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的管教才算是拿捏得当和能得到效果的呢?下面就让台湾卫生部心理卫生中心的心理治疗师,精研婚姻家庭问题和儿童心理教育金韵蓉来告诉我们。

首先,最重要的是:坚定、坚定、再坚定

很多功败垂成的管教,都失败在父母对管教原则的不坚定上。还记得当年我在儿童心理卫生中心工作时,有一次我们为社区的父母们举办了一个研习会,教导他们如何管教子女。我还记得我们在会场的三面墙上贴了几个大字,其中一个斗大的字就是“Firm”(坚定),因为这是所有的亲子专家们都一致认为是管教子女的最首要原则,而它也是父母们最不容易坚持的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影响坚定管教的诱因是我们的情绪。我们订了一个规矩,可是高兴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破坏它;不高兴的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会破坏它。

其次,管教一定要“立即”和“当下”

管教是有时效性的,而且越是低年级的孩子越需要注意这点。原因是,一来孩子的注意力有限,如果当下不立即管教,事后他就忘了当时的情境,再管教时,效果就小得多,孩子所感受到的规正强度也弱得多。此外,过了一段时间,孩子正高兴时,你突然翻出旧帐,莫名其妙的让爸爸训他一顿,这种错愕,也会让孩子觉得被骂得莫名其妙,因为他可能早就已经忘了是什么事了。

第二,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不及时管教,却留待着秋后算账,会让他心里惴惴不安,养成大祸即将临头的惯性焦虑情绪模式,成为我们最不愿意见到、会影响他思维模式的结果。

在商场里,我很害怕听见妈妈这么恐吓孩子:“你再不乖!看我回家怎么告诉你爸爸!”。我们不用这么吓唬孩子,(事实上,这么吓唬也没用,他还是一样不乖,甚至还有可能更不乖,更大哭大闹,因为他被吓唬得很害怕)。我们只要蹲下来、紧紧地环抱着他、用心地告诉他你多么爱他,然后,心平气和、慢条斯理、语气坚决但绝不语带威胁或语气嫌恶的告诉他,你不允许他这么做。

很多时,我们不当下处罚或立即管教的原因是怕丢面子,例如在商场里我们最怕孩子哭闹不休,为了息事宁人,所以尽可能的满足他的要求,然后回家再算总账。其实,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敏锐的,他知道要面子是我们的软肋,所以就用这招来制约我们,而且在得逞一次之后,食髓知味的他还会再试探第二次、第三次,等几次试探都奏效之后,这个坏习惯的行为模式就给牢牢地建立起来了。

三,当下的管教一定要注意技巧,不能伤害他的自尊心或羞辱他

你一定见过这种尴尬的场景,一个气急败坏的妈妈使劲地拖着一个哭得声嘶力竭的孩子往外走,大人小孩都满脸通红,都觉得羞辱不堪。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从5岁以后就已经拥有很强的自尊心,不仅自尊、还很容易受伤害,所以当大人以为小小孩儿哪懂得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早就已经把情绪埋藏在心里了。因此管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例如,不能当众责骂、不能劈头盖脸随便乱打、不能盛怒之下口不择言。

我知道如今的父母比从前更加辛苦,除了做不完的家务之外,还有压力更大的职业需求,要我们总是心平气和的去面对孩子的错误,确实是个很艰难的功课。可是,家,本该是孩子最稳妥的港湾;父母,本该是孩子最安全的臂膀。为了我们最亲爱的孩子,再艰难的功课也只有咬着牙去学习了。

所以,管教时,要就事论事,不要把自己的情绪给投射进去

很多时候,孩子最初的行为并没有那么糟糕,但是却因为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加入了自己的情绪,所以让问题变得更加恶化和激化,最后反而弄得不可收拾。如果我们能学会只还原事情的本质,只看见所发生的事情,例如没写作业、在学校打架、玩游戏机,而忽略并控制住因为它而衍生的情绪,例如没写作业-所以考不上好初中、在学校打架-所以担心将来是个坏孩子、玩游戏机-所以日后没出息。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情绪切断,不让它影响当下的心情,就能够比较好的去针对问题,并且明确的表达我们的意思。

扩展阅读

教孩子花钱遵循五个“W”


教孩子花钱遵循五个“W”

小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经常买回一些自己喜欢但没有实用价值的小玩意儿,没几天就扔掉了。这是很多家长深感头痛的一件事。在这个问题上,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是关键,即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国外学者将其归纳为五个“w”,建议告诉孩子怎样在行动中遵循这五个“w”。

why—为什么要买?如果孩子说不出理由,一定要加以限制,必要时可给予惩罚。但这里说的惩罚不是训斥或责骂,而是减少零花钱的数额,孩子大多会心疼自己的钱,不妨一试。需要注意的是,家长的态度要始终如一,否则会前功尽弃。

what—买什么?因为孩子年龄小,要限制她自己做主购买物品的范围,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

when—什么时间去买?应向孩子说明,要按活动的重要性来安排购物时间,即使是周末的补习班也不能因为购物而耽误。如果孩子需和家长一起去购物要等到家长有空的时候,家长要让孩子知道不能一切以孩子为主,要让孩子学会等待。

where—到什么地方去买?一般来说,消耗性的小物品如铅笔、作业本、小贴画等等可以到小市场去买。对于孩子来说,名牌商品和普通商品没有什么区别,孩子之间不应为此互相攀比。但要告诉孩子,千万不能贪便宜到小商小贩的摊上去买食品,尤其是不要在校门口的小商贩处买吃的东西,以保证饮食安全。

who—什么人去买?家长要跟孩子讲明,因为年龄小的原因,暂时不能单独到离家远的地方去购物,最好由家长或其他熟悉的大人陪同前往。当然,如果是住家附近的商场、超市,则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另外,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多长时间给一次,违反原则怎样惩罚等,都要事先向孩子交代清楚。如果孩子能学着记账,详细记录支出的内容最好,若花钱得当还可以考虑酌情给予奖励。

教给孩子支配钱物不是单纯地学会消费,也是帮助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希望通过这样的沟通和讨论,能培养孩子的花钱意识,增强责任感,从而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早教相关知识:早教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相信很对父母对于早教都有所了解,那西方那种自由式的教育与中国传统的教育发生碰撞的时候,在这二者之间该如何取舍呢?现在很多人认同西方教育的先进性,但是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西方社会以及文化基础之上的,作为中国的父母在学习这些先进的教育方式的同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教育孩子呢?下面就由小编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以便孩子的家长作为参考。

早教是现在家庭中所关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但是早教也不是盲目的进行的,需要抓住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然的话只能适得其反。首先应根据小儿大脑发育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训练,遵循大脑发育的规律性,抓住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机,提供环境条件以发展孩子的智力潜力,既要注意刺激、诱发儿童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培养,发展儿童的良好行为和个性品德。

其二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培养与引导,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孩子而言,玩和学是统一的。有益的玩就是学,有益的学就是玩,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不会让孩子感到学习的压力与枯燥,也不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但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不可强迫着孩子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是因为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有一定的规律,故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应遵循生长发育规律和知识本身的顺序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不能超过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反会防碍儿童智力的发展。

学会鼓励孩子,早教专家提出要养育孩子的两个生命,即心理生命和生理生命。生理生命是天生的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心理生命却被很多人所忽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平时不小心感冒了;不注意摔倒了;甚至是因为摔倒流血了,在碰到这种情况时,如家长用批评的语言对待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的。

久而久之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的,只要细心观察一下会发现,那些人们眼中所谓的坏孩子以及不良少年,他们的成长环境一定是缺少赏识的,心理上也必定是伤痕累累。造成这样的结果并非孩子天生就笨,而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缺少表扬与鼓励。俗话说“数子十短,不如奖子一长”,也充分说明了赏识鼓励的重要性。也能充分的清除孩子心理的阴影,使其性格开朗活泼,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为不同的孩子,由于遗传素质、生活环境、接受教育及个人努力程度不同,在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其兴趣、能力、性格也都不同,即使是双胞胎其智力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实施不同的教育,而且家长不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在孩子身上,对智力落后的孩子,更要善于发掘他们各自的特长,激发孩子的兴趣及增强他们的信心,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总结:早教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选择早教方式的时候也不是盲目进行的,需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进行教育。更不要采取刻意、过度的方式教育孩子,因为这样不但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还会让孩子感到学习的压力与枯燥,不但达不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开发宝宝智力需要遵循的原则


开发宝宝智力的原则

开发孩子的智力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适宜的刺激。

小孩子的大脑是一张白纸,无知无识,他通过看、听、感受等方面来认识世界,他的反应动作便以所认识到的为“张本”。所以做父母的应“选择良好的环境使小孩子得到优良的刺激和印象”。

实地施教。

儿童的大脑很简单,不懂得抽象的道理,但模仿能力强,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注意实地施教。若要孩子认识小熊猫,就要给孩子看活的熊猫或是正确的熊猫图。

在游戏中学习。

小孩子的生活是以游戏为主的,教他学习应采取游戏的方式,寓教于玩之中。因为,“凡能使小孩快乐的刺激容易印在孩子的脑筋里”。

独立地学。

凡孩子能够做的事,做父母的不要代替他,小孩子好动与他的能力发展密切相关。多动就能多获得经验,多发展他的能力,不要包办代替,一切包办只能养成依赖心理。

不教孩子无原则地谦让


谦让是孩子和人相处必不可少的一种美德,懂得谦让的孩子能和同伴和睦相处,能深受同伴欢迎。但是,在生活中,不少家长不懂得谦让的内在含义,喜欢无原则地要自家孩子谦让。甚至明明知道不应该要自己的孩子谦让,但是碍于面子,好像不叫自己的孩子谦让就说不过去。

哲哲妈就是这样。

一次,哲哲和周周坐在长长的石凳上玩“开火车”的游戏,哲哲当司机,周周当乘客。他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奇奇走了过来,咕哝着要当司机,爬上石凳试图挤开哲哲。哲哲当然不乐意,死死占着司机的位置。奇奇没抢到司机的位置,哇哇大哭起来。哲哲妈闻声走过来,了解原委后劝哲哲,“你让给弟弟吧,他小一些啊。”哲哲很不高兴,闷不做声,坐在那儿没挪窝。哲哲妈试图再劝,我阻止了她。

我说:“是哲哲先在这里当司机的,如果奇奇想当司机,必须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和哲哲商量,然后等待。所以,你不应该劝说哲哲让出。”

哲哲妈惊讶道:“难道不要教孩子谦让吗?”

我说:“教孩子懂得谦让应该建立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不能教孩子向‘错误’的行为谦让。”

哲哲妈说:“天哪,以前不管什么情况,我都是教育哲哲谦让的,譬如对方哭了、对方比他小、对方是女孩,等等。”我说:“对方哭了就该谦让?这不是暗示他哭可以得到谦让吗?下次他也会以哭的方式来要挟;而年龄小、对方是女孩等也不是谦让的理由。不分青红皂白的谦让会让孩子产生混乱,不利于建立规则,不利于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会让孩子觉得不被尊重、不公正,感到委屈和压抑。”

哲哲妈疑惑地说:“是这样啊。我总是叫他让着别人,而他却总是喜欢抢别人的东西。”

我说:“这个理所当然,因为你强迫他谦让,你传递给他的信息就是他也可以强迫别人谦让。”

哲哲妈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可是他和别的孩子争执起来,不叫他谦让都不好意思面对对方家长呢!”

我说:“那你得想一想,孩子明辨是非、遵守规则重要还是面子重要?你叫你的孩子一味谦让会让对方孩子思维混乱、不守规则,这对对方孩子也是不利的,明理的家长应该知道孰是孰非。”

哲哲妈说:“怪不得哲哲一不如意就总以哭闹来要挟,我是得好好反思一下了。”

家长们喜欢让自家孩子无原则地谦让,理由五花八门:比如你大一些,要让着弟弟妹妹;小朋友哭了,你让出来吧;小朋友是客人,你是主人,你该让着他,等等。这些荒唐的理由会严重误导孩子:年龄小的要让——下次遇到比我大的,我也胡搅蛮缠,这样人家也应该让着我;别人哭了就要让——下次我也哭,哭就是武器,哭就可以得利;是客人就要让——下次我到别人家做客,也要主人让着我。看看,这些理由是经不得一丝推敲的,到了孩子不讲理的时候,家长又开始埋怨孩子怎么这么不讲理,殊不知,这些都是家长们自己暗示的。

家长无原则地教孩子谦让,起初带给孩子的感受是“委屈”和“不公”,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我小时候,每次和弟弟发生冲突,家人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我们分开,“各打三扁担”,然后“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你大一些,是姐姐,让着点弟弟。他们有时根本不问事情原委,有时是目睹事情的前因后果,明明知道是弟弟无理(譬如我的食物被他抢了),但处理方式都是清一色要我“让着弟弟”,理由是我大一些。那时,我的心里那个恨啊,觉得大人们真的很不公平,明明是弟弟不讲理,他们还要我让着他!内心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憋屈的感受,积压在心里特别难受。由于家人的这种做法,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可笑的愿望……希望妈妈哪一天给我生个哥哥或者姐姐,那样我比他们小,就不用让着他们了!

前面说过孩子玩具被抢,家长不但不帮孩子要回,反而叫孩子让给别人,美其名曰为“谦让”“分享”。这好比成人在大街上被人抢了钱包,这个人不但不抢回来或者试图求助,反而将钱包拱手让人,你会觉得这个人是谦让吗?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成人身上会觉得荒谬,成人却以种种荒谬的理由来要求孩子!

谦让是美德,但不要教孩子无原则地谦让。教育孩子谦让的前提是对方遵守规则,无关乎年龄,无关乎客主,无关乎强弱,无关乎面子。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养成美德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秩序。这是因为他们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所面对的问题。大人往往认为自己高孩子一头。站在大人的角度认为是对的事情,并不一定是对的。

重点提示:

不少家长不懂得谦让的内在含义,喜欢无原则地要自家孩子谦让。甚至明明知道不应该要自己的孩子谦让,但是碍于面子,好像不叫自己的孩子谦让就说不过去。

家长无原则地教孩子谦让,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秩序,起初带给孩子的感受是“委屈”和“不公”,这是因为他们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所面对的问题。

教孩子懂得谦让应该建立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不能教孩子向“错误”的行为谦让。

——选载自周令瑜《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