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的童话故事
2021-05-05 关于春节的童话故事 春节亲子活动 礼仪童话故事春节走亲访友的拜年礼仪。
新春将至,小宝宝们也要跟着爸爸妈妈走亲访友去啦!不过,在把孩子打扮一新之余,您是否已经告诉年幼的孩子,怎样才能做一个受人欢迎的“拜年小使者”呢?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胡育提醒家长,出门前,您别忘了给孩子先上一堂礼仪课。
别只教孩子讨红包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胡育在从事幼儿教育研究时发现,或许出于好玩的心态,不少年轻的父母总是喜欢教孩子学说这样的“祝福”。殊不知,这很容易给孩子留下错误的印象,以为过年就是“讨压岁钱”或是吃喝玩乐,而忽略了节日的真正含义。她建议父母,抽时间跟孩子讲讲“年”的由来,有哪些习俗传统,告诉孩子过年意味着家庭团圆,也寄托着对来年的展望。明白了什么是过年,孩子们才会对传统节日多一些敬意
学会分享莫攀比
亲友聚会,孩子们会接触到不少同龄伙伴。互相攀比谁的压岁钱多,谁的新玩具高级,甚至为此争争吵吵。这些镜头,可不应该成为新春即景。家长不妨准备一些诸如橡皮泥之类的玩具,供几个孩子共同完成,学会合作,或是鼓励孩子们交换玩具,分享快乐。对幼儿来说,身体素质发育尤为重要。因此,您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互相约定,看看新的一年里,谁能先学会游泳,学会打球,或是添了别的什么体育技能。这样的比较,可比争一样玩具有意义的多。
餐桌礼仪要注意
新春佳节,聚餐频繁。家长们可得注意了,别认为孩子年幼,就可以任其享受大家的宠爱,成为餐桌“小霸王”。既然是参加筵席的一分子,就同样要注意餐桌礼仪。您得提醒孩子,别只顾着把好吃的堆在自己面前,别忘了给长辈们夹夹菜;敬酒时,也可以举起饮料杯,送上祝福;想离席去旁边玩,可以,但得先得到父母允许,并和同桌的长辈们打个招呼。别忽视了这些细节小事,它们将帮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出门前的准备工作
打招呼
1岁:此时宝宝多半还不太会说话,所以事先教他们看到人要叫人,抱拳作揖等。
2岁以上:可以教孩子说“恭贺新年”“岁岁平安”之类的吉祥话。
收红包
2岁以下的幼儿,不会知道红包是什么,只要告诉他别人给他时,要说声谢谢,然后放进自己口袋或给妈妈。宝宝稍懂事后,要事前跟他们说好不要马上拆红包。
接受糖果巧克力
宝宝虽然听大人讲过不能吃太多糖果巧克力,但还是不能控制。所以,大人要自己控制,并讲清楚如果拿太多这些东西,就要剥夺一些他喜欢做的事情或东西。
特别提醒
1.别让热情的大人亲宝宝的小脸,以免细菌交叉感染。
2.尽量少带宝宝去人多、空气质量不好的公共场所,比如大型超市、百货公司等。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专题“宝宝拜年礼仪速成班”
相关知识
走亲访友,宝宝过年礼仪知多少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打好基础,我们要通过早期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质。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亲访友,宝宝过年礼仪知多少,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快要到春节了,春节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当然,这个时候也是让孩子学习礼仪的好时机。除了拜年收红包,走亲访友、亲友聚餐的时候,爸爸妈妈也要让孩子讲究礼仪礼貌,做一个人见人爱、人见人夸的好孩子。那么在这个时候,如何让孩子学礼仪呢?爸爸妈妈要让孩子具体学什么呢?
【小朋友学礼仪之拜年篇】
春节最特别的礼仪莫过于拜年了,孩子要会说吉祥话,并且父母和孩子都要端正态度--拜年可不仅仅为了讨红包。因此,孩子可不能只是单纯地会说一句“恭喜发财,红包拿来”。除此之外,应该教会孩子一些应节、应景的吉祥话,例如祝长辈健康长寿、祝哥哥姐姐学业进步等等。建议父母,抽时间跟孩子讲讲“年”的由来,有哪些习俗传统,告诉孩子过年意味着家庭团圆,也寄托着对来年的展望。明白了什么是过年,孩子们才会对传统节日多一些敬意。
拜年可不只为了讨红包,要教会宝宝说一些应节应景的吉祥话,此外,特别要教会孩子收红包的礼仪。过年红包本就图个吉祥热闹,若孩子的礼貌不到位,可能还会惹得长辈、邻里心生不快。网友霖月儿就有类似不愉快的遭遇:有一年过年给亲戚家的孩子封红包,这孩子当面拆了封,还嘟囔着:“才一百,这么少,不要!”熊孩子把红包直接扔到地上就自己玩去了。
任何人遭遇上述情况时,都会心有郁闷。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教好孩子礼仪:2岁以下的幼儿,不会知道红包是什么,但爸爸妈妈也要告诉他们说声;大点儿的孩子,父母要告诉他,双手接红包,一定要说谢谢,并且不要马上拆红包。此外,要向孩子灌输正确的观念--红包不在多少,而是过年时长辈对晚辈的一种心意和祝福。
【小朋友学礼仪之做客篇】
衣着整洁,吉祥话不离口
以往过年,讲究穿新衣新鞋,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随时都会穿新衣,过年也就不那么讲究了。但是走亲访友,去别人家做客,衣着整洁还是要做到的。
此外,特别要注意的是孩子的鞋袜卫生。不可让孩子在别人家爬高上低,更不能穿着鞋踩沙发等等。此外,也要提前教会孩子,去别人家要有礼貌,要跟主人家问好,要说吉祥话,同时要多谢主人家的款待。
注意孩子的活动范围
却别人家做客,一定要注意孩子活动的范围。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别人家不是自己家卧室、书房之类的房间不经过主人家的允许是不应该乱闯的。可以告诉孩子,要乖乖待在客厅,想要干什么一定要先问爸爸妈妈。另外,主人家的物品也不可以随意乱动,更不能因为喜欢就顺手拿走,这一点特别要提醒年龄较小的宝宝,因为他们的物权意识还不清晰,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家的东西”和“自己家的东西”有什么区别。
父母做好表率
除了宝宝要有良好的礼仪表现外,若宝宝做客时出现闹别扭的情况,父母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平和的方式安抚孩子,而不能对宝宝批评打骂。最后,结束拜访时,要教会孩子道别、表示感谢。
这些礼貌行为,不仅要督促孩子去完成,父母也可以通过自己良好的言行做好宝宝的榜样:待人接物都要讲究礼貌礼节,宝宝看在眼里自然会向大人学习。
【小朋友学礼仪之就餐篇】
春节期间总免不了外出就餐或者和亲友聚餐,这时候让孩子保持良好的餐桌理由十分必要。而餐桌礼仪比起上文中的拜年和做客,更需要日常的培养。
对于还不能自己吃饭的宝宝,带宝宝出去聚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带着这些“小麻烦”,就餐时间可能需要尽量加以控制。对于已经能够自己吃饭的宝宝,要告诉他们:
1)吃饭时餐具不可敲得叮当作响;
2)不可用手抓饭抓菜;
3)上菜后要让礼让长辈先夹菜;
4)别人给自己夹菜时,要礼貌地说谢谢;
5)吃饭时间不可以大声喧哗,更不能含着饭说话。
有些宝宝因为在家中吃饭时,总是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食物,而在外聚餐稍有不如意就会大哭大闹。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在日常做好相应的教育,要让孩子懂得谦让和分享,并且知道最好的东西不是必然属于他的。
父母和孩子是彼此的镜子
春节来往,最能反映的一个家庭的文明情况,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从小朋友的表现能看出爸爸妈妈日常的教导,另一方面从父母的举止也能预见小朋友的表现。在春节之际,较为频繁的社交活动是让孩子学习礼仪礼貌的最佳时机,正所谓“言传身教”,父母不仅仅要教会孩子怎么做,更要用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过年走亲访友不要过分关注宝宝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教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的以开发,从而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过年走亲访友不要过分关注宝宝”,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很快就到春节了。有人说,小孩子过年才真正有趣:心情比大人兴奋,活动内容也比大人丰富。过年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可以穿新衣服、拿压岁钱、吃更多好吃的东西……可是也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对过年也越来越提不起劲儿了,感觉远没有从前热闹了。究竟这个年,怎样过才更有味呢?
过年对孩子来说,不仅意味着可以穿新衣服、拿压岁钱、吃更多好吃的东西,也意味着享受亲情、展现自我的机会的来临。小孩子过年,自然会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过年时总有许多家庭聚会、朋友聚会,爸爸妈妈也总会带着孩子一起去。很多这样的场合,只要有小孩子在,小孩子自然就是主角。现在的小孩子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常常是一屋子大人就围着一两个小孩子,样样事情都以他们为中心,好长时间没见面的亲戚、朋友,总爱拉着孩子问长问短,把好吃的东西尽着往孩子手里塞,让孩子表演个节目什么的,也几乎成了“常规项目”。
专家提醒:给孩子关注要适度
在过年聚餐的饭桌上,常常是孩子爱吃什么,好几个大人忙不迭地弄好了摆到他们面前,虾都是剥了壳的,鱼都是剔去刺的,甚至直接喂到他们嘴里……有些孩子其实平时早就会自己利索地吃饭了,这时也趁机撒起娇来,挑挑剔剔、拖拖拉拉,不肯好好吃饭。此时,爸爸妈妈要和大家说明:宝宝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用餐,而且这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哦!只要注意孩子是否吃到足够量、足够营养的食物就可以了。
亲戚、朋友难得见到孩子,常常是对他的任何举动都大加赞扬,尤其是爷爷奶奶辈更是如此,在他们眼里,简直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都是了不起的壮举。现在虽然提倡对孩子多进行正面鼓励与表扬,但也要分清楚哪些是他自然而然就能够以及应该做到的事情,对此抱持平常心态就好。不然容易养成孩子恃宠而骄的习惯,或者简简单单一件小事都期待获得肯定和表扬,失去自主性。
让孩子表演节目什么的,常常是应亲戚、朋友提出的要求,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小学里学到的那些唱歌、跳舞、弹琴……的技艺,的确能为节日聚会活跃气氛,增添不少乐趣,对孩子而言也是一个展示才艺的机会。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正可以借此机会多鼓励他们在大家面前大胆地展示自己。不过,如果遇到的是不太熟悉的亲友,孩子又真的比较害羞,也没有必要勉强。更不可以此在孩子之间进行相互比较,积极地肯定孩子为大家表演节目这个举动就好了。
春节拜年,孩子很烦心!
年初一给爷爷奶奶拜年,年初二给外婆外公拜年、初三……每年春节的走亲访友,都让孩子们苦恼不已。
孩子的苦恼有两个方面
·父母就喜欢拿孩子来当话题
孩子,永远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每到春节团聚时,各家大人们总喜欢相互谈论自己的孩子,并进行纵横比较。但对孩子来说,表扬也好,批评也罢,这些话听在心里就是不对味,给孩子一种“跟着家长走亲戚,我就成了他们专门用来冲散冷场气氛的工具”的感觉。
·大人聊天常常把孩子凉边上
有时孩子跟着父母去给长辈拜年,如果没有同龄的孩子在,就只好一个人呆坐在沙发上,大人说话又不能插嘴,想去房间内转转玩玩又怕没礼貌,简直就像一个摆设。
专家点评
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潘老师认为: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不可避免,父母们不妨为孩子特别设计一些互动性较强的沟通方式,一起讨论孩子关心、热衷的话题,或者做饭时让孩子共同参与,如包饺子、擀面皮等,既可有话可说,孩子也会在动手中获得乐趣。另外,拜年期间相互串门也可以改一下形式,比如:几个家庭相约游园,在玩乐中也可避免孩子被冷场的苦恼。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专题“宝宝拜年礼仪速成班”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春节礼仪
在热闹、喜庆、祥和的春节里,探亲访友是少不了的节目。春节期间正是教育孩子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因为他将来长大了,也要具备谦让、团结的品德。趁春节带孩子做客其间,教育孩子各种礼仪,让孩子年龄多一岁,懂事多一点。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春节的礼仪呢?
春节礼仪实践课堂
俗话说,“入庙要拜神,入屋得问人”,问候人是讲礼貌的表现形式。我们怎样动口呢?
1.学会动口讲话
(1)首先要学会称呼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这些常见的亲人很容易称呼,可是对不常见的爸爸妈妈的叔叔阿姨姑姑舅舅等,我们的称呼是要比爸爸妈妈低一辈的,例如:
爸爸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们相应称:伯、叔、姑、姑、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妈妈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们相应称:舅舅、阿姨、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如果父母称呼为祖辈的,我们则称呼为“太祖辈”,例如爸爸的舅公,孩子就称为“舅太公”……
(2)学会春节的祝辞
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不同的客人祝福当然不同了。那么对不同的客人,小孩子说什么祝辞呢?请大家看黑板,给不同的客人找出相对的祝辞。
①年纪比较大的人,我们应该祝福对方();
②做生意的客人,我们应该祝福对方();
③在单位上班的客人,我们应该祝福对方()
A.新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升!
B.新年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C.新年好,生意兴隆、货如轮转、财源茂盛!
小结:春节拜年时,大家会说“拜年话”了吧?可是我们的嘴巴除了说话,还得吃饭。只是,吃饭也有学问哦!
(3)学会饭桌的礼仪
同学们,我们平时的生活一般是三口之家,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般都比较迁就你们,你们爱吃的东西会有意让你们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场的话,就要讲究礼貌。要知道,好东西大家都喜欢,如果饭桌上有好东西,你不要自己一个人吃光,要留点给别人吃才行。太自私的孩子没人喜欢的。
吃饭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讨论一下,说说:有客人在场时吃饭要注意那些问题?
①取菜时怎么做?
(尽量取自己面前的,不要“飞象过河”;好吃的东西不要自己吃光,记住留点给别人吃;看准哪块就夹哪块,不要翻来覆去地抄,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
②取带汤汁的肉菜怎么办?
(更要小心夹,以免溅脏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衣服,人家会说你是不讲卫生的孩子的。)
③吃完饭后放下碗,怎么做?
(有礼貌地向还没吃完的人说:“请大家慢用”。)
2.学会“动手”
同学们,要成为有礼貌的孩子,不仅要动口,还要动手的。请大家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去作客该怎么做?
(轻轻敲门,去作客的时候;千万千万不可以随便翻主人的东西;主人给东西时,要双手接。)
(2)有客人来怎么做?
(礼貌待客,除了问寒问暖,要有行动哦!给客人敬茶也有学问:不能倒满,只倒半杯茶,因为茶凉了可续茶;敬茶只端茶杯的下半部,双手递给客人。吃饭时斟酒也有学问哦,敬酒要斟满的,显示主人的大方、热情。所以做主人时要记得遵循“茶半酒满”的待客之道。)
(3)亲戚朋友给红包时
(压岁钱代表着祝福。接了红包,表示感谢后,千万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
3.学会“和睦相处”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们怎么评价独生子女的吗?说你们是“小皇帝”!其实也是,一家就一个孩子,家里没人跟着争夺啥,什么事都是你们自己说了算数。可是你们去有孩子的家庭做客,或者有孩子的家庭来你们的家里做客,就应该和睦相处了。我说呢,相处最重要的是两个字:谦让。无论你是否有道理,如果你每次作客或做主人,小孩都发生争吵哭闹,那是很扫兴的事情。
请大家讨沦,你作客、作主人出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么办?
当发生下面情况时,你应该怎么做?
你们看的电视频道不一致时怎么办?(跟别人看)
你们喜欢的玩具只有一个怎么办?(让别人玩)
你们喜欢的东西不多了怎么办?(大家平分)
你喜欢看的书别人也喜欢时?(一起看,或者让别人先看)
……
(谦让是一种美德,做一个谦让的孩子,人人喜欢。)
收获思考:
1.趁着春节,教育孩子称呼、致祝辞,对训练孩子的胆量、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大有裨益。
2.春节其间正是教育孩子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见客人之前你教了孩子,孩子一般是会注意的,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小心细致的习惯。
3.孩子将来长大了,也要具备谦让、团结的品德。趁春节带孩子做客其间,教育孩子各种礼仪,让孩子年龄增一岁,懂事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