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琳是美国中西部城市辛辛那提市郊一所小学的美术教师,也是迈阿密大学的在职学生。她曾作为交换教师到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进行半年的学术交流。

在昆明执教的时候,达琳发现了一件让她大吃一惊的事。达琳在昆明仍然执教美术,有一次她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同一样的东西——圣诞树。她觉得很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孩子很友好,想到她是美国人,就把“快乐的节日”画成圣诞节。接着她又发现不对:怎么大家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呢?结果她发现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她朝着孩子们的视线看去,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

于是,达琳把墙上的圣诞树遮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令他深感失望、更感到吃惊的是,把墙上的圣诞树遮起来以后,孩子们竟然抓耳挠腮,咬笔头、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就是无从下笔。达琳不得不又把墙上那副圣诞树揭开。

这件事对达琳触动很大,她开始在执教美术时,有意识地观察中国学生。她发现,中国学生画技一般很好,他们画完画后,最常问的是“我的画画得像不像?”而达琳在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儿童绘画班代课时,班上的大部分美国孩子画技一般,作品更是不敢恭维:没有比例、不讲布局、更无结构可言,甚至连基本笔法都不会,肆意涂鸦。但他们从不问“我画得像不像”,而只问“我的画好不好?”

“像不像”和“好不好”引起了达琳的兴趣,她下决心深究一下“像不像”和“好不好”的问题。

应该说,当小学的孩子画画时,他们对绘画对象的了解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此时他们对绘画对象的概念就只能是讲台上老师挂着的那副模板画。也因此,当学生问老师“像不像”的时候,他们所指的就是像不像教室前面挂着的那副画。

既然有“像不像”的发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像不像”的问题也会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由于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线性思维,很多人就会培养出一种动力定式导致的定向思维。

而在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所以,达琳执教迈阿密大学儿童绘画班时,班上的美国孩子才会有那样五花八门的、“一塌糊涂”的画作“问世”。也因此,美国孩子画完画后只问“好不好”,而不关心“像不像”。

从绘画来说,长期以“像不像”为标准评价画作,会使绘画成为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由于没有“心”的参与,也可以说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长此以往,孩子的绘画过程就仅仅是一个由眼睛到手的过程。因此,他的眼睛里有画,心里没有画。

眼睛里的画只能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心中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就只能重复他人。而只有心中的画,才会产生动人心魄的震撼力!

究其更深的层面,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是指“复印”得如何;回答“好不好”的问题,则是指“创作”得如何。美国教师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是从美术课上信笔涂鸦开始的。

相关知识

儿童练长跑好不好?


我们经常会在早晨幽静的马路上,常可见到五六岁的孩子跟随大人一起长跑。但从保护儿童的健康出发,让3~6岁的孩子跟成人一起长跑是不合适的。

儿童机体各部分的功能还不成熟,从3~6岁孩子骨骼、肌肉的发育特点看,骨骼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肌肉的纤维较细,易疲劳和受损伤。

呼吸、循环方面,小儿的肺活量相对较小,所以呼吸频率要比成人快,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孩子的心脏只有成人的1/3大,心脏壁薄,每搏输出量少。显然,儿童的身体对较激烈的运动适应能力差,同样不能耐受如长跑、举重之类的运动项目。

在选择小儿体育项目时,应该考虑儿童年龄的特点,选择强度较小、内容多样的锻炼项目,活动时间也不宜过长,如选择飞碟、踢小皮球、体操、游泳、短暂的跑步训练等游戏性的活动。万不可脱离儿童实际,而以成人的标准来安排和要求孩子。

看来为孩子选择适当的体育项目很重要呢,不要选错了锻炼项目,让孩子得不到提高反而会损坏健康。

育儿知识:安抚奶嘴好不好?


安抚奶嘴优势

1、育儿知识大全专家指出,2岁之内能够 无需戒除吸吮安抚奶嘴的习惯性,由于它能够 用于训炼宝宝吸吮及咽下的工作能力,非常是对低休重的早产婴儿,可协助其口腔科、胃肠蠕功能齐全,另外超过自身抚慰的作用。

2、安抚奶嘴会促进宝宝培养用鼻吸气的习惯性,用鼻头吸气能够 避免外在的病毒感染和病菌入侵身体。

安抚奶嘴缺陷

1、非常容易产生依靠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宝宝难能可贵的非条件反射、吮吸反射,会伴随着時间的变化慢慢消退,假如爸爸妈妈一直给宝宝含个奶瓶奶嘴,毫无疑问是在加强这一反射面,长此以往会产生依靠。

2、造成小儿溢乳

育儿知识大全:在不断吸允奶瓶奶嘴的那时候,气体伴随着宝宝的咽下姿势从两边嘴巴进到口腔科和胃里,当胃承担不上奶和气体的容积时便会收拢,造成小儿溢乳。

3、造成腹痛

宝宝在吮吸全过程汇消化道也经典条件反射地跟随肠蠕动,经常的肠蠕动易使宝宝产生肠胃痉挛,造成腹痛。

4、危害嘴形美观大方

育儿知识百科全书说到长期性应用安抚奶嘴,会危害宝宝上下颌的生长发育,也会使宝宝产生高腭弓,造成左右门牙牙齿咬合不齐,产生不好看的嘴巴外型。

抱着宝宝睡觉到底好不好?


曾有妈妈向我倾诉,说她的宝宝脾气特别大,非要抱着才睡,一放到床上就哭闹。每次都是要抱到孩子睡熟后才能把他放在床上。长期这样下来,好不好呢?

首先呢,抱着宝宝睡觉,宝宝往往会睡得不深,醒后常常显得无精打采,影响睡眠质量;如果宝宝独自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能睡得更香甜。

抱着宝宝睡觉,由于父母怀里的空间比较狭小,宝宝的身体得不到舒张,身体上四肢的活动要受到限制,不灵活、不自由,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宝宝独自睡呢,不但上面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更有利于心肺、骨骼的发育和抵抗力的增强。

还有,抱着睡觉也不利于宝宝吸进新鲜空气,影响宝宝的新陈代谢;还不利于宝宝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

综上所述,抱着宝宝入睡,弊还是大于利的。所以,在新生儿的时候就需要给宝宝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尤其当宝宝一哭,父母就抱在怀里哄,时间长了,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不抱不睡的坏习惯了。

孩子爱告状的行为到底好不好


孩子爱告状的行为到底好不好?为什么大部分孩子喜欢告状呢?面对爱告状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呢?接下来看看这篇文章,看看孩子为什么爱告状?

一位二胎妈妈说现在大宝5岁,二宝3岁,只要两个娃从幼儿园回来,家里就没有片刻安宁。两个人经常互相告状,不是哥哥说弟弟抢他的乐高积木,就是弟弟哭诉哥哥欺负他,这位妈妈也被折腾得很心烦,不知道该怎样公平公正地处理兄弟间的争吵,也担心孩子们爱告状会影响他们在幼儿园的人际关系。

其实不只是多子女家庭中会遇到这些困扰,即便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当他成长到一定阶段,也会出现喜欢告状的现象。

爱打小报告的孩子在同龄人中总是不那么受欢迎,尤其是到了小学,可能会遭到同学的排挤。

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几年前甚至在微博里说“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因为班干部就像是老师的奸细,总爱打小报告。

不过也有人认为孩子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很多事情不知道该怎样处理,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求助大人。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喜欢告状?这种行为到底好不好呢?

3-6的孩子告状的现象特别普遍,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他律道德阶段,也称为道德实在论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孩子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表现为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他们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

孩子爱告状说明他们已经开始有了判断事物对错的标准,有了基础的是非观,这是孩子道德认知发展的表现。

一般来说,孩子告状背后的动机主要有四种:

寻求肯定

有时候孩子们会跟父母或者老师说:

“XX在玩手机”,

“XX刚刚偷吃了一块蛋糕”。

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想要获得大人对自己是非观的肯定,和对自己表现很好的赞扬,他们的潜台词是“我知道玩手机是不对的,我刚刚表现得很好"。

寻求关注

还有一部分孩子喜欢告状,仅仅只是为了获得大人的关注,他们认为当他们向大人告状时,能够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让大人停下在做的事情关注到自己。

寻求帮助

本质上来说,孩子告状是因为他们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帮助和引导。

有时候是他们看到了其他人遭受不公,想要帮助别人,比如有些孩子会说“XX把XX的画给撕坏了”;

有时候是因为自己受了委屈或者被欺负,不知道该怎么办。

寻求发泄

当孩子对某个人产生不满或者愤怒的情绪时,可能会通过告状来发泄和报复。

比如在幼儿园某个小朋友被别人指责不好好排队,当他发现指责他的人开小差的时候,也会向老师告状。

当孩子告状时,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

首先要知道孩子单方面的描述不一定就是事情的真相,所以不要急着下判断,或者当审判官分个是非对错。

我一般会先耐心听孩子说完,如果涉及到其他孩子,会想办法把双方都叫过来,听听两个人是怎么说的。

对于告状的孩子不要偏袒也不要指责,因为无论你是家长还是老师,孩子通常是出于信任才会向你“告状”,他相信你会是公正的。

然后我会问问他们自己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一步是很重要的,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情况来决定大人怎样来引导。

为什么最好不要直接干预孩子之间的纷争呢?因为我们最终要培养的是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事无巨细都为孩子安排和处理好,只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以后一遇到问题就只会找爸爸妈妈。

那么具体怎样做呢?

比如,两个孩子因为争抢玩具打了起来,其中一个小朋友跑过来告状说另一个人抢他的玩具。

当我们听完双方的描述,对事情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就可以问问他们,“现在玩具只有这一个,但是你们两个都想要玩,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

如果孩子们自己能想出一些办法,比如“每人玩5分钟,轮流玩”,“石头剪刀布,赢的人先玩”等等,那么大人只需要引导孩子达成一致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孩子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也想不出可以解决的办法,那么大人需要提供的帮助可能会更多。

这也是来自于教育学中很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脚手架”概念,成人的支持和帮助总是取决于孩子的进步,从而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当孩子能够自己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就不会总是告状,依赖父母来解决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