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也需要读书?当然。哪怕每天只有几分钟的读书时间,宝宝也会从中受益。如果不相信,就一起看看吧!

尧尧最近迷上了我给她买的布书,总是指着上面的小猫“猫,猫”的嘟囔。像在自己给自己讲故事。回想起来,他5个月就开始玩弄这本布书,不过那时他只会把布书放在嘴里,到了8个月的时候,他学会一页一页的翻书,还每天晚上喜欢让我给他讲布书上的故事,现在他快一岁了,能认出书上的图案。尧尧从这本书里学会了会多,我也惊奇地发现,原来婴儿也需要读书。

有研究显示,在宝宝成长的第一年,经常让他接触书,会对他的智力和情感的发育有很大帮助。从婴儿时期就开始读书的宝宝,大脑发育要比其他孩子快一些,而且他们更容易接受即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美国早期教育专家Segal教授解释说“当你大声读书给小宝宝听的时候,你实际上正在教会他识别不同声音所代表的不同含义。而这些都是孩子学习语言和理解事物的基础”。可见,对宝宝来说,书不只是他的一个任他乱撕乱咬的玩具,书会带他更多好处。

读书对小宝宝的认知能力:

一些图画书上的鲜艳的颜色,简单的图案,可以给宝宝视觉发育提供适当的刺激,还能提高宝宝的认识能力。所以在给宝宝选书的时候,你可以找些有图画的。读给他听的时候你就可以一边指着图画让他看,一边再解释给他听“宝宝,看这只可爱的黄色袜子,和你脚上穿得黄袜子的一样!”。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把具体的东西和它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让宝宝把书中的图片和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东西相比较,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而且,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分享讲故事时间,能推进他的情感发展。专家建议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固定的讲故事时间,在给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坐在你的腿上,这样孩子就会有稳定感和安全感。

即使是给小宝宝读书,也不能总讲同一个童话故事。宝宝也会觉得无聊的。有些小宝宝能安静地坐在那专心致志地听你讲故事。有些宝宝就不会这么听话,他会不停地动来动去,或是迫不及待地想从你手中把书抢过来。当宝宝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听你读书时,你也不要着急。通常你第一次读书给宝宝听的时候,他都会这样。只需多加练习,多一点耐心,大多数宝宝都会喜欢上讲故事时间,最终学会安静下来听你读书。

当然你也可以帮助宝宝喜欢上读书。首先,要消除那些他分心的事,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他。比如,他的奶瓶、玩具,至少能让宝宝集中注意力。其次,读书的时候,你要尽量做到感情丰富。升高或者降低你的声音,表情也要丰富,时而惊奇、时而高兴。最后,你要多和宝宝交流。读到有小动物的时候,你可以学着动物的样子,用手做个犄角,或是捏着鼻子学学动物叫。如果宝宝看到你这样做很兴奋,你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和他一起享受这份快乐,比如,你们可以一起鼓掌。这样他就会着迷在听你读书中。

但是如果宝宝实在不愿意听你读书,一直在你腿上扭来扭曲想要下来玩。这时候最好先把书放来,等宝宝情绪好点,再去试着读书给他听。专家提醒我们,读书给孩子也要看孩子是不是愿意,不能强迫孩子。

下面这些方法让你和宝宝的读书时间变得更有乐趣

养成习惯。一天中,你可以多几次给宝宝读书。只要挑选你和宝宝心情很好,很放松的时间。比如午睡醒来之后,晚上上床睡觉之前。这个时候宝宝会更容易接受书中的故事,更喜欢你们的读书时间。帮宝宝养成读书的习惯有一些细节上的技巧:首先,刚开始给宝宝读书时,速度可以快一点,你可以简单读一下故事内容,让他也有个适应的过程。等她习惯读书时候后,就要放慢读书的速度,给宝宝留下思考的时间。其次,读书的时候尽量要把书放在宝宝眼前,让你们俩都能看清楚上面的图画。最后,尽早让宝宝享受读书的乐趣。即使是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宝宝,也会喜欢在你怀中,听你诉说的感觉。

掌握好音调。给宝宝读书时,最好使用高声调,有表现力的声音。说话的速度要放慢,吐字要更清楚。让宝宝听清楚每个字,分辨出每个字发音的不同。有研究发现,小宝宝喜欢妈妈和他交流的时候使用的那些比较夸张的声音。还有就是听歌曲里抑扬顿挫的声调。

再重复一遍。如果宝宝喜欢你读的内容,就多给他重复几遍。专家认为,和宝宝说话时,不断地重复可以让孩子加深对这些语言的印象,有利于宝宝学习语言。而且宝宝熟悉了这些故事后,就能在你下一次读给他听的时候感到舒适,安全,自信。因为他已经很了解了。

跟着孩子的感觉走。比较小的宝宝会更喜欢拿着书玩,没关系,就让他玩。这能增加宝宝对书的兴趣。所以可以让他用各种方式多接触书,摸一摸,甚至用嘴啃啃。到了8个月的时候,你就可以教他一页一页地翻书。普通的书可能禁不住孩子的折腾,你可以准备一些布书,或者比较结实不容易被撕坏的书。不过宝宝看书的时候,你一定要在旁边,如果宝宝做得太过分,比如撕书、咬书的时候,要及时制止他,并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他才能知道爱护书。

读书对小宝宝来说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即使每次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宝宝也很可能受益终身。

Tips:送给宝宝的第一本书:

宝宝数一数。这是一本布书,它的好处是既可以看,又可以玩。而且可以清洗,所以就是宝宝把它放到嘴里吃,也不用害怕了。宝宝现在每天都拿着布书咿呀咿呀的给我讲故事。——俊儒妈

《好小孩讲故事》。这套书一共四册,分别是《青蛙呱呱》、《老虎来了》、《小鸡过河》和《鳄鱼睡着了》。它之所以成为我为宝宝挑选的第一套书,是因为它故事情节简单,画面精美,适合做为0岁宝宝的睡前故事书。——哲麟妈

《摸一摸,比一比》。这是一套含有触摸部分的看图认物概念书,内容丰富,制作精美。最大的特点就是每张图片都根据内容,由不同材质制作。有动物的羽毛,衣服的布料,竹编的小篮等等。——团团妈

《婴儿卡》。里面有很多和现实生活一样的静物卡片,虽然宝宝不能接受这么多的图片,但我会针对性的选取中间两张图片反复的给宝宝讲反复给宝宝看,没多久宝宝便能找到这些图片了,真的很有效果。——嘉润妈

相关推荐

小画家画画也需要灵感


没兴趣有原因

小雅琪来上绘画班之前,她画的形象挺准确,挺像的,可她其实对绘画并无兴趣,非得家长和老师让她画才画。因为她把画画当成了答卷,总是怕自己画的和老师的不一样,不像,所以画画时夹手夹脚,很不自在。

自从小雅琪进了绘画班后,我反复强调:画画不是照相,不要以模仿为唯一目的,“你想怎么画就可以怎么画。”

雅琪可高兴了,挥笔就画了起来。她画的《小人滑雪真快乐》,画面上的小人就是一顶飘然而动的帽子,这人虽然没有身子、胳膊和腿,也没穿戴滑雪板等器具,却能给人一种从上面飘然而下的动感。画面上虽然没有山呀树呀的背景图样,只有一些跟随在小人周围自由滑动的线条,却更能体现出一种简约的美。

显然,雅琪对绘画有兴趣了。因为,她在这里得到了随意挥洒的自由,感受到了绘画的快乐。

受到成功作品的鼓舞,雅琪画画的兴趣更高了,经常回家就画画。她的好作品也接连而至。如《小兔子开车》和《机器人》作品线条流畅,形象生动,还挺有个性风格的,大家都交口称赞。

没了兴趣怎么办

创作需要灵感,小孩子也不是时时都有灵感。画得顺手就爱画,画得不顺手,不满意,他们就会不爱画。

雅琪也遇到了没有灵感的时候,画画潦草不细致,老师批评了她,她就不肯去幼儿园了。妈妈劝她,她反驳道:“你天天上班都觉得烦,我为什么就得天天去幼儿园呢?”

我觉得小雅琪有自己的道理,画画不能逼。我对她说:“老师知道你绝对不是不想好好画画,就是不喜欢和别人画的一样。有时候你有好想法,画出来—看,挺好。可有时候,脑子里没什么想法就画不出来,是吧?不要紧,等有了好想法再画……”小雅琪本来等着挨批评的紧张情绪一下子没有了。

有一天,我们去外面画树。正值早春,树都还没发芽。各种各样的树木的枝干千姿百态,非常好看。我向孩子们提问:“大树有身子吗?有胳膊吗?有手指吗?它们的胳膊、手指和人的一样吗?”我带着孩子们在庭院里转悠,然后回到教室去画画。

这次,雅琪画得很投入。开始,她对大树描写得很真实、详细。后来,又画了一棵树,树干变成了大手掌。

我对雅琪说:“我猜出来了,这两棵树没长在一个地方:一棵长在你的眼睛里,另一棵长在你的心里。所以不一样,是不是啊?不过,这两棵树我都喜欢!”小雅琪听了很开心。

昨天,雅琪又交来了—张作业,那是孩子在人民公园里画的。当时,雅琪手里拿着一个机器猫,她对妈妈说:“我要把公园里的人都画成机器猫的样子。”爸爸妈妈故意把她独自一人留在那里画画,两个人躲在远处的山石后面偷看。爸爸妈妈发现,雅琪在那里画得那么投入,一直画了好长时间。

妈妈说,雅琪又爱上画画了。

宝宝也需要有责任心


扬扬是个很可爱的小男孩,可是他常做一些让妈妈烦恼的事儿,如玩了玩具后扔在地上就不管了,看过的书到处乱放,等着妈妈来收拾;画画到一半就不想画了等等。扬扬对自己有点“不负责任”,有时候妈妈真的很生气,但下次扬扬还是一样。妈妈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应该怎样教育扬扬呢?

很多宝宝不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自己做错了事也把责任推到妈妈身上。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孩子,他体现不出自我的价值,不懂得与同伴、家人、社会的关系,不能体谅、理解、尊重别人,将来怎么能对家庭、对社会负责,对生活、对事业负责,对民族、对国家负责呢?

幼儿阶段宝宝会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这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如宝宝要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手脏了自己洗,老师留的任务自己完成等。妈妈的责任是密切关注、扶植和鼓励宝宝,在宝宝的尝试过程中,增强自信,培养责任意识。

而不少妈妈过分溺爱宝宝,对宝宝照顾得无微不至,许多事情都包办替代了。可能妈妈认为,宝宝还小,懂得什么责任心啊,等他长大了,自然就有责任心了。这种想法使不少妈妈在关心、爱护宝宝的同时忽略了宝宝是需要学会负责任的。

专家提醒: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在一定的年龄就会自动出现的,它需要在常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境才能慢慢获得。责任心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让宝宝在活动中对自己的行为形成责任心,锻炼承担责任的能力。

如何培养宝宝的责任心?

树立榜样,熏陶培养

宝宝在生活的各种环境中对自己喜欢的人进行模仿,从而塑造自己的品质。爸爸妈妈是宝宝模仿的对象,因此你应树立好榜样,做有责任心的人。

如面对扬扬玩完玩具后的残局,妈妈可以伤心地说:“小玩具,是谁把你丢这儿了,你是不是想回家,我送你回家好吗?”于是把玩具拾起来,放回原处。扬扬开始时会比较好奇,时间长了,他会学着把玩具收好放好。

同伴也是宝宝学习的榜样。隔壁的兰兰是扬扬的好朋友,她一看完书就把书放得整整齐齐。一次,扬扬和兰兰一起看书,兰兰看完后把书放好,可扬扬把书丢在地上,妈妈可以对他说:“扬扬像兰兰一样乖,把书放放好。”扬扬一听,高兴地把书放好了。

爱心提醒:从一定角度来说,你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宝宝的责任心。妈妈是宝宝最贴近的人,是宝宝的榜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妈妈更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承担责任。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让宝宝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给宝宝明确了,哪些事情是爸爸妈妈做的,哪些事情是由爸爸妈妈一起帮助来完成的,哪些事情必须是自己做的,让宝宝逐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完成的习惯。

如扬扬完全有能力自己放好玩具,所以,妈妈不要一味地包办,这样会减少宝宝锻炼自己的机会,也会削弱宝宝的责任心,会觉得妈妈帮他做是理所当然的。

爱心提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对于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

分配任务,赋予责任

让宝宝在完成任务中增强责任心是合适的。在家里,爸爸妈妈可以分配给宝宝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任务,赋予宝宝一定的责任,渐渐的,宝宝会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一员,有一种主人翁的感受。其实妈妈可以让扬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比如:让扬扬给花浇水、帮妈妈拿扫帚等。这样,扬扬会感到很自豪,自己有能力做事,而且,久而久之,其责任心会油然而生。

爱心提醒:如果宝宝做事时碰到了困难,你可以用语言在旁边指导,不要包办,让宝宝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等宝宝把事情做好了,不要忘了及时表扬、鼓励他。如果宝宝任务完成的效果不好,也不要一味地批评,而要多和宝宝进行讨论,找出问题的所在,这样让宝宝有兴趣完成以后的任务。

及时鼓励,增强信心

1.鼓励宝宝勇敢地承担责任

有些妈妈认为宝宝小,不懂事,做错了事没关系,结果姑息迁就,把责任扛到自己的肩上,使得宝宝自己做了错事还若无其事。所以,如果宝宝做错了,就要鼓励他勇敢地承担责任。如扬扬把兰兰的玩具弄坏了,那么妈妈要让他明白,是由于自己的过失才造成这样的后果,并帮助宝宝承担责任,陪他一起去买玩具赔给兰兰并且向她道歉。勇于承担责任的宝宝是受欢迎的,可以为自己赢得赞许、信任、朋友等。

2.励宝宝做事情自始自终

宝宝的注意力容易转移,所以妈妈要督促宝宝认真做事,培养他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如扬扬画好画后就不愿上色了,这时妈妈不要责骂宝宝,而是鼓励他,“扬扬画的画可好看啦,要是能涂上美丽的颜色就更好看了。”听妈妈这么一说,扬扬会有上色的动力和劲头,就能有始有终地完成任务。

爱心提醒:培养自信,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得到肯定和赞赏,即使同时指出不足也不要紧;消灭自信,最好的办法也莫过于经常性的否定和指责。及时适时地鼓励宝宝,增强宝宝的自信,敢于承担责任的宝宝会展现在面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任梅

美术,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学


美术,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学

艺术不能教

创造不能教也不能学。美术教育是所有学科中最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学的,可惜目前懂得美术的人真的不多,懂得美术的父母和老师更是少之又少,美术教育过度用力在教与学之中。

在过度用力“教”与“学”的过程中,孩子天生的直觉与创意被压抑或扼杀,站在原创的观点上,“教”反而是一种危险的事。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创造是一种无中生有,不能教也无法学,创造是一种天生的才情,幼儿从一岁开始就能涂鸦了,此时他需要的不是“教”,而是可供自由发挥才情与想像的宽广空间,亲自去体验。

色彩与美感需要培养

同时专家也提醒,艺术虽然不能教,但美感的培育与色彩认知则是需要教导与不断练习的。要培育美感及对色彩认知,最好的方式是拜大自然为师,以原野山林的自然原色,作为认识色彩的第一步。

成人总以为从婴儿房到幼儿园,都需以高彩度的亮色系或是各种颜色鲜艳的卡通人物,才能吸引幼儿注意,其实,每天浸泡在这样一个混色染缸中,却会造成孩子对色调的无感与错感。专家指出,不少幼儿的画,线条描绘力很强,但色彩却多而杂,显示出对色彩的感应度极有待开发与练习,要知道色彩智能并不一定随着年龄增进,而需要不断地练习与培养。

孩子是创意大师

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他们不需要像成人般,得要摆脱视觉惯性的束缚,以纯净的眼睛,便能直达事物的本然核心;这些独一无二的原创,都不是教出来的。因此本世界的伟大画家如毕加索、米罗等人,都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的艺术突破,及建立个人独特的风格,转向原始艺术或儿童绘画寻求灵感,以开拓全新的视野与可能性。

幼儿的纯净还未受到污染,能不受到视觉惯性的束缚,以守全直觉式的观察画出“心像”,是他们的本能,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是许多甚至艺术大师所毕生追求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片想像活土若未经灌溉滋养,终会逐渐干枯。若想保有这份原创活力,应帮助孩子建立自发性的价值观,并鼓励独立思考能力,以免在成人的过度干扰或是各种视觉污染下,丧失信心与美感敏锐度。

孩子有“画不像”的自由

画得“像”,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绘画在于满足幼儿涂鸦的欲望与本能,让他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自我。借由不同体裁的创作与形、色运用,开发生命的美感经验。

正确的美育观念,才能保护孩子珍贵的原创性,在升学主义下成长的父母与教师,太过份于成果导向,并对技巧性过度需求,只求画得“像”,却忽略了最珍贵的“原创性”。

父母与老师在提供环境与材料之外,最大的功能是“引导”,虽然幼儿没有开发的视觉对周遭漫不经心,但已经有内在的吸收心智;透过绘画,养成观察与联想。创造力不能直接给予,要从内在点燃,成人应该珍惜幼儿的原创自由,打破“画得像,才是画得好”的迷思,还给孩子自由涂鸦的创作自由。

大人插手孩子缩手

成人的干涉与过度的成果导向,是扼杀创意的元凶!让孩子尽情自由地涂鸦吧!这是生命初期一种奇妙的天赋本能,就如教育专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提出的敏感期。

这是原本深藏的潜能,父母或老师应把握这个稍纵即逝的本能,从涂鸦期开启孩子的创造之门,一旦年纪渐增,逐渐受社会种种所制约后,这个丰沛的创造力,将逐渐丧失,而且可能是永久地失去。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幼儿的自由意志在涂鸦中获得抒发,成为寻求独立及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是自主学习的开端,自信与个人独特性的逐渐形成。

但是涂鸦时专注且伴随创作快感的孩子,却老是被父母所干扰。看到满纸错乱无章的线条,便以为孩子不会画,急忙要教他或是送去才艺班,其实从两岁起的“错乱涂鸦”到四岁的“命名涂鸦”这段时期,所画的一片混沌,只有孩子自己才看得懂,但是只要成人一开始插手指导,这个自我探索的旅程便宣告中止。

当孩子说“我不会画”,大人开始“示范教学”,孩子便从此养成依赖的习惯,不懂得独立思考,自信心也在成人的指责中丧失。请了解到这是一段自然必经的过程,父母不用急也不急不来,过早介入与干预,就是提早剥夺孩子体验天马行空想像的自由,孩子大了,自然开始会逐渐画得像,但却可能逐渐失去可贵的原创性。

看看许多成人眼中所谓“画得好”的作品,却充满了僵化概念及成人拙劣指导的轨迹,大人的无知却错杀孩子的才情,令人惋惜。

游泳也可开发婴儿智力


游泳是一项运动,可以锻炼身体,也可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甚至从小进?行婴儿游泳训练更是开发婴儿智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游泳的所有复杂动作都是大脑支配完成的,在长时期的游泳过程中可以提高大脑的功能。因此,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快,婴儿智力发育好。

2、经常游泳还可以使心肌发达,使体内的新陈代谢旺盛,心跳比同龄孩子慢而有力,这就为承担更大的体力及智力负担准备了条件。

3、婴儿在水里呼吸需要克服水的压力,呼吸幅度大,憋气时间长,所以呼吸系统的功能也得到提高,大脑也会得到更好的调节。

促进婴儿增长发育的途径增多,不过婴幼儿时期便开始学习游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胎儿足有9个月是在羊水中游泳的状态下生长的,因此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仍具有漂浮和摒气的能力。那么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游泳的训练呢?

1、新生儿:孩子是天生的游泳健将,将新生儿突然放入水中时,他一点也不害怕,在水里照样非常自然的睁开眼睛,还能在水面上自己浮游。

2、满月的婴儿:此时的婴儿,如果经儿科和神经科医生检查身心情况良好,就可以游泳。开始可以在洗澡盆里,第一次水温最好在36~37℃,以后可以逐渐降低到29~30℃。每次练习5~40分钟,时间逐渐延长。游泳前应给孩子做按摩或体操。

3、半岁后的孩子:在母亲的保护或辅助下,婴儿可以漂浮或潜水。经过在家锻炼一段时间,半岁后就可以由大人带到游泳池锻炼。要使婴儿游泳能力在一生中保持下去,这种训练要继续2~3年。

在婴儿游泳训练的过程中,如果中断了一两个月,他可能就会丧失已经获得的能力。逐渐延长婴儿在水中潜的次数,是婴儿游泳锻炼成功的基本条件。

婴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身体生长旺盛的黄金时期,学习游泳对他的身体和智力发育都有好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