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故事一

1952年1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侦察队文书罗盛教遇到4个正在滑冰的朝鲜少年。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压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罗盛教立刻脱掉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莹。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崔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崔莹救了上来。但罗盛教由于严寒,体力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时年只有21岁。

2长征的故事二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3长征的故事三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4长征的故事四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鬼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

“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骑一段路再说!”

小鬼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鬼,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鬼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鬼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5长征的故事五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6长征的故事六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象在为战友指明前景的道路。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和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出,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红桃2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长征的故事七

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8长征的故事八

故事发生时间:1935年春地点:甘南。出征的队伍绵亘十几里,风萧马嘶秋冷,红军将士们行色悲壮。每次突破敌人的封锁线,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战斗队减员严重,而担架队却越来越长,任务也随之越来越艰巨。一个清瘦干练的姑娘穿梭在队伍里,像踩着风火轮似的,跑前跑后,安排抬担架的、照顾负伤的。这是她的职责,她是担架队队长。据说她是自己从家里跑出来参加红军的,英子这个名字也是当兵后她自己取的。20岁的她,已参加红军4年、入党3年

麻利、果断、机智、勇敢的作风常让人忘了她是个姑娘。因此在长征前她受领了队长一职。临危受命,意味的不再是权力,而是用性命兑现所有的责任。困难、问题、危险,接踵而来。担架不够用,伤员有增无减!有的担架员受伤了,雇来的民工逃跑了。十几个担架被扔在路上,重伤员血污模糊地躺着,较轻一点的伤员发出阵阵痛苦的呻吟。触目的情景让她心如刀绞,血直往头上冲。年轻的队长杏眼瞪圆,咬着嘴唇,狠狠地说:“背也要背着走!”她对担架员的任务进行了分配,尽力找回逃走的民工,尽量安顿好每个伤员。可安排到最后,再也匀不出担架和人来抬一个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的小战士了。

看着前方的路,看着奄奄一息的小战士,英子决定背着他走。队员们反对,劝她留下这个伤员。因为矮小、单薄的她看上去实在不堪重负,而且这个伤员伤势太重。可英子看着四周的荒山野岭,说:“丢下他,不就等于让他死嘛。决不能!”于是,再没有多说什么,她背着他在崎岖泥泞的路上,迈开了沉重的步子……伤员的手无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声音说:“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闻,薄薄的嘴唇坚强地抿起。

是奇迹吗?弱小的她,背着比她高、比她重的战士,翻山越岭,竟然走过了许多路程。而受伤的战士,也顽强地抗争着,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居然开始好转!一路辛苦,一路历险,一路化险为夷。担架队艰难而曲折地前进着。而英子却越来越瘦,她总是将少得可怜的食物分给担架员和伤员;她也越来越弱,她总是将金贵的盐和水送进战友的嘴里……队伍来到山里的一座小桥时,仿佛春天正好等在这里,娇嫩的小花与新绿扑面而来。劳顿不堪的战士们愣了一下,然后,都恍然大悟似地停下脚步,深呼吸……

那个重伤的战士已经可以拄着棍子走了,也许是受了这美景的鼓励,他走到英子队长面前,说:“队长,我要编个花环给你!”英子笑了,那开心而生动的笑脸让人想起她也只是个孩子,她点点头回答:“嗯,好。”可接着又故意板起脸说:“但是,你现在还需要休息。”这是她一生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为了给伤员舀水喝,她坠到了桥下的河水里。她坠落的声音那么小,她甚至没有挣扎,就顺水飘去……

一去七十年!白云苍狗,世事变迁。很多事情改变了,但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褪色。就像此刻——一个垂暮老人,站在小桥

边,凝视远方。山青水碧、草青花艳,和平的阳光照耀大地。他的眼睛湿润了,半晌才说:“不一样了,但又一点都没有变。”过了许久、许久,老人又开口说:“如果英子队长多吃一点东西,可能就能坚持下去,可能就……”老人缓缓地在草地上采来缤纷的野花,用颤抖的手认真地编起一个花环,轻轻挂在桥头……

9长征的故事九

故事发生时间:1935年6月地点:夹金山。夹金山山峦起伏,白雪皑皑。狂风夹杂着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凛冽的空气中,雪山似乎也在颤栗。前进的队伍有些迟缓了。寒冷、饥饿、稀薄的空气侵袭着这支坚强的队伍,已经有很多同志在这片让神灵都敬畏的土地上永远闭上了眼睛。

突然,风雪中传来一阵充满活力的歌声: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歌声穿透风雪,驱散了寒冷与疲惫,给前进中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大家抬头望去,山坡上一个小小的红色的身影跳着、唱着,挥舞着手里的快板,快乐的身影像一团跳动的火焰。

“我们的小太阳又升起来了!”战士们笑了。这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的小卫生员,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一路上,小姑娘把行进中的故事编成歌谣鼓舞着大家前进,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翻雪山时,小姑娘身体单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冻坏,把身上穿的一件红毛衣送给了她。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盖的大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山坡上唱着跳着,红艳艳的颜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开玩笑地叫她“小太阳”。

队伍接近山顶了,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困难。很多同志因为疲惫和饥饿坐在了雪地上,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红毛衣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小太阳”的脚步也越来越迟缓。

突然,她停了下来,路边坐着一个受伤的战士,把头埋进臂弯里像在打瞌睡。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战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说:“冷,冷……”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

有人突然发现,队伍里不见了那个快乐的红色身影。干部休养连的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这个年少的卫生员静静地躺在山坡上,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在担架上,战士们找到了那件红艳艳的大毛衣,它穿在一个受伤的战士身上。伤兵流着泪回忆说,困乏时坐在雪地里,只觉得有人在拼命地拉着他,对了,还听见了歌声,他说,很熟的歌:翻过雪山是晴天,嘿!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

所有人都沉默了。伤兵脱下红毛衣,郑重地铺在雪地上。它像女战士快乐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顶已经微现阳光,太阳红彤彤,照在皑皑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穿过岁月的悠远,70年前,那许许多多美丽的壮烈的故事依然生动、依然鲜活。

曾经有一个爱唱歌的小女孩,快乐地行走在这支波澜壮阔的队伍里,她唱过最响亮的歌谣,让疲惫的战士仰望天空,看到太阳;她跳过最动人的舞蹈,让受伤的老兵忘记伤痛,欣然而笑;她曾为一件普通的红毛衣欣喜不已、视若珍宝,在最危险的时候她又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连同生的希望和力量,让给了自己的战友。她还只是个孩子。那一年,她15岁。

10长征的故事十

长征的时候,肖彬在红二方面军6师18团9连当指导员。泽章坝遭遇战中,他负了重伤。过草地的时候,上级给了他一匹马,并安排连里的小通讯员吴玉民照顾他。

小吴这年刚刚16岁,个子不高,黑黑的,长得挺结实。别看小吴年龄小,可是很会照顾人。每到宿营地,他都先找到一块干燥或者背风的地方,把自己那床补丁摞补丁的破被铺在地上,扶肖指导员歇下后,马上支起小铝锅烧开水,给指导员洗伤、消毒,然后拿出半小瓶儿红汞(这是当时他们部队唯一的药品)为指导员换药。

部队一天一天朝前走,肖彬和小吴的粮食袋越来越轻了。伤势好一些,肖指导员开始硬撑着帮小吴打些下手,到了宿营地,小吴拣柴火烧上饭,然后肖指导员看着火,小吴就去放马。

这几天,小吴不用肖指导员烧火了,放马走的时候,他总是带上小锅,说是可以边放马边烧饭,两不耽搁。每回,他都是很晚才回来,把小锅里热腾腾的饭盛给指导员吃。指导员一让他吃,他就笑着拍拍肚子说:“看,鼓鼓的,早吃饱啦!”

可是,指导员总是觉得小吴好象越来越瘦弱了。刚出发时,他每天都马前马后跑来跑去,不知道什么是累似的,可这一段,他不光不大跑了,而且走路急一些都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指导员让小吴爬坡时抓着马尾巴,小吴总是笑笑,坚持自己走。尽管他老是帮作笑容,可指导员却看出他在瞒着什么。

这天傍晚,小吴安顿好指导员,又去放马了。

肖指导员悄悄跟上了他。但由于腿上有伤,他只有慢慢地爬,被远远地落在了后头。当他在一处小树林追上小吴时,小吴正端着锅,一口一口地吃着什么。

“小吴!”肖指导员轻轻唤了一声。

小吴吃了一惊,一看是指导员,急忙把小锅藏在了身后,稚气地笑着问:“指导员,你怎么来啦?”

肖指导员没有回答,仍然向前爬着。小吴赶紧起身扶他。指导员顺手端起了小锅。小天急忙用手去捂,指导员用命令的口气说:“把手拿开!”

小吴只好拿开了手。

肖指导员凑着火光向锅里一看:天啊,这能叫饭吗?一锅黑乎乎的草根树叶,即使是饥肠辘辘的时候,见了它也就“饱”了,而这位只有16岁的小鬼,为了照顾战友,自己竟用它来充饥……肖指导员的眼睛模糊了,这时,他的耳边断断续续传来小吴低低的哀求声:“指导员,你别生气,你批评我什么,我都接受……”

肖指导员能批评小吴什么呢?他放下小锅,一把将小吴紧紧地抱在怀里……

11长征的故事点评

面对高大的雪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挖出一条条道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有想到那大草原蕴藏着沼泽,将战士们一一沉下。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自己却已经死亡。从中,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的不怕吃苦、坚强和无私,他们的长征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是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的。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们不要怕吃苦,要为祖国争一口气,要为祖国出气!

小编推荐

红军长征的故事之张思德尝百草尝百草的是谁


张思德的个人简介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

为了悼念张思德,中央机关和中央警卫团在延安凤凰山下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参加了追悼会,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

张思德的形象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里程碑。

2009年9月10日,张思德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2张思德尝百草的故事

部队进入草地后,由于环境、气候非常恶劣,使得草地行军十分艰难。而更要命的是缺衣少食,不少红军就因此长眠在了草地上。

眼看掉队、牺牲的同志越来越多,朱总司令令人将自己的坐骑也杀了,分给通信班、警卫班的同志做口粮,还向身边的同志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以使大家在茫茫草地上,寻找出一些无毒、可以食用的野菜、野草,渡过饥饿的难关。然而,要尝出一种能吃的野草、野菜,是要冒中毒的危险的。张思德在“尝百草”活动中,总是抢在他人之前。

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离水塘不远的地方长着一丛丛野草,叶子绿,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那个小战士兴冲冲地跑过来,拔起一棵就往嘴里送。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感到有些头晕脑胀,全身无力,紧接着,他肚子一阵绞痛,大口呕吐起来。他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张思德就摔倒了,一时失去了知觉。半个多小时以后,张思德慢慢醒来,模模糊糊地看见小战士端着瓷缸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很快,这件事被朱总司令知道了,他表扬了张思德。

3张思德尝百草的故事点评

张思德的生活十分艰苦朴素。他从来没有计较过个人得失,从没有过个人要求,更没有为个人什么事忧愁过。他时刻考虑着人民疾苦,热情关心着战友们的成长。他处处为别人着想,对同志诚恳,热情,体贴入微。这样的为人值得我们去尊敬和学习,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小朋友们都能向张思德靠拢。

关于长城的故事 关于长城的故事


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山羊驮砖

嘉峪关城,城墙高9米,还要在城墙之上修建数十座大小不同的楼阁和众多的垛墙,用砖数量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当时,施工条件很差,没有吊运设备,全靠人工搬运。而当时修关城所用的砖,都是在40里以外的地方烧制而成。砖烧好后,用牛车拉到关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

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难,尽管派了许多人往城墙上背砖,个个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砖却仍然供不应求,工程进展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天,一个放羊的孩子来到这里放羊玩耍,看到这个情景,灵机一动,解下腰带,两头各捆上一块砖,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轻巧的山羊,驮着砖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墙。人们看了又惊又喜,纷纷仿效,大量的砖头很快就运上了城墙。

2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万年灰与燕京城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保住他的皇上宝座,也仿照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来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因此,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国人烧的。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而且烧的灰质量非常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园人居住,这城镇就是现在的北京。因此,那时北京叫燕京,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3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

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4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一天,她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家务,突然发现葡萄架下藏了一个人,吓了她一大跳,正要叫喊,只见那个人连连摆手,恳求道:“别喊别喊,救救我吧!我叫范喜良,是来逃难的。”原来这时秦始皇为了造长城,正到处抓人做劳工,已经饿死、累死了不知多少人!孟姜女把范喜良救了下来,见他知书达理,眉清目秀,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而范喜良也喜欢上了孟姜女。他俩儿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

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

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

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玉门关

古时候,在甘肃小方城西面,有个驿站叫马迷兔,又叫马迷途。商队从边陲于阗运玉到中原都要经过此地。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沼泽遍布、沟壑纵横、森林蔽日、杂草丛生。每当运玉石的商队赶上酷热天气上路时,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总是喜欢晚上凉凉快快赶路。因此,每当马队走到这里,总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路的老马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马迷途的名字就是这样叫起来的。

有一支专贩玉石和丝绸的商队,常年奔波于这条路上,也常常在马迷途迷失方向。有一次商队刚进入马迷途就迷路了。人们正在焦急万分之际,忽然不远处落下一只孤雁。商队中一个小伙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它抱在怀里,准备带出马迷途后再放掉。

不一会儿,只见大雁流着眼泪对小伙子咕噜咕噜地叫着说:咕噜咕噜,给我食咕噜咕噜,能台迷途。

小伙子听后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为饿得飞不动才掉队的,便立即拿台自己的干粮和水让大雁吃个饱。大雁吃饱以后,呼的飞上天空,不断盘旋,领着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小方盘城。

过了一段时间,这支商队又在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只大雁又飞来在空中叫着:咕噜咕噜,商队迷路。咕噜咕噜,方盘镶玉。边叫边飞,又引着商队走出了迷途。只有那只救大雁的小伙子听懂了大雁的话语,并转告领队的老板说:大雁叫我们在小方盘城上镶上一块夜光墨绿玉的玉石,以后商队有了目标,就再也不会迷路了。老板听后,心里一盘算,一块夜光墨绿玉要值几千两银子,实在舍不得,就没有答应。

没想到下一次商队又在马迷途迷了路,数天找不到水源,骆驼干渴得喘着粗气,人人嘴干舌燥,口渴得寸步难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时,那只大雁又飞来了,并在上空叫道:商队迷路,方盘镶玉,不舍墨玉绝不引路。

小伙子听罢急忙转告给老板,老板慌了手脚,忙问小伙子到底应该怎么办才好,小伙子说:你赶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镶玉,绝不食言……老板马上照小伙子说的,跪着向大雁起誓,大雁听后,在空中旋转片刻,把商队又一次引出了马迷途,商队得救了。

到达小方盘城后,老板再也不敢爱财了,立刻挑了一块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关楼的顶端,每当夜幕降临之际,这块玉便发出耀眼的光芒,方圆数十里之外看得清清楚楚,过往商队有了目标,再也不迷路了。从此,小方盘城就改名玉门关。其实玉门关是汉武帝时所建,因这里是古代我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从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就从此入关,故名。

6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元惠宗泪洒关沟路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登上帝位,建国号为明。是时,他封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受领攻取元大都(今北京)的重任。

徐达领兵北伐,一路征战,所向披靡,7月27日占领通州、大都城指日可待。元惠宗妥环贴睦尔得此消息,心惊胆战。他先在清宁殿与后妃、太子商议,想避兵北去;然后在端明殿召见群臣,发表主张。大臣们听后意见纷纷,吵闹得端明殿内一片混乱。

宦官伯颜不花放声大哭说:“世祖忽必烈开创的天下,陛下应当死守,怎么能弃呢?”妥环贴睦尔在殿内徘徊一阵,叹了口气说:“时至今日,岂可再当宋朝的徽钦二帝!”他觉得与其被俘,不如逃走,就在这天的黑夜里,他率同后妃、太子和一些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北去。

天刚放亮。皇室车马一行已走在关沟道上。他是很熟悉这条路,只是今日走来,百感交集,不禁连声长叹。元朝定都北京(大都)后,把原旧都和林(今内蒙古自治区正兰旗境内)称为上都。每年四月至九月,皇帝往上都避暑。秋后再回大部,“岁以为常”。“上都避暑频来往,飞鸟犹能识衰龙。”关沟是帝王往返必经之路,于是得到重点开拓,大兴土木,展宽道路,险要路段刻佛像于崖壁,建寺庙于道旁,乞求神灵保佑。

最大的一座是大宝相永明寺,建有花园,帝王下榻的行宫和壮丽的、过街塔。过街塔遗址,便是今天还能见到的“云台”。那时,关沟道上十分热闹,有僧人写诗道:“砾中十里号五里,道上千车联万车。”妥环贴睦尔这回在关口路上逃生,一路凄凄惶惶,触景生情不禁热泪盈眶。想起日日夜夜宫中舞女斗腰肢的生活已成过去,来日未卜,更是痛苦万分。

日正中天,正好走到永明寺过街塔前,这是妥罐贴睦尔登上帝位十周年时赦建的佛塔,本以为如此功德,禅灵能保住江山永固、可是过了甘多年内忧外患不宁的岁月,眼看就国破基摇了。寺院僧人照例赶紧设置祭坛,燃烛焚香。妥欢贴睦尔,无心久留,伫立一会几,就满面愁云的赶忙上路了。日暮时分,车骑登临八达岭山口。在北大红门下,他回身远望那暮霭沉沉的南方,似乎望见了朦胧中的大都,泣不成声,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从此,妥欢贴睦尔与关沟御路永别了。

妥欢贴睦尔北逃,是元朝灭亡的标志。朱无璋称赞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在他死后赐给他一个“顺帝”的称号。

7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成吉思汗夜走黑松林

1213年初秋,成吉思汗挥师南征,率领10万大军进驻乌沙堡。他眼神如火,容颜生光,登上山顶,摘下帽子举在手中,面对祭坛向天祈祷:“长生苍天,赐我胜利吧!现在我要出征,去惩罚金人!”山下万干将上齐声高呼:“天神!成吉思汗!天神!成吉思汗!”呼声震天动地,响彻晴空。成吉思汗面向将士训言:“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角鹰般地突进!与敌对阵。的时候,要像黄雀般节节跃进!要有饥饿的老虎、愤怒的雄狮那种吞噬一切的气概!”众将士慷慨激昂。接着一声令下,骑兵纵队如理弦之箭,滚滚南去。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八达岭。

正当先头骑队即将抵达关岭时,突然队形大乱,人喊马嘶。驰骋而上的后队,不再前行。成吉思汗在远处见此情景,十分惊奇,一不见关山烽烟旌旗,二没见弓努箭镞射击,这殷红鲜,一片惨状。原来是地面上铺满了一层铁,尖厉的铁针刺进马蹄马腿,人仰马翻,倒下时又再次被扎伤后,续马队再迅速奔来……“如此小技,岂能阻挡滚滚铁流!”成吉思汗冷笑一声,一面吩咐救治伤员和马匹,一面令后队上前清理道路,将铁扫下山涧、且扫且行,很快逼近重镇之所居庸关。

居庸关两侧高山夹峙,垒石筑城,雉谍临空,扼守要道。更有甚者,关城大门早已用铁水浇铸,真是固若金汤。成吉思汗令前锋试探进攻,只见城上雄旗挥动,金鼓齐鸣,箭镞如飞蝗,雷石似雨点。三番五次发动强攻,均无成效。成吉思汗大军困在关北山谷,一连数日,攻城不下,进退两难。眼看军粮草料消耗殆尽,难以再支撑下去。成吉思汗长叹:“以弓马之利取天下,岂能断送于此?”

这时,帐下扎八几求见,献过关之计。扎八几说:“几日探查,寻得小路一条,两旁松林茂密,只容单骑行走、由此迂回穿插,一夜之间,可绕到居庸关背后。”成吉思汗听罢,喜出望外,依计而行。傍晚,一面指使军队轮番佯攻居庸关:一面由成吉思汗率领轻骑,人御枚(在口中横御之物,防止说话),马戴嚼(横放在牲口嘴里的小铁链),直奔黑松林而去。

黎明时分,居庸关背面的南口城下,金鼓之声大作,杀声骤起。成吉思汗骑队如神兵天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破城池。镇守南口城的金军将士,正在酣睡之中,还没弄清事情缘由,就当了俘虏。接着,成吉思汗北取居庸,南占中都(今北京),终成大业。

8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跑马长城界

秦始皇把胡人打跑以后,为了阻挡胡人兴兵复仇,提出在与胡人交界的地方,修一座坚固的长城。他的建议,博得了许多大臣的赞赏。并一致认为,应先从东北的辽中开始,因为那里一面临海,还是一个战略要地。从那儿开始,在胡人恢复往日的气势以前,完全可以把长城修完。

那么,到底修到哪呢?秦始皇主张将统一的六国全部用长城围上。许多大臣表示:如果把六国全部围上,长城总长可达几万里,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修完。这样一来,人力物力消耗太大,有可能造成人亡国空。所以,大臣们建议,还是短一点好。

但是,不管大臣怎样反对,秦始皇还是极力主张用长城围住六国。他越是极力主张,大臣们就越是极力反对。秦始皇扬头想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提议,跑马划长城界。让一个将官,骑一匹快马,人马饱食之后,人不下马,马不停蹄,由山海关起跑,经由六国边界,能跑几天算几天,跑出多远修多远。

众大臣一想,这还可以。纵然是追风赶月的千里马,跑上两三天,也就是两三千里。所以,他们点头答应谁想到,秦始皇又提出一个条件:沿全国边界,不论山峰还是平地,每三百里修一行营,跑马者从行营中跑过,以壮人马之威。众大臣不知其中用意,也都同意了。

文武百官退下以后,秦始皇把心腹之人找来,如此这般地吩咐几句,他们便分头行事去了。

跑马这天,只见一员将官,顶白盔,骑白马,穿白袍,挂白甲。他从第一座行营中飞出,走平地,越高山,半天多时间,冲到第二座行营。冲出二座行营,直奔三座行营。四座、五座……六天多时间,冲过十座行营。

秦始皇接到探马的传报:跑马者已冲过十座行营。

这些大臣很纳闷,这马怎么这样能跑啊,六天多了,还跑啊。

又有五六天功夫,探马又报,跑马者已冲过二十座行营。大臣更奇怪了,怎么,这马还跑哪?这是什么人?骑的是什么马?十多天了,俄不死也该累死了。想必是仙人骑神马?

又过六天多,探马又报,跑马者再次冲过十座行营。

这回大臣都明白了,就是神仙也不行吗。你瞅我,我瞅你,是不是秦始皇从中搞鬼了?

探马接连传报,跑马者冲过四十座行营。秦始皇这个高兴呀,就甭说了,可是,有的大臣鼻子都气歪了。

白袍将还在骑马飞跑着。战马跑到嘉峪关的时候,只见白袍将猛抽白马几鞭,白马口鼻流水,一个大翻个倒在地上。白袍将也从马上掉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一匹马怎么一气跑了一万多里?原来,这是秦始皇用的计。为了达到长城围六国的目的,他提出每三百里设一行营,他派心腹之八,每座行营都备一匹白马,一员白袍将。第一座行营的白袍将到第二座,第二座的预备人马接着跑出,看上去如同一个人一样。就这样,一共传了四十多座行营。

那为什么到嘉峪关人落马倒呢?原来,驻嘉峪关行营有个姓赵的将官,对秦始皇这种做法极为不满。他认为,长城修到嘉峪关,就可以阻挡胡人的进犯,何必要修那么长呢?太劳民伤财了。所以,他见前营快马一到,让俄了几天的战马一个劲的喝水。他上马以后,猛打战马两鞭,战马一机灵,紧跑几步,呛水倒在地上。

秦始皇听说马倒嘉峪关,很不高兴。但是,按照他事先的话,长城只得修到嘉峪关了。

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望京楼的传说

当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官,在谭纶的支持下,亲自规划和督造了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境内)。

此段长城的结构独特,城墙是用巨大的条石为基础,以砖包砌而成。金山岭长城东端高入云端的老虎山上,有一座望京楼,座落在一千米高的山顶上,楼的两侧是悬崖峭壁,人只能从石缝中攀登而上。据说当年修筑时,为了运条石死伤了许多人,但条石仍运不上去。此事感动了玉皇大帝,立即派他的外甥二郎神去运石。当晚,二郎神来到老虎山下,见到成堆的条石堆放在那里,随即将他的神刀一晃,立刻变成赶山鞭。他手挥赶山鞭向条石上抽打,同时喊声"变",那一块块条石,马上变成一只只大山羊,直奔山顶。到山顶后他数了数,不多也不少,正好够用。恰逢此时,一个士兵台帐小解,忽见二郎神赶羊,惊叫一声往回跑。二郎神听到有人喊叫,也吃了一惊,将几十块条石踢下山去,落在东面的山坳里。二郎神随即腾身上天。

就这样,修望京楼的条石,就缺了几十块。现在登上望京楼时,会看到楼底十二层奠基条石中有五层是碎石块垒砌的。而那些被二郎神踢下山去的条石,仍然堆放在山坳里,当地人称此山坳为条石坳。

10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狼窝的传说

台长城的关门向西约1.5公里里处,有个叫"狼窝"的地方。提起"狼窝"这名字,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很久以前,北京城西一带严重缺水,树难生草难长,秃山荒地,十年九不收,老百姓祖祖辈辈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玉皇大帝得知这情况后,便派了一头"仙猪"下凡,去开河引水,解救百姓的苦难。

这头仙猪个儿大得出奇,像座山,身长三十三丈三,脑袋三丈三尺三,就连猪牙也足有三尺三寸三长。仙猪奉命下凡后就开始干活,只见它左一拱,山崩了,右一拱,地裂了,脚下立刻出现了又宽又深的河,翻滚的大水顺沟往前涌。仙猪不停地向前拱着拱着,眼看快到居庸关了,万里长城像条巨龙横卧于前面的高山上,仙猪停下左右一看都是山,到底该向哪里拱呢?正在犯难时,从远处走来一位老汉,仙猪急忙向老汉打听:"老大爷,前边是什么地方?"老汉见到仙猪身后的河水,心里立刻明白了。这猪正在拱土开道,如果让它再往前拱,那万里长城不就叫它拱毁了,再说过了居庸关,顺着关沟往东下去,就是一马平川,直逼北京城了,大水要是下了山,不仅要冲垮平原上万顷良田,而且连北京城也保不住,被大水所淹。我得想个计策,阻止这头猪向前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对仙猪说:"前面是"狼窝",有大狼三百三十三个,专门吃猪头和猪肉,还有小狼三百三十三个,专吃猪下水和心、肝、肺。这几天,这群狼正嗷嗷乱叫,三五里地远都听得见,你要是往前走,可千万要小心点才行。"仙猪听完老汉的话,吓得心惊胆颤,心想,真是万幸,碰到了这位老汉,不然我真要拱到狼窝,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我干脆改道而行吧,便一头朝南面拱去了。

它拱台的那条河,就是北京西三十多里远的"永定河"。老汉见仙猪走远,这才松了一口气,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由于老汉的几句话才保住了长城,没有被毁,北京城也没被水淹。后来人们就把老汉和仙猪碰面的地方起名叫"狼窝"了。

11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左公柳的传说

在嘉峪关关城闸门附近,有一棵两人合抱不拢的大古柳,根深叶茂,浓荫遮地,被人们称为"左公柳"。关于这棵古柳树还有着一段传说。

据传,清朝同治年间,,左宗棠奉命率军前去平息动乱后,他来到嘉峪关当他看到戈壁滩上一片荒凉景象,除了稀稀疏疏的骆驼草外,就什么也见不到了,令他感概万分。由于左宗棠所率领的多是湖湘子弟,被迫远离山青水秀的家乡,来到这茫茫的不毛之地,便纷纷开了小差。左宗棠见此情况,为了稳定军心,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命令全体将士加宽道路,并决定在路旁大量植树,制定出严格的法令,以其保证树木的成活。若干年后,这一带已经杨柳成荫,树木成行了。后来有个文人曾在一棵柳树上刻下一首诗:"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人们传说嘉峪关关城附近的这棵古柳就是那时所栽,因此,被称为“左公柳”。

12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晾经石的传说

在甘肃嘉峪关附近,有一块洁白的晾经石,传说是玄奘晾经的地方。据说唐朝玄奘与悟空、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从印度取经回来,闯过火焰山,涉过疏勒河,来到河西走廊。这天,天气特别炎热,烈日当头,如焚似火,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更是热得无处藏身,石块被烤得滚烫滚烫,好像天上下火一般,玄奘骑马在前,三个徒弟背着经卷紧跟后面,没走几步就个个被烈日烤得汗流浃背,唇干舌燥,面红耳赤。猪八戒实在忍受不了,便苦苦哀求师父道:"这天要热死人,还是找个树荫歇息一下再赶路不迟。"玄奘听后立即呵斥道:"这一片戈壁荒原千里,连棵草都不长,哪里来的树,还是赶快赶路要紧!"八戒无奈,只得撅着大嘴,气喘嘘嘘地向前赶路,一边走一边向天上看去,只见天上蓝蓝的,一丝云彩也没有,顺便说了一句:"这会儿要是下一场雨该多痛快呀。"

不料。话音刚落,立即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师徒四人被淋成了落汤鸡,经卷也全被淋湿透了。天晴后,玄奘急忙命悟空前去探路,找个好地方好把经卷摊开晾晒一下。悟空一个跟头翻上云端,发现不远处有一座黑油油的黑石山,一打听得知此山叫洞庭山。悟空赶紧带师傅来到山上,玄奘一看十分满意,并指着一块黑油油的大石头说:"这块石头正是晾经的好地方,你们赶快打开经卷摊开晾晒,并令八戒看守经卷,不得有误。"很快,经卷晾晒干了,师徒四人急忙收拾经卷,准备赶路。不料有几张紧紧粘在石头之上,怎么揭也揭不下来。没办法,只好抄录在别的纸上。

不久,这块晾晒过经卷的黑石突然变成白色。以后,人们便把这块洁白如玉的石头称为"晾经石"从此,这个民间传说就流传开了。

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飞龙的传说

明初,朱元璋为巩固西北一带防线,派征虏大将军冯胜到河西走廊一带驻防,并准备在那里选址建关,以防止塞外蒙古瓦刺族的入侵。冯胜到处视察,寻找关址,最后决定在龟盖山上修造一座雄关。他很快请来了能工巧匠,在山上放了线、钉了木桩,准备第二天破土动工。谁知第二天一早,冯胜来到工地一看,发现地上的线和桩均已不见,他一边派人四处寻找,一边叫来昨夜值班兵士询问。值班兵士禀报说:"昨夜我值班时,不曾合过一眼,到四更时分,骤然狂风四起,刮得天昏地暗,风停后,再看地面上的线和桩均已不见了。"正在此时,到别处寻找线、桩,士兵气喘嘘嘘的跑来报告:"丢失的线、桩已在狭谷北面的嘉峪山坡上找到了。"冯胜将信将疑地跑到那里一看,桩和线整整齐齐地钉在山坡上,真是惊讶不已,静下心来再仔细观看这里的地形:只见南面祁连山白雪皑皑,北面马鬃山连绵不断,西面是广阔戈壁滩,东面绿洲片片,还有淙淙流淌的股股泉水。脚下,山势平坦,方圆还有五十亩地大。若在这里建关,依山傍水,居高临下,进可攻,退可守,固若金汤。进而细想,当初选址在龟盖山,那里是讨赖河下游,夏季由于祁连山积雪的大量融化,洪水冲关而过,会致使全军覆没。越想越感到庆幸,"真是天助于我而改关址也"。冯胜立即上奏皇帝,随后,大兴土木,修筑了一座长220丈的嘉峪关城。

据传说,关城改址完全出于关云长显灵指点。老百姓为纪念他,便在关城内修了座"关帝庙"。庙由大殿、陪殿、过庭、牌楼等构成,面积约720多平方米,建造得十分富丽堂皇。许多人为表虔诚,还自愿集资捐款,用重金买了一颗宝珠,嵌在大殿顶部。从此后,宝珠日日夜夜放射出夺目耀眼的光芒。一天傍晚,突然天空黑暗、黑云压顶、电闪雷鸣,全城百姓惊恐万分,纷纷跑出家门观看,猛听见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突见两条巨龙在空中飞舞,一直飞入关帝庙,再也不见出来。第二天,雨过天晴,人们纷纷来到关帝庙一看,在大殿顶部安放宝珠的两旁,各有一条巨龙,栩栩如生,正好构成一幅"二龙戏珠图"。这个神话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14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定城砖的传说

当人们登上嘉峪关,在西瓮城门阁楼的后檐台上,可见到一块青灰色的石砖放在那里,这块砖就是人们传说中的"定城砖"。

据传说,明正德元年(1506),明王朝为了加强西北的防御,派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嘉峪关关城和城楼。负责施工的校尉叫郝空。他平时心狠手毒,经常残害工匠们。在修建关城的工匠中,有位叫易开占的师傅,技艺超群,设计结构严谨,造型美观,十分坚固,用料节省、精确。开工前,郝空霸气十足地问易开占:"修建此关到底需要多少块砖?"易开占满有把握地回答:"我已算过了,一共需要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郝空听罢冷笑道:"你所需要的这些砖我如数拨交给你,哪怕是多一块或少一块,我都要砍你的头,并罚众工匠各服苦役三年。"易开占毫无惧色,便带领工匠们加紧施工,经过数百个日日夜夜辛勤劳动,关城终于竣工了,工匠们万分兴奋。不料,一名工匠手拿一块剩余的城砖慌忙来找易开占,当众给大家泼了一盆凉水。正巧此时郝空赶了过来,对易开占声嘶力竭地喊道:"你为什么没计算准确,多出了这块砖,明天就拿你砍头是问。"易开占一点儿都不害怕,断然说道:"这块砖是定城砖,要把它搬掉,全城倾刻就要倒塌!"吓得郝空灰溜溜地逃走了。

后来人们把这块砖叫"定城砖",把它放在西瓮城阁楼的后檐台上,可望而不易取,用以对劳苦功高的工匠们的纪念。

15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木兰箭的传说

在甘肃嘉峪关西约20公里,有个叫"双井子城"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木兰箭"。

相传很久以前,那里有一片水草肥美的牧场,有个叫小尕梅的小姑娘天天在此放羊。有一天下午,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小尕[gǎ]梅正准备赶羊回家时,忽然见到一支碗口粗、锹把长的木箭斜插在地上,这支朱漆箭在落日照耀下,闪闪发光。小尕梅又惊又喜,准备把箭拨出来,可是费尽了全身力气也没动箭的丝毫。小尕梅见天色已晚,只得罢休,并在箭的周围垒上许多石块作为记号,准备第二天上午与伙伴们一起来拨这支箭。

第二天清晨,小尕梅带来小伙伴找这支箭时,不仅没找到木箭,就连那些做记号的石块也不见了。小尕梅便暗下决心非找到那支神奇的木箭不可。从此,小尕梅除了放羊外,始终没忘记找箭。有一天她赶羊群来到一条小溪边,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正在那里用褡裢背土筑墙。小尕梅上前问明原由,原来老爷爷在筑城保护一支神箭,并对她述说这支神箭的来历:很久以前,有位叫花木兰的女英雄镇守边关,她武艺高强,并射得一手好箭,箭壶里有三支红漆羽箭,人们称它为"木兰箭"。有一年,北方匈奴贵族发动战争,声言要与花木兰决一死战。木兰将军不慌不忙的应道:"你只要退我一箭之地,我就与你决战。"敌将心想这一箭之地无非二三十丈远罢了,有何妨,便一口答应。话音没落,只见木兰将军取出一箭,搭于弓上,就听"嗖"的一声,这一箭竟射到了嘉峪关。敌将见状,立刻掉转马头,慌忙逃跑。当地人流传着这样一道歌谣:"花木兰脚蹬黄河沿,一箭射到嘉峪关,要看找不见,不找在眼前。"老爷爷接着说道:"我想把这支神箭设法保存起来,留给后人观瞻,所以在这里背土筑城。"小尕梅听后,惊喜不已,立刻与小伙伴们一起帮助老爷爷背土筑土城,取名为"木兰城"。就在刚筑好城的那天,那支神奇的木兰箭突然插在了土城中央。于是小尕梅帮老爷爷在木兰箭旁边打了一眼水井,供附近居民饮用。若干年以后,有人企图抢夺这支神箭,并放火来烧木兰城,激怒了天神,立刻降下倾盆大雨把火浇灭。神箭又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在插箭的地方又闪出一眼新井,与原来的那眼井并列在土城中央,于是,这座古城被人们称为"双井子城"。

16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之五桂头的传说

在北京八达岭长城附近的青龙桥南、居庸关以北,有一处地方叫"五桂头",形容极为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关沟七十二景之一。那里原先叫"乱北极沟",传说燕王朱棣扫北,带领几十万大兵,一路所向披靡,可是过了居庸关,便被阻止在"乱柴沟"这道关口上,明军付出了很大代价,攻了数十天也没攻破,燕王十分恼火。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有人建议说:"附近有火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兄弟曾在元朝当过小头目,独得一手施放火炮的绝技,可请来助战。"很快,燕王便重礼聘请这火氏五兄弟出山,为其效力。几天后,火氏兄弟运来大炮、火药,来到阵前,看好地形,对准目标就开始了。这火氏五兄弟不愧是神炮手,颗颗炮弹飞向元军阵地,弹无虚发,只一阵工夫,那坚如铁壁的防线被大炮一一摧毁,元兵蒙将死伤惨重,剩下的弃关而逃。燕王率军乘胜追击,顺利地占领了"乱柴沟"关口。火氏五兄弟立了战功,却只是换来了短暂的荣华。后来燕王做了皇帝便一反常态,对火家五兄弟放心不下,认为他们实在不可靠,万一变心、造反,把大炮对准我燕王,我打下的天下岂不被他们夺走。所以,决定根除他们,便诬陷他们是"奸细",要谋反等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们拘捕并全部斩首,还把五颗人头挂在乱柴沟示众。这一举动引起了百姓的愤愤不平,指责燕王无法无道,忘恩负义。这怨恨之声很快传到燕王耳中,燕王深怕百姓造反,为笼络民心,于是又把火氏五兄弟封为"五鬼财神",并在关沟石佛寺偏西的地方立了"五鬼财神庙",以享世代香火。"五鬼头"由此得名,后人觉得"鬼"字不吉利,便改成了"五桂头".现在,在京张旧铁路山洞洞口的岩壁上,仍可看到刻着的"五桂头"三个大字。

17关于长城的故事和传说点评

长城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结晶,它就像是一条巨龙盘旋在大地之上,让人赞叹不已。每个故事都表达出了古代的社会状况,人民的生活水平,帝皇与百姓的生活百态等等。对于中国人来说,长城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意志与力量。

关于汉字的故事 关于汉字的故事50字


关于汉字的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取名字

话说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则天登基后,她想给自己取一个非常适合自己的名字,中国要名字要表达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并且把自己的光辉也展现出来。可是取什么字才能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呢?如果用一些熟悉的汉字肯定不能体现,于是武则天想自己造一个从来没有的字出来,这样肯定就没有重复了。说造就造当时对日月有一种封建迷信,都觉得日月是神圣的,武则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让自己和日月一样永远高挂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个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zhào]。

曌字的意思:大概有日月当空、明亮阔大的意思吧。

2关于汉字的故事:汉字词语"竹竿"和汉字词语"猪肝"的搞笑故事

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3关于汉字的故事:四汉字的词语“天心取米“带来的小故事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

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

4关于汉字的故事:因为错误字闹出的笑话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a,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关于汉字的故事:因为汉字而被打了板子

一文书写字常把笔画写错。一次造名册,将“陈”字的“阝”写在了右边,被长官打了二十大板。书生从此记住“阝”是应该写在左边的,结果不幸又写错了“郑”字,又挨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聂之人托他写张状子,文书大惊失色:“我写了两个‘耳’字,挨了四十大板,你又弄来三个‘耳’,要我命啊?!”

6关于汉字的故事:团字和圆字的汉字故事

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

“员”说:“我不认识你啊?”

“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

7关于汉字的故事:万字难写

有一年,老翁聘请了一位楚国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认字。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他儿子学得很认真,牢牢地记住了,回去后就写给老翁看:“我学了一个字——‘一’。”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记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眼珠一转,仿佛悟到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兴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亲说:“认字实在简单,孩儿已经学成了。现在不用麻烦先生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聘金请先生,请父亲把先生辞退了吧。”见到儿子这么聪明,老翁高兴地准备了酬金辞退了老师。

过了几天,老翁想请一位姓万的朋友来喝酒,就吩咐儿子一大早起来写个请帖。儿子满口答应了:“行,这还不容易吗?看我的吧。”

老翁看儿子满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时间慢慢地过去,眼看太阳都快偏西了,还不见儿子写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儿子这是怎么了?”等了又等,老翁终于不耐烦了,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

进得门来,老翁见儿子愁眉苦脸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么多,他为什么偏偏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20多划,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酸了,也才写了不到3000划!万字真难写呀!”

8关于汉字的故事点评

汉字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跳动在方格纸上,谱出一曲曲动人的汉字之歌;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渓,流过笔尖,顿时,一篇佳作跃然纸上。汉字,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汉字,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汉字打交道。汉字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写作业时我们要用上它;人与人沟通我们也需要它;看书时我们也要用到它。小朋友们可得好好学汉字,不要写错别字而闹出笑话哦!

关于冬天的故事关于冬天的小故事


关于冬天的故事之美丽的窗花

“我荣幸地宣布,大熊咕噜获得全森林进步最快童话作家称号,让我们鼓掌!”森林作家协会松鼠秘书长宣布决定之后,台下掌声雷动,闪光灯“噼里啪啦”不停地闪。大熊咕噜正满面春风地发表获奖宣言:“感谢森林TV、森林童话报、森林电台……我的大舅、老舅、小舅,感谢……”

“大熊咕噜,跑题啦!”也不知道是谁在台底下一个劲地喊,这一喊扰(rǎo)乱了大熊咕噜的发言,大熊咕噜不耐烦地大声喊了句“够啦!”

这一喊让大熊咕噜从梦中惊醒过来,它揉揉眼睛,往窗外看了看,原来是跳跳猴在窗户外面边敲窗户边喊自己呢。

“你可真讨厌,打扰我的美梦,怎么着也得让我把获奖宣言说完啊!”大熊咕噜说。

“现实里实现不了的事情,跑到梦里去实现?”跳跳猴摘下厚厚的手套和帽子说道。

“这么冷的天,你也不在家睡觉!”大熊咕噜睡眼蒙地说道。

“昨天,在报社工作的表哥给我打电话,说他们需要童话稿件,我来看看你手里有没有,好给你推荐一下!”跳跳猴挤眉弄眼地说。

大熊咕噜走到窗户边,感慨道:“本来有个很不错的灵感,可摊开纸,灵感没了,半个小时愣(lènɡ)没写出一个标点符号来!跳跳猴,你快看咱家这窗户,多美啊!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宫殿,简直就是个童话世界!”

跳跳猴笑着说:“那是窗户上的冰花!”

“窗户上还能开花?不可思议!”大熊咕噜差点没把脸贴到窗户上。

“什么窗户上开花,还窗户上种草呢!”跳跳猴说。

“我就纳闷了,窗户上怎么会形成这么美丽的冰花呢?”

“现在是冬天,当室外的温度下降时,窗户玻璃的温度也随之下降。”跳跳猴解释说。

“这个我懂,不可能外面温度下降,玻璃温度升高的!”大熊咕噜说道。

“当玻璃温度下降时,屋子里的水蒸气就会在玻璃上冷却,形成液态水。当温度继续降低,由于窗户的玻璃上有灰尘,液态水便会以这些灰尘为核心,凝(nínɡ)固成冰并且不断向外扩展,最后连接成片,形成冰花。由于玻璃上的灰尘分布很不均匀,毫无规律,所以冰花的出现也毫无规律,所以便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来!”

“大自然真神奇!”大熊咕噜感叹道。

2关于冬天的故事之好暖和的冬天

下雪啦!

“哎呀,好冷呀!”

小兔子奇奇一边往手上呵着气,一边说:“昨天还那么暖和,怎么一下子就那么冷了呢?”

雪越下越大,一下就是三天。

“终于天晴啦!赶紧去找朋友们堆雪人、打雪仗、滑雪啰!”

小兔子去找小熊。

“小熊,天晴啦!快出来堆雪人吧!”

可是小熊没有理睬她。

小兔天去找小刺猬。

“小刺猬,天晴啦!快出来打雪仗吧!”

可是小刺猬没来给她开门。

小兔天去找松鼠。她站在树底下,仰起头来,朝树洞里喊:“小松鼠,天晴啦!快出来滑雪吧!”

可是树洞里安静极了,一点声音也没有。

“呜……小熊,小刺猬,小松鼠,朋友们都不理我了!他们不跟我玩儿啦!”

小兔子越想越委屈,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

“小兔子,别难过!”一只小猴子从树上探下脑袋:“他们不是不和你玩,他们都冬眠啦!他们要睡上一个冬天,等春天来了,他们才会醒呢!”

“一个冬天,那么久?”小兔子惊奇地瞪大眼睛。她突然想起小松鼠告诉过她,她是很怕冷的,等到天儿很冷的时候,她会睡觉,一睡睡很久很久……

“原来是这样!”小兔子说,“让我们为朋友们做点事儿吧!”

小兔子和小猴子弄来许多干草,把小熊、小刺猬、小松鼠的家门缝都塞得严严实实的。“这样,冷风就吹不进去了!”

春天到了,小熊、小刺猬、小松鼠一个个从洞里钻出来,他们都说:“奇怪,今年的冬天感觉好暖和呀!”

3关于冬天的故事之冬天的松林

冬天的松林,充满着快乐的奥秘。

在白色的天空和白色的雪的辉映下,整个世界变得空荡而寂寞,但这一片不凋(diāo)的松林却展示了一个童话的王国,起伏着柔美的绿色。

它像沙漠里的绿洲,像春天里的梦,像老年人回忆中的青春。

由于失去浓郁而忧伤的太阳,松林伞一样的顶篷开始欢愉了,并在针叶的摇动下,跳起了轻松的舞,悲冷的风也为这一片丰满的松林而欣喜,于是,每一根针叶,都响起一支支歌,倾诉寂寞和爱恋。

这里只有松树,别的什么树都没有,连个小灌木丛也没有,雪地显得非常洁净,看不见一片落叶的痕(hén)迹!啊,在这片白色的土地上,兀(wù)立着一柄柄直立的绿色的大伞,比雨后的蘑菇还要诱人。

那么,倚(yǐ)着这魔幻的伞飞向天空去吧!

不,不,在这松林里的我,只愿在这柔美绿色的抚摩(mó)下,轻轻地,轻轻地,留下我的脚印,伴着这一年最后的绿色。

4关于冬天的故事之狐狸的冬日冒险

冬天来了,这是一个很难找到食物的季节。

狐狸饿坏了,它想:我应该去镇上捉一只鸡,这样就能填饱肚子了。

晚上,狐狸偷偷溜到一间屋子的窗台下。屋里暖烘烘的,奶奶正在给小孙女讲故事,老奶奶的故事里,也有一只狐狸呢:

有一只狐狸啊,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肚子饿得咕咕叫。于是它决定去偷一只鸡——对,就是肥肥的、香喷喷的母鸡!

狐狸溜到一户人家的窗台下,听见里面有个老奶奶正在讲故事。狐狸很喜欢听故事,可是老奶奶的故事好长啊,还没讲完,小孙女就要睡觉了,狐狸也困了。所以呢,狐狸决定明天再来,等把故事听完,再去偷鸡吃。

狐狸扭头往回走,忽然发现,屋子左边的大树上挂着一串香肠。狐狸吃掉了香肠,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是谁把香肠挂在树上?

狐狸听得入迷了,它决定明天再过来,把故事听完。回家的时候,狐狸看见屋旁有棵大树,树上真的挂着一串红彤彤的香肠!狐狸乐坏了,赶紧把它们全都吃进了肚子里。

是善良又细心的老奶奶吗?

第二天,狐狸又去听奶奶讲故事。

今天的故事更精彩,狐狸再一次被迷住了,因为故事里的狐狸在屋子后面发现了热牛奶和肉。

狐狸溜到屋子后面,它发现了一碗还温热着的牛奶和一盘切碎的肉。

忽然,有冰凉凉的东西落在狐狸身上,空中飘起了鹅毛大雪。

狐狸想起了它在森林里的小洞,洞里又湿又冷,再厚实的皮毛也不能让它温暖起来。

“为什么我不能跟人交朋友呢?”狐狸这样问自己。

因为去世的妈妈说过,人类很狡猾,也很危险。

可是,每一次打猎都是冒险,每一天活着也是冒险。

“嘿,你准备好冒险了吗?”小狐狸对自己说,“冒险去相信人类,可以吗?

“奶奶,有人敲门。”小孙女说。

奶奶起身打开门,风夹着雪花涌进来,门口什么也没有。奶奶假装生气地说:“再不出来,我就要关门了喔!”

从一棵大树背后悄悄探出半张狐狸的小脸,迟疑地望着这边。

奶奶蹲下身子,笑着伸出双手:“快进来吧!”

屋子里温暖得就像春天,小狐狸趴在软绵绵的地毯上,小孙女在旁边轻轻地抚摸着它。

奶奶的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奇怪,怎么听都听不腻呢!

关于冬天的故事之一头蓝象经过我窗口

蓝象经过我窗口的时候,我正在火炉上烤着几个小桔子。

“咦?可以给我也尝尝吗?”蓝象好奇地趴在窗台上问我。

“当然可以。”我爽快地答应着,剥了一个冒着热气的桔子给它。

“烤过之后味道很不错呢!”蓝象“吧唧吧唧”吃完了桔子后称赞道。

“嗯,总觉得冬天吃的东西都应该热呼呼的。而且桔子烤过之后再吃,有点像小时候吃的糖水蜜桔罐头呢。”

“嗯嗯,你说的没错。那可是童年的味道哟!或许我们还可以烤点别的什么来吃,刚好我口袋里装着一些东西。”吃完了烤桔子的蓝象意犹未尽地说。

“那也好呀!如果没什么急事的话,不如进来一起烤烤火吧!”说完我打开了门,把蓝象请了进来。幸好我屋子里空荡荡的,有足够的位置让蓝象坐下来。我为它在地上铺了一张暖和的旧毯子,蓝象坐在上面刚好合适。就这样,我们一边取暖一边烤东西吃。蓝象慢吞吞地打开它随身带来的口袋,一样一样地往外面掏着东西。

有透明的六角形饼干,“唔,这个是冰雪。”它一边把它们铺在炉架上一边像是自言自语一般地向我介绍。

然后它又拿出一瓶晶莹剔透的粉末倒在六角形的饼干上。

“嗯哼,这是霜冻,撒一些在上面会比较甜哦!”

“好啦!最后再用北风把火吹旺一点儿。”蓝象解开了一只白色的气球,把里面的北风倒在了炉火上。炉火一下子“哔哔剥剥”地蹿起了蓝色火焰,雪花饼干的香味溢满了整个屋子。

蓝象小心地拿起一块递给我:“趁热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冬天就是应该吃点热呼呼的东西。”说完对我笑了笑。

“谢谢!”我点点头接过雪花饼干放进嘴巴里。“咔嚓咔嚓”,酥脆清甜,入口即化,暖暖地顺着食道滑落到了胃里。我们吃了一块又一块,每一块的口感都有细微的不同。我和蓝象都吃得饱饱的,然后又躺在温暖的火炉旁“呼呼呼”地睡了一大觉。

等我们醒来后发现,窗外冰雪消融,桃花绽开了花苞,春天已经来了。看来,冬天被我们不知不觉地吃掉了呢!

6关于冬天的故事之小熊去哪儿了

北风呼呼地吹着,冬天到了。小兔连着几天敲小熊家的门,可是都没见小熊来开门。

小兔担心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妈妈。兔妈妈听完后,说:“小熊没事,他在家哪儿也没去呢。”小兔一脸疑惑地看着妈妈,“那小熊为什么不给我开门呢?小熊不和我做朋友了吗?”兔妈妈牵着小兔坐到沙发上,慢慢给小兔说:“小熊家族和我们兔家族不一样,小熊家族一到冬天就冬眠了,他们要通过睡觉的方式来抵御寒冷。”

小兔听了妈妈的话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时间一天天流逝,寒冷的冬季过去了。给小熊做点什么才行,小兔心里想着。小兔去找小蜜蜂要了一小罐蜂蜜,又去找鸡妈妈要了几个鸡蛋,小兔把这些吃的喝的都拿到了小熊家门口。

小草发出了嫩芽,黄鹂飞到了小熊家,她唱着好听的歌,小兔子、小松鼠、小刺猬手拉手跳起舞。

“吱呀”一声,小熊家的门开了。看见伙伴们都在跳着唱着,门前还放了好多好吃的,小熊高兴极了。

终于小伙伴们又可以在一起玩了,瞧,他们此刻多开心啊!

7关于冬天的故事之挂一个太阳到天空

冬天到了,每一天都阴沉沉的。

小鹿比比呆在家里无聊极了,他拿起笔在画纸上画了一个红红的、大大的、暖暖的太阳。

他把画举过头顶,顿时觉得屋里亮堂极了,温暖极了。

小鹿比比突发奇想:“如果可以把画上的太阳挂到天上去该有多好啊。那样的话,大家就不用整天呆在家里了,小伙伴们就可以在太阳下做游戏啦!”

可是,要怎样把画上的太阳挂到天上去呢?这个问题让小鹿比比很烦恼。

就在这时,小巨人齐齐刚好来找小鹿,他非常赞同朋友的想法,而且非常愿意帮助小鹿。

于是齐齐从比比手里接过画,只见齐齐举着画,把脚尖踮得高高的。

小巨人齐齐看上去可真高呀,可是那幅画离天空还是好远好远。

小象悠悠看见了这一幕,他马上从树洞里跑出来帮忙。

他让自己无所不能的长鼻子发挥了最大的作用——悠悠打了一个最大最大的喷嚏,画被吹上了半空。

“快飞上去呀!”大家屏住呼吸期待着。然而一阵风吹过,画又落回到了地上。

小老鼠点点听到屋外的动静,迫不及待地从洞里钻出来。

他刚才一直睁着小眼睛观察着呢。

他对大家宣布:“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什么主意?”大家都期待地望着聪明的小老鼠点点。

“我们来玩叠罗汉。”于是大家在小老鼠的指挥下玩起了叠罗汉。

小巨人齐齐站在最下面,小象悠悠站在齐齐的肩膀上,小鹿比比站在悠悠的肩膀上,而小老鼠点点则站在比比的肩膀上。

大家叠成了一把长长的梯子,梯子直通云霄。

小老鼠点点把画举向天空,一朵云从点点的头上飘过。

“加油啊!”大家都为小老鼠点点鼓劲儿。

哎,还差那么一点,就差那么一点就碰到云朵啦。

在这最关键的时候,小麻雀唧唧和喳喳飞了过来。他们用嘴分别衔着画的一角,合力把画挂在了那朵洁白的云上。

看,天空中的太阳红红的、大大的、暖暖的,大家都来到了太阳下做游戏呢!

8关于冬天的故事之雪花兔和朋友们的冬天

一早醒来,雪花兔看见窗外雪花飘扬——啊,冬天到了!

雪花兔最喜欢的季节就是冬天,她立刻穿上厚厚的毛衣,跑出了家门。畦,外面已经变成了一个白色的冰雪世界,仿佛冬天为大地穿上了一件银色的衣裳!

雪花兔决定去找朋友们出来玩打雪仗的游戏,她先是来到了呼噜猪家里。可呼噜猪是个贪睡的家伙,这会儿他还合不得离开暖洋洋的被窝呢。

雪花兔只好去找傻大个儿熊。傻大个儿熊不贪睡,但是很贪吃,他正捧着一大罐蜂蜜吃得津津有味呢,哪有什么兴趣去打雪仗呀?

没办法,雪花兔又去找玫瑰鹿,玫瑰鹿既不贪睡,也不贪吃,但她特别怕冷,不敢出门。

没有一个朋友愿意出门,雪花兔挺失望,她觉得这样的季节不玩打雪仗,实在太可惜了。

“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让朋友们都从家里出来!”雪花兔对自己说。

怎么办呢?雪花兔挠着头想啊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她决定试一试。

雪花兔用雪花捏了好几个大大的雪球,然后扯着嗓子尖叫起来:“救命呀!救命呀!”

嘿,这一招真灵!朋友们听到雪花兔的呼救声,再也顾不上寒冷,纷纷从家里冲了出来。

雪花兔二话不说,立刻抓起面前的雪球朝朋友们掷去,朋友们猝不及防,一个个全都被砸得满头满脸都是雪花!雪花兔乐得哈哈大笑。

朋友们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们气得跳了起来,然后纷纷抓起地上的雪花,团成雪球,不客气地朝雪花兔砸了过去。

一场雪仗就此打响!大家忘记了寒冷,尽情地互相投掷着雪球。

开始是呼噜猪、傻大个儿熊和玫瑰鹿一起攻击雪花兔。后来,玫瑰鹿站在了雪花兔这边,她们一起对抗呼噜猪和傻大个儿熊。再后来,雪花兔、玫瑰鹿和呼噜猪一块攻击傻大个儿熊……

大家玩得高兴极了,虽然弄得浑身都是雪花,但是谁也不在乎。

半个小时后,他们终于结束了这场“战斗”,气喘吁吁地躺在雪地上休息。

“嘿,我觉得打雪仗比睡懒觉有意思多了!”呼噜猪笑着说。

“虽然我还是觉得吃东西比打雪仗有意思,但是我喜欢打雪仗。”傻大个儿熊说。

“我也是。”玫瑰鹿说,“而且我觉得冬天其实也没有那么冷嘛!”

雪花兔开心地笑了,她觉得冬天就应该是这样的。

9关于冬天的故事点评

小朋友们,读了那么多个关于冬天的故事,那么你们心中的冬天是怎样的呢?小编心中的冬天是一片银装素裹,到处洁白无瑕,是一个神圣的世界。我们一起去打雪仗、堆雪人、溜冰、推雪球。我们的鼻子冻得红红的,但我们的心中却是热呼呼的,没有一点冷的意思,我们的心中有一个太阳在给我们供应热量,让我们有一个快乐的冬天。

关于母爱的故事 关于母爱的故事简短篇


关于母爱的故事篇一

一个年轻的母亲因患白血病久卧病榻,身心越来越疲惫。她明白留给自我的日子不多了,就趁医生、护士不注意的时候拼命为女儿编织了一件毛衣。毛衣织完藏在枕头下,人也从此进入半昏迷状态,之后她隐约听见护士的议论,明白自我不出3日将远离亲人,心里倒也十分镇定。

第二天突然听到病房外有鼓乐声,问床前守护的丈夫,丈夫只得告诉她,再过两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学生们在**练。年轻的母亲咬咬牙说:“我必须要活过儿童节,我不能死在6月1号。不然,每到儿童节,女儿想起这天失去母亲,她能高兴吗?”果然,这个年轻的母亲再半昏迷状态下与死神周旋,时不时微睁开眼睛问,什么时候了?最后坚持到6月2日,她松了一口气:“好了,我要同你们说再见了。”说完指指枕头下,含笑而去。

2关于母爱的故事篇二

有一个盗猎者在山上发现了一群藏羚羊,就在他开枪准备射击时,羊群发现了险情,很快想远出逃散。猎人举枪追击,体格健壮的藏羚羊跑在前面,把小一点的羚羊扔在了后面。追到一个峡谷时,其余的藏羚羊都纷纷纵身跳了过去,只丢下一对母子。盗猎者很快追上了落在后面的母子俩。藏羚羊的弹跳潜力很强,速度快的时候能条数丈远。还没有完全长大的小羚羊跳不了那么远。很显然在这种危险的状况下,它要不就是跌入深谷摔个粉身碎骨,要不就是落入盗猎者手中,而母羚羊足以跳过峡谷逃生。

盗猎者紧随其后追击,快追到峡谷尽头时,母子俩同时起跳,但是弹跳的那一刹那母亲放慢了速度,几乎只用了和小羚羊相当的力量。母亲在半空中先于小羚羊下降,小羚羊稳稳地踩在母亲的背上,以次作为支点第二次起跳,顺利地逃到了对面的峡谷,而它的母亲却无力第二次起跳,落如深谷摔死了。

这一幕让盗猎者震惊了!他跪在地上,他含着泪将罪恶的枪仍到了山谷里。

3关于母爱的故事篇三

年轻的母亲正在温馨的家里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用脚轻轻拨动着摇篮,摇篮里的孩子甜甜地睡着。突然地震发生了,母子一同坠入废墟和黑暗之中,万幸的是,母子都没有受伤。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等待求援一天过去了。孩子吃尽母亲双乳里最后两滴奶,哭声渐渐衰弱。再不获救,孩子将被渴死先于母亲而去绝望中和母亲两手乱扒,企图从钢筋水泥中获取食物。突然,她的手触到了织衣针,心中一阵狂喜:孩子有救了。

一周之后,母子俩最后重见天日,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脸色十分苍白。人们惊奇地发现,母亲每个手指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吸吮母亲的鲜血存活下来。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当年的唐山地震中。

4关于母爱的故事篇四

一天中午,一个捡破烂的妇女,把捡来的破烂物品送到废品收购站卖掉后,骑着三轮车往回走,经过一条无人的小巷时,从小巷的拐角处,猛地窜出一个歹徒来。这歹徒手里拿着一把刀,他用刀抵住妇女的胸部,凶狠的命令妇女将身上的钱全部交出来。妇女吓傻了,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歹徒便开始搜身,他从妇女的衣袋里搜出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包着一沓钞票。歹徒拿着那沓钞票,转身就走。这时,那位妇女反应过来,立即扑上前去,劈手夺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对着妇女,作势要捅她,威胁她放手。妇女却双手紧紧地攥住盛钱的袋子,死活不松手。妇女一面死死的护住袋子,一面拼命呼救,呼救声惊动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们闻声赶来,合力逮住了歹徒。众人押着歹徒搀着妇女走进了附近的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们。审讯时,歹徒对抢劫一事供认不讳。而那位妇女站在那儿直打哆嗦,脸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妇女回答说:“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断了。”说着抬起右手,人们这才发现,她右手的食指软绵绵的耷拉着。宁可手指被掰断也不松手放掉钱袋子,可见那钱袋的数目和分量。民警便打开那包着钞票的塑料袋,顿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那袋子里总共只有8块5毛钱,全是一毛和两毛的零钞。为8块5毛钱,一个断了手指,一个沦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一时,小城哗然。

民警迷惘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妇女,使她能在折断手指的剧痛中仍不放下这区区的8块5毛钱呢?他决定探个究竟。所以,将妇女送进医院治疗以后,他就尾随在妇女的身后,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但令人惊讶的是,妇女走出医院大门不久,就在一个水果摊儿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么认真。她用8块5毛钱买了一个梨子、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香蕉、一节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摊儿上有的水果,她每样都挑一个,直到将8块5毛钱花得一分不剩。民警吃惊地张大了嘴巴。难道不惜牺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块5毛钱,竟是为了买一点水果尝尝?

妇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径直出了城,来到郊外的公墓。民警发现,妇女走到一个僻静处,那里有一座新墓。妇女在新墓前伫立良久,脸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然后她将袋子倚着墓碑,喃喃自语:“儿啊,妈妈对不起你。妈没本事,没办法治好你的病,竟让你刚13岁时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还记得吗?你临去的时候,妈问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说:我从来没吃过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个好水果该多好呀。妈愧对你呀,竟连你最后的愿望都不能满足,为了给你治病,家里已经连买一个水果的钱都没有了。但是,孩子,到昨日,妈妈最后将为你治病借下的债都还清了。妈这天又挣了8块5毛钱,孩子,妈能够买到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苹果,还有香蕉……都是好的。都是妈花钱给你买的完好的水果,一点都没烂,妈一个一个仔细挑过的,你吃吧,孩子,你尝尝吧……”

关于母爱的故事篇五

从前,有个小伙子十分爱他的母亲,和母亲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森林里的女巫嫉妒母子俩的感情,便化做一个美丽女子去亲近小伙子。果然,不久以后小伙子爱上了女巫,爱她到愿意为她付出一切的地步。有一天女巫装病对小伙子说:我快死了,除非拿你母亲的心来做药引,我才能活过来。为了美丽的妻子,小伙子狠心杀死了母亲,取出她的心捧在手里,跌跌撞撞地朝妻子跑,一不留意摔了一跤,母亲的心滚到了一边。这时,落在地上的心开口说话了:孩子,你摔疼了吗?

6关于母爱的故事篇六

有一个城市发生了地震。救援工作在紧张地进行。三天后,救援工作人员依稀听得一处有“救命啊!快来救我的孩子啊!”顺着声音搜索,发现是从一片废墟中传出来的。拔开废墟,发现一位年轻母亲四肢撑地,腰背拱起,顶着残砖碎瓦废梁,而在挡住的空间下,有一个婴儿,躲在他身下,熟睡着。这位母亲不住地叨念着:“快救我的孩子!快救我的孩子!”当救援工作人员把她们救上来后,她第一句话就问:“我的孩子怎样样?我的孩子怎样样?”医护人员告诉她:“你的孩子很好,没有危险。”当她一听自我的孩子安全了,没有危险了,情绪一松,晕倒了。医护人员赶快把她送往医院抢救。

这位母亲之所以能撑到此刻,是她要救孩子出去这个强烈的念头支撑着她,如果没有这个信念,她自我也不能坚持下来。

7关于母爱的故事篇七

她放学回家时,看见继母正拉着小弟弟的手生气地夺门离去。父亲冷着脸站在门口看了看,转身进屋去了。

准是家里又吵架了,这是她的第一反应。望着远方浸入白茫茫冰天雪地的寒山杂树,她忽然没法感到高兴,反而有些心疼对方。

来不及多想,她决定自我去把他们找回来。

她一边跑,一边呵着气喊:“哎!”没留神,一脚踩进被积雪覆盖的下水道,浸了一鞋的雪水,刺骨地冷。

继母始终没有回头,仍然大踏步往前走。她一着急,喊了声:“妈——”继母依然没有应答。她顾不了往日的怨隙,放开嗓子大喊出来:“妈——”

那声音像一股暖流,穿透了凝重的空气。

继母站住了,静静地看她踉踉跄跄扑到自我面前,叹了口气,伸手把她紧紧抱在了怀里。然后一手牵一个孩子往家的方向走去。

那天夜晚,她蜷作一团,不时用双手抱着冰凉的双脚暖和一会儿。

有人进来,坐在她的床前,轻轻地问了声:“冷不?”

她明白是继母。“不冷。”她本能地动了动身子,哽咽着说。

忽然,继母把手伸进了被窝,紧紧抱住她的脚焐了一会儿,又轻轻地揉搓着。

她有些不适应,“多谢。”声音和她的身子一样,在往内冷缩。继母没有再说什么,继续揉搓着她的脚。不久,她走开了。过了一会儿,脚步声又再次响起,之后,一只热乎乎的热水袋放在了她的脚边。

她急了,赶紧说:“这是给我爸用的。”继母说:“你先用,明天我再托人给你爸买一个。”继母走了,她趴在被窝里悄悄地哭了,“妈妈——”她再次轻轻喊了出来。

她想起了很久以前的时光。那时刚进家门,妈妈就会不失时机地把两个胳膊一伸,“来!”而她也会默契地把两只冰凉的手塞进母亲暖暖的胳肢窝里。刚才继母给她的温暖,和这何其相似啊!原先亲情,不是谁来焐热谁,而是两颗心能够互相温暖。因为温暖,她们的心正逐渐走近。

8关于母爱的故事点评

只要心中充满爱,就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只要人人心中充满爱,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而母爱,是令所有世人最最钦佩的啊!妈妈给予了我们生命,妈妈给予了我们爱,长大以后,一定要报答母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