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孩子对妈妈有依恋情结是正常的。尤其是1到2岁的幼儿,对特殊人的偏爱显得更为强烈,他们会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母亲看作一个“安全基地”,一旦与母亲分离,就会变得紧张、恐惧,即出现“分离焦虑”。

孩子的眼里为什么只有妈妈?

“妈妈”这份“工”静颜已经打了3年了,怎么也算是熟手了,却仍然天天喊累。我不解:“孩子都上幼儿园了,身边还有爷爷奶奶照顾着,怎么你还这么累呢?”

“咳,别提了。儿子眼里只有我这个妈,别人他谁都不要。每天下班从一推开家门开始,我就被这小祖宗粘上了,给他讲故事,陪他玩游戏,还得听他讲东讲西,稍有走神,就遭到抗议。这还不算,吃饭要我喂,拉屎要我擦,洗澡也得我来搓……家里人有心插手,他立马不干了,好像就我一个人享有照顾他的特权。唉,谁让人家是咱儿子呢?咱认了!”

静颜自己说起来又悲壮又幸福。我却不敢苟同。因为这样下去,一定会有问题。

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孩子对妈妈有依恋情结是正常的。尤其是1到2岁的幼儿,对特殊人的偏爱显得更为强烈,他们会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母亲看作一个“安全基地”,一旦与母亲分离,就会变得紧张、恐惧,即出现“分离焦虑”。但通常3岁以上的孩子就应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对家人的亲近之情虽有差别却绝不应拒斥。类似静颜儿子这样的显然已经属于过度依恋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由于母亲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初为人母的总对别人放心不下,对孩子事事亲力亲为,与孩子形影相随,从而使孩子很少有机会和爸爸以及其他亲人亲密接触,这样在孩子眼里心里自然就只有妈妈而没有别人了。

孩子的眼里只有妈妈,问题不只是妈妈累,更重要的是这种过度依恋如不加以控制,会严重影响孩子自立能力、独立生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会减少孩子和父亲等男性在一起的接触机会,不利于孩子尤其是男孩学习勇敢、坚毅、果断等男性性格,过多地具有阴柔、娇弱、细腻等女性的性格特征,有碍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其成年后对异性的情感以及婚姻生活。

改变这种局面的一个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家庭成员协商一致,刻意在一段时间内减少母子相处的时间,由父亲或其他亲人多承担一些教养责任。尤其是父亲应该尽可能地和孩子在一起玩一些刺激、精彩、有趣的游戏,让孩子感受到妈妈不在同样也可以很快乐。

如果由于客观原因只能由妈妈带孩子,做母亲的也要尽量带孩子和更多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只让孩子面对妈妈一个人。比如可以带孩子到公共场合,引导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分散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孩子到了入园的年龄,一定要送去幼儿园,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而且在幼儿园里的集体生活中,孩子较易感受到和大家在一起的乐趣,即使一时不适应,慢慢也会习惯的。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重要的是母亲的坚持和果断。绝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心软。别看孩子年龄小,他们其实深谙妈妈们的这一心理弱点,以此牵着妈妈的鼻子走。那样的话,要扭转孩子对妈妈的过度依恋就更难了。

在某种程度上,做得了狠心的母亲,才能成就一个坚强的孩子。

相关推荐

美国妈妈眼里的法国育儿智慧


今年,由旅居巴黎的美国作家帕梅拉·德鲁克曼写的《养育宝贝——一个美国妈妈发现的法国育儿智慧》一书,刚一出版,就红翻了天,立刻成为最畅销书籍,美式育儿受到法式育儿的挑战。

德鲁克曼原本是华尔街时报的记者,负责拉丁美洲金融危机和选举等事务的报道。一次意外的裁员使她和居住在巴黎的英国男友的关系加速升温。很快,她也搬到了巴黎,结婚并且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小豆荚,随后又有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在小豆荚出生之前,德鲁克曼从来没有关注过法国人的育儿方式,因为法国从未因为育儿方式的先进而出名。但当德鲁克曼发现,她累死累活,付出了全部心力之后,小豆荚却没有那些看上去悠闲自在的法国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行为有规范,生活也更有规律。她开始探索法式育儿的秘密。

在这本书中,设定界限(settinglimits)、配合孩子的节奏(rhythms)以及随他们去(let-them-be)等字眼随处可见,可以不难得出结论,法国父母的育儿方式是在设定的界限,根据孩子的天性引导他们发展,任由他们自己发挥。和那些对宝贝们事事都要插手包办,或是完全放任自流的美国父母相比,法国父母日子过得更轻松和更有成效。

在不断观察、交流和亲身实践之后,德鲁克曼终于发现了法国人成功育儿方式的几个诀窍。

抚慰孩子前,先“暂停”

在法国,即便是个小婴儿,他或者她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在学习融入家庭以及学习适应家人。而学会睡觉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婴儿的睡觉问题对于新手爹妈来说,是最恼人不过的事情,夜里不停的起身、哄睡觉,将爹妈们个个折磨得面无人色。让小宝贝可以多睡几个小时,是很多妈妈最大的愿望,德鲁克曼也不例外。每天为了安抚小豆荚睡觉,她和丈夫两个人都无法很好地休息。当从小就生在美国,并且是在美式育儿方式中长大的她认为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时,她却吃惊地发现,法国孩子基本上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就能睡整觉,从头一天晚上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只有一个母亲很不好意思地跟她说,自己的女儿到了六个月才睡上整觉,而这对于德鲁克曼来说,已经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对于其中的秘密,法国父母都说不出所以然,只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最后还是德鲁克曼在返回纽约时拜访了一位法国裔医生,才解开了其中的秘密。而这一诀窍就是——在孩子哭和父母起身安抚之间,要有一个暂停动作,也就是不要立即起身去安抚孩子。

之所以有这个暂停,是因为孩子哭并不一定是想要吃、换尿布、或是需要人抱,很可能只是他睡梦中无意识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这个时候父母如果马上起身安抚或做其他动作,只会惊醒小孩,中断他们睡觉的连续性。正确的做法是,父母应该让孩子哭上几分钟左右,仔细观察,看孩子究竟是睡梦的中断,或是真的有需要。如果只是睡梦的中断,就应该让孩子继续哭,学会自己调节,从一个睡梦进入到另一个睡梦中。

这时德鲁克曼才明白,为何和她一样的美国妈妈们严格按照每两小时给孩子喂奶,换来的却是孩子无休止的哭闹。

不过这样的睡眠训练方式适用时间很短,基本只有在出生到四个月之间有效,一旦像德鲁克曼一样,错过了给小豆荚培养睡觉习惯的时间,唯一的办法就只剩下让孩子哭了。法国医生科韩建议在这样做之前,父母需要给孩子洗一个舒服的澡,为他哼摇篮曲,然后在他还醒着的时候,将他放进自己的房间。而富有经验的保姆劳伦斯则认为,在孩子哭之前应该告诉孩子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果你醒来一次,我会进来看你,给你安慰奶嘴,但如果你再醒来,我就不再进来了。”不论是法国的保姆还是医生们都认为,就算是刚出生的孩子,也能够理解大人们所说的话。

而在法国医生们看来,婴儿们学习睡觉也是一个学习融入家庭以及学习适应家人需要的过程,“如果你醒来十次,妈妈第二天就不能上班,婴儿理解了,也就不会醒来十次了。”

德鲁克曼和丈夫在小豆荚身上使用了这个办法。第一天晚上小豆荚哭了10多分钟才睡,第二天哭了5分钟就入睡,第三天,德鲁克曼和丈夫半夜竟意外地没有再听到女儿的哭声,“原来她半夜哭是因为她觉得我们需要她哭,并不是她自己的需要。”

人生开始时的重要一课:“学会等待”

在带着小豆荚第一次外出旅行的过程中,德鲁克曼又再一次惊奇地发现,当小豆荚不耐烦地等着上菜,爬上爬下,将餐桌弄得乱七八糟的时候,一旁的法国小孩却耐心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等待饭菜的到来,而他们的父母则自顾自聊天,完全不像她和丈夫那样手忙脚乱。

法国孩子出奇的耐心引起了德鲁克曼的好奇。通过走访法国朋友和育儿专家,她发现,法国人非常重视对孩子耐心的培养,常常有意让他们处在等待的状态。几乎是从出生不久开始,法国父母在孩子啼哭要抱抱时,都会有意识地等上五六分钟,让孩子习惯等待。

然后从他们会坐开始,妈妈就会在每个周末带着孩子一起烤蛋糕。法国甚至有一种专为孩子设计生产的酸奶蛋糕,可以让孩子用空的酸奶杯子用来度量材料,自己制作蛋糕,从中让孩子学习自我控制,严格遵照程序。当然,在蛋糕烤熟之后,妈妈也不会马上给孩子吃,而是要等到喝下午茶的时候才能吃,孩子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学习等待。

正是因为这样从小的等待培养,法国孩子更为理性和能够自我控制,很少会因为不能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尖叫发飙,不像要求一直都能够得到父母即时满足的美国孩子那样没有耐心。德鲁克曼也因此明白为什么法国妈妈能够和朋友聊天不受孩子的打扰,而和法国朋友一起吃饭,也可以指望孩子们可以安安静静地自己吃饭,不会随时都被打断。

而法国妈妈的这一训练也正好印证了著名儿童学专家米歇尔著名的蜀葵糖(Marshmallow)实验。在这一实验中,孩子们被领到放有蜀葵糖的房间里,在大人离开期间忍住不吃蜀葵糖的可以得到奖励,忍不住要吃的就没有奖励。结果只有三分之一的能够抵抗诱惑,等待大人的归来。而在时隔20多年后的回访中,米歇尔发现了非常明显的不同,没有吃糖的孩子长大后,在各个领域比其他孩子都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牺牲自己的生活不是“好妈妈标准”

法国母亲在育儿之道上不仅有特别的方式,而且在关心孩子的同时更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不像美国母亲,以全心全意付出,甚至是牺牲自己的形象和生活作为评价自己是否是好父母的标准。法国母亲最常用来安慰自己的话就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母亲。”

在美国,很多女性都把生孩子当成了可以放纵自己的“挡箭牌”。从怀孕开始大吃大喝,生了孩子之后,更是全心放在孩子身上,形象尽失。但法国女性则完全不同。怀孕时,医生就不会鼓励大吃大喝,整个孕期可以增加的体重只有26.5磅,比美国医生建议的35磅整整少了8.5磅。在生产之后,她们常常在三个月之内就恢复曼妙性感的身材,在法国女性看来,成为母亲并不妨碍继续做有魅力的女性。

另一体现法国母亲重视生活品质的做法是即便是全职母亲,她们也会把孩子送到托儿所,给自己一些自由的时间来关心和爱护自己。相反美国母亲则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给孩子,否则就觉得自己是个坏妈妈(badmom),有的母亲这种感觉如此强烈,竟然把“我是个坏妈妈!”(I‘mabadmom!)随时都挂在嘴上。而在游乐场上也是如此,法国妈妈都是让孩子自己爬上爬下,自己在一旁跟朋友聊天,美国妈妈则是跟着孩子奔上奔下。在法国妈妈看来,让孩子自己玩,不仅是给自己时间,更是让孩子学会独处,有一些隐私,更有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

“世上只有妈妈好”吗


从古到今,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成材成“龙”。有的父母将自己的心血与精力尽可能地倾注到孩子身上,为他们的成材日夜操心;有的家长为了子女的将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家庭是培养孩子的摇篮,是儿童启蒙的第一课堂。母亲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亲是孩子的最初老师。孩子生活在家庭中是离不开母爱的,同样也离不开父爱的。缺少其中之一,孩子的心理均衡就会倾斜。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各有各的风格。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和潜能的开发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在生活上,母亲的照料超过父亲,而人格的影响上,父亲的一言一行常常给子女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大量事实证明: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儿童,已经逐步认识到“妈妈好,爸爸也好”。父亲做儿女们的“最高统帅”时,他所倡导的游戏方式明显有别于母亲。父亲的生活道路与社会经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常常会超过母亲的活动范围,具有更为广阔的开拓性和丰富性。就好像一本打开的生活教科书,给子女以生活的启迪和行为榜样。有人研究了父爱和母爱的特点,认为母爱具有无条件性和自然本能性;而父爱则具有更多的条件性和社会理智性。父爱较粗犷,母爱较细腻;父爱比较注重于精神上的关心和成材道路上的指导,母爱比较注重于生活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供给;母爱比较着重于眼前,父爱多着重于未来;母爱是以更多的感情方式来感染和引导孩子,父爱则是以更多的理智和行为来教育孩子。每次考试之后,母亲关心的是分数和孩子在班上的名次;父亲关心的是孩子的考试水平及紧张心理的影响。考试不理想时,母亲常常缩减孩子游戏的时间,督促多投入在功课上;父亲则建议孩子通过走入大自然或游戏来放松一下自己,消除沮丧心理。

不可否认,母爱是伟大的,是发自内心、发自天性的无私的爱。大量的研究表明:母爱常常表现在对婴儿早期感情上的冲动。随着孩子的成长,对母爱的社会性、道德性和教育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母亲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应随着子女的成长而发展,若还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效应。当孩子逐渐成长,心理上的依赖顺从开始转向独立性发展,这时若母亲仍然要求孩子继续依赖顺从自己,否则就是不仁、不义、不孝,因而伤心,责怪孩子,将会造成子女的逆反情绪,从而扩大了子女与母亲之间的矛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需要的不是童年时期的照料,而是更高层次的指导,这时就体现出了父爱的崇高。父爱较为内隐,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着孩子,从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启迪孩子的智力与潜能。

因此仅让孩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是有失偏颇的。儿女的成长过程中,智力的开发、人格的培养,父爱和母爱都是不可缺少的。

孩子眼里的道德观


虽然孩子们知道打人、说谎和偷窃都是错误的行为,但是有时他们仍然会情不自禁、或者在情急之下做出这样的行为。这是为什么?你该怎么办?

4岁的婷婷在旁人眼中总是一个很乖巧的女孩。而在她家里的一次生日聚会上,却发生了一件大家没有想到的事。妈妈回忆说:“我把刚买回来的生日蛋糕放在餐桌上就去准备饭菜了。客人还没有来,我就发现蛋糕上的奶油少了一小块儿。这时候,婷婷告诉我:‘妈妈,我刚才去客厅看书了,小熊跑过来碰它了。’小熊是我家一只小猫的名字,确实有偷嘴的毛病。,所以我就相信我女儿所说的话了。但是,一小时过后,婷婷走到我身边,有点犹豫也有点胆怯地告诉我小熊没有碰蛋糕,她承认是自己偷吃了一口。然后问我:‘妈妈,你会生我的气吗?’虽然我当时并不生气,但是她却因为这点小事而说谎确实出乎我的意料。”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有同样令你料想不到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恰恰是完全违背你平时的教诲的。就像有的动画片里描绘的那样,左边一只天使,右边一个恶魔,是它们时刻在控制着小主人公的行为。

3、4岁的孩子正处于道德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个时候是父母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打下坚实基础、树立正确道德观的大好时机。

3、4岁的孩子好像也是在被天使和恶魔交替控制着。一方面,他们对是否遵守了规则、待遇是否公平这些事情非常在意,而且认为好人必定战胜坏人。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却会耍赖,也会顺手牵羊、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动手打他的朋友。

其实这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于道德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明确的是非观念形成之前,他们常常会混淆正确与错误的概念。

简单地说,道德观的形成,就是指孩子有能力把父母言传身教的准则自我吸收和消化了。当孩子的道德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的时候,他需要动用他日益增长的智力、交往能力和感知能力来吸收和消化父母的教诲。这个时候是父母使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打下坚实基础、树立正确道德观的大好时机。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有一些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对错误行为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在孩子们能够靠正确的道德观引导自己行为之前,他们还是要依赖于父母和老师的不断提醒,还需要父母和老师时常在他们耳边告诫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在3、4岁孩子的眼里,权威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就是说,如果父母说这是对的或者那是错的,那么他们的想法就是“好吧,肯定就是这样了”。不过,父母应该知道,你的孩子接受你的说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把你看作权威,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爱你,他想和你一样。

孩子们的道德观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

孩子们评判是非对错的标准有时与成年人完全不一样。所以,父母们需要关注3、4岁孩子的特性,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第一、孩子们开始靠自我的判断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观了。他们把事情简单地看成不是黑的就是白的,想法直接并具体化。比如说,他们常常认为结果比动机更重要。一位瑞士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测试:先给孩子们讲述一个关于2个小孩的故事,然后问他们两个孩子当中谁的行为更不好。故事大致的情节是这样:一个孩子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就主动帮妈妈把洗干净的器皿放进厨柜里,结果摔碎了4个杯子。另外一个孩子呢,为了爬到高处,拿妈妈不让他吃的那些糖果,一不小心把一个杯子碰在地上,摔碎了。测试的结果是,孩子们把注意力都放在摔碎杯子的数量上,而不是那两个孩子的动机上。所以,他们大都认为摔碎4个杯子的那个孩子做得更差,恰恰与成年人看重动机的观点完全相反。

第二、3、4岁的孩子自我创造出这样一个“理论”:因为是他们想要的,所以是正确的。生活中,父母总是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玩游戏的时候非常喜欢赢,为了能赢常常把游戏规则抛在脑后。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我想赢,所以我为了赢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同样,3、4岁的孩子还常常坚信“我脑子里想到的就是真实的”。这就是孩子们拿走不属于他东西的原因了。当他想要那个不属于他的东西的时候,那种渴望的强烈足以使他认为这就是他的了,所以拿走它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反而顺理成章。

第三、即便3、4岁的孩子知道自己违反了某些准则,他们也不会乖乖承认的,多数孩子会为了表明自己是个好孩子而说谎。最近牛津大学的学者们做了一项研究:要求3岁的孩子们在研究员离开的时候不能触摸放在那儿的玩具。结果发现有一半的孩子触摸了那个玩具,其中80%的孩子还否认他们碰过玩具。由此看见,孩子们也害怕自己的不良行为被父母捉个正着。

第四、有时候,挫败感也是孩子们不良行为的罪魁祸首。当孩子有挫败感的时候,他们很有可能已经忘记所有的规矩和准则了。即使多数孩子知道打人、偷窃或者违背父母的教导是不对的,但他们还是不能控制自己内心本能的冲动,做出一些错事来。当他在晚饭前不能抵制住薯片的诱惑的时候,当他嫉妒朋友的新玩具的时候,或者当失败给他带来愤怒的时候,他往往在行动之前根本就不经过大脑思考了,所有的行为准则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只有事后回想起他行为举止的时候,他才可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好的指导方法是让孩子建立正确的道德观的关键。

无论怎样,孩子做了错事之后,父母教导他的方法最为关键,可以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是否会重蹈覆辙。父母最好首先重申对他行为的要求,然后向他解释清楚他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假如你的孩子踢人了,你就要告诉他:“踢人的行为是我绝对不能允许的。踢你的朋友,会使他受伤的,会很疼。”另外,父母还可以想办法唤起孩子的公平意识和对他人的怜悯之心,通过这个办法来教导他。如果孩子强行抢走了小朋友手中的小卡车,就告诉他:“你的朋友非常伤心。因为该轮到他玩了,你却把它拿走了。”父母的这番话能够使孩子意识到他的行为对其他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当然,如果父母能够事先提醒孩子应该注意他的哪些行为,对孩子来说,就更容易做到了。比如,在你带着孩子到幽雅的餐厅用餐之前,你最好先提醒他,在室内说话的声音应该放低一些,既不会打搅别人,自己也能听得见。到了餐厅,即便孩子偶尔忘记了,一个简单的提醒,他也能马上改正过来了。

孩子做了错事需要父母及时指出和教导,那孩子做了好事呢?父母可不要忘记表扬哟。一旦孩子表现良好,比如对人友善,做事正直、乐于与他人分享等等,父母就要及时指出和夸奖。即便孩子做了错事,如果他事后勇于承认了,父母也应该先谢谢他向你说了实话,然后再向他讲明为什么这样的行为是错的。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时刻不要忘了言传身教,不能放过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教诲。当你带着孩子在超市买完东西结帐的时候,收银员无意中多找给你钱了。一旦你发现,无论多少,都应该让孩子亲眼看见你把钱退还回去了。因为孩子更注重父母所做的,而不是他们所说的。父母简单的一个动作,在孩子的脑海里却印象深刻。所以,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比任何说教都更有效。也许下次你还没有意识到,孩子反而会提醒你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了。

编译/萧萧

为什么孩子的性格变了?


为什么孩子的性格变了?

当孩子病后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要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只要处理得当,孩子的性格大多可以恢复正常。

妞妞是个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小朋友。前段时间,因为患病住院治疗,出院后又在家里休息了两个月,当她再次跨进幼儿园大门时,简直像换了个人似的,整天坐在教室一角,动不动就眼泪汪汪。老师觉得很奇怪:怎么得了一场病,这孩子的性格都变了?

其实,这种性格的改变反映了孩子心理上的缺陷。患病,尤其是患慢性病的孩子,身体康复后,性格改变较为常见。

那么,如何避免孩子患病以后又患“心病”呢?

1、尽可能让孩子生活自理。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疾病恢复情况,要求他达到同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对于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保持乐观情绪、缩小与健康孩子的心理差距非常必要。

2、调剂好孩子的精神生活。孩子生病后活动空间减少,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创造条件,使他有适当的游戏、学习活动。

孩子性格的可塑性极强,如果孩子病愈后出现妞妞那样的性格改变,在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的同时,恢复正常教育,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纠正。

3、家长应以孩子易懂的方式解释生病的缘由,告诉他到医院看病、治疗的重要性,减轻其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渐渐适应陌生的环境。孩子患病后,正常生理活动受到扰乱,精神、体力均受到影响。对他们多些关心、照顾是必要的,但也不能一味迁就。

4、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对于病程长,需要久治、久养的孩子,根据病情轻重,安排好起居生活,避免养成懒散习惯。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抗病能力,不过,应避免因过分贪玩而疲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