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不少的同学都会去收心来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高效做好入学准备的知识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性心理影响终生,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美国性教育专家玛丽?考尔德伦博士认为,建立健康的性心理要在早期,“尤其是五岁以前”,这是"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性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性心理,影响波及几十年;儿时性心理的扭曲,往往在长大成人后,才显露其恶果。

性角色错位婴幼儿首先是建立性角色的认同。孩子要在社会化过程中,

了解人是分男女的,要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性别,按照社会对性角色的要求,去规定自己所属性别的言谈、举止。大部分父母给孩子取名字,买衣服、玩具,梳妆打扮,都按男孩或女孩的要求分别对待,这就使孩子能顺利地建立性角色的认同。但有的父母以自己的好恶为转移,给男孩取女性化的名字,服装打扮都是女孩标准,玩具、游戏是女孩的,说话走路要求是女人腔、女人姿势,结果男孩的性心理扭曲,长大后成为“奶油小生”,轻者成同性恋,重者患异性癖、易性癖。同样,有的父母重男轻女,把女孩打扮成男孩,长大后出现性变态者,不乏其人。

婴幼儿的性好奇是性认知的一部分。传统的性观念是封闭的、压抑的、神秘的。一旦婴孩出现玩弄外部性器官,以满足求知欲时,父母怒气冲天地制止说:“脏死了!”婴孩提出男女外部性器官为什么不一样、小孩从哪里生出来等有关性的问题时,父母不但不予讲解,还训斥说:“不要脸。”这对儿童早期形成性心理有很大的危害。这无疑会使孩子从小形成外部性器官是脏的概念,性活动是丑恶的概念。扭曲的性心理、性压抑、性恐惧一旦形成,对人的一生都可造成不良影响。女子的性冷淡、性欲低下等性功能障碍,男子的阳痿、性恐惧、早泄等性功能障碍,无一不与幼童时的性经历密切相关。孩子的性好奇无可指责,父母应创造更多的机会,扩大和加深孩童的性认知。

幼童早期性心理的健康,福及终生!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儿童性心理的发展


性心理是指围绕着性征、性欲和性行为而展开的心理活动。据近代心理学家调查研究,将个体性心理的发展分为:婴儿期(0-1岁)、儿童期(包括幼儿期2-9岁)、青春前期和青春期(10-17岁)。

性心理的发展是随着不同年龄的行为活动和心理而反映出来:

1、婴儿期 新生儿的动作不协调,不分化,心理活动仅处于感觉阶段。这时的性心理仅表现为对刺激性器官的感受性反映。大约在7-10个月,婴儿开始把感觉和动作协调起来,并逐渐认识了外界形体。这个时期的婴儿出现玩弄生殖器官和有夹腿的行为。同时,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孩子性的社会角色和性的心理差异也开始形成。

2、 儿童期 2岁左右的儿童思维能力已经逐渐形成,他们能够明确地辨认同性与异性。在3-4岁,儿童对异性产生兴趣,如有的女孩喜欢同爸爸在一起,有的男孩特别听阿姨的话。孩子还会向父母提出一些有关性的问题,如有的小女孩看见男孩子的生殖器会问"我为什么没有小鸡鸡?"有的男孩子一定要坐在便盆上小便等等。此时,他们对玩弄性器官和别人抚摸他的性器官,可表现出一种舒适而安静的现象。在5-6岁,儿童开始亲近同龄的异性,并彼此进行"性游戏",如"办家家"等。在游戏里,男孩乐意做爸爸、女孩甘愿当妈妈,如果让男孩当妈妈,一般会遭到拒绝的。如果异性朋友疏远自己,孩子会感到不快和气恼,这是性意识的萌芽。7-8岁的孩子开始对同龄异性之间的交往表现出敏感性。

3、青春前期至青春期是性意识形成并且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的时期。在9-ll岁,两小无猜的异性伙伴开始疏远,男孩在一起玩,女孩在一起玩。男女生同一课桌读书,会划上"分界"线。在13-14岁前后,随着女孩出现月经初潮和男孩出现首次遗精,性的冲动性开始出现,对异性感到兴趣,并有意识地进行探测。随后,少男少女开始了有目的性的接触(有的则表现为早恋)。由于这个阶段性意识的不稳定,在一些不良因素影响下可能出现性犯罪。所以,这个阶段也被称为"危险年龄期"。在16-17岁,性意识开始稳定,少男少女开始过渡到青年时期。

了解儿童的性心理


想跟孩子谈论“性”事,却又迟疑不敢开口的最大原因是:父母的忧虑和不确定——究竟应该谈些什么。

也许你并不清楚,儿童的思考、理解和对于信息的反应能力与成人有所不同。举例来说:一个三岁的孩子,无法把婴儿的出生概念化;一个四岁的孩子偶然看见双亲做爱,可能会认为他们在打架。若把这种情形解释成:“爸爸在妈妈体内播了一粒种子”就不很恰当,因为他的脑海里可能因此出现一幅——妈妈体内长了一株植物的骇人画面。

首先你应了解儿童的性心理发展。在20世纪初期,儿童的性心理发展被认为有几个不同的阶段。了解儿童的性心理发展将帮助父母了解孩子为何思考、感觉,以及为什么要那么做。

婴儿从出生第一天开始——便能从父母摸她和抱她的方式,以及对她说话的音调学习到爱。弗洛伊德认为,这就是“性”的开端。

好奇心会使小婴儿开始探究自己的身体,有些婴儿会“抚摸”身体的某部位,来满足自己的探索欲。研究发现,即使小婴儿也会出现类似兴奋的状态。

依照皮亚杰的研究,十八个月的婴儿,对因果已略有了解。假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摸自己生殖器时经常被打一巴掌,那么到少当有人在他身边时,他会停止这种行为(他也许私下仍摸他的生殖器,并因而自觉愧疚)。年纪稍长后,这种非难举动,可能会使孩子认为那种行为有点“邪恶”。如果是这样,就太糟了,因为它只提供给孩子这样的信息:这是一种可以从中获得快乐,但却不被接受的行为。

二岁和三岁之间的孩子开始了解这叫“性”。此刻所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定位,将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行为、人际关系及性反应。

我对女儿的性心理教育


我是个教师,在学校里我教的是《幼儿心理学》,我对幼儿性心理的发展很有兴趣,所以自从女儿出生后,我就特别关注和留意她性心理和性兴趣的一些表现。现在,我将我所见到所记录的女儿的性心理和性兴趣写出来供大家分享。

女儿的第一次性好奇是发生在一岁多的时候。那是她对自己排泄物从排泄器官排泄出来的时候的关注开始,她不但关注排泄器官,更关注排泄物。当时女儿并不觉得自己的排泄的粪便难看、难闻,有时还引以为豪,觉得很好玩,便后她会拿着小树枝在尿是或粪便上划来划去。从那时起,孩子在往外排泄时,总喜欢往下面看……。

两岁多一点时,孩子可以通过性别的衣着来分辨男女。此时,你问她:“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她会说:“我是女孩子。”问她:“那布娃娃是男孩还是女孩?为什么?”她会说:“它是女孩。因为它穿着裙子。”此时女儿判断一个人的性别是男是女往往是从此人的衣服、头发、胡须、体型、称呼等来判断。她的这种判断标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发生错误,因为世上大多数男女的穿着打扮都是按照女儿所归纳出来的这种传统标准来进行的。但也有发生错误的时候。比如,女儿有个搞音乐的长头发叔叔,女儿就把他当作是“阿姨”,在父母多次纠正后,女儿仍不愿叫他做叔叔,每次见这位长发叔叔时,女儿总是喜欢问:“这位‘阿姨’干吗叫‘叔叔’?!”。

女儿第一次对异性生殖器官的好奇发生在她二岁零十一个月时的某一天。那一天,我们和女儿到公园里草坪上游玩,当时也正好有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男孩在那里玩,对方很大方地邀请女儿过去一起玩,女儿在征得我们的同意后就过去和那男孩玩了。这样,孩子玩他们的,我们坐在草地上聊我们的。没过多久,我看到那个男孩随地排尿,可没想到的是:当时女儿立即奔到那男孩的前面,低头看男孩排尿,男孩不想让她看,就转身向另一边,谁知女儿却绕着那男孩转……。这是女儿第一次有机会看到异性排尿。也不知她是对那小男孩的与她不同的排尿方式感到好奇还是对那小男孩的关键部位感到好奇,她那专注执着的神给我留下了至今仍然难以抹去的深刻印象。

今年九月份,三岁零三个月的女儿正式进入幼儿园学习,女儿所就读的幼儿园没有分男厕女厕,男女小朋友都共用一个厕所。女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逐渐地认识到男孩女孩之间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衣着打扮方面的不同,也表现在衣着里面的不同。一天,妈妈抱女儿上厕所,女儿问:“妈妈,你帮我看看,我有‘小鸡鸡’吗?”(似乎是在心中疑惑了许久的一个问题,并带着一种不知如何描述的渴望),女儿说完就把裤子拉下,让妈妈看。可是妈妈却冷冰冰地说:“你不用拉下啦,我早就知道你没有‘小鸡鸡’了!”,“为什么呀?”,“因为你是女孩。”,女儿实在是搞不清楚,为什么女孩就没有“小鸡鸡”呢?!对于这个问题,她也曾问过外婆,也问过姨妈,但得到的答案总是:“本来女孩子就没有‘小鸡鸡’!”这些答案并不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于是有一天,女儿又盯着妈妈很认真的问:“妈妈,我们班上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有小鸡鸡,而我却没有?他们都站着尿尿,我却要蹲着?!”(女儿去幼儿园后不久,她有一段时间回来时总是吵着要站着尿尿,还有好几次,由于站着尿尿,结果总是把裤子尿湿了一大片),于是,妈妈就耐心地问女儿:“你们班上是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站着尿尿?”女儿说:“不是,只有男孩子才站着尿尿。”“这就对了,男孩子站着尿尿,女孩子就蹲着尿尿。你说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当然是女孩。”“所以你就该蹲着尿尿。”然后女儿又问:“那爸爸是站着尿尿吗?”妈妈说:“你说呢?”女儿说:“站着。”妈妈又问:“为什么呀?”女儿说:“爸爸是男孩。”

有一天,妈妈带女儿去看只有几个月的邻居家的小弟弟,小弟弟正穿着开裆裤,仰卧躺在床上,女儿冷不防地跑过去伸出手指,小心翼翼轻轻一点:“小鸡鸡!”

上幼儿园后,女儿就不再将穿着打扮当作判断性别的重要依据,而是把是否有“小鸡鸡”当作判断性别的重要依据。如,家里有个洋娃娃,爸爸问她:“这洋娃娃是女孩还是男孩?”,女儿会说:“是男孩。”爸爸又问她:“为什么?”她会说:“因为他有‘小鸡鸡’。”说完还用手去摸那洋娃娃相应部位给爸爸看。

小女儿对性认识的不断准确和加深,说明小女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地发展。

影响幼儿心理的五大家庭因素


家庭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环境,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表现在生物性的遗传影响上,更表现在家长的情感态度、个性、价值取向及心理品德对孩子的影响上。

1.家庭教育中教养方式不恰当

在有的家长看来,家长的任务是让幼儿吃好,穿好,不生病。家长对幼儿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现代家庭中,存在重健康知识灌输,轻行为习惯培养;重饮食营养摄入,轻情感需要的满足;重成人包办代替,轻幼儿独立性培养。独生子女现象,造成对孩子溺爱非常普及。如有一个小女孩的裙子被别人摆了一下,她冲上去抓别人的脸,老师刚要准备和她谈谈,她就大声哭着说:“我爸爸知道你批评我,会心疼的。”而家长知道这事后,却一笑了之。又如孩子在家中谈论幼儿园的开心事或问一些问题,家长嫌烦,不理睬。孩子感受不到情绪上的快乐和满足,长久下去自然会冷淡。

2.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样的作用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改掉坏毛病,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都免不了一通数落甚至责打。然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在孩子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了。例如,家长的性格很随意,对发生的事情不介意,得过且过,他想要求孩子事事严谨就很难。另外,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孩子看见了准备离婚的父母之间的战争,感到很害怕,会变得非常胆小。也有孩子为避免受欺负而主动出击,打骂同学。所以,孩子身上发现的心理问题,家长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行为不当之处。

3.家长的教育观点不一样

有不少家长在心理咨询中反映孩子有说谎的毛病。说谎的原因很多,比如学龄前幼儿分不清现实和想像,家长把孩子说出来的想像误以为是说谎,这实际是幼儿趋利避害的本能,但也有家长需要检讨的地方。例如,如果幼儿在幼儿园出现问题,幼儿园教师找家长,父亲回家批评一下,让下次改正就可以,找母亲的话,孩子回家就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孩子又总结出来可以从父亲那里得到好处。久而久之,孩子在父亲和母亲面前说不一样的话,在老师面前和在家长面前也说不一样的话。说谎的坏习惯就养成了。

4.以成人的视角看问题

有些事情对于孩子来讲是好事或无所谓的事,而有些家长看待这些事的角度却有问题。如看到老师让幼儿在幼儿园捡树叶而自己聊天,家长认为这样的活老师自己不参与,幼儿也不用干。家长从成人的角度认为这是对幼儿不公平,而幼儿自己认为这是集体活动,很有趣。这样家长的观点和孩子的感受完全相反,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长大以后就学会人际交往中斤斤计较,偷懒耍滑。

5.祖辈与保姆代养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父母忙于工作无法全身心照顾孩子,必然会请老人或保姆帮忙照看孩子。一方面祖辈和保姆的知识水平通常较父母要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看管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所以他们给孩子心理成长上的帮助远不如父母;另一方面祖辈和保姆为避免孩子受伤,总是限制孩子的活动,或吓唬孩子有危险,这也使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受到影响,比如运动能力差、不敢尝试新事物、胆小懦弱、夸大危险、依赖等。

对策与建议

要不断给孩子以积极的评价,并且要及时地表扬。为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表扬,这样坚持做下去才能使孩子渐渐恢复自信心,逐渐做得更好。

要注意改变家长自己的形象。如果你不满意孩子的某些特点,检查一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表现,如有,要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改正。

要给孩子的进步留有余地。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是孩子经过努力能够做到的,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积极调整家长自己的心态。尽可能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与同事交往、对社会的态度都尽可能从善意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这样才能在内心产生宽容的心态,对自己孩子的评价才能是积极向上的。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参与家务,充分发挥合作的功能;让孩子在家中享有民主平等的地位,加强与孩子的交流。

加强与幼儿园教师的联系,及与孩子同伴家长的交往,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

家长必须掌握幼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如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有关孩子心理困扰、心理障碍时要及时找专家咨询。

家庭心理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卢梭在谈到家庭教育的问题时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

氛围是指笼罩在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氛围或情调。家庭心理氛围是洋溢在家庭这个特殊环境中,以父母的情绪感染为核心,通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文化素养等反映出来的、由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行为等综合而成的心理时空,表现为个性化的家庭情调和气氛。

有良好的心理氛围的家庭,一般表现为夫妻关系和谐,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对孩子给予真诚和理智的爱,家庭成员之间感情融洽,志趣相投,态度和善,思想活跃,心理相容,反映出互爱的高尚情调和积极向上的气息。

父母的情绪对家庭心理氛围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核心家庭中,父母由于种种因素形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心境,然后将这种心境投射于孩子,使孩子感染与父母同样的心境,而且彼此间相互强化,形成家庭心理氛围的反馈和网络结构。如果父母二人的情绪不一致,则孩子的心理调适就比较困难,久而久之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家庭心理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1、影响孩子的认知

孩子认识客观世界需要有安定的环境和外部的激励,家庭心理氛围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家庭所提供的上述条件的优劣。在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中,孩子的学习不受干扰,宽松的学习空间能使孩子的思维顺畅,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究;父母的经常关心、启发和各种形式的激励,会使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由于父母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执着追求所形成的勤奋好学的家庭心理氛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从而使智力和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

2、影响孩子的情感

孩子的情感是脆弱而多变的,他(她)需要父母的爱护和关怀,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初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直接的爱,表现为需要父母亲切的话语和身体的接触。在孩子不安、恐惧时,表示安慰;在孩子进步时,表示称赞和鼓励;在孩子痛苦时,表示安慰和同情;在孩子委屈时,表示理解。总之,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音容笑貌、亲切话语所创造的对孩子充满爱的氛围,会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心情舒畅地感受父母关爱的幸福。日久天长,孩子会以同样的爱心回报父母,这会使他的情感世界不断地丰富。

3、影响孩子的品质

品质是一个人个性的道德侧面。家是社会的缩影。孩子长期置身于某种道德氛围中,可能产生与家庭同样的道德心理。这是因为孩子小,知识少,缺乏道德评价能力,往往服从父母的权威,以父母的判断为自己的判断,并在道德情感的推动下,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表现出一定的品德行为。另外,父母是否以身作则,对形成孩子的品德具有更直观的心理意义。

4、影响孩子的健康

家庭心理氛围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的健康,而且也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长期生活在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中的孩子,心情愉快,兴趣广泛,性格开朗,喜欢交际,他们的自身器官发育和新陈代谢良好,生活休息有序,加之适度的体育锻炼,体质会不断增强。相反,长期生活在不良家庭心理氛围中的孩子往往会过度焦虑、心情压抑、自我封闭、思维不灵活,甚至会存在心理障碍,由此会造成孩子饮食不足、思维不灵活、身体各部的机能不能发挥最佳水平,影响身体发育。

为了孩子能健康的成长,从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开始做起吧。

色彩影响孩子的心理和个性


色彩与孩子的心理及情绪,有着相当的关联性,是项灵敏的指示器,色彩偏好与性格有很大关系,孩子对色彩的选择,甚至可以透露出他当时的情绪是快乐还是忧伤。可以说色彩对儿童心理特征的影响无处不在。

当宝宝呱呱落地,第一次睁开眼睛时,是不能马上感受到色彩带来的美感。专家告诉我们,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光感的,孩子的视觉要比其他感觉发育迟缓一些。不过很快,当出生五天左右,婴儿就会表现出对纯红色与纯黄色的偏爱,两个月左右就能正确区分红色和绿色了,四个月时能区分黄色和绿色。这些“好色”的小家伙们喜欢那些艳丽的色彩,脑袋会随着红色、黄色等明亮的物体而转动,喜欢玩彩色的玩具,喜欢看妈妈穿红色的衣服,而他们的绘画本就更加五颜六色……怎么会这样呢?那些色彩对于孩子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与作用吗?我们该怎么对待孩子这种“彩色酷爱症”呢?

颜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意义重大,眼睛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户,颜色是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越是纯的、明亮度高的、饱和度大的色彩对视觉的刺激越强。如红、橙、黄、绿、蓝、紫等是视觉敏感色,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维尔纳的实验证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可见色彩在儿童的视觉空间上,以及引起儿童心理注意的倾向上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

此外,心理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了颜色对人心理活动的调节作用。一般说来,红色容易使人兴奋,蓝色容易使人安静,绿色容易使人具有活力。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曾进行过为期一年的儿童色彩调查研究。他的研究发现,对于孩子们来说,色彩有其固定的意义。一般说来,酷爱黄色的孩子依赖性较强,宁愿一辈子扮演小孩子角色;爱好蓝色的孩子则具有老大或自私的倾向;红色意味着性格较为刚烈,调皮而感情丰富;粉色除了象征着充满爱心以外,也意味着具有高度的审美观,优雅,温柔,体贴;紫色是爽朗的代名词,个性上较为随和,没有什么心机,具有宽容的胸怀以及极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喜欢橙色的孩子个性较为活泼外向,人缘很好,但有点自我中心,不懂得体谅别人,有点粗枝大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孩子酷爱紫、黑、墨蓝等颜色时,就要探究其心理背景了。

当然,阿尔修勒博士的这些结论对于我们观察孩子的个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并不能绝对化。孩子对颜色的偏好与执着并非与生俱来的,它是在成长中受到家庭、环境、教育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形成的。这提示我们:应重视色彩在孩子心理发展中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为孩子选择家具、玩具、图书时都应仔细考虑颜色因素,为孩子搭配出一个缤纷且健康的彩色环境。

那么,该怎样合理运用色彩来装饰孩子的房间呢?在运用不同色彩装饰儿童房间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积较大的家具不宜用太过鲜艳的颜色,而应保持柔和的色调,如粉色、浅蓝色、淡黄色等,以减少过强的刺激。这样有利于心情的放松和平静,有利于睡眠以及形成固定的习惯,还有利于稳定个性的养成。

(2)体积小的、易于拿取的物件应采用鲜艳的颜色。鲜艳的色彩有利于视觉的丰富、思维的活跃。这样我们便可以在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柔和环境的同时,适当地刺激他的兴奋点,调动他的活力与积极性。

(3)可定期变换孩子室内的布置,这对于发展儿童的审美知觉十分重要。

(4)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可让他们参与自己房间的布置。

父教缺失让孩子终生缺“钙”


尽管双亲家庭也有父母不尽责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有健康成长的,但这些个案和数据也充分说明我们要充分重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父亲可以帮助孩子确定性别角色,尤其是男孩。男孩子从父亲身上得到的是一种男性应该如何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模式,例如男孩在四岁前如果失去父亲,他们就会缺乏男性化气质,在性别角色发展中倾向于女性化。此外,父亲还可以促进孩子认知的发展和提升孩子的交往能力。

中国人常说“父爱如山”,深沉而厚重。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当扮演领航灯塔的形象,而不是一言不发的缺席者。对于男人来说,做父亲也应该是事业的一部分。没有父教的孩子缺乏纪律教育和监督的机会。

现在有些母亲经常在孩子面前贬损丈夫“窝囊、没本事”。父亲的权威性没有了,榜样就倒塌了。儿童的文化是模仿文化,学习是观察学习。有教育意识的母亲应该在孩子面前尽量维护父亲的形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