其他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

3、环境影响:宝贝很容易模仿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镜头里人物的攻击行为,因此应该去除这些环境因素对宝贝的影响。

纠正攻击行为的3个游戏。

1、角色扮演游戏:2-3岁的宝贝缺乏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采用角色扮演游戏,可以让他在角色扮演中来体验角色,宣泄情绪,表达愿望,帮助他克服自己的攻击行为。

2、模仿游戏:模仿游戏可以通过模仿活动,发展宝贝的自我意识,培养他的自我约束能力。做模仿角色游戏时,一旦宝贝行为失控,父母应立刻进行干预,并对他进行指导,直到他能够控制自己。

3、画画游戏:画画游戏可以帮助宝贝利用实物控制自己的动作和行为,具体做法是,先指导宝贝用手指画画,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接下来让他练习用手掌涂色,先用铅笔画好轮廊,然后用手指,最后用手掌涂上颜色。当他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动作时,让他练习用笔在画板上画。

矫治宝宝攻击行为的10种策略


1、设良好的环境。与成人相比,宝宝的行为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一个有多种多样玩具、充裕的玩耍时间及良好气氛的环境中,孩子的攻击行为将大大减少。因此,家有小暴君的父母应提供足够的空间、玩具、书籍和其他娱乐器具供宝宝选择。在选择玩具与娱乐器具时,应尽可能避免刀枪等明显有攻击倾向的玩具,也不要让宝贝看有暴力镜头的电影、电视。

2、母要担当宝宝的楷模。父母应控制自己,不要怒骂责打孩子,不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语言,尽量使家庭生活变得更加和谐与惬意。有空就多带宝宝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外出郊游、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看电影、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

3、平时加强亲子沟通。每天抽出一些时间与宝宝多多沟通,这样可以准确地了解宝宝的情绪。此外,也可以通过讲故事、聊天等方式向宝宝表明你的立场。如果宝宝有进步,应立刻给予鼓励,以增强他的自信心。

4、施冷处理。如果宝宝仅仅为吸引父母的注意而发生攻击性行为,那么不要理会他。只要没有危险,就一定要控制大人自己的情绪,让他彻底受到冷落。时间长了,宝宝就会明白,他的这一招丝毫没有效果,那么他会考虑放弃。

5、除不当的奖励。宝宝之所以出现攻击性行为,有时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某种“利益”。要遏制宝宝的攻击性行为,父母一定不能让他得逞。比如宝宝抢走小朋友的玩具,那么父母一定要坚持将玩具还给小朋友。如果让宝宝继续拥有他靠暴力获得的玩具,那么这个玩具便成了他攻击性行为的奖励,无形中就鼓励了宝宝的攻击行为。所以,当宝宝出现攻击行为时,父母要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处理时态度一定要鲜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孩子意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6、通过游戏了解宝宝内心。2~3岁的宝宝还缺乏用语言准确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所以我们很难询问出他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此时,父母可以尝试让宝宝参与角色扮演游戏,让他分别扮演父母、老师、受攻击的小朋友等,引导宝宝想象受害者在受到攻击后的感觉和心情。在游戏过程中,父母可以对宝宝进行有效的引导,同时也通过游戏深入了解宝宝的内心世界,找准宝宝攻击性行为的症结所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7、导宝宝遵守规则。带宝宝玩一些他喜爱的游戏,比如棋类、打弹子、玩扑克牌、投球等具有竞赛性质和固定规则的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宝宝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在带宝宝参与这些规范性游戏时,宝宝时常还会“原形毕露”,此时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宝宝逐步减少犯规的次数,一直到他学会完全自觉地遵守规则为止。等宝宝能够比较好地控制情绪之后,还可以请宝宝的小伙伴来一起做游戏,增加宝宝游戏的乐趣,同时也让宝宝接受小伙伴的监督,更好地学会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

8、助宝宝控制情绪。涂鸦是每个宝宝都喜爱的游戏。如果2~3岁的宝宝还不习惯用笔画画,没关系,那就让他用手指画好了。一开始宝宝可能乱涂乱抹,动作幅度逐渐越来越大,最终一发不可收拾,以至失去控制,紧接着可能又要开始他的攻击行为。每当宝宝快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父母可以抓住他的双臂,使他平静下来。在这项活动中,需要父母时刻牢记的是,重点不是激发和鼓励宝宝如何去进行想象和创造,而是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9、宝宝良性的心理暗示。当宝宝开始他的攻击行为的时候,父母可及时提醒宝宝:“宝宝能管住自己。他不会打小弟弟!让我们看看宝宝怎么管住自己。”父母的信任与提醒都是良性的心理暗示,可能让宝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得到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进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10、渲泄情绪的正确方式。烦恼、挫折、愤怒等,这些都是容易引起攻击性行为的负面情绪。因此,请尽快让宝宝掌握宣泄情绪的正确方式。比如让宝宝向父母哭诉一番、给宝宝一个可以发泄内心不满的玩具,或让宝宝在适当的场合与时间大哭大叫一番等。只要能让宝宝找到不至于伤害他人而又能有效地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就能将攻击性行为降到最低限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