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布卢姆曾就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关键期问题,对近千人进行了跟踪观察。他通过分析实例,提出一个重要的假设:即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美国科学家布卢姆提出,如果把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做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从4岁到8岁又能获得30%的智力;而余下的20%的智力则是在8岁~17岁这个时期获得的。尽管人们对布卢姆的这个假设还有争议,但是对从出生到8岁这一时期是人的智力发展最快时期的论点,看法都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婴幼儿期、童年期最容易接受外界刺激,最容易形成大脑神经联系。我国儿童心理学工作者也认为:4岁前,是儿童发展形象视觉和口语语音的最佳期;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期;5岁~6岁是丰富口语词汇的最佳期;7岁是儿童品德形成的最佳期。如果在这些关键期里能对儿童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培养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教育心理学的另一角度分析,8岁前这一阶段人生经历了两次大的环境转变和两次角色转换,它是儿童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按心理学理论把人生初期划分为6个阶段:0~1岁为乳儿期,l~3岁为婴儿期,3~6岁为幼儿期,7~12岁为童年期。两次角色转换即经历了从婴儿到幼儿,从幼儿到儿童的转换。两次环境转变即从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以个体生活的家庭到纪律约束的以集体生活为主的幼儿园;从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幼儿园到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校班级。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好多小学生看上去活泼、顽皮、聪明、智力也正常,但就是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适应上述两次环境转变和角色转换。已经是小学生了却仍是幼儿的心理,已经在学校正规班级了却还像在自己家一样贪玩任性。正如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所说:“从出生到7岁是人生重要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才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要在此时期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事实的确如此,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玩性大、模仿性特别强,最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这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容易又牢固。在这一阶段如果教育得法,引导得当,可以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逐步形成诚实、认真、负责、助人为乐等优良个性品德,从而为其今后一生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了解人类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关键期教育。从而自觉投入到孩子的早期教育实践中。

相关推荐

智力开发的最佳时间


据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以成人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的智力就发展了50%,而到了8岁便已经发展了整个人生智力水平的83%~90%,也就是说,一个孩子是不是聪明的,在他8岁的时候,就基本上可以定局了。

现代科学认为人的极为丰富的脑力资源是远远没有得到开发的。因此,我们在提高智力方面,尤其是开发儿童的智力、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方面,可以做许多事情。

经常变换婴儿在小床中的位置和小床在房间中的位置,可以使婴儿的双侧脑半球都得到锻炼,左右脑均衡发展。

要多和儿童说话。当婴儿通过抓握、抚摸和指某些东西来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究时,要经常用简单的话对他说,这是“娃娃”、“球”、“花”等,以便增加他和语言的接触,发展他的语言能力。

给儿童以温暖、爱抚和宽容。生气和生硬的惩罚,会造成儿童的情感损伤,易使儿童出现焦虑不安和缺乏自信。

不要强迫儿童使用某一只手或不使用某一只手,应听任孩子自己倾向于使用左手或右手。

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提供适当的玩具,尽量少玩电动玩具,而多玩那些能自己动手、动脑操作的玩具,例如:积木、七巧板、图片等都可以锻炼孩子的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和一些初级概念。

多玩动脑筋游戏,发展儿童多向的思维方式,例如:教儿童“花”这个字,可以让他画一朵花,用纸做一朵花,想象一朵花,唱一首有关花的歌。这样可以避免使儿童的思维刻板,提高他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游戏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最佳方式


婴幼儿与外界交换信息,正处在动作水平,形象水平逐渐向语言水平发展的阶段。他们在学会运用语言来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感情之前,需要有机会通过动作和形象,或是通过动作,形象,语言三者的结合来进行认识和表达。游戏,对此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游戏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积极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孩子摆弄各种自然物和玩具,通过摸索来熟悉各种物质,通过手的操作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引起各种变化。这些信息是静止的旁观所不可能得到的,只有通过游戏才能获得。

在游戏中,孩子们积极地探索着人与人间的关系。他们在自己的认识和表达的水平上,利用玩具模仿周围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从中探索着人对待自然界的态度及人们之间各种复杂的相互关系。在模仿过程中,由于成人的正确指导,孩子们逐步地掌握所在社会的一些行为准则。在游戏中,孩子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要求他们按照一定的行为准则来处理各种矛盾。而这种寓于游戏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其效果远远超过一般的说理教育。

游戏还为每个孩子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来探索世界提供了机会。这是孩子们喜欢游戏,在游戏中活动积极的原因之一。

幼儿有共同的特点,但是由于遗传因素,胎里的影响以及出生后复杂的社会条件的差异,每个孩子又有自身的特点。在游戏中给每个孩子以及活动的机会,他们就游客能按各自发展步伐前进,才有可能最终都成为有用之才。如果人为地要求孩子按照统一的模式发展,其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导致幼苗枯萎。

游戏既然是婴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主要方式,它就应该成为婴幼儿教育的主要手段。幼儿园,托儿所进行的各方面教育,包括体育,语言,音乐,美术,自然,社会计算等都可以用游戏来进行;每天还可以留一些时间让各个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望来玩,让他们挑选自己心爱的玩具和游戏。

孩子经常用“好玩”,“不好玩”来区别他喜欢和不喜欢的事情。空坐或闲荡,他说:“不好玩。”听动听的故事,看有趣的木偶戏,他全神贯注,静坐不动,结束时松了一口气说:“真好玩。”做打仗的游戏,你追我赶,弄得满头大汗,他气喘喘地说:“真好玩!”这都说明,脑子积极活动,身体积极活动,孩子们喜欢;两手空空,无所事事,孩子们不喜欢。因此,从婴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需要重新来评价孩子们的“调皮捣蛋”和“遵守纪律”。

八现象显示婴儿智力发育水平


由于婴儿的语言刚刚开始发展,所以不能用笔纸测验来测试婴儿的智力,也得不到书面答案,父母只能通过观察婴儿的动作,来估计婴儿智力的开发情况。

大脑中最先发展的是控制脊椎、四肢的神经系统,因此,了解婴儿大脑发育、智力开发的最佳途径,就是观察孩子的运动能力的发展状况。

运动能力发展涉及的是移动和运用身体、四肢的能力。

诊断智力开发的早期线索:

南希-贝莱博士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几年来潜心研究、观察了婴儿的发育、发展,以提醒父母注意婴儿智力的正常发展。

当小勺掉落到地板上时,6个月的婴儿会顺着下落的方向看去;

6个半月的婴儿当他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会发出表示满意的声音;

7个多月时,会冲着镜子中的影象微笑,以及能去寻找落地的小勺;

8个半月时,会和人一起玩藏猫猫、拍拍手等游戏;也会倾听熟悉的词;

9个多月时,会去拉系在环上的线,以便把环拉近;也能理解某些词的含义;

10个多月时,会模仿成人把积木放入盒中,若看到别人把玩具包起来,就不会去拆开;

11个多月时,会模仿词的发音;

12个多月时,会讲几个单词。

父母可以试着与婴儿玩一些与上述相似的活动,自己估计一下他们的智力发展。贝莱博士发现,婴儿期的智力测验成绩不一定与日后的智力测验成绩有关。

最机灵的婴儿不一定永远是最聪明的幼儿、小学生,发展迟缓的婴儿常会赶上或超过发展迅速的伙伴。因此,在观察中切忌对婴儿做长期的预言。

婴儿智力大发展的8阶段


第一次在第5周左右时,机体器官迅速成熟,所有感官都开始工作。例如,他开始在哭的时候流眼泪,或者用微笑来表示高兴,他还不时地对周围发生的一切进行观察和聆听,对气味和动静作出明显的反应。

第二次在第8周左右时,婴儿发现周围环境原来并非统一和固定不变,而是由活动的具体的东西组成。这种眼花缭乱的变化,让他感到恐惧。不过,要是能经常躺在母亲的怀里,同母亲保持亲密的接触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消除恐惧感的出现。

第三次在第12周左右时,婴儿发现了动作,还认识了某些活动的过程。于是,他过去呆板的动作变得灵活起来,而且懂得了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也证实自己拥有的“本领”,他发出了尖叫,格格地笑,兴奋地学语,并且不断地试图跟母亲或其他人“交谈”。

第四次在第19周时,婴儿懂得抓东西,会转动或翻动可以拿到的东西,会注视物体的活动过程。这时他对一切都要研究一番——用手摸,或者干脆往嘴里送。

第五次在第26周时,婴儿逐渐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按一下按钮就能听到美妙的音乐。同时,他已懂得:某件东西可以放在另一件东西里面,也可以放在第三件东西的外面;东西可以在近处,也可以在远处。因此,他最感兴趣的游戏是把东西拿出来搬进去,把什么都弄得乱七八糟。

第六次在第37周时,婴儿懂得对各种事物进行抽象地分类,例如他懂得,狗总是“汪汪”地叫,大狗小狗、黑狗白狗都不例外。这表明,他已经开始像成人那样运用逻辑思维了。

第七次在第46周时,婴儿意识到,做任何事情都有先后顺序,所以,他最喜欢的游戏是“自己动手”,即按照先后顺序来完成某项工作。他正是通过这一游戏来学习“办事”,而且加深对顺序的印象。不过,他又以为这一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第八次在第55周时,婴儿终于发现,原来顺序的先后可以由自己来决定随意地变动。这时,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制定计划”,明确表示自己想要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