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是一种艺术形式,西方儿童戏剧的文本是经过修改以适应儿童参与的需要,其目的不是娱乐,而是鼓励儿童思考问题,感受各种情感。这时的剧场成为教育的空间,儿童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他们不受限制约束可随时给演员提供建议,年龄愈小的儿童表演的会愈自然。这时的孩子就成为演员、观众、导演、剧作家、舞台设计者、评论家等。他们会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探索和检验自己的想法、同他人的各种关系,借用戏剧的表现形式积极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这样一个有趣的领域中,孩子能够感受到世界、体验到快乐;并且在假装扮演中孩子能分享到别人的感受和认知,会逐渐改变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偏见。可见西方儿童的戏剧教育充分关注到了儿童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吸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美国的儿童戏剧学者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了“创造性戏剧”。美国学者艾林纳·蔡斯·约克对创造性戏剧带给儿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具体包括创造性、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想像力、情绪稳定性、社会合作能力、道德态度、身体平衡协调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就其中的创造性而言,儿童在创造性戏剧活动中,要把自己完全放置到某一个角色上,自由地表达自已内心深处的思想、感受,这样使得孩子自身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美国儿童戏剧学者麦凯瑟林进一步强调创造性戏剧是通过戏剧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即关注儿童在戏剧中面临各种矛盾、冲突、问题时的应变能力。比如在一次“冬天里的小鸟”的创造性戏剧主题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一只受伤的小鸟遇到了自私的树和友好的树,由儿童设想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情节,装扮成受伤小鸟的儿童面对伤痛、寒冷、饥饿,想办法寻找帮助,而面对受伤小鸟的大树也会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创造性戏剧正是通过儿童在戏剧扮演中尝试各种解决办法,促使儿童在“演戏”中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从而丰富了儿童的各种经验。因此,创造性戏剧的教育目的不是戏剧作品的创造,而是通过戏剧来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表达。

治疗戏剧在儿童戏剧教育领域的出现,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戏剧的心理治疗价值,尤其对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儿童。维也纳的莫利诺博士用戏剧来做儿童的心理疏导手段。他让儿童玩一种“即兴戏剧”的游戏,先确定一个故事,比如格林童话的“小红帽”,让孩子们各自扮演一个角色,他们不必背台词,而是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揣摸角色的心理,自己创作对白;指导者可以随时为其做些提示或引导,并对孩子们的活动进行心理分析,莫利诺博士发现,对许多孩子来说,随着表演次数的增加,攻击性强的孩子变得会越来越平和,胆小紧张的孩子则变得越来越勇敢了,并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释放和宣泄。

戏剧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手段,对儿童的认知、社会适应性和情感等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其特有的教育作用。在家庭中,我们也可以尝试这种教育方式,设定一个主题,可以是童话故事,或者是身边发生的故事,由孩子和家庭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让孩子在这种艺术表演的形式中学会思考、学会生活。

延伸阅读

怎样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能力


锻炼孩子,予以“重用”

可以试着给孩子安排一些任务,让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充满信心,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阳光的性格。孩子在玩耍的同时也学会了去思考,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应该做什么。这样孩子不仅自己锻炼了大脑,而且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重要性,让孩子自信起来。

2让孩子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

孩子在经历某件事情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解决了疑难问题,这种成功的体验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替代的。所以,父母应当引导孩子尝到这种“甜头”,这样他自然愿意进行独立思考。再比如,在孩子学习英语的时候遇到一个不太懂的句子,孩子可能为了图省事来问家长。这时候家长可以假装不会,用请教的语气问孩子:“这个句子我也不懂,你自己找资料看一看。对了,等搞懂后一定要告诉我,让我也学习一下。”如此,孩子就会容易被激起好胜心,而当他通过独立思考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他便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在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之后,孩子就会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

3启发孩子进行思考

平时父母可以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并给予其奖励。例如:水为什么总往下流?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当孩子通过思考和查阅得出了结论,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奖励以此巩固这种良好的习惯。在此基础上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自已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时间一长孩子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显著提升。

4培养孩子孩的发散思维

平时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父母要鼓励孩子提出不同的见解,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动脑筋的兴趣。父母要教他从各个角度去考虑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父母不要急于求成,而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从最直接、最容易思考的问题入手。当然,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这样的机会无处不在:走在大街上,可以让孩子比较一下两种树木之间的异同,让他去思考这两种到底是什么树。在家里,可以让他去打扫卫生,让他从实践中明白,为什么要先扫地再拖地……从小事开始,然后逐渐加大难度,那么,一个热爱思考、善于思考的独立小男孩自然会站在你的面前!

孩子太听话是不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父母喜欢听话一点的孩子,那么孩子太听话是不是不好?如果孩子太听话,是不是就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很重要,也知道孩子懂得倾听同样很重要,但当这两件事放在一起,一些家长往往就会觉得矛盾了,因为他们可能会说,如果孩子太听话了,是不是就没有独立思考能力了?其实这是把倾听和盲目服从给混淆了,但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倾听和听话是同一个意思吗?

根据脑神经学的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需要声音和画面的双重刺激才能记忆深刻,比方说:当我们给孩子介绍香蕉的时候,会用手指着香蕉,同时说出香蕉这个声音。孩子听到发音,再顺着我们的手指看到香蕉,听觉和视觉信息同时进入大脑,在大脑中加工整合,输送的长期记忆力里,才会记住香蕉这个概念。我们说的倾听就是孩子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而思考是孩子在接受信息后的思维活动,至于独立思考,则是在信息足够充分的基础上所做的更高维度的思考。本质上倾听和独立思考这两者并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它们不仅不矛盾,还可以相互结合。

所以父母不要纠结于听话或者不听话,或者纠结孩子太听话了就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这个问题。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社会规范意识的独立个体。要教育孩子,首先明白倾听是一种礼仪,是对他人的尊重,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别人把话说完。然后有策略地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成果。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孩子的倾听,有能让他们学会使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意见,其实是变相提高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认真倾听,获取充分信息实际上是孩子独立思考的第一步。科学研究表明,从小练习过倾听的孩子,等到上学了,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话,在课堂上听觉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通道,畅通这个通道会使孩子获得更多自我成长的机会,如果孩子小时候练习不充分,长大后反而会使大脑发育迟缓。

那么作为家长要怎么引导孩子倾听呢?首先有懂得倾听的父母,才有懂得倾听的孩子,父母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感受,并及时适当的给出反馈,告诉孩子,我在听你的表达,这样父母的倾听会言传身教影响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自觉地以父母为榜样,学会倾听身边的人了。

此外父母还可以指派给孩子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孩子练着倾听,然后再执行。比如我和萱萱在家游戏结束后,我会用清晰简单的语言给孩子一些指令,比如在收拾玩具的时候我会对孩子说:“来,爸爸和你一起收积木,请你把这几块积木放到筐里,那几个放到抽屉里,这两个放回盒子里”等,我对她说话时需要蹲下来,和她一样高,并看着萱萱的眼睛,给说完指令给她多一点的时间去反应,不要催促或者是唠叨,当萱萱做到时,我都会及时反馈表扬,或者和她击掌庆祝。或者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这些指令变得有趣。比如说,我带萱萱排队时我不说排队,而说:“快来开火车喽”,孩子就会特别的专注于练习倾听的能力。

总结一下,关于倾听在这里我们要破除孩子太听话就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这个成见,要意识到倾听和独立思考并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他们不仅不矛盾,还可以相互结合,要主动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有策略地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成果。

培养思考能力


“你今天一个人洗澡吗?”

“嗯。”

“那么,把手和脚洗干净。”

贝贝洗了好半天,才从浴室里走出来。

“哎呀,你的脸和脖子还是脏的呀!”

“可是妈妈,你不是说要洗干净手和脚吗?”

“洗澡的时候,光洗手和脚怎么呢?”

“那你早说就好了。”

“这些事,不说也应该知道呀。”

“反正,你没有说。”

“这是常规,不说也应该知道!”

儿童的心理分析:

贝贝认为,既然只说了洗手和脚,那么,光把这两处洗干净就可以了。而大人认为这是诡辩,所以批评他也不算过分。

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还很难做到对物“周密思考”,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考虑全面的程度。他的关心只能集中在某一部分。

因此,孩子认为:“既然告诉我把手和脚洗干净,我把手脚洗干净就得了呗。现在我按你说的去做了,怎么又错了?”他的头脑一时转不过弯来。

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是在诡辩。他只是在按自己的逻辑努力进行申辩。不过,他心里倒是感到有点不好意思。

妈妈的高招:

大人对孩子的诡辩有一种不可容忍的气愤心情,不免要责备几句,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是否可以改变一下您的想法。因为您的孩子尚处于只能部分关心、部分理解、申辩部分理由的发育阶段。

他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就要肯定那一部分。您应该对他说:“你按妈妈说的那样,把手和脚都洗干净了,太好了。”以表示对他的正确部分给以承认。如果从一开始就大雷霆,孩子心里会感到不满,他认为“我已经把手和脚洗干净了,怎么还说我……”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睡眠习惯


怎样才能与孩子分床睡觉是很多父母都关心的一个问题。儿保专家表示,父母和孩子分床睡,是一次“断奶”的过程,甚至要比断奶还难,因为这次断奶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断奶”。

尽管过程艰难且令人揪心,但父母们还是要学会培养孩子独立睡眠的习惯。

青少年儿童所助理研究员赵霞说,在孩子幼儿时期,一些父母为了能在夜晚更好地照顾孩子而和孩子同床而眠。可是,当孩子渐渐长大以后,父母们发现想与孩子分床睡觉已经成了一件让人苦恼的事情:孩子不愿意离开父母的房间,父母也不放心让孩子独自睡觉。赵霞表示,让孩子独立睡眠有很多好处,既给孩子独立的机会,又有益孩子身体健康,培养孩子健康的性取向,同时增加夫妻感情交流的机会。让孩子养成独立睡觉的习惯,家长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布置一个孩子喜欢的环境。

父母可以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想像力,和孩子一起布置他的小房间或者小床铺,父母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样,孩子会感到他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自己可以说了算了。这首先是从心理上满足了孩子独立的需要,同时又为孩子创造了单独睡眠的环境。

2.让孩子保持愉快心情去睡眠。

父母与孩子分床睡时,要给孩子创造好心情,尤其在晚上入睡前,可以给孩子讲讲笑话或故事,让他心情放松。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听听轻柔舒缓的音乐,但不要讲鬼怪故事或者听节奏过快的音乐。

3.给孩子找个替代物。

这时如果孩子需要,可以给他找一个替代物。例如,让他抱着妈妈的枕头睡觉,或者抱着自己喜欢的娃娃睡觉等。时间长了,孩子适应了一个人独睡时,父母可撤掉替代物,但切不可操之过急。

4.打开房门,保持空间交流。

孩子开始独睡时,打开他房间的门,父母也打开自己房间的门,让两个小空间连接起来。这样,孩子会感到还是和父母在一个房间里睡觉,只不过不是在一张床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