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打好基础,我们要通过早期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质。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赢在起跑线上 让宝宝爱上书,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阅读是引领孩子终身学习、增加竞争力的重要能力,0-3岁是培养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对宝宝潜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很多爸妈都希望宝宝能够早早开启爱上阅读的那扇窗。然而,也有些家长在宝宝已经能够咿呀学语的时候,仍没有为他买过一本图书。此时,宝宝错过的,也许是终其一生都不能弥补的!

为0岁宝宝读书的价值

1、阅读能开启宝宝的心智。刚出生的宝宝,听不懂书的“内容”,不过,千万别以为此时读书给他听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宝宝有着不可低估的吸收性心智,他接收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为今后的阅读积累了丰富的教材;而且,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好的图书内容再配上生动有趣的图片,对宝宝品德个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丰富的语言对宝宝的感官发展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2、阅读能发展宝宝的认知、语言和细动作。由于宝宝喜欢亲手操作、偏好鲜明图案、热爱音乐,不少儿童书在设计时便会吸引宝宝动手操作,这样容易让宝宝对书籍产生兴趣;除了翻页的小小乐趣之外,有些页面一感光就会发出声音,有些只要小手轻按就会发出音乐,比如日本成美堂出版的《音与光》绘本系列,有亮闪闪的小灯跟着节奏闪烁,有的是设计简单的按钮让宝宝翻转、拉动,甚至图案会像立体卡片般站起来。这样,宝宝的操作就让细动作进步了。再加上爸妈读着书的内容、解释图片的意义,宝宝的理解力和语言能力同时也逐步精进。

陪0岁宝宝读书的技巧

0岁宝宝的专注力比较差。理解的字较少,阅读当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虽然有些刚学会坐、甚至还趴着的宝宝愿意“看书”,但也只是把书当成玩具把玩。要让宝宝对书产生兴趣,需要爸妈引导,比如:

抱着宝宝一同阅读,这时营造的亲密感,会让宝宝更容易对这项“玩具”产生好感

带领宝宝观察图片、插画里的生活物品(譬如狗狗或苹果),并用夸张的声音和表情念故事,自然能勾起宝宝的兴趣,并延长专注时间。

刚开始一两次,宝宝可能翻两三页就溜掉,爸妈不要勉强。只要在宝宝经常“出没”的地方,摆上玩具和几本书,让宝宝随兴所至翻阅。一旦发现宝宝产生好奇,爸妈便主动邀请:“我们来看书好不好?”一次看几页,久了宝宝就能熟悉大部分的内容,爸妈甚至会发现宝宝边翻着书,还边咿咿呀呀地,仿佛在说故事给自己听呢!向0岁宝宝推荐3类书

1岁前的宝宝破坏力比较强,基于书的“安危”,借来的书最好不要让宝宝任意拿去玩。建议买几本书放着,让宝宝爱怎么看就怎么看。设计越精美的书通常越贵,为了同时顾及钱包和宝宝的发展,以下三类书籍可择几本购买:

1、感官类:书的内页嵌有不同材质或立体设计,宝宝可以边读书边增强感官刺激。布书或者洗澡用的塑胶书也是兼顾发展触觉和耐用的优选。

2、操作类:像捉迷藏一样,宝宝动手翻看就会出现不同图案。有些书挖了洞,前后页共用图案,读起来也很有意思,爸妈还可以将脸凑过去,拟声扮演动物。

3、亲子情感类:宝宝最能理解的就是和爸妈之间的爱,简单传达亲子感情交流的书籍,超能引起宝宝的共鸣,譬如台湾上谊基金会的《抱抱》:爸妈轮流和宝宝来个爱的抱抱,宝宝不仅觉得温馨,还感到相当有趣。

Tips:让宝宝爱看书

1、生活中体验书的内容:当生活里出现书中情节,譬如吃东西时顺手拿起画有围兜的书,指着书上的图画和宝宝围的围兜,说:“这就是围兜。”

2、多逛书店少逛街:多带宝宝逛逛书店或图书馆,不但可以节省荷包,孩子也会习惯阅读的气氛。平时做好爱看书的身教示范,宝宝1岁左右就会开始模仿爸妈看书哦,日后只要爸妈一拿起书,还会跟爸妈抢着看呢!

3、爸妈搭配感官效果:声光操作的书籍可以丰富感官体验,如果图书没有特殊设计,爸妈也可以发出音效。譬如,看到猫咪图片就加声音“喵喵”。

4、没有中文就看图说故事:很多有趣的书没有翻译成中文,但因为绘本的图说能力很强,爸妈不用担心自己外语能力不好,只要把自己也当成宝宝,用图片理解故事、讲故事给宝宝听,共同享受阅读乐趣即可。

5、处处书香随手看:在客厅或书房等宝宝常逗留的地方摆几本书和玩具。让宝宝随时可看,并随时回忆爸妈所讲的故事。

相关推荐

德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前几年教育机构常用的广告语,当时确实引起很多父母的响应和支持!孩子的人生刚开始,怎么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在中国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舞蹈、书法、钢琴、计算机……

在德国看到一家人——夫妻俩和两个男孩——在踢足球,便走上前去聊天。我问道:“你们不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男家长带着不解的表情看我:“什么学习班?”我说:“比如跳舞、钢琴之类的,我女儿在幼儿园期间,几乎把所有课程都学了”。德国父母从没思考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这类问题,但是我发现了很多意外的东西:

1、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

2、德国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

3、英语3年级才开始学习

4、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

5、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没有本科生(后来根据欧盟要求更改了一些),要么就读到研究生

6、重视实践课程,抽象的数学学习进度至少比中国晚2年

7、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所谓"输在起跑线上"是伪命题,提早读的都是没用的,最多给家长们乐乐,炫耀一下,显得自己孩子比人家能会外语了、会背古诗了等等,没用!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徳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像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一、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

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像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

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1、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2、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3、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二、学前教育破坏想像力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难道这是种族的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鉴借。朋友们,我们要对"起跑线"和中国的教育体制有重新的认识了。"硬盘"的后果是毁了一切的未来。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赢在起跑线,可是起跑线在哪儿?


最近,幼升小成为众多媒体家长关注的话题,想要孩子上明星幼儿园,不仅面试孩子,有时候更需要面试家长!

有些幼儿园要求父母为本科以上学历,上海民办小学幼升小开启了面谈模式,不仅用考题考察家长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要考察家庭的“血统纯正”,把祖辈的职位都彻查一遍,用来选拔教养好智力高的好孩子。

香港的一部TVB纪录片,把孩子的教育竞争的残酷表现的淋漓尽致,父母也不想步步紧逼孩子,但香港的升学制度把很多家长都逼成了“丧尸”,丧尸们彼此撕咬,竞争情绪不断传染,造成了香港学校升学扭曲的整个状态。

人们成为"丧尸"家长,成为"虎爸虎妈",成为紧逼孩子的"怪兽"父母。

香港纪录片香港纪录片

赢在投胎前

“我们这代人,都活在同一条线上,这叫做赢在起跑线。”

赢在起跑线成为众多家长的共识,好的大学就如同窄门一样,能进去的学生太少,而进不去的学生太多。要想上一个好的大学,就要上一个明星高中,要想上一个明星高中就要上一个重点初中,想要上一个重点初中,就要上一个超好的小学,要想上一个超好的小学,就需要上一个优秀的幼儿园。

而在香港,要想赢在幼儿园,就要赢在子宫里,香港妈妈Irian是一个正在怀二胎的妈妈,在头胎时,她让孩子自由成长,做了个轻松妈妈,结果在带一岁半儿子面试的时候,吃了闭门羹。

一岁半的孩子,已经落后别人一大截一岁半的孩子,已经落后别人一大截

儿子的教育吃了亏,就要从正在怀的女儿身上补,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就要让女儿赢在子宫里,她每天都给子宫里的胎儿做胎教。

要让孩子赢在子宫里要让孩子赢在子宫里

为肚子里的妹妹做胎教为肚子里的妹妹做胎教

为了能让未出世的女儿上一个好幼儿园,这位妈妈已经开始挺着大肚子,为还在肚子里的孩子去不同的幼儿园拿报名表。。家长们有时排队太疯狂,有时不得不请警察出动,才能“保持纪律”。

周五开始报,周四家长排长队周五开始报,周四家长排长队

而就算这么努力,这位家长还是“迟了”,孩子不仅要赢在子宫里,还需要赢在投胎前,好一些的幼儿园都只招收1月出生的孩子,这样就要算好母亲的怀孕时间,才能让孩子上到好学校。

好的学校,只收一月出生的宝宝好的学校,只收一月出生的宝宝

好的学校只收出生于1月的宝宝好的学校只收出生于1月的宝宝

办个生日会,竟要3万块?

社会竞争本身都是大人的竞争,为了面子把孩子送去学高尔夫,骑马,这种大人面子的比拼,也终于落到了孩子的身上,孩子成为大人比拼面子的另一种延续。

不是比孩子,而是比大人不是比孩子,而是比大人

一位家长,有着根深蒂固的身份观念,她认为“医生和医生生出来的孩子很聪明”,而普通人生的孩子就是不行的,要想让孩子优秀,只能早教。

医生和医生生出的孩子聪明医生和医生生出的孩子聪明

自己是普通人,和别人没法比?自己是普通人,和别人没法比?

和别人没法比?和别人没法比?

为了面子,很多家长下了血本,在孩子的生日会上请魔术师,请扭转气球师,而这些竟要花费3万元。

3万多元的生日会3万多元的生日会

很多家长舍得下血本,帮助孩子更超前一步,给孩子买6万元一套的辅导书,有家长计算过,从孩子上小学到大学,要花超过700万元。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都要紧衣缩食,一点点把钱省出来。

700万的预算700万的预算

6万的辅导书?6万的辅导书?

上两个幼儿园?上十个兴趣班?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很多家长出了奇招,让孩子上两个幼儿园。

让孩子上两个幼儿园让孩子上两个幼儿园

为什么要上两个幼儿园呢?因为普通的幼儿园有午睡,而上两个幼儿园,就不会浪费午睡的时间,可以让孩子实打实的学足“6个小时”。

“两岁宝妈”蟹蟹体验幼儿园的一天“两岁宝妈”蟹蟹体验幼儿园的一天

上两个幼儿园,学习6小时上两个幼儿园,学习6小时

那么上两个幼儿园要怎么操作呢?一个幼儿园用政府给的优惠去上,而另一个幼儿园,去上国际班,让孩子接受两个幼儿园的教育。

如何上两个幼儿园如何上两个幼儿园

让孩子上国际班让孩子上国际班

在一个幼儿园,主持人随机对一个班的孩子进行了采访,结果80%以上的孩子参加了三个以上的兴趣班学习。

主持人问孩子上兴趣班的数量主持人问孩子上兴趣班的数量

80%的孩子举了手80%的孩子举了手

家长们也开始比拼起兴趣班的数量,和孩子考证的数量。

你让孩子上十个兴趣班,我让孩子上二十个!你让孩子上十个兴趣班,我让孩子上二十个!

一个证书不够,要很多个才够!一个证书不够,要很多个才够!

这不是学习,是高难度挑战!

很多家长给孩子报了现在大火的计算机编程班,“8岁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写程序,放到网上让人下载”,资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必备技能,编写程序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能力,可这么早就让孩子接触编程直的好吗?

孩子学习计算机编程孩子学习计算机编程

孩子正在解释课程孩子正在解释课程

幼儿园上课的内容也“非常厉害”,老师只吹两个音节,学生就能猜出是哪首曲子。

老师在吹曲子,只吹了两个音老师在吹曲子,只吹了两个音

孩子就能猜出曲子的名字孩子就能猜出曲子的名字

家长利用一切时间给孩子做早教,让孩子认识路边的英语。

家长利用一切时间给孩子做早教家长利用一切时间给孩子做早教

“压力是我自己给自己的”

对于赢在起跑线上的这种说法,纪录片中一位品学兼优的女孩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压力是自己给自己的,虽然现在自己在班里是品德优秀的全优生,但如果自己不继续进步,被别人超越,就意味着落后,就是“输”。

对孩子的访谈对孩子的访谈

对孩子来说什么是输对孩子来说什么是输

纪录片中选取的几位家长,有些过于的极端,很多网友都大呼,“太夸张了,完全不可思议”“我肯定不会做这样的父母”。但实际上,细细想来,很多家长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焦虑已经成为当今家长的普遍状态态,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为了让孩子挤入精英阶层,过上更好的生活,很多家长拼死拼活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把孩子送去各种补课班,要求孩子学习奥数,目的就是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对于孩子很多家长来说,只有幼时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长大之后孩子才会不恨我;我帮助孩子超过别的孩子,给了孩子更多的选择权,长大之后孩子就会理解我的苦心。这种“为你好”“超过他人”的思维深藏于很多家长的潜意识当中,这也让更多的孩子越来越不快乐。

孩子越来越不快乐孩子越来越不快乐

可真的要让孩子成为“精英阶层”吗?考不上好大学的孩子就不优秀了吗?那些口口声声为孩子好的爸爸妈妈真的是为了孩子考虑吗?他们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吗?还是只是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

虽然父母生下孩子,但孩子早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应该更加尊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和喜好,让活成他自己,把童年还给孩子。

独二代:把孤独消灭在起跑线上


“娃娃亲”,不为结亲为交友

曾经是包办婚姻代名词的“娃娃亲”,现如今却被思想活跃的80后年轻父母们重新搬上台面。不过,同传统的“娃娃亲”不同,这些年轻父母们喊出了“不为结亲,只为交友”的口号,旨在为独生子女找个伙伴。

一日,在一场家庭聚会上,赵小姐和父母讲起4岁女儿可可的趣事。她说,可可在自己所在的小区认识了许多新的小朋友,有个脸蛋圆圆,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叫乐乐,可可自己特别喜欢跟他一起玩,时间长了,大人们起哄来、起哄去的,说是两家不如做亲家吧。

其实这种为小孩子扮家家订“娃娃亲”的现象,已经在一些80后父母中成为趣谈。一位准妈妈告诉记者,她已经怀了7个月的身孕,单位里最近孕妇扎堆,有三四个人都要生兔宝宝,于是私底下,几个要好的同事就聚在一起开玩笑,“如果我生女儿,你们家儿子可得给我当女婿呀。”或者还会杀出个第三方在中间“拉郎配”,生怕自己的儿女在成人以后步了父母的后尘,一不小心成了“剩男”“剩女”。这位准妈妈说,其实,这样的叫法多半是出于玩笑,没几个人会真的信以为真。“大家也就这么一说。现在的小朋友都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大人们的掌中宝,但是他们身边却不再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特别孤独的一代。”于是,越来越多的80后父母突发奇想,想到通过订立另类“娃娃亲”的方式,来加强大人之间彼此的联系,给孩子们找到合适的玩伴,倒不失为一种破解独二代孤独症候群的对策。

除了这种亲朋好友之中的“娃娃亲”,还有些80后父母开始热衷通过网络给孩子们找玩伴。记者登录了几个著名的母婴网站发现,类似于这样的“网络招亲帖”并不在少数。这些由父母代劳在网络上贴着照片的宝贝们岁数不等,多以0至2岁为主。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将孩子的照片上传至网页,并填写好宝宝的自身情况,甚至有一些好玩的“交友标准”等等,煞有其事。一位叫“露露”的网友告诉记者,“孩子一个人太可怜,帮她找个住家附近的小伙伴,以后两家人可以一起活动了。”她刚刚为自己一岁半的女儿在网上发帖找朋友。“我们就都是独生子女,现在的孩子比我们那时候更可怜,家里全是大人,根本没有同龄人一起玩。”一位“80后”奶爸告诉记者,“其实就是帮儿子找个小伙伴,最好是个小姑娘,让孩子从小学会怎么照顾人。”

记者发现,在一家网站关于“娃娃亲”的社会调查中,参加调查的1020位网友中,有33%的人认为“娃娃亲”最大的好处在于“缓解独生子女的孤独感,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不过,对于“娃娃亲”的利弊,42%的网友认为“说不准”。然而,还有一些父母亲,因为小朋友的社交圈也建立了自己新的社交圈,大人们之间相约去团购,去上早教课,彼此之间也建立了亲密的联系,一个小区内的妈妈们从素不相识甚至成了无话不谈的小姐妹。

拼养,为孩子寻找大锅饭

为了让自己的小孩不至于像当年的自己,一些80后的父母可谓用心良苦,也让另外一种看起来有点类似“拼车”“拼房”的新型养育方式有了鲜活的土壤,它的名字叫做“拼养”。

“为了能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我想找人‘拼养’孩子,周末有事的时候,可以把孩子放在对方家里,孩子还能有玩伴。”在上海一家大型外企上班的李小姐通过丫丫网论坛试图为自己4岁的小孩找个类似的家庭“拼养”。她发帖没多久,就收到了很多的站内短信。许多想法类似的妈妈也在询问“拼养”的具体事宜。她表示,“拼养”主要考虑的还是信任和安全的问题,如果真的可以实现,会签一个保障性的安全文件,把孩子活动的范围限定在家里或小区里。记者在一些小区论坛上发现,不少女白领也发出了此类“拼养”的帖子。有网友表示愿意做这个尝试,可以先从邻居开始试试,还有网友说,孩子被爷爷奶奶溺爱太厉害,应该跟小区里的孩子一起“拼养”,养成从小合群的性格。

或者,很多80后父母还在怀念着小时候的时光,父母所在单位里的同事都住在一个家属大院,左右邻里们抬头不见低头见,放暑假或者周末,小朋友们扎堆,不是跑到一个同学家里做作业,就是在另外一同学家里集体吃着大锅饭。在当年的时候,虽然是独生子女,但是生活里都是小伙伴,从未觉得孤单。也许,是出于从小没有兄弟姐妹的补偿心理,也许,是更想训练独二代们的社交能力,一些80后的父母们便尝试着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寻找最佳答案。家住浦东的黄小姐,她和自己所在小区里三四个同龄孩子的父母关系都不错。于是他们几个就商定好,有时谁家大人周末有事,就把孩子暂时寄养在另外几户人家里,孩子们有了伴,玩得很开心,大人出去办事也放心。黄小姐说,这种感觉,就有点像我们小时候住在家属大院里的邻里关系,彼此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也更有人情味了。

以群治独,育儿方式莫儿戏

复旦大学社会学者顾晓鸣认为,“娃娃亲”这种现象也反映出了当下的一种社会现象,80后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并希望通过这样的圈子去寻找门当户对的子女社交圈。也许,80后父母之间订“娃娃亲”,可能仅仅是出于朋友之间的半玩笑式的口头约定,而非契约式的约定。值得回味的是,如今80后父母对于婚恋问题的认识变得更为开放,早已破除了早前父母包办婚姻的迷信色彩。最近,在日本热播的剧集《震撼鲜师》反映的正是日本当下高中生的婚恋问题,值得人们去关注,去思考。

同时,顾晓鸣教授指出,80后父母也不能对这样的问题过于儿戏。这毕竟还涉及到了儿童的性教育、社交能力以及今后成年后的婚恋观。如果只是广义的社交,这样的“娃娃亲”听起来无害,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家长真的过早地将婚恋提上了幼年子女的成长日程之中,产生负面影响。“在动画片《蜡笔小新》中,5岁的蜡笔小新就已经开始谈恋爱了,这是涉及儿童性心理教育的问题,而儿童的心理发展需要建立一个过程。如果大人过于起劲,可能也会对孩子产生诱导。并不是吃了劣质奶粉,就会引起孩子们的性早熟,类似娃娃亲这样的成人游戏也会造成孩子们的性早熟。”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认为,娃娃亲这种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如果是单纯的“以群治独”,为子女寻找“玩的伙伴”,父母的心态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但是一定要避免将其扭曲化、庸俗化。

“如今,以80后为主体的年轻一代进入婚育高峰期,他们的家庭教育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说,80后一代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有能力采取区别于上一代的养育方式。而因为80后独生子女一代,正是孤独的一代,从小就体会过孤独的滋味,因此他们也更加渴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远离孤独,也最了解独二代子女的需求。

那些尝试新做法的80后父母大都属于知识型家庭,往往通过网络还有各种媒介去探索新的子女教育的方式。在杨雄的早期研究成果中,他就提出了“以群治独”的概念,他说“拼养”有些类似于早几年在北京出现的“星星河”现象。独生子女家庭之间彼此之间建立家庭联盟,为了让子女拥有伙伴,几个家庭依次轮值做庄负责共同照顾几个孩子。

先不论这两种新鲜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这已经说明了如今的80后父母具有更加超前的教育理念,更具有开放的心态,只是如何找到更好的方法,恐怕还需要专家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