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有犯错的时候。关键是家长们怎么对待孩子犯错这件事,怎样做才能获得恰当的后果呢?今天早教小编给你带来孩子犯错后家长应该怎么做?

选择恰当后果

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怎样做才能获得恰当的后果呢?试试下面的方法吧!

1、应该立刻做的:

在问题现场即时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这样既不伤害双方的自尊和感情,又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比如,孩子在堆沙堡时朝其他的小孩扔沙子,我们可以把孩子抱出来,带他回家或者选择他能够遵守规则的其他游戏。

2、预设后果:

在问题出现之前预先设想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家庭会议或与孩子沟通等方式制定处理问题的方式。(“约翰尼,时间到了!你不记得我们已经说好打架也得有个时间限制了吗?”)

3、延迟后果:

当务之急是让孩子停下来。当我们不确定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先等等,花点时间来思考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处理方式。(“管你弟弟叫大头蛋可不好。我得想想怎么处理这件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提倡在两三岁的小孩身上使用这一招,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只关注眼前发生的事情,一旦过去,他们也就忘了。所以用这个方法,很难让他们将犯错及其后果联系起来。

4、无后果: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去处理。如果孩子经过漫长的一天已经累得不行了,而你又由于种种原因找不出犯错的根源,那就“让它去吧”,也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良药,这是很多专家的共识。我们也相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各种矛盾都是由沟通不良引起的。因此,选择说什么固然重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说也不可小觑。窍门就在于我们对词汇、音调还有肢体语言的运用。运用好了,才能得到孩子的配合。

沟通用语

“我”式句:这是一种以第一人称“我”开头的句子。在不攻击对方的情况下,仅表达说话人的情绪、喜好、需求或结论。例如,家长可以用目光与孩子交流,告诉孩子:“我非常生气,我不喜欢看到玩具弄得哪儿都是,我需要你帮我一起收拾好。”然后拉起孩子的手,带着他一起收拾。虽然前文中我们

说过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但同时家长自己如何表达情感也十分重要,它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行为将会是乖乖顺从还是轻蔑视之。

“你”式句:用“你”开头的句子,通常带有攻击性,使倾听者马上进入防御状态。例如,朝孩子(在另一个屋子里)大骂:“你这个邋遢鬼!怎么每次都不收拾?每件玩具都搁在地上!快点出来,否则……”这样火冒三丈的态度通常换不来孩子的合作。如果言辞更激烈,还有可能起副作用,让孩子大哭大闹。

这种“你”式句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说出来”:鼓励孩子用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不是采用踢打、尖叫、扔东西或咬人等方式来发泄。我们可以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就采取这种方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姐姐抢了你的玩具,你一定很生气吧!”

拥抱:在孩子身后从腋下将其环抱,温柔地限制他的举动。这样的姿势可以让你近距离接触孩子,在他耳边用话语安抚,以防止过激的踢打、挥拳等行为。

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亲身示范你希望孩子能做到的那些行为。这是作为家长最有说服力的教育。还要注意:重要的不仅仅是说了什么,还有怎么说;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做到了。比起听我们说的,孩子可能更乐于效仿我们做的。你就看吧,孩子总会出其不意地让我们知道,他们可是模仿的好手呢!

家庭会议:可以是计划好的或临时决定的家庭会议,目的是消除隔阂或重新建立亲子联系。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孩子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确认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分配家务,制定时间表或者计划其他特殊事情。

召开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能够让全家(通常是繁忙的一家子)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孩子和父母应该携手处理问题、做出决定。规律的家庭会议可以消除积攒的误解与烦恼。

我们建议大家采用家庭会议的方式处理家中成员的情感、需求等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就一个问题发表看法,同时也倾听他人的问题。大家要将处理意见或评价写下来,对这些意见先不予置评,等到所有意见都记录完,再由家长逐条朗读,之后让大家讨论。

幽默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拥有否决权,对于那些不可接受的建议可以直接否决。比如孩子说:“让我妹妹搬出咱家吧,好不好?她可以住在奶奶家嘛!”首先,我们可以表达对孩子的理解,比如说:“我们知道妹妹经常把你房间里的东西弄坏,你也很生气。”然后再加上一句:“可是我们太爱你妹妹了,不能让她和奶奶住啊,那样我们会想她的。换一种解决方法吧,你还有什么建议?”

家庭会议也可以用来制订一些共享欢乐家庭时光的计划,比如一次长途或短途旅行,去野餐或者开派对。也可以在家庭会议上讨论如何给亲友准备生日礼物(比如全家动手做一个独一无二的手工大蛋糕),还可以谈谈怎么庆祝即将到来的假期。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会给整件事情增添许多乐趣。

最后,在家庭会议上,我们也可以当众表扬某个家庭成员。鼓励大家一起分享周围发生的事情,哪怕是最小的孩子也能想出让他高兴的事儿。你可以用一道大家最喜欢的甜点来结束会议,或者击掌,亦或其他能让全家人开心的方式。

相关推荐

早教:对孩子的赏识教育应该怎么做


赏识最先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父母发自肺腑对孩子的赏析,而赞扬仅仅赏识的一种方式罢了。赏识教育倡导我们去发觉孩子的优点,进而去夸奖和激励,让孩子更为地信心,但肯定并不是裂缝、盲目跟风的夸奖,能够 在不知不觉,根据小表情、肢体动作流露出来。对孩子的赏识教育应该怎么做?

因此,真实的赏识教育,是必须父母从本身的涵养刚开始,从里到外地赏识,才可以真实充分发挥教育的意义。对孩子的赏识教育应该怎么做?

一、发自肺腑地赏析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个人优点和优点,分辨一个孩子的优劣,不可以仅仅片面性地取一个层面。做为父母,要擅于发觉孩子不同寻常的地区,要从内内心坚信孩子是出色的,让孩子在你的赏识中充分发挥优点。

二、赏识孩子关键所在重视

父母心里都是有一个“最理想化的孩子”的品牌形象,但实际中,孩子将会并不得偿所愿,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理想化终究是理想化,父母不能用自身大脑中的范畴去限制孩子,重视孩子的特点才算是最重要的。

三、要称赞孩子的努力和勤奋

做为父母,应当赏识孩子的努力和勤奋,对她们的勤奋给与最激情的适用和激励。一个人最后可否发展趋势好,关键還是取决于努力和勤奋,父母务必意识到这一点。对孩子的赏识教育应该怎么做?

四、对孩子的发展要立即赞扬

孩子都期待获得父母的认可,当其获得一定的发展时,父母要立即地给与赞扬,这能够 传送给孩子一种强劲的精神财富,让孩子更为在信心和勤奋。

五、协助孩子从不成功和不正确中总结经验

孩子难免会犯错误,也难免会碰到不成功挫败,怎么让她们在不成功和不正确中汲取到工作经验、经验教训,是父母的义务。擅于在孩子的不正确中发觉优势,用赏识的心态去协助孩子纠正错误,这类方法比严肃认真地责骂更合理。

对孩子的赏识教育应该怎么做?每一个孩子全是与众不同的,父母要学好恰当赏识孩子的独一无二,在这里在其中寻找孩子的优势和优点,并赏识它,给孩子适度、适度的激励、了解,让孩子健康平安地成才。

亲子早教: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亲子可一岁六个月了,伴随着年纪的慢慢长大,她针对别的的事情(如动物)拥有大量的观查和兴趣爱好。前段时间,我与可父亲带可来到野生动物世界去玩。进园后,可非常高兴,看到马、梅花鹿乃至老虎狮子等小动物,会激动得大喊。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怎么做?之后大家来到猴山。猴子习惯被别人喂养,见大家一来,就三五成群地围了回来。我一些担心,但见到这种外伸前爪要吃的猴子挺可伶的,因此 還是憋住担心,叫可父亲取出吐司面包给猴子吃。在可父亲给猴子喂吐司面包时,我担忧他被猴子抓到,内心很焦虑不安,不断地提示他要当心。这时候的我竟然忘记了抱在我怀中的可也会觉得担心,我也没立即地宽慰她。亲子

直至走下猴山,.我发觉趴到可父亲肩膀的可,憋屈得要想哭,却又忍着住不许自身哭。直至之后可父亲抱太累了,需放她出来,她才趁机痛哭了出去。

返回家时,姥姥祖父问可去动物园看到了什么动物,可立刻说“猴”(来看简直印象深刻啊),接着就板着脸心里难受。我又宽慰了她一番。我取出猴子的照片,告知她猴子的前爪、小尾巴等,还激励她摸了猴子的照片,仿佛那样还一些实际效果。近期几日她没再提到“猴”了。可就在今天夜里,家婆怀着可在大客厅看电视剧,想听可在不断说着“砍死”“砍死”“鹦鹉砍死”,家婆也在一旁说“那人真坏,把鹦鹉打死了”。

接着我也带著可进屋子入睡。可一边喝着牛乳,一边对我说:“妈妈砍死……”“妈妈鹦鹉……”我宽慰他说,可也看到过鹦鹉的是吧?鹦鹉可聪慧了,它有好看的翎毛,还能学人说话呢,明日妈妈带可去看看鹦鹉好么?可说“好”,那样再说了一些轻轻松松的话题讨论,才浑浑地睡过去。

我是较为缺乏安全感的人,儿时夜里不懂事时,成年人便会恐吓我讲灯光效果是一种很可怕的虫。直至我2岁上下,返回妈妈的身旁才搞清楚,实际上那灯光效果没有什么恐怖的,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特想给可自小创建起极强的归属感。现在我尽可能不许可为一些天气现象觉得担心,但在具体的操作流程中,我一些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换句话说不清楚自身的方式对吗,哪儿还必须改善和留意的,想求教权威专家,感谢!

答这应该是一个共享的事例,在可妈妈不经意因自身担心而感染了孩子时,可妈妈解决得很好。由于孩子还小,妈妈还不习惯碰到事儿以便孩子管理自己,因此 在猴山碰到猴子自身觉得担心时,竟将孩子忘记了,但以后可妈妈立刻用十分平静的心态给孩子表述猴子的情况及其可的父亲在干什么,那样使孩子对刚刚妈妈说的这些个人行为拥有一些了解,尽管内心还怕猴子,但终究确实像妈妈说的那般猴子没有伤害到她们。

以后,孩子心里难受,但憋住了沒有哭,这全是人的当然情绪状态,无须太局限于关键点的方式。痛哭也罢,没哭也罢,都不容易给孩子产生很大的不一样。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怎么做?这么大的孩子,假如确实担心到要哭的程度是肯定禁不住的,没哭仅仅她的害怕都还没到要痛哭的水平。因此 家长无须依照成年人的情况来了解孩子,那样反倒会使自身的内心有担忧和愧疚感,那样的心理状态反倒会危害孩子。有时孩子的消极情绪看起来增加了,并并不是那时候的恶性事件导致的,可能是恶性事件以后,周边的人构建的焦虑不安气氛导致的。亲子

孩子是觉得小动物,尽管成年人给他说了许多得话,但你的心里和你说的话不是一致的,孩子就能体会出去,她感受到的就是你心里的物品,你的語言起不上多少功效。因此 ,当孩子被受惊后,家长一定要平静下来,体会自身心里的情况,真实从心里去释放压力,而不是自身一边很焦虑不安,一边给孩子说这些安慰得话。那样总是使孩子十分糊里糊涂,把語言的內容和她对家长心里的体会搅在一起,分不清哪一个是确实。

有关鹦鹉的事儿,是孩子对猴子跟人的关联了解被唤起后的一种移情状况。孩子用砍死鹦鹉这类語言来反射面那时候沒有开展的对猴子的回绝,这也是孩子发展趋势全过程中的一种天气现象,家长无须急切去劝阻。事实上孩子不容易砍死任何东西,说那样的话,仅仅孩子在表述自身的体会,家长听见的也仅仅語言的內容,假如家长感觉那样的话难听,不给与反映也就是不加强,孩子渐渐地就不多说了。

友情提示

一岁多的孩子正处于训练把握語言的环节,而孩子探寻和语言学习,全是受环境危害的,一段阶段内孩子会探寻有能量的語言和粗话,要是成年人宁静看待,孩子渐渐地就不多说了。无须为孩子说的一两句不宜于社会公德得话而觉得焦虑不安,也无须非得那时候劝阻。

孩子感到害怕时家长怎么做?家长一定要分辨孩子所表述的內容,什么是孩子心理需求的,是孩子在处理自身的难题,什么是孩子在训练語言。针对前面一种,家长应当去顺从,而不是不许孩子说;针对后面一种,家长留意孩子的語言自然环境就可以。

面对孩子成长父母怎么做


对成长有帮助的10件事

0~3岁,这是一段充满惊喜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进步。要知道,他的成长你可不能仅仅是旁观者。在下面这些最佳的时间里,去参与、去倾听、去鼓励,相信你一定能给他最好的帮助。

0~2个月,他喜欢和你亲密接触。你把他抱在怀里,看着他,轻轻抚摸他……这种安全而平静的感觉他会非常喜欢。

3~5个月,告诉他你在干什么。当你给他换尿布时,做抚触时,喂他吃奶时,抱他晒太阳时……跟他说话,告诉他你在干什么,你要干什么,保持你说话的温柔语调。

8个月,他可以有个朋友了。想办法给你的小婴儿创设和其他宝宝交往的机会。尽管最初他们好像彼此都不愿多看对方一眼,但是渐渐地你会发现,他越来越高兴与小伙伴在一起,然后试着做和小伙伴同样的事情。

9~15个月,给他一个爬行的空间。让他可以自由地到处爬,甚至可以带他爬一会儿台阶。你会看到他不停地爬上爬下,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毅力。

12~15个月,扩大他的视野。如果你总是把他放在一个熟悉的、你认为绝对安全的地方,他就永远也不知道别人是为保护他而设立了界限,这反而会让他的探索变得不安全。

18个月大,可以让他帮你做些家务。孩子各方面的技能都是从生活中得到的,比如做家务。当他兴致冲冲地来帮忙的时候不要吝惜你的鼓励,多对他说“你比妈妈做得都好”。

2~3岁,重组他的语言的“板块”。他的词汇量扩大了,但是词序可能混乱,前后颠倒,你需要帮助他重新组织语言,更准确地“说话”。

2~3岁,教他照顾自己。3岁左右,大多数宝宝都要上幼儿园了,在此之前,你需要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东西,并且学会等待。

3岁开始,邀请小朋友到你家玩。聚会最好在孩子熟悉的小朋友之间举行,在生活中教他如何同大家分享。

3岁以后,慢慢脱掉“超人妈妈”的外衣。3岁以前,你在孩子心目中肯定像是个无所不能的超人一样,没什么不好,这会让他感到安全。但是3岁以后,你应该慢慢地让孩子明白,其实,我们就是我们,一个普通的妈妈,我们不能使时间倒流,我们不能让所有的动物都来陪他玩,我们也不能让春天永远不走。我们的孩子需要在现实中成长。

在对孩子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父母做好宝宝成长的辅助工作。

早教:孩子要求和朋友单独玩耍时,应该怎么做


闹闹四岁了,早已上幼稚园了,拥有自身的朋友社交圈,常常邀约小朋友们跟自身玩,较为头痛的是,他感觉父母干预了她们的随意,经常都规定要独立跟小朋友玩。诸位父母遇到过相近的状况吗?孩子要求和朋友单独玩耍时应该怎么做?一下一些小提议,大伙儿能够参照一下。

1.假如小孩规定和朋友独立玩乐,提示他相对的老规矩和他可以有的挑选:如今叫贝尼特斯过来玩,待会儿他父母回家,你们俩能够去她家。孩子要求和朋友单独玩耍时应该怎么做?

2.一旦讲明了你的大道理,就不必理会一切埋怨、纠缠不清和吵闹,由于这关乎安全性,又没什么新的状况出現,得以更改你的决策。

3.当小孩的吵闹越来越不能承受时,“警告”他会遭遇哪些的“不良影响”,看见他的双眼,语调宁静而坚定不移地明确提出“警告”:你敢再踢一次餐桌得话,三十分钟内不可以叫恩里小朋友到家中来玩。孩子要求和朋友单独玩耍时应该怎么做?

4.假如他不接纳你的警告,你可以言而有信:“行吧,蒂姆10点半之前不可以叫朋友上级代理商来玩。”如果还失效,则说:“千万别吵了,不然我能增加到11点。”那样应当有实际效果了。给他30秒上下的時间修复宁静,他必须这段时间保存点情面。假如他平静下来了,要给与反面的答复。

5.假如他借着朋友的爸爸妈妈没有,溜到另一方家玩儿,务必使他担负不懂事的某类“不良影响”。孩子要求和朋友单独玩耍时应该怎么做?例如,当日剩余的時间里不能再见了哪个朋友,或是第二天禁止离去家门口。例如同意给他买的玩具,如今不给他买来。他喜欢吃的冰激凌,今日不允许吃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