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姐的女儿小炜今年5周岁了,最近迷上了看国外动画片,虽然不是译制片,但小炜却看得津津有味。张小姐觉得,何不趁此让孩子早点开始学英语呢?但转念一想,自己的英语底子很差,怕辅导不了孩子,报名参加业余少儿英语班吧,又怕太早进入正规的语言学习环境后,反而会抹杀孩子的兴趣。

了解三大障碍

“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在学习英语方面到底存在哪些困难,因为不同的障碍可以寻求不同的解决办法。”英孚青少年儿童学校中国区总教务长Ian说,经调查,3至6岁的孩子学习英语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39%的孩子是缺少语言环境,他们的父母常常困惑:“每星期来上两三个小时的课管用吗?”“我自己英语说得也是结结巴巴的,怎样在家里给孩子制造一个英语环境呢?”

21%的孩子缺乏学英语的兴趣,比如有的家长会说:“我家的宝宝只对唱歌跳舞和玩具感兴趣。”

20%左右的孩子的口语能力会明显落后于其他技能,比如,有的孩子动手做纸工的能力比较强,但一遇到开口说话就害怕。

重在引领兴趣ZJ09.cOM

Ian说,家长如果找到了阻碍孩子很好地学习英语的因素,就能“对症下药”了。6岁前,让宝宝接触英语,关键是要保持对英语的兴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为宝宝挑选专门设计的课堂教学、网上作业、卡通音像资料等。家长的作用则是起一个督促与兴趣引领的作用,并不需要精通英语。

【温情建议】

孩子学习英语时,家长也要表现得很有热情,不能因为自己不懂就待在一旁自顾自做事,最好能参与到孩子的听说读写之中。

在家里营造一个小小英语角,把孩子写的英语短句、小诗和题有英语解说的绘画一一张贴出来,还可把各种有英语名称的小玩具摆放在那里。每天定时和孩子一起到英语角里一起回味一下以往学过的内容。

无意中鼓励孩子尝试用英语短语说一些简单的生活用语,如:早上好、吃饭了、晚安等。平时出门时,看到商店、公园、银行、影剧院等场所,试探问孩子英语怎么说。如果能有机会去动物园的话,那么,各种动物的英语名称,会让孩子“寓学于乐”。

原版的故事书、DVD、VCD等,会对孩子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很有帮助。尽管家长的英语很蹩脚,也不谙熟其中的内容,但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音像、影视资料的快乐。

相关知识

你的孩子是否有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儿童的表现

1、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1)健忘;

(2)动作迟缓、不灵巧;

(3)不考虑时间和场合乱开玩笑、恶作剧,常引起他人的注意;

(4)不能够进行身边的整理,自理能力差;

(5)时间概念差;

(6)袜子、鞋子左右不分,服装不整洁,仪容不整洁(不修边幅);

(7)不能理解游戏的规则;

(8)常忘记值日等。

2、学习方面的特性

(1)不能记住汉字和英语单词的拼法,会读错形状相似的文字,读文章跳行、跳字;

(2)不能按进度进行语文、算术的学习,写字慢、完成作业、考试等比一般孩子需要时间长;

(3)在集体场合下不能理解别人的讲话;

(4)即使能听声音,对关键的音不能接受,常常将单词意思搞错;

(5)不能正确书写,常写镜像文字(反字)、漏字、错字;

(6)文章杂乱,容易搞错介词,只能写单纯的格式化的文章,不能写文章;

(7)对图形的理解、定位困难;

(8)不能理解题意、逻辑思维差,推理判断困难;

(9)说话没有条理,词不达意,对方难以理解;

(10)现在时、过去时概念不清。

3、对人关系方面的特性

(1)不能融于集体,被同学排斥,没有朋友或朋友很少;

(2)从不主动与朋友讲话或邀请朋友玩;

(3)不能连续会话;

(4)不认生;

(5)不加思考,简单地按别人说的去做;

(6)不关心集体,不知道同班同学的名字;

4、运动能力方面的特性

(1)手指不灵巧,不能很好地使用剪万、筷子等;

(2)不能很好地解扣纽扣,系鞋带;

(3)走、跑时手脚动作不自然,常常表现为同手同脚;

(4)对球类运动、跳绳、跳箱等全身运动协调困难。

5、其他方面的特性

(1)容易被人欺骗;

(2)方向感差,常常迷路;

(3)不喜欢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4)容易产生恐慌和不安;

(5)多动,注意集中困难;

(6)内向,害羞;

(7)自我控制差,粗暴;

(8)固执、任性。

看看你的孩子

学习障碍并不是无迹可寻的。细心的家长如果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活动中留意的话,就可能发现许多线索。

有些学习障碍儿可能具有不同类型障碍的多种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是由于“贪玩”、“不用功”、“不长记性”,而是与孩子存在某种学习能力障碍有关的,不应仅根据具有其中的一、两种表现就断定孩子有学习障碍,最好找专家进行咨询诊断后再“对症下药”。以下是三个LD儿的情况,或许对有些家长有所启发。

小帅读小学二年级了,写字经常丢一撇、落一划,部首张冠李戴,偏旁左右颠倒;做数学题更是错得离谱,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把加减符号看反了,再不就是忘记写得数。他的学习成绩经常是班上的倒数第几。老师怀疑他智力问题,可经测试发现他的智商110,属于中上,再经检查,他的视知觉,动作统合能力和视觉记忆能力落后,只相当于学龄前儿童。

小刚是一个机灵的孩子,但学习成绩一般,他在学习上的最大困难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的记不住,下课后完成作业困难;阅读课文较好,但背诵课文有困难,读十遍都背不下来;对文字的理解差,特别是修改句子时错误较多;对应用题的理解困难,经测查,这是听觉记忆能力落后,并影响到听讲质量和概念理解,造成上述种种学习上的困难。

小琪是从小娇生惯养,8岁了连鞋带都不会系。因为她是剖腹产儿,后天爬行和行为训练又太少,他的感觉动作综合协调能力和其他能力只达4岁孩子的水平,造成学习困难,成绩很差。可以说,家长们过分溺爱孩子、过度包办,及早期爬行和运动不足是影响孩子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父母应做的事

(1)评估学习障碍儿时,需要多学科的协调配合,包括医学、心理学和教育等方面。在对学习障碍儿做诊断及评估时,父母应站在协助的立场,除了本身对学习障碍有所了解外,必须提供儿童所有的发育、生活资料以及在家中的生活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使诊断与评估工作更为准确。

(2)父母应了解、关心和帮助学习障碍儿:对于学习障碍儿的生理、心理状况,父母都应详加了解。父母应知道学习障碍儿并非丧失所有的学习能力,因此,如何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学习障碍儿的社交、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情况、父母都应协助了解。学习障碍儿和一般儿童一样需要被爱和关心,但也要避免太过。以免适得其反,变成放纵。

孩子脾气大 多是情绪障碍


近日,本报接到不少家长电话反映,说孩子才三四岁,但是脾气很大,而且容易发怒、暴躁,或者长时间不和周围人说话。心理学专家称,这些孩子的表现都是儿童情绪障碍的典型症状。今年8月,由省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省级几家医院进行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目前4-6岁城乡儿童心理问题患病率达15%,其原因主要是家长期望过大、压力大和过度溺爱造成的,需要进行心理疏导。记者对两个典型案例进行了调查走访,同时请有关专家进行相应的分析。

【案例1】换了幼儿园变成小霸王

今年3岁的男孩军军,半年前因父母工作调动换了一家幼儿园。为了帮助军军尽快适应新环境,老师开始对他很关心,但是随着新的小朋友的陆续入园,老师的关注度逐渐减少。一个月前,老师发现,军军动不动就打小朋友,还抢夺别人的玩具。这个身体瘦弱、个子不高的好孩子,怎么突然变成了小霸王?老师向家长反映后,军军的父母也多次劝说教育,但收效甚微。一周前,军军的父母带他到心理研究中心进行咨询。专家发现他是因为换了新环境,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夸奖,才表现出了这样反常的举动。

建议:在给孩子改变环境前,最好先对一些预期可以考虑到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如跟孩子说,“假如你到了新幼儿园会怎么做?老师不够关心你,你要及时告诉妈妈,妈妈会和老师说。”

【案例2】担心被忽视不去幼儿园

5岁半的乐乐是个人见人爱的可爱女孩,两岁前一直由妈妈照顾。妈妈开始上班后,和乐乐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很多。常常是乐乐早上还没睡醒,妈妈已经出门了,晚上乐乐上床睡觉了,妈妈才回家。

乐乐3岁时开始上幼儿园,平时在家活泼好动的她到了幼儿园却很少说话,甚至逐渐发展到不想去幼儿园。“我平时很少骂她,但是当她做错事偶尔批评她时,她竟哭闹得满地打滚,有几次还差点晕过去。”乐乐妈妈说,孩子的反常举动让她十分担心,可是到医院一检查,却没有任何问题。后来,经过向山医大二院精神卫生科大夫咨询,才知道乐乐的表现是儿童情绪障碍的症状。

建议:3岁开始到入学前正是孩子对家长产生依恋关系的最重要时期,这段时间家长的关注度少了,会影响孩子的很多情绪和行为。乐乐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就是想和妈妈多在一起。家长可以和孩子通过“过家家”游戏模拟当时场景,进而了解孩子的真正需要,逐步诱导孩子正确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另外,要特别注意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需要,并做出明确的承诺和实际行动,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主要因素。

【专家说法】

山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秘书长高青:幼儿期的孩子最需要家庭的关爱,家长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表现,尤其在孩子有一些不寻常表现时,要及时调整思路,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多给予夸奖、鼓励,并且尽量增长孩子不同层面的知识和见闻,扩大孩子的认识范围,让孩子在不同环境下能够顺利适应,健康成长。另外,建议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健康普及课程,给孩子灌输良性的价值观等。

山西社科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赵雨林:儿童期情绪障碍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普遍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爱心。但许多家长存在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教育观念,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背负了父母过多的期望,很容易造成学习压力过重,严重的就会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饮食障碍、情绪障碍、遗尿、多动和抽动(如挤眼等)。

家长首先要正确看待儿童情绪障碍,这种障碍与儿童情绪多变、心理素质不稳定、情感易带有冲动性和易变性有关。

儿童情绪障碍是以焦虑、恐惧、抑郁为主要表现,发病时症状有头痛、头晕、胸闷、憋气、气短等,但体检及各种化验检查指标均正常,并且上述症状的出现可呈反复性和暗示性。

让孩子学习英语的技巧


如今,不少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被送进了英语培训班,甚至几个月大的宝宝也加入进来成为了小小学生。孩子的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父母不惜花巨资报班。然而,如此下来,孩子的英语水平真能有所长进吗?

每个周日,4岁的琪琪都要去某英语幼儿班上课,用妈妈的话说,是让她在国内感受美国的幼儿教育,然后再感受美国的小学教育,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目前,不少家长像琪琪妈妈一样,对孩子学习英语的期望值不断攀升——从让孩子学英语,到学好英语,再到学习地道的英语、体验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他们对孩子的英语学习关注度越来越高,让孩子起步也越来越早:精挑细选培训班,甚至专门为孩子请来了洋家教…

“上班”并非越早越好

因为有了80后家长这个庞大的消费团体,社会上各种英语培训机构扩张的步伐也越来越大,在很多大城市,幼儿学英语培训班已经很普遍了。据报道,在武汉,不少英语培训机构甚至把目光瞄准了3个月大的小宝宝。

0-6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敏感期,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有的语言能力发展得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通常,4岁以内更为关键,这时最好不要给孩子太复杂的语言环境,父母要把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先学好母语,在孩子有了一定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之后,再开始让他接触外语,否则会搅乱其语言系统,造成孩子混淆语言概念,导致语言发育迟缓。

剑桥大学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畅销少儿英语教科书作者、香港大学教授大卫·诺南最近在剑桥大学考试部举办的少儿英语教学国际论坛上提出,欧洲一项针对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少儿学习者的跟踪调查发现,从成年后的英语水平来看,7岁前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和7岁开始学习英语的孩子,水平并没有差距。也就是说,7岁是少儿学习第二语言的一个合适的年龄。

当然,孩子4岁以后,语言发育已经比较成熟,家长可以适当地创设一个学习外语的环境,让孩子接触英语,比如给他听一些录音、儿歌、看原版动画片,能听进去多少就听多少,如果孩子有兴趣跟着模仿,家长可因势利导,不过这完全是游戏性的;5岁以后,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英文故事书,也可以试着让他跟着录音说说,记住画面上的内容,不要求孩子真正认识每一页上的单词和句子。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培养孩子听、说英语的能力,但学习的过程,是比较随意的。学龄前的孩子,仍不适合进行正规的课堂学习。

孩子学英语早,并不一定能学得好。不过,孩子的发音一般在8岁之前形成、12岁左右定型,如果孩子从一开始就能接触到纯正的发音,那么他接触英语越早,越有利于语音纯正度的提升,提高语言的敏锐度和准确性,减少“口音”问题。

外教也有分别

考虑到孩子将来有可能出国深造,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英语发音,希望孩子能说一口纯正的、地道的英语,跟着外教学由于英语因此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很多培训机构也主打外教品牌,开出小班课程或一对一的口语课程;也有家长请外国留学生给孩子做洋家教。那么,外教的教学水平是不是最优秀的?

实际上,家长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外教的教学水平。一般来说,家长们认为外教的发音是无可挑剔的,其实却不尽然。如果这位老师来自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而且讲的是标准的英语,没有地方口音,就如同国内教汉语的老师、能讲一口纯正的普通话,而非湖南普通话、广东普通话,那当然是最好的,能使孩子接触到纯正的发音;而那些来自北欧、非洲或东南亚等国的外教,他们的英语发音本身就有问题,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所以,家长为孩子选择外教的时候,一定要把好两个关:一是语言关,验证外教的出处,如来自北美或英国;二是教育能力关,看他是否具备教师资格,而不仅仅是外国人,他需要懂得幼儿成长发育的很多知识,懂得幼儿心理学,才能很好地施教。然而,目前在国内,具备这样资质的外教是非常稀缺的。绝大多数外教,没有教学经验,而且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和中国孩子的互动上水土不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外教时,首选正规的培训机构,并要求机构出示教师的资格证以及外教的任教经历。切不可不能盲目地以为,给孩子报了外教班或请到了洋家教,就一定能学好业余。就目前而言,少儿学习英语,最佳的老师绝大多数是有过海外求学经历的中国教师。

别迷信高价课

近两年,无论是幼儿英语还是中小学生英语培训都有向高端发展的趋势,每年1-2万元的学费,一些传统的培训机构,也逐渐增加高端的英语培训课程,如外教一对一课程,报价每节课300-500元。

据了解,一方面家长和学生有这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培训机构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在不断翻新。比如,有些英语机构就是把美国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引进来,也有的培训课程引进国外原版教材,采取全浸入式英语教学,没有所谓的“英语”课,而是把英语作为一种载体,授课内容涵盖数学、语文、科学及艺术。同时,教学硬件设备的配置,在同行业中属“顶级装备”,如美国进口的电子互动白板和高科技视听系统。

一些培训机构还开出了VIP小班、中教一对一授课,吸引了不少家长。在北京某英语培训机构,王女士花了1.4万元为4岁的儿子交了一年的精英小班的学费,她很庆幸自己得到了这个名额:“一个班总共招10个孩子,俏得很呢!我如果没有提前预约,肯定报不上名。我想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能接受正规的英语培训,只要是名师授课,孩子学得好,花多少钱我都不心疼。”王女士还告诉记者,她同事的孩子也报了这个班,大家都觉得应该尽早让孩子接触英语,为以后打好基础。而另一名送孩子来学习的家长告诉记者,她这次为孩子报的是一对一的培训班,花了近3万元,因为准备在孩子上完小学后就将其送到国外学习,所以尽早让孩子精通英语。

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持续的出国留学热,使英语培训市场不断升温,“高价”培训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市场需求。那么,“高价”英语培训效果一定好吗?家长们的付出到底值不值?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它因人而异,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培训的效果关键看培训机构的实力。不可否认,个别推出高价培训班的机构的确具有一定的实力,但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也有一些培训机构为了降低成本,聘请英语专业的在校生;而所谓的外教,则多为来自非英语国家的留学生,没有教学经验,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学龄前儿童来说,大可不必选高价课程。学费高,并不意味着学习效果就好。高价培训班,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少数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家长千万不可过分迷信高收费的培训班,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理性选择,擦亮眼睛,选择物有所值的课程;同时,孩子学习外语,家长不应该把希望都寄托于培训班上,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方法比报班更重要。另外,从目前大众消费能力的实际情况考虑,高价培训班也不值得推广。

能力提升最重要

目前,不少孩子从小学低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开始参加各种英语考级培训,如剑桥少儿英语、三一口语和BETS等。为了应付考级,要背好多单词、语法和句型,但孩子们考完就忘,等拿到证书之后,他们还能记住多少?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现状是,从幼儿园到到大学毕业,孩子们需要经历十多年的英语课程学习,虽然四、六级证书已经是铺天盖地,其中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并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语,难道孩子们今天的英语学习只是为了日后获得一张又一张证书吗?

时下的培训班大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过于强调应试。在小学阶段,不少教育机构推出“速成式”课程,以“单词速记”、“过级考试”等特色招生让不少家长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教育的“成就感”。然而,这些课程考什么教什么,以致知识点是零散的,更谈不上科学的体系。到初中阶段,培训班的英语课程难度增大、词汇量猛增、语法知识增多,而学生能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又很有限,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能力的提升。二是完全凭着兴趣学,课堂上热热闹闹,孩子学得也挺高兴,但对培养孩子的英语素养很难说有实际的帮助。特别是“60”、“70”后的家长,大多深受“哑巴英语”之害,尤其重视孩子的听说能力,而有些英语培训机构为迎合这部分家长的心理,片面夸大某些单项技能,致使孩子从小就在“读”、“写”方面出现“瘸腿”。少儿期是一个人智慧成型阶段,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都在这个时期形成。因此,优秀的英语教育应该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规范的语音语调;培养他们用英语交际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大胆开口说英语和正确使用英语的习惯;训练孩子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直接用英语思考的习惯,而不受到母语的干扰,“英汉互译”,而不是单纯用单词量或考试成绩来衡量孩子的英语水平。家长也应该把关注点放在提高孩子的英语能力上,而不仅仅是高分和证书。

中国幼儿网小编总结:为了让小孩子们能够学好英语,家长们真是费劲心思,但最终的结果也往往未必会如自己所愿,让孩子学好英语,最重要的是看方法,英语是否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等等,希望此篇文章可对父母开展孩子的英语课程有利!

宝宝学习说话的三大禁区


宝宝到了牙牙学语的阶段,爸爸妈妈也开始卖力地对宝宝进行语言攻势。但并非所有的话都是宝宝可以照单全收的,在教宝宝学说话的过程中,还是有禁区的哦。

禁区一:过分满足造成宝宝语言滞后

父母类型:热心帮忙型

犯禁表现:宝宝,是要喝水吗?妈妈给你拿。不少父母过分满足宝宝的要求,若宝宝指着水瓶,家人立马领会宝宝这是想喝水了,于是把水瓶递给他。

犯禁的害处:爸爸妈妈过度满足宝宝要求的方法使宝宝的语言发展缓慢,因为他不用说话,家人就能迅速明白他的意图,并达到他的要求了,因此宝宝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破禁办法:当爸爸妈妈从宝宝的行为举止中发觉宝宝想喝水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空水杯,他拿着空水杯,想要得到水时,会非常努力去说水。你可以做此尝试,当宝宝把自己喝水的想法落实到语言上,变成水字时,仅仅这一个字,就会让他欢欣鼓舞。

禁区二:过多使用叠词限制宝宝语言发展

父母类型:过分迁就型

犯禁表现:宝宝,饭饭了!宝宝看,那是狗狗,那是花花用叠词和儿话说话是宝宝语言特定阶段的表现,一些爸爸妈妈却随着宝宝一起说起了儿话。

犯禁害处:宝宝用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家长却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破禁办法:宝宝语言发展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爸爸妈妈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当宝宝伸出双手说,妈妈抱抱。妈妈就应该给宝宝一个热情的拥抱,并说,妈妈来抱宝宝了。用正常的交流方式,尽量缩短宝宝叠词或者儿话使用的时间。

禁区三:模仿宝宝的可笑发音造成错误暗示

父母类型:将错就错型

犯禁表现:宝宝在刚学说话的阶段,常常会有一些可笑的不准确的发音,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有些爸爸妈妈觉得好玩,于是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以博一笑。

犯禁害处:宝宝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是因为宝宝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完全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如果父母将错就错学习宝宝的可笑发音,那么宝宝就会得到错误暗示,认为自己的发音是对的,这种错误的发音可能会因此很长时间难以改变。

破禁办法:爸爸妈妈不要学宝宝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宝宝的发音自然会逐渐正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