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会把孩子随心所欲的天性误认为是任性的表现。其实这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对孩子还不够了解罢了。

孩子从一岁开始,特别是在两岁的时候,就有一种倾向,希望看到所有东西都摆在他所熟悉的位置上,且对每一样东西都有特定的使用方法。一旦有人打破他这种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他就会感到非常不高兴,甚至沮丧,他会想办法把东西物归原处,以安抚自己的心情。

有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一个孩子站在角落里一直看着地上的一小堆散沙,他妈妈看见了,就随手把沙子扫掉了。没想到孩子竟然当场哭了起来,并急忙把散落的沙子集中起来,捧回原处。后来妈妈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哭了,原来他只是希望妈妈不要破坏他熟悉的沙堆而已。遗憾的是,这位母亲原来还把孩子的这种需要当成是不乖的表现。

还有一件更有意思的事情,一个两岁的孩子,他的保姆每次都在同一个浴缸、用同样的方式帮他洗澡。有一天,这位保姆因为有事必须离开,所以就请另一个保姆来代替她照顾孩子。但让人奇怪的是,这位保姆只要一帮孩子洗澡,这个孩子就会又哭又闹,新保姆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

原来的保姆回来后问孩子:“你为什么每次洗澡都哭呢?新阿姨对你不好吗?”孩子回答说:“新阿姨对我很好,只是她每次洗澡都倒着来,跟你洗澡不一样。”

原来以前的保姆都是先帮孩子洗头,但是新保姆是先从脚开始洗。对这个孩子来说,洗澡的先后次序是他生活规律中的一部分,为此他才会尽力加以防卫。然而孩子这种追求规律的趋向,却往往被大人视为不乖的表现。

上面的种种事件都表明,孩子情绪之所以会发生波动,都是因为看到物品放在了他不熟悉的位置,或者他认为有规律性的活动被打乱了。大人可能认为,这样的孩子太任性,就应该受到惩罚,因为只有处罚才能纠正孩子的这些缺点。事实上,这都是因为大人们不了解孩子的这一特性所造成的。我们应该明白,孩子现在的某些缺点,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以后会自然消失,我们没必要过于操心。一旦我们开始从心里真正接受孩子,就会意识到我们对他们的许多纠正其实是多此一举的,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爱,终于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懂事、明理的人。

精选阅读

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障碍吗?


父母是孩子性教育的障碍吗?

“儿子看的书,我都要翻一遍,瞧瞧有没有‘不健康’的内容……”张先生有些尴尬地说着自己的秘密。自本报《少女堕胎让人痛心》(第152期)一文刊登以来,不断有读者打电话反映,希望了解关于青少年性教育的情况。其实,像张先生这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原因。毕竟,在很多人眼里,“性”是一个让人又羞涩又向往的话题。尤其是青少年,对异性的渴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浓;自己摸索,处理不当,导致性病、堕胎的例子也在不断增多,难怪很多父母暗自着急。可担心于事无补。“您会和孩子讨论性问题吗?”当记者随机询问几位父母时,很多人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过,也有的表示“很想对孩子说,但怎么开口还真难”。一名高中男生则直接告诉记者:“我的性知识大都是从网络和杂书中得到的,平时即使有疑问也不敢问父母,最多和同学讨论一下。如果父母和老师能系统、科学地讲解性知识,就能避免我们走很多弯路。”一方想说不好说,一方想问不敢问,“性”真那么难以启齿吗?

情色信息铺天盖地 孩子沉默父母着急

现在,孩子成长的环境和以前比变化很大,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朋友、学校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记者采访了10位父母,无论孩子上幼儿园、中小学还是大学,90%的父母都提到了性教育问题。

林女士的女儿上幼儿园了,有一次孩子在外面玩耍回来突然问:“为什么哥哥站着嘘嘘,为什么我没有‘小鸡鸡’。”更让林女士头疼的是,影视作品里有生孩子的情节,好奇的女儿看到后总追问“我是从哪儿生出来的”、“怎么进到了妈妈的肚子里”,一连串问题像炮弹一样把没有心理准备的父母打得晕头转向。

年纪小的孩子容易好奇,也憋不住问题,喜欢发问。青春期的孩子,则深沉了,不问了,但好奇的眼神更让父母闹心。专家认为,正是这个懵懵懂懂的时期最重要。方先生在国外工作过,思想比较开放,但当他在孩子抽屉里发现避孕套时,还是惊出了一身汗。“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上高中了,那方面的事我不知道他了解多少。”遇到性事口难开,方先生和爱人仿佛挨了一记闷棍,关于少女堕胎的消息更像针一样扎在他们心上。

在各种信息渠道中,网络等电子媒体最值得关注。在大城市,几乎所有孩子都会上网,城镇乡村也有不少网吧。记者在网上点击“书库、游戏”等关键词时发现,50%多的条目链接了广告信息,而图片暴露、言语大胆的广告更是层出不穷,比如“曲线诱人、缠绵夜话”等。在影视作品和畅销小说中,含有情色内容的片段也不少,接吻、床戏越来越多,这些都可能被孩子模仿。林女士说,女儿有一次突然跑来要和她亲嘴,说是和电视里学的,让她哭笑不得。张先生则担心,孩子血气方刚,容易冲动,哪天自己去尝试,就麻烦了。他曾就少女堕胎的消息旁敲侧击地和孩子谈过性行为过早的问题,哪料儿子竟说:“处男?这年头还有这个词?”在记者采访的重点学校学生中,几乎所有人都是通过两个渠道获得性知识的:色情电影和朋友的经验。

性行为年龄越来越小 性知识贫乏令人吃惊

青少年发生性行为已经不是个别案例。日前,广州、香港、澳门、台北开展了一项名为“青少年网上亲密关系”的调查。调查对象是15岁左右的中学生,有效问卷3000多份。调查显示,青少年普遍认为在网上结识异性很容易,40%多的受访者表示很想触摸对方,约30%的受访者有性幻想。

浙江大学生性现状调查更能说明问题。“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关联知识、危险意识、性行为及态度”研究课题组,对该省两所综合性大学的2.2万名学生进行了取样调查。调查显示,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不到20岁,体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生性行为发生率最高;跳舞、唱卡拉OK、抽烟、喝酒等行为频率高的人,性伴侣也较多;很少和家人交流、接触过色情媒体、在网上交异性朋友的人,性行为发生率较高。

然而,性生活增多,学生的性知识、危险意识却“明显不足”。调查显示,约70%有性行为的学生认为,自己或性伴侣怀孕、通过性行为感染性病、艾滋病“是基本不可能的”。此外,大学生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不高,在有性行为的学生当中,每次都使用者为15.96%,“使用安全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怀孕,而非预防性病/艾滋病。”

我国青少年的性知识确实比较贫乏。中国计生协会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北京东城区的中学,34.5%的男生和40.5%的女生不知道淋病是性病。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给在校大学生举办的“性”知识讲座中,一个女生递纸条问专家“坐男生坐过的热板凳会怀孕吗”?

由于性知识不足,青少年面临的问题可能困扰他们一生,比如,不会避孕或避孕不当,导致怀孕、堕胎;性交不卫生,传染疾病,影响正常发育和心理健康,有人甚至为了不怀孕,采取其他性交方式,感染难言之隐;性需求强烈,被引诱犯罪;性压抑,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等。可见,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早期教育非常关键父母成了最大障碍

前些年,一些人羡慕西方的教育模式,反而忽略了中国人含蓄内敛、受传统文化影响颇深的特点。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晓年教授指出,男孩有男子汉的优越感,不愿意向父母或老师求教,他们的性心理发育早,性冲动、性要求更活跃,由于男子在性活动中充当“主角”的思想作怪,男孩承受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也更大;女孩思想保守,即使提问也是和性相关的外围话题,如外阴病、妇科病等。

马教授说,16至25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最需要性知识。我国每年有近2000万青少年进入青春期,性教育任务十分艰巨。这些青少年在遇到发育过程中身体形态、生理、心理等变化时,往往不知所措,而早期性教育的好坏将决定儿童此后一生的性观念。在这个关键时期,如果他们的性意识受到压抑,或父母对其性好奇粗暴责骂,都将使他们产生罪恶感和压抑感。一些成绩优秀的孩子由于缺乏性知识,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焦虑变得孤僻,甚至意志消沉。

父母该如何对孩子谈性?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钟波天表示,性教育的最大障碍来自父母。“有不少父母觉得,性问题不提也罢,以免引发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想去尝试。其实,孩子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对性的渴望比父母想象的多。”钟秘书长说,“与其因为好奇而导致不良后果,不如尽早让他们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他认为,父母如果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很容易导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得当。所以,第一步应该给父母补课,让他们能坦然地对孩子谈性。

性知识不光包括生理分年龄正确指导孩子

采访中,有些父母指望学校开设的“生理卫生课”能帮孩子,钟秘书长认为,中小学开展性教育是好事,但“生理卫生课”的名字本身就片面了。性教育不仅指性器官的教育,主要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三方面。其中,性心理、性社会比性生理还重要。青春期性教育只讲生理知识有失偏颇,还应包含性别教育、性健康教育、性法律教育、性美感教育、性道德教育等。应该让孩子学会怎样尊重和关心异性,懂得怎样正确对待性活动,懂得怎样保持性心理的健康。钟秘书长说:“有些学校采取男女生分开的教学方式,这也是错误的。我们一定要让青少年知道对方的生理器官什么样,应该告诉男生,性行为不能随便发生,否则会破坏女性稚嫩的生殖器官。男生了解异性的性器官越充分,反而越尊重异性。”

那么,该如何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呢?钟秘书长表示,首先应做到提前化,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应该开始了。从小就让孩子懂得性是一件正大光明并且美好的事,才能让他们最终发育成一个正常、健康的成年人。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作用不可替代,他们是性启蒙老师。

其次,性教育应该公开化和科学化。其实,孩子成长过程中提出第一个与性有关的问题时,就表示其性意识已开始萌芽,如何对待这个第一次,对孩子的性成长有重要影响。父母应该把这当成一个契机,通过画册等方式,让孩子对人体的生理构造有一个直观认识,并向他们讲述一个小生命的产生过程,告诉他们人怀孕时子宫要比平时大1000倍,婴儿是从母亲狭窄的产道生出来的,反而会激发他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一些不科学的性教育容易导致不良后果。有的父母发现孩子自慰,由于不了解这是性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然宣泄,反而觉得非常耻辱,对孩子大声训斥甚至打骂,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日后对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有负罪感。有一对学生,由于性知识不足,发生性行为时,为了保险,套了3个安全套,结果由于橡胶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安全套破裂,避孕失败。不过,也有一些父母做的很好,女儿月经初潮或儿子第一次遗精后,他们会送孩子一个大蛋糕,祝贺孩子实现人生中的一个重大飞跃。还有父母对孩子进行公开性教育,一同参观计划生育图片展览,或通过影视资料直观了解性知识,并与孩子一起讨论,消除他们对异性的神秘感。

父母给孩子讲性知识时,不妨按年龄段、有针对性地给予正确指导,如0至3岁、3至7岁、7至12岁、12至17岁。比如,孩子上幼儿园时,鼓励他们多和异性接触,教他们男女生不能共用一个厕所,养成性别意识。上小学后,向女孩讲月经现象,避免她们月经初潮时惊慌失措,甚至对性造成肮脏的印象。上初中后,父母可认真地给孩子讲解,性行为应该是夫妻之间的行为,一般分为3个阶段:边缘性性行为,比如拉拉手;过程性性行为,包括拥抱、接吻、抚摸等;实质性性行为,也叫目的性性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第二阶段最重要,未婚者应该把行为控制在这一步。孩子成人后,除了教育他们从道德层面尽量避免性行为外,还要教他们学会使用安全套等避孕器具。

不做替代孩子成长的父母(夏季亲子专题)


前言:替代孩子成长是指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甚至早早的为孩子规划好了他们的人生旅途,这样的教育是否对孩子是有利的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记者采访家长们的相关内容吧!

啃老族是父母在“爱”的旗号下一点点培养出来的

记者:“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显然不是一个概念,我们的家长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萧斌臣:家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概念不同。家长教育,意味着中国的家长需要学习。家长教育和家庭教育、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的家长对于教育的理解过偏,过多干涉孩子的教育,也就是所说的“替代成长”、“包办教育”,孩子本应该有的全面成长被家长代替了。

“替代成长”、“包办教育”,既是当下人才选拔制度催生的一种必然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家长曾经接受的教育的传承,因此很多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不对的。告别替代成长,首先要改变的是家长。

记者:家长包办孩子教育的情况,有愈演愈烈之势。

萧斌臣: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一部分全职太太,她们回归家庭事务,完全以孩子的教育、成长为中心。但是,这些家长又因为爱孩子,包办了孩子所有的事情,结果是孩子成长每个阶段的独立习惯被剥夺。因为家长觉得成绩比一切都重要,孩子只管学习,其余一切都由家长代替,帮忙解决。亲子网

即使是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都不一定能够适应独自生活。为人处事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都有欠缺,个人往往不能很好适应社会交往。结果往往依赖父母,形成“啃老族”,而这是父母在“爱”的旗号下一点点培养出来的。

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至少要让孩子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一个“啃老族”必然会影响一个家庭,对家庭来讲,是悲剧。此外,还会造成社会的负担,这就是个大问题了。家长要看到,小问题能铸成大错。

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

记者:那么,家长该怎么办呢?

张旭玲:现在的家长过于重视考试,容易让自己的孩子缺失成长目标——从小到大都为了考上好的小学、中学、大学,但是上了大学后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我们现在的很多大学生,生活能力不足,还缺乏责任心。对自己都没责任心,更何况对社会?虽然已经是大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该干嘛!

教育的目标不是高考,我们要引导家长、孩子在学习之外培养社会竞争力;要教导家长、引导孩子向上、向善!成绩并不能培养出生存能力、自信心、责任心,学习能力是生存的基本能力。自食其力、向上、向善,这是我接触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忽视的问题,很多家长也深有感触,不知道教育的目标。

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应该点燃孩子的生活热情,做孩子们的生活榜样。父母给孩子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内在的强大的驱动力,永不言败、不怕挫折、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的精神。

刘丽萍: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我在从事一些中小学生行为矫正工作的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例子:孩子患有暴食症。从安徽到北京一路求医问药,结果症结还在家长身上——给孩子的学习压力过大,从小到大都要求孩子考100分、进前10名。结果,孩子拼命努力也达不到目标,身体变差了,只好辍学。现在,生活上也由妈妈替代张罗一切。

这类问题的出现就在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家长总是抬高自己的位置,一切都高高在上地要求孩子对自己必须言听计从。这在孩子小的时候还有可能,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还站在权威的位置上,不把自己“放”下来,就肯定要出问题,而且问题往往出现在孩子身上,反而得不偿失,后悔晚矣。

对别人有利的方式方法,对自己孩子未必就好

记者:的确,高考一直都是孩子最主要的压力来源。考试制度难以改变,家长在考分与成长之间如何平衡?

张旭玲:第一,根据孩子的特点,把孩子最好的能力发挥出来即可。第二,注重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保持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塑造长期竞争力,而不是一时的成败。要让孩子扬长避短,而不是总搞短板教育。孩子某一方面缺失不一定能很快补上,更需要注意扬长!

记者:应该说,家长们很有些身不由己,对各类培训班抱着既爱又恨的心理,很无助。

萧斌臣:中国的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多元智能布局。只有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与考试有直接关系,但如果孩子在其他方面有优势,强迫他一定要考试得高分不现实。每个孩子必然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要善于发掘这些闪光点。亲子教育

成功的人就是成功在充分地发挥了自己擅长的那个部分。不管给孩子报什么培训班,都要先认识孩子的专长,而不是像做游戏一样来猜测,猜中的概率是很小的。

陈德旺:我给自己的孩子定的目标就是考上本科,没有更具体的要求了。这是根据他的智力情况确定的,并让孩子有更多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关注社会、关注公益事业。这些活动和能力,能让他今后在大学里更受欢迎。

家长需要有发现的眼光和包容的胸怀,为孩子种下兴趣的种子,点燃孩子的梦想,并保护孩子的梦想,这像保护孩子的生命一样重要。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要善于发现,而且不要照搬所谓“成功经验”,对别人有利的方式方法,对自己孩子未必就好。

本网站小编总结:过多的帮助孩子做一些事情往往使他们成为了家长们的“傀儡”,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的意义,没有独立性,遇到问题不会独立的解决,在今后的生活与人际交流之中也更加的没有优势!

父母6种无意行为 阻碍宝宝成长


场景1

妈妈下班了,打开家门,就看到:多多正边吃晚饭边看电视,手里还把玩着不少的玩具。奶奶则端着饭碗跟在多多身后。

放下背包,妈妈说开了:“多多呀,刚才妈妈在楼下看到警察叔叔了。他告诉妈妈,正在找不认真吃饭的小宝宝,要把不乖的宝宝抓到警察局里去。你怕不怕警察叔叔?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警察局关起来!”

晚饭后,妈妈看到多多玩得太兴奋了,在小区里跑来跑去的,出了不少汗。妈妈又说道:“多多,医生阿姨要来抓你了!快过来,穿衣服。不然,让你到医院,打针!”

点评→家长的权威不是靠“吓”的

生活中,有的家长会借用“警察”、“医生”、“小偷”等这些特殊职业人物的权威,“威胁”孩子吃饭、睡觉。也许一时有效,可长久之后,孩子不仅会对这些职业产生恐惧,而且会产生不安全感。

孩子不听话时,家长总是忍不住摆出大人的权威,强制、命令、恐吓,这些都不是良好的沟通方式。家长何不编个可爱些的小故事呢,或顺着孩子的性情喜好,去摸索一些更睿智的方法。多些耐心和童趣跟孩子交流,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场景2

乐乐和妈妈一起堆沙子。一会儿提水,一会儿堆土,亲子氛围其乐融融。这时,有小同伴过来了,想借一把铲子。还没等乐乐作出反应,妈妈就说开了:“乐乐,借给哥哥,好吗?乐乐乖,好东西要大家分享。妈妈告诉过你,要大方的……”长篇大论后,妈妈把铲子给了同伴。可乐乐呢?转身走开了。

点评→不要替孩子“长脸”

孩子大一些,带出去玩,家长当然希望孩子给自己“长脸”。但乐乐妈的行为,实质上干扰了孩子之间的独立交往,让乐乐失去了一个跟同伴交往的锻炼机会。

聪明的家长永远是站在孩子身后。碰到类似问题,家长不妨等一等,先观察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很乐于把铲子借给对方,马上拥抱孩子,告诉孩子:“你很棒!”如果孩子不肯借,你再适时加入,引导他与同伴正确交往。

场景3

海洋球池里,一群孩子在玩耍。一个哥哥快速、熟练地从一旁的滑梯上滑下,“嘭”的一声,躺在球池里了。这时,周围聊天的妈妈们循声而来,一边嘟囔着,一边把自己的宝宝从球池里抱出。霎时间,球池里只剩下两三个大孩子。

点评→别用世俗偏见评价孩子

看着大孩子“粗鲁”地“闯”进了海洋球池,周围聊天的妈妈们赶紧采取“保护”措施,把宝宝抱了出来。家长用自己的预想,保护了孩子的身体,却破坏了孩子们宝贵的学习环境。

家长心里关切着孩子,但表面上要不动声色地走到球池边。你可以引导宝宝为这个大哥哥鼓掌,而大孩子看到家长在也不会太为所欲为。何况孩子之间的交往,多数没有恶意,家长完全可以“暗中保护”,又不破坏现场的愉快气氛。

场景4:

全家出门去公园游玩,热热闹闹的。妈妈看到花了,笑着说:“宝宝,这是菊花。看她的花是黄色的哦!”远远的,风车在转,爸爸说:“宝宝,你看,那是风车哦。”这时,爷爷一抬头,发现鸽子了,连忙大叫一声:“宝贝,天上有鸽子在飞。”……

点评→别替孩子看世界

还没等孩子自己发现,家长就急不可待地把看到的东西指出来。表面上看,这是向宝宝传授知识,实际上却局限了孩子整体观察的能力,也剥夺了他们自我探索的乐趣。

家长不妨等孩子对某个事物特别关注时,你再开口说话。而且要注意,不要直接告诉孩子这是什么,而是多用问句的方式,引导孩子一起来观察。比如,当宝宝在看花的时候,你可以这样问:你在看这个吗?上面有什么?花是什么颜色的呢?

场景5

妞妞刚起床一会,乐滋滋地在房间看《天线宝宝》。“妞妞乖,把尿包扔到垃圾桶去!”妈妈在外面喊。这时,爷爷进房间了,妞妞马上笑嘻嘻地说:“爷爷扔,爷爷扔!”

爷爷慈爱地摸了下妞妞的头,提了尿包走出来,有些得意地跟妈妈说:“咱家妞妞越来越聪明了,自己不扔叫我扔,这小家伙,呵呵。”

妞妞一周8了,爷爷闲下来,最喜欢逗妞妞玩。“妞,打爷爷,打爷爷!”爷爷笑眯眯地抓起宝宝的小手,轻轻拍打着自己的脸庞,妞妞一边拍,一边“咯咯”地笑了起来。

点评→别因孩子可爱就乱了套

当孩子们动用“小聪明”、“小伎俩”来对付大人时,很多家长明知道不对,却又忍不住对孩子的机灵津津乐道。家长表情、语气、行动的不一致性,常常让孩子无法正确分辨,导致了错误的模仿。

孩子最初的社会秩序感和规则,往往来自于耳濡目染的家庭环境。妞妞确实很聪明,懂得把事情“转嫁”给爷爷做,但这并不值得赞赏。父母应该语气平静地告诉她,自己的事情还得自己做。面对孩子的“聪明”,家长要多些理性,并且全家一致。

场景6

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妈妈看到宝宝正在和一个年龄较大、性格活泼的大哥哥在一起玩。这时,大哥哥轻推了宝宝一把。只是因为宝宝站错位置了,纯无恶意,宝宝很自然地走开了些。可这时,妈妈却飞箭似奔跑过去,喊了声:“小心点,宝宝!我们去那边玩。”

点评→孩子没你想的那么脆弱

宝宝被大哥哥推了一把,不少家长心里会不舒服,认为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了。其实,孩子们的交往是单纯的,他们表达情绪很直接。也许前一分钟,他们还在推来推去,后一分钟,就拥抱欢呼。

家长带着成人的眼光出手“保护”,让孩子失去了很多“受挫”的机会。

家长不可能永远地守护在孩子身边,让他自己先试着解决,其实孩子很坚强。

6个小小的生活场景里,都暗藏着不同的教育智慧。希望资深教师翁娟的诚恳建议,能让有不同“涂鸦行为”的家长有所领悟,并努力改进自己,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用心的“雕刻者”。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永不放弃自我成长!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习惯,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如何指导孩子做作业……类似的文章有许多,但也有家长感慨,学习了那么多的知识,为什么在教育孩子上还不见起色?

如果您也有这样的疑问,特别建议您读一下这篇文章,其实,“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父母执着地栽培自己,让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父母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书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真正应该修炼和成长的是父母


真正需要修炼和成长的人应该是父母。只有他们的心打开了,小孩的翅膀才容易展开。而这之后,小孩们就可以依照自己的能力飞翔了。

真实与鲜活就流淌在小孩之内

小孩的世界简单干净,没有隐藏什么,真实与鲜活就流淌在他们之内,只要没有太多的干扰,他们就能书写出一卷漂亮的成长史。小孩是奇迹的再现,当他与大自然玩耍时,就已删去了对与错、美与丑的判别,一种融合的美会自然把他们带入金色的未来,无须再添加什么。

长辈的扭曲会把小孩引向迟钝

大自然是小孩最好的玩伴,它绝不会把小孩引向迟钝或无聊。如果小孩出现了扭曲,大多跟长辈的扭曲有关。长辈们喜欢在小孩身上复制他们的经验,而在这些经验里掺杂着限制和恐惧,这容易把小孩引向封闭。盲目的关心和指导,会扭曲小孩的心灵,也会移走他们与自然交流的机会,这实际上是在把小孩推向生命的边缘,而在边缘中的人都是以机械的方式活着,他们很少有灵动性和独特性,所以每一代人的状况都差不多,我们很少能够遇到一个超越人性的人。

小孩活在当下所是的状态里

小孩对自己的感觉是笃定的,因为这种感觉离当下很近,所以他们不会违背当下所是的状态,倘若这种状态被阻扰,他们就会愤怒。小孩对能量的感应十分灵敏,也十分坚信,而正是这份坚信使得他们做什么都很美,即是哭泣或愤怒也很美,因为他们是全心的。全心可以把每样东西都变得的很美,而分心却会把每样东西都变得很丑。只要心被分裂,美就会失去。

Pad会造成孩子学习障碍?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大潮,现在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iPad、iPhone这些已经成为了孩子的新宠。一部分爸妈认为电子产品造成的视觉刺激远远大于文字,孩子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会给以后的文字学习造成障碍,必须坚决摒弃;另一部分爸妈认为时代在变化,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早点接触电子产品可以开发孩子的大脑,满足孩子好奇心,早些接触电子产品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在走向科技世界的起点上抢先一步。那么究竟电子产品会不会对孩子造成学习障碍呢?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吧。

1.变傻还是变聪明

生活在一个电子技术发达的时代,孩子们很容易接触到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看着孩子们无师自通,熟练娴熟的使用电子产品时,孩子是变得越来越聪明还是变笨了?

首先来说,电子产品对孩子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长时间关注电子产品,会影响视力,造成肌性视疲劳。近距离、长时间使用这些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发育不利。孩子眼球长时间不断地注视、追随、快速不断地调整,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肌性视疲劳,导致近视。有时还会出现刺激性症状,如长时间盯屏幕对孩子眼睛泪膜不利,导致干眼症发生;

孩童的骨骼、肌肉每天都在成长,帮助孩子发育的最好方式就是运动。而沉迷于ipad,电子产品可影响骨骼,不利于脊椎发育;

长期对着冰冷的电子产品,进行人机对话,阻碍了亲子之间、同龄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容易形成单向思维模式,使孩子的交际能力落后,性格的成熟缓慢。

至于通过电子产品和电子游戏可以提高孩子智商的说法则没有明确的数据可以说明。中国有关早教专家表示:孩子过早专注电子产品,零碎的符号式机器思维,将代替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创造力、想象力和注意力很难得到锻炼。过度迷恋电子产品,对儿童的认知和感情发展会产生不良心理影响。

马萨诸塞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安德森则认为,传递给孩子们的信息内容很重要,“当务之急是,我们需要了解在婴幼儿早期就接触多媒体内容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过早接触电子产品的弊端不容忽视,但是在现在的环境下,对电子产品的接触不可避免,关键是如何合理利用,以及控制时间,关键如丹尼尔·安德森所说,我们要找到哪些内容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

2.堵不如疏合理看待电子产品

身处信息化社会,电子浪潮难以抵挡。让孩子合理利用电子产品,不要沉迷,尽量减少电子产品的负面影响是我们每位家长应尽的责任,如何才能做到呢?小编给您支支招。

1.孩子在两岁前尽量不要接触任何电子产品,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

2.每天玩电脑、手机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最好分为两次,上下午各15分钟。

3.尽量减少家里的电子产品数量,或很好地将它们隐藏起来。

4.自己不当着孩子的面玩电子产品,因为家长是孩子行为的榜样。

5.不把电子产品作为“交易筹码”,比如“好好吃饭就给你玩”之类的。

6.找一个比电子产品更好的东西推荐给孩子,比如玩具、手工、亲自活动等。

7.陪伴和引导孩子玩电子产品,增强亲自互动也能掌握孩子玩的时间。鼓励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以增强写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8.增加和孩子的互动活动,多抽时间陪孩子聊天、运动,带孩子去户外走走,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慢慢转移。

9.给孩子所以用的电子产品必须经过筛选。建议家长多使用音频,而少使用视频,最好不要让年幼的孩子提前接触到游戏类的电子产品。

10.家长要学会利用电子产品,激发孩子思考问题。比如,陪宝宝认字,听各种乐器弹奏出的声音、和孩子一起画画等。

3.做好亲子教育让孩子感受家庭关爱

家庭中亲子教育具有强烈的驱动力,能激发孩子追求真理克服苦难,调节着个人言行,指导道德行为方向。良好的亲子教育和家庭关系是孩子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前提。

1.营造温暖民主的家庭氛围

温暖民主的家庭氛围是预防和矫正孩子不良心理的必要措施,也是戒除孩子以后对电子产品成瘾的前提和内因。

2.正确进行家庭教育

家长必须尊重和了解孩子,加强沟通;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同时站在家长的肩膀上前进。

专家支招:现代科技发展必然丰富早期教育的手段,像电视、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也成为早教的补充工具。电子产品真的是用好了非常好,而用不好也是后患,所谓双刃剑嘛。用得好宝宝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都会获得长进,比如宝宝模仿动画片上的动物角色习得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玩数学小游戏学会了小数量集合以内的加减运算,等等,对情商智商开发都有好处,加上宝宝玩电子产品时能较长时间地安静专注,所以老人、保姆,还有在一起聊天的妈妈们也乐得让宝宝经常看个动画片或玩个ipad之类的。但是凡事要有度,宝宝天生喜欢看变化快的视频,年龄越小越易形成依赖,从而形成“缺乏活力”的大脑活动模式,同时对母亲的声音也缺少积极的反应,这样对亲子依恋关系、书本阅读、安静游戏、更广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及人际交往和户外活动等诸多方面都会形成抑制,不利于全脑发展,更严重的是3岁前如果宝宝过度看电视还容易引起自闭症。最后要说的是,电子产品不是早教神器,适度二字是必须的,2岁前少接触,2岁后有节制,要与宝宝建立使用规则。(杨霞)

5种类型父母不利于孩子成长


溺爱型

任性自私不礼貌

阳阳是家里的“小皇帝”,从生下来起一家人都围着他转。家里人想尽办法让他高兴,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归他一人享用,玩具、衣服要什么买什么。有一次,阳阳看上的电动玩具当时没有买,他便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委屈得不得了!

像阳阳这样的孩子在中国并不少见,根据山东省中山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中心的统计,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家庭中,溺爱型家庭占到70%—80%。溺爱型家庭里,家长过度宠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无条件接受,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即使孩子做错了,也要为其争辩。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四个老人,两个父母共爱一个孩子,溺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形象的称为“四二一”综合征。

但是,这样的孩子习惯高人一等、以自我为中心,容易形成任性自私、不懂礼貌、缺乏同情心等不良的性格特征。在人际交往中,他们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关心别人,难以交到朋友,逐渐孤僻离群,遇到不满容易导致攻击报复等反社会行为。

针对溺爱的孩子,家长首先立即停止溺爱,建立正常的家庭规则;其次,家庭里是非对错要分清,不能盲从孩子的行为;再次,教导和鼓励孩子用平等的心态和他人交往。

干涉型

缺乏主见难独立

贝贝从小到大,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用管。吃什么穿什么,和谁玩儿,都是爸爸妈妈说了算。现在,上初三了,父母担心他上网、早恋,每天都接送,出去玩一会儿就打个电话问问。贝贝觉得自己就是个“电动娃娃”,有苦没处说。

干涉型家庭是另一种常见的不良亲子关系,占30%—40%。家长出于一种保护的态度对待孩子,为了使孩子变得更好而细心照顾,尽量给予帮助和嘱咐。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的学习、健康、前途等过分担忧。

但是,由于过分保护,孩子的社会适应性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由于习惯依赖父母,他们做事没有主见,犹豫不决。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沮丧,甚至焦虑不安。此外,这样的孩子到青春期容易出现对抗行为,对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故意反着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对此,第一,在日常生活中要给予孩子信任,让孩子有机会为自己负责。可以让孩子适当吃点苦。第二,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家长要逐渐放手,不断调整亲子关系,制定适合孩子情况的发展目标。第三,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要懂得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做决定的机会。

期待型

胆小畏缩少自信

小楠从小就听到妈妈在耳边说“你是妈妈的希望,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弥补妈妈的遗憾”、“妈妈一辈子的心愿就寄托在你身上”……现在,一到大考的时候,小楠就特别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甚至睡不着觉,眼前老是出现妈妈期待的眼神。

中国父母往往对孩子以支配的方式进行教育,称为期待型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虽有爱,但常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来监督孩子;或者把自己的夙愿、希望投射在孩子身上,忽视子女的能力与性格,希望孩子完全遵从父母的要求和标准去做。

用过高的期望要求和监督孩子,孩子容易变得敏感,性格胆小畏缩,缺乏自信,独立性差,做事缺乏主动性,不善与人交往。他们情绪不稳定、易自卑,严重时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针对这样的家庭,第一,家长不要以大人的尺度去衡量孩子,用成人的眼光给孩子制定目标;第二,不要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心愿的法宝,让孩子自己决定人生;第三,不要使用下命令的方法教育,而要用沟通、引导的方法和孩子交流。

矛盾型

逆反焦虑易强迫

乐乐爱爸爸也爱妈妈,但他有时候觉得左右为难。为他报什么培训班,爸爸妈妈已经吵了好几次了。爸爸说考80分去游乐园,妈妈偏说考90分去才游乐园。该听谁的好?

矛盾型的家庭,常表现为对孩子的管教态度缺乏一致性,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也是矛盾的一种表现,例如父亲严厉,而母亲放纵,父亲斥责子女时,母亲却来阻止。

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中,母亲负担更多的教养孩子的责任,对细节更为关注,对孩子的要求也更严格;父亲则相对宽松。因此,多数孩子抱怨“妈妈很烦,太唠叨”,产生逆反心理。但是,长期的不一致态度,孩子无所适从,做事难以决定,时间长了出现焦虑情绪,甚至强迫症状。

对此,首先,父母双方都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统一教育目标和计划,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保持一致;其次,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要有一贯性,不能自相矛盾;最后,不要将家庭的纷争、摩擦、矛盾迁移到孩子身上。

忽视型

消极冷漠爱自闭

小欣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婚了,她跟着爸爸一起生活。小欣的眼里,爸爸每天都忙着工作、应酬、赚钱,几乎没和她说过一句心里话,这让小欣变得孤独敏感。

在国际会议上,瑞典的心理学家公布了一项最新研究,研究者通过对239名孩子进行长达1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离婚对孩子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心理影响。在单亲家庭里,很容易出现忽视型亲子关系。这主要表现为家长感情冷漠,与孩子很少沟通,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此外,忽视还可能表现为对孩子体罚、虐待、威胁等。

这种家庭只养不教,容易导致孩子性格冷漠消极、孤独自闭,人际关系敏感,难以交上朋友。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敌对心理,甚至受到不良社会团伙的引诱,成为问题儿童或青少年。

针对这种家庭,首先家长要把和孩子的沟通交流纳入日程,利用吃饭时间、睡前时间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谈谈自己的见闻;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尽可能抽时间参加孩子的集体活动;再次,家长要正视自己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咨询心理或精神科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