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好奇又感到害怕

1岁后孩子会走路了,虽然刚开始还有些摇摇晃晃,但会越来越稳。他们的感觉好极了——终于可以自己动手拿到所有有趣的东西了;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往哪个方向走动,去看自己想看的玩意儿。这一切都让他们兴奋不已。可是周围的世界又是那么陌生,这让他有点害怕。

然而,好奇还是占了上风,他决定迈出一步,离开大人,然后再退回来,再走得更远一点儿,只要他回头看到妈妈还在那,他就会觉得很安全。好奇心终于战胜了恐惧,对妈妈的依赖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他可以离开大人更远,自己玩起来,如果他回头看不到妈妈,就会害怕得大哭起来。直到妈妈再次出现,把他抱在怀里,他才不会再害怕。

他们需要熟悉的人,这些人就像他勇气的加油站,他一次次回到他们身边去加油,只有在那里汲取了足够的能量,他才能继续向外面的世界进军。此时成年人的作用在于,陪伴着孩子,并尊重他自己的决定:去哪里,去发现什么,“漫游”多远。

“逆反期”来了

两岁的孩子会感到自信,他们的“经验”越丰富,目标也就越明确。他们开始计划下一刻做什么了。比如一个孩子看到妈妈的音响上有许多按钮,音乐响起时还有小灯一闪一闪的。他会产生疑问:“今天,小灯还会亮吗?”好奇心压倒了一切,他忘了妈妈昨天还禁止他按上面的按钮。今天他按了,妈妈又一次让他别动。他不理解为什么妈妈会制止他,于是又哭鼻子了。

或者某一天妈妈答应带他去动物园,而又临时改变了计划,孩子的小脑袋中会因为混乱而出现“短路”,他哭闹、在地上打滚,什么也不想看,什么也不想听,只感到绝望。即使是3岁的孩子,也还是没有能力很快重新调整自己之前的计划,和现实“妥协”。他们想自己安排世界,而不是被世界安排。

世界真奇妙

4岁的孩子还是无法理解周围的世界。如果哪一天不小心撞到桌子角上,他会认为这是桌子的错,于是就踢桌子一脚。他们觉得所有的东西都和自己一样,有感情,会运动。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活力的,新奇的,比大人的世界更令他兴奋,但同时也更危险。这一阶段他仍然需要妈妈爸爸的理解和保护,这样他才会没有“后顾之忧”地去释放自己的好奇,去探险。

孩子的思考与成年人不同,他们无法区分幻想和现实。对他来说,电视里的小蓝熊是真实的,妈妈爸爸总是不理解这一点。他希望知道,电视关上后,小蓝熊会做些什么?如果妈妈爸爸的回答有时不够耐心,敷衍他,孩子就不会对答案感到满意。他们希望被爸爸妈妈认真对待,毕竟他已经长大了。

想象力对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幻想并不是瞎编乱造,或是谎言。孩子需要用它们来理顺、理解自己的世界。他们用奇妙的想法来把不懂的事物间建立起前因后果。大人的世界中有那么多复杂的事物,如果它们与孩子的王国相矛盾,孩子就会“逆反”地对着干。

而父母此时只需要努力去理解孩子的天地,就会发现,他们的世界充满天真和幻想,这是童年宝贵的礼物。

扩展阅读

说谎不是坏小孩(下)


5-7岁:逃避训斥

孩子为什么说谎:快到上学年龄的孩子,他们就会意识到说谎是解决问题或者逃避惩罚的一个好办法。因为孩子们要让他们的谎言更加可信,所以他们的谎言就会经过更好的加工了。6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如果他告诉老师他的家庭作业被狗吃掉了,那老师肯定不相信,但是,如果他说‘我病了,所以没有做作业’,那也许能够蒙混过关。

毋庸置疑,你的孩子肯定会不断提高他的欺骗技能,试探他欺骗的限度有多大。这个时候,父母的“杀手锏”就是不能让孩子因为说了慌、解决了问题就任他洋洋得意地逃脱掉。而且,父母向孩子灌输诚实的美德的时候,最好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可能地自己先做到诚实,不说谎。另外,也要让孩子知道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

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对婆婆说你有多么喜欢她送给你的那件毛衣,事实却是你从来不穿,那么你就是在向你的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说谎是可以让你接受的。通常,孩子们是看见父母在说谎,他们才效仿父母这样做的,或者模仿周围成年人的一些做法。孩子们并不能分清哪些是善意的谎言,哪些是恶意的。

听到谎言怎么办:告诉你的孩子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不伤害其他人的感情。给孩子举个例子能够使他更加明白这个道理:“比如说,当你被同班小朋友邀请到他家做客的时候,如果你直接告诉他你不喜欢他,所以你不去,那么你的话就会伤害他,使他很伤心。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你有别的事情不能去,虽然并不是真正的实话,可是不会令他伤心和难过。”另外,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善意的谎言也能够使孩子明白他们需要替别人想一想,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他的感受。然而,当你发现你的孩子说谎只是为了掩盖他的错误和做的错事的时候,你就应该立刻清楚地告诉他你不允许他这样说谎。父母立场鲜明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孩子说谎了是不是就应该受到处罚呢?也不一定。

如果孩子针对有没有刷牙的话题而说谎,那么父母可以提醒他赶紧去刷牙,并且以后多多检查和监督他。慢慢地,孩子就不会因为刷牙问题而说谎了。反过来,如果父母因为这些无关痛痒的谎言而把孩子痛斥一番,甚至惩罚他,那么,父母的这些做法就能促使孩子变成一个更棒的谎言大师了。因此,应该说处罚孩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办法。

如果孩子偷了别人的玩具或者做了其他行为极其恶劣的事情,而且为了掩盖这些行为对你说了谎,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孩子必须受到惩罚的时候了,并且要让他知道第一天剥夺他看动画片的权利是因为他的行为,第二天则是因为他说谎了。但是,父母应该明白,惩罚并不能使孩子马上意识到他的错误;想让孩子真正改正错误是需要时间和父母的信任的。

针对孩子的说谎行为,有的父母认为还可以试一试下面的做法:

1、如果你明知孩子说谎,不要对他一再追问。其实,父母是希望能够再给孩子一次说实话的机会,结果反倒又给了孩子一次说谎的机会。因此,如果父母知道真相,就不要再反问孩子;当父母不知道真相,但是能够肯定孩子的答案也不可信,那么也不要向孩子提问题。总之,不要向对你说谎的孩子提问题。否则,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谎言遮掩他先前的谎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内疚和不安,也使父母更加火冒三丈。与其这样,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告诉孩子你希望或要求他如何去做。

通过与我4岁儿子的反复“唇枪舌战”,我从中领会到不能要求他向我坦白事实真相,直截了当地告诉他真相反而更简单。就拿我儿子喜欢用铅笔在墙上乱画的行为举例吧,以前我看到后会问他:“这是谁画的?”,而现在我就直接告诉他:“我看见你在墙上画了。到厨房拿一块儿擦桌布,然后蘸点水把墙上画的东西擦掉。”前者给了他一个说谎的机会,后者则没有。

2、如果孩子是习惯性的说谎,那么向孩子提问题之前你就先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会对你说谎,然后允许他给你一个更好的说法。很多孩子在说谎之前根本就没想他们还能说点别的理由。因此,父母可以先发制人:“我知道,如果我问你,你肯定不想对我说实话。不过,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更好的说法。准备好了吗?我要问了。”然后向孩子提出问题。这种做法有3个好处:一、它给孩子时间去决定是张口就说谎呢还是说些其他的;二、它避免了相互争执激烈化;三、既然父母允许孩子说谎了,有了心理准备,那么父母就不会生气或者烦躁不安了。

3、为了让孩子也尝尝谎言的滋味,父母可以对孩子也说谎。比如,孩子想去看电影,父母答应他了。可是一会儿父母又不承认了,孩子就会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说谎。这时候,父母可以很轻松地告诉他:“我认为有没有说实话并不重要。也许刚才我是顺口说‘好吧’,但是并不真的说明就得带你去。我感觉你在家里愿意我们用这种方式和你说话,你也这样对待我们。你是在告诉我“我”必须说实话吗?但是,说不说实话对你就不重要了吗?这样做公平吗?”听完这样的一番话,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

文:萧萧

儿童早教:如何看懂孩子的行为语言?


儿童在宝宝还不容易张口讲话前,全靠脸部情绪、身体语言或是一些叽叽咕咕的响声来表述她们的一些念头和意向。但是大家没办法了解,如何看懂孩子的行为语言?下边就要大伙儿了解一下宝宝的独特語言。

拍巴掌、咧嘴笑

激动开心的情况。一般来说,宝宝笑的情况下双眼有神,双手另外开朗的摇晃,充足释放童确实风采。这时候父母应以笑容,用力缓缓的抚摩婴儿的脸颊,并在他的额部接吻一下,给与激励。如何看懂孩子的行为语言?儿童

吮手指头

吮手指头是婴儿大脑发育全过程中的关键里程碑式之一。宝宝出世后,初期只有用哭泣声和脸部表明规定和倾吐,而且根据嘴唇来开展探寻。伴随着年纪的提升,宝宝刚开始将手放进口腔内部吮吸,怡然自得地蹂躏自身的嘴巴、嘴巴,它是宝宝开心时的一种主要表现。

瘪嘴

表明规定,这通常是哭闹的征兆,这事实上是成年人沒有立即考虑他的规定的反映。这时候父母要仔细观查婴儿的规定,适时地去考虑他的必须,如喂他喝奶,逗他高兴,抱他去室外玩。

撅嘴、龇牙咧嘴

男宝宝一般 以撅嘴来表明要小解,女宝宝则多以龇牙咧嘴或上嘴唇紧含嘴唇来表明要小解。

脸红横眉

表明要排便。婴儿通常起先眉筋突暴,随后脸部发红,有显著的“内急”反映。它是要排便的数据信号,父母应该马上处理他的“便急”之需。

吐汽泡、淌口水

表明光吃牛乳早已不可以考虑宝宝,该给他们加吃米糊了。

4个月大的婴儿喉腔的排泄量刚开始提升了,因此唾液相对增加,吐泡泡的机遇增加,比较严重的还会继续流涎。因为这种喉腔内带有一定量的木薯淀粉胃蛋白酶,具有消化吸收淀粉的作用,因此这时候可以吃稻米类的食品类了。 另外,由于唾液还具有拌和的功效,因此流涎也可降低。如何看懂孩子的行为语言?儿童

眼神无光,小表情死板

可能是病了。身心健康的宝宝眼神一直光亮有神,清亮动感的。

若发觉你的宝宝近期眼神暗然滞销品,没光少神,那很可能是身体不舒服的预兆,或许他早已得了了病症。这时候最好是带宝宝去看医生,千万别犹豫!

爱答不理

有时候宝宝玩着玩着,目光就越来越散发,不象刚开始那麼眼光灵便而有神了,针对外部的反映也已不潜心,还隔三差五的打呵欠,头也转至一边不太理会母亲,这就表明他累了。

这时候,就千万别逗宝宝玩乐了,要是给他们造就一个清静而舒服的睡眠质量的自然环境就行。

哭通常表述了多种多样含意,因此父母务必勤奋去研究和讲解,另外依据不一样的主要表现和规定采取有效的解决,那样就不容易紧张焦虑和无计可施了。

别的姿势

宝宝在7~九月份肢体语言期,可用体形表达意见,不仅有小表情、有姿势、有时候还发出声响。

婴儿会张开双臂,将人体扑向家人,规定相拥、啪啪。

如何看懂孩子的行为语言?还会与人问好,能表明要或是不必,表述感谢、再见了等,还能用无名指表明“我一岁啦”或是“要一个”。

婴儿有妒嫉心和同情心


婴儿的同情心

研究表明:婴儿最早表露的情感之一,是一向被赞许的同情心。

关心别人的心理,可能同婴儿的大脑有密切的关系。

将一个婴儿放到另一个哭闹的婴儿身旁,很可能两个人都号啕大哭起来。这是否意味着婴儿关心同伴,抑或仅仅是为喧嚷声所打搅?

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研究人员为婴儿播放其他婴儿啼哭的录音,像预料的那样,诱发了婴儿好一阵痛哭流涕。但是,一旦播放婴儿自己哭泣的录音,这些婴儿却很少哭泣。

这种同情心在某种程度上源自另一种婴儿的早期技能——分辨他人脸部表情的能力。

婴儿的妒嫉

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出生才半年的小家伙已经开始表露妒嫉的情感。

研究者做了一个试验:

出生6个月的婴儿维多利亚被安置在一张高背椅上,试验者递给她母亲一本儿童图书。“请跟我谈谈这本书”,试验者叮嘱道,“重要的是,你的眼睛别瞧维多利亚。”

于是,两名成年女子闲聊了起来。

这时候,小小的维多利亚面无表情,她环视着房间四周,显得有一点点无聊。

接着,试验者从实验室外抱来一个新生儿般大小的洋娃娃,把它塞到维多利亚母亲的怀里,要求她继续不理睬维多利亚,并且做出同洋娃娃亲热的样子。

富于戏剧性的一幕展开了:

维多利亚不再感到无聊,开始做出一系列反应。她先是绽开前所未有的笑容,露出两颗小小的乳牙,以讨好的表情展现给妈妈,似乎在与娃娃争宠。当这一招没有奏效时,她开始蹬腿,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但是,妈妈对她依然不理不睬。这时,维多利亚再也受不了,面红耳赤地哭闹起来。

试验者赶紧宣布:“测试到此为止。”

妈妈走过去抚慰她的宝贝女儿。

“我从未见她对什么不快产生过这样的反应。”妈妈惊讶地说。

做这个试验的美国教授将这个脚本重复了数百次之多。每次的测试结果几乎是相同的:这些小家伙几乎个个妒忌不已,体验着“嫉妒”——这种相当复杂的感情。

这种感情一直被认为远不是婴儿所能理解的情感。

婴儿从无趣到感受嫉妒的过程

尝试安慰哭泣的伙伴

有研究者得出结论:

从出生起,婴儿身上就存在着某种最基本的移情心理。

这种情感的强度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弱。

6个月以后的婴儿,对别人的困扰不再用哭泣来回应,而是以扮个怪相取而代之。

到了第13~15个月,婴儿往往会着手尝试安慰哭泣的伙伴。

为了检验这个结论,美国有研究者对数十名4个月以下的婴儿做了一个试验,通过用脸部的一隐一现来逗婴儿“躲躲猫”。那些婴儿在几次目睹笑脸以后,一旦再次看到伤感的脸部表情,不仅眼光移开了,而且即使重新露出笑容,他们的视线也不会回来,仿佛内心已筑起了一道戒备森严的防线。

婴儿的情感世界远比我们大人想象的要复杂。

父母该怎么做——

跟你的宝宝沟通再沟通

这些研究成果,无疑给父母带来了惊喜和帮助。不过,面对这么小的婴儿,父母又该怎么做?

美国一个心理学家,物色了两组8个月的婴儿,其中一组婴儿的母亲被告知:只要婴儿发出咕咕声或牙牙自语就立刻做出回应,用满面笑容和爱抚轻拍给予鼓励。另一组母亲也需要对她们的孩子微笑,却是随心所欲的,与婴儿发出的声响毫无关系。

结果,那些得到母亲及时反馈的婴儿不仅说话频繁,而且语言进步的速度也超过后者。

总之,父母应该注意婴儿的情感发育需要,多给宝宝足够的爱。

关于经典(下)


为什么要读启蒙书 

什么是启蒙书?古时候的儿童,初入学堂念书,被称为蒙童,意思什么都不懂的孩子,需要老师教他读书来启发他;所读的,是些最基础、最易懂的书,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幼学琼林》,再进一步,就学些唐诗、论语、孟子等;一方面学识字,一方面学习做人处世的道理,培养道德人格。这些古人用来开启儿童智能的基本教材,称为启蒙书。

由于这些启蒙书的原文都是古时候使用的文言文,为了给现在的儿童读,就有了现代的版本:有的是文言文的原文,附上浅显口语的解说,让小朋友能了解古文的意思;有的是把原文改写成白话的版本,让小朋友可以没有困难的吸收这些传统文化。

也许有人要问:现在的儿童可以读到各种多彩多姿的儿童读物,为什么还要念这些旧东西呢?因为,透过这些启蒙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之中,虽然有些老旧的部分,已经跟时代脱节了;不过,也有许多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永远值得学习的智能,这才是我们要吸收的。

举个例子来说吧!玉不琢,不成器,这句常听到的话,出自《三字经》;可别以为它只是一句教训人的话,这句话的典故,就是和氏璧的故事:春秋时代,一个名叫卞和的人发现了一块宝玉,把它献给国王,却因为没有雕琢的玉外表就像一块普通石头,国王以为他骗人;直到后来有一个相信他的国王,叫玉工琢磨这块石头,果然磨出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玉不琢,不成器这短短六字,就说清了很多事并不能只看表面,真相也常需要挖掘才能显露这个复杂的道理。字句虽简短,含义却深刻,可以让人慢慢咀嚼。说到和氏璧,后来又发生了一个完璧归赵的故事,也可以顺便了解。你看《三字经》每句只有三个字,却句句都有故事,小朋友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文史知识呢!

读现代版的启蒙书,除了可以学到基本的文史知识以外,在潜移默化中,也对我们做人做事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许一时看不出来,但是在重要的时候,一些道理会浮上心头,让我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过,可别以为这些书尽是在说些大道理;和古书打交道,不但可以透过文字和古人交朋友,体验古人的生活与想法,还帮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熟记它的声韵及文字的美,变得有气质、有学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