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一味地给孩子挑错,即使孩子再怎么努力,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都是一无是处,总能挑出孩子的错误和不足。比如,孩子学习已经很努力了,考试成绩全班第二,他们马上会说,人家怎么能第一,你怎么不能第一!至于孩子的其他方面,那就更是越看越不顺眼。

家长以为,孩子像小树,只要把他身上的枝枝杈杈全去掉,就长直了,只要把孩子的错全挑光,孩子就完美了。同时,更直接的原因是他们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这一望、一恨、一挑的结果是什么呢?他们不懂得,小树的枝杈也不可以全去掉的。否则就没有光和作用了,树就会不再生长,甚至会死掉。

这种挑错教育有四大弊端:

一是不利于孩子良好“自我意象”的形成。

孩子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尤其是小学生,自我意识正处于客观化时期,即使是中生也是“他评”占重要的地位。家长认为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结果孩子就真的认为自己是个笨蛋,是个什么也不行的人。没有了自信,没有了自尊,或者说,自尊与自信受到打击。以后的发展可想而知了。

二是孩子前进没有了动力。

很多孩子之所以很努力,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老师表扬,为了家长夸奖,同学的赞美。正像一首歌所唱的那样:“为了母亲的微笑”。老师、家长都一味地贬低他,看不起他,他会怎样呢?他会破罐子破摔。甚至用恶作剧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你不说我不好吗,我就给你来个不好的让你见识见识。心理学中经常提到“皮格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现象”,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三是孩子容易同家长顶牛。

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没有主见,对家长高度依恋,有时候家长批评完了,他们委屈地哭两声就完事了。到了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反抗心理开始发挥作用。他们也从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向主观化时期转变,他们对待问题,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自己的主见,于是,开始与家长乃至老师对着干,你说我们不好,我还认为你不好呢!尤其是初中的高年级和高中阶段的前期,他们在问题的归因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一切好事愿意归功于自己,一切失败和不好的事情,他们愿意归因于别人或者客观环境,因此,孩子同家长顶牛现象很严重。这时家长在一味地挑错,那就加剧了矛盾。轻的是亲子之间冷战,重的是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极个别的杀害父母。

四是容易导致孩子心理疾病。

家长的一味挑错,孩子始终处在负性情绪之中,久而久之,极容易导致心理疾病。诸如自卑、焦虑、孤独、冲动、嫉妒等等。

相关知识

教育专家:乱花压岁钱折射小孩理财教育四大弊端


春节期间,很多孩子都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但有不少孩子将这笔钱花在了网吧、迪厅,购买高档服装、玩具以及同学之间请客吃饭上。对此,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指出,孩子们乱花压岁钱折射出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理财教育是一个盲点,目前存在四大弊端。

关颖说,通过对2000余名未成年犯和1000余名普通未成年人调查显示,未成年犯的零花钱明显高于普通未成年人。在零花钱的用途上,未成年犯犯罪前零花钱越多,去歌舞厅、游戏厅、网吧、洗浴中心等“儿童不宜”场所的比例越高。由于缺乏正确的金钱观、不懂科学使用金钱,很多未成年犯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金钱。调查表明,在所有犯罪类型中,因为抢劫、盗窃等与“钱”有关的罪名而锒铛入狱的孩子占到全部未成年犯的70%以上,远远高出其他犯罪类型。

关颖指出,未成年人对钱的认识和行为以及走上犯罪道路的教训,反映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存在四大弊端:

一是许多家长未曾给孩子家庭经济状况的真实信息,富裕家庭没告诉过孩子创业的艰辛,经济拮据的家庭则耻于跟孩子谈钱,甚至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兜儿里有钱。孩子没有丝毫家里缺钱的危机感,更不懂得什么是节俭。

二是社会上对拜金主义金钱观的过度渲染,尤其是对某些“明星”“大腕”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的推崇,使未成年人潜移默化地受到扭曲的金钱教育。

三是消费指导欠缺。未成年人驾驭金钱的能力较低,时常是在相互攀比中、在商品广告的诱导下决定自身的消费行为,购买“儿童不宜”的用品、进入“儿童不宜”的场所,陷入盲目消费、高档消费、炫耀消费的误区。

四是未成年人获取金钱的欲望膨胀得不到有效制止,当父母的给予或自己的收入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对金钱的需求时,在外力的引诱下就可能以违法的手段达到获取钱财的目的。

关颖表示,未成年人理财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损伤宝宝智力的10大致命杀手


影响孩子智力的因素很多,但有值得肯定的是,要想有个聪明宝宝,母亲应该从妊娠时期就要做好防范措施。父母还必须明白一点,不是只有疾病才能影响孩子的智力,而心理问题更是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保护孩子的智力,父母应该了解哪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智力。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将导致婴儿低能的众多有害因素归纳为十大类:

(一)感染和中毒

这是首位重要因素。已经比较明确的是在胎儿期母体感染风疹、流感和其他病毒性疾病,尤其在初孕3个月,容易招致先天性畸形和智力障碍。围产期羊水感染、婴儿期脑炎、脑膜炎、性病等严重感染,严重妊娠毒血症,孕母受到铅、汞、化学品和药物毒性作用,皆可影响脑功能,导致低能。

(二)外伤和物理因素

放射线照射(诊断或治疗)、难产、产伤,胎儿窒息缺氧损害脑神经细胞最为严重,低能发病率颇高。

(三)代谢和营养障碍

各种代谢障碍,包括内分泌障碍等皆可导致低能,多数与先天性遗传病有关(与先天性酶的缺陷有明显关系)。营养障碍包括各种原因的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四)头脑疾病

包括脑肿瘤、多发性硬化症、遗传性共济失调、各种神经变性疾病所致精神发育不良。

(五)原因不明的产前因素或疾病

如先天性脑畸形等。

(六)染色体异常

包括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畸变,后者畸变导致精神缺陷较前者严重。

(七)未成熟儿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新生婴儿体重不足2500克,或胎龄不到37周娩出者,均称未成熟儿。

由于躯体发育不全,必然影响脑功能和智力发育。如新生儿体重低于1500克,低能发病率可高出数倍至10余倍。

(八)婴儿期精神疾患

如婴儿孤独症、心理严重缺陷,均影响正常学习过程,影响智力。

(九)心理—社会因素

早期社会隔绝、人为情感剥夺、缺乏母爱、孤儿无人照料、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子女、文化闭塞、不适当的教导方式等均可影响智力水平。

(十)原因不明

约占本症40%~60%,有待深入研究。

预防智力低下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上述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消除或避免。比较强调的是禁止近亲结婚,禁止有明文规定的遗传性明显的患者生育(因双亲低能造成子女低能的发病率高达42%~60%),开展遗传咨询,婚前身心健康检查,避免孕期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物质、有害有毒物质以及药物等。

四大教育误区埋没聪明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要做的应是:了解孩子的特点,理解他,创造适合他成长的环境。但是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要求孩子,结果不但不利于孩子成长,还可能埋没原本很聪明的孩子。

钢琴、绘画、跳舞。越来越多家长不惜重金让宝宝早早参加各种培训班。相反,碰到孩子发呆、多动、内向……家长们却认为只是小问题。由于家长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往往用社会上统一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学习,结果衍生出很多不利于宝宝成长发展的错误做法。

开发宝宝的学习能力最好能有专业人士的参与。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

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

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误区四: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而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这类孩子其实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

其实,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的脑子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的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知道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开发宝宝“学能”应向专业人员取经

造成以上诸多育儿误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广大父母对宝宝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但却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致强制学习、拔苗助长、人云亦云和盲目从众等现象比比皆是,对孩子的教育并没有定势,应该根据其天赋和特性来具体对待。公平的教育就是对所有的人不公平,父母应重视孩子的个体教育,用科学的育儿理念来武装头脑,”邹小兵教授说,“开发宝宝潜能的基础应该是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一味用共性的规则去要求他们。”

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保健专业人员在我国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的明显缺位。日前,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婴幼儿保健学组在全国七个城市针对1200多位0~3岁婴幼儿父母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父母意识到需要特别培养宝宝的学习能力,但是仅有一成父母意识到从事婴幼儿健康的专业人员指导的重要性。

而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关于婴幼儿早期学能发展其实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并有专业医务人员给予父母指导。但是在国内新晋爸爸妈妈们的“育儿经”,多是从长辈、同事、幼教人员等处咨询得来的,而很少有人会请教儿童保健专业人员。

幼儿早期教育四大误区


误区一把婴儿当成病人

现在的孩子都很“娇贵”,从一出生就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调查中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

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能力,他们一出生则有72种潜能,他们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孩子的抵抗力也不像家长们想像的那么差,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欲望非常强。婴儿对环境的要求不是单一的,除了照顾以外,他们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以挖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如果只是把他们当成病人一样地照顾,他们的潜能就一个一个地消失了。

误区二把教育当成备考

专家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家长们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到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不论上什么班儿,目的就是“拿成绩”。

教育和学习不是一回事,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来衡量的。教育是要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

误区三把目标定得太高

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在家长们的心中,都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希望孩子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希望孩子成为奥运冠军;希望孩子成为中国的肖邦……因此,家长们深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否则就再也不会有“大出息”了。

人生的起跑线不止是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孩子要准备好每一段路程所需要的本领,去完成一个近期的目标。这个目标看得到,跳一跳就可以摸到,而不是那个根本就不能理解也看不见的目标。

误区四总盼孩子是“神童”

调查中发现,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家长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

早期教育的误区其实还不止这四个,只是这四个误区比较普遍。对于家长们来说,孩子的教育最重要,所谓“关心则乱”,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关键是一定要及时地改变自己失误的地方。当然,也要全社会创造好的教育环境,减少外界给孩子的压力,因为身心健康是孩子成才的先决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