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童话故事
2021-04-02 五岁童话故事 文琴胎教 胎教仪好吗五岁的宝宝学琴好吗。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接受教育。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岁的宝宝学琴好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友:我的女儿现在刚满5岁,前些日子给她报名去学电子琴启蒙班。现在学完一期了,可是,她平时回家却不怎么喜欢练琴,老是要家长强制她练。我们也不想逼她,有兴趣就学,没有也就算了。可是,每次去上课时,虽然平时练习不多,却也能跟上课程。老师说,她的能力是可以的,我们做家长的是随她喜欢。女儿说她不想学,我们也就算了。昨天,一个朋友来,说,孩子学琴很好,有利于智力开发这下,我们又想不好了,想请教一下您,5岁的孩子学琴是不是太小?
茅于燕:几岁开始学琴,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这和许多条件有关:
1、孩子的兴趣,当然,兴趣和培养有关,至少不讨厌琴才行;
2、家里有没有人会弹琴;
3、家里人对孩子学琴的态度是十分热中,还是可学可不学;
4、送孩子去学琴目的是什么?是学一门技术,将来成为音乐家还是人家孩子学了,咱家孩子也要学,还是为了开发智力;
5、孩子学的成绩;
6、年龄在五六岁以下等。
根据你提到的情况,我想提以下几点建议:
1、五岁学琴一点也不小,有的家庭两三岁就让孩子学琴了,当然先是很简单的学会弹出声音即可。
2、从你们的态度看,并不是让她日后成为音乐家。现在的目的是开发智力,可是通过学琴开发智力是很间接的,学琴或学音乐主要是陶治性情。学多了也可以锻炼想像力(比如想像这是流水声、这是蓝天、这是清晨的树林等),但这是间接的,并不是学了琴就聪明了。
3、从你的介绍的情况看,我认为:
A、她五岁学琴,一点也不小;
B、虽然她练琴的积极性不高,但她也有有兴趣的时候(你介绍说:有兴趣就学)。另外,“她也能跟上课程”,说明能力还是不错的,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让她继续学下去,但目的最好放宽一点,陶治性情、培养毅力、有欢乐情绪、锻炼想像力、开发智力等,都算在内;
C、要培养兴趣,不能单靠练琴(练琴的过程是单调的、乏味的),而要提高她对音乐(特别是对琴)的认识。可以买一些钢琴的磁带,让她听,家长还要把这些曲调所表现的内容,情绪讲给她听,让她“懂”一些音乐。
另外,还可以带她去听音乐会;电视里有儿童弹琴的节目,也让她看,这样她会提高弹琴的积极性;
D、当她表现好有兴趣练琴后,应表扬,最好给她奖励,以她喜欢的东西为内容,不要强制,而要鼓励。
延伸阅读
你!决定你的宝宝能否学好钢琴
学钢琴,家长图什么
最初,父母决定让孩子学钢琴,都是希望孩子多一些对美好事物的体验。但是时间一长,不少家长就会忘了自己的初衷,而是觉得孩子可能需要参加一些比赛。
由于家长有太多的期望、太多的要求,也就有太多的失望。可以说,学琴之路并不轻松。
那些急于把孩子推上顶峰的家长,如果有机会冷静地重新思考一下,回头看看学琴路上孩子是怎样走过来的,就很容易了解由于错误的引导,导致孩子失去了人生真正应该习得的宝贵经验。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包含了太多太多重要的因素。但是启蒙者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如果在成长的关键期,爸妈不能给予正确而良好的引导,这对孩子的损害将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
最好5岁以后学琴
5岁以前的幼儿,最需要的是学会用耳朵聆听各种音乐,享受身体有韵律的摆动,试着制造一些声响。通过对歌唱、舞蹈的感受,先累积一些音乐的概念,以此来丰富幼小的心灵。
从身体的条件而言,5岁以下的儿童因为神经肌肉发展未臻成熟,所以能够使用的乐器多少会受到一些限制。
家长们也许曾经听说过年仅2岁的儿童就已经开始学习小提琴、钢琴或大提琴,但是大部分的教学实践者仍然主张:对于钢琴、提琴、横笛或吉他这类正式的乐器,最好延迟到孩子5岁以后再学习。
手小不影响学钢琴
有的家长认为“手小的孩子可能学不好钢琴。”因此,在准备学琴之前,不少家长都要想方设法打听一下:我的孩子手型条件如何?其实手小的孩子也能弹好钢琴。”因为孩子正在成长期,小手会慢慢长大。
孩子弹错不要斥责
如果孩子在练习中弹错了音,明智的家长不应该当场训斥孩子,而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
父母要不断地激励孩子练习的欲望。假设孩子一弹错就被大人打断,他们的注意力就会从乐曲转移到父母的斥责上。由于生怕弹错,他们就会更小心翼翼地弹琴,这样就会影响音乐感受。
每天听、每天练,让孩子在鼓励中不断重复地练习。目前,大多数学钢琴的孩子都是每周上一次课,而这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方法应是:先让孩子听要学习的乐曲,然后教他弹出这首曲子,当他能弹出这首曲子,就可以给他留作家庭作业,以后在家继续练习。
练琴习惯的好坏对效率有直接影响,我们必须注意要在孩子初学钢琴阶段不失时机地培养好习惯,否则坏习惯逐渐形成,等到觉察它的危害时再想改就困难了。
避免噪音带来伤害
无论是何种音乐活动,对音量的控制都相当重要。有时候因为声音过大、过于喧哗,会使孩子失去聆听的兴趣。
在嘈杂的环境中,绝对产生不了安静的孩子。音乐原本是带给人们宁静清澈的心灵,所以孩子在弹奏钢琴时,声量不宜太大,也不要没有节奏地乱弹琴。要让孩子知道,坐在钢琴前要安静,钢琴是优美的乐器。而且,在弹奏钢琴时也要注意,并不是声音越大越好,而是有一定控制的,自然而放松地弹奏。
钢琴学习不仅仅在孩子弹奏时,我们无时无刻都应该竭尽所能地吸收一切眼耳接触的事物。我们应该竭尽所能运用各种资源,来协助孩子获得任何音乐成长学习的机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安排一些固定的时间,慎选不同形式的音乐(如歌舞音乐、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儿歌、合唱曲等),用适当的声量,播放给孩子听,让他们多多接触不同的音乐经验。
四岁的孩子学钢琴行吗(上)
到一些网站查找有关钢琴教育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答案,不过却看到有很多文章说,这个时期的孩子对音乐比较敏感,所以很适宜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操。
另外找到下面这篇文章,也许可以判断你的宝宝是否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
幼儿音乐素质的判定及培养
幼儿时期是发展音乐能力的最佳时期,此时期,若能给孩子正确的教育与指导,则会给以后音乐才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孩子音乐素质的判定与培养,不仅可以帮助你了解孩子在此方面的特点,而且可以为孩子早期音乐能力的培养与以后特殊才能培养的选择提供较科学的依据。
一、检测项目与方法
检测共有20项内容,每项均有3种结果,请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选出与其最接近的一种,并在得分一栏填上相应的得分。每项检测完后,请统计出孩子所得总分,最高分为80分。
二、幼儿音乐才能的培养
1、父母首先要爱好音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音乐爱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音乐兴趣的发展。家庭中是否具有良好的音乐环境,孩子能否听到优美的音乐,关键取决于父母对音乐是否爱好。如果父母不喜欢音乐,孩子就会失去最直接有效的音乐环境的熏陶,孩子的音乐才能就难以发掘。
2、教孩子掌握一些粗浅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由于幼儿期是孩子音乐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家长应教孩子掌握一些有关音乐方面的粗浅知识与技能。如有关简谱、五线谱方面的简单知识,判定歌曲或乐曲节拍、调式的简单方法。区别通俗、美声、民族等各种唱法的简单方法;电子琴、手风琴、小提琴、二胡等常见乐器的演奏基本方法与技巧,以及正确的姿势与指法。需要指出的是,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时,必须是粗浅和科学的,避免过难,过高的知识与要求。
幼儿音乐能力检测表:
检测项目表现程度分值得分
1、孩子能听辨出男高、中、低音与女高、中、低音吗?
能3部分能1不能0
2、能跟随音乐的节奏节拍协调地手舞足蹈吗?
能4基本可以2不能0
3、孩子看电视、电影时对其中的乐曲很敏感吗?
很敏感3基本敏感2不太敏感1
4、教孩子唱新的儿童歌曲时,孩子学得很快吗?
很快5比较快3比较慢1
5、孩子能很快地听辨出下列不同乐器的声音(手风琴、风琴、钢琴、口琴、小提琴、扬琴等)吗?
能3大部分能2很少能1
6、孩子所熟悉的歌曲,别人弹唱错时,他能很敏感地听辩出来吗?
能4有时能2不能0
7、听一首歌(乐)曲时,孩子能随着情节进展变换表情吗?
能,且很协调4能,但不太协调2不能0
8、孩子在众人面前演唱跑调吗?
不跑调3有时跑调1常常跑调0
9、孩子经常随意编唱一些“歌曲”吗?
经常编6有时编唱4从不编唱0
10、在键盘(或其它乐器)上能很快地找出自己会唱或听到的歌曲音调吗?
能5能,但速度很慢3不能0
11、听到周围环境或自然界所发出的声响后,能否很快说出与其相近的乐器声?
大部分能3少部分能2很少能1
12、对各种乐器的学习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吗?
能3比较能1不太能0
13、能模仿出常见乐器的声音吗?
能很好地模仿3能较好地模仿2不会模仿0
14、会用几种乐器演奏简单的儿童歌曲?
两种以上3一种1一种也不会0
15、一首歌曲让孩子听过一两遍后,以后又在不同的场所播放时,孩子能否很快地指出是他听过的?
能4能,但需要一定的提示2不能0
16、孩子能准确地区分出2/4、3/4拍子的歌乐曲吗?
能5只能区分出明显的3不能0
17、孩子能准确而迅速地模仿出以下节奏吗?
全部能5部分能3不能0
18、能用“啊”或“啦”跟随琴声哼唱出几对不同高度的音吗?
能5基本能3不能0
19、能听辩出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吗?
能,且很快4能,但很慢需要反复听2不能0
20、孩子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掌握同类或相近的歌乐曲和乐器吗?
能5能,但需要成人的提示3不能0
孩子的得分与音乐能力的关系:
得分音乐素质
60-80非常高
51-66比较高
35-50一般
19-34比较低
0-8很低
四岁的孩子学钢琴行吗(下)
宝宝从小学钢琴有七大好处
孩子从小学钢琴有七大好处
1、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
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能使他们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重要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风尚,情喜欢,性格的形成也起着迁移默化的影响。
2、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
钢琴的练习和演奏都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十个手指各自独立前提下的灵敏积极活动,双手不同动作及其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使大脑的左右半球的技能获得同等发展并增进互相协调能力。无数事例证实,从幼年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入学后,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
3、培养对音乐的鉴赏力。
学习钢琴要接触和阅读大量的优秀钢琴作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作品的熏陶,不仅可以使孩子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而且还可以提高音乐鉴赏力。
4、锻炼人的耐力和信心。
演奏钢琴需要相对熟练的技术、技巧,需要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气。所以,钢琴学习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作风,都有良好的作用。
5、提高人的整体能力。
我们假定有两个人,有相同的学历、经历,从事同样(非音乐)的工作。但是其中一位可以弹奏肖邦的《叙事曲》,另一位没学过钢琴。很可能,前者思考和处理事物的角度、方法、视野和境界,都高于后者,他就很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已经发现,在我们周围学习钢琴的中小学生中间,那些钢琴弹得好的,往往也同时是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
6、累积财富。
钢琴是最理想的、又是相对普及的和声乐器,任何一件乐器,都没有像钢琴拥有那么多的独奏曲。在众多的钢琴独奏曲中,包含有巨大数量的属于人类最杰出创作之列的优秀之作,这是一笔无价的、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财富。钢琴大师霍夫曼说过:“当钢琴家忘却尘世单独地面对他的乐器时,他能够与内心最深处的和最高尚的自我交谈,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是不能用金钱购买也不能用暴力抢夺的。”从物质财富来看,如果你是专业钢琴手,那么你将在乐队中处于领导地位,起到中坚力量的作用;如果你是业余爱好者,这将给你的生活拓展空间,有一技之长总会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机会。
7、学钢琴有利于孩子逆商的培养。
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逆境,如果选择了放弃,也就是选择了失败。在人生的旅途中,一些人虽然也曾经努力过,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在前进的旅途中遭遇了困难,漫长的,看起来毫无结果的征途使他们厌倦了,于是,他们就会停下来,寻找一个避风的港湾,在那儿躲避风浪。
高AQ可以帮助产生一流的成绩、生产力、创造力,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健康、活力和愉快的心情。有研究显示,AQ高的人手术后康复快,销售业绩也远远超过AQ低的人,在公司中升迁的速度也快得多。
高AQ是可以培养的,并且最好是从小培养,所以现在许多教育机构都在提倡挫折教育。
学钢琴很难,坚持更难,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学了呢?就是学琴太苦了,孩子没有毅力坚持不住。每天一个小时的练琴,左右手配合的难度,节奏的复杂等等,充满了重重困难。很多孩子学琴的过程是泪水相伴的过程,到后来都是家长逼着练的。真正靠孩子自己撑下来的几乎没有。
有的家长说,我先不买琴,等孩子学段时间后,能坚持我就买。其实这种想法对孩子逆商的培养是没有好处的,一开始就没有培养孩子坚持到底这种想法,家长如果动摇,孩子肯定坚持不了。想好要学就学到底。一个孩子如果坚持学钢琴6年以上,他的逆商要超过一般的人,以后对他的人生是很有帮助的。>>
五岁宝宝都是数学天才
五岁的儿童数学天赋最高
数学神童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科学家们对此还没有定论。研究人员普遍相信,数学超常儿童的某些特征肯定与遗传有关,特别是诸如记忆能力、心算能力、创造能力等认知特征。但近来的一项研究成果却对此提出异议。据印度媒体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公布了一个惊人的研究发现,5岁的儿童都是天生的数学家,在没有进行正规的教育或传授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他们也能自己掌握数字抽象概念和算术法则。
人们普遍相信,具有超常数学天赋的儿童大多都是天生的
19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高斯与阿基米德、牛顿并称为历史上三个最伟大的数学家。高斯从小就有过人的才华,他3岁时就发现父亲账簿上的一处计算错误;9岁那年,老师让同学们从1加到100,他立刻就说出了正确的答案:5050;11岁时,他发现了二项式定理。
被美国媒体尊称为“数学神童”的亨利——沙弗特,在六岁是就会4位数的算法,也能用心算算出9位数,10位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九岁时,他能计算圆周率;11岁时,他出版了两本历书。由于他的抽象、集中能力很强,最终成为了大学的天文学教授。
匈牙利数学家埃饵德什被看作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离散数学家,在数论方面的工作尤为出色。这为极具天赋的数学天才,三岁时已能解算3位数的乘法,4岁时就独自明白了负数的概念。
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伊曼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6岁能心算八位数的除法,8岁掌握微积分,12岁就对集合论、泛函数分析等深奥的数学领域了如指掌。
对于一般人来说,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但对于数学神童来说,数学是最令人着迷的智力游戏。在他们看来,解数学题,特别是解难度的数学题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有一位数学家这样形容他心爱的数学:“数学是神秘的殿堂,是绚丽的迷宫,在那里遨游其乐无穷。”由于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数学超长儿童在学习中都表现出了不寻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说,他们中的许多人对数学的兴趣已到了痴迷的地步。人们相信有数学天赋的儿童不是循规蹈矩教出来的。
■用实验来证明孩子的数学天分并非易事
为了搞清楚儿童的数学天分到底是不是个别现象,哈拂大学艺术和科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伊丽沙白——斯拜克领导的团队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让16名5岁的儿童参加一个计算机游戏,对一个电脑屏幕上的圆点排列进行比较。做法是在计算机屏幕上演示一组10到58个不等的蓝色或红色圆点排列,然后这些点隐藏到盒子中。因为这些点看不见,所以正确回答问题需要“更深的数学感知力”来联系这些抽象的数集。
他们发现,虽然没有数学符号方面的知识,但5岁的儿童可以在三分之二的规定时间内,连续说出哪一组圆点更大。这些儿童还成功地比较出各圆点排列的大小关系,还使研究人员更加确信这些儿童天生就懂得这些基本的数学概念。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家学会的学报上,而目前这份论文已出现在该学会的网站上。
法国国家医院研究机构的认知学家斯坦尼斯拉斯——德罕因说;“美国心理学家的这个发现振奋人心,它表明我们人类天生具有计算才能,将可以给学校教育指点出一种新的方式。而它对小学生来说,会使学习数学更简单并且更加快乐。”德罕因也通过实验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他的实验对象是亚马孙河流域的土著印地安人。
■具有数学天才的孩子不仅在右脑处理数字能力更强,而且精力更加集中
人类天生具有计算才能,那么具有数学天才的孩子和普通的孩子是否有差别呢?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尔——奥博伊利用最先进的功能性共振成像技术,专门研究过几个在很小时候就已经表现出具有数学天赋的孩子,每当在计算数学题的时候,他们负责处理数学、图形和音乐的右脑新陈代谢活动比普通孩子活跃6倍或7倍。而且,他们负责协调思维和改善注意力上扮演关键角色的大脑前叶活动力也强。但普通孩子在演算数学题的时候,大脑前叶几乎没有活动。根据研究,奥博伊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具有数学天才的孩子不仅在右脑处理数字方面有更强的能力,而且大脑前叶也会使他们的精力更加集中。这点一般孩子并不具备的特点
数学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每个人的生物学基础不一样,对事物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也不一样。后天教育干预有可能对先天的大脑生物结构进行调整修饰,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任何一个天资聪颖的人,如果在数学能力的发展关键期得不到理想的后天教育也很难成材。
■科学家家发现,数学天才和一般常人的大脑工作方式不同
法国和比利时的科学家联合进行一项研究,试图找出数学天才与一般常人的大拿是否有差别。他们发现,数学家在进行题目演算时,他的大脑中通常负责长期记忆的部分也进入活跃状态,而一般人则没有这中现象。科研人员因此推理,数学家在进行演算时使用了更多的记忆力,使速度加快。这个原理与电脑一样,内存越大,速度越快。
美国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的一项新测试结果显示,具有数学天赋的人工大脑工作方式的确有异于常人之处。研究人员共对60名男生进行了测试其中18人被认为是有数学天赋的青少年。测试项目主要是观看电脑屏幕上闪过的英文字母图案并作出判断。
结果发现,对所有学生来说,其大脑左半球能够更快的判断出局部小字母是否匹配,而右半球对于整体字母形状的判断能力更强。这与早先有关大脑左右半球分别更擅长处理局部和整体视觉图象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而那些具有数学天赋的中学生,大脑两个半球在处理局部和整体视觉信号方面似乎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完成需要两个半球同时工作的任务时,速度要比其他测试对象对象快的多。
研究人员指出,新测试进一步表明,具有数学天赋的人两个大脑半球协调和互动能力更强。更擅长在两个大脑半球间传输和集成信息。这些能力对进行数学推理等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