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让宝宝吃蔬菜真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吗?先别灰心,权威育儿专家和营养学专家为宝宝家长们支了几招,不妨试试吧。

让孩子多亲近蔬菜

对于3岁以上儿童,想让他们多吃蔬菜,你不妨试试带他们多看、多接触蔬菜。可以带他们去菜市场,去超市的蔬菜货架,给他们亲手挑选蔬菜的机会。蔬菜买回家之后,可以让孩子帮忙洗菜、给蔬菜去皮,装盘等等,还可以让他看看蔬菜是怎么弄熟的,让他们在厨房闻到烹调时的气息。育儿专家说,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宝宝更熟悉蔬菜,从而减少对蔬菜的抗拒心,并且还能培养宝宝的主人翁意识和动手能力。

“一次一种”原则

专家建议,餐桌上的蔬菜最好别都是让宝宝感到陌生的,或者都是他们不喜欢吃的,因为这样的话,这顿饭他们很可能什么都不愿意吃,你的一番心血也就白费了。一顿饭,最好只加一种宝宝可能会排斥的蔬菜,其他的菜最好都不要让宝宝有抗拒心,至少要保留一种是他们喜欢吃的。

别给孩子贴上“挑食”的标签

儿童教育心理学有一个经典例子:一名学生偶尔考得很差,老师如果就此把他当差生看待,慢慢的这名学生真的变成了差生。专家提醒家长,在培养宝宝饮食习惯时也有这种现象,家长切不可随便给孩子贴上“挑食”标签。一般来说,宝宝在接受某种食物之前大都会有若干次不愉快的尝试经验,但是孩子的口味是多变的,说不定哪天,他们会觉得以前很讨厌的食物忽然变得可口了,家长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耐心。

榜样的力量

宝宝不接受某种蔬菜,有时候是由于缺少一个榜样。如果你的生活圈子里有和你的宝宝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而他又很喜欢吃蔬菜,那么他就是一个最好的榜样。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从众心理在儿童之中广泛存在。如果有机会让一个爱吃蔬菜的小朋友和你的孩子一起进餐,或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你的孩子偏食的坏习惯。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就需要家长亲自上阵了,在哄劝孩子吃某样蔬菜之前,家长先吃上一口并做出很美味的表情,对孩子来说,这一招还是管用的。

把蔬菜当零食

如果你的孩子饿了,而蔬菜就触手可及,那么他们可能会更容易去尝试,这是育儿专家研究得出的结论。家长们可在平时就准备一些新鲜干净、适合生吃的蔬菜,比如胡萝卜条、黄瓜条等等,放在孩子们活动范围内看得到的地方。在他们玩累了找东西吃时,很有可能尝试一下以前所不喜欢的那一类蔬菜。

相关知识

5个妙招 让宝宝不再怕打针!


大部分宝宝都怕打针,到了医院又哭又闹,弄得爸爸妈妈心烦意乱。长长的针头刺入宝宝娇嫩的肌肤,更是刺进了父母的心里。宝宝打针,更多地牵动着父母关爱的神经,体验着复杂的情感。

宝宝为什么怕打针

1、肌体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

出于人体自我保护目的,当外部刺激进入肌体立即会引起人体的一种不舒适的感觉,从而引发一系列反应。对于宝宝来说,这种体验是非常不愉快的,所以他总是想尽办法,如嚎啕大哭、手舞足蹈等等阻挠打针。害怕打针,实质上是再自然不过的人的本能反应了。

2、医院陌生的场景激发了宝宝的恐惧心理

人对于不熟悉的事物通常抱有一种恐惧、害怕的心理。在医院这一陌生的场景中,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各式各样的针管、仪器,和我们日常的生活场景有很大的差异。无论多么胆大的宝宝,到了陌生环境,行为也会变得谨小慎微。有时,父母和宝宝在家里事先讲好了不怕打针不哭,但是到医院就是不行。这不能怪宝宝,是医院本身的氛围带来了宝宝的恐惧。

3、不恰当教育方式的强化

有些父母常这样吓唬宝宝:“再不听话,就让医生给你打针!”这样一来,宝宝已有的感觉在语言营造的情境中又一次被不恰当地强化和放大,本来并非不可忍受的感觉变得难以承受了。

4、成人紧张心理的传递

往往在宝宝还没有打针时,父母就开始担心宝宝是不是能够忍受得住。这种紧张无意识就能够传递给宝宝,从而造成宝宝紧张的心理。

各方面的压力聚集在一起,远远超过了宝宝所能承受的心理底限。他需要释放,但他还不会像成人那样运用各种解压的手段,只能通过本能方式――哭闹、折腾来消除压力了。

舒缓恐惧5策略

面临打针的时候,不管是父母还是宝宝,情绪的调节非常重要。事先充分的准备远远胜过临时的安抚。这里推荐5个小策略,您不妨试一试。

1、提高宝宝的理性认识。生病本身是一种很不舒服的体验,而打针可以帮助宝宝解脱出来。你可以告诉宝宝:“生病了很难受,打过针之后病就会好了!”从而引发宝宝对打针的期待。

游戏也是提高宝宝认识的好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宝宝认识社会生活本身,更能够通过游戏释放紧张的情绪。平时,你可以和宝宝玩医院的小游戏,让宝宝当医生,你做病人,在宝宝的针头“戳入”“病人”的肌体时,宝宝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脱敏”――情绪上对打针不再害怕,理智上理解打针治病的意义。如果你装作很疼的样子,还会招来宝宝的笑声,这种对生活本身逼真的临摹使得亲子双方的感觉一下子通透了,也让宝宝变得更加坚强了。

2、努力营造宝宝熟悉的场景。宝宝去打针时,最好爸爸妈妈双方都去,父母和宝宝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所有宝宝依恋的对象都在场,会让宝宝从心理上感到支持和安全。有的宝宝到哪里都要带上心爱的玩具(如布娃娃、毛毛熊等),这时候不妨也带上,那也是宝宝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能安抚他的情绪。这一点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宝宝更适用。

3、转移注意力。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个轻松的小笑话、小故事在打针的时候讲,将宝宝的注意力引到故事所讲述的的场景中去,能有效减轻宝宝的痛感;你平静、有力的抚慰也能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4、给宝宝传递勇敢、快乐的正面期望。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是个勇敢的宝宝,坚强的宝宝,爸爸妈妈最喜欢宝宝的勇敢和坚强了。宝宝打针的时候也是这样,对不对?”父母强诱导性的、正面的语气往往能够激发宝宝自我控制的能力,使自己的形象符合你的期望。

5、和医生进行交流。告诉医生宝宝的兴趣点,以便在打针时和宝宝进行交流。虽然医生和宝宝并不熟悉,可是来自陌生人尤其是医生的夸奖非常有用。在宝宝自我形象的确立中,他会觉得非常自豪:“连医生都说我勇敢呢!”

5大高招应对宝宝依赖心理


尽管2~3岁宝宝的自理能力十分有限,但父母应开始有意地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减弱并逐渐消除宝宝的依赖心理。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父母应承认宝宝的独立人格。

平时多和宝宝平等交谈,让宝宝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放手让宝宝去做他喜欢的、且不违反原则的事,使他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在这些活动过程中,让宝宝逐渐意识到,他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能力的人,不是事事必须依赖父母的“小可怜”。

2、倘若希望宝宝具有独立意识,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宝宝会耳濡目染地受到良好的熏陶。

有些年轻的父母,如果发生了经济问题,就伸手找老父母要;夫妻吵架,就赌气回家“搬兵”,更不用说星期日两手空空地带宝宝去祖父母家又吃又拿。这一切都不利于对宝宝独立意识地培养。

3、父母不要对宝宝说:“都是妈妈(爸爸)不好”这类话。

当父母没给宝宝买他喜欢的东西,忘记宝宝准备在托儿所要用的手绢,妈妈下班回来后接宝宝迟到时,父母多半会说上述话,把责任揽向自己,低声下气地向宝宝“道歉”。父母可能以为这样做会使亲子间关系融洽,其实不然。这容易形成亲子间既依赖又对立的关系。宝宝年龄小不懂道理,父母为讨好宝宝,把自己降低到宝宝的水平,会使宝宝从心里不尊重父母,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错”,从而形成事事依赖父母、而事事反抗父母的不正常亲子关系。

4、宝宝如果说:“我累了,走不动了。”就让他休息一下。

宝宝刚会走路,一喊累,父母大多会立刻表示同情,心疼地抱起宝宝。这样下去,孩子自然会产生依赖心理。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稍事休息,待体力恢复后,继续自己走。这样做才不致使宝宝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到父母的羽翼下寻求庇护。

5、父母不要问宝宝:“痛不痛?”而该说:“不痛吧!”

宝宝在路上不小心跌倒后,有的家长往往会赶紧扶起孩子,然后心疼地问:“是不是很痛?”如果看到孩子无精打采,就会紧张地问:“是不是头痛?”这种问法会使宝宝不假思索地回答:“好疼。”

暂且不讨论宝宝跌倒是否会痛的问题。父母问孩子:“会痛吗?”无疑是诱导宝宝回答:“痛。”即使只是有点痛,想忍耐的宝宝听到父母这一问,也会眼泪汪汪地说痛。父母会说出诱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的话,反映出父母的一种心态,即一方面想严格管教宝宝,另一方面又希望宝宝撒娇或依赖父母。

父母应该用“不痛吧”的问法取代“痛吗”。宝宝自然会回答:“不痛!”如此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5个高招开发宝宝的智力


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有的活泼机灵,热情好动,善于学习和模仿;有的羞怯胆小,缺乏探索精神,接受和掌握新事物、新技能较慢。产生这些差别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给宝宝进行了计划周密、方法得当的早期智力开发教育。

一、妈妈摸一摸,宝宝笑一笑

抚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拥抱,对婴幼儿来说更为必要。不仅能开发孩子的触觉能力,促进他们成长,还传递着父母的爱心,让孩子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的心态,是亲子交流的绝佳手段。(抚触应在孩子清醒时进行,父母一定要洗净手,除去戒指、手链、腕表之类的饰物,以免划伤孩子。抚触时用力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钟即可。)

二、美妙的声音让宝宝更聪明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耳聪目明,口齿伶俐,尽早地训练与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觉,非常有益于孩子语言水平的发展与智力的提高。正常的婴幼儿一出生就有听觉能力,听声辩源是主要的训练方法。要坚持轻柔亲切地反复地对孩子讲话,这能在宝宝头脑中储存大量语言信息。孩子特别喜欢短小欢快、节奏鲜明的儿歌,可以多念给他听。但要注意,听觉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三、饱览大千世界宝宝见多识广

初生的婴幼儿视力较弱,只能近距离看物,随着月龄增加,三个月时能看清五六米外的东西,六个月即可远距离视物。所以视觉训练应该循序渐进,孩子对鲜明的颜色较为敏感(尤其是红色),缤纷鲜艳的色彩,丰富多变的物品最能激发宝宝的兴趣。

四、运动宝宝身体好

运动不仅让孩子变得健康结实,更有助于孩子多种感觉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他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使孩子聪颖活泼。但做运动时要结合孩子的本身体质,运动量、力度、难度要适中,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

五、宝宝爱模仿进步可不小

婴幼儿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求知欲极强,如海绵吸水般“贪婪”地探求着。父母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宝宝认识周围事物。要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需要与兴趣,更要耐心教导,不厌其烦,决不能生硬急躁,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应注重“身教”,以和蔼的态度,体贴地照料,耐心的重复和不断的鼓励为孩子营造温暖的氛围,培养愉悦的心境,这样,孩子会形成健康的心态,热情自信的性格,乐观向上的品质,让孩子收益终生。

让宝宝不再乱扔东西


友:我的孩子在家时,常常把玩具乱扔,你跟他讲道理,夸奖他能干,他不听;你跟他说,再扔,以后就不买了,他还是扔;就是打他,他最多当时好一会儿,但是过一会儿还是要扔,而且是故意的扔。这种情况,大概是从二周岁的时候开始的。我想请教专家,针对孩子的这种心理,如何教育好他?

不知你孩子现在几岁了。你只是说他从两周岁的时候开始的。如果现在是两岁半,那么问题要简单些;如果是四岁了,那么问题要复杂多了,因为一种行为习惯愈长久就愈难改。

儿童故意扔东西,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1、得到反馈。东西扔在地上会有响声,会变形(破损,压扁,支解等),他喜欢;

2、得到注意。他扔了玩具,家长一定要来管,一边替他把玩具放回原处,一边还要说教,偶尔还会打几下(不会重的),间接地等于给他注意了,这比无人理睬要好得多。

针对这些原因,我想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不予理睬,让玩具散在地上,他要玩的时候找不到,这时再和他一起收拾,放回原处,使他有对比,知道哪种结果(散在或放在原处)是好的,慢慢地改正扔东西的习惯。

2、把不良行为变成好行为。针对他有把玩具扔在地上的行为,可以用几个大纸盒,让他把玩具扔到纸盒里,对他说:“某某想睡觉了,你把他放到盒子里,好吗?”“某某找不到家了,你让他回家(即纸盒,可以贴上彩色纸或包装纸)好吗?”。以后玩具不再放到架子上,就放到盒子里,玩时从盒子里拿,美其名曰:“回家”和“出来玩”,三五岁的儿童喜欢事事有归属,盒子这个归属比架子温馨,孩子可能会喜欢。

3、做几个硬纸板的靶子,上面贴着大灰狼,大狐狸的形象,让孩子用小布包(内装沙子)投掷,美其名日:“打坏蛋”,把他喜欢扔东西的行为转移到正当游戏上去。他的这种投掷行为有了“出路”,可能就不再扔东西到地上了。

4、如果孩子已经三岁、四岁了,可以给他讲家里要有秩序(什么东西放在哪儿要有规定)的道理。玩具玩完了,用完了,放回原处,下次再玩、再用,就能马上拿到。也可以通过故事讲出这个道理。

5、经常和孩子一块儿整理玩具架,整理好了,一块儿欣赏。美的感受能力要尽早培养。

6、当有一天孩子主动收拾玩具了,哪怕只放好一两件,就要大大表扬。表扬对巩固行为有很好的效果,受到表扬的行为容易再出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