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认为进入青春期以后的少男少女和成人才可能发生手淫,年幼的孩子怎么会手淫呢?其实这种现象是有它的存在原因的。

1.家长经常逗弄孩子的敏感部位

有些孩子手淫习惯的形成,是由于从小生殖器频繁地受到刺激。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特别的部位,对刺激的感受力比较强,人们称之为“快感部位”,如嘴唇、面颊、乳头、生殖器、肛门等部位,特别是生殖器和乳头,如果经常受到外界刺激,就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微妙的感觉,甚至会引起孩子对生殖器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性欲望。

有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疼爱,经常触摸孩子的外生殖器,特别是喜欢逗弄男孩子的阴茎,一边逗弄一边开心地哄笑。生殖器在反复受到刺激产生快感后,即使成人不去逗弄,孩子自己也会去抚弄以寻求快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抚弄生殖器的嗜好和习惯。

2.不良的卫生习惯

有些家长关于孩子的卫生、清洁观念存在误区。他们总以为做好孩子脸部、手部、脚部和身体的清洁工作就足够了,往往忽略对孩子生殖器官的关注。

事实上儿童的生殖器官是很敏感的,它会因不卫生而受到刺激,这时孩子就会用经常抓挠的方式来消除不适,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快感,进而形成不良的手淫习惯。例如,孩子有蛲虫病、小女孩外阴部的湿疹或炎症、男孩子因包茎引起的包皮炎症等等,这些病症都会引起外阴部发痒,于是小孩子就用腿摩擦止痒,如此反复,会形成习惯性动作。

3.情感得不到满足

孩子的手淫行为也与环境和心理因素有关系。如果父母平日对孩子关心不够,和孩子关系比较疏远,感情比较冷淡,缺少亲密的身体接触和言语呵护,这就会令孩子通过自身刺激来求得安慰,通过手淫得到一种暂时的孤独情绪的排放,结果日久天长就养成了这种“自慰癖”的手淫习惯。

家长要有正确的认识

家长们对儿童手淫行为往往会表现出高度的焦虑、紧张和不知所措,不是将孩子痛斥一番,就是狠揍一顿儿,好像孩子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有些家长甚至还会担心手淫会引起孩子“肾亏”,其实这些做法和想法都是不正确的,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ZJ09.cOm

儿童手淫不是什么品德问题,由于儿童生理和智力发育均不健全,所以,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他们的手淫行为都不是出于性的目的。虽然孩子手淫行为的种种表现和性行为很相似,但并不是性早熟的结果,幼儿很单纯,他们没有性的观念,也没有第二性征出现和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所以他们不可能利用手淫达到性高潮,也不会有排精的现象发生,自然也谈不上“肾亏”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儿童手淫不会给孩子带来疼痛和器质性的损伤,也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所以家长不要有什么精神上的负担。

但是如果孩子手淫次数偏多,家长应多加重视了,因为习惯性的手淫会使中枢神经系统经常处于兴奋状态,致使头脑昏沉,身体疲乏,进而诱发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减退等不良反应。所以,儿童手淫问题不可忽视,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改变这种不良。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孩子为啥喜欢摆弄“小鸡鸡”


家长看到孩子玩弄生殖器,往往很紧张。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他这样做,家长更是着急,甚至感到“丢脸”。这实际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儿童摆弄生殖器是一种探索行为。他可以探索身体的任何部位,包括手指、脚趾、肚子、生殖器等。由于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皮肤很敏感,偶尔碰到,产生快感,就会常常去触摸,而且,两三岁的儿童尚无(或很少)羞耻感,有时在大庭广众下,也这样做,并不以为耻。

有人以为幼小儿童的这种行为就是手淫,但对幼儿来说,这不是。这种感觉可以说是快乐的(Pteasuralt),而不是性的(Dexual)。

6岁以前的幼儿有这种行为的很普遍,往往只有短暂的时间有。许多幼儿自动就放弃了,这是因为他们慢慢懂得了这种行为“不受欢迎”。自控能力增强,手的活动多样,也是有利因素。

如果孩子这种行为延续时间较长,习惯比较牢固,家长可以这样做:

1、以平常心对待,不要过份紧张,更不要打骂、训斥、羞辱、须知他只是寻求自身的快感,而不懂社会准则;

2、早穿宽松的闭裆裤,使抚摸“小鸡鸡”不那么容易了;

3、看到他有这种行为,可以用坚定的眼神制止,并悄悄地把他的手移开,或紧捏他的手,摇头制止;

4、上床时,可以和他一起翻看图画书,转移注意;

5、如果是在白天,可以和他玩需要两只手协同活动的游戏,比如搭积木、吹肥皂泡泡、玩拼图等,占住手;

6、和他讲点道理,可以说:“‘小鸡鸡’不能弄脏了。如果用脏手把‘小鸡鸡’弄脏了,尿尿会疼呢!”“这样玩,别人看了会说你不懂事。你看,大哥哥谁这样做了呢?”“这个习惯不好,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等;

7、有时由于心情紧张、恐惧,会产生一时性的触摸生殖器行为,比如换了照看人、搬到新房子里,看见父母激烈的争吵等。这时,需要更加关爱他,让他参加多样化活动,以减轻紧张或恐惧,这样,触摸行为不致变成牢固的习惯;

8、你的孩子才21个月,谈不到性早熟。至于佳加钙、智多锌,是否有激素,我不清楚,请向保健大夫请教。

2岁多的孩子为啥爱“偷窥”?


最近,小萍颇感苦恼:2岁多的儿子似乎对大人的身体特别感兴趣,家里任何人要洗澡的话,儿子都嚷着要看。小萍不禁担心起来,这么小当起了“小流氓”,长大了还得了啊。

情景故事一:儿子爱看大人洗澡

2岁多的儿子似乎对大人的身体特别感兴趣,家里任何人要洗澡的话,儿子都嚷着要看。自己和丈夫也就无所谓了,可是儿子就连叔叔、婶婶洗澡也要看。小萍的小叔子才20多岁,新婚不久,儿子的这种要求着实让大家觉得很尴尬。开始的时候,小萍不让孩子看,说他是“小流氓”,可是不让他看他偏要看,不让看孩子总是闹个不停,让小萍一家人不知如何是好。

专家支招:让孩子尽情地看

事实上,2岁半,正是孩子对于“性”最初意识的开始。不过这时候孩子对于人体的好奇,只是无目的的简单探索,其实他只是迫切地想知道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这一时期孩子的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会使他潜意识的在心里蒙上一层阴影,认为人的身体是神秘和羞耻的,而这种意识并不好。因此,这时候家长最正确的做法就是,给孩子搬个小板凳,让他尽情地看。其实,孩子的这种好奇并不会持续很久,只要满足了好奇心,日后你要他看他都不看了。

情景故事二:4岁男宝宝摸女生屁屁

听到4岁宝宝的话,妈妈阿华吓了一跳。当邻居问起自己的宝宝知不知道男孩女孩的区别时,宝宝竟然说:“我知道啊,幼儿园上厕所的时候我就看过阿楠的,我还摸过她的屁股呢!她也摸过我的小鸡鸡。”孩子在幼儿园竟然这样!难道宝宝变坏了吗?阿华第二天赶紧去了幼儿园向老师询问个究竟。

专家支招:满足孩子对异性身体的好奇

据专家介绍,4岁的孩子最容易提出有关性别的问题,比如,问家长“我是从哪来的?”或者“为什么妈妈的乳房比爸爸大?”等等的问题。而“性游戏”多数就是来自于他们对于人的身体的好奇心,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观察与理解来认识性,而对自己和别人身体的好奇和关注,正是这一特点的重要表现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期满足孩子对异性身体的好奇心,有利于他们今后性心理的发展,因此对于孩子的探究式“性游戏”,我们既要保护积极求知的一面,又要制止消极的一面。家长或老师可选择适当的时机,如游泳换衣服时、洗澡时、上厕所时,很自然地让孩子们认识个体的器官,向孩子说明男女身体是不同的。

情景故事三:宝宝午睡夹紧双腿

幼儿园午睡时,老师走到6岁的婷婷身边,只见婷婷仰躺着,满脸通红,眼睛盯着天花板,两腿夹得紧紧的,当老师去动她的被子时,婷婷马上停止了动作,显出一副紧张的表情。老师把这一幕告诉了婷婷的妈妈,妈妈问孩子:“夹住了是什么感觉?”可是婷婷只是傻笑,却不回答。这下妈妈可急了,再发现婷婷有这样的举动,就及时阻止,可是这样做效果并不明显。

专家支招:父母可以“视而不见”

当孩子在触摸生殖器时,父母可以“视而不见”,不要对孩子施以任何强制的行为,比如笑他、强行将他的手拿开、吓唬他那样做小鸡鸡会得病等等,如果父母这样做,儿童会反而加强他的这个行为。父母最不能够做的是训斥孩子,不能用下流、犯罪之类词语评价孩子的手淫行为,甚至打骂孩子,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

对于有手淫行为的儿童,父母应该告诉他(她)这个行为是隐私的行为,要在自己的房间或避开外人进行。总之,手淫是一个儿童成长中正常的行为,顺其自然就好。

孩子上早教班为啥坐不住


主持人:菜菜妈

近期,信箱收到很多家长关于孩子多动问题的咨询,家长普遍感到困惑,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一位妈妈带着3岁的儿子去上早教班,老师和小朋友们做游戏的时候,孩子总是坐不住,爱在教室里乱跑。被妈妈抓住后,没一会又跑掉了。可是看看其他同龄的孩子,有的孩子注意力明显集中,这位妈妈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患上多动症了。

专家支招:

孩子越小越容易分散注意力

幼儿阶段孩子的注意力主要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容易受到强烈的外界刺激或者变幻的外界刺激所影响,所分心。一般而言,孩子年龄越小有意注意的时间也就越短,小班大约在10-15分钟;中班大约在15-20分钟;大班大约在20-25分钟左右。因此,当一节主题教育活动需要孩子们集中注意力时间过长时,幼儿的大脑神经就会出现疲劳,从而出现走神做小动作等现象。

当然,也有些父母和老师会说,同样是一节课,一个老师,四十分钟,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坐定,有些孩子却很容易走神呢?这里就涉及到幼儿之间的差异性问题,从孩子角度来看这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是孩子应对环境的差异。因此在这里要求家长和老师首先不要站在成人的立场上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好孩子、坏孩子,较好的心态是站在孩子发展的角度理解孩子之间的差别,因材施教。

在家庭中,不妨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训练。比如静坐,能安静地坐着,并能在兴趣衰减时坚持适当的时间,这是集体学习中的基本能力。父母可以在家庭的亲子共读时训练孩子的静坐能力和坚持性,甚至在做家务的时候当孩子耐心不足时提出适当的要求,让孩子能够坚持下去。还有就是最直接的,父母和孩子比赛端坐在桌旁,看谁的时间长;慢慢可以发展到在头上顶着一杯凉开水,这样既锻炼了耐心更锻炼了孩子臀部背部等肌肉,有利于孩子肌肉的耐久力。提醒一句的是,要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要通过游戏吸引孩子而不是运用家长的权威去控制孩子。轮流说话,倾听:这个能力也是集体学习和生活必备能力。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通过家庭聊天的方式,如吃过饭后的亲子聊天,一家人探讨一个话题,当孩子插入进来时,要求孩子听完别人的意见再发表自己的想法,不要有抢话等不礼貌行为,同时要求孩子能够安静地听别人说话。延迟满足:孩子的发展从随心所欲到适当控制自己的愿望,这是一个艰难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当孩子进入集体环境中的时候,父母可以尝试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宝宝如园为啥哭泣


很多妈妈反映孩子初进幼儿园时经常哭泣,因为两岁两个月的幼儿分离焦虑(seperationauxiety)的心理状态还没有过去,和母亲分别到陌生环境,情绪不好,以大哭的形式表示,这很普遍。

每一个儿童的性格都不相同,有的分离焦虑的心理状态延续的时间比较短,离开亲人影响不大,但有的却延续得较长,再加以家中有人天天和他在一起,离开亲人,影响就大了。

由于到幼儿园一段时间,离开妈妈,回来后就更加亲热,这是很自然的。

我曾做过一个关于儿童入园的适应行为的研究,发现,每天进园时总是大哭的儿童,在园里并不哭,玩得也很好,和小朋友也能友好相处。所以你不用太耽心。

儿童入园一般在头两周不习惯,哭闹的情况也比较多。经过老师耐心的工作,都逐渐能适应这个新环境,最长的大约两个月,也完全会爱上这个"家"。对你来说,最关键的是以平常心来对待。孩子回来了,观察一下他的情况,热情关注他的生活,但千万不要过份,不要好像他一天受委曲了,回家"补偿"一下,给这个吃的,给那个玩具,还老把他放在身边(他要在你的身边,你也要想办法让他独自玩些时间),否则他对幼儿园的不适应会拖得很长,反而使他受苦。

“隔代教育” 为啥会失败?


隔代教育的现实处境

赵增青是北京某公司的职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每天东奔西跑,爱人在一家网站工作,也没日没夜。他们的忙碌并没有因孩子的诞生而稍减。刚开始,孩子由保姆带,被摔了一跤后,他的母亲就心疼地非要自己带。这样,从2岁起,孩子跟奶奶一块过,夫妻俩通常只在周末接孩子回家小住。

渐渐的,他们发现,孩子变了。对他们越来越生分,而在奶奶面前却活蹦乱跳。夫妻俩总结的教训是,对孩子管得太严了。相反,做奶奶的无比宽容,一切顺着孩子。

等到孩子上小学4年级时,与赵增青两口子的隔膜越来越深。有事没事总想往奶奶家跑。孩子身上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撒谎成性,花钱大手大脚等等。夫妻俩调教再三都无济于事。最后,妻子忍无可忍,开始限制孩子去见奶奶,理由是,孩子都让奶奶惯坏了。

于是,这个家庭保持了很多年良好的婆媳关系出现了故障。

当赵增青羞于和别人探讨这些家庭琐事的时候,他身边的很多人正在经受着同样的煎熬。由隔代教育所产生的家庭争议,成为当下中国城市家庭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

不久前的“六一”期间,一项关于“隔代教育”的全国范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

在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而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调查说,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这项调查再次提醒人们,隔代教育在中国是普遍现象。这种教育模式的成败某种程度上关系着未来中国的人口质量。

另一项资料显示,中国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老人育孙不当有关。有些犯罪少年就是在隔代老人“护”着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近几年来媒体不断将问题少年的出事原因和隔代教育联系起来,提到这种孩子,有意无意间都要问一句:他是不是老人带大的?

不久前,在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症时,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刘东刚副教授更指出,这种网络成瘾症在隔代教育或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呈高发状态。当隔代教育和家庭暴力相提并论时,这个问题就相当严重了。

隔代教育的四种类型

眼下所批判的隔代教育,出现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一是大批老年人退休回家,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计划生育使得城市家庭普遍进入独生子女时代。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极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根本上说,对隔代教育出现批判的声音,是由于当下人们对子女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高很多。

以前,比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数父母觉得孩子小学毕业就可以了。现在,家家户户都嚷着让孩子上大学,而且上大学还不够,还得考研。

王极盛认为,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在独生子女时代,人们对子女要求高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同时认为,做家长的,特别是隔代家长们的素质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要求。

王极盛在数万人中间做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

“中国的家长们从来没有将教育子女当作一门科学,认为是无师自通的。一切全凭直觉和经验。”王极盛说。爷爷奶奶辈的人经常称,自己年轻时养活了五六个孩子,而且都健康成-年-人,现在,你们连一个也养活不了,还要我们帮忙。我们帮忙也就罢了,还嫌我们带得不好。一方面,在观念上,隔代家长认为带孩子自己很有经验。另一方面的问题则是,他们的教育方法多半有问题。

王极盛将隔代教育归结为四种类型:

第一,过分关注型。孩子本来能自己做的,隔代家长呵护备至,代为其劳。孩子本来在正常环境下能锻炼自己的能力,结果让隔代家长们取消了;

第二,过分监督型。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如此,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和惰性,以及对成-年-人的不信任感;

第三,严厉惩罚型。这种教育方法因循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

第四,民主、温暖和理解型。王极盛对此比较赞同。他发现,隔代家长中也有人在采用这种方法,只是数量很少。

隔代之间,隔着两代人不同的生活观念,隔着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给子女的直接教育虽然大多差强人意,但整体上是优于隔代教育的。

隔代之墙,需要推倒吗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18岁独立成-年-人,所以,基本上没有隔代教育。

但中国爷爷奶奶的爱真有那么可怕吗?理智的人们不禁要问。

王极盛说,无论如何,隔代教育在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这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另一方面,社会现实也使得隔代教育必不可少。当城市和农村的中青年人都在忙着赚尽可能多的钱疲于奔命时,当多数情况下,保姆不职业化,不堪看护重任时,孩子基本上就归爷爷奶奶了。

此外,目前中国老年人已达到1。34亿,再过20年还将增加到2。4亿到2。6亿人。人老了,认识的人就越来越少。如果老伴活着,还可相依为伴,但如果一方过世,老人惟一的寄托就只在孩子们身上了。眼看着子女们为生活四处奔忙,无暇顾及,于是,身边只有孙子。倘若有一天,子女们又开始限制孙子和他们来往的话,老两口会怎么样呢?

这种可能性并不是不存在。近年来,人们纷言隔代教育存在严重弊端,所以,许多人开始有意地阻止孩子和老人过多接触。尽管必须为此支付一笔不小的保姆费用,但他们更愿意让孩子呆在自己的羽翼下。

中国传统的“隔代亲”现象将越来越多地面临挑战,而传统的家庭关系也可能为之改变。有社会学家认为,中国未来20年内的小康建设,必须抓好两项工作,第一要解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第二就是要帮助他们搞好推卸不掉的教育隔代子女的艰巨工作。

王极盛也认为,现在还不到讨论要不要隔代教育的问题,而是要想办法搞好隔代教育。此前,1999年中国刚刚进入老年社会时,老少共融的问题曾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当时,有学者提出,每一个父母,每一个隔代家长,希望都能够掌握让自己的晚辈健康成长的知识。但5年过去了,社会还没有研究出系统的操作性强的隔代教育办法。相比之下,批判隔代教育的声音却一刻也没有消停。

在这样的吵闹声中,新一代孩子们诞生并且又成长起来。没人告诉他们,隔代教育给他们带来的是什么。

为啥孩子一上幼儿园就生病


编辑同志:

你好。我女儿三岁半了,从两岁半上托班开始,一到幼儿园上学,她就发烧,并伴有肚子疼、呕吐或拉肚子等症状。一回家休息,甚至不吃药就会好。可再回园里去,又会生病。如此反复已经很长时间了。我该怎么办?

郑州谢女士

河南省心理研究所专家卢杰解答:

不少孩子刚上幼儿园时都会发生这种状况,尤其是被家人过度溺爱、事事包办的孩子。很少出门和小朋友交往的孩子更是如此。

只要确认孩子不是风寒、病毒感染或不洁食物引起的症状,那就应该是孩子的心理问题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孩子因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对陌生的人群和环境恐惧、缺少安全感而引起的心理焦虑。

这时家长除了带孩子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和治疗外,更重要的是要用坦然、镇定、放心的姿态面对孩子,通过情绪、语言、肢体动作,让孩子感到“没事,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很快会好的”。孩子的情绪就会慢慢放松。

相反,父母和家人过分担心,焦虑的情绪就会透过你的脸色、语气、不耐烦的形体动作,不断地给孩子发出负面信息,使孩子更加焦虑和不安,更不愿上幼儿园。如此,父母和孩子互相影响,会陷入难以自拔的怪圈中。

还需要提醒的是,只要能坚持,不要轻易给孩子请假。否则,孩子会不断得到心理暗示:只要不想去幼儿园,生病就行。以后,他真的会因心理问题而不断导致生理疾病,不用去幼儿园了。

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父母心理问题的反映。只要父母和家人对这些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正确对待,不仅孩子会很快度过入园的不适应期,而且还会培养出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

芬兰幼儿园为啥不“上课”


近日,一篇名为《芬兰幼儿园不“上课”》的文章在网络上疯狂流行,文章说,芬兰的幼儿园没有“上课”这个环节,室外活动反而是最重要的内容。幼 儿教师们认为这个阶段对孩子幸福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学习更重要,所以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们常带孩子们去森林远足,去年他 们还去参观了当地的消防局。而家长也表示,孩子很快乐,很期待去幼儿园,如果非要说孩子学到了什么的话,就是动手能力和独立能力。

其实,芬兰的幼儿教育体系将保育和教育视为一个整体,早就以其高完善度和高质量享誉全球。芬兰的学前教育体系包含幼儿教育护理和学前学校两个时 期。从8个月大开始,孩子就能享受到免费的全日制托儿所和幼儿园保教。1995年,幼儿教师就全部达到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他工作人员也都是高中以上学 历。日托机构拥有低师生比及高品质环境,三岁以上的全天班师生比大约为1:7,三岁以下的全天班仅为1:4。

赫尔辛基市教育局国际处的官员艾娃彭提拉表示,幼儿园不是一个家长为了去上班而不得已托付孩子的地方,而应该是让孩子来玩耍、学习和交朋友的地方。在芬兰,聪明的父母一定都选择把孩子放在托儿所,这和社会等级、家庭经济水平没有任何关系。

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对芬兰的保教工作也有重大的影响。1973年,芬兰的《儿童日间照顾法》明确规定,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在公立日托机构成长学 习。2003年9月,芬兰国立福利健康研究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团队,历时一年完成了《幼儿教育和保育国家课程指导》。《指导》说明了幼儿在幼儿园应该获得的 学习技能,并要求幼儿园创设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安全健康的环境,扩大幼儿活动范围,按照幼儿的年龄和成熟水平理解他们,给予他们特定的支持,保持他们自己的 文化、语言、宗教和信仰。

结果是显著的。在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进行的国际学生表现评估里,芬兰一直保持着全球数一数二的水平:2006年,芬兰的15岁孩子成为了57个国家中科学能力最强的,识字率也排在世界第二。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也显示,芬兰的入学率和质量是世界第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