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家长高先生最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8个月大的女儿平常很乖巧,一到星期一就哭闹不止。这是怎么回事?

据介绍,高先生夫妇工作忙,平时跟女儿很少见面,孩子基本由姥姥照看,但每个双休,夫妻俩都会陪女儿,女儿也表现得特别乖巧。可是,每到星期一他们要上班时,女儿就立马“变了脸”:十分烦躁,一整天都哭闹不止,怎么哄都没用。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且越来越严重。

专家分析,宝宝表现出了“分离性焦虑”症状,这种症状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当他们与所依恋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会感到不安,尤其在8到16个月大的儿童中很常见。分离性焦虑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矫治,会影响宝宝以后的生活,如上学后容易发生学校恐惧症、考试紧张症,甚至成年后出现急性或慢性焦虑症,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www.zj09.com

他说,现代妈妈工作、生活压力大,和宝宝相处的时间渐少,所以宝宝的分离性焦虑倾向比较普遍。这种症状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母亲最好利用休息时间,增加与孩子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分离时间过长等,以缓解宝宝的焦虑情绪。

更多入园内容,请关注入园专题“轻松应对宝宝的焦虑症!”

相关阅读

请正确面对宝宝焦虑症


别成为宝宝分离焦虑的推手

当宝宝的需要被剥夺,感受不到来自亲人的爱与安全感,就会形成心理问题,车先蕙心理师表示,下面两种情况,都是造成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主因。

分离经验处理不恰当

例如,妈妈趁着宝宝睡着时离开,让宝宝醒来时发现妈妈不见了,没有预期接受依附对象不在身边的事实,且重复有这样的情形发生,会渐渐埋下分离焦虑症的种子。

分离创伤

依附对象永久离去或死亡,也是造成婴幼儿分离焦虑症的主因。这种分离会造成孩子的心灵创伤,进而让他变得信任感全无、认为没有永恒的事物并极度地没有安全感。

分离焦虑被忽视的结果

拒学、不愿离家

假设婴幼儿时期的分离焦虑情绪一直延续到儿童时期而未被处理,会对孩子未来的性格气质等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不利影响。孩子上幼儿园、小学,拒学症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因为习惯依赖熟悉的人与环境,对团体生活难以适应,在学校就会过度封闭,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更别谈学习。

孩子因怕离开父母而不愿去学校或幼儿园,并产生焦虑及恐惧反应,这其实是儿童焦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儿童分离性焦虑症。据介绍,儿童分离性焦虑症可有多种表现,最常见的是一提起上幼儿园或上学便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哭闹不止,有的还会说头痛、腹痛、恶心等。反应严重者还可出现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心慌、胸闷、大汗淋漓、尿频等。比如,原来身体健康的孩子刚被送到幼儿园几个月后,便频频发生感冒等多种疾病。我们曾对部分此类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了测查,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也就是说,这些患儿的反复感染与机体免疫力没有明显的关系,而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患儿生活环境及看护人的突变而引发的分离性焦虑症是导致患儿反复感染的最重要原因。

总之,当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时,父母应该引起重视。与宝宝进行交流促进感情,寻找方法改善宝宝的分离焦虑。

如何应对宝宝的分离焦虑症


如何应对宝宝的分离焦虑症

兰海,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硕士,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专家,北京上濒教育成长顾问中心创始人。

父母的困惑:我的孩子3岁了,刚上幼儿园,每天早上送他去幼儿园就跟打架一样,又哭又闹,这是分离焦虑吗?他在幼儿园里也不开心,回家以后话也少了,时间长了,小孩子不会得抑郁症吧?我应该怎么办?让他再晚些上幼儿园吗?

专家支招:建议你首先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其他小朋友之间是否愉快?是否受到了一些负面评价?这些都有可能是造成他不开心的原因。如果他持续哭闹有一段时间没有好转,就是比较明显的分离焦虑症,针对这个情况,需要父母耐心对待。让他晚些上幼儿园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可以尝试使用下面的方法让情况有所改变。

首先,需要改变幼儿园在他心中的印象。

通过一些提问,比如询问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让孩子回忆或者重复向不同的人讲述有趣的事情。例如小朋友的游戏,学到了哪些本领,得到了哪些表扬。每当他得到表扬的时候,你一定要反复表扬他,让他对幼儿园充满期待。同时,需要加强和老师的沟通,把幼儿园要教的新内容提前让孩子在家里学习,课堂上老师可以让他发言回答问题,然后加以表扬。回来后父母可以着重表扬,这样的事情累计起来就能让他认为幼儿园是他期待去的地方。

其次,让孩子多和不同的人接触。

孩子对于父母和熟悉环境的依赖也会导致他对幼儿园的不良反应。父母可以创造孩子和其他人接触的机会。到幼儿园接孩子的时候可以不马上回家,如果孩子喜欢,可以让他多和小朋友玩玩。回到家后,也可以让他自由活动。

最后,父母在态度上要坚决而又温柔。

每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可以安慰他们,比如说拍拍他的后背,或者附和说:“对啊,我也觉得是很难。”语气一定要温柔,但千万不能让步。另外,一定不能以粗暴的态度和行为来解决问题。如果孩子因为自己的哭闹行为而受到批评,会更加深他对幼儿园的抵触心理。

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很多父母会用物质的奖励或者许诺达成孩子的某种愿望来刺激孩子上幼儿园。这样是不对的,会造成孩子认为上幼儿园不是自己应该要做的,而是额外的事。建议父母可以奖励孩子在幼儿园的优秀表现,而不是用“上不上”幼儿园作为奖励的标准。

帮助孩子缓解焦虑症


患有焦虑症的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过分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常因一些小事而烦躁不安,担心害怕,甚至哭闹。

这类孩子平时表现温顺,守纪律,克制力强,自尊心强,对待事物常十分认真,又过分紧张。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中,对待不熟悉的事物,更容易出现焦虑反应,还可能有睡眠障碍,做恶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多汗、尿频、便结、头昏、乏力等。

孩子焦虑症的诱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1、爸爸妈妈有焦虑症,孩子进行模仿。

2、爸爸妈妈对某些危险估计太高,因此,常常会给子女一些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使孩子整天焦虑不安。

3、爸爸妈妈视子女为自己的“知心人”,并向他诉说许多家中的经济问题、婚姻问题等,而一个年幼的孩子是无法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的,在这种矛盾重重的处境下,孩子容易产生焦虑。

4、爸爸妈妈太苛求,对孩子做的任何事情,总是表示不够满意,反复提出要求做得更好一些,而这些高标准的要求常常超过孩子的实际能力,孩子逐渐对自己也觉得不满意,对自己不能实现预期的要求出现焦虑反应。

5、爸爸妈妈对孩子过度地放纵,也可导致焦虑症。没有一定的限制,孩子常常不知道他们活动自由的界限究竟在哪里;外界环境对他们的行为没有什么要求,而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努力去提高,也会出现焦虑情绪。

6、经常或强烈地遭到惩罚。

因为惩罚常常是受到其他人的否定或排斥,使孩子感到害怕。当他不能完成预期的任务时,对将要受到的惩罚会感到十分焦虑。

总之,不良的环境,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或加重孩子焦虑的重要原因。

防治孩子焦虑症的首要问题是改善环境及教育方式。家长要努力创建温暖、和谐、愉快、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不要整日为一些小事争吵不休,以免使孩子经常处于焦虚和不安之中。

应改变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循循善诱,以孩子的朋友的姿态出现,根据不同的年龄、智力水平,给予恰当的要求,既不溺爱,也不苛求。

当孩子做错了事时,不要用斥责或滥用惩罚来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而应经常对孩子说“大胆些”、“不要怕”、“再试一次”、“不要丧失信心”之类的话,帮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树立信心,培养顽强的意志及开朗乐观的性格。

婴儿的分离焦虑症


案例

高先生最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8个月大的女儿平常很乖巧,一到星期一就哭闹不止。这是怎么回事?

据介绍,高先生夫妇工作忙,平时跟女儿很少见面,孩子基本由姥姥照看,但每个双休,夫妻俩都会陪女儿,女儿也表现得特别乖巧。可是,每到星期一他们要上班时,女儿就立马“变了脸”:十分烦躁,一整天都哭闹不止,怎么哄都没用。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且越来越严重。

专家分析

副教授肖劲松分析,宝宝表现出了“分离性焦虑”症状,这种症状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当他们与所依恋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会感到不安,尤其在8到16个月大的婴儿中很常见。分离性焦虑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矫治,会影响宝宝以后的生活,如上学后容易发生学校恐惧症、考试紧张症,甚至成年后出现急性或慢性焦虑症,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

他说,现代妈妈工作、生活压力大,和宝宝相处的时间渐少,所以宝宝的分离性焦虑倾向比较普遍。这种症状有时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母亲最好利用休息时间,增加与孩子的接触机会,尽量避免分离时间过长等,以缓解宝宝的焦虑情绪。

小提示:家长应该重视宝宝的分离焦虑症以免影响以后的成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