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很多孩子都会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但有不少孩子将这笔钱花在了网吧、迪厅,购买高档服装、玩具以及同学之间请客吃饭上。对此,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指出,孩子们乱花压岁钱折射出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理财教育是一个盲点,目前存在四大弊端。

关颖说,通过对2000余名未成年犯和1000余名普通未成年人调查显示,未成年犯的零花钱明显高于普通未成年人。在零花钱的用途上,未成年犯犯罪前零花钱越多,去歌舞厅、游戏厅、网吧、洗浴中心等“儿童不宜”场所的比例越高。由于缺乏正确的金钱观、不懂科学使用金钱,很多未成年犯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金钱。调查表明,在所有犯罪类型中,因为抢劫、盗窃等与“钱”有关的罪名而锒铛入狱的孩子占到全部未成年犯的70%以上,远远高出其他犯罪类型。

关颖指出,未成年人对钱的认识和行为以及走上犯罪道路的教训,反映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存在四大弊端:

一是许多家长未曾给孩子家庭经济状况的真实信息,富裕家庭没告诉过孩子创业的艰辛,经济拮据的家庭则耻于跟孩子谈钱,甚至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兜儿里有钱。孩子没有丝毫家里缺钱的危机感,更不懂得什么是节俭。

二是社会上对拜金主义金钱观的过度渲染,尤其是对某些“明星”“大腕”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的推崇,使未成年人潜移默化地受到扭曲的金钱教育。

三是消费指导欠缺。未成年人驾驭金钱的能力较低,时常是在相互攀比中、在商品广告的诱导下决定自身的消费行为,购买“儿童不宜”的用品、进入“儿童不宜”的场所,陷入盲目消费、高档消费、炫耀消费的误区。

四是未成年人获取金钱的欲望膨胀得不到有效制止,当父母的给予或自己的收入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对金钱的需求时,在外力的引诱下就可能以违法的手段达到获取钱财的目的。

关颖表示,未成年人理财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延伸阅读

压岁钱帮孩子学理财


今天是我市中小学教师报到的日子,明天起,63万中小学生就要怀揣新学期的学费去学校报到了。你是否知道,新学期的学费很多都是孩子自己“挣”出来的——用的是他们的新年压岁钱。不仅如此,很多父母在让孩子的压岁钱“充公”交学费后,把多余的部分都存到了银行或给孩子买了保险。虽然父母本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但是在孩子看来还是非常委屈的,有的孩子还发出了“留点压岁钱给我们用用”的呼声。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打理法

案例一:压岁钱全部上交

姚女士的孩子读小学四年级了,从孩子生下来以来,压岁钱都是在孩子手里、袋里“热乎”了一个晚上,就“上交”给了家长。姚女士对孩子说:“压岁钱放在妈妈这里,以后你要买什么东西,问妈妈拿就是了。”于是,这些年下来,孩子究竟有多少压岁钱谁都不清楚,压岁钱“混”进了家里的大财务,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案例二:压岁钱全部归孩子

而程先生则对孩子比较放开,孩子现在读初二了,从小学开始,过年得到的压岁钱全部归孩子自己打理。所幸的是,他的儿子比较自觉,他会在开学时,拿着压岁钱去交学费,在同学过生日时,给同学买礼物,还会将压岁钱献爱心。更令人开心的是,孩子暑假出去夏令营、旅游也是用自己的压岁钱的。

案例三:压岁钱存到银行里

周女士的做法比较简单,她觉得可以通过压岁钱让孩子有个金钱的观念,学点理财的初步知识。于是,从孩子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带着孩子到银行,将压岁钱开了个银行账户存起来,因为孩子没有身份证,所以用了户口簿,账户也用了孩子自己的名字,同时密码也是孩子自己设的。这几年,压岁钱的数目比较大,周女士就帮孩子将1000元以上的整数存一年的定期存单,零钱则存活期,她还趁机告诉孩子,定、活期的区别,现在,孩子的压岁钱已有7000多元呢。

专家建议:教孩子学会理财

嘉兴市教育研究院的张老师认为,父母“不留余地”地包办孩子压岁钱对孩子成长不利。“有些大人每个月的薪水打入银行卡都会觉得不爽,何况是平时口袋空空又渴望自由自主的青少年,压岁钱只让他们过过手并不是很好的教子方法。”张老师的建议是,父母包办孩子部分压岁钱,根据自身实际给孩子留开适量的余额供孩子自己发挥,父母可以事先听取孩子的花钱计划,给予适当指导,这样才可以给孩子真正的理财“练兵”机会。那么,孩子过年得到的压岁钱究竟应该如何打理呢?记者为此采访了中国银行嘉兴市分行的金融理财师潘丹,潘丹认为,在现代这个社会里,很有必要从小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这一方面可以避免孩子养成乱花钱的坏毛病,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这也是孩子进行社会实践的一个方法。同时,潘丹还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采用不同的理财方法。

方法一:建立账户

有的小学生,从来没有到银行里去过,也不知银行是干什么的、钱存到银行里怎么会有利息,这样,就可以带孩子到银行里,将小额的压岁钱存个活期,数额较大的压岁钱存个定期,也可以将孩子平时的零花钱存个零存整取,这样,让孩子有了初步理财的观念,让孩子知道积少成多,同时,在孩子上大学时这笔存款还可以派上大用场呢。

方法二:购买保险

春节过后,是各家保险公司少儿险的销售旺季,有的保险公司还会推出一些新产品。家长可以为孩子投保,用孩子的压岁钱购买“教育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这既与银行储蓄一样有保证、有分红收益,还可以起到保障功能,家长可以趁机告诉孩子保险是怎么回事,当遇到特殊情况时,保险可以给人带来意外的保障呢。

方法三:购买大件物品

有的时候,钱花了就花了,什么都看不到、没留下,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压岁钱购买一些耐用的大额消费品。比如电脑啊、乐器啊、运动器材啊,如果钱不够,家长可以“赞助”,这样,让孩子在使用这些东西时,会有相当的成就感。

方法四:学会收藏

作为常规的理财方法,收藏也是其中之一,如果孩子年纪比较大,上了初中或高中,同时他比较感兴趣集邮、集纪念币等什么的,就可以让孩子用压岁钱购买,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收藏艺术的兴趣,还可以陶冶情操,等以后这些收藏变现时,收益可能会高于普通的投资呢。

方法五:投资基金和股票

这个方法仅适用于大学生,特别是学习金融类专业的大学生,让大学生用压岁钱进行专业性比较强的投资:基金、股票、个人外汇买卖、纸黄金等等,这也为孩子今后工作以后、会赚钱后,掌握正确的投资方法打下基础。

挑错教育的四大致命弊端


有些家长,一味地给孩子挑错,即使孩子再怎么努力,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都是一无是处,总能挑出孩子的错误和不足。比如,孩子学习已经很努力了,考试成绩全班第二,他们马上会说,人家怎么能第一,你怎么不能第一!至于孩子的其他方面,那就更是越看越不顺眼。

家长以为,孩子像小树,只要把他身上的枝枝杈杈全去掉,就长直了,只要把孩子的错全挑光,孩子就完美了。同时,更直接的原因是他们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这一望、一恨、一挑的结果是什么呢?他们不懂得,小树的枝杈也不可以全去掉的。否则就没有光和作用了,树就会不再生长,甚至会死掉。

这种挑错教育有四大弊端:

一是不利于孩子良好“自我意象”的形成。

孩子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尤其是小学生,自我意识正处于客观化时期,即使是中生也是“他评”占重要的地位。家长认为孩子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结果孩子就真的认为自己是个笨蛋,是个什么也不行的人。没有了自信,没有了自尊,或者说,自尊与自信受到打击。以后的发展可想而知了。

二是孩子前进没有了动力。

很多孩子之所以很努力,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老师表扬,为了家长夸奖,同学的赞美。正像一首歌所唱的那样:“为了母亲的微笑”。老师、家长都一味地贬低他,看不起他,他会怎样呢?他会破罐子破摔。甚至用恶作剧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你不说我不好吗,我就给你来个不好的让你见识见识。心理学中经常提到“皮格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现象”,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三是孩子容易同家长顶牛。

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没有主见,对家长高度依恋,有时候家长批评完了,他们委屈地哭两声就完事了。到了青春期,独立意识增强,反抗心理开始发挥作用。他们也从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向主观化时期转变,他们对待问题,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自己的主见,于是,开始与家长乃至老师对着干,你说我们不好,我还认为你不好呢!尤其是初中的高年级和高中阶段的前期,他们在问题的归因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一切好事愿意归功于自己,一切失败和不好的事情,他们愿意归因于别人或者客观环境,因此,孩子同家长顶牛现象很严重。这时家长在一味地挑错,那就加剧了矛盾。轻的是亲子之间冷战,重的是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极个别的杀害父母。

四是容易导致孩子心理疾病。

家长的一味挑错,孩子始终处在负性情绪之中,久而久之,极容易导致心理疾病。诸如自卑、焦虑、孤独、冲动、嫉妒等等。

早教:巧用压岁钱,教孩子理财


新春佳节时的孩子一直非常开心,爽快玩耍,大把的零食,并且压岁钱少则几百块更多就是上千元。许多 父母在为压岁钱犯愁:没收了压岁钱,怕孩子难过;让孩子自身管理方法压岁钱,又怕他(她)培养胡乱花钱的不良习惯。怎么教孩子理财?

多文化教育 勿攀比

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心理权威专家A强调,给孩子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式。但怎样看待孩子的压岁钱反映的是亲子教育。实际上,孩子对压岁钱的来历并不清楚,只了解“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有的孩子还会继续攀比谁接到的压岁钱多;有的孩子怎么教孩子理财?还觉得压岁钱是老人应当给的,是“自身赚来的”。因而,父母应告知孩子压岁钱是表述对孩子的一种爱,是老人的一份情意,不能用钱财的是多少来考量,因而不适合攀比。

多沟通交流 勿没收

孩子的压岁钱有的被父母没收,有些是自身解决。杨海燕强调,解决孩子的压岁钱并不是简易的钱给谁花的难题,只是让孩子具有恰当的价值观念和单独观念。怎么教孩子理财?假如孩子能单独应用钱,压岁钱就该让孩子自身解决,这对孩子的发展十分关键。假如父母把孩子的压岁钱没收,不许孩子学会独立操纵,非常容易给孩子导致投资理财的消沉心理状态,对孩子社会心理发展趋势也是不好的。

针对这些还不可以非常好地单独应用压岁钱的孩子,聪慧的作法是告知孩子由父母临时帮她们存放,另外教育 孩子怎么管理和整体规划一大笔钱,使孩子自小感受到財富累积的艰苦与有效收入支出的快乐。父母何不和孩子讨论一下压岁钱怎么花最更有意义,教给孩子恰当的投资理财意识,不必让压岁钱歪曲了孩子的心。

善心提醒

压岁钱要先消毒杀菌

怎么教孩子理财?数据调查报告,均值每一张RMB细菌很多数达118万只,在其中能发病的病菌包含橙黄色链球菌、大肠埃希菌、乙肝病毒等,这种都是威协孩子的身心健康。因而给孩子的压岁钱最好新币,或提早消毒杀菌。消毒杀菌最有效的方式是应用紫外线灭菌灯或放进太阳下曝晒。

关于“压岁钱”的传说


传说一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

传说二

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原来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到了明清,“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到了近代则演变为红纸包一百文铜钱赐给晚辈,寓意“长命百岁”。对已成年的晚辈红纸包里则放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到银行兑换票面号码相连的新钞票给孩子,祝愿孩子“连连高升”。

小孩的是“压祟钱”,老人的才是“压岁钱”。老人的“压岁钱”是指为了他们不再增长岁数,可以多活几年。

传说三

压岁钱的来历,它最早出现于唐朝宫廷,当时宫中有散钱之风。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云:唐玄宗天宝年,“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钱为戏。”王建在《宫词》中载:“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春日内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从春日“掷钱为戏”,到“散与金钱”,后又发展到赠“洗儿钱”。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称,杨贵妃生子时,“玄宗亲视之,喜赠贵妃洗儿钱”,以贺喜驱邪。至宋、元,便形成一种民俗。它与正月初一春节结合,形成早期的“压岁钱”。但当时还没有流通的货币,而只是一种特制的“压岁钱”。

每逢春节,长者往往要给晚辈们压岁钱,而且多用一些连号的新纸币,这个带有浓厚节日色彩的习俗缘由何在,为什么要用连号的新纸币,恐怕很少有人知晓.

压岁钱由来已久,古称"厌胜钱"、"压胜钱"、"压崇钱"、"押岁钱"等,在钱币系列中,它被归为花钱类.早在汉代我国就已出现压岁钱,以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居多,钱的正面多为吉祥文字,如"去殃除凶"、"福山寿海"、"长命富贵"、"强身健体"等,还有的正面为钱文,背面为祥瑞图案,如"北斗七星"、"龟蛇"、"生肖"等纹饰.唐朝时期,宫廷盛行春节散钱,当时人们把春节这天作为立春日,在宫内相互朝拜.而当时在民间还没有拜年的习俗.宋元以后,春节被定为正月初一,春节散钱习俗就演变为长者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记载:"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者赐小儿者钱,亦谓之压岁钱."明清时期,长者用红绳串连着压岁钱送与晚辈.民国时期,方孔圆钱基本取消,长辈则用红纸包一百文铜钱作为压岁钱,其寓为"长命百岁",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者喜欢选用连号的新纸钞赐予晚辈,有"连连好运、连连高升"之意,这种送连号钱给晚辈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压岁钱的习俗源远流长,是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

到清代,才有儿童庆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置之卧所,曰“压岁钱”。至民国,又曾流行以红纸包100铜元,以示“长命百岁”,建国后才用纸币,以示祝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