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胎教

2020-12-28 五个月胎教 九个月胎教 七个月胎教

4-6个月宝宝学数数不可太急。

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尽快自主自立。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之前,一定要遵循其内心的发展规律。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4-6个月宝宝学数数不可太急”,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孩子死记硬背,或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内容过于复杂,让他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从而对小学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让好事变坏事。

要寓教于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游戏化,让孩子易于接受,把教育惯穿到儿童中,和生活起居、游戏玩具融为一体,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例如,每天早上穿衣时一件件的数,让孩子渐渐学习数数;或念有数字的儿歌给孩子听,如:12345,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

就这样边念边数宝宝的手指,宝宝很有兴趣,慢慢就理解了。

在孩子对数字有所感觉的基础上,再进行简单的加减法。

不要让孩子去记什么公式、表格。让孩子自己学会主动地去做,比如:在吃点心时,先数给孩子看,一共有几块,边吃边数,少了几块,这样的训练,孩子觉得是在做游戏,渐渐学会简单的加减方法。但是这种用实物进行的数学教育,不能强化,不能复杂,点到为止,以防止孩子进入小学后养成用实物的习惯。

对于不喜欢计算的孩子,那就大可不必勉强他,增加他的负荷。只需指导孩子正确数数,即可。妈妈们不用担心,进入小学后,在老师正规系统的教育下,你的孩子会和别的孩子一样聪明的。

延伸阅读

4首数学儿歌,宝宝轻松学数理


1、珠算读写数

小小珠算真神奇,读数写数最容易。

四位一级是关键,读写都从高位起。

级前中0读一个,级末有0不读起。

亿级万级仿个级,读完后面加单位。

一级一级往下写,珠不靠梁0占位。

2、多位数比大小儿歌

多位数来比大小,

位数多的数就大,

位数少的数就小。

位数相同比大小,

先从最高位来比,

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最高位小的数就小,

万一最高位数相同,

只有再比第二高位,

如此依次比下去,

数的大小定知道。

3、乘法口诀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四只青蛙四张嘴,扑嗵扑嗵跳下水。

4、四舍五入法儿歌

四舍五入方法好,近似数来有法找;

取到哪位看下位,再同5字作比较;

是5大5前进1,小于5的全舍掉;

等号换成约等号,使人一看就明白。

数学启蒙 给宝宝数数123


数学启蒙的3个任务

任务1:建立数概念

1.口头数数

孩子过了1岁,很多妈妈就开始教他数“1、2、3……”这种简单的模仿与记忆,是孩子理解数字的基础。

2.给物说数

在口头数数的基础上,建立数与物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做到口手一致地点数。当孩子边点数实物边正确说出数词时,他的手、眼、口、脑需要协同一致活动。

3.按物取数

即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这是对数概念的实际运用。它首先要求孩子能记住所要求取物的数目,然后按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

4.掌握数概念

在数数过程中,孩子掌握了个位数的数列规则,慢慢体会,归纳推理,逐渐运用这种规则来进行信息加工和计数,如发现了数字的排序规则,而自然会数11、12、13……19。

最初的加法与减法也起源于数数。比如,孩子有时候在数数时不再从1数起。如果给他们两堆糖果,告诉他们其中一堆有3个,问他们加上另一堆一共多少,他们就能从3开始数起,一直到把另一堆数完。一段时间以后,他们还能举一反三,通过倒着数数看拿走几个之后还剩几个。这就是萌芽状态的加法与减法。

TIPS:

数概念,包括理解——

*数的实际意义,如3是指三个物体;

*数的顺序,如2在3之前,3在2之后,2比3小,3比2大;

*数的组成,如3是1+1+1、1+2、2+1组成的。

任务2:认识与体验数、量、形、空

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数、量、形、空构成的,这四个概念也是数学的一部分。

TIPS:

数——唱数、点数,认读数字,理解数、量的概念,数与量的对应、集合等。

量——理解等于、多少、长短、高低、粗细、厚薄等量的概念,初步形成比较、分类、排序等概念。

形——认识基本的图形及其特征。

空——了解左右、上下、前后,今天、明天、昨天等基本时空概念。

1.认识数与量的传递关系

孩子在玩套桶这类玩具时会发现,第一个桶比第二个大,第二个比第三个大,那第一个肯定比第三个大。这就是数学上很重要的数量传递关系。家长可以有意识让孩子通过游戏和操作去体验、注意到这种现象,并尝试推理与判断这种数量关系。

2.建立图形守恒的概念

很多孩子看到等边三角形,能认出这是三角形,但看到钝角三角形,可能就认不出来了。这就需要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三角形,他才能慢慢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建立图形守恒。

3.认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

站成一个竖行的3个人,第二个人在第三个人的前面,但相对于第一个人,第二个人又是在他的后面。大一些的孩子就会发现这很有意思,而小一点的孩子往往只能以自己为中心,来分辨方位。随着思维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孩子才会理解这种相对性。

任务3:建立数学思维

在数学启蒙中,孩子掌握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发展的实质在于思维结构是否发生了改变。

学习数学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并且,数学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它更在于孩子要有积极的思维热情,能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

体验到数学思维的乐趣,这才是孩子所需要得到的最重要的能力品质。所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孩子终身发展受益的关键所在。

数学启蒙的3个方法

方法1:从生活中学习

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孩子很难理解。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数学启蒙。吃饭时,边摆餐具边说:“每人一双筷子,一个碗。”孩子会获得量词的概念;晾衣服时说:“爸爸的衣服大,宝宝的衣服小。”孩子有了大小的初步概念。家中的电话号码、门牌号、日历等都是数字的展现,孩子看在眼里,也会默默地吸收。

方法2: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在数学教育里,我们必须强调行动的角色,特别是幼儿,操作实物对了解数学是不可缺少的。”孩子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建构数学的概念。孩子去触摸、感觉、探索,有了亲身尝试后,就能将抽象符号概念化,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比如1+2=3中,1、2、3等数字对孩子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分别拿出1块和2块巧克力,让他摸到,并将它们数一数,看到这些巧克力如何变成了3个,那么他就能清楚并真正了解1+2=3的意义了。孩子数数也不能单凭口头数,必须要有相对应的物体排列、口念数词和手点物体三方面同时进行。

方法3:按照年龄发展特点学习

孩子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

0-1岁

1岁前的宝宝看似还不可能接触到数学,但他们此时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父母可以培养宝宝的手指精细动作,为以后动手操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6个月以后教宝宝用手指着物体说出名称,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等,都可以建立手脑协调。喂奶时告诉宝宝:“这是一瓶奶,宝宝要一口一口地喝。”这就是最初的数学经验。

亲子数学游戏:

1.被动手指操

妈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按摩宝宝的手指,将语言、动作和数字结合在一起。

儿歌

一只手,五指头;

大拇指,二拇弟;

中指楼,四兄弟;

十妞妞,五小弟。

2.拿积木

在宝宝面前放三块积木,妈妈先取一块,说:“我取第一块。”然后试着让宝宝取,宝宝拿起来了,妈妈再说:“宝宝取第二块。”妈妈再取再说:“我又取第三块。”

1-2岁

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学说跟数字有关的儿歌,玩串珠、套桶、搭积木等玩具来感知数。父母也可以教孩子数数了,但不能操之过急,孩子能跟着说就可以。

亲子数学游戏:

1.摆摆齐

拿三个相同的物品,比如三个橘子,让宝宝横排摆放整齐,并从左向右逐一点数:“1、2、3,这是三个橘子。”

2.比比高

宝宝和妈妈比比高,妈妈高,宝宝矮;宝宝和爸爸比比高,爸爸高,宝宝矮;妈妈和爸爸比比高,爸爸高,妈妈矮。让宝宝认识高和矮。

2-3岁

2岁后,孩子身体迅速发育,自我意识开始建立,总是表现出我会做、我能做,这期间记忆和思维都在直接与事物的接触中进行,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这一时期的数学启蒙,以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为主,同时通过儿歌、数数等,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并通过动手操作的游戏建立比较、分类、排序等基本心理运算结构。

亲子数学游戏:

1.数数歌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口语训练和手指动作同时进行。

我的一双手

妈妈有,宝宝有,我们都有一双手,

左一只,右一只,每只都有五指头。

大拇哥翘一翘,二拇哥勾一勾,

伸出双手拍一拍,攥起拳头高高举。

2.数字卡

用带有数字的卡片和宝宝进行互动识数游戏。妈妈随机取一张数字卡,宝宝说出上面的数字;再换宝宝举卡,让妈妈说。

有研究表明,3岁半左右的孩子才会对数量比较敏感;蒙台梭利也发现,孩子在4岁左右出现“数学敏感期”,会对数学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极大的兴趣。因此,3岁之后就迎来了数学教育的大好时机,但如果3岁前的数学启蒙进行得比较好,就会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4-6个月宝宝开始咿呀学语


“朵朵,叫爸爸,叫个爸爸好不好?爸——爸——”方建业充满疼爱地和女儿交流着。“小方,我可很久没见你这么温柔了,我很嫉妒啊!”旁边的陈蓉有点吃女儿的醋,撒娇地对方建业说。“在我这里,你早就退居二线啦!”方建业说完,继续逗女儿:“爸——爸——”在他的启发下,朵朵的小嘴慢慢的叫“ba——ba——”。这一发音可了不得,把方建业乐的差点跳起来:“朵朵会叫爸爸了,朵朵会叫爸爸了。”

4~6个月的宝宝,能比较明确的对周围的人的声音作出反应,听到声音就会将头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眼睛似乎寻找说话的人,偶尔还会发出轻轻的笑声;看到妈妈时,脸上会露出甜蜜的微笑,嘴里还会不断地发出咿呀地学语声,似乎在向妈妈说着知心话。

您知道吗?

随着听力水平和模仿能力的不断提高,宝宝会逐渐进入了“咿呀学语”阶段,也叫“牙牙学语期”,这是儿童学习语言必然经历的过程。

☆发音并非知心话。

4个月以后,宝宝清醒或精神饱满、心满意足的时候,总会滔滔不绝地重复发出各种声音。发出的声音多是各种简单的辅音和元音,如“ma—ma—ma”、“da—da—da”、“bi—bi—bi”等。如果父母跟着说“ma—ma”,宝宝还会回应地说“ma—ma—”,如此的一唱一和很让人开心,爸爸妈妈还以为宝宝是在和他对话。事实上,宝宝的这些声音只是宝宝的探索,是不小心发出来的,而且并无实在的意义;他还不明白“妈妈”是什么意思,咿咿呀呀所说也非知心话,父母的高兴只是自我陶醉。

☆模仿和学习很重要

宝宝的咿呀学语会让他体会到无限的乐趣,于是不停地发声,这样的声音让爸爸妈妈感到高兴,情不自禁地给予回应。这样的唱和在无形之中对宝宝学语起到了强化作用,会使婴儿从没有意义的咿呀学语过渡到富有意义的说话。

这个月龄的耳聋的婴儿也会像正常婴儿一样的咿呀学语,可因为听不到自己和别人发出的声音,发音的兴趣就会消失,语言的发展因此而受到了限制。由此可见,模仿和学习对宝宝的语言发展很重要。

☆说笑与哭闹都是训练良机

宝宝已能发出较多的自发音,并能清晰地发出一些元音的时候,是父母培养宝宝的发音的好时机。宝宝情绪愉快时多与宝宝说笑,能促进宝宝发音和语言发展,而宝宝哭的时候也是不可错过的训练机会。有时宝宝哭个不停,哭泣时,妈妈可以轻轻抱起宝宝,用手指在他嘴上轻拍,让他发出“哇、哇、哇”的声音,也可以将宝宝的手放在妈妈的嘴上,拍出“哇、哇、哇”的声音。这可以作为宝宝发音的基本训练,也可促进宝宝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插入哇哇哇)

☆最家常的训练

我们生活中,就地取材就可以对4—6个月的宝宝进行一些口腔肌肉协调性的训练。

使用吸管:可以教宝宝用软吸管喝水,让孩子把嘴唇的力量集中在距离吸管头部半寸的位置上,鼓励他多用力。

吸面条:经常给孩子做一些意大利面或者是手擀面作为辅食,可以让孩子用手抓着吃,然后用嘴把面条吸进去。

余博士温馨提示

1.教宝宝发音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和孩子同样的高度,让他能够看到你的唇型。

2.和孩子说话或给他讲故事,要注意情绪的渲染,最好声情并茂。

3.看重孩子的发音的准确与否还为时过早,重在练习。

4岁4-6个月宝宝爱看的书


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4岁4-6个月宝宝爱看的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4岁4-6个月宝宝爱看的书

绘本名称:《彩虹色的花》

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

绘本内容简介:

早春的一天,雪还没有化掉,在原野上突然开了一朵彩虹色的花。终于能见到太阳了,她十分高兴,由衷地愿意跟每个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蚂蚁、蜥蜴、老鼠……小动物抱有着心事一个接一个地过来。花儿每次很慷慨地把自己的花瓣送给他们。随着季节的变换,彩虹色的花慢慢枯萎老去,被掩盖在白茫茫的雪地下。虽然她离开了现世,却给大家留下一片温情。冬去春来……生命可以轮回,乐于助人的精神则存留其中,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意味。

《彩虹色的花》是一本风格极其独特的作品。厚重的纹理,大块的色彩,都给这本书带来一种原始粗犷的美,但它叙述的却是一个极其温柔细腻的故事:一朵彩虹色的花,将自己的花瓣都用来帮助有困难的小动物了,最后,自己却被覆盖在白雪下面,可是,它的希望和梦想还在继续,当春天来到时,新的花朵又在阳光下绽放开来……这本精装书,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那彩虹色的环衬,那色彩是如此地动人,几乎包含了你所能想象的一切,生命、阳光、爱、梦幻……

本作品采取壁画法,先在画布上涂上灰泥再绘制,画出富于立体感的特殊效果。

绘本名称:《偷蛋贼》

出版社:新疆青少出版社

绘本简介:

一个偷蛋贼偷了母鸡卡罗莉的一只蛋。卡罗莉记得那个偷蛋贼的爪子:一只又大又长又灰速度又快的爪子。那是谁的爪子呢?母鸡和黄狗去破案,但是从野猪到猫头鹰到水獭到鼬鼠……通通都不是他们苦苦寻觅的偷蛋贼。

以爱的名义,朵丽丝·利茜尔为我们设计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原来可以这样的:当鸡蛋变成小鸡,偷蛋贼自然成了小鸡的养父——一个爱着小鸡照顾着小鸡的好爸爸。于是,从此以后,偷蛋贼和小鸡的一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绘本名称:《你爱谁多一些》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绘本简介:

透过两只玩具熊从互相妒忌、处处竞争,到最后学习互相帮组的过程,让孩子们学会“欣赏别人的好”,也能体会“接纳别人”,才会让自己更快乐。

爱莉的奶奶和外婆每人给她买了一只玩具熊,两只熊一模一样,不过一只是棕色的,一只是白色的。两位老人争论着爱莉会更喜欢哪一只的时候,两只小熊也开始了“争宠”……

绘本名称:《昨天的太阳去哪儿了?》

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

绘本简介:

小熊喜欢太阳。

看着暖暖的太阳每天每天跑到山的那边,它决心去捡一个属于自己的太阳。

背上背包,戴上妈妈做给它的好吃的,小熊出发了。

“早上好,今天的太阳。我要去捡昨天的太阳啦!”

绘本名称:《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绘本简介:

这个故事记录了汤米和外婆、曾外婆之间的生活点滴,展现了祖孙三代人互相关爱、其乐融融的生活,是汤米·狄波拉童年的真实写照。这本自传体图画书于1973年第一次出版。时隔二十五年后,狄波拉把这个故事当做一个全新的创作来处理,图画都进行了重新上色,对文字也进行了细微的修改。不过故事情节依然保持不变。

绘本名称:《吃书的狐狸》

出版社:北京科技出版社

绘本简介:

小小的狐狸先生特别喜欢书。他是怎么喜欢的呢?实际上,狐狸先生每次一读完《吃书的狐狸》,就要把这《吃书的狐狸》配着盐和胡椒粉全部吃光,就连图书馆的书也不放过。后来,穷困的狐狸先生用非法的手段搞“粮食”,被关进了监狱……这是一个非常奇特而又耐人寻味的故事,是一份献给各个年龄段爱书人的精神美食。

五个月胎教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