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觉得自己宝宝无师自通,手机、Pad、各种APP,手到擒来,一看就会,小手点点画画的比你玩的还溜?这是为神马?咱家养了个天才宝宝?跟着小编看看吧。

一、为什么小孩玩手机比你还溜?

一项新研究发现,小孩子之所以解决这种问题更轻松,是因为他们思维更灵活——或者说,脑洞更大。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在实验中发现,4-5岁的小孩甚至比大学生都更擅长弄明白这类玩具的原理。

心理学家艾丽森·戈普尼克(AlisonGopnik)和她的同事克里斯托弗·卢卡斯(ChristopherLucas)想知道儿童的大脑为何如此擅长快速学习,所以他们找了100位4-5岁的幼儿园小孩,带他们进实验室,交给他们一个音乐盒。要让这个盒子放音乐,必须在上面摆放各种形状的粘土块。实验者先向孩子展示不同形状不同组合产生的结果,然后让孩子自己试着启动音乐盒。

“我们想知道,很小的小孩能否认识到因果联系。”戈普尼克说。作为对照,他们还测试了170位大学本科生。“出乎意料,小孩子不但十分擅长做这种事情,他们比大人做得还好。”

所以为什么一群连鞋带都不会系的小孩,玩起这些设备要比大人还擅长呢?要知道按照传统观点,这般年纪的小孩应该还不理解因果关系这么抽象的概念啊。

戈普尼克认为,这是因为小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大人不同。

小孩子会尝试各种各样新颖的点子和不同寻常的策略。比方说,“如果小孩看到方块和圆形各自都能让音乐响起来,他们就会立刻想到拿一个方块和一个圆形一起放到音乐盒上面,哪怕实验者根本没有这么做过。”

这种灵活的、流动性的思考,探索每一个看似不太可能的假说,正是小孩子的思考特征。探索式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是自然而言的。相反,大人却只会一步跳到最明显的那个方案,然后赖在上面不走,哪怕这个方案其实不管用。这样的狭窄而固定的思维方式对于某些问题可能是好用的,但是戈普尼克说:“当问题的解法出人意料时,小孩子更擅长解决它们。”

二、孩子爱玩手机怎么办

虽然孩子爱玩手机,也玩的很溜,但是经常玩手机对眼睛和身体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宝宝经常玩手机怎么办?

孩子对手机中游戏的了解,多半来自大人,因此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中的游戏。另外,有些家长为了哄孩子,主动拿出手机给孩子玩,这样一旦让孩子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以后就难以刹车了。

如果宝宝已经迷上了手机游戏,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宝宝喜欢玩手机的哪一部分,比如他喜欢听音乐,比如他喜欢用手去按数字键,比如他喜欢看手机鲜亮的颜色等,然后有针对性地用玩具去替换手机。

给孩子买个手机类的玩具做替代品,或者直接买个手机模型,也可一试。

若不能让孩子完全远离手机游戏,建议家长一方面和孩子约定游戏时间,让孩子有选择地掌握时间,另一方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多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与同龄人交往,参与户外的活动,扩展孩子的视野和兴趣。

当孩子哭闹着要玩手机游戏时,先找别的玩具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开,不要心软,不要一哭闹就满足他们,不合理的要求,再哭再闹也不能满足。

孩子爱玩手机怎么办?家长要用巧妙的方法来帮孩子戒掉,不可一味责骂哦。

亲子活动扩展阅读

宝宝玩手机才能安静不吵闹?这些益智小游戏帮你搞定他


每个视频看不到30秒,孩子就没兴趣了,开始挣脱妈妈的手。这时候妈妈就又换下一个视频。没多久,孩子开始说「打,打」。

妈妈回应说:「你以为就你想打人,我还想打人呢!」

排队时,你和宝宝都会做什么?

0~6岁的儿童,尤其是0~3岁期间,注意力时间比较短,耐心很有限。

上下学的路上、在医院排队体检的时候、在超市排队结账的时候、在餐厅等待上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孩子因为没有耐心而哭闹,家长经常直接给孩子一个iPad或者手机。

尽管很多人都知道,经常让孩子玩儿电子产品并不好。但他们的借口往往是,这样才能让孩子不哭不闹啊。

无论家长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他们的行为都在时刻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体验。

有研究发现,家长对日常亲子互动重要性的认知,和孩子小学数学和读写水平成正相关。

也就是说,有意识地和孩子进行有意义的、积极的互动,提高儿童认知和情绪体验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小学时候的学业表现将更好。

那么,积极、有意义的互动具体是什么样的呢?

既然日积月累的亲子互动这么重要,今天就来分享五个零成本、嵌入日常生活环节中的「微早教」。

爸爸妈妈们,收起你们的手机,把排队时间变废为宝吧。

如何利用排队时间?

其实,超市、银行等环境中有丰富的材料可以玩起来。

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不仅会有机会学到更丰富的词汇,还能和爸爸妈妈建立更亲密、积极的亲子关系,在和父母外出办事的时候也会变得更加合作。

游戏一:「我可以!」

通过游戏,给孩子更多的方位词、动词、名词等语言输入。

举个栗子

妈:还没排到我们,你想玩个游戏吗?

娃:什么游戏?

妈:一个叫「我可以」的游戏。我说一个动作,你要仔细听,如果你能做出来,然后说「我可以」,你就赢了!我们试试吧,准备好了吗?

娃:点点头

妈:你可以…把手放在头上吗?

娃:我可以!(配动作)

妈:不错,听得非常认真,击掌!再来一个?这次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哦,仔细听,你可以…把手放在肩膀上方吗?(帮助孩子理解上面和上方的区别)

延伸:

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继续玩。比如把头藏进衣服里,把你的手放到我的袖子里,用手背接住我的信用卡等等……

增加挑战性(4岁+):

1.让孩子来想动作,你来做。

2.你说动作的同时做一个错误的动作,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听清楚你说的,不被你的错误动作干扰。

3.加入一个物品,比如信用卡,比如圆珠笔,挑战一下把这些物品放在肩膀、手臂或者两根手指上等等。还可以玩这些东西的捉迷藏。

降低挑战性(3岁-):

边说边做,把说的动作示范出来。帮助孩子建立语音和语义之间的联系,并模仿动作。

如果孩子看你做动作没反应,轻轻耐心地肢体辅助他做到,并表扬他认真听、仔细看的行为。

游戏二:几个手指?

家长和娃两个人轮流给对方出题「x个手指!」,对方立即伸出相应数量的手指。

举个栗子

爸:咱们来玩个游戏啊,叫几个手指,比如我先来(左手伸出2个手指,右手伸出3个,双手放在一起),这是几个手指?

娃:5个手指!

爸:厉害!1、2、3、4、5,五个!

延伸:

另一个玩法是,爸爸直接喊一个数,比如「3根手指!」孩子来做动作,看孩子能否不数就直接伸出5以内的手指。之后双方可以交换角色,让孩子主导游戏。

增加挑战性(4岁+):

1.喊10以内的数字,让孩子来做。

2.喊一个数字,然后你出几个手指,让孩子补齐其他的,比如「5根手指!」然后伸出2个,让孩子举出3个,补成5个。逐渐增加难度可以玩20以内的。

降低挑战性(3岁-):

把数字限定在1-5之间,多加入一些示范和互动,比如喊「两个手指!」的同时伸出2个手指。

然后说,「2个手指可以干什么?可以捏一捏,捏一捏小鼻子,捏一捏小肚皮」、「1个手指可以干什么?可以弯一弯,点一点,戳一戳,画个圈」等等。用你的想象力给孩子创造愉悦的情绪体验。

游戏三:我写你猜

在孩子后背轻轻写一个数字或者字母,让孩子来猜猜写的是什么!因为手指在后背写字痒痒的,孩子会笑得特别开心,排队时候的无聊情绪马上烟消云散!

这个游戏很简单,相信大家都知道怎么做。就不举例子啦。

游戏四:猜猜我在想什么!

定一个类别,比如,动物、水果、对面桌子上的一样东西等等,描述出来让孩子猜!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孩子提问来缩小答案范围。

举个栗子

妈妈带娃去餐厅吃饭,等着上菜的时候:

妈:咱们玩个游戏吧,叫猜猜我在想什么!我会想一样现在桌子上有的东西,你可以问我问题,根据我的答案来猜……我已经想好啦!你准备好了吗?

娃:(点头)

妈:这是一个银色的东西。

娃:叉子!

妈:接近,不过不是叉子,再试一次,你可以提问哦!

娃:它是什么形状的?

妈:一半是椭圆形,一半是长方形!

娃:我知道了,是勺子!

妈:厉害,你思考地很认真!是勺子,看,银色的,一半是圆形,一半是长方形。

增加挑战性(4岁+):

鼓励孩子想和描述,家长猜。给孩子示范可以提的问题。

降低挑战性(3岁-):

让孩子把手伸进家长包里,摸一摸包里的东西,猜猜有什么。

游戏五:数字猎人

和孩子一起仔细观察和发现环境中的数字(收银台号、车牌号、键盘上的数字、银行卡上的数字、条形码、杂志中的页码等等),简单介绍数字的作用。

延伸:

1.每人找一个数字后,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2.更换类别,寻找环境中的形状、颜色、字母、标识等等。

3.让孩子在一本杂志或自己的画作里隐秘地藏几个数字,爸爸妈妈来找出来!

降低挑战性(3岁-):

1.同样的找数字游戏,一开始范围限在1-5内,或者宝宝只需指出数字,成人读出来。

2.跟随孩子的注意力,讲解周围的人和事物,比如这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这个人在干什么,墙上贴的海报上有个小动物等等。

长期这样的互动,不仅会促进孩子的语言和认知发展(词汇量、注意力控制能力),更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让孩子的内心充盈、变得乐于与人交往。

虽然游戏看似简单,涉及到的目标却非常广泛。

比如,规则意识的培养:「通过对话和动作就可以让孩子理解什么是规则」,或利用各种感官获取信息的能力等等。

下次和孩子一起等待的时候不用再觉得烦躁难熬啦,把握每次排队的时间,和孩子玩起来吧。

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那些游戏吗?有了孩子还可以继续和他玩


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那些游戏吗?有了孩子还可以继续和他玩。一说到小时候玩的游戏,都是满满童年的回忆,下面这些游戏,你小时候玩过几个?

1.拉大锯

也许是妈妈,也许是姥姥,拉着我们的小手,来回摇着、唱着——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

“摇啊摇,要到外婆桥……”

听出地域差别了没?

2.荡秋千

坐在爸爸妈妈的腿上,荡啊荡——最简易安全的秋千,是很多小朋友的最爱。

3.同步走

宝宝的小脚踩到妈妈的脚面上,宝宝被妈妈带着走过来走过去,比自己走省劲多了。妈妈可是很累哟。

4.抬“花轿”

妈妈和爸爸的手握在一起,形成一个方形的“轿子座”,抬着宝宝四处走,还可以上下一颠一颠的,真有点像坐轿子呢。

5.盲人摸象

一个人把眼睛蒙上当盲人,另一个人当大象。“盲人”摸到哪里就说:“这是大象的头。”“这是大象的耳朵。”(事先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效果会更好)

6.节节高

第一个人先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状,第二个人也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则握住第一个人伸出的大拇指,之后两个人的另一只手依次像刚才一样叠加,游戏循环进行,即不断把最下面的一只手抽出叠加到最上面。

7.捻捻转

找一个小一点的药瓶盖,橡皮的、硬塑料的都可以,在瓶盖的正中间扎个小眼,把牙签插进去,这样一个简易的捻捻转就做好了,当然也有卖现成的。

8.轱辘轱辘

“轱辘轱辘剪子,轱辘轱辘锤……”

在胸前作绕线动作,接着分别做出不用的手指动作。如“轱辘轱辘剪子”,就是在绕双拳后,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样子,“轱辘轱辘一”,就是在绕拳后伸出一个手指头……看似简单,孩子可能会玩的乐此不疲。

9.弹杏核

杏核随意地撒在桌面或光滑的地面上,用食指向前拨动一个杏核去碰击其他的杏核,看谁弹得远。小时候玩具少,这些天然的物品都被开发来做玩具。

还有把杏核两面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只手把乒乓球抛起来,趁乒乓球落地弹起的时间,把若干杏核翻面后再接住乒乓球。小学生放学后经常几个同学一起玩。

10.纸飞机

纸飞机有好几种叠法,要想飞得又高又远,也是个技术活呢。小男生们很喜欢炫耀自己的飞机。你会叠几种呢?

11.数字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开飞机……”,拍手歌有很多很多版本……也会随着时代加进新的内容。你小时候说的拍手歌是什么?现在孩子说的又是什么?

12.老鹰捉小鸡

一大帮小朋友一起玩才有意思,一人当老鹰,一人当母鸡,母鸡后面跟着一队小鸡,都拉着前面人的衣服。老鹰要捉小鸡,母鸡就要拦着它,保护小鸡不被捉到。排在后面的总是要比别人多跑很多路……

13.一网不捞鱼

两个人拉起手做“网”,小伙伴们鱼贯从网下穿过,“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就捞小尾巴尾巴尾巴……”最后那个“鱼”字一出口,正好经过“网”的小朋友就被捉住了。

14.玩火柴棒

小小火柴棒非常简单,但却非常神奇,千变万化,不仅能拼搭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还能拼出不同的数字,多样的物体形状,还有一些奇妙动脑筋题目,令人百玩不厌。

移动2根,让等式成立,挑战一下自己吧!

火柴现在不常见了,可以用其他东西代替,比如牙签、吸管等等。

15.走高跷

用两个高度相同的罐头盒或者其他的小桶、木块,绑在脚上,就是“高跷”了。虽然不算高,但要走稳了也得小心翼翼的。

16.挑棍

把一大把冰棍棍往地上一撒,然后开始屏息静气地一根根拾起来,如果碰动了别的棍,就换人。谁拾得多就算赢。以前那种细的冰棍棍最适合玩这个游戏。

17.二人三足行

两人并排站着,用绳子将两人挨着的腿绑在一起,这样往前走,动作不一致就会摔。通常这是小运动会的比赛项目。看哪组先到终点。

18.炒黄豆(翻饼烙饼)

两个人面对面拉手,“炒、炒、炒黄豆,炒完黄豆翻跟头”,或者“翻饼烙饼,油渣馅饼”一边说有节奏地向左右摆手,当念到最后一句时,举起一侧的手臂,从手臂下钻过,翻转身体成背靠背状。然后继续念儿歌并再次从手臂下翻转,还原面对面的姿势。

19.冰棍化了

小时候一大帮孩子在院子里玩,一个人追,其他人跑,被追者快被追上时就可以说“冰棍”然后站立不动,追的人就不能再追,等他离开后,再说“化了”然后继续跑。

类似的游戏还有:

20.木头人

大家一边走一边齐声说:“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看谁的立场最坚定。”然后全体保持说最后一个字的姿势不动,谁先动谁输。有些孩子故意做出一些搞怪的姿势逗趣,旁边的人还得忍住不笑,不然就算输。

其实,小时候玩的还有很多:翻绳(挑花线)、七巧板、踢毽子、丢沙包、跳格子、下飞行棋、斗兽棋、陆战棋、打扑克二十四点……不花钱或者花很少钱,就能带来无穷的快乐!

现在,这些游戏的魅力依然存在,趁着国庆假期,和孩子一起玩起来,爸爸妈妈也可重温儿时的快乐。

还只会挖沙铲沙?教你和娃玩出新高度!


1、给孩子一次和玩泥亲密接触的机会

孩子们只穿着最少的衣服,忘情地在泥里滚啊跑啊。光着身子在泥里痛快淋漓地玩耍,之后挨个去冲凉水澡,洗净身体和头发再换上干净衣服。在这样丰富的自然环境成长中的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一定是很健康的。

2、打造一个牢靠的沙城堡

沙子和玉米面粉(或普通面粉)按2/1体积的比例混合,逐渐加入水和匀,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建造心目中的格式建筑、城堡,晾干之后可定型。

3、跟着“吸铁石”跳舞

准备一块吸铁石,然后放到沙土堆里,让孩子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吸铁石上会沾满了黑黑的东西,然后在把铁粉放到纸上,用吸铁石在纸下面划动,铁粉就会跟着移动,出现很多有意思的形状。这些黑色的粉末是啥?可以跟大一点的孩子一起去查查资料。)

4、生物倒模

家长可以为孩子预备一些模具,让他利用湿沙做出不同造型的沙模,如海星、海龟、贝壳,甚至自创其他崭新造型。某宝上也有很多的倒模玩具,价格也很实惠。

5、开河修路,挖山填海

湿沙的玩法就可以奇妙无穷,堆山丘挖小洞,挖出Z形或S形的小河道,还可以在小河道上放船,编撰自己的水上历险故事……

6、沙滩踩高跷,走“猫步”

“高跷工具”可以自制,在某宝上也有看到很多。(找图的时候上某宝逛了一圈,看到有各式“挖土机”、水壶、螺旋钻、小铲子、各种模具,忍不住给娃败了一套)

7、听声音

找几个空的塑料瓶,然后往每个瓶子里放入不同量的沙土,盖好盖子晃动,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用益力多的瓶子做成简易的沙漏。

8、在沙滩上作画

拿一根树枝或筷子,在沙土上画画。可以随意地画,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画一些简单的形状、数字、字母、写字、做算术题,在玩中学。

9、把“沙滩”带回家

去海边,把漂亮的贝壳、海螺收集在漂亮的瓶子里带回家

▼把沙玩出新高度!(玩任何东西玩到极致,就是牛逼)

开发宝宝智力的游戏,玩这6个游戏比上早教班还有用


开发宝宝智力玩什么游戏?3岁前是大脑发育和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爸爸妈妈们都非常关注宝宝的观察力、想象力、专注力等方面的培养,其中,观察力又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6个小游戏,有室内的,也有适合在户外玩的。这些游戏可以帮助宝宝锻炼观察力,抓住大脑黄金期,让宝宝更聪明。

镜子里的我

(适合3-12个月)

1.让宝宝趴在地垫上,在宝宝面前放一面镜子。镜子的高度要以宝宝抬起头时能看到自己的脸为宜。

2.趴在宝宝旁边,指着镜子说:“镜子里是谁呀?是宝宝。”指指宝宝的眼睛,再指指镜子中宝宝的眼睛,说:“眼睛在哪里呀?这是宝宝的眼睛。”

3.对着镜子做鬼脸,鼓励宝宝也对着镜子做个动作。当宝宝对着镜子笑,你再指着镜子说:“镜子里的宝宝也笑了!”

小贴士:

这个阶段的宝宝还分不清镜子里的人是谁,也不太清楚小手小脚都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要多带宝宝对着镜子仔细观察,帮助他们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

“藏猫猫”

(适合6-18个月)

1.手拿一件玩具,和宝宝一起玩。

2.把玩具藏在你身后,引导宝宝寻找玩具。

3.让身后的玩具从不同方向突然探出头来,或跳到宝宝面前,然后再藏起来,让宝宝体验一个物品“消失——重现”的过程。

小贴士:

宝宝还没有认识到看不见的事物并不是永远消失了,而藏猫猫游戏可以帮助宝宝明白这一点。你还可以用双手、手帕等遮住自己的脸,或遮住宝宝的眼睛,再突然拿掉,宝宝会被逗得哈哈大笑。

箱子里的秘密

(适合10个月-2岁)

1.找一个废旧的纸箱,约鞋盒大小,用胶带封好,在一侧挖一个洞,大小足够宝宝把手伸进去。

2.把宝宝常玩的一些小玩具,或橘子、香蕉等水果,从洞口放入纸箱。

3.鼓励宝宝把手放进纸箱,摸一摸里面都有什么。宝宝把抓到东西从洞口拿出来后,可以对宝宝说:“哇,原来是小鸭子/小汽车/橘子啊”。

小贴士:

已经会说话的宝宝玩这个游戏时,你可以问问他:“你摸到了什么东西呀?摸上去是什么感觉?”还可以让宝宝猜猜摸到的是什么。

踩影子

(适合2岁以上)

1.阳光明媚时带孩子到户外,注意观察宝宝的影子,装作不经意靠近,并站在上面说:“快看,我踩到你的胳膊了!”

2.宝宝可能会跳起来,影子也随着移开了。跟着宝宝跳过去,继续去踩他的影子,可以夸张地上蹿下跳,对宝宝说:“我从你身上跳过去了,有没有感觉?”

3.宝宝明白你在做什么以后,一定也会去踩你的影子。这样玩一会后,可以和宝宝聊一聊:“你踩住了我的头发,但我没感觉,为什么呢?”

小贴士:

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里玩踩影子,和宝宝聊聊为什么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会有区别。也可以观察阴天时的影子、室内的影子、灯光下的影子等等,观察它们有什么异同。

饭菜里的学问

(适合2岁以上)

1.吃饭的时候和宝宝聊聊食物,这顿饭说说饭菜的色泽、气味,下顿饭就可以谈谈味道和口感。

2.带宝宝去超市或市场逛逛,观察新鲜食材,让宝宝自己选择一种想吃的菜,问他:“这是植物的哪个部分?”

3.把菜买回家,和宝宝一起清洗干净,尝一尝生吃这种菜的味道,再让宝宝选择一种烹饪方式。

小贴士:

这个游戏可以让宝宝接触到植物的各个部位,比如,根、茎、叶、花、芽等。也可以选择水果。

月夜

(适合2岁以上)

1.有月亮的晚上,带宝宝一起观察月亮,问他:“今晚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下时钟,帮宝宝把日期和时间记在本子上。

3.鼓励宝宝把月亮画在相应的日期和时间下,也可以用手机拍下月亮。

4.每天晚上同一时间重复这项游戏,至少坚持记录28天(一个月相周期)。一旦宝宝对月亮的阴晴圆缺感兴趣,就让他预测接下来的一天月亮会发生什么变化。

小贴士:

如果某天看不到月亮(比如阴天,或是新月时),就和宝宝聊聊月亮可能会在哪里。

0-1岁宝宝的玩手课程


小婴儿最早的游戏就是玩手。不要简单地认为,玩手不过是宝宝自己取乐的一种方式,而应积极地引导他,只有“手巧”才能真正的“心灵”。心理学家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人类绝大多数智力作业,如写字、画画、弹琴、绣花、编结、雕刻,都是通过手指的活动来实现的。

进度一:出生开始大多数的婴儿都有吸吮小手的兴趣。他们将整个小手放进口中吮吸,津津有味,感到极大满足,有时拉都拉不出来,当他小手可以握物后,也总是将手里的东西送进口中。

游戏:当宝宝把小手伸出来时,成人多抚摸它,把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上练习抓握,这时他的手握得很紧。

进度二:满3个月的婴儿就会看自己的小手,而且看得很认真,并会用小手抚摸他所接触到的小被子、小衣服、小床的边缘。

游戏:2个月以后要把玩具放在宝宝手里练习抓。要让他摸妈妈的脸,摸各种不同性质的物品,发展触觉。

进度三:4个月的小婴儿会把手伸向奶瓶,扶在奶瓶上,也会将手放在小桌边上做弹琴动作,手指灵活但还抓不住玩具。

游戏:把东西放在宝宝的手旁,或碰他的手,引诱他抓。

进度四:5个月就可以伸手抓住东西了。

游戏:让宝宝抓住玩具连自己的手一起摇动。

进度五:6个月后的婴儿会坐了,可以有意识地用一个玩具敲打另一个玩具,或将玩具倒手。他的手已经真正成为认识事物的器官。

游戏:能坐起时,引导宝宝去抓放在面前的玩具,玩具应放得比他手高一点,可以吸引他把手举高或伸出,身体前倾。把玩具放在宝宝身边可以吸引宝宝翻身,把玩具放在宝宝前面可吸引他去爬。玩“欢迎,欢迎”,练习拍手。

进度六:9个月后的婴儿会同时屈伸五个手指,可以有目的地抓抓玩玩,并且已经从满把抓发展到拇指和食指对捏了,到10个月时还能够准确有目的地松手,手已经成为宝宝认识世界的工具。

游戏:玩“抓抓挠挠”的动作,把“小馍头”、钙片等较安全的小颗粒状物品或玩具从小筐里取出来再放进去,多做捡和扔的动作。 

“玩手”游戏开发宝宝智力好帮手


“玩手游戏”是宝宝最早的游戏。别以为玩手是宝宝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其实新爸妈是应积极地引导宝宝的,只有“手巧”才能真正的“心灵”。因此,训练宝宝手的技能,对于开发智力十分重要。

刚出生开始大多数的婴儿都有吸吮小手的兴趣。他们将整个小手放进口中吮吸,津津有味,感到极大满足,有时拉都拉不出来,当他小手可以握物后,也总是将手里的东西送进口中。

游戏:当宝宝把小手伸出来时,成人多抚摸它,把手指放在他的手心里练习抓握,这时他的手握得很紧。

3个月的婴儿就会看自己的小手,而且看得很认真,并会用小手抚摸他所接触到的小被子、小衣服、小床的边缘。

游戏:2个月以后要把玩具放在宝宝手里练习抓。

要让他摸妈妈的脸,摸各种不同性质的物品,发展触觉。

4个月的小婴儿会把手伸向奶瓶,扶在奶瓶上,也会将手放在小桌边上做弹琴动作,手指灵活但还抓不住玩具。

游戏:把东西放在宝宝的手旁,或碰他的手,引诱他抓。

5个月就可以伸手抓住东西了。

游戏:让宝宝抓住玩具连自己的手一起摇动。

6个月后的婴儿会坐了,可以有意识地用一个玩具敲打另一个玩具,或将玩具倒手。他的手已经真正成为认识事物的工具。

游戏:能坐起时,引导宝宝去抓放在面前的玩具,玩具应放得比他手高一点,可以吸引他把手举高或伸出,身体前倾。

把玩具放在宝宝身边可以吸引宝宝翻身,把玩具放在宝宝前面可吸引他去爬。玩“欢迎,欢迎”,练习拍手。

9个月后的婴儿会同时屈伸五个手指,可以有目的地抓抓玩玩,并且已经从满把抓发展到拇指和食指对捏了,到10个月时还能够准确有目的地松手,手已经成为宝宝认识世界的工具。

宝宝玩手未必是坏事


对宝宝来说,自己的小手是最好的玩具。你会发现宝宝特别喜欢自己的小手,自己在那看呀、玩呀、吸吮,好像没个够。

看手、玩手有助于宝宝了解自己的身体、促进视觉敏锐度的发展;吸吮小手能够自我安抚,缓解焦虑情绪,是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宝宝能通过看手、玩手、啃咬、击打玩具这些行为来探索周围世界,对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当你看到宝宝出现这些动作时,不需要干涉,你应该做的是:给宝宝穿着轻便的服装,让宝宝能自由举起自己的手好好“研究”;保持宝宝小手的清洁,在宝宝吸吮手的时候就不用太担心了。

在不断使用手的过程中,宝宝渐渐发现了自己的手。当宝宝把注意力从口转向手的时候,他就开始急于用手来感知周围事物了。他会经常损毁家里的东西,比如随意拉扯妈妈的真丝围巾,体会光滑柔软的感觉;摔碎一个又一个鸡蛋,用小手去触碰蛋壳里面黏糊糊的蛋液;把手伸进饭碗里,随意搅动食物……这些对成人来说十分头疼的事情,恰恰是宝宝探索周围世界的最有效的方式。

成长阶梯告诉您:了解孩子手关键期的特点,在恰当的时期促进孩子手的某种能力发展,不仅能增强宝宝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大脑的发展,对认知能力发展和自信心也很有好处。相反,如果在关键期手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则会影响成年后的生活。就像我们常看到很多成人手指不灵活,动手能力差:用不好筷子、不会点钞、不会折纸……这都可能和他们在3岁之前手部关键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有关。

友情小提示:

一、0-3个月:这个阶段大多数的婴儿都有吸吮小手的兴趣。他们将整个小手放进口中吮吸,津津有味,感到极大满足,有时拉都拉不出来,当他小手可以握物后,也总是将手里的东西送进口中。

二、3个月:这时宝宝喜欢看自己的小手,而且看得很认真,并会用小手抚摸他所接触到的小被子、小衣服、小床的边缘,就像上面提到的宝宝喜欢拉扯妈妈的围巾一样。

三、4-5个月的宝宝会把手伸向奶瓶,扶在奶瓶上,也会将手放在小桌边上做弹琴动作,手指灵活刚刚能抓住玩具。

四:6-8个月:宝宝会坐了,可以有意识地用一个玩具敲打另一个玩具,或将玩具倒手。他的手已经真正成为认识事物的器官。

五:9-12个月:宝宝此时能同时屈伸五个手指,可以有目的地抓抓玩玩,并且已经从满把抓发展到拇指和食指对捏了,到10个月时还能够准确有目的地松手,手已经成为宝宝认识世界的工具。

玩手小游戏增长宝宝大智慧


玩手小游戏增长宝宝大智慧

刚出生的小宝宝最早的游戏就是玩手。“心灵”和“手巧”是能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心理学家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而人们绝大多数智力活动,如写字、画画、弹琴、绣花、编结、雕刻,都是通过手指的活动来实现的。因此,对于小宝宝的“玩手”兴趣,我们不但要支持,更要根据手指活动的发育特点,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小游戏,帮助宝宝玩得更好。

1、0-3个月:这个阶段大多数的宝宝都有吸吮小手的兴趣。他们将整个小手放进口中吮吸,津津有味,感到极大满足,有时拉都拉不出来,当他小手可以握物后,也总是将手里的东西送进口中。

游戏设计:当宝宝把小手伸出来时,家长多抚摸它,把手指放在自己的手心上,让宝宝练习抓握家长的手指,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和手指的力度。

2、3个月:这时宝宝喜欢看自己的小手,而且看得很认真,并会用小手抚摸他所接触到的小被子、小衣服、小床的边缘。

游戏设计:从2个月以后,家长可以把玩具放在宝宝手里,用自己的大手半握住宝宝的小手,引导宝宝去抓握玩具,进一步锻炼宝宝的手部肌肉,增强抓握能力。还可以让宝宝摸妈妈的脸,摸各种不同性质的物品,发展宝宝的触觉。

3、4-5个月:宝宝会把手伸向奶瓶,扶在奶瓶上,也会将手放在小桌边上做弹琴动作,手指灵活刚刚能抓住玩具。

游戏设计:把东西放在宝宝的手旁,或碰他的手,引诱他抓,抓到后让他摇动玩具,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4、6-8个月:宝宝会坐了,可以有意识地用一个玩具敲打另一个玩具,或将玩具倒手。他的手已经真正成为认识事物的器官。

游戏设计:能坐起时,引导宝宝去抓放在面前的玩具,玩具应放得比他手高一点,可以吸引他把手举高或伸出,身体前倾。把玩具放在宝宝身边可以吸引宝宝翻身,把玩具放在宝宝前面可吸引他去爬。玩“欢迎,欢迎”,练习拍手。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在游戏中得到巩固。

5、9-12个月:宝宝此时能同时屈伸五个手指,可以有目的地抓抓玩玩,并且已经从满把抓发展到拇指和食指对捏了,到10个月时还能够准确有目的地松手,手已经成为宝宝认识世界的工具。

游戏设计:玩“抓抓挠挠”的动作,把“小馍头”、钙片等较安全的小颗粒状物品或玩具从小筐里取出来再放进去,多做捡和扔的动作。精细动作的训练让宝宝进一步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双手,随着小手越来越灵活,心也就越来越巧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