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专家指出,宝宝的手指越灵活,宝宝就越聪明。那么在早教中,父母如何帮助未满周岁的宝宝活动双手呢?

日本有位学者曾说过:“如果想培养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由于手指的活动而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就能促使全部智能的提高。”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每一块肌肉,都在大脑皮层中有着相应的“代表区”,而手指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又占据了较为广泛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神经中枢都是由神经细胞群组成。当一个人的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能够激发这些细胞群的活力,使动作和思维的活动能保持有机的联系后相互对应。

因此,手的动作越复杂,就越能积极地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难怪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并且,还把手比喻成大脑的“老师”。那么,未满周岁的儿童怎么活动双手呢?

父母可以在孩子睡醒后的活动时间里,给孩子递一些彩色鲜艳的易于拿、抓的玩具,让小婴儿练习抓、拿的准确性。有人在托儿所里曾作过这样的实验,把未满周岁的婴儿分成两组:一组有意识地让婴儿进行抓、拿等训练,另一组任其自然发展。结果无论是反应能力还是理解能力,前一组都比后一组强得多。

所以,无论是婴儿的父母,还是托儿所的老师,都应该重视宝宝这个时期手指的锻炼,以提高婴儿的智力。

延伸阅读

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


“我儿子快两岁了,可是只会叫妈妈,真是急死人了,怎么办啊?”陈女士非常着急。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为什么有的孩子说话晚呢?难道真的是“大器晚成”?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

陈女士的儿子白净粉嫩,眼睛大大的,是个可爱的乖宝宝。但有件事情让家人一直担心,那就是他快两岁了,还是不会讲话,高兴的时候就“嗯嗯”地叫,说不出一个完整的词。看着不少和他同龄甚至比他还小几个月的孩子,都已经能说会道了,家人急坏了。

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说话晚是“大器晚成”,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其实,这是没影的事,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专家表示,小宝宝到了1岁左右就开始牙牙学语,说几个简单的词句,如果到了两三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医学上就称为言语发育迟缓。言语迟缓的原因很多,通常影响孩子说话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家庭原因。

从生理上讲,如果孩子的听力本身有问题或发音器官不正常,会导致无法正常发音,比如,孩子若出现舌系带过短、唇裂、腭裂等异常,就会出现发声气流走向失常和发声协调困难,影响发音;如果孩子有听力障碍,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如果孩子得了孤独症,或者是智力低下,也可能不会说话。

不过,大多数孩子不肯说话是由家庭环境造成的。有些父母经常把孩子不会说的话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听,就不愿开口了;也有极少数家长,强迫孩子说话或把孩子发音不准当笑料,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变得不肯开口。

另外,孩子出生后一直听着方言长大,孩子周围的成人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孩子学普通话可能会有发音不准的现象。

如何让宝宝越睡越聪明


高质量的充足睡眠是维系一切正常生理机能的保障,对于小宝宝同样如此。据国外某项调查显示:婴儿每天睡眠充足与否,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呈正相关。如果睡眠不足,大脑疲劳长时间得不到恢复,将会导致反应迟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

睡眠与智力发育的关系

睡眠对婴儿的智力发育作用重大。科学研究发现,婴儿在熟睡之后,脑部血液流量明显增加,因此睡眠还可以促进脑蛋白质的合成及婴儿智力的发育。宝宝如果睡得很好,醒来时精神也会好,白天就能接收更多的信息。如果他睡得不好,醒来时状态不好,不易接受周围的事物。

一个儿童睡眠一天需要几小时和另一个儿童需要几小时是不完全相同的,不要横向比较。

孩子睡眠时间和同龄小婴儿相比,是有一定差别的。一个孩子的睡眠够不够不完全看睡眠时间的长短,还要看对他的身长、发展、智力有没有影响。最好开始半个月到1个月测一下身高、体重,以后两三个月测一次(如果他还是睡得少的话),看看他与同龄婴儿相比是不是差不多。小婴儿睡眠不足,很快就会反映在发育上。另外,也可以到保健部门去测查一下智力,看看有没有影响。

宝宝趴着睡觉长智力?

根据《小儿科医学》报告,研究人员对350个健康宝宝进行睡姿研究,发现趴着睡的宝宝智力发育较快,但是躺着睡的宝宝也能够慢慢赶上趴着睡的宝宝。但是趴着睡容易突然窒息,躺着睡则安全无虞。

那么,到底要让宝宝怎么睡,才会聪明、健康又不会突然窒息呢?研究人员建议,晚上睡觉时,最好让宝宝们躺着睡。

白天午睡或有大人照顾时,再把睡姿调整成趴着睡的状态。宝宝的睡觉房间最好保持适当温度、湿度和光线,宝宝才会睡得又香又甜。

宝宝趴睡的好处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就是腹部朝内,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势,这种姿势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所以宝宝趴睡时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不易惊醒,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趴睡还能使宝宝抬头挺胸,锻炼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促进宝宝肌肉张力的发展。趴睡还能防止因胃部食物倒流到食道及口中引发的呕吐及窒息,消除胀气。

哪些宝宝不适合趴睡

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喘鸣、肺炎、感冒咳嗽时痰多、脑性麻痹的宝宝,以及某些病态腹胀的宝宝,例如患先天肥大性幽门狭窄、十二指肠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胎便阻塞、坏死性肠炎、肠套叠和其它如腹水、血液肿瘤、肾脏疾病及腹部肿块等疾病的宝宝,不适合趴睡。

哪些宝宝很适合趴睡

患胃食道逆流、阻塞性呼吸道异常、斜颈等的宝宝,可以尝试趴睡,以帮助缓解病情。下巴小、舌头大、呕吐情形严重的小孩,必须趴睡。另一种状况要特别注意,幼儿有痰时,常常会呕吐,一旦有呕吐,要让幼儿趴下,使食物流出,才可再躺下,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仰睡的姿势最为安全

对婴幼儿来说仰睡的姿势最为安全,小宝宝的脸部朝上,口鼻可以直接接触空气。

另外,有些容易溢奶或呕吐的宝宝,在仰睡时呕吐物可能回呛而阻塞呼吸道,甚至吸入肺部而发生危险,可以选择侧睡。

如果到两三岁孩子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就不必强求睡姿了,但床垫和枕头不能太松软。

夜间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一定要保证宝宝夜间持续睡眠时间,避免人为地过多打扰宝宝睡眠。

手舞足蹈是浅睡眠

很多家长不理解,宝宝晚上睡觉时总喜欢哼哼,有时还会突然挥舞手脚。

据专家介绍,这现象表明宝宝处于浅睡状态,并不影响健康。婴幼儿时期浅睡的时间比较多。

比如刚生下来的新生儿,一个睡眠周期差不多45分钟左右,有一半的时间在浅睡,有一半的时间是深睡。浅睡的时候,小孩表现为有一些微笑,或者噘噘嘴、做一些鬼脸,呼吸不均匀,胳膊腿动一动,有时哼哼有点声音,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大人浅睡的时候一般在做梦,小孩也可能在做梦。

在浅睡的时候,实际上他白天看到的、听到的一些东西在大脑里储存,也是帮助大脑的发育。白天刺激不够,做梦的时候也可以接受这些刺激。

白天睡得少怎么办?

1、早上让他有多种体能活动,消耗一些体力。

2、睡前半小时少兴奋,不玩活动性游戏。

3、让睡觉的地方尽量安静,拉上窗帘。

4、在中午只睡一觉。把他抱上床,拍拍、哼哼,不说话。

夜间睡得不踏实怎么办?

1、睡前洗个热水澡,改变一下身体的状态。

2、把屋内的灯光调暗、关掉电视机、把可以分心的东西拿开。

3、看看被褥的温度是否太冷、太热,这很重要。

4、最好让他一个人睡小床,小床就放在大人床旁边,好照顾,又使他有安全感。

5、尽量安静,拉上窗帘。

6、拍他上床,拍拍、哼哼,不抱他起来。

7、睡前不玩兴奋的游戏。

8、多陪他一会儿,等他睡踏实了再离开。

9、夜里醒一两次是正常的,可以拍拍他、哼哼,但是不要抱他起来,因为一抱起来就有放下的问题,反而会使他全醒了。

睡眠还促进幼儿长高

受访专家:郑东旖(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主治医师)

3岁以后的孩子精力旺盛,睡眠时间比婴幼儿期要短,每天不午睡,睡眠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保证,所以要特别注意孩子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孩子要长高个儿和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关,生长激素在一天之内不是均匀分泌的有它的分泌高峰,生长激素一般在晚上10点以后特别是到11、12点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孩子处于深睡眠的状态,生长激素就会达到很好的分泌高峰,比白天的时候分泌量要多达5—7倍。

尽管孩子精力很旺盛,我们一定要培养其良好的睡眠习惯,最好晚上21点洗漱,为上床做准备工作,21:30之前上床睡觉,21:30—22点之间最好能睡着。孩子经过一个小时的熟睡状态到23点、24点生长激素也到了分泌高峰,这样对于孩子长高个有一定促进。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一定的道理,很多家长由于上班的关系回来比较晚,一天没有见到孩子,希望和孩子亲热一下逗逗孩子非常激动,有的孩子11点左右开始入睡,长期下去尽管可能早上能够睡到9点保证了10个或者12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是长此以往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尽管睡眠时间是够的,但是质量不保证,而且对孩子的身高有一定的影响。

总体来说我们希望儿童期的孩子每天保证睡眠应该10—12个小时,上小学以后每天保证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左右才可以。

在春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古人有一句话“能睡的娃娃能长大个”,也是这个道理。

前面讲过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最高,所以我们的孩子必须保证充分睡眠,晚上21:30之后最好能够睡着。

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科学吗?


陈女士的儿子白净粉嫩,眼睛大大的,是个可爱的乖宝宝。但有件事情让家人一直担心,那就是他快两岁了,还是不会讲话,高兴的时候就“嗯嗯”地叫,说不出一个完整的词。看着不少和他同龄甚至比他还小几个月的孩子,都已经能说会道了,家人急坏了。

有的家长还认为,孩子说话晚是“大器晚成”,孩子说话越晚越聪明,其实,这是没影的事,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小宝宝到了1岁左右就开始牙牙学语,说几个简单的词句,如果到了两三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医学上就称为言语发育迟缓。言语迟缓的原因很多,通常影响孩子说话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家庭原因。

从生理上讲,如果孩子的听力本身有问题或发音器官不正常,会导致无法正常发音,比如,孩子若出现舌系带过短、唇裂、腭裂等异常,就会出现发声气流走向失常和发声协调困难,影响发音;如果孩子有听力障碍,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如果孩子得了孤独症,或者是智力低下,也可能不会说话。

不过,大多数孩子不肯说话是由家庭环境造成的。有些父母经常把孩子不会说的话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听,就不愿开口了;也有极少数家长,强迫孩子说话或把孩子发音不准当笑料,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变得不肯开口。

另外,孩子出生后一直听着方言长大,孩子周围的成人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孩子学普通话可能会有发音不准的现象。

盲目剪“舌筋”伤身又伤心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不说话或者说话迟,是因为舌系带太短。“舌系带”俗称“舌筋”,当我们张口将舌抬起时,可以看到一条小的系带系在舌和口底之间,这就是“舌系带”。正常“舌系带”可使舌头活动自如,舌尖可自然地伸出口外,或向上舔到上腭。在新生儿期,“舌系带”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在舌的发育过程中,舌系带逐渐向舌根部退缩,舌尖逐渐远离舌系带。

多年来,在民间一直有着这样的观点,“把舌系带割掉,孩子说话早”,记者从几家医院了解到,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过来要求做手术割掉“舌系带”,孩子的年龄大多在一岁半到三岁之间。

专家说,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能不能说话,说话是迟是早,和舌系带并没有关系。婴幼儿“舌系带”稍短,不应认为就是不正常,最好观察到两岁以后。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说话不清楚,盲目让孩子接受“舌系带”手术的做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创造机会让孩子“金口常开”

排除了疾病的原因之外,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注意训练孩子的说话意识。比如,对孩子的要求要延迟满足,尽量让他说出来,再把东西给他;把孩子说话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如“宝宝接球”,每天穿衣服时说“宝宝伸胳膊”、“脚丫出来了吗”,以便孩子把脚丫、胳膊、腿联系起来;创造与小朋友社交的环境,让大小差不多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言;对大一些的儿童,应加强语言训练,给他们创造语言交流的机会,鼓励小宝宝说话、唱儿歌、讲故事等,在他们说话时不要随意打断,对言语中的错误要耐心纠正,使他们不仅“金口常开”,而且能够“口若悬河”。

宝宝“人来疯” 越打骂越厉害


相信很多妈妈都遇到过这个尴尬的场面:每当家里来客人时,宝贝简直就像换了个人,不是无理取闹,就是大声喧哗,怎么制止都不行,弄得做父母的很难堪,不知如何是好。

宝贝为何喜欢人来疯,该如何解决呢?

*妈妈烦恼:懂事孩子见到客人就闹腾

乐乐是个4岁的男宝宝,平时还算懂事。可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就不一样了,一会打开电视,把音量放得最大;一会上窜下跳,模仿动物的叫声;一会抗着玩具枪,对着客人就是一阵“哒哒哒”……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来疯”,无论妈妈如何威胁和利诱都不起效果。如果爸爸对他动粗动武,他会闹腾得更加厉害,令人尴尬不已。

专家解读:“人来疯”是需要关注的表现

宝贝随着自我意识的增长,即使在家里来了客人时,也希望有人注意他的存在,于是就采取了不恰当的表现方式。比如大声喧哗、任性、不听话等方法来引起父母、客人关注这种过度的表现,俗称的“人来疯”。父母如果能恰当处理不仅可以使宝贝表现得既有教养又不失活泼,同时也能与客人交流中也增长了社会交往能力。

*宝贝为何喜欢“人来疯”

1、宝贝渴望被关注

当家里来了客人时,父母的注意力就会由宝贝转移到客人的身上。宝贝们会感觉被忽视,他们会用自己的一些方法得到关注,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注意。由于受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这些方法往往不太恰当,所以就会出现“人来疯”的现象。

2、客人到来对宝贝而言,是一种新鲜刺激

客人的到来,对宝贝也是新鲜的刺激,例如客人的表扬常常让父母感到高兴,宝贝能敏感地发现这种场景的互动,就会越发得意。再者,有时当大人开始谈自己的话题时,没有给宝贝明确的停止“疯”的提示。

3、宝贝的天性在日常的生活中受到压抑

而一旦客人来了,宝贝如同得到特赦,把平时的欲望用胡闹的方式宣泄出来。而父母经常为了暂时的安宁满足宝贝的无理要求,这在宝贝心里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宝贝慢慢地觉得客人来了,父母就会纵容自己胡作非为了。而有的情况恰恰相反,有的宝贝从小受到过分的溺爱,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自私的心态,在客人面前可能表现得尤为强烈。

4、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

有不少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平时很少有机会带宝宝出去走走,宝宝待在家里总是和家人、玩具、电视打交道,交往圈子窄。当家中有客人时,他们就会感到好奇、兴奋,希望客人能注意到自己,就会做一些异常的行为,比如说话比平时大,比平时都粘你等等,一旦被注意到便想尽办法表现自己,也许心里知道会因某些不当行为受到批评,但他们仍然感到满足。

*对付“人来疯”宝宝父母可以试试这样做

1、教给宝贝待人接物的一些礼仪和技巧

父母们不妨在平时多培养宝贝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抓住宝贝的关键期,因势利导,培养宝贝礼貌待人的品德。比如如何正确有礼貌地称呼人、如何热情地招呼客人、如何正确地运用礼貌语言……要让宝贝知道,拥有良好仪态,彬彬有礼、落落大方的孩子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喜爱与关注。

2、和宝宝一起制定规则

告诉宝贝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招待客人,但却不能乱跑乱喊。客人来之前,可以先向宝宝介绍一下来人是谁,“宝贝,想一想待会儿你要请他们到哪里坐?”客人来了以后,可以让宝宝帮着端一些糖果点心,这样他就不会感到被冷落了,会让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参与招待客人。刚开始可能还会违反规则,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情况就会好很多。

3、给宝贝创造正当表现的机会

宝贝希望得到大人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创造机会,让宝贝正当地表现自己,例如让宝贝背诵一首唐诗或者让宝贝弹一曲钢琴,然后给宝贝一个明确的停止的提示。就可以把宝贝的表现欲引上正道,而不再搞“人来疯”了。

4、让小宝贝参与到与客人的谈话中来

可以把宝贝介绍给客人,让宝贝多和客人谈话,多从有益的方面夸奖鼓励宝贝,宝贝自然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如果让宝贝在父母和客人的交谈教育中知道什么样才是受欢迎的乖宝贝,“人来疯”的非正常举动自然就会收敛。

5、适当转移注意力

当家里来了客人之后,爸爸妈妈不妨想方设法转移宝贝注意视线,比如:先让宝贝帮助招待客人,然后拿出宝贝最喜欢的故事书进行阅读;背诵唐诗、儿歌;绘画;做手工;给客人唱歌、跳舞;陪同客人观看喜欢的动画片;陪同客人欣赏音乐等等。这样安排,宝贝有事可做,而且满足了宝贝的表现欲,当然不会“人来疯”了。

*爸爸妈妈千万别踩这些雷区

1、切忌采用粗暴的教育方式

父母不能单纯地用打骂的方式解决“人来疯”,因为宝贝的目的不外乎为引人注意,即使是被打了,目的也达到了。下次再有客人来时还会采取这种方式。所以你这样当着客人的面惩罚宝贝,宝贝觉得很没有“面子”,会感到羞愧甚至会反抗。宝贝是无辜的,宝贝也有自尊心,也需要尊重他的人格。

2、不要忽视宝贝

很多家庭当客人来的时候,都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客人身上,觉得宝贝是个累赘,喜欢把宝贝支开。这让宝贝觉得自己受到了忽视,渴望受到注意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宝贝当成一个独立的正在成长的个体给予尊重和引导。

*家有“人来疯”网友妈妈来支招

奇奇妈:多和宝贝进行交流

宝贝有段时间“人来疯”的情况特别严重,以前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和宝爸只是一味地指责和说教,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加重他的逆反心理。后来我改变了方式,拿出更多的时间给宝贝讲故事,做游戏,并针对性地讲一些有礼貌的小故事。渐渐的新方法见效了,每回客人来,我们给他适当的关注和表现,比如看看他画的画儿,或让他讲个小故事。有了关心和认可,宝贝“人来疯”的情况治好了,人人都夸他是个有礼貌、懂事的小宝贝。

芯芯妈:平时多带宝贝与外界接触

芯芯属于多血质外向型的宝贝,活泼且表现欲很强,很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但是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尺度,以至于成了人们眼中的“人来疯”。对于宝贝的“人来疯”,我觉得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是一个年龄段宝贝的特点。我的办法就是平时多带宝贝与外界接触。比如经常带她去公园、郊游、听音乐会、看儿童剧的演出等,丰富宝贝的生活,以满足宝贝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客人来时,让她模仿剧中的表演,既满足了宝贝的表现欲,也让宝贝明白当客人拜访时自己什么样的表现妈妈是喜欢的。

桐桐妈:教宝宝待人接物的礼节

“人来疯”,我家宝宝也有过这个阶段,一见到人就兴奋得不行,被他闹的我们跟客人根本就无法正常的交谈。刚开始时,也大声斥责过他,但没有效果,搞的我们都很无奈。后来我查看了很多资料,原来“人来疯”并不是什么很严重的错误。只是因为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这样做是想吸引别人的注意。于是开始着重的教宝宝待人接物的礼节。告诉宝宝怎么样做是讨大家喜欢的,怎么样是不让人家喜欢的。现在客人来家里做客时,宝宝都会大声的问好,来的客人都很喜欢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