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时,孩子不但不关心,还站在一边哈哈大笑;当妈妈生病躺在床上时,孩子却在抱怨妈妈没有带自己出去玩……种种冷漠让人心寒。为什么妈妈含辛茹苦为孩子付出了爱,却没有收到爱的回馈?

教会孩子感恩,也是父母“爱”的必经之路

当爸妈们付出了无尽的爱给孩子,收获的却是孩子的冷漠和自我时,每一位父母都会感到既吃惊又心寒:是谁让孩子变成这样的?

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为此,爸妈们愿倾尽所有,不求回报。然而,在父母所给予的无穷无尽的爱下,不少孩子把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看成天经地义,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感恩:爸妈们也许该自我反省一下了。要知道,爱的付出也有讲究,“不求回报”的爱也并非都是好的。从小学会爱别人,是孩子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必修一课,而“爱”的前提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因此,教会孩子感恩,也是父母“爱”的必经之路。

感恩进阶之路

第一步养成感恩的习惯

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做好示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妈妈帮爸爸做事时,爸爸要大声地对妈妈说“谢谢。”妈妈接受爸爸的帮助,也要说一声:“谢谢,”爸爸送给孩子礼物时,要告诉他这件礼物是爸爸给你的,你要感谢爸爸;

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姐。在这种氛围中,孩子耳濡目染,渐渐接受这种最基本的礼仪,也学会向父母道谢,将感恩内化于人格之中。

第二步利用各种节日

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感恩教育的载体。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

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

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第三步让孩子学会给予

偶尔“示弱”,让孩子为父母做些事。比如假装拿不动衣服,让孩子帮忙拿一两件;

假装累了,请孩子倒杯水给爸妈喝……让孩子学会给予,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的。

让我们做父母的成为孩子爱的“银行”,而不是“自动柜员机”

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做一个感恩的好宝贝,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时给孩子灌输这种爱的理念,让孩子也学会关心爱护他人,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宝贝。而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参与,对于儿童来说,阅读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可以让自己身临其境,从中得到启发。阅读实质上就构成了儿童对生活的参与性,构成他们经历上的丰富性。

比如,九月份的布奇成长绘本《爱的味道》告诉我们:爱是一种什么味道呢?

这天早上,布奇发现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尽快好起来,布奇不仅给妈妈拿药和湿毛巾,还给妈妈做了一个超级汉堡。当布奇在莫莫的帮助下将超级汉堡送到妈妈面前时,布奇妈妈边吃边幸福地说:“还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这种味道是什么呢?”这时我的宝宝手指书本,奶声奶气地读:爱的味道。妈妈欣慰地笑了。布奇让妈妈懂得了如何把爱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里。给予爱比付出爱,会让人收获更多。

要想让孩子学会感恩,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享受爱的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学会奉献。

让我们做父母的成为孩子爱的“银行”,而不是“自动柜员机”。存进多少,你才能取出多少,付出才有回报。父母的爱也是有限的,也是要回报的,让孩子懂得只有把爱源源不断地存进去,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才能取出。“自动柜员机”是不知道索要与回报的,孩子也就不会想到回报,这样的孩子能感恩吗?

让孩子懂得并感受爱,需要我们把爱溶入于生活。

相关阅读

怎样教育由外婆照看的孩子


问:您好,我和我先生均在国外,只能暂时把17个月的儿子放在外婆家里。孩子各方面发育都很好,但是脾气很大,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把手里的玩具扔掉,有时还要拧人,经常会拧得外婆很痛,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去制止他的这种行为,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我非常担心孩子的教育,我打算明年最晚年底把孩子接到身边,但是我不知道这一年多的时间的分离会不会给孩子的心理和性格上造成影响,尤其孩子喜欢拧人,对这种孩子,应该采取什么教育方式比较好?

答:孩子由父母自己照看,对孩子的发展当然最好,但是,就有些情况。由于父母均在国外,只能把孩子托在外婆家抚养。从介绍上看,孩子各方面发育都很好,只是脾气很大。很可能外婆对孩子的起居,悉心照料,但是太宠爱,以致养成他性格上有一些,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

孩子还小,性格上的一些赞美及时纠正还是有效的。根据你目前的情况,我想提以下几点建议:

1、能有机会回国一趟,和孩子外婆开诚布公谈一谈最好,告诉姥姥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更重要的是立一些规矩。比如不能扔掉玩具、不能拧人,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告诉姥姥,让姥姥给你解决等。同时自己和孩子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一两个礼拜),观察一下,也检查一下,要切实看到变化再走。

2、执行规矩是痛苦的,往往老年人不能坚持。一定要让老人明白溺爱的害处,孩子再大一点,要纠正就更困难了。

3、在你们不得已非到国外工作不行的情况下,一定要常常打电话、写信来询问孩子情况,常把自己的照片寄给家里,让姥姥给孩子看,告诉他妈妈回来高兴。姥姥千万不要不理会爸爸妈妈,只是自己带孩子。须知孩子知道“别的地方”有爸爸妈妈,也会使他有归属感,而归属感对儿童心理正常发展是极重要的。

4、如果有可能,现在马上把孩子接到身边照看,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不可能,一定要和姥姥谈好,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更重要的是培养他的良好习惯(现在已出现不良习惯的苗头了),要密切注意,坚持执行规矩(不是立刻能见效的),要反复讲,碰到具体情况要结合具体情况讲,久而久之,会有效果的。千万不能再溺爱了,这样,只能是害孩子,而不是爱孩子了。

入园前打造一个独立孩子


让宝宝完全生活在“全自动”的生活环境中,宝宝失去了锻炼的机会,难以体会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会挫伤宝宝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一个缺乏进取心的人。

孩子过度依赖父母的弊端

1、剥夺了孩子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让宝宝完全生活在“全自动”的生活环境中,宝宝失去了锻炼的机会,难以体会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会挫伤宝宝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一个缺乏进取心的人。

2、害怕面对问题和新情况,会形成不良的个性。

宝宝长期在爸爸妈妈呵护的“温室”中成长,一旦脱离成人的怀抱,会显得手足无措,郁郁寡欢,对新问题和新情境缺乏应变能力。长此以往,会挫伤宝宝的自信心,变成一个懦弱、消极的人。

三步打造独立宝宝

生活自理能力对宝宝而言是从依赖到独立的一个过程,也是踏出家庭保护网的第一步,家长应逐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1、顺应宝宝的发展顺序,为宝宝创设独立学习的机会。

爸爸妈妈应该尊重了解宝宝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顺序,并给于宝宝适当的训练,这样宝宝不会因为难度太高而失去兴致。例如:一岁的宝宝会自己站了,可以让宝宝试着洗手。一岁半的宝宝可以试着自己吃饭。两岁的宝宝可以尝试如厕、脱袜子、刷牙等等,这些活动既有利于宝宝的小肌肉的发展,又增强了宝宝独立意识的发展。

2、多赏识宝宝,让宝宝的做事态度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由于宝宝的小肌肉还处在发育期,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较差,所以每当宝宝独立完成任何小事,爸爸妈妈不要吝啬您们的表扬和鼓励,因为您的支持和鼓励是宝宝继续独立做事的动力。爸爸妈妈也应重视宝宝此时出现的每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要求和行为,加以鼓励和提供实现的条件。例如:宝宝看到您在剥毛豆,兴冲冲地跑过来。这时您可以提供一个塑料小碗和小凳子,事先将毛豆的壳拨开一小半,让宝宝在自已动手剥豆中充分体验成功地快乐。千万别害怕孩子要打碎碗或担心孩子不会剥,或害怕孩子给自己添麻烦而不让孩子剥,这样宝宝因为你的拒绝和责骂而扼杀宝宝独立意识的萌芽。恰当的引导和鼓励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自信,从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爸爸妈妈的引导贵在持之以恒。

爸爸妈妈再让宝宝独立地做某件事情的时候,示范要求要清楚且形象生动,这样可以方便宝宝模仿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宝宝坚持天天这样做,把它当作一种习惯,这样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得很快。例如: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作“成长记录”,完成什么事情,让宝宝自己在记录上打勾或贴五角星,以此激励宝宝的这种行为,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惯。

上幼儿园之前帮宝宝锻炼自理,过起集体生活来会很容易适应,不仅有利于宝宝的成长,也为父母减了不少烦恼。那么快行动起来,入园前打造好一个独立宝宝吧。

孩子由妈妈认识世界


妈妈对孩子们来说,并不是抚育的人而已,她们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个窗口,妈妈们的育儿态度,很大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一个妈妈对自己身体的观感,与邻人问好的方式,对饮食和运动的态度,都对儿女造成深刻的影响。当妈妈一边挑剔地照镜子一边抱怨不休的时候,会给身边的孩子们传递出强烈的负面信息,当妈妈不抱怨,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认识世界,孩子们也会学习这个能力。

对孩子来说,身边的父母是他们学习交往的对象,妈妈和孩子的交往中,有奇妙的质量守恒定律,压力和喜悦,一层一层推进。妈妈压力大,孩子们生活也带着压力;妈妈态度温和坚定,孩子们也能有理有据地守住原则;妈妈面对问题的思路不刻板、不僵化,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孩子们也会带着开放的态度,有各种角度各种方向去解决问题。

如果妈妈都有独立思想,有坚持,用适合自己的生活态度,身体力行教育孩子,允许孩子有空间成长,不一味被评论影响,尊重自己,尊重孩子,积极的改变将从孩子开始,从现在开始。

早教知识:“冷漠”也是一种传染病


痛苦,是检测社会道德的最好规范。这话临时还并不是名言警句,只是我的脑海中不久出现的一个观点。这一观点来源于眼底下四川的此次地震灾害。这次极大的痛苦眼前,大部分人或忧心如焚,或义施援助之手,但也不缺不闻不问、愚昧无知之徒。

假如一些小孩子对地震灾害不闻不问,是否算冷漠呢?大部分人估算会挑选否认,但一些孩子家长却不那么看。我觉得,广州市有一位家长就首先对其孩子不关注地震灾害的个人行为表述了比较严重不满意。

《南方都市报》就在前两天的报导说,祈福新村有一位小区业主在小区百度发帖,称他每日都会报刊和电视上关心四川自然灾害,可他孩子却不关注这种事,坚持不懈要看动画,爸爸做思想工作也不好。他担忧孩子太“冷漠”,在社区论坛寻求帮助,期待小区业主们协作为孩子们搞点慈善活动。迅速,他的贴子造成了别的家长的共鸣点。

我觉得,家长们的忧虑恰逢那时候,太早发觉少年儿童的冷漠,是远比智商亲子早教还关键的事情。如今,全都注重从娃娃抓起,学习英语、练钢琴、下围棋,家长们都甘愿重金,在品德教育层面,许多 家长却不太认真。之言权威专家所言,避免孩子长大以后越来越冷漠和自私自利,自小刚开始做正确引导工作中确定有必需。

但是这“正确引导”二字,但是“简洁而不容易”啊。强制给孩子解读,强制性规定孩子看抗灾新闻报道,显而易见并不是个好方法。最好是的方法,应优选“身边的榜样”。怎样树立榜样?如今便是最佳时机——怎样主要表现对受灾地区老百姓的善心,怎样溶化孩子的冷漠,家长们如今大有作为。

“冷漠”实际上也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父母不孝敬老爸妈妈,孩子长大以后八成都是效仿一点;一样,父母乐于助人,孩子未来品行优质的概率必定暴增。中央电视台有一公益广告视频说得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昨日,一老乡就要当上回孩子的社会道德教师——捐助献血。他谈及另一自己当老板的老乡之主要表现时,一脸的不屑一顾:一个子儿也不舍得捐。因此想到到老总那从不拿正眼瞧人的十一岁孩子,好像一下子就找到缘故。

去年,沈阳市有一著名命案,与孩子的冷漠不无关系。一小伙与老婆产生争执,一怒之下,挥斧出战,打死了她。她们九岁的孩子如同看一场影片,亲眼看到了全部全过程,既不又哭又闹,都不寻求帮助或警报。心理学专家之后找到孩子冷漠的缘故:原先父母在家里吵嘴与打架斗殴,一直都跟用餐一样一切正常。

“冷漠”易感染还有一个缘故,便是这年代孩子们多为独生子,非常是都市区的孩子,自小欠缺沟通交流的小伙伴;加上人和人之间拥有 本能反应的预防心理状态,大部分家长一般不激励儿女与生疏的孩子相处。长此以往,孩子的“冷漠”就当然产生了。

来看,大家還是得谢谢这位首先发觉孩子“冷漠”的家长,沒有他的提示,就沒有这篇文章内容,自然也就少了大家相互思索儿童冷漠的一个突破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