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之间交往,打打闹闹是常有的事情,冲突和矛盾说来就来。

无论被打还是打人,妈妈都不必过于紧张,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宝宝培养正确的态度与处理方式,发展朋友间的关系。相信在经历了数不清的纠纷、争执的教训以后,宝宝会逐步适应纷争。

让宝宝获得心理平衡

宝宝受到欺负后心里会很不舒服,立即就想讨回损失,因此动手,这是一种自卫心理。

爸爸妈妈要让宝宝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醒他不能动手打人,更不能主动去攻击别人。如果宝宝被别的孩子欺负,可以将他拉开,问问他的感受或替他说出感受,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了解他的心情。接着爸爸妈妈就要做正确的引导,比如说:“他撞了你,你很疼,那你动手打了他,他不也同样会疼吗?”得到心理平衡,宝宝很快便会将一切抛之脑后。

最好当个“小绅士”

面对争执,爸爸妈妈首先应正确评估事情性质,不要看不得宝宝受委屈、流泪。其实,争执只是宝宝成长中的一种游戏,无伤大雅,更不会造成伤害。何妨给宝宝来点“绅士教育”?让他学会处处谦让,不为小事斤斤计较,这样反而会让他在同伴中获取信任与好感,赢得更多的友谊。

主动道歉是良好的品质

一旦发生争执、纠纷,爸爸妈妈要及时帮助宝宝调整情绪,舒缓紧张、沮丧、愤怒的心情。待他平静下来,再与他进行谈话,让他认识到,不管对错,只要动手就不对。比如,妈妈可以对先动手的宝宝说:“我知道你有委屈,可的确是你先把人家推倒的,这就是你的不对。去跟小朋友道个歉,好吗?你们还是好朋友。”一般来说,宝宝会接受妈妈的建议。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使对方也勇于面对自己的过火行为,学会相互道歉;二是可以保护自己,从不愉快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坚决制止攻击行为

常见两种情况,一是宝宝占了便宜,爸爸妈妈称赞道:“好样的”;二是吃亏了,爸爸妈妈暴跳如雷:“没用的东西,为什么不还手。”这种鼓励和诱导的做法,会把宝宝引向歧途。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打架斗殴犯罪的青少年中,其攻击行为可追溯到幼儿期。因此,对宝宝在争执中出现的攻击行为爸爸妈妈必须坚决制止。不能怂恿宝宝施以拳脚,更不能亲自出马为宝宝讨公道。

宝宝在争执中成长

爸爸妈妈既不要以“好孩子不哭”,来制止宝宝委屈流泪,也不要用“坚决站在宝宝一边”来强化他的痛苦与仇恨。压制和纵容都不可取。争执,是一门功课,是宝宝相互学习相互适应、提高交往能力而付出的代价。由此,宝宝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还锻炼了辩论才能。所以,爸爸妈妈完全可以用豁达的心态看待争执,理智地引导宝宝在争执中学会掌握一些交往技巧,比如宽容别人、谦让同伴、坚持自我、勇敢面对责任等等。让宝宝运用智慧自己解决问题,是合乎实际的,也是合乎心理健康的。

江苏省常熟市辛庄中心幼儿园钱雪娟

相关推荐

“忽略”也是一种暴力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这源于对女孩的歧视,也是对女孩生存权的非法剥夺。”卜卫说:“比之男童,女童在家庭内更容易受到精神暴力。一些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农村家庭,会不欢迎女孩的出生。遗弃女婴的事时有发生。在某些家庭不仅母亲因生下她们受到歧视,她们还为自己身为女孩而‘负疚’、自卑。城市女孩虽较少因性别遭到精神暴力,但因为学习、不符合性别角色规范、‘早恋’等遭到家长斥骂、羞辱等精神暴力也很多见。家庭中对女童的精神暴力更加具有隐蔽性。”“对女大学生成长史研究中也发现:城市和农村一样存在对女童的身体暴力;女孩遭受殴打的情况不比被认为更顽皮的男孩少。”

有一种暴力叫作“忽略”

误区:有一种暴力叫作“忽略”

中国的家长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恨不得倾其所有,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说:“你看爸爸妈妈这么辛苦的工作,还不都是为了你吗,给你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可你还不听话。”想想看,如果你是家长,你是不是也曾经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呢?

然而,家长不遗余力地付出要求的就是孩子学习好,听话就行了。对于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什么是孩子最高兴做的,家长往往并不了解,或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忽略了孩子的正当需求。

许宸瑞是南京一所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为了能让他很好地适应小学,妈妈给他报了学前班,对此,小家伙很有意见:“我星期六都忙死了,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星期天还要把幼儿园没画完的画画完,下午再上跆拳道。我多想出去看看春天,已经有2个月没有出去玩一玩了。”作为一名“听话”的孩子,许宸瑞小朋友与绝大多数孩子一样采取了忍耐和自己调节的方式来应对父母强加的学习。不过,上中学的陈鹏就不是这么想了:“寒假时我想参加一个学长们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可是家里人得浪费时间,影响准备中考,我就偷着出去,反正爸妈要上班的不是吗?我现在觉得与他们沟通很难,只好阳奉阴违呗。我们有的同学达不成心愿会威胁父母要离家出走,我想这样不是件好事,可是又有什么办法?”

“脱离了忍耐和自己调节的极限,也有极端的孩子会选择离家出走和自杀。”卜卫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这一点:“有一种暴力叫忽略,即在具有条件和能力的情况下,采取非具体的敌视、漠视,没能给孩子提供应有的帮助。当然这种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儿童暴力之所以普遍存在,为大多数人所熟视无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施暴者自认为动机是好的。比如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比如老师,也都是要把孩子教育成才。但是往往在成人看来是‘为孩子好’的做法,在孩子看来是一种深深的伤害。”

“棒下成才”深入人心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金陵妇女发展中心主任金一虹教授给记者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的一位任职高校的朋友,娶了一位西方太太,当他对自己的混血儿子没办法的时候,他会说:“你的中国屁股又痒了是吧,我要打你的中国屁股!”为什么中国屁股就该打呢?这实在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记者随便问身边的人,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有被打骂的经历,而为人父母的也大多数承认打骂过孩子,并且说这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是一种“自然”现象。一位女儿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瞿女士说:“孩子就是要打,不打不行!犯错就是要打,不打记不住!”许多家长和这位瞿女士一样,毫不讳言有时会打骂孩子,甚至还是理直气壮的。“孩子不管哪行啊,没规矩哪行啊!”

“赖床”也是一种病态


喜欢赖床、经常做梦、较长时间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其实都是病人。专家提醒,“赖床”成习惯,也是一种“病态”。在最近公布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标准中,除了人们熟知的失眠、打呼噜外,“赖床”也第一次被纳入了睡眠障碍的范畴。睡眠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病,会影响消化、血压、呼吸等各个脏器功能;而脏器功能不好,又会反过来影响睡眠质量,形成恶性循环。

最近,法国蒙彼利埃大学著名睡眠学家MichelBillard教授发布了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标准,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睡眠不足症状,包括失眠、入睡困难、早醒和继睡困难;第二类,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国际上首次把赖床也纳入睡眠障碍中,在临床上被称为发作性睡病;第三类是不正确的睡眠形式,如打呼噜、呼吸暂停、梦惊、惊跳、梦游和莫名其妙夜醒等。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公认的三大健康标准。临床研究表明,一名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在6到9小时之间,具体时间应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睡得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健康。

专家提醒,如果近三个月以来发现睡眠习惯有所变化,出现病态性的睡眠过多,一睡下就醒不了,或是精神萎靡、情绪不高、经常疲倦,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就应警惕是否患了病态赖床这种睡眠障碍。此外,这种现象还可能是抑郁症的早期信号。

睡眠障碍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的疾病,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血液、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精神系统,但相当多患有睡眠障碍的人,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学会分享也是一种能力


案例:娜娜和乐乐是邻居。有一天,乐乐去娜娜家串门,刚开始两个小伙伴在地板上玩得不亦乐乎。忽然,一阵吵闹声传来,正在聊天的妈妈看见乐乐和娜娜,一个抓着泰迪熊的头,一个抓着泰迪熊的腿,尖声叫喊道:“这是我的!”“这是我的!”最后娜娜妈妈不得不采取极端的方式,把可怜的泰迪熊放在他俩都够不到的地方。

专家解析:以上情景,相信妈妈们并不陌生。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两三岁的孩子身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和占有欲相对会更强烈些。而且,他对于要和别人一起玩玩具、看书,完全没有概念。美国儿童发展学的有关专家这样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当你要求孩子和其他人一起玩玩具的时候,他会认为自己从此就不能再玩这个玩具了。”所以,很多时候,让孩子接受分享,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商量比威胁更显效

情景:丁丁想玩多多最喜欢的玩具消防车,多多却把玩具消防车紧紧地抱在怀里,还不让丁丁碰桌上的故事书和积木。多多妈妈见状,对多多说:“你不给丁丁玩玩具车,以后他就不再和你玩了。”

专家认为:这样的威胁显然对孩子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因为他们还无法理解。对于三岁左右的孩子,此时,父母应该起一个沟通中介的作用。

支招:不如帮助他们通过语言来达到共享,譬如对丁丁说:“你问问多多:‘我可以玩什么玩具?’”如果能把范围扩大后,两个孩子分享玩具的概率就会提高很多。哪怕是多多让出桌子上的那本故事书,也算是走出了分享的第一步。如果多多完全不肯让步,那么妈妈可以说:“多多,你什么都不愿意拿出来和丁丁玩,这样可不好。丁丁,我很想给你一个玩具,但这些玩具都是多多的。”这样做,可以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接着妈妈可以再与多多商量:“你看,能否让丁丁玩一下你的小汽车吗?”如果继续无效,就把丁丁从所在房子里带走,给他一些不属于多多的东西。很可能,多多会立即放弃他的不友好姿态,和丁丁一起玩。

诱导比独断更管用

情景:悠悠在院子里骑着果果的小三轮,果果想把车子要回去,但是悠悠不愿意。这时,悠悠妈妈上前拦住儿子,将他从车子上抱下来,把车子还给了果果。顿时,悠悠大哭起来。

专家认为:悠悠妈妈做了一个专段的裁判,但孩子从中并没有学到任何东西。此时,如果给予孩子循循善诱的引导,可能效果会更好。

支招:悠悠妈妈不妨这样问:“悠悠,你问过果果愿不愿意让你骑他的车吗?”这样说,通常能得到一半机会,悠悠可能会说:“好吧,我把车子还给他。”如果这种方法没有效果,悠悠妈妈可以继续尝试新的计策,对他俩说:“既然你们决定不了,就让我来决定,好吗?”一般而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接受大人这种诱导性的建议。

不要急于追问结果

情景:菲菲从沙坑里“挖”出一个小球,蒙蒙把球抢了过去,两个孩子为此争执起来。在一旁忙乎的菲菲妈妈听见菲菲的哭声,赶忙上前问:“你为什么哭?”

专家认为:这时,其实最该问孩子的并不是“为什么”而是“发生什么了”,因为前一种询问往往带有很强的指责意味。

支招:不妨用询问事实的口气——“发生什么了,是谁先找到小球的”来缓和气氛,而且孩子也有能力对这样的问题做出回答。然后,在对蒙蒙说:“你是否问过菲菲你可以玩这个小球?如果没有问过,那你就先问问他,现在还是先把小球还给他。”如果蒙蒙不按你说的去做,可以逐字逐句地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这样可以让蒙蒙学到,在遇到这样的矛盾时,应该怎样去做。

还可以用交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蒙蒙想玩那个小球,就让他把自己某个玩具让菲菲玩。尽管这是个应急的办法,但是可以让孩子学会有报偿的分享,这也是社会交换的规则。 

早教启蒙:沉默也是一种教育


孩子十岁,尽管头脑聪慧,但也调皮顽皮。望子成才急切的我,每一次见到他不把思绪放到学习上,便气不打一处来,整天在他耳边絮叨:从学习培训的必要性,讲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殊不知,纵然我磨烂嘴皮,孩子還是自己做自己的。

正当性我无计可施时,一场名叫“缄默也是一种教育方法”的专题讲座吸引住了我的留意。说白了“缄默”,便是教育者在一定時间内,对孩子默不作声,以柔克刚,让孩子借助本身的理智去击败非理智的念头,进而进行成长经历的变换,做到预估的教育目地。

有句俗语说得对:“沉默是金。”许多例证证实,缄默在家中教育中有其与众不同的作用,假如父母可以恰如其分地应用,能对孩子传送出丰富多彩的、无法言喻的信息,具有“这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功效。

比如,依据少年儿童好效仿的特性,父母对孩子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时,规定孩子保证的自身最先要保证。在缄默无音的个人行为当中,给孩子暗示着,使她们效仿父母的个人行为,产生良好习惯,进而接到“不令而从”的实际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