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乎乎的小男孩壮壮,今年4岁,在妈妈的带领下,他又蹦又跳地来到诊疗室。妈妈带他来这里,是想让医生检查一下,壮壮的外生殖器是否太小,包皮是否过长。但没想到,医生刚想脱下壮壮的裤子进行检查,刚才还是高高兴兴的小男孩,此时却大喊大叫,两只小手紧紧地捂住自己的“小鸡鸡”,生怕被医生看见。妈妈在一旁不停地解释、劝说,甚至用巧克力、气球哄骗,还是无济于事。最终,妈妈采取强制手段让医生完成了检查。

事后,妈妈感到疑惑不解,壮壮的“小鸡鸡”为啥不让医生检查,是不是害怕被割掉?

壮壮妈妈的猜测不无道理。一般地说,小男孩在生长发育早期,尤其是3-5岁,他们或多或少在思想上有一种担心和害怕,惟恐失去用来小便的“小鸡鸡”,儿童心理学上称之为“阉割忧虑”。

这种特殊的、与年龄有关的不健康心理,有些是男孩在与女孩相比之后产生的,而更多的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父母威吓的言语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当孩子任性、哭闹或不听话时,有些父母常常用“不听话就把你的小鸡鸡割掉”、“再哭,大灰狼会来咬掉你的小鸡鸡”,甚至有少数父母用“把小鸡鸡割掉换冰棒、换可乐”来逗孩子。殊不知这类恐吓、玩笑的话语,虽然也能获得一些效果,使孩子安静片刻,但父母绝不会想到,就是这种看似无碍的言语,会造成孩子心理上强烈的震动,甚至会给孩子留下某种不健康的心理隐患,“阉割忧虑”由此而生了。

倘若孩子明显出现担心、忧虑,甚至有“阉割忧虑”心理障碍时,家长不能对其一笑了之,或不当一回事,而应该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用简单浅显的道理进行教育,并用游戏画册等高兴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告诉他“小鸡鸡”是男孩子的标志,是天生的。在幼儿园里,让孩子与小伙伴尽情地玩耍。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会消除孩子的忧虑和不安。

要引以为戒的是,孩子平时调皮、淘气、不听话时,父母应循循善诱,不要用“割掉小鸡鸡”之类的言语来吓唬孩子,以免产生像壮壮这样的情况。

扩展阅读

婴幼儿也有“多动症”吗?


多动症也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医学上规定其症状发生在7岁以前,也就是说,多动症的起病时间是在7岁以前。

但是实际上,多动症状在3岁时就可能已经存在了,甚至一些孩子在胎儿期就表现出胎动多,在婴儿期也明显比一般婴儿好动。

在婴儿时期他们爬、走的时间都可能早于其他孩子,刚开始走路就“跑着走”。到了能够走路以后,他们明显坐不住,外出时不会安静地让大人牵着手走路,而是到处跑,不知危险,时刻让大人提心吊胆。

上幼儿园后这些孩子精力充沛,动个不停,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坐好,甚至难以安静下来听故事。玩玩具没有长久的兴趣,新的玩具很喜欢,可是玩一会儿就将其丢到一边。想让他们坐下来学习认字、写字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儿童心理医生对于幼儿期多动症的诊断是比较慎重的,由于目前并没有很客观可靠的诊断方法用于诊断幼儿多动症,建议家长在怀疑幼儿期的孩子是否有多动症时要注意几点:

1自己要求孩子安静的时间是否过长?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气质不同,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也不相同。

一般来说,3岁时注意力集中时间为10-12分钟,随着年龄的增加,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到5岁时达15分钟。

所以,在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注意障碍和多动症状时,应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相比较。如果与大多数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比,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过分好动,则要注意孩子是否存在多动症问题。

2是否有贫血、血铅过高等身体疾病?

国外研究发现1-3岁儿童的血铅升高和多动有关,但在更高年龄组没有这种联系。这可能和幼儿期孩子的前额叶正处于髓鞘化发展期,更容易受到铅的损害有关。

幼儿期孩子抵抗能力低,容易感冒,继而容易出现腺样体肥大,导致夜间呼吸道阻塞、呼吸不畅而慢性缺氧,也会引起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好动。

3了解孩子气质特点,善待难养型儿童。

在多动症儿童中,难养型气质特点较普通儿童常见。

多动症儿童父母经常反应,孩子在婴儿期就显得特别活泼、生活规律性差、情绪急躁并且反应强烈,而且会出现腹痛、偏食、挑食等喂养困难。3岁之前会出现较多的攻击性行为,要求必须满足,不能等待,常会抱怨和发脾气。因此,带养他们特别困难。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难养型”幼儿都会发展为“多动症”,如果父母及幼儿园老师发现孩子的确特别好动和难于管理,应及时带孩子咨询儿童心理医生,由医生进行检查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干预。

怎样管教好动的孩子?

4岁的明明长相帅气又活泼可爱,不仅口齿伶俐,而且不怕生,到哪里都乐呵呵的。可是,爸爸妈妈却总发愁,他实在太活泼了,从睁开眼睛到睡觉,一刻不停地在活动,不是爬上爬下,就是翻箱倒柜,总喜欢到外边去疯,胆子特别大。

进了幼儿园以后,明明喜欢不停地问问题,什么东西都要刨根问底地问个“为什么?”带明明看医生,医生说有多动症,但是年龄太小,不能服药,要到6岁上学以后才能服药。

多动症的治疗,药物治疗并不是唯一,现在医学上强调多维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础,心理治疗、教育管理等辅助方法也非常重要:

1想办法消耗多动孩子的精力

多安排一些运动的机会,比如日常活动以及有计划的体育锻炼。父母可以多分配一些家务给多动孩子来做,尤其是把倒垃圾、买个小东西、拖地板、搬东西等需要运动的任务交给他们完成。

2将孩子引导到有序的运动上来

据说美国的游泳世界冠军菲尔普斯就是一个多动症患者,游泳成其释放体能的出口,当他从事喜欢的游泳运动后,最后取得了伟大成就。

3一天中固定安排可短时间完成的需要安静的任务

画画、看书、做手工操作都是不错的选择。完成后给予及时的肯定和奖励,使他们有动力下次再这样做,无形中逐渐养成安静的习惯。可以有意识地给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通过看书、动手做实验、上网查资料等方式来回答。

他们喜欢说话,可以让他们对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讨论,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注意环境布置,危险的物品不要暴露再孩子面前

购买的家具要结实耐用一些,家庭装修不要太过整洁精细,要注意安全。要留一些空间给孩子运动,留一些东西给孩子踢打,当孩子在这些地方挥拳弄腿、写写画画时不要限制。

如果把凳子搞得吱吱作响引起别人不舒服,不妨买一张富有弹性、可以转动、不会吱吱响的凳子,不妨碍别人就行了。

5要适当地给孩子定规矩

还要适当地给孩子定规矩。让孩子明白行为后果并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但是规矩要少。

如果采取上述方法来管教,会减少自己的压力,减少对孩子的限制,减少与孩子的冲突,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正面的东西,孩子就会在少批评、多肯定的良性环境下成长。上学后发生问题的可能性也将会大大减少。

你家宝宝也有依恋物吗?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这样的体验,小宝宝对家里的某种物品格外情有独钟,也许是布娃娃、也许是小时候的抱被、也许是睡觉的枕头......反正总有那么一样是他/她念念不忘的,睡觉的时候一定要要抱着,谁动跟谁急。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依恋物。宝宝有固定的依恋物会增加宝宝的安全感,家长不用过分紧张,根据宝宝对依恋物的依恋程度,适度引导就可以了。

一、依恋物会增加宝宝安全感

宝宝对物品的依恋一般出现在1岁左右。多数宝宝会把自己经常使用的物品,如小毛毯、小被子、毛绒玩具、小手绢等作为依恋物。柔软的物品会让宝宝感觉舒适和温暖,更重要的是,这些依恋物能给宝宝安全感,减少与妈妈分开时的焦虑与恐惧。

二、根据宝宝对依恋物的依恋程度适度引导

依恋物的出现是宝宝自己找到的一种适应周围环境的方式,是宝宝心理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家长不必太担心。可以根据宝宝对依恋物的不同依恋程度,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对待。

1.只在紧张时刻需要依恋物

随着宝宝的成长,必须的分离、必须要适应的陌生环境变得越来越多。依恋物上熟悉的气味和触感,能够安抚宝宝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而且依恋物是可以由宝宝自己控制的,这让他感到很自主、很安全。

如果宝宝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比如睡觉的时候才吵着要娃娃,情绪、行为方面发育正常,可以顺其自然。不要主动提醒宝宝找娃娃,也不要强行把娃娃夺走。不要表现出你不喜欢他的娃娃,不然会让宝宝感到依恋物是不好的,而让他更紧张。

应对方式:如果家长担心卫生问题,不妨买两个一模一样的娃娃,轮流换洗用。

2.时刻不离依恋物

如果宝宝整天和娃娃形影不离、不能舍弃,一旦与娃娃分离就哭闹不止、焦躁不安,家长就要进行适当的引导,逐渐减轻宝宝对依恋物的依恋程度。

(1)多和宝宝玩快乐的亲子游戏

玩的时候不要敷衍了事,要让宝宝充分感受到你的爱。游戏中要让宝宝尽量使用双手,让他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放下依恋物。

经常到大自然中游玩。周末全家一起去郊游、去动物园等场所,开阔宝宝的眼界。如果宝宝一定要带着依恋物出门也没关系,你会发现到了大自然中他被各种各样的新东西吸引,就不太在意依恋物了。

(2)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

宝宝离不开依恋物,表明他渴望温暖和理解。妈妈要更加敏感地关注孩子,在宝宝感到不舒适前及时满足他的心理需要。

改掉依恋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有时宝宝将依恋物忘记了一段时间,过一阵子又想起来了。这时你一定要冷静,不要斥责宝宝,更不能表现出对依恋物的愤怒。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宝宝安全感的来源,依恋物是妈妈爱的替代,破坏了宝宝与依恋物关系,宝宝内心的焦虑和紧张无法缓解,甚至会更加压抑,这比依恋物本身对宝宝的影响要严重得多。

爱心贴士:

抱娃娃入睡只是暂时性的,当宝贝6-7岁后,这种习惯就会自动消失,父母不必过于紧张。

幼儿早教:幼儿园厕所男女不分的忧虑


“母亲,某某某小孩子有‘小丁丁’,我为什么没有?”近期,群众毛女士在给4岁闺女苗苗洗澡的时候,闺女忽然问了一个让毛女士十分刁难的难题,她那时候只能有意将话题讨论叉开。这件事情免不了让毛女士一些害怕。幼儿

幼儿之后,毛女士报名参加苗苗所属幼稚园举办的亲子游会,出现意外发觉幼稚园全是男女同厕,一些女生尿尿时,别的男孩子仍在大门口凝望。对于此事,毛女士拨通新闻媒体热线电话,对幼儿园厕所男女分不清的状况表明焦虑。昨日,新闻记者对城区一部分幼稚园开展了调研。

现况:基本上全部幼稚园男女同厕

昨天早上,新闻记者最先赶到东湖幼儿园,见到一位小男孩将背包往桌子一扔,就急不可耐跑进洗手间小解。而周围恰好几个小姑娘在自来水龙头下洗手消毒,此外也有小孩在厕所玩乐。这座新创立没多久的幼稚园,尽管自然环境比较好,但每个课室的洗手间也没有男女分离。该园一位教师告知新闻记者,不用说嘉兴市,便是全国性范畴内幼稚园区别男女厕所的也不常见。

在庆安秀城幼稚园,该园副幼儿园园长屠建芬表明,据她掌握,市区幼稚园将会沒有一家区别男女厕所的,倒是一些城镇幼稚园由于和本地中小学同用教学楼,洗手间也就当然区别男女了。屠建芬觉得在幼稚园环节,沒有必需区别男女厕所,父母、老师不应逃避小孩在性別上的疑惑。假如区别了,他反而会更好奇心。

除此之外,上级领导教育局在幼儿园办学标准上只对洗手间总面积、清洁卫生等层面做出规定,并沒有规定务必区别男女厕所。该园小班课程教师顾艳君告知新闻记者一件印像很深的事:一次某小姑娘见男孩站着小解,自身也学她们站着小解,結果将牛仔裤子弄湿了。刚开始顾艳君有点儿吃惊,之后一想果断就将这件事情取得课堂教学上正面教育,告知她们男孩为何能够 站着小解,女生为何不好。这让小朋友们基本掌握来到男女间的不一样,之后就再也不会产生女生学男孩站着小解的事了。

侨民幼稚园责任人告知新闻记者,尽管该园洗手间都没有区别男女,但幼儿园大班洗手间会有一个挡板,有时候还会继续分配男女生分时间段尿尿。

这名责任人表明,女生学男孩站着小解的事在该园也有一定的听到,乃至也有男孩女生间的互相接吻,但做为成年人,应当当作它是一种小孩间的手机游戏心理状态,她们的接吻纯碎是简易的“喜爱”,绝不允许用成心理过程去对待、去想到。假如针对小孩的效仿一味斥责,便会让小朋友们感觉不好意思,感觉仿佛干了哪些十分可耻的事。而对想搞懂而没搞懂的难题,伴随着年纪的提高,她们也会一直去研究,“因此两者之间逃避,还比不上正确对待。”

新闻记者从城区别的几个幼稚园掌握到,不区别男女厕所,最主要是上级领导主管机构没这些方面的要求,此外便是受场地限定及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照料小孩。

“小朋友们的床就冲着洗手间,我一眼就能将里边的状况看得清晰,假如再此外设一个洗手间,小孩一旦在里面跌倒或出現别的出现意外就难以被发觉,由于不太可能每一个孩子尿尿我还跟随啊。”幼儿一些幼儿园保育员大姐在接纳记者采访时,觉得男女厕所不分离方便管理,但也是有不太好的地区,比如男孩站着小解,有时候尿会溅到在旁边上厕所的女孩衣服上,不太环境卫生,乃至还会继续产生纠纷案件。

父母:有标准最好是还是分开

昨日,新闻记者还就幼儿园厕所到底需不需要分离这一话题讨论,访谈了几位儿童父母,大部分人表明,如今的小孩“成熟”,有标准最好是还是分开。

“我尽管每日专车接送闺女,对你提及的这个问题,还没有真实注意到呢。”父母陈女士弦外之音是女生尿尿让男孩子见到终究不大好。他说尽管小孩还小,男女共厕算不上隐私保护难题,但做为女生父母,自然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假如幼稚园有标准,最好是还是分开。”

群众仲女士也是一位女生的父母,她表明自身的文化教育意识算作蛮优秀的,在家里从不逃避小孩的好奇心难题,例如她会告知闺女女人和男人的差别,如今三岁的闺女早已清晰祖父、爸爸是男的,母亲、姥姥和自身是女的了。终究中小学就需要分男女厕所了,让小孩自小有性别意识也罢。”

幼儿男孩朋朋的父亲陈先生是一名公安民警,他说道,尽管受旧思想危害,男孩子的父母将会不容易像女生的父母那麼注重这个问题。但小孩的心理状态发展趋势受外界的影响较多,假如欠缺正确对待,未来有可能会导致黑影。

批评孩子也有次数限制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林说,在育儿方面,家长的态度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较为开放的,例如美国等国家,对孩子都持顺其自然的态度,管得很松,这样有其好的一面,即利于孩子养成天真、坦率的性格,但不容易培养他们的是非观念。

而中国家长大多是另一种,即对孩子严格管理,它好的一面是能从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负面效果是,过多的批评、呵斥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

当宝宝能走会跑后,一天之内被妈妈批评个三五次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因为这时的宝宝不是摔坏了杯子,就是拿着拖把到处乱拖,要不就干脆钻到桌子底下尝试着把小指头塞进电源插座里,总之,只要妈妈一分钟没注意到,宝宝就肯定会“犯错误”。

但是专家却建议,不管宝宝犯多少错误,每天批评他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批评孩子有学问一天最多两次

其实,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宝宝犯错误时,总是大加谴责、恐吓,却忘记了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家长们的批评是想阻止宝宝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而且,过于频繁的责备不仅让孩子变得“皮”了,对批评充耳不闻;在成长的岁月里,更会在他的心里留下阴影,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因此,家长批评孩子,不妨每天只说个一两次,不要逢事就说,因为有的错误,孩子可能马上就能自己明白,不说也罢。而对于重大的错误,在批评时也应该注意两点。一是冷处理。即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不妨放低声音,或采取沉默,这比高声大喊要更有效果,孩子反而会更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第二是要趁热打铁。因为孩子的时间观念比较差,昨天发生的事,仿佛已经过了好些天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如果觉得孩子做的错事必须批评,那么别拖拉,马上就说,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