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教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的以开发,从而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爸妈5个坏习惯 害得宝宝爱挑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这些场景对你来说是否非常熟悉:你家宝宝不爱吃青菜,仍凭你怎么哄,她还是会把青菜吐出来,或者你家宝宝一看到桌上的菜就烦了,想尽各种理由逃离饭桌……宝宝挑食、不爱吃饭,看起来真是那他们没有办法,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的一些习惯可能是造成宝宝挑食的“罪魁祸首”。看了下面几个场景,你就恍然大悟了。

场景一:爸妈做了个坏榜样

你不喜欢吃胡萝卜,每次饭桌上有胡萝卜你就要絮叨一番:“怎么又是胡萝卜?最讨厌胡萝卜了!”时间一长,宝宝有样学样,也开始抗拒胡萝卜。你知道胡萝卜对身体好,宝宝应该多吃,但是你自己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又怎么能要求他们也喜欢胡萝卜呢?

很明显,你轻视了宝贝们的模仿能力,自己没有发挥榜样的正面作用。宝宝常常模仿成人的行为,你又是孩子们最早的老师,如果没有言传身教,宝宝就会染上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后要改可就难了。

小编支招:要给宝宝树立好榜样,当着宝宝的面,你不能有偏食的表现,即使自己不喜欢吃某种食物,也要让宝宝觉得这种食物并不难吃。

场景二:饭菜简单不吸引

小胖妈咪是典型的职场妈咪,上班、买菜、做家务、带孩子……由于忙碌,小胖妈经常只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食物,例如蒸鸡蛋、蒸肉饼、蒸鱼等,虽然这样的菜式营养充足,但是时间一长,宝宝吃腻了,看见鸡蛋就不喜欢了。Zj09.COM

如果你是自己带孩子,还是职场妈妈,那么这个场景对你来说很可能“中枪”。彩色单调、缺乏吸引力,也是宝宝挑食的一大原因。由于工作繁忙,你常常无法为孩子们精心准备多样化的食物,有时会因为宝宝偏爱某种食物而过分重复,这都会引起宝宝味觉、视觉和嗅觉上的疲劳。

小编支招:妈咪们不妨多收集一些儿童食谱,经常翻新菜式,注意色彩、口味和营养搭配,让食物更多样化,有利于增强宝宝的食欲。

场景三:饭前放任孩子吃零食

吃饭前,阿宝吵着要吃饼干,又哭又闹,无奈之下奶奶只好屈服。到了吃饭的时候,宝宝又吃不下饭了,任凭奶奶怎么哄,阿宝就是不肯吃饭。

让孩子吃零食的时间、量控制得不好,也会影响孩子的正餐。科学、合理地吃零食,能补充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有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但是饭前让宝宝吃太多零食,好像饼干、面包、蛋糕等,都会减少宝宝的饥饿感,影响食欲。

小编支招:餐前1-2个钟头不要让宝宝吃零食,如果宝宝在两餐之间吃了不少零食,你可以带他到户外活动一下,帮助消化。

场景四:爸妈缺乏营养知识

凯凯4岁了,但是长得却比同龄的孩子要瘦小,凯妈一急,就拼命让凯凯吃肉(凯妈可能是觉得以形补形是个好法子)。有时候凯爸建议让凯凯也要多吃点蔬菜、水果,凯妈可不乐意了,以营养不够的理由拒绝,久而久之,凯凯就爱吃肉胜过蔬菜了。

爸妈有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常识,甚至是直觉和老人的经验为宝宝准备食物,判断哪些食物有营养,哪些食物不适宜。这种做法不一定科学,如果食物搭配不当,一方面会导致宝宝营养不全面,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宝宝挑食。

小编支招:你要多学习一些营养的只是,大概了解一下家常食物的营养成分,为宝宝制定营养均衡的膳食计划。

场景五:“威胁式”让宝宝进食

冰冰不爱吃菜,爸爸就威胁她:“如果你不好好吃菜,下次就不带你去公园玩。”有时候甚至会将蔬菜强制塞到宝宝嘴里。这样子,冰冰自然更加抗拒蔬菜啦。

强迫进食,只会引起宝宝对食物的反感。对于孩子们不喜欢吃的东西,你用威胁式的语言或者强迫的喂食方式,常常会有反效果,会让宝宝更加厌恶这种食物。

小编支招:你可以多用讲道理、举事例的方法引导宝宝吃饭。每当宝宝吃了他不喜欢的食物时,你要及时给予表扬,正面强化,传递正能量。当然,你也可以让宝宝帮忙洗菜,参与到这个过程后,宝宝对于食物的兴趣会大大提高哦。

延伸阅读

宝宝5个不容忽视的坏习惯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些不恰当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如果变成习惯,会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所以,不要忽视这些小小的坏习惯,赶快防患于未然吧。

1、打断谈话

why——为什么不容忽视:

你的孩子也许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什么或问你某些问题,但是如果纵容他打断你的谈话,却不会有助于教会孩子为他人着想,更不会让他学会在你忙碌的时候如何自己打发时光。结果将会是他认为自己有权吸引别人的注意,并不能忍受任何挫败。

How——这样制止:

下一次在你要打电话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诉孩子他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扰你。给他安排点活动或者让他玩一个他平时没玩过的玩具。如果你在谈话时,他缠着你,你可以指指椅子让他安静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谈完。之后告诉他干扰别人并不会得到他想要的。

2、攻击性行为

why——为什么不容忽视:

孩子和小伙伴有小冲突的时候,你可能不一定会去管教,但是你不该忽视那些小小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父母问题顾问米歇尔博士认为,如果你不管的话,孩子到了8岁左右,这种不良行为就会积习难改了。放任自流传递的信息是伤害别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How——如何制止:

正面应对攻击性行为。把孩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样会伤了妹妹。如果他这样对你,你会怎样呢?”要告诉他任何伤害别人的举动都是不可以的。在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不要粗鲁霸道,帮他练习生气时该说些什么。也可以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如果他再犯的话,不让他出去玩。

3、假装听不见你说话

why——为什么不容忽视:

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当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爱做的事,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没听见一样,这时你不能忽视了。因为这样下来传递的信息是漠视大人的指令无所谓。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于是在训练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纵容孩子继续这种行为,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并极有控制欲。

How——如何制止:

不要在房子的另一侧跟孩子说话,走到她面前,告诉他该做什么。谈话时,让他看着你,并且回答“好的,妈妈。”轻抚她的肩膀,呼唤她的名字,关掉电视都会有助于吸引她的注意。如果他不听话的话,告诉他后果是什么。当五岁的杰克开始“选择性听取”时,他的父母决定采取措施。他们告诉孩子,如果他非要父母反复要求他做事的话,比如说来吃饭或洗澡,那么那一天他只能看一个动画片,(通常他可以看两个)或者那一周他将损失一个外出游玩的机会。如果他们不得不提醒他两次的话,一个动画片也不让看了,或两天不能出去玩。妈妈们该努力做到不让步,否则的话,他会继续这种坏习惯的。

4、无视规则

why——为什么不容忽视:

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DVD,当然很方便,但是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吃的,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里看DVD。专家认为放任孩子不遵循规则做事情绝对不是好办法。如果你看着一个两岁的小孩子自己从柜台里拿饼干很好玩,那就等着瞧吧,看看他到了八岁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么办。

How——如何制止:

制定几项家庭纪律,并经常和你的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比如,告诉孩子:“你得问问可不可以吃糖,因为这是规矩。”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外的时候就打开电视,告诉他把电视关掉。并且大声清楚地陈述规则,这将有助于让孩子铭记在心。当四岁的姗姗未经允许就拿了些图画笔玩并把她的一只胳膊整个都涂成了黄色,他的妈妈告诉她下午不能帮着画车库促销的广告牌了。虽然她哭了,但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她故伎重演。

5、使小性子

why——为什么不容忽视:

你或许以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会跟你翻白眼,或说话傲慢无理,但是傲慢的举止通常在儿童模仿大孩子以试探父母的反应时就开始了。一些家长以为这只是阶段性的,于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应对这一问题,你会发现孩子大概上三年级的时候会没有朋友,并无法与老师和其他成人融洽相处。

How——如何制止:

让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为。举个例子,告诉他“你这样翻白眼,好像是不爱听我说的话。”这并不是要让孩子感觉难为情,而是让他明白这样做可能会失去朋友的友谊和爱戴。如果他坚持不改的话,你可以不理他并走开。你可以这样说:“你如果这样和我说话的话,我听不见。当你准备好有礼貌地说话时,我才会听。”

5个不容忽视的坏习惯


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些不恰当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如果变成习惯,会成为孩子成长的羁绊。所以,不要忽视这些小小的坏习惯,赶快防患于未然吧。

可能你认为孩子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完善,成为一个越来越成熟、完美的孩子。是的,我们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好,但是有些行为也是不容忽视的,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那些看起来不足挂齿的不恰当行为,一旦成为习惯,会阻碍孩子的发展。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可能被你忽视的问题,并寻求迅速制止的办法。

1、打断谈话

why---为什么不容忽视:你的孩子也许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你什么或问你某些问题,但是如果纵容他打断你的谈话,却不会有助于教会孩子为他人着想,更不会让他学会在你忙碌的时候如何自己打发时光。结果将会是他认为自己有权吸引别人的注意,并不能忍受任何挫败。

How---这样制止:下一次在你要打电话或跟朋友聊天之前,告诉孩子他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扰你。给他安排点活动或者让他玩一个他平时没玩过的玩具。如果你在谈话时,他缠着你,你可以指指椅子让他安静地坐在那,耐心等你谈完。之后告诉他干扰别人并不会得到他想要的。

2、攻击性行为

why---为什么不容忽视:孩子和小伙伴有小冲突的时候,你可能不一定会去管教,但是你不该忽视那些小小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推倒小弟弟或掐小朋友。父母问题顾问米歇尔博士认为,如果你不管的话,孩子到了8岁左右,这种不良行为就会积习难改了。放任自流传递的信息是伤害别人是可以被接受的。

How---如何制止:正面应对攻击性行为。把孩子拉到一边告诉他,“那样会伤了妹妹。如果他这样对你,你会怎样呢?”要告诉他任何伤害别人的举动都是不可以的。在下次出去玩之前,提醒他不要粗鲁霸道,帮他练习生气时该说些什么。也可以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如果他再犯的话,不让他出去玩。

3、假装听不见你说话

why---为什么不容忽视: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当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爱做的事,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没听见一样,这时你不能忽视了。因为这样下来传递的信息是漠视大人的指令无所谓。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于是在训练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纵容孩子继续这种行为,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并极有控制欲。

How---如何制止:不要在房子的另一侧跟孩子说话,走到她面前,告诉他该做什么。谈话时,让他看着你,并且回答“好的,妈妈。”轻抚她的肩膀,呼唤她的名字,关掉电视都会有助于吸引她的注意。如果他不听话的话,告诉他后果是什么。当五岁的杰克开始“选择性听取”时,他的父母决定采取措施。他们告诉孩子,如果他非要父母反复要求他做事的话,比如说来吃饭或洗澡,那么那一天他只能看一个动画片,(通常他可以看两个)或者那一周他将损失一个外出游玩的机会。如果他们不得不提醒他两次的话,一个动画片也不让看了,或两天不能出去玩。妈妈们该努力做到不让步,否则的话,他会继续这种坏习惯的。

4、无视规则

why---为什么不容忽视: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DVD,当然很方便,但是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吃的,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里看DVD。专家认为放任孩子不遵循规则做事情绝对不是好办法。如果你看着一个两岁的小孩子自己从柜台里拿饼干很好玩,那就等着瞧吧,看看他到了八岁不打招呼自己跑到朋友家去怎么办。

How---如何制止:制定几项家庭纪律,并经常和你的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比如,告诉孩子:“你得问问可不可以吃糖,因为这是规矩。”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外的时候就打开电视,告诉他把电视关掉。并且大声清楚地陈述规则,这将有助于让孩子铭记在心。当四岁的姗姗未经允许就拿了些图画笔玩并把她的一只胳膊整个都涂成了黄色,他的妈妈告诉她下午不能帮着画车库促销的广告牌了。虽然她哭了,但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她故伎重演。

5、使小性子

why---为什么不容忽视:你或许以为孩子在青春期前不会跟你翻白眼,或说话傲慢无理,但是傲慢的举止通常在儿童模仿大孩子以试探父母的反应时就开始了。一些家长以为这只是阶段性的,于是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你不正面应对这一问题,你会发现孩子大概上三年级的时候会没有朋友,并无法与老师和其他成人融洽相处。

How---如何制止:让孩子清楚他自己的行为。举个例子,告诉他“你这样翻白眼,好像是不爱听我说的话。”这并不是要让孩子感觉难为情,而是让他明白这样做可能会失去朋友的友谊和爱戴。如果他坚持不改的话,你可以不理他并走开。你可以这样说:“你如果这样和我说话的话,我听不见。当你准备好有礼貌地说话时,我才会听。”

6、夸大事实

why---为什么不容忽视:也许一个还不会叠被子的孩子说自己整理了床铺,或是一个甚至还没坐过飞机的小孩告诉同伴他去过迪斯尼,这些夸海口的行为似乎无关紧要,但一定要警惕孩子的不诚实。专家认为:“如果孩子了解到说谎可以很容易美化自己,可以避免让他做那些他不爱做的事,让他摆脱闯祸的困境,撒谎就变成很自然的事了。”

How---如何制止:当孩子说点小谎时,坐在他身旁,直截了当告诉他。“去迪斯尼当然很有意思,说不定我们哪天就会去的,但现在还没去过,你不该告诉小妹妹说你去过。”告诉他,如果总是扯谎的话,人们就会不相信他的话了。看看他撒谎的动机是什么,别让他的小谎话不断得逞。举个例子,如果他还没刷牙就说刷过了,要让他回去再刷。当5岁的潇潇开始撒谎时,她妈妈给她讲了‘狼来了’的故事,撒谎的孩子在狼真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没人来帮她。讲故事可以有助于孩子正确看待问题,孩子会慢慢学会非常坦率。当你不相信他的某些话时,他会很坚决地维护自己。

四五岁的孩子们还会有一些生活上的小恶习,这些小毛病又可能变成大麻烦哦!

*挖鼻孔

最坏的可能:尽管看着孩子的手指从鼻子游到嘴里很恶心,但是吃鼻涕并不会让孩子生病。但是挖鼻孔却是感染的一个主要途径。

如何制止:转移注意力通常是很有效的。给他本书或玩具,任何能占着手的东西都行。向孩子解释挖鼻孔会传染病菌。随身携带纸巾,在他伸手挖鼻子时立刻递给他。让鼻孔湿润会减轻瘙痒感。冬天在他的卧室里放个加湿器会有助于避免晚上睡觉鼻涕变干。

*不良擦拭

最坏的可能:孩子会自己使用尿壶时,你或许愿意让他自己来处理。但是如果没有擦拭妥当的话,他的手可能会弄得一团糟。对女孩子来说,不当擦拭可能会导致膀胱炎。

如何制止:要检查一下,看看他的内裤就知道了,孩子也许还会需要定期的指导。

*不遮掩地咳嗽、打喷嚏

最坏的可能:感冒病毒或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像肺炎、脑膜炎都是通过这些颗粒传播的。

如何制止:做个好榜样。如果你在咳嗽、打喷嚏时能自己挡住鼻子或嘴,孩子很可能会跟你学。不要怕唠叨,要经常提醒孩子。为防治病毒传染,教孩子朝胳膊肘,而不是手上打喷嚏。

*抠疮痂

最坏的可能:肮脏的手指会将感染性细菌带到伤口上。反复被揭开的伤口也会结疤。

如何制止:在伤口上敷抗病毒药膏,然后用创可贴包好以防小手碰到。让他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卡通创可贴,他就会不愿意把它揭掉了。

*忘记洗手

最坏的可能:经常不洗手的孩子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可怕病菌,比如说寄生虫、排泄类病菌、甚至甲肝。

如何制止:经常,并温柔地提示。提醒她吃饭前,出去玩之后,更重要的是,上完厕所后一定要洗手。你不防在衣橱,或包里备些杀菌湿巾。

*咬指甲

最坏的可能:孩子的指尖可能会流血、感染。咬脏指甲也会传染细菌。

如何制止:大多数小孩子在无聊时咬指甲,此时不妨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比如用音乐,书或画笔和纸,等等。

孩子有这5个“坏习惯”,不需改掉!


孩子有坏习惯就一定是坏事吗?有些坏习惯不需要改,反而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帮助,下面看看孩子这5个“坏习惯”,再厌烦也要忍耐!

儿童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的过程,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而且孩子也在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修正。但是大人常常自以为是地打断孩子,这样做不仅会改变他的性格,同时也会使他失去做事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一般来说,儿童看待世界的视角与成人截然不同,这不仅仅是程度和大小的差距。所以,家长要记住,时刻对孩子多一份宽容,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理解孩子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希望。”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好地为孩子准备环境,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

下面就有几种经常被家长误读的孩子行为,其实,只要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引导,将对他的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特点一:话唠

“话唠”的孩子特别让老师头疼,因为他们上课时总喜欢讲话聊天,影响老师上课、同学学习。在家里也总缠着爸爸妈妈说话,家长们刚开始肯定也很耐心地教导孩子说话,但是,如果孩子成天讲话不停,在休息时间也不能消停,家长们也会头疼不已吧!

其实,孩子可能到了语言敏感期,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能力正在快速地增长,孩子话多,意味着他天生外向、乐观,语言表达能力强,只是他还没有良好的自制力。

因此,面对话多的孩子,希望家长不要太生气地骂他、打他,这样可能会“抹杀”孩子语言表达的天赋,说不定孩子以后就会是出色的记者、文学作家或者下一个“高晓松”呢!

特点二:喜欢发号施令

有些孩子总喜欢对其他孩子指手画脚,喜欢发号施令。可能在某些人眼中,这些孩子显得比较自私、喜欢出风头。但不可否认的是,喜欢发号施令的孩子,普遍有较强的主见性、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说不定将来就会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领导者。

特点三:喜欢攒零用钱

有些孩子拿到零用钱后,立马大手大脚,买零食,买玩具,不出三天就把钱花完了;而有些孩子不同,他们在把自己非常想要的东西买到手后,就会控制住自己买买买的欲望,而把剩下的零用钱攒下来,这类孩子有很强的自制力。

自制力强的人,往往做起事来井井有条,有目标、雄心和自信,以后结了婚,也会很持家。

特点四:很喜欢讲故事

这类孩子和“小话唠”不太一样,他们经常缠着你,要你讲故事给他听,或者他讲故事给你听,有时还特别喜欢扮演故事里的人物。如果你去听这类孩子自己编的故事,你会发现,他们经常会冒出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比如说“马儿跑着跑着就飞到了天上”、“在白云之上盖起了房子”之类的……

这时你不要去打断他们的思路和想法,这类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将来可能会成为文笔一流、闻名遐迩的作家!

特点五:运动神经很发达

有些孩子在家里时,总喜欢搞破坏,走来走去,精力无限的样子,把家里折腾得一团糟;在学校上课时,总喜欢动来动去,想让他们安安静静听课,不“动手动脚”,恐怕10分钟都很难坚持下来。

这时,家长们不要忙着烦恼,这可能是孩子运动敏感期来了。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有两个部分:一是躯体运动,也叫大肌肉运动,是负责控制身体的;另一个叫精细运动,或者叫小肌肉运动或随意运动。孩子小肌肉发育的敏感期在1.5~3岁,而躯干动作的敏感期贯穿了孩子的0~6岁。作为父母,你就可以慢慢为孩子安排一些适合的运动项目,这样既可以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也能使他们逐渐掌握运动的技巧。

其实,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般这类孩子,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不错,而且思维也比较活跃,只要家长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孩子将来一定不差!

5招制止宝宝说脏话坏习惯


某一天,你突然发现孩子会说脏话了。“去你的”、“他妈的”、“王八蛋”,当孩子用带着稚气的声音说出这样的语言时,作为家长是不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呢?由于受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加上孩子有喜欢模仿的天性,所以在学习语言过程中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面对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家长可以采取下面几个方法:

第一招:冷处理法

冷处理法又称为消退法,是指某一行为反复出现时,若这个行为得不到强化,这种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

具体措施是当孩子说脏话时,不打孩子,也不和孩子说道理,假装没听见,对他不理不问。慢慢地,孩子觉得没趣自然就不说了。这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千万不要大发雷霆,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样子,或重复孩子的脏话,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强化这种不良行为。

第二招:模仿疗法

模仿疗法又称为示范法,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学习和获得良好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矫正方法。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改变个体行为是相当有效的,其主要类型有:影视模仿法、录像模仿法、读物模仿法、现场模仿法、参与模仿法等。家长可以编故事让孩子自己体会,这是典型的读物模仿法。编故事的同时,在故事中给孩子一些好的建议,比如在他生气的时候可以找人倾诉或者和喜爱的玩具说话等,而不能用说脏话的方式。总之,家长可以运用多种策略去帮助孩子模仿学习良好的行为,最终让他改掉不良行为。

第三招:认知行为疗法

这种方法的种类很多,心理学家贝克的认知疗法强调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认识,注重通过直接干预和重建等手段来改变儿童的认知,从而改变儿童的行为。

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帮助他认识到说脏话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第二步:幼儿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尚未分化出主体与客体。所以,当你问他:“骂人好不好?”他一般会回答:“不好!”这是因为在他的自我意识中,说脏话是别人做的,不包括他自己。他说这些脏话,只是在模仿,觉得好玩而已。因此,你不要从道德品质的角度去衡量这件事,而应教导并积极暗示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第三步:对孩子的各种良好表现,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反馈与强化,如能改掉毛病,或者表现出一点点良好的迹象时就及时表扬他,使他彻底改正说脏话的坏行为。

第四招:环境隔离法

你不妨仔细想想:孩子为什么说脏话?如果追因溯源之后,发现他是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那么就该采取环境隔离法,让他远离不良环境,不让他跟一些说脏话的孩子一起玩。

第五招:适当惩罚法

如果孩子长大了一点,比如到五六岁,仍有这种不良行为,就可以给他适当的惩罚,促使他反省自己的行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