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兴趣有原因

小雅琪来上绘画班之前,她画的形象挺准确,挺像的,可她其实对绘画并无兴趣,非得家长和老师让她画才画。因为她把画画当成了答卷,总是怕自己画的和老师的不一样,不像,所以画画时夹手夹脚,很不自在。

自从小雅琪进了绘画班后,我反复强调:画画不是照相,不要以模仿为唯一目的,“你想怎么画就可以怎么画。”

雅琪可高兴了,挥笔就画了起来。她画的《小人滑雪真快乐》,画面上的小人就是一顶飘然而动的帽子,这人虽然没有身子、胳膊和腿,也没穿戴滑雪板等器具,却能给人一种从上面飘然而下的动感。画面上虽然没有山呀树呀的背景图样,只有一些跟随在小人周围自由滑动的线条,却更能体现出一种简约的美。

显然,雅琪对绘画有兴趣了。因为,她在这里得到了随意挥洒的自由,感受到了绘画的快乐。

受到成功作品的鼓舞,雅琪画画的兴趣更高了,经常回家就画画。她的好作品也接连而至。如《小兔子开车》和《机器人》作品线条流畅,形象生动,还挺有个性风格的,大家都交口称赞。

没了兴趣怎么办

创作需要灵感,小孩子也不是时时都有灵感。画得顺手就爱画,画得不顺手,不满意,他们就会不爱画。

雅琪也遇到了没有灵感的时候,画画潦草不细致,老师批评了她,她就不肯去幼儿园了。妈妈劝她,她反驳道:“你天天上班都觉得烦,我为什么就得天天去幼儿园呢?”

我觉得小雅琪有自己的道理,画画不能逼。我对她说:“老师知道你绝对不是不想好好画画,就是不喜欢和别人画的一样。有时候你有好想法,画出来—看,挺好。可有时候,脑子里没什么想法就画不出来,是吧?不要紧,等有了好想法再画……”小雅琪本来等着挨批评的紧张情绪一下子没有了。

有一天,我们去外面画树。正值早春,树都还没发芽。各种各样的树木的枝干千姿百态,非常好看。我向孩子们提问:“大树有身子吗?有胳膊吗?有手指吗?它们的胳膊、手指和人的一样吗?”我带着孩子们在庭院里转悠,然后回到教室去画画。

这次,雅琪画得很投入。开始,她对大树描写得很真实、详细。后来,又画了一棵树,树干变成了大手掌。

我对雅琪说:“我猜出来了,这两棵树没长在一个地方:一棵长在你的眼睛里,另一棵长在你的心里。所以不一样,是不是啊?不过,这两棵树我都喜欢!”小雅琪听了很开心。

昨天,雅琪又交来了—张作业,那是孩子在人民公园里画的。当时,雅琪手里拿着一个机器猫,她对妈妈说:“我要把公园里的人都画成机器猫的样子。”爸爸妈妈故意把她独自一人留在那里画画,两个人躲在远处的山石后面偷看。爸爸妈妈发现,雅琪在那里画得那么投入,一直画了好长时间。

妈妈说,雅琪又爱上画画了。

相关知识

鼓励宝宝也需要技巧


过分的鼓励妨碍孩子内在责任感的形成

过度的鼓励往往意味着过度的关注,而在幼儿园,老师要照管三四十个孩子,不会单单关注你的宝宝,因此,在家中受到如影随形的密集夸赞的孩子,在幼儿园往往会有这样天真地发问:“老师,我把上衣穿好了,你还没表扬我呢,你为什么不夸我是天使?”“老师,洗手前我帮彬彬卷了袖子,你为什么不夸我‘真了不起’?”表扬当然会强化好行为,但如果孩子是为了赢得夸赞而去刻意表现,好行为依旧缺乏内在动力,好行为依旧是脆弱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多过滥的鼓励削弱了孩子的责任感的形成,他甚至会因此变成一个“小两面派”,大人看得见的时候是积极和无私的,大人看不见的时候就变成唯我、自私和惰性十足。

过多物质激励,生成“凡事先讲条件”的秉性

有的父母为强化宝宝的好行为,经常投其所好地用孩子喜欢的玩具、食物、童车等来“笼络”他。这种“鼓励”行为偶尔为之是可以的,也会为亲子关系创造一番惊喜。但如果形成了习惯,反而会削弱孩子从做事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可能让他养成做什么事情都会索要“奖品”,并讨价还价一番的毛病。比如宝宝尝试着用小肥皂洗袜子,原本可能是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游戏”,“很有趣”,你如果大惊小怪地为此奖励他一辆遥控汽车,也许宝宝下次会为了洗手帕再跟你要一辆玩具汽车,而自由自在地与肥皂、清水玩耍的乐趣,反而在此功利的目的下大大地减少了。

所以,记得不要将物质奖励与宝宝的做事欲望挂起钩来,下一次,他再有“嘻(洗)刷刷”的欲望,对他说一声,“你真能干,能自己做事情了,真让妈妈高兴。再说,洗袜子本身也很有趣。”这就够了。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鼓励要具体、真切和低调,不要使用不着边际的夸张口吻,鼓励应有度。具体到我们表扬孩子的行为上,我们不妨做到:

偶尔表扬就可以

心理学家早就发现,表扬带来的“喜悦度”,常常是跟表扬的频密度成反比的。因此,当宝宝的好行为逐渐巩固后,就不必经常表扬他了,免得表扬慢慢成为“鸡肋”。偶尔的表扬,足以让宝宝明白,父母仍在关注他,但,好行为是让他自己受益,不是为了父母的欢心。比如,孩子有5次或10次做得不错,只表扬他一次就可以,亲子双方都会觉得这样“更自然”。

更多地使用“身体语言”

宝宝越大,感觉得到父母的口头鼓励越容易,而亲密的“身体勉励”越难。也是,父母会觉得5岁以后的宝宝不再喜欢搂抱、亲吻这样的表扬和鼓励方式,“在公开场合,这令他们害羞”,不过,这并不等于孩子只期待口头表扬的方式。可使用更巧妙的身体语言来说明“你真棒!我为你刚才的行为骄傲!”父母可以使用更有默契感的手势和动作,如对孩子眨眨眼睛、竖起大拇指,这可以让孩子知道,你一点也没有漏看他的表现,这比当众赞扬他更令孩子欣喜。

宝宝也需要有责任心


扬扬是个很可爱的小男孩,可是他常做一些让妈妈烦恼的事儿,如玩了玩具后扔在地上就不管了,看过的书到处乱放,等着妈妈来收拾;画画到一半就不想画了等等。扬扬对自己有点“不负责任”,有时候妈妈真的很生气,但下次扬扬还是一样。妈妈很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应该怎样教育扬扬呢?

很多宝宝不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自己做错了事也把责任推到妈妈身上。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孩子,他体现不出自我的价值,不懂得与同伴、家人、社会的关系,不能体谅、理解、尊重别人,将来怎么能对家庭、对社会负责,对生活、对事业负责,对民族、对国家负责呢?

幼儿阶段宝宝会表现出各种主动尝试的愿望,这正是一种责任心的萌芽。如宝宝要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手脏了自己洗,老师留的任务自己完成等。妈妈的责任是密切关注、扶植和鼓励宝宝,在宝宝的尝试过程中,增强自信,培养责任意识。

而不少妈妈过分溺爱宝宝,对宝宝照顾得无微不至,许多事情都包办替代了。可能妈妈认为,宝宝还小,懂得什么责任心啊,等他长大了,自然就有责任心了。这种想法使不少妈妈在关心、爱护宝宝的同时忽略了宝宝是需要学会负责任的。

专家提醒: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在一定的年龄就会自动出现的,它需要在常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境才能慢慢获得。责任心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让宝宝在活动中对自己的行为形成责任心,锻炼承担责任的能力。

如何培养宝宝的责任心?

树立榜样,熏陶培养

宝宝在生活的各种环境中对自己喜欢的人进行模仿,从而塑造自己的品质。爸爸妈妈是宝宝模仿的对象,因此你应树立好榜样,做有责任心的人。

如面对扬扬玩完玩具后的残局,妈妈可以伤心地说:“小玩具,是谁把你丢这儿了,你是不是想回家,我送你回家好吗?”于是把玩具拾起来,放回原处。扬扬开始时会比较好奇,时间长了,他会学着把玩具收好放好。

同伴也是宝宝学习的榜样。隔壁的兰兰是扬扬的好朋友,她一看完书就把书放得整整齐齐。一次,扬扬和兰兰一起看书,兰兰看完后把书放好,可扬扬把书丢在地上,妈妈可以对他说:“扬扬像兰兰一样乖,把书放放好。”扬扬一听,高兴地把书放好了。

爱心提醒:从一定角度来说,你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宝宝的责任心。妈妈是宝宝最贴近的人,是宝宝的榜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妈妈更应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承担责任。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让宝宝从具体的小事做起,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给宝宝明确了,哪些事情是爸爸妈妈做的,哪些事情是由爸爸妈妈一起帮助来完成的,哪些事情必须是自己做的,让宝宝逐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完成的习惯。

如扬扬完全有能力自己放好玩具,所以,妈妈不要一味地包办,这样会减少宝宝锻炼自己的机会,也会削弱宝宝的责任心,会觉得妈妈帮他做是理所当然的。

爱心提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是对于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表现。

分配任务,赋予责任

让宝宝在完成任务中增强责任心是合适的。在家里,爸爸妈妈可以分配给宝宝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任务,赋予宝宝一定的责任,渐渐的,宝宝会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一员,有一种主人翁的感受。其实妈妈可以让扬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比如:让扬扬给花浇水、帮妈妈拿扫帚等。这样,扬扬会感到很自豪,自己有能力做事,而且,久而久之,其责任心会油然而生。

爱心提醒:如果宝宝做事时碰到了困难,你可以用语言在旁边指导,不要包办,让宝宝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等宝宝把事情做好了,不要忘了及时表扬、鼓励他。如果宝宝任务完成的效果不好,也不要一味地批评,而要多和宝宝进行讨论,找出问题的所在,这样让宝宝有兴趣完成以后的任务。

及时鼓励,增强信心

1.鼓励宝宝勇敢地承担责任

有些妈妈认为宝宝小,不懂事,做错了事没关系,结果姑息迁就,把责任扛到自己的肩上,使得宝宝自己做了错事还若无其事。所以,如果宝宝做错了,就要鼓励他勇敢地承担责任。如扬扬把兰兰的玩具弄坏了,那么妈妈要让他明白,是由于自己的过失才造成这样的后果,并帮助宝宝承担责任,陪他一起去买玩具赔给兰兰并且向她道歉。勇于承担责任的宝宝是受欢迎的,可以为自己赢得赞许、信任、朋友等。

2.励宝宝做事情自始自终

宝宝的注意力容易转移,所以妈妈要督促宝宝认真做事,培养他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如扬扬画好画后就不愿上色了,这时妈妈不要责骂宝宝,而是鼓励他,“扬扬画的画可好看啦,要是能涂上美丽的颜色就更好看了。”听妈妈这么一说,扬扬会有上色的动力和劲头,就能有始有终地完成任务。

爱心提醒:培养自信,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得到肯定和赞赏,即使同时指出不足也不要紧;消灭自信,最好的办法也莫过于经常性的否定和指责。及时适时地鼓励宝宝,增强宝宝的自信,敢于承担责任的宝宝会展现在面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王任梅

美术,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学


美术,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学

艺术不能教

创造不能教也不能学。美术教育是所有学科中最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学的,可惜目前懂得美术的人真的不多,懂得美术的父母和老师更是少之又少,美术教育过度用力在教与学之中。

在过度用力“教”与“学”的过程中,孩子天生的直觉与创意被压抑或扼杀,站在原创的观点上,“教”反而是一种危险的事。专家指出“知识”可以教,但“创造”不能教,创造是一种无中生有,不能教也无法学,创造是一种天生的才情,幼儿从一岁开始就能涂鸦了,此时他需要的不是“教”,而是可供自由发挥才情与想像的宽广空间,亲自去体验。

色彩与美感需要培养

同时专家也提醒,艺术虽然不能教,但美感的培育与色彩认知则是需要教导与不断练习的。要培育美感及对色彩认知,最好的方式是拜大自然为师,以原野山林的自然原色,作为认识色彩的第一步。

成人总以为从婴儿房到幼儿园,都需以高彩度的亮色系或是各种颜色鲜艳的卡通人物,才能吸引幼儿注意,其实,每天浸泡在这样一个混色染缸中,却会造成孩子对色调的无感与错感。专家指出,不少幼儿的画,线条描绘力很强,但色彩却多而杂,显示出对色彩的感应度极有待开发与练习,要知道色彩智能并不一定随着年龄增进,而需要不断地练习与培养。

孩子是创意大师

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他们不需要像成人般,得要摆脱视觉惯性的束缚,以纯净的眼睛,便能直达事物的本然核心;这些独一无二的原创,都不是教出来的。因此本世界的伟大画家如毕加索、米罗等人,都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的艺术突破,及建立个人独特的风格,转向原始艺术或儿童绘画寻求灵感,以开拓全新的视野与可能性。

幼儿的纯净还未受到污染,能不受到视觉惯性的束缚,以守全直觉式的观察画出“心像”,是他们的本能,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是许多甚至艺术大师所毕生追求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片想像活土若未经灌溉滋养,终会逐渐干枯。若想保有这份原创活力,应帮助孩子建立自发性的价值观,并鼓励独立思考能力,以免在成人的过度干扰或是各种视觉污染下,丧失信心与美感敏锐度。

孩子有“画不像”的自由

画得“像”,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绘画在于满足幼儿涂鸦的欲望与本能,让他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自我。借由不同体裁的创作与形、色运用,开发生命的美感经验。

正确的美育观念,才能保护孩子珍贵的原创性,在升学主义下成长的父母与教师,太过份于成果导向,并对技巧性过度需求,只求画得“像”,却忽略了最珍贵的“原创性”。

父母与老师在提供环境与材料之外,最大的功能是“引导”,虽然幼儿没有开发的视觉对周遭漫不经心,但已经有内在的吸收心智;透过绘画,养成观察与联想。创造力不能直接给予,要从内在点燃,成人应该珍惜幼儿的原创自由,打破“画得像,才是画得好”的迷思,还给孩子自由涂鸦的创作自由。

大人插手孩子缩手

成人的干涉与过度的成果导向,是扼杀创意的元凶!让孩子尽情自由地涂鸦吧!这是生命初期一种奇妙的天赋本能,就如教育专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提出的敏感期。

这是原本深藏的潜能,父母或老师应把握这个稍纵即逝的本能,从涂鸦期开启孩子的创造之门,一旦年纪渐增,逐渐受社会种种所制约后,这个丰沛的创造力,将逐渐丧失,而且可能是永久地失去。

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幼儿的自由意志在涂鸦中获得抒发,成为寻求独立及自我探索的内在动力,是自主学习的开端,自信与个人独特性的逐渐形成。

但是涂鸦时专注且伴随创作快感的孩子,却老是被父母所干扰。看到满纸错乱无章的线条,便以为孩子不会画,急忙要教他或是送去才艺班,其实从两岁起的“错乱涂鸦”到四岁的“命名涂鸦”这段时期,所画的一片混沌,只有孩子自己才看得懂,但是只要成人一开始插手指导,这个自我探索的旅程便宣告中止。

当孩子说“我不会画”,大人开始“示范教学”,孩子便从此养成依赖的习惯,不懂得独立思考,自信心也在成人的指责中丧失。请了解到这是一段自然必经的过程,父母不用急也不急不来,过早介入与干预,就是提早剥夺孩子体验天马行空想像的自由,孩子大了,自然开始会逐渐画得像,但却可能逐渐失去可贵的原创性。

看看许多成人眼中所谓“画得好”的作品,却充满了僵化概念及成人拙劣指导的轨迹,大人的无知却错杀孩子的才情,令人惋惜。

深呼吸,孩子也需要减压


大人会有压力,小小孩也有!许多家长并不了解这点,即使孩子已经出现了许多“压力症状”,却误以为他是单纯的身体不适或只是在闹脾气,甚至因此觉得孩子不乖而责骂他,反倒加重了孩子的压力。唯有真正懂得孩子的压力来源、搭配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孩子释放心中的压力。

精选安全分享

filel—婷婷的故事

婷婷三岁半,是个性格活泼、外向、爱笑的小女孩,每天似乎都有用不完的精力,总爱探索生活里的新奇事物和结交朋友。”顷着这样的个性,爸妈除了让她在三岁时开始进入幼幼班学习,另外帮她在课余安排钢琴、绘画与直排轮课程,假日的时候他们还会一起参加教会的活动。但是近来婷婷脾气变得越来越大,常无端发怒、抱怨自己很累不想去才艺课,连幼幼班老师也察觉婷婷上课时表现动机降低、胃口变差。爸妈带婷婷看小儿科医师,小儿科医师检查后表示婷婷身体很健康,或许她只是太累了,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闲时间……。

File2—小立的故事

小立两岁了,妈妈决定请新保母照顾小立,自己回原来的工作单位工作。在带小立认识保母、渐进式的拉长小立在保母家的时间过程中,小立似乎没有太多不寻常的行为出现,但是妈妈却还是敏感的察觉小立变得特别黏自己、害怕一个人独处、晚上常常惊醒……。

孩子就是无忧无虑?!

对小时候所留有的记忆与现在成人的生活相比,我们常觉得过去总是没有压力,每天的生活就是吃喝玩乐,所以有时我们不自觉的会认为,孩子的生活比起大人们的世界容易多了!

但放下身段以孩子的目光看事物,我们会发现孩子和我们一样,也可能面对压力的感受,像上述案例中婷婷的压力,来自于“过度的学习安排、缺乏个人空间”;小立的压力,则源自于“生活习惯与依附关系的变动”。生活中的变动与不确定性、环境气氛的改变等,都是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可能面对的压力来源;若比较过去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我们的孩子除了面对生活刺激、学习要求增加,过去较少迁徙且自然、稳定的生活情境,以及亲族彼此照护、手足众多的支持性系统结构已式微,所以作父母的我们,不该再忽视孩子的压力议题。

透视孩子的压力压力

帮助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帮助孩子检视他是否存在压力感受。找找看孩子最近是不是出现了哪些特殊的身体症状、情绪与行为变化、睡眠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还有思考特霉的变化。

较大一点的孩子或是口语发展较完备的孩子,或许在父母的引导下,可以提供部分自己对自己状态的看法,例如:孩子可能会说:“我好烦,讨厌”、“我不喜欢”、“我的头痛痛,不想上课”;但年纪越小的孩子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父母亲的行为观察就越显得重要。

记得问自己几个问题:

1.孩子出现了哪些不寻常的讯号(如右表“孩子的压力症状表”所示)?

2.这些讯号是否在同年龄的孩子身上也常发生?

3.它们严重度如何?

4.它们出现的频率如何?

5.它们什么时候开始,至今持续了多久?

6.有没有相关的环境因素与这些讯号的变化作连结?

若是今天孩子食欲不佳的情形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至今也一、两年了,那么这很可能不是压力下的反应;但若是平时胃口佳,每天正餐外都要吃甜点的宝贝,突然好多天都对他喜欢的甜点失去兴趣,正餐食量减少、体重也在短时间内明显下滑,那么这就很可能是压力的徵兆。

另外,如果孩子进入幼幼班后一个礼拜内,明显出现退缩、紧张状态,但是一个月内渐渐开始与同学、老师互动,参与团体活动,那么相较于其他同龄孩子也有的适应历程,我们或许只需要慢慢的引导、陪伴:但若是孩子退缩的行为反应延续两、三个月,甚至一学期都哭闹进教室、难以参与团体活动,并向父母亲表示身体不舒服,那么我们可以谨慎的推估,进入校园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孩子的压力症状表.

身体不适:疲倦、头痛、肠胃不适、磨牙、心跳不规律、呼吸浅短、频尿、已能控制大小便一段时间后又频繁出现遗粪或遗尿的情形、皮肤长疹。经生理检查未发现特殊肇因,或原有之疾病(如过敏)无故恶化。

情绪变化:忧愁、紧张、易怒、易惊恐不安等。

行为变化:退缩、攻击(肢体、口语)、经常哭泣、注意力不集中、干扰行为增加、强迫性行为(频繁咬手指、拔头发、洗手、敲头)等。

思考特征:负向、固执而缺乏弹性、犹豫不安等。

睡眠习惯改变:夜惊、浅眠、难入睡或睡眠过度、终日困倦。

饮食习惯改变;食量骤减或过度饮食。

减压步骤123协助宝贝变轻松

我们可以协助孩子因应压力,教导孩子面对压力时可采行的策略:也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增强对压力的敏感度与承载能力。这些方式虽然可以弹性调整使用于不同的年龄层,但是它们需要父母亲陪孩子一同体验、学习;每个孩子适用的方式不一定相同,唯有真正的去尝试并作适当的调整,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式。

减焦1压点照顾孩子的身体

平时即宜维持规律的睡眠与饮食习惯;若在压力源下出现饮食与睡眠习惯的改变,要留意并谘询儿科医师这是否仍在孩子健康的承受范围。

规律、组织的体能运动,可加强孩子在面对压力时的身体承载度,降低因压力所引起的身体反应。跑步、舞蹈、走路、体操、骑脚踏车等,均能伸展主要的肌肉群。所以若是孩子平时仅喜欢静态的游戏,记得拉拉他听听音乐动一动,或是假日时定期到户外活动筋骨。

减焦2压点关心孩子的情绪感受

鼓励孩子用“语言”,而非“动作”,表达情绪。以“我不开心”、“我很生气”替代丢掷物品、对自己或他人的肢体攻击,若孩子需要用身体释放他的怒意,打沙包、挝枕头、跑步,都是可以采取的策略。父母亲要了解的是,情绪的释放在压力管理上是很重要的一步,积聚了过多的情绪只会造成更重的压力负担。而理性的问题解决模式,常在安全的情绪释放后才能有效的运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觉得孩子“懂得”该怎么做,却还是做不到的原因之一。

列出孩子与父母的“担心清单”。如果孩子生活中有很多的计画、安排,那么陪孩子列出事件清单(每周或每日),并分析事件的重要性与优先顺序,且在完成时把事件自清单中划除,给予自己肯定的正向对话。

养成正向对话与幽默的语言、思考习惯。若发现孩子出现负向的自我对话,如“我不行,这好难”、“大家都讨厌我”,可引导孩子用别的方式自我回应,如“这真的好难,但是我可以试试看”、“有些人讨厌我,可是有些人喜欢我”等。和孩子一起看喜剧、听好笑的笑话,培养自我解嘲但保有自尊自信、不同角度看事情的思考习惯。

减焦3压点巧妙的生活管理

排定休息时间,在学习的空档给孩子一个拥抱、一点鼓励。

不只是在课程学习上订立合宜的目标,在生活适应上也应给予适宜的期待。有的孩子对陌生情境的适应度高,但有的孩子需要较长的预告、准备期。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孩子的特质及能力的优势与限制所在,而提供给孩子的是对生活的挑战,而非做不到的负担。

每天与孩子独处一小段时间,即使是短短的十分钟都好,在这个时间里,给他全然的自主与接纳,由孩子决定这段时间中的活动。

最后,却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父母亲也需要妥善处理自己的压力,别把孩子当作压力的宣泄口或是心理治疗师。在可能的情况下,调整自己的工作量、把陪伴孩子的时间单纯化,尽量避免把在公司中的工作、疲倦、压力感受带回家里,在公司与家里之间找一个缓冲的时间与空间。

以身作则找出情绪的出口

请记住:孩子也可以了解爸妈的压力,爸妈更可以示范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与想法,,但是千万别把自己的问题丢给孩子,他们无法负担成为爸妈知己、协助者的角色,这只会让他们觉得因为帮不上忙而有更深的无力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