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故事是每个宝宝的天性,讲故事是每个家长的天职。早期阅读启蒙,亲子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孩子爱上读书,应该是件好事情,但是很多妈妈不禁疑虑,宝宝总是喜欢反复阅读一本书,总是阅读一本书可不行,宝宝不愿意尝试新的书籍。这种表现是不是正常的呢?下面让小编带你一起解读孩子反复读一本书的奥秘吧!

孩子为什么喜欢反复阅读一本书?

阅读的重要性家长都知道,但是阅读已经被认定为人一生最重要的素养,可能很多家长都没想到吧,宝宝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阅读习惯,会对宝宝能否培养好的阅读兴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父母需要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因为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我们发现孩子爱上阅读,并痴迷于一种书,首先要相信这是一个好现象,至少孩子是因为在思考,所以才会痴迷,但是,我们要尽快搞明白痴迷的原因。

可能原因一:重复是宝宝特有的学习方式

“豆豆每天缠着我给她读《蚯蚓的故事》我开始有些疑惑,这本书已经读了很多遍了,为什么还是要听,要给他读别的书他就不开心,后来有一天,他竟然说妈妈,我会读了,我给你讲一遍吧。我才知道他要反复听的原因,原来是一直没有懂书里的内容。”--豆豆妈妈(26岁)

多数情况下,孩子喜欢反复阅读跟他们的成长状态有关,是成长需求特有的学习方式。宝宝由于记忆力和理解力还相对有限,新奇的词汇、表达方式和知识素材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不断地强化,纳入长时记忆。反复阅读可以减少孩子对于新鲜内容的不确定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控制感和安全感。

可能原因二:重复是宝宝希望父母更多陪伴的方式

“文文每次都求我一遍又一遍地读《淘气宝宝》,这本书对于她来说没有挑战性,已经读了无数遍了,但是孩子说出的一句话却值得深思:‘妈妈,我就喜欢看这本书时候你抱着我。’”--文文妈妈(30岁)

有时,孩子反复阅读图书,只是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陪伴和关爱。如有的孩子明明已某一本书读过几十遍,仍然要求妈妈一遍又一遍地读,并且每次抱着自己一起阅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陪宝宝的时间越来越少,也许只有读书的时候孩子才能以互相依偎的姿势,在亲切缓慢地讲述中体会母亲的体温、父亲的呼吸。于是,对孩子来说,阅读的内容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倾听和感受。当我们发现,孩子需要的不是阅读本身,也要反思自己平时给予孩子的身体接触和关注是否太少--不要让亲子阅读成为我们和孩子亲密接触的唯一机会。

可能原因三:不理解内容

“小恒现在2岁了,对《猩猩小宝贝--可怕的大风暴》一书情有独钟,读了很多遍,后来我发觉,他是对引发整个故事的大风暴有一种既困惑又恐惧的心理。于是,我通过绘画和身体动作帮他理解,后来他终于不要我读这本书了,开始读其他图画书了。”--小恒妈妈(29岁)

孩子反复阅读一本书,有可能对其中的一些人物、情节、关系没有看明白,又不能从成人那里得到满意的解答,于是他一遍一遍地读,试图从中找到答案。这时候父母需要认真地给孩子讲清楚,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自己从书中走出来,投入到更广泛的阅读当中去。

亲子阅读--帮助宝宝寻求新的阅读乐趣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孩子喜欢阅读,喜欢故事都是好事,家长朋友们应该尽可能的和孩子们一起多阅读,陪着孩子一起探寻书中的奥秘。

孩子总是按照自己的大纲在成长,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作为家长,只要为他们提供适当的环境、充分的关爱、恰当的帮助、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就够了。宝宝由于缺乏认知经验和阅读经验,很少能一次就读懂所有内容,这就需要妈妈们帮助宝宝理解书中所说的故事内容了。那么,下面让小编来告诉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吧。

帮助宝宝走出书本进一步发现阅读乐趣

宝宝难以理解故事中的意思,家长可以试着和宝宝一起玩角色扮演、情节游戏、戏剧表演等游戏,或者试着绘画讲述等手段,来理解书中的内容,发现阅读之外的乐趣。

例如,读了一本关于老鼠与青蛙的故事书后,家长和宝宝分别扮演书中的角色,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和不同态度,这样宝宝更理解其中意境,更能理解书中的意思,届时也玩了一次非常有趣的游戏。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一个好方法,就是让孩子发现原来阅读时如此有趣,而有趣不仅仅是抱着书本的过程,也是放开书本,任想象自由驰骋的过程。当孩子把阅读和有趣的游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孩子就能学会走进书本,再走出书本。

同宝宝回到书本,寻求答案,培养宝宝自发阅读。当孩子走回书本,知道了书本可以给他们很多答案的时候,自主自发阅读的习惯就开始养成了。

“我建议家长在孩子2岁后,就在家中配备一套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少儿百科全书。当孩子问到稀奇古怪的问题时,我们都可以带着孩子从书中找到答案。有一次儿子问我什么是细菌,什么是病毒,我想一定是老师在幼儿园提到了这些概念。于是我带着儿子从百科全书中查到了相应的词条,而词条上还有两个小卡通图案:紫色的细菌和黄色的病毒。从直观的画面中,孩子知道了这两个面目可憎的家伙就是让我们生病的罪魁祸首,还知道了勤洗手、剪指甲、按时刷牙就能把这些可恶的家伙赶走。儿子找到了想要的答案,非常满足。从这以后,儿子就有了一个口头语:‘不知道的时候可以去看看书啊!’”

--赵睿爸爸(33岁)

宝宝和父母在这么一个图书到现实,再从现实回到图书的过程中,孩子和图书的关系更加亲密了。“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又一次充满温馨和甜蜜的阅读开始了,我们可以一起思考,一起感动,一起书写孩子的童年,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刻!反复,那也无非是把花酿成蜜,把蜜炼成浆的过程吧!

相关推荐

孩子为何喜欢反复读一本书?


1.较小的孩子爱玩书、撕书怎么办?

桐妈支招:这是孩子爱上书的表现,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是通过口和手探索感兴趣的事物。最好不要轻易制止,如果担心孩子撕坏了书太可惜,可以给他买一些不易破坏的布书等,或者换一些广告纸让他玩,以免破坏孩子对书的兴趣。

2.孩子出现乱翻书、倒着看等怪异的阅读方式怎么办?

桐妈支招:孩子的这些行为也是其阅读兴趣的独特表达,适当地予以尊重,才更有助于维持孩子的阅读热情。急于纠正,往往会让孩子失去阅读热情。

3.孩子喜欢重复读同一本书怎么办?

桐妈支招:幼小的孩子,由于记忆力和理解力还相对有限,新奇的词汇、表达方式和知识素材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在不断的强化中纳入长时记忆,成为可以随时提取的思维素材。当孩子重复要求陪读某个绘本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拿出宽容的态度,甚至鼓励孩子重复。

4.阅读时要不要教宝宝认字?

桐妈支招:我认为这件事可以顺其自然,只要孩子表现出识字的意愿,就指读给她听,如果孩子不喜欢这种做法,就果断中止。

5.早期阅读每周几次为好,需要固定时间吗?

桐妈支招:根据国外专家的提法,如果条件可能的话,最好每天坚持陪孩子读20分钟左右。当然,最好还是让孩子的状态做主,孩子的状态不佳时也不要强求,以免孩子对共读产生消极情感体验而逆反。同理,每天的阅读中,也不必强求给孩子固定共读时间,只要孩子喜欢,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

爸爸不可错过的9本书


爸爸不可错过的9本书

如果你立志想做一个好爸爸,下面这几本书可以帮助你:

《完全傻瓜做个好爸爸》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是一本做好爸爸的傻瓜指南,从怀孕生育到养育、教育,一应俱全,绝对是一本如何成为好爸爸的终极指导手册。

教给爸爸什么:

1.做父亲的萌芽阶段,教你学会驾驭二人世界到为人父的转变。

2.做父亲的新手阶段:教你照顾婴儿的所有基础知识和逗他玩的诀窍。

3.问题多多阶段:教你如何为做父母后的长期伴侣关系制定策略,如何应对父亲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4.幼儿和学龄前阶段:帮助你度过孩子的迅速成长期。

5.做父亲的困惑阶段:在父亲承受诸多的挑战的日子里,教你如何管教孩子并帮他养成良好的品德。

《父爱如山》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一个非常杰出的家庭,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4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博士,他们有着怎么样的教子方案?他们又有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呢?

教给爸爸什么:

1.做一个好爸爸首先要做一个好丈夫,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2.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做到,性格坚强、不断学习的精神、生活勤俭、热爱劳动、敢于自我批评、有理性……

3.还要做一个快乐的“陪玩”老爸,在欢笑中父子或父女的关系会更加融洽和牢固。

《正爸爸负爸爸》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教育孩子是正反两种态度的较量,对孩子来说,你是一个穷爸爸,还是一个富爸爸,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是一个正爸爸,还是一个负爸爸。书里面提供了69个正反对照法则。

教给爸爸什么:

1.如果一直凭着自己的感觉做爸爸,或者你的很多教育原则来自于上一代或者身边的人,对照一下,也许你很多地方都是一个负爸爸,绝不是危言耸听!

2.正爸爸和负爸爸并不是两个对立的阵营,而在于你处理事情的方式,其实你也可以很容易地做到正爸爸,只要付出多一点的耐心。

《爸爸银行》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理财能力以及投资意识是可以从小培养的。此书的作者给他的孩子建了一个“爸爸银行”并坚持了6年,6年中,孩子学会了基本的理财能力和对事物的取舍能力:从一开始的给零花钱就花光到6年后的“爸爸银行”户头小有盈余。在这之后,这个爸爸还建立了“爸爸证券交易所”,所有股票的价格以及涨跌都与真正的股票一样,只不过股票的价格是真正股票价格的1%......

教给爸爸什么:

1.如何确定给孩子零花钱的数目?给得越少越好吗?

2.做家务与金钱挂钩,这样对孩子有益吗?最佳的方式应该是什么?

3.孩子的零花钱,家长应该怎么掌握控制的度?

4.孩子的零花钱以及压岁钱,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有自己支配的成功感而又不会乱花呢?

《非常爸爸》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是一本写爸爸的书,书中有贪玩爸爸、问题爸爸、硬汉爸爸、非常爸爸,每种类型的爸爸都有一些特有的小故事,在孩子眼里,爸爸不是完美的,但每个爸爸都是可爱的。

教给爸爸什么:

1.爸爸在孩子心里大都是忙碌的、严肃的,其实他们也有另外一面,在孩子面前展示你的另一面,能让你和孩子成为更好的朋友。

2.如果在“问题爸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检讨一下自己的问题。

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一定要看看这本书

《爸爸是座山》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个妈妈,同时也是个医生,她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20余年,在这个过程中,她倾听了无数父母和孩子们的诉说,并从众多的案例中发现了一个普遍的事实:父亲在女儿的个人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亲是女儿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教给爸爸什么:

1.从3岁就可以开始自尊教育,告诉她她的身体非常珍贵。

2.她是你的公主,但你还要教会她谦卑。

3.你需要树立一个英雄和权威的形象,你要在她面前表现男人的气概和坚韧,因为这会让她有更多的安全感。

4.保护她、保卫她,坚持你认为对她的安全有利的一切原则,即使她当时会恨你,但她长大以后会感谢你。

5.你希望她将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自己要做一个这样的人。

如果你有一个儿子,这两本书会对你有所启发

《爸爸,快来!》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是一本写给爸爸和儿子的书,如果你有一个活力四射的儿子,你很想和他打成一片,但却不知道从何入手,那就来读读这本书,它为爸爸和儿子准备了75件可以一起做的事情。

教给爸爸什么:

1.怎么用最简单的工具开始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游戏。

2.怎么样让你们相处的时光变的充满乐趣、创意十足。

3.怎么在看似普通的游戏中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父与子》全集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其实是一本漫画书,漫画的主人公是一对父子,每一页都是他们父子的趣事组成的漫画,大部分故事都会让你忍唆不禁,当然,也有一些会让你感动不已。

教给爸爸什么:

1.原来爸爸还可以当得这么有意思!

2.原来爸爸可以儿子成为这么亲密的玩伴和朋友!

3.原来爸爸也有这么糗的时候,但他依然那么深爱他的儿子。

如果你想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这两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的爸爸叫焦尼》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如果你还不能体会爸爸对一个孩子有多么重要,那一定要来读一读这本书。这是一本可以亲子共读的书,故事非常之简单,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单独与爸爸相处的一天,这一天他是如何兴奋告诉每一个人,他有一个爸爸,他的爸爸叫焦尼!当你看到图画中那个小小的身影,你会忍不住心疼……

教给爸爸什么:

1.如果你因为不得已的原因离开孩子的生活,一定不要忽视那个小人儿,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他,让他感到他对于你还是和以前一样重要。

2.如果你有一个完整的家庭,那么就去珍惜它,爱护它。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他最大的幸福。当然,同时你也要多陪伴孩子,因为你对他有那么的重要。

《小熊比尔和爸爸的故事》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这是一套亲子读物,是爸爸和孩子一起看的书,每个故事都洋溢浓浓的亲情。

教给爸爸什么:

1.爸爸可以和孩子建立非常亲密和融洽的关系。

2.爸爸应该是一个宽容、充满活力,并且有点孩子气的男人。

3.你可以教会孩子爱父母,关心和尊重别人。

我未来孩子的第一本图画书


说点纸上谈兵的话,等有了孩子,我送给他的第一本书会是图画书,书的名字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出版,佩特哈群斯著

在识字之前,儿童能看懂的通常是图画,大概在我们残存的童年记忆中,都有看“小人书”的片断吧?在这个读图时代,一类被称为“图画书”的书可能会延续我们温暖的记忆。图画书有图画,但有图画的并不一定叫图画书,简单理解,以图为主的才叫图画书,相反,以文字为主的就应该叫插图本了。

目前,图画书已经蔚为壮观,并且已经有了专门研究图画书的成果了,比如彭懿有一本叫《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的书,系统而专业地介绍了怎样品评各类图画书,有这样的书,按图索骥基本能找到比较经典的图画书了。

单说《母鸡萝丝去散步》纯属个人爱好,在我脑子里,若以质量而定,图画书排名不分先后。以下是书中的全部正文:母鸡萝丝出门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看完这些字,一般人只需要一分钟,但如果说,读完这本书只需要一分钟的话,那就错了,因为大量的信息是在图画里面。一只贼眉鼠眼狐狸从一开始就盯上了萝丝——这仅仅是故事的动因,当然,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想到,狐狸肯定会倒霉,整个故事就是在萝丝毫不知情的前提下,狐狸的种种倒霉。

这还不够,如果想知道还有什么信息,那只有一个办法:看这本图画书。这就是读图画书的很特殊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是很适合孩子的认知习惯,首先,认字不是孩子的长项,即便是认识了单个的字,也未必能通过文字理解全部的意思,因为文字是个符号,从写出来到我们读明白,是一个编码到解码的过程,对人的知识和逻辑推断力有一定要求。其次,在看图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回忆一下,我们小时不都做过“看图说话”之类的练习吗?图画书远比那些用作试题的黑白小图有意思,所以不妨让孩子自己来理解故事。最后,就这本书而言,人物线条比较简单,都是大色块的饱和色,符合孩子的审美心理。

但愿我未来的孩子会喜欢这本书,当然如果他“抓周”的时候,学宝二爷一般抓了胭脂钗环,我也不会捶胸顿足,他有选择权,我不能越俎代庖。题外话,书的作者哈群斯一直保持着童心,去年,还在孙子的启发下创作了新的图画书。后记:畅畅一岁的时候,我给她看这本书,她似乎没有太大兴趣,估计连真正的活鸡都没看见过的孩子,猛的一下看见画上的母鸡,不知道是什么,我没有强求,把书收了起来。

为什么孩子喜欢“吹牛”?


“上星期叔叔带我捉蚯蚓,在地上挖呀挖呀,挖出好多条,我还把它们放在脚上、手心儿里,可好玩了……”4岁的冬冬眉飞色舞地跟小伙伴讲他的“壮举”。站在一旁的妈妈禁不住皱了皱眉头,因为冬冬的讲述的确夸大其词了。

孩子为什么会有“吹牛”行为?

1、听话“断章取义”

三四岁孩子的专注时间有限,“听话”也有所侧重。其注意力全在自己关注的事情上面,忽略了妈妈提的条件。同时,要求孩子听一遍,就能把妈妈说过的话全部、清楚地记下来,的确比较困难。由于这个记忆上的“失误”,孩子在回忆妈妈说过的话时,便会用自己希望的样子代替记忆中不确切的部分,说出来的话自然就难免有“吹牛”的成分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听话”的丢三落四状况会有所改变,理解力也会提高。

2、谁都不如我

如果孩子听到的都是表扬和赞美的声音,久而久之他就确信自己是最优秀的。为了表示自己的“强大”,往往以炫耀和吹嘘使自己表面占上风,以获得心理平衡。也有的幼儿,自尊心强,好胜心切,把话说得大大的,以压倒对方来维护自尊。另外,当三四岁的孩子想引起他人注意,让别人了解他的“壮举”时,也会夸大其词。

3、想象惹的“祸”

孩子富于幻想,天马行空。但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少,认知能力不强,经常将现实、想象和愿望混淆起来,说出一些“大话”,比如想象着自己在海洋馆里穿上潜水员的衣服,和大鲨鱼比赛游泳。这与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听到吹牛怎么办?

当说大话变成一种习惯,孩子的夸夸其谈、盲目自大就会成为不自觉的行为,而孩子的虚荣心也会越来越强。下面这些方法能帮助孩子少说大话。

1、还孩子一个真相

一旦孩子的话与妈妈的“原版”相比走了样儿,妈妈一定要还事情一个本来面目。否则,孩子很容易将自己曲解的内容和想当然的成分信以为真。

2、强化自己的说法

妈妈讲话时母子一定要对视,语速要慢,确认孩子听明白了。另外,不妨多说两遍,指望这么小的孩子听一遍就能记住是不可能的。

3、争强好胜与实事求是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夸奖要恰如其分,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父母不妨对孩子的争强好胜给予肯定,但也要策略地告诉他们:争强好胜不能夸大其词。使之明白:实事求是不丢面子,言过其实才是不受欢迎的。同时,恰当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多鼓励。

4、孩子也要换位思考

当听到孩子夸耀自己、贬低同伴时,父母应悄悄提醒他:“如果小朋友这么对待你,你心里怎么想,是不是很不舒服?”启发他将心比心、设想一下他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的感受。让他意识到,处处占上风的孩子,会受到同伴的嫌弃,最后就没有朋友了。然后,再给他们一些建议,比如,当他下一次想吹嘘自己有多棒时,就先来告诉爸爸和妈妈吧,“我们愿意做你的听众。”这不但能抑制孩子吹牛,还能帮他学会尊重别人、为他人着想。

5、利用“大话”激励孩子

孩子的“大话”,有助于父母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趁机引导他们分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自己想象和期望的。告诉孩子,有愿望是好事,我们要从零开始,好好学本领,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比如,要想在海洋馆潜水,就得先学会游泳,且要坚持不懈。学潜水是第二步。

6、多带孩子去“开眼”

经常带孩子实地学习,了解事物的本质特点。有了这个基础,即便孩子的思维信马由缰,其想象也能远离不切实际的“吹牛”。

了解了以上孩子吹牛的原因及纠正孩子吹牛的方法,就不难改正好吹牛孩子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