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幼儿园一直以来都为宝宝举行各种亲子活动,让宝宝和家长在活动中留下美好的回忆。那在举行活动前,就必须做一份完整的亲子活动方案。从而更好地让孩子和家长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亲子活动的过程当中。那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孩子扔东西并喜欢他人的玩具(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友:我的女儿现在16个月,喜欢把家中台子上的东西都扔到地上,她这么小,听不懂道理,不知该如何教育她。并且她似乎没有一件特别感兴趣的玩具,对什么都只有三分钟热度,自家的玩具不要玩,出去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就是一块小纸片也喜欢,真是搞不懂。请专家帮我出出主意。

茅于燕:这儿有两个问题:扔东西、对玩具的不同态度。

关于第二个问题:自己家的玩具不爱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很感兴趣。这实际上是一个喜新厌旧的心理造成的。儿童的兴趣很短暂,自己家的玩具都是老面孔,没有兴趣,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是新面孔,所以喜欢。

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如果家长不喜欢,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1、玩具一次不要给她好几种,否则都成了老面孔,就不喜欢了。

2、买的玩具要大体适合她的年龄,这样好才会玩,才有兴趣玩。比如她16个月,可以买一些带响声的玩具,她一敲击,就有声响,她就会喜欢。比如哗铃棒、摇鼓、带盖的圆盒(可盖上,不必拧,里面放上一两块糖,一拿就有响)、沙锤等。

3、有时可以带她到玩具店去,看她喜欢什么玩具,就买什么玩具,这样,她玩这个玩具的热情就会大些(当然要有节制,不能要什么就买什么)。

4、有时也可以和她一起看看图画书。有的儿童喜欢小画书,不喜欢玩具,那么,看书也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可以试试她是不是喜欢书。

小编推荐

1岁宝宝最喜欢的游戏——扔东西


扔东西对于宝宝来说其实也是游戏。宝宝的这种看似荒谬、重复的做法,实际上正是符合婴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称为自发游戏,而你对于婴儿自发游戏的干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的身心发展。

1岁左右的宝宝经常会有这样的举动:总是试图抓住你手中的物品,得到之后非常珍惜地“研究”一会儿,然后把它扔到地上,同时嘴里发出“嗯,嗯……”的叫声,并伴随着期盼着你给他捡起来的眼神。你捡起来之后,他又挥舞着小手企图拿过来,拿到手之后,却并不珍惜,再次扔到地板上,然后又期盼着你捡起来。就这样——扔下去,捡起来,再扔下去,再捡起来……

有些妈妈会被宝宝的这种“戏弄”行为所激怒,粗暴地抱走宝宝或者拿走物品,有的甚至抓起宝宝的小手打几下,力度虽然不大,但生气完全写在脸上。妈妈,请息怒,你们有想过,对于宝宝而言,其实扔东西也是游戏吗?

宝宝的这种看似荒谬、重复的做法,实际上正是符合婴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称为自发游戏,而你对于婴儿自发游戏的干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宝宝的身心发展。

1、“扔东西游戏”符合宝宝的心理发展水平

游戏是由儿童心理特点所决定,各个发展阶段的宝宝,都有属于他们的不同的游戏行为。然而对于1岁左右的宝宝而言,扔东西也只是其中一个与其心理发展水平正好吻合的游戏。成人千万不能以成年人的眼光与标准来衡量宝宝的做法,不要认为只有玩摇铃、躲猫猫等你可以接受并理解的活动才称得上是游戏。其实,游戏的主人是宝宝,他们可不希望玩一些成年人设计好的游戏的,他们希望玩那种由自己发展起来,成年人看上去可能并不符合逻辑,但是宝宝却非常乐于玩的游戏。同时,成年人也不应该剥夺宝宝的自主权,阻止宝宝玩他们的自发游戏,因为这些游戏,正是发展儿童创造力、想像力以及思维力的最初源泉。

2、“扔东西游戏”能让宝宝感知世界

小婴儿的感知是笼统而片面,认识是肤浅而表面。他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是依赖于感知印象的,因此宝宝会通过不厌其烦、乐此不疲的重复同一种动作、同一种行为来加深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认知。也许成年人会非常烦恼,为什么宝宝可以不厌其烦的重复着扔东西这个动作。其实,连续扔东西也属于宝宝感知世界的其中一个过程。而且,这种重复动作联结着宝宝与你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形成了一种互动,宝宝正是在这种重复的过程中感知着与父母的关系,发展着与父母的亲子感情的。

3、“扔东西游戏”能锻炼宝宝的能力

宝宝的这种重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抓握、找寻、手眼协调、沟通等能力,因此,这种婴儿游戏蕴藏着教育契机,应该受到你的重视与配合,并加以顺势引导宝宝对于以下衍生知识的掌握:

(1)扔在地板上的物品会发出声响;

(2)小球球掉在地板上会弹起来;

(3)宝宝把什么东西扔到地板上了?

(4)妈妈找一找。妈妈捡起来。

4、“扔东西游戏”是小游戏,大意义

“婴儿游戏”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在生活中,时时有游戏,处处有游戏。“婴儿游戏”能帮助宝宝积累丰富的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宝宝在不断重复的游戏动作中,将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的储存,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人的永存性”,以及对物理世界各种物体、各种环境的认识,这些都奠定了日后进一步认知发展的基础。

“婴儿游戏”让宝宝体验了初步的交往关系,联结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宝宝个性的发展。“婴儿游戏”是在宝宝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进行的,父母在游戏中的态度与方式潜移默化在宝宝的头脑中留下了最初的痕迹。在“婴儿游戏”中,宝宝与父母通过眼神交流、身体接触等沟通,满足了宝宝情感的需求与情绪的发展,亲子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而且,父母对婴儿游戏的积极应答反过来又可以激发宝宝的积极反应,使其产生信心感与满足感。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为宝宝形成开朗活泼的个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请善待“婴儿游戏”、理解“婴儿游戏”,用积极的、配合的、乐从的态度对待“婴儿游戏”,给宝宝一个灿烂的、开心的游戏童年。当你发现你的宝宝很乐意的在你面前不停扔东西的时候,不要再动怒了,怀着一颗宽容的心,答应宝宝的邀请,参与宝宝的这种自发游戏吧!

释放扔东西的愿望


随着一声脆响,杰西手里的玩具小鸭不小心掉落在地板上。她好奇地看了看自己的小手,又看了看掉落在地上的玩具。杰西眼里亮光闪闪,她似乎明白了什么。于是,杰西从小椅子上出溜下来,俯下身子,急切地爬过去捡起小鸭,随即高高地举起她那只抓着小鸭的小胖手,狠狠地将小鸭再度扔到地板上。

又是一声脆响。杰西的猜想得到了证实,小家伙咧着小嘴乐了。

发现“扔”的快乐 

扔玩具的感觉真爽!自从发现了扔玩具的乐趣,杰西便兢兢业业地开始了她的尝试。每天一大早起来,杰西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爬到玩具屋旁边,将各种色彩纷呈材质各异的玩具一个个掏出来,开始她百玩不厌的扔玩具游戏。杰西不停地试验,很快便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实。将毛毛熊狠狠地扔在地上,一种低沉而发闷的声音传出来,如果不仔细听,几乎听不到什么动静。杰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她又捡起毛毛熊,狠狠地扔在地上。声音还是有点发闷。杰西皱了皱小眉头,不屑一顾地将毛毛熊撂在一边。

是不是还有更好玩的呢?杰西转而抓起一只硬塑料的小松鼠扔到地上,一种很脆的声音响了起来。杰西满意地笑了,她又好奇地扔了几次小松鼠。突然,杰西看到了那只彩色的小皮球,她的注意力马上被小皮球吸引过去。杰西好奇地拿起小皮球,继续她扔东西的游戏。小皮球在地面上上下下蹦跳着,仿佛一只生机勃勃的小动物。杰西因为这个新发现而大受鼓舞,她不停地追着在地板上舞蹈的小皮球,嘴里咿里哇啦说着些什么,那情形仿佛在说:“扔玩具的感觉真爽啊!”

杰西有了新发现!杰西将玩具屋里的玩具扔了个遍,通过扔玩具,她得到了很多十分有趣的体验,但是这对杰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杰西会走了,她的领地也因此扩大了许多。扔玩具确实是个十分有趣的游戏,不过随着杰西体能的提高,她觉得她完全可以尝试扩大她的游戏领域。于是,杰西将妈咪叠好的被子从床上拽起来,扔到地上。

被子不再那么整整齐齐,它的形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杰西看着地上那一摊被子,红扑扑的小脸上写着一脸的成就感。杰西将玻璃杯扔到地上,玻璃碎裂的响声以及玻璃碎片四处飞溅的情形对杰西来说又是个全新的体验。

杰西的眼睛又瞄准了妈咪的香水,小家伙爬上梳妆台旁边的椅子,随即又敏捷地爬上妈咪的梳妆台,一把将那瓶晶莹剔透的香水抓在手里,狠狠地扔到地上。香水瓶碎裂的声音,香水瓶碎片飞溅的场景,香水在地板上一点点扩散的情景以及满屋弥漫的清香带给杰西梦幻般的感觉。有那么一刻,她几乎为她自己创造的奇迹惊呆了。

“No!baby!”当妈咪的声音响起的时候,杰西刚从梳妆台上出溜下来,正准备研究那些可爱的玻璃碎片究竟能带给她一些什么样的惊喜。杰西的游戏被迫中断了。不过这点小小的挫折丝毫也不会影响杰西玩扔东西游戏的热情。趁着妈咪不注意的时候,杰西仍旧不断地尝试扔家里一切她能够到的物品。

这些崭新的尝试让她有了更多新的发现。原来,除了玩具,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东西可以扔着玩,而且这些东西扔起来比玩具更加有趣。有一次,杰西甚至溜到了厨房,将一只奶锅还有一只炒勺拽了出来。这种不锈钢的物品扔在地上的响声很特别,清脆响亮,甚至还在木质的地板上砸出来一个个浅浅的小小的坑呢。杰西用小手摸摸那些小坑,又好奇地将奶锅与炒勺扔了下去。果然,杰西发现,那些小坑与她扔的奶锅与炒勺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是啊,没有什么比获得新发现更令人陶醉的了。

后来,杰西又有了更多新的发现,于是她开始把东西往墙壁上、柜子上或者其他家具上扔,这跟扔地板上当然完全不一样。

前所未有的阻力自从杰西摔碎了妈咪的香水瓶后,妈咪的警惕性空前提高。于是杰西的活动受到了限制。妈咪不仅将很多易碎物品束之高阁,连炒锅炒勺也都挂在了杰西够不着的位置。更要命的是,每次看到杰西扔东西,妈咪都要给她上一堂课,告诉她哪些东西可以扔,哪些东西不可以扔。

可以朝着哪些地方扔,不可以朝着哪些地方扔等等。杰西仰着头,一边听妈咪上课,一边不停地四处张望,寻找任何可以用来扔一扔的物品。尽管妈咪总是细心地将那些不能给杰西扔的用具收拾妥当,某天,杰西还是将电视遥控器弄到手,狠狠地扔了一把。妈咪的说教对杰西的行为没有任何影响力,于是妈咪给杰西定下来很多的规矩,严格地限制她。一开始,这些规矩让杰西很不舒服。不过,杰西很快就发现,一旦她不遵守这些规矩,她就可以获得妈咪的注意。这一发现更坚定了杰西绝不放弃这个有趣游戏的念头。 

退出历史舞台的游戏

妈咪似乎洞悉到了杰西的小心思。因此,她把一些不能扔的东西收藏好,只留给杰西一些可以随便扔但又不会构成任何危险的物品来满足她扔东西的需要。每当杰西扔东西的时候,即便妈咪心里痒痒,也假装没有看见一样,故意冷落杰西。妈咪的态度使杰西感觉十分没趣,于是,她决定加大扔东西的力度,来触动妈咪迟钝的神经。不过,杰西很快发现,她的行为丝毫没有意义,不管她如何表现,妈咪的神经迟钝依旧,没有任何改观。令杰西深感奇怪的是,妈咪不仅不再限制她扔东西,她甚至还自创了两个很有趣的游戏——“打坏蛋”和“进进出出”。

妈咪用硬纸板做了个靶子,上面贴着一只滑稽的大灰狼,杰西可以用她的“武器”狠狠地扔大灰狼。此外,妈咪还准备了一只大箱子,每当妈咪说,“让玩具回家吧!”杰西就会快速地将扔得满地的玩具捡回大箱子。而当妈咪说,“让玩具出来玩吧!”杰西就会将玩具从箱子里拽出来一一扔到地上。

杰西发现,这些游戏一点都不亚于她以前玩的那些到处乱扔的游戏,因为有了情节,这些游戏的有趣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她以往那些盲目乱扔的游戏。当然,杰西有了这类更好玩的游戏,乱扔其他物品的游戏也就随之退出历史的舞台了。杰西慢慢地理解了游戏情景,她扔东西的欲望也在游戏中得到释放。更重要的是,这些简单的游戏情景给了她很多启发。随着她一点点进步,她甚至开始在玩扔东西游戏的基础上尝试自创一些情景游戏,让游戏本身变得更加有趣。杰西的新游戏受到妈咪的高度赞扬,当然,杰西因为扔东西而带给妈咪的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

玩具原来是可以这样“扔”的


豆豆1岁了,特别爱玩爱笑。最近,妈妈发现豆豆喜欢往地上扔东西了,抓住玩具什么的就往地上猛地一扔,一边扔,还一边咿咿呀呀地乐个不停。妈妈帮他捡起来,他又扔,越帮他捡他越扔得高兴。妈妈纳闷:宝宝啥时候学会搞破坏、恶作剧了呢?

1岁左右的宝宝总喜欢把玩具往地上扔,很多爸妈都为此困惑。其实,这是1岁左右宝宝心理发展的普遍现象,也是其运动技能和认知发展的一种表现。所以,宝宝也很委屈:我是扔玩具,不是恶作剧!

宝宝扔玩具原因搜寻

对玩具的抛落感兴趣

5~6个月时,宝宝的手眼已慢慢地协调起来,能在视线的引导下用手去抓握,但此时宝宝手的伸肌发展还不成熟,不会主动将手中原有的玩具放下,再去取第二件玩具,而是无意识地将玩具滑落或扔掉。到了10个月大的时候,宝宝手的发育趋于成熟,能随意松手,思维也有了发展,能有意识地往地上扔玩具,观察玩具如何落地及落到地上的情形。宝宝会对此非常感兴趣,乐此不疲。

表现自己的能力

抓的动作是宝宝最初学会的动作。到宝宝10个月大的时候,他能做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抓的动作了,他可以通过挪动物体来充分表现自己手的能力。宝宝喜欢往地上扔玩具,也是因为他发现通过自己的手,可以让玩具“跑了”、“飞了”、“发出不一样的响声”。宝宝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力量,这让他很开心,因此他通过不断往地上扔玩具来表现自己的能力,这也是宝宝自我意识的萌芽。

与父母玩游戏

一般情况下,宝宝扔玩具的时候,你都会把玩具捡起来交给他,而宝宝会再扔,你只好再拣起来。如此反复,宝宝会把这种“扔”和“捡”当作是和你游戏的一种方式,这种由宝宝主动发起的游戏,让宝宝感觉到自己可以控制你,对想表现自己能力的宝宝来说,他很开心,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宝宝喜欢往地上扔玩具了。

吸引父母关注

宝宝在反复扔玩具的过程中发现,这种行为能引起你关注自己。因此,当你在做其他事情无暇顾及宝宝,而他又想得到关注的时候,他会有意通过扔玩具来吸引你的注意。

陪宝宝一起扔玩具

反复扔玩具对于训练宝宝眼和手活动的协调大有好处,有助于发展宝宝逐渐控制自己手的能力,对手腕、上臂、肩部肌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你没有必要阻止宝宝的这一行为,甚至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有不同弹性、可供扔的玩具,如皮球、木块等,让宝宝自己尝试不同的东西扔下去有不同的反应。你不妨有意识地和宝宝一起玩扔玩具的游戏,引导宝宝把东西扔到不同的地方,观察其不同的反应。你还可以增加游戏情节,如引导宝宝把玩具扔到特定的地方。

随着宝宝年龄的发展,扔玩具这一行为会逐渐消失。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宝宝到2岁还有这种行为,那你就得注意,可能是教育上出了问题,应敦促宝宝改正乱扔玩具的习惯了。

1.5-2岁宝宝爱扔东西的亲子游戏


设计意图:

2岁左右的宝宝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爱扔东西,越不让他扔,他就偏要扔,专门和父母对着干,宝宝成了家里的捣蛋大王,父母们常常为此百思不得其解,宝宝怎么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实,宝宝爱扔东西是因为他对声响感到好奇,每扔一次,就会听到一次声响,扔得越多,声响就越多,所以就乐此不疲地做下去。而且扔了东西,大人要干涉,也就吸引了大人的注意,是多好的事啊!为了保护宝宝这种看起来的捣蛋行为的好奇心,同时又有效的帮助父母解除烦恼,特意设计了这个游戏活动。

游戏目标:

1、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培养宝宝的动手操作能力。

2、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游戏准备:

1、盒子、小勺子、乒乓球等

2、去掉面的大纸箱。

游戏过程:

1、妈妈出示各种各样的小盒子、小勺子、乒乓球、塑料瓶等,让宝宝扔个够。

2、宝宝把物品扔完以后,妈妈说:“哎呀,扔得满地都是!妈妈要用小盒子装饼干,宝宝去帮妈妈捡起来。念儿歌:“小宝宝,扔东西,满地是,东捡捡、西捡捡,真呀真累人!”

3、宝宝快捡完时,妈妈端着一盒玩具去给宝宝,故意踩到了宝宝扔出去的小勺子,摔倒在地上,玩具撒了一地,说:“谁扔的小勺?”

4、妈妈:妈妈踩到了宝宝扔的小勺子,摔了一跤,哎哟,屁股真疼啊!宝宝扔东西对不对?小勺子能不能扔?塑料瓶扔哪里不用捡?妈妈也不会踩到摔跤?

5、妈妈出示大纸箱,“快看,宝宝可以把东西扔到箱子里”,妈妈和宝宝一起用小动物等图案装饰纸箱。

6、妈妈把宝宝没捡完的东西捡起来,和宝宝一起把东西扔进纸箱内,念儿歌:“小宝宝,扔东西,扔箱内,不用捡,不摔跤,真呀真快乐!”

游戏延伸:

1、宝宝吃水果时,可以让宝宝把削好的水果皮扔进垃圾桶内,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帮助他人的品性。

2、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参加投篮比赛,看谁投得多,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温馨提示:

1、当看到宝宝扔东西的时候,父母们不要生气,不要责怪或制止宝宝扔东西,应给宝宝提供扔东西的机会,让宝宝从扔东西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2、宝宝扔东西时,应引导宝宝有规则的扔,不能随便乱扔,这样很容易拌倒人,应给宝宝布置扔东西的独立空间,等宝宝想扔东西的时候,就要到这个指定的位置才能扔。

孩子喜欢独自玩玩具怎么办


有些孩子只喜欢单独玩,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气质造成的。这类孩子比较内向,常把自己想象一个“朋友”,这个想象中的“朋友”陪他谈话、游戏,独自一个模拟社会性活动。

2、家庭因素造成的。家庭不和睦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现在公寓式的小家庭,孩子大多被关闭在室内,缺少同伴,孩子习惯了一个人独自玩玩具。

3、教育不当造成的。

(1)父母平时对玩具管理细心,生怕弄坏,当邻居孩子来玩时,就让自家孩子把玩具赶紧收起来,造成孩子小气,不愿和别人一起玩。

(2)父母攀比心理,常对孩子说:“你看××孩子搭的玩具才好呢,你搭的什么东西!”造成孩子缺乏自信,而情愿一个人独自游戏。

孩子长期独自游戏害处很大,会使他们胆怯、怕事、不善交往,长大了可能不适应社会生活。怎样帮助这类孩子呢?

1、对因生性气质造成的独自玩的心理,父母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改变这种状况,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情况下,逐渐使孩子投入外界去接受新的人和物。父母还可购买一些必须与别人合作才能玩起来的玩具。

2、对于家庭、环境因素造成的独自玩现象。家长首先要参与到孩子游戏中去,与他一起摆弄玩具。其次要鼓励孩子“走出去”或把小伙伴“请进来”。

3、父母应改变教育观点。认为自己孩子拼搭玩具的技能不如别人,可以教会孩子搭配的技能。怕孩子弄坏玩具,可以为孩子们制定一些规则来约束孩子的行为,但规则制定得要能让孩子接受,告诉孩子只有遵守规则,爱惜别人的东西,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

玩具买了那么多,娃喜欢的竟然是……


美国这边有个传统,在宝宝出生前几周,闺蜜们会给孕妈弄一个babyshower,给还没出生的宝宝送礼物。当时苏妈的朋友们也给我开了这么一个小趴体,收到了好多衣服、玩具,大家还用尿不湿给苏妈做了个萌到哭的babyshowercake:

苏宝出生了,我才发现我屯那些潮爆的小衣服没有什么机会穿,成天睡觉的新生宝宝基本上都穿那几件棉质连体衫,醒着的时候也不过是喂奶换片儿,哪有什么时间打扮娃和拍照啊。

苏宝大一些后,开始对玩具感兴趣了,不过很快我发现她喜欢的玩具不多。对很多玩具都是五分钟热情,拿到手后“啃咬扔三部曲”,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其中不乏苏妈下血本买回来的有N多按钮的复杂玩具,真是心塞。好吧,自己玩玩得了……

苏宝半岁时我们参加了美国这边父母陪伴的早教,发现早教班玩具并不多,一次上课老师用的教具之一竟然是几把刷子。后来我慢慢的我发现,开发宝宝每个阶段的发展需求,比如颜色认知、感官发育、精细运动、物体恒存意识、空间意识等,确实需要一些优质玩具来辅助,但同时一些简单的家庭用品也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甚至这些东西在宝宝心目中比玩具更好玩。

洗菜盆

苏宝8个月的时候,我做饭会把她放在厨房地板上,给她一些锅碗瓢盆打发时间。

我发现她对家里那种有洞的洗菜盆特别感兴趣,总是不厌其烦的把小勺子塑料碗之类的东西捡起来放进去拿出来,再放进去再拿出来。而且她对各种物品放进盆里发出的声音也很着迷。苏宝一岁半后,我们经常会用洗菜盆玩这个”穿绳“游戏:

把碎纸机里彩纸的细条拿出来,穿进菜盆上的洞洞,彩纸也可以用软吸管、细绳取代。苏宝每次都能玩上十几分钟,既能锻炼精细运动能力,又解放了妈妈的时间来做饭。

纸杯

聚会剩下来的纸杯可以做非常好的玩具,因为它轻,很小的宝宝也能拿得动。在之前的文章也和大家推荐过纸杯的玩法,一岁以下的宝宝就可以玩。比如把它们堆起来变成纸杯塔,宝宝能在爸妈帮助下轻松的堆积和推倒:

宝宝两岁后,纸杯还可以做亲子手工素材,这些好玩的动物纸杯、圣诞纸杯是怎么做出来的,在以后的文章里苏妈会慢慢写:

纱巾

纱巾也是美国儿童图书馆和早教班用得最多的认知工具,常见玩法就是把纱巾盖在宝宝头上,然后和宝宝玩躲猫猫:

五颜六色的纱巾对宝宝的视觉发育是很好的刺激,即使是还不会坐的宝宝,大人也可以轻轻握着宝宝的手,抚摸纱巾沙沙的质感,是种简单的感官游戏。

刷子

第一次知道刷子也可以用来做感官游戏,是在美国这边上早教时,老师拿着一把粉刷墙的软刷,轻轻的刷小宝宝们的脚心和手臂,宝宝对这种痒痒的新鲜感非常着迷。

后来带苏宝去社区的游泳池,发现原来刷子这个玩具好流行啊,孩子们特别喜欢用它沾上水,在水泥地上刷出一条条的印迹,干了又可以继续做画,还不用担心衣服弄脏:

瓶子

相信每个宝宝家里都有些大大小小空瓶子吧,在娃的眼里它们可好玩了。宝宝一岁前,可以找一些透明的小塑料瓶,在里面装上沙子,豆子或者几枚硬币,宝宝拿着晃动就能发出不同声音,是很好的听觉启蒙。

(感官瓶子)

我还会在瓶子里用食用色素和清水混合,五颜六色的很炫酷,苏宝经常拿起一个摇摇,再拿另外一个看看,脸上一会吃惊一会愉快的表情很好玩。

等宝宝再大一些,就可以在你的”认知瓶“里加入其它元素了,比如闪粉啦、珠子啦、纽扣啦、彩色橡皮筋什么的,大家自由发挥就好:

除了感官瓶,还可以给宝宝做促进触觉发育的感官板(戳这里看制作方法)。但要提醒大家做“感官瓶”尽量用盖子大的那种广口瓶,如果用矿泉水瓶的话,务必要在大人陪同下和宝宝玩,避免宝宝误吞瓶盖。安全是第一位的,别嫌苏妈啰嗦哈。

孩子玩具的分类介绍


现在的玩具五花八门,很多家人都挑花了眼,比较头疼。看了这篇文章,或许你能有所收获。

从教育观点看,孩子的玩具可分以下六大类。

(1)认知类玩具 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益智玩具,主要是能协助孩子学习及建立各种基本概念的玩具。如七巧板(认识形状、空间方位)、由小至大的套套杯(认识序列)、拼图(部分、整体 、关系、位置)、时钟(时间概念),以及以形状、颜色、关系为线索的配对玩具,有游戏规则的玩具等。

(2)语文类玩具 指可让孩子听觉更敏锐、获得新字群、促进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写前练习的玩具。如故事录音带、故事图卡、鼓励涂涂画画的画板等。

(3)科学类玩具 可吸引孩子观察、比较、收集、分析的科学性玩具。除了引发孩子狂热的好奇心之外,也让他们养成对各种事物观察、分析、收集资料、动手做、实事求是的习惯。如显微镜 、万花筒、各种标本等。

(4)动作类玩具 锻炼肌肉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如婴儿爬行玩具、各式推车、拉车、可骑乘的脚踏车、丢掷的飞镖等。

(5)操作类玩具 让孩子指头肌肉更灵活,促进眼睛与手更协调的玩具。如黏土、穿线、串珠、堆叠组合积木等。

(6)社会类玩具 包括娃娃、填充玩具等;以生活情境设计的玩具,如超级市场、飞机场扮演玩具等。除了让孩子能抒发情绪并体验大人和生活世界外,同时也更有机会认识自己身边环境并吸 收相关的生活经验。

家长一定要跟孩子共同玩玩具,首先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另外培养亲子感情才是重点啊。

镜子也是孩子的好玩具


可能不少妈妈已经发现,自己的宝宝对镜子很感兴趣。当宝宝第一次看到镜子时可能会有些紧张,但慢慢地宝宝就会对镜子里那个“小伙伴”感兴趣了。如果给宝宝一个小镜子看,他的视线会追随着镜子的移动而移动;每当把宝宝抱到镜子跟前时,他也许会很兴奋,也许会有些害羞;等宝宝再大些时,他就会伸出手去触摸对面镜子中的人,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做个怪样,吐吐舌头,开心地笑起来。

宝宝对镜中“小伙伴”的亲昵、友爱的反应,实际上就是宝宝对他人、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体现,这些正是社会性内容的一部分,所以说,镜子是培养宝宝社会亲和性的有益玩具,而且对丰富宝宝视觉体验也很有好处,是宝宝的好朋友。

专家建议,6个月以前的宝宝可以利用镜子来进行其社会性培养。但是,妈妈在给宝宝玩镜子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

1.用镜子培养宝宝社会性的最佳时间是在宝宝出生后第8-9周,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时机。

这时多数宝宝还不能完全独立地竖直头颈,而且也不会自己拿东西,此时最好把镜子挂在宝宝床边,让宝宝躺着看。但应注意经常变换方向,避免宝宝头部总偏向一侧,把头睡偏。

2.要掌握宝宝与镜子的最佳视距

一般认为镜子应挂在距宝宝眼睛15厘米的地方,不能太远也不宜太近,不能太高也不能低,以宝宝可以平视为宜。等宝宝头颈能够竖直起来以后,可以经常把宝宝抱到穿衣镜或梳妆台前照镜子,逗宝宝与镜子中的自己碰碰头、拉拉手,告诉宝宝镜子里的“小朋友”就是宝宝自己,向镜子里呼唤宝宝的名字。宝宝会觉得非常有趣,慢慢地他就会主动与镜中的“小朋友”交流。

3.要注意安全

镜子是玻璃制品,易碎,在给宝宝玩时,一定要有大人在旁边看护。特别是要注意镜子边缘是否光滑,最好用胶布把镜子边缘多包两层,以防划伤宝宝。最好用不具危险性且不易碎的不锈钢制品,但要注意镜面平整,影像没有扭曲变形。大小以10-12厘米为宜。

你给宝宝提供的镜子,实际上是给宝宝提供了一个“小朋友”,在宝宝与“小朋友”玩的过程中,宝宝的社会性也随之得到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