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父母事业很成功,却感觉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怎么成功,十分苦恼。其实,衡量孩子教育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看孩子能否感受到愉悦和幸福,能否与周围人和谐相处,能否在亲子关系中融洽自如。

不妨问问自己,是否更关心孩子如何变得让自己“有面子”?是不是更希望他能考高分,却很少关注他是否快乐,有没有朋友?这些关怀的缺失,使得父母和孩子之间总是有层隔膜,孩子总是表现叛逆,总是和父母“对着干”。在孩子长大后,和父母之间“没话说”、“聊不来”。

亲子关系,在青少年时期,胜过许多教育,甚至决定孩子教育的成败。据研究,如果孩子在12岁之前没有和父母建立很亲密的亲子依恋,那么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很难建立,尤其是6岁之前,如果父母没有拿出足够的精力陪孩子,亲子之间很难再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和依赖。

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前提是,父母必须明白,爱是无条件的,孩子存在本身就是父母给予爱的理由。教育的艺术首先是倾听的艺术。父母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去欣赏、理解孩子的成长。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不然。如果你的孩子在你眼中满是缺点,那么你可能是一个很失败的父母。

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健康的人格。身为父母,不要太重视孩子外在的成功。孩子的成绩好坏,上的大学好不好,有没有找到好工作,这些外在的标准固然对家庭很重要,但是父母必须意识到,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爱和幸福的能力。

信息时代动摇了老年人的权威。过去的父母可以很傲慢地跟孩子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到了今天,反倒是孩子们经常跟父母很不屑地说“你懂什么呀!”青少年对新技术、新观念的得心应手更加映衬得父母很“老土”,是个在网络上笨手笨脚的“菜鸟”。

所以,我认为,21世纪是父母和孩子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时代。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学习的,不仅仅是新技术新知识,还有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生活理念。学习的前提是互相尊重,尊重孩子的特性,尊重孩子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人格。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培养亲子关系你做对了吗?(亲子关系专题)


前言:良好的亲子沟通对于宝宝的成长很重要,但是目前有许多的家长们都不懂得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往往出现亲子关系不合谐的画面,以下就让我们来看看父母们常常容易犯的几点错误吧!

指责埋怨型沟通

“啊呀!你看你又把衣服弄脏了!成天跟在你后面洗衣服,我是你的佣人啦!”

“你玩不够啊!作业又不做,我看你哪天才能成人噢!”

“你看你桌子乱的,就不能收拾收拾!”……

这些语句体现出一个共同特征——指责和埋怨。

指责埋怨型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

在这样一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问题最终并未真正解决,成为一个未了结事件遗留下来。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闷或紧张,危机四伏。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一味逆反、攻击性强,对子女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亲子网

迁就讨好型沟通

“啊呀!妈妈不知道这个菜你不喜欢吃,将就着少吃点。你想吃什么?我明天就去买。”

“怎么,我给你买的这个圆规是小学生用的?对不起,我明天再去重买。”……

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

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另外,这种沟通同样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缺乏建设性功能的沟通。

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但是,这种沟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却主要表现为眼前的、家庭内部的,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个迁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后,很可能又不自觉地组建起一个迁就讨好型的小家庭,在一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生活。

打岔啰唆型沟通

孩子:“妈妈,今天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得了年级第一名,真开心!”

母亲:“哎哟,你看你这身汗,脸上脏的,快去洗洗,穿上衣服,别着凉!”……

说得很热闹,但各说各的,没有互动,两个自言自语的人。

“妈妈。明天我们春游,老师说每人要交5元钱。”

“又要交钱了?从你上学到现在,我们在你身上花了多少钱了。我们那个时候春游,就带上一瓶白开水、两块烧饼,自己走到郊外,根本不要买票。你看看现在,一个月光水电费就是好几十,春游要交钱,你肯定还要带点零用钱,钱不好挣噢……”

一句话,引出那么多的话和事。啰唆的人最大的特点是,听到别人的一句话,立即进入自己的个人世界,看是在处理别人的事,实际上是在处理自己纷乱的情绪。

打岔啰唆型沟通主要表现在母亲以及一些过于琐碎的父亲身上,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父母不太关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许多意义不大的琐事缠绕,给孩子最大的感觉是唠叨、烦人。这种沟而不通的表现是表面上双方都在说话,而且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信息根本没有交流,像两架同时开放的收音机,各自在坚持不懈地播放着各自的声音,根本没有听众和反馈;另一种情况就是,一方(往往是家长)在喋喋不休,另一方(往往是孩子)则陷入烦躁,焦虑,盼望着这种唠叨早点结束,家长说了什么根本没有听进去。这种毫无效能的沟通,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会造成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出现逆反和抵触,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孩子抵触的是家长的唠叨,而不是家长所说的内容。亲子教育

这时家长千万要明白,是您的唠叨使孩子在拒绝您说的可能是非常有道理也非常重要的话。

超理智型沟通

“妈妈,我要买活动铅笔。”“为什么要买?”“原来那个坏了。”“刚刚买的怎么就坏了?你怎么这么不爱惜东西?”……“好了,下次可不准再搞坏了,小孩子要知道爱惜物品。”……

超理智型沟通有两大特点:一是夫妻对孩子,夫妻之间往往并不是“超理智”:一是父母“教育”意识、“规范”意识过强、戴着过滤镜看孩子,孩子的一切成就、优点都被过滤掉,剩下的只有缺点和危险,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忘了敲打、警示、规范孩子。

这是一种严重缺少孩子感情的沟通,特别容易产生亲子感情障碍。对孩子的影响有时会看到不少眼前的“良好”效果,但从长远来说,对孩子人格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亲子矛盾往往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一些孩子在整个中小学期间都可能是一个十分规矩的“好学生”,但在进入社会的关口或以后,可能出现种种适应障碍。而刻板、缺少热情、固执、偏执、社交不良等等,也往往会成为在超理智型家庭沟通下长大的孩子的人格特点。

不会与小宝宝相沟通,直接影响着亲子关系的和谐,并且也不利于与孩子们有效的交流,希望看了以上的文章家长们能够更多的了解有关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网站小编总结:良好的亲子沟通需要父母们懂得如何去与孩子相交流,对于以上的四种不当的沟通方式,家长们要尽量的避免,为了孩子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父母们还要多学习一下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异地“经营”亲子关系


0~3岁是亲子间感情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段时间里所形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今后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是研究儿童心理学的,这一点我很清楚,但由于我们夫妇俩工作都十分忙,所以女儿10个月的时候,我们就将她放在100多公里外的乡下由孩子的外婆带。也正因为我们认识到0~3岁对亲情甚至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十分重视异地间亲情的维系和孩子“交接”(孩子3岁时回到我们身边上幼儿园)时的情感过渡。也正因为我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所以我们的孩子一直没有出现象某些人家的尴尬现象──异地养育时,孩子见父母时视父母为陌生人,而将父母叫“叔叔”“阿姨”而不是“爸爸”“妈妈”,也没出现“交接”初期的哭闹和忧郁。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下面我就将我们的经验介绍给那些由于种种无奈而正在或准备对孩子进行“异地养育”的父母们。

孩子4个月时,我爱人就和她妈一起带孩子回娘家(孩子准备寄养的地方)。我认为这一做法是很重要的,这对孩子熟悉其今后她所要生活的人际环境、自然环境很重要,同时这也有利于孩子对外婆以及外婆家的其它亲朋形成依恋的情感,这对孩子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很重要,而这种心理上的安全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有意地让外婆和小孩形成一种比其他人更为深厚的感情──有意识地让外婆多与孩子亲近,多参与孩子的养育活动,这样,孩子从心理上既依恋母亲,也同样依恋外婆──让孩子逐渐觉得,只要妈妈或外婆中的一个人在,她都能很安心的玩耍──这对减少因妈妈上班而和孩子分离造成心理上的不安感是很重要的。有许多孩子因妈妈上班而长期哭闹不止,此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妈妈上班之前,孩子过于依恋妈妈,而没有对其他人形成达到一定程度的依恋关系。

为了能和孩子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感情联系,开始我们是每逢周末都要回家看孩子(因为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1岁左右的孩子的记忆最多只能保持十多天,也就是说十多天你不回去和孩子接触,孩子就会完全忘记你,把你当作陌生人。)──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看,还要考虑充分利用双休日和孩子多玩耍,多进行有趣的亲子活动,平时上班时,我们还经常打电话回去给她,特别是当她听得懂会说些话的时候,我们打的电话特别多──这主要目的还不是语言上的沟通,而是让孩子知道:她也有父母,她的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一直在关注她。节假日时,我们还带上孩子喜欢的礼物回去看她……,这些经常的联系,使得孩子一直没有“忘记”我们,并且一直对我们有好感──经常有打电话给我们和邀请我们回去的欲望,这对日后顺利地接回也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另外,为了让父母的长相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中,我们还放大一张我们和孩子合照的照片放在外婆家,并让外婆时常带孩子去“复习”父母的照片。我们还一再告诫孩子的外婆,千万不可对孩子说诸如“爸爸妈妈只要工作不要你了!”之类有损亲子感情的话,也不允许外人这样逗孩子玩。我们还让外婆经常有意识地给孩子讲她父母的事,讲父母对她如何如何的好,这对增进孩子和我们父母间的感情是有很大帮助的。准备过节时,我们还让外婆有意地“培养”孩子期盼与父母想见的欲望,如,在节假日准备来临时,让外婆常对孩子说,还有多少多少天爸爸妈妈又要回来看宝宝了……。

经过多方持久精心的努力,孩子和外婆的感情很好,和父母的感情也很好,孩子时常在邻居的小朋友面前得意地说:“我爸爸,我妈妈在南宁工作,我长大一点了也要去南宁……”。

孩子三岁时,我们决定让她回到我们的身边上幼儿园,这样做,一是为了进一步亲密亲子间的感情,二是乡下没有那么好的幼儿园教育,三是孩子上幼儿园后我们基本上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全面的照顾。为了让孩子顺利地过渡到我们的身边,我们也做了很大的努力。首先,接孩子来之前,我们提前10天回家和孩子玩,并且在这10天里逐渐地让孩子将感情转移到父母的身上──外婆外公逐渐地减少与孩子的单独接触,相反,父母则逐渐增多与孩子的单独接触,逐渐接替外婆外公来照顾孩子的生活和陪孩子玩──只要用心,这个年龄孩子的感情是很容易转移的──后来,事情真的像我们设计的那样,没过几天,孩子就更乐于和我们一起玩──因为我们比外婆外公年青,因而比他们更有活动能力和兴趣──这也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孩子终于离开了外婆外公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外孙女走了,外婆外公虽然很舍不得,心里很有点难过,但在送我们和孩子上车时仍然笑脸相送……

临走前,外公以过来人的经验对我们说:孩子刚回去,一定会哭几天的,你们要好好照顾他,不要骂她……。原来,我们也这样认为,孩子刚回来,肯定会哭几天的,因为在我们的周围看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

但是事实却与我们预料的刚好相反──孩子回来后,不但没有哭闹,而且过得很愉快。一个月后,我们让孩子打电话给外婆,外婆问她想不想外婆,要不要再回去,孩子说:“不想外婆,也不想回去了。南宁好玩。”──这样的回答很让外婆失望,但我们听后却很高兴,因为我们顺利地对孩子实行了感情过渡──没有让孩子从转移中受到情感上的伤害!我们认为,这是十分难得的。

孩子回来后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出现哭闹呢?我想,除了孩子临来之前与父母的感情磨合外,还有孩子回来后,我们采取了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措施来保证孩子情感的顺利过渡。一是,刚回来的头一个月内,谢绝外婆家的那些人来玩,同时也叫他们也不要给小孩打电话,以免勾起孩子对以前情感的回忆;二是,为了让孩子更快地适应这里的生活,减少思念,孩子刚回来的头10天,我们上午带孩子出去玩,下午休息,晚上又带孩子出去玩,让其生活过得十分丰富多彩,使其很少有机会去想“过去”,因而孩子的情感很快就实现了转移,适应了和父母一起过生活的日子。

孩子的情感能顺利地过渡,这对我们说是件好事,这对孩子来说更是件好事──我深信,这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一生命运,家长必看!


精神分析心理学说,童年亲子关系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通俗点讲,父母好比孩子的程序员,童年父母给孩子潜意识写入的是匮乏与沉重,孩子未来怎能丰盛流动?带着匮乏感来到社会上,潜意识指挥着自己,也容易处处体验匮乏与沉重。

例如不相信自己配得上好工作,总是找吃力不赚钱的活,即使赚到钱也无法轻松享受,一给自己花钱就觉得愧疚,同时容易过度囤积东西,造成更大浪费。例如曾经总被父母说不要浪费护肤品,自己赚钱后忍不住买大量护肤品,却舍不得用,最后都过期浪费。

如果父母经常传递的是:物质攀比可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就可以了。那么孩子未来很可能收入一般,赚钱上“不思进取”,却又同时物欲难填,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盲目囤积。

一位妈妈观察发现,给女儿买的玩具或手工材料,若教育说要爱惜,不要弄坏或浪费,基本上这玩具或材料就被女儿闲置,时间长了不是放坏了就是找不到了,完全违背当初买它们的初衷,造成更大浪费。还有妈妈反馈说,给儿子买了颜料和画笔,教育儿子不要浪费颜料,结果儿子只用画笔画画,不用颜料。

这是为什么呢?孩子对父母传递的能量非常敏感,父母传递的是制约和沉重感,孩子一碰到这个东西就能感受到,所以宁愿不碰。

孩子不会用头脑自欺欺人,无论大人认为道理多正确,孩子直接从能量层面感受大人传递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如果父母持续不断以正确为理由强加各种负能量,孩子最终也就变得如大人一般,活得沉重压抑,制约在所谓的“正确人生道理”中。

是否孩子的欲望都要满足?

有人问,是不是孩子的欲望都要百分百满足?

孩子的欲求满足还是不满足,取决于你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也愿意满足,就轻松愉快的尽情满足,多多益善。没能力或者不愿意满足,就直言相告: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或者我就是舍不得钱。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诚实。诚实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很多满足,会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不配得,未来依然可以通过工作赚取丰富物质生活。

有一个孩子要一样东西,妈妈讲各种不给买的理由拒绝孩子,孩子直接问:”妈妈你为什么见不得我开心?”孩子经常能简单通透的看到本质。父母若对自己内心的匮乏感没有觉察,会无意识地传递给孩子。自己小时候没得到过的快乐顺畅,所以也要跟孩子较劲,让孩子处处拧巴。

教育家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点上,都显得出奇的吝啬。就在他们或是粗暴,或是和蔼地夺走那些让我们愉快的事物时,他们总会不忘附加这样一句: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而这真的是一句带有说服性的辩词,它会在最后使我们也同意毁灭自己。”

不要评判孩子的欲望,讲一堆理由证明孩子不应该提这个要求,甚至自欺欺人说这么做是为孩子好。孩子需要什么,就是需要什么,可能在你眼里那个根本没必要,但在孩子心里就是他想要的。无论买或者不买,请尊重孩子的欲望,你可以不满足,但是不能自以为是去评判。

富养穷养取决于父母的心态,而跟经济能力关系不大。一些身价千万的父母,去趟香港给孩子带一堆上千块的童装,因为这是父母想要的。而孩子喜欢的贴纸或摇摇车,却经常跟孩子较劲,给孩子制造匮乏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一些,容易变得欲壑难填,跑车名表攀比着买,也很难弥补童年的匮乏感。然后所有人都会感叹一句:就是父母太溺爱了,造成孩子如此奢侈浪费。

溺爱几乎是中国人的万金油标签,孩子出啥问题都往溺爱上贴,典型的中国式浆糊逻辑。那些口口声声富养就会把孩子养成李天一的网友,按照这个逻辑,岂不是穷养的孩子就要变成马加爵?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众人皆知,人类一个需求层次满足后自然向更高层进阶,这再自然不过的常识,到了自己孩子身上,有些人竟生出“越满足越沉溺越疯狂要求”的妄想,而且以此妄想为理论依据,时常跟孩子的需求较劲,就是不让孩子顺畅开心。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心穷之人一旦拥有权力便容易穷奢极欲,刘志军成克杰等著名贪官都回忆说,出身穷苦是“思想走偏”的原因之一。

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一切最好的东西

诚意面对孩子需求,不跟孩子较劲的父母,都会发现孩子的心是那么纯净易满足。

在咨询中遇到:一个全职妈妈的儿子4岁,内向胆小,见人从不打招呼,也不愿意跟人分享零食或者玩具。因为长期限制吃巧克力,儿子对巧克力呈现出成瘾般的痴迷。后来这位妈妈自省,决定彻底放开限制,去香港买了一旅行箱巧克力。孩子开始不敢相信,问妈妈这些都是给我的吗?妈妈确认说这都是给你的,你想怎么吃怎么吃。结果孩子一路主动跟出租车司机聊天,电梯里见人就招呼,主动分享,单纯快乐得像小麻雀。

一箱巧克力,就给孩子带来天堂般的快乐,充沛的能量流动。对孩子来说,快乐不在于价格标签,而是被父母充分的看见和回应。在网上看到一句话说得挺好:如果我能吃2块巧克力,你愿意给我10块,剩下8块都在说:我爱你。

童年长期的匮乏感,逐渐凝固成内心黑洞,真正欲壑难填的都是成年人的黑洞。成年后的黑洞依然可以通过自我觉察疗愈。若把最恶劣的想象投射给孩子,通过打压孩子欲求转嫁自己的匮乏痛苦,还美其名曰为孩子好,则至少毁三代。

父母在童年满足了孩子哪些方面,孩子未来在哪些方面就会流动而不执著,有自由去体验更高级的需求层次。安全感被充分满足的孩子,将来不会在婚恋中只敢要安全无害的人;物质需要被父母及时肯定回应的孩子,人生追求不会只停留在赚钱层面;一个各方面被充分满足和自由的孩子,自然绽放不可思议绚烂的一生。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哲学家大多出身富贵之家或者有贵族供养。

父母无论贫富,都可以给孩子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一切最好的东西。那么孩子未来自然会物质丰盛而且不执著奢靡。

增加亲子关系的小游戏(秋季亲子教育指导)


前言:家庭的融洽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想要宝宝们健康的成长其亲子关系的融洽要合理,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通过小游戏来增加亲子关系吧,简单而且有趣,对宝宝们的智力发展也有效!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亲子关系融洽的家庭中的孩子,一般性格活泼大方,交往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接受能力也会在与家长的交往中得到加强。更重要的是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可以在交流中及时发现孩子心理发展的动向,以便于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将一些不好的倾向消灭在萌芽之中,避免日积月累影响孩子性格发展,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和不良习惯来说,预防重于改正。所以在语言班的教学中我们强调家长的作用重于教师。可是家长朋友却总遇到这样的困惑:孩子们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或对什么事情都一问三不知。这与孩子的年龄特点是有关系的。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亲子游戏是有效的交往方式之一。在与家长的游戏中,孩子可以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从而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它的作用是任何方式都取代不了的。希望语言班介绍给你的语言亲子游戏,能够为您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为孩子的发展保驾护航。

亲子游戏之一——趴着玩

婴儿抚触总共15分钟。其中的抬头练习不可能时间很长,为补充练习抬头,我们可以在床上和孩子趴着玩。母子头对头的趴着,脸和眼睛处于同一高度,便于孩子观察你,并和你目光相接,这是加强和孩子沟通的好机会。

你可以用语言叫宝宝,让他抬头看你。也可以用手摸摸宝宝的脸或小手引起他的注意,让他抬头。每当宝宝抬头时间长,或感到累了时,他会主动趴下,这时你要让他休息。玩游戏和吃饭一样,均属不可勉强的事情,我们要注意适度和量力而行。

亲子游戏之二——转头

1~3个月的孩子头部渐渐可以竖直,吃奶后竖抱拍背也不再是把头紧紧地贴在妈妈肩上了。这时,你可以和他玩转头的游戏。妈妈竖抱孩子,爸爸或其他人站在妈妈背后,可以一边叫着孩子的名字,一边从左边或右边探出头来。孩子听到声音会转头去寻找叫他的人,这时,你要让他找到你,给他一个笑脸,并亲亲他,让他感到这是一件好玩的事,他会愿意反反复复地找你。多玩几次之后可增加一些难度。妈妈的身体也可以原地旋转,让孩子不能一下子就找到叫他的爸爸,这样就可增加一些趣味性。三个人的游戏会让全家人身心愉悦,其乐融融。

亲子游戏之三——看手、玩手、吸吮手

手是孩子智慧的来源。多动手的孩子必然比从小戴手套,或包成“蜡烛包”,将上肢紧紧捆绑起来的孩子聪明。观察刚出生的孩子,你会惊讶地发现,有的孩子刚一出生就能把手指放到口中去吸吮。有些孩子在胎儿时,就早已学会了这一招。大多数孩子在2~3个月时把手当成了自己最好的玩具,他会长时间盯着手看,似乎十分好奇。当两只手能抓握在一起时,手就更好玩了。

你可以看到孩子把手放在眼前玩耍,玩得专心致志。偶然的机会,手举到嘴边,手碰到了口,孩子一定会用这时触觉已相当发达的口唇去感知它,吸吮手指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在这一阶段,孩子吸吮手指是一种生理现象,家长大可不必惊慌或千方百计去制止它。其实,你只要保证孩子小手清洁就行了。

这一阶段吸吮手指既锻炼了手眼协调,又满足了吸吮欲望,使孩子心理得到安慰,并没有什么不好。等孩子再长大一些,自然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玩具和其他事物上去,吸吮手指自然也就停止了。

这就需要良好的亲子之间的沟通。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亲子关系融洽的家庭中的孩子,一般性格活泼大方,交往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接受能力也会在与家长的交往中得到加强。更重要的是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可以在交流中及时发现孩子心理发展的动向,以便于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将一些不好的倾向消灭在萌芽之中,避免日积月累影响孩子性格发展,甚至出现心理问题。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和不良习惯来说,预防重于改正。所以在语言班的教学中我们强调家长的作用重于教师。可是家长朋友却总遇到这样的困惑:孩子们不愿意与家长交流或对什么事情都一问三不知。这与孩子的年龄特点是有关系的。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亲子游戏是有效的交往方式之一。在与家长的游戏中,孩子可以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从而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它的作用是任何方式都取代不了的。希望语言班介绍给你的语言亲子游戏,能够为您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为孩子的发展保驾护航。

本网站小编总结:培养亲子关系的方法有很多种,而一起玩小游戏是比较常见也实用的最直接方法,此外家长们也可一起带孩子去旅游等等,敬请家长们关注更多可加深亲子关系的小文章吧!

睡前读物增进亲子关系


亲情故事,孩子为什么能够接受呢?原因很简单,亲子关系是孩子在生活中最早理解的关系,爸爸妈妈是他每天接触的人,宝宝有爸爸妈妈,别的小宝宝也有爸爸妈妈,进而他了解,小动物也有爸爸妈妈。宝宝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别的宝宝、别的小动物也是这样的。

人们常常认为适合给孩子讲的白雪公主、孙悟空等,都曾经吓着过比较敏感的一、两岁的孩子。所以,爸爸妈妈需要学会选对故事书,才能顺利地引导孩子进入故事王国。

天天两岁多了。妈妈觉得他应该听听故事了,就买来古典童话故事,绘声绘色地给天天读起了《白雪公主》。不料,刚读到恶皇后要杀死白雪公主,天天就大哭起来!妈妈根本读不下去了。这是怎么回事?童话故事不是孩子们应该听的故事吗?

快两岁的宁宁特别好动,就是听故事的时候也手脚不停。宁宁的爸爸妈妈最发愁的是,给她读书的时候,她总不让大人翻页,自己把着书,就一页没完没了地看。有时候甚至干脆要把书抢过来,爸爸妈妈说:“咱们看看后边怎么样了?”可她根本不听。宁宁爸爸妈妈很困惑,咱们这个孩子是不是多动呀?怎么引人入胜的曲折故事,根本就吸引不了她呢?

其实,天天和宁宁的表现,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正常表现。而父母在和孩子共读时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选对故事书。

亲情故事,就是非常适合引导孩子进入故事王国的故事书。

宝宝到了一岁半左右,开始不满足于看图识物的概念书,开始对故事感兴趣。可是婴幼儿的生活经历简单,很多故事涉及的知识背景孩子都不具备,因此,对许多古典童话故事还难以产生兴趣。而且,孩子这个年龄的心智特点决定,他还不能理解曲折复杂的情节,因此对情节还不是太感兴趣。这时她们最能够理解的故事,还不是王子公主、神仙妖怪;她们往往会被这些故事吓着,比如人们常常认为适合给幼儿讲的白雪公主、孙悟空等,都曾经吓着过比较敏感的一、两岁的孩子。因此,从最早的童谣书、概念书和玩具书进入到故事书,需要一个过渡过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故事书。

那么,什么是合适的故事书呢?亲情故事,就是非常适合引导孩子进入故事王国的故事书。

有一本著名的亲情故事书,叫做BlueberriesforSal,获1949年Caldecott荣誉奖。故事说的是,在一个长满蓝莓的山坡上,小熊和熊妈妈、小Sal和Sal妈妈都来摘蓝莓。两个小宝宝贪吃又贪玩,结果都走错了路,跟错了妈妈。在找妈妈的路上,他们又遇到了其他的小动物和他们的妈妈。后来,小Sal的妈妈和小熊的妈妈都发现孩子丢了,慌忙去找各自的宝宝。最后,两个宝宝跟着各自的妈妈高高兴兴回了家。

这个故事的主题适合幼儿,即使是一岁多的孩子,对母子关系也早有体会,非常理解小Sal要找妈妈,小熊也要跟妈妈,还有很多其它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妈妈。故事的结构也安排得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两个小宝宝失散,去找妈妈,偶遇其它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继而跟错妈妈,内容虽有变化,结构不断重复。书中还有不少象声词,也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

这本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四十年代出版,半个多世纪过去了,Sal妈妈的发式服装,Sal家厨房的装备虽然都是当时年代的流行,但亲情主题却跨越时空,使这本书几十年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的儿子一岁八个月的那一阵,每天不断缠着妈妈讲"谢友"(Sal),临睡前也至少重复三遍。讲完故事,妈妈给他盖好被子,他还嘴里念叨着“小熊妈妈,乌鸦妈妈”,慢慢睡着。

亲情故事,孩子为什么能够接受呢?原因很简单,亲子关系是孩子在生活中最早理解的关系,爸爸妈妈是他每天接触的人,宝宝有爸爸妈妈,别的小宝宝也有爸爸妈妈,进而他了解,小动物也有爸爸妈妈。宝宝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别的宝宝、别的小动物也是这样的。

从孩子熟悉的亲子关系入手,孩子容易理解,也容易产生兴趣。

那些因素影响孩子的亲子关系(春季亲子教育指导)


前言:其实我们都清楚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父母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宝宝们将来的性格及其感情方面等等,以下就让我们具体的来了解下那些的因素会影响到亲子关系吧!

母爱影响恋爱模式

1、安全型爱情

母子关系主要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表达方式。有一个关心、爱护他们的母亲,儿时的安全感能让孩子长大后,更懂得也更能够接受伴侣的爱,同时知道如何爱对方。成大后,这类孩子通常拥有安全型爱情,拥有这类爱情模式的人占55%左右。

2、逃避型爱情

一个对爱情和婚姻表现出恐慌的人,恐怕在年幼时饱尝过被母亲冷落的滋味。孩子很小就懂得看父母的眼色了,尤其是母亲的态度。妈妈的冷漠,会让孩子对异性产生排斥,成年后则出现"不敢爱、不会爱"的现象。亲子网

3、极端渴望型爱情

有些孩子的母亲在他童年时往往对他们照顾不够,于是他们就认为,只有“紧缠”母亲,才能获得爱。这又叫"情感饥渴症",放到爱情和婚姻上,表现为不断追求完美,并极度依赖对方。

父爱影响社会角色

如果说母爱影响孩子情感的话,那么父爱则在一定程度决定着孩子扮演的社会角色。

在犹太国家,父亲常会对儿子说,“我是怎样把你驮在鹰背上的。”这句话代表着最健康的父子关系。因为,在犹太人信奉的宗教中,有这样的教义:为了让小鹰学会飞翔,老鹰就用枝条拨弄小鹰。小鹰就不得不在窝外盘旋,当看到小鹰要掉落到岩石上时,老鹰就会用背接住它。通过这样的故事,父亲首先告诉儿子“你可以飞”;其次暗示他“我会无时无刻保护着你”。“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大多有较强的伦理道德感,有广阔的胸怀和责任心。”

反之,在父爱缺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则可能产生反社会倾向。一些犯罪的人,往往从小得不到父爱,或在父亲的“高压政策”下长大。亲子教育

父母关系影响人际交往

父母关系则会影响到日后孩子的人际关系。孩子最初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关系。比较完美的家庭关系应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三个人的关系是等距离的,亲一方或疏一方都可能让孩子长大后难以对人产生信任。

本网站小编总结:由以上的我们可以看出,做为家长要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去教育孩子,不要将自己的一些不良的思想传达给宝宝,但愿看了以上的文章家长们都能够明白如何教育自己的宝宝!

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孙瑞雪有一本书说,要给孩子爱和自由,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爱和自由。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无条件的接受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自由则是父母与孩子都要独立,不要用成人的意志去塑造孩子,也不要过于依恋孩子。爱可以让我们同孩子之间更亲密,而自由,可以让我们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各自都有自己的空间,让孩子能独立成长。

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共同成长。

由于目前的中国,一个家庭一般只能有一个孩子,孩子常常占据家庭中的主要地位,孩子承担了父母长辈太多的爱,也承受了太多的期盼。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我,放弃很多,放弃自我的发展,放弃自我的空间,放弃夫妻的交流……其实,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良好的婚姻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并不是说,离婚的家庭就没有好的亲子关系,而是说,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亲子关系。好的父母关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健康的家庭关系,是父母共同把孩子抚养长大,把孩子带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独立,从而享受着孩子成长的乐趣,而不是把孩子的世界同自己的生活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如果把亲子关系放在家庭中的第一要位,父母对待孩子的爱就会产生偏差,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发生爱的误读。这些问题甚至会延续到孩子成人之后,有了自己的家庭,不正确的亲子关系,演变成糟糕的婆媳问题,糟糕的岳父与女婿的关系,然后再衍生出下一代的不正确的亲子模式,再一代代延续。

姗姗的姥姥还有一个儿子,她对这个儿子倾注了更多的爱和感情,在她的心中,这个儿子是最重要的。她会对儿子述说自己的苦恼、艰辛和种种的不如意,对于一个小孩子,他们常常会把父母的不幸归结于自己,他们会努力做一些超乎自己能力的行为,来弥补自己内心的亏欠。因此,儿子四岁时,踩着板凳给母亲做饭的举动,更多的不是源于孝顺,而是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他希望讨好母亲,来让母亲欢喜,从而冲淡母亲的忧愁。(13岁女孩自杀,以求捐肝救父,就同这种心理状况类似)。在儿子内心中,他知道自己是母亲心中最重要的人,为此,作为回报,他也要把母亲摆在第一位。在他的婚礼上,看着母亲,他突然开始哭泣,吓坏了来宾和新娘。那时,他心里一定是在为自己把本应全部都给母亲的爱分割出一部份而内疚,在他心底潜意识中,他认为这就是一种背叛。

婚后,儿子断然否认婆媳之间存在矛盾,他说,我们家永远都不可能出现这类的问题,在我们家,婆婆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但是,婆婆还是失落,于是,她就常对着儿子哭泣,因为这样会唤起母子间原有的同情内疚与亲密。儿子同孩提时代一样,对母亲的痛苦表示了强烈的内疚,他认为一定是自己的媳妇不好,惹母亲生气了,才会让母亲这样痛苦。夫妻关系急转直下。孩子的出生再一次改变了家里的格局,儿子喜欢孩子,他的爱再一次被分走了,于是,婆婆告诫儿子,一个男人这样儿女情长是没出息的,你要以事业为重……

任何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爱全部都给了另外一个人,并且把自己的前途和希望都寄托在这个人身上,他必然会对这个人寄予很高的期望,他希望这个人会回报自己的付出,回报自己的爱,而这就变成爱的交换,而不是无条件的爱。高的期望值必然产生高的压力,而且,每个人对回报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最后,这种爱就会变成两败俱伤的爱。

亲子关系同样适用这一规则,所以,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首要前提是:父母要独立。父母不需要为了孩子放弃自己一切,父母需要有自己的成长空间,有夫妻正常的相处空间,有自己的事业成长空间,有自己减缓压力的空间。只有自己不断成长,才能不过于依恋孩子,才能适应不断成长的孩子,也才能赢得孩子更长久的敬爱。

爱是以孩子的成长为首要任务,根据孩子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身为父母的角色,从无条件的爱,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最后,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人。但是教育往往在方寸之间发生偏差,天下的父母都会认为自己提供给孩子的就是最好的爱。

美国心理学家派克说:爱不只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与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而合理,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判断以及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中国父母并不很多,大多数的父母给予孩子的是强势的溺爱或者是无原则的放纵的宠爱。

一般来说,一个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可以为孩子付出一切的家长,更容易成为强势的家长。强势的家长,看起来非常爱孩子,他们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只要孩子听话地遵从照办就可以了,他们代替孩子思考,代替孩子决定,如果能代替孩子去做,他们也一定毫不犹豫。他们希望孩子成为自己心中理想的样子,他们几乎不去探索孩子的内在需求,他们认为孩子还不够大,不能照顾好自己,因此他们在凭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安排。他们不认为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孩子也失去了自己成长的机会,会非常不自信。通过对孩子的照顾和控制,强势的父母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他们在潜意识中害怕孩子有一天会脱离自己而独立,所以他们认为孩子永远都不够大,不能独立处理自己的问题。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要自己一手操办,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于是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不相信孩子,孩子能力越差,越依赖家长,家长则越不信任孩子。

强势的父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但是更多的强势父母会培养出缺乏独立性的孩子,习惯于受到父母的照顾,生活自理能力差,易形成一种依赖型人格。因为难以自立,就更谈不上自强。而不能自立自强的人是缺乏竞争力的人,是难以适应社会的。这样的孩子,成年后面对婚姻、工作和生活,会有诸多的烦恼,而这些烦恼均起源于他们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

孩子是在选择中成长的,他们会在选择中正确认识自我和周围的世界。失去选择的机会,实际上就是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教育就是等待孩子成长的过程,成长需要时间和过程,需要孩子自己一点点的去体会。爱孩子,不是给孩子你的思想,而是让孩子拥有他自己的思想和选择。

可可的爸爸是人类学专家,由于性格乖戾,同周围的同事和领导相处有困难,为此他认为自己获得的荣誉与自己取得的成就相比,真是少之又少。所幸他有一个优秀的女儿,这份优秀是所有同他作对的人都不拥有的,他希望女儿能出人头地,为自己争一口气。他对女儿的培养用尽了心思,只要同女儿的优秀无关的事情,他都可以代劳,不需要女儿分心。可可只要按照他的规划来做,就可以成为他周围无人能敌的成功孩子了。可可五岁上小学,是四年制的少年预备班。可可很用功,成绩很好,于是,可可正式考进了少年班,又用了四年,完成了中学的课程。可可几乎没有业余时间,她要弹琴,要学外语,要培养特长。可可13岁时,要考大学了,可可的爸爸环视整个中国,没一所大学能配得上这么优秀的女儿,他着手为女儿联系国外的顶级学校。可可开始忧虑,她害怕一个人离开家,到遥远的地方独自生活,她一次又一次地对爸爸说,她不原意出国。她爸爸对女儿的恐惧不以为然,认为可可是不自信,熟悉了情况就好了。他还在兴致勃勃地替女儿写自荐信,联系学校,申请奖学金。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可可莫名其妙的突然开始厌食,进食以后就会呕吐,她渐渐的不吃饭了。骨瘦如柴的可可,最终在医院度过了一年的时间,病情的反复,令专家都很无奈。

可可的爸爸是我的同事,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一个心理学的同事帮助了他,心理学认为:可可的厌食症,来源于她内心对父亲的反抗,可可尊敬爸爸,崇拜爸爸,但爸爸对她生活的强势主导又令她厌倦,她无力同爸爸抗争,只能以厌食症的表象来表示对爸爸的反感。可可同她的爸爸一起接受心理的辅导,对她爸爸来说,培养优秀女儿的梦破灭了,这让他万分沮丧,但是,如果女儿能恢复正常,他宁愿什么都不要。

良好亲子关系的第二个前提是:让孩子独立,尊重孩子的选择。

说到尊重,目前非常多的中国家长可能都认为自己给了孩子足够的尊重。确实,目前我们的教育开始反思,主张要给孩子快乐的童年,主张孩子个性的张扬,主张给孩子最大的自由成长空间,给孩子最大的尊重。难道这还不够吗!尊重就是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权利,尊重孩子的成长。但是,尊重不是顺从,不是溺爱,而是协商和引导。尊重的前提是要有行为要有尺度和规矩。

苹果三个月大,他的妈妈就出国留学去了,苹果由教授奶奶照顾。奶奶是一个比较严谨的人,对苹果的教育也是钉是钉铆是铆,苹果有些害怕奶奶。两年后,苹果妈妈回来见到的是一个胆小的孩子,不喜欢同别人玩,经常受欺负。苹果的妈妈心疼万分,她认为是对苹果太严厉了,才会让孩子胆小懦弱。她决定改变对孩子的教育,对苹果要以赏识鼓励为主,不能批评孩子,要让他自信。苹果的父母严格的推行自己的教育理念,给孩子最自由的成长空间,只要他想做的,父母很少干涉。苹果做的所有的事情,爸爸妈妈都说,真棒。爸爸妈妈鼓励苹果要勇敢,不要畏惧权威和强权。渐渐的,苹果果然发生了变化,他坚持自己的主见,自己想做的一定要做,自己不原意做的,也没商量的余地。同时,他开始具有进攻性,如果不满意,他就会拳打脚踢,不管是父母还是别人。有一次,苹果的姑姑来看苹果,没像以前一样给他带好吃的,苹果号啕大哭,非要姑姑马上去买。从此姑姑再看苹果,一定要给他带小食品。还有一次,爸爸妈妈带苹果参加聚会,爸爸一边抽烟一边聊天,苹果突然大声叫:你给我灭了,你给我灭了。爸爸没听到,继续聊天,苹果冲上去,踢了爸爸几脚,嘴里还叫着,你倒是灭了呀。爸爸一边熄灭,一边说,好好好,儿子发话了。

不同的教育会培养出不同的孩子,苹果的父母给了他宽松的爱,但是,没有限制的爱,很容易就发展成纵容的溺爱。有很多时候,是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孩子的缺点,在谈到孩子的问题时,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孩子的个性,有个性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家长的不肯正确面对,造成了对孩子的放纵,同时,也养成了孩子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任性。

王强就是在放纵的环境中长大的,父母在他眼里根本就毫无威严,在他小的时候,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父母,都对这种家庭环境非常自豪,认为这是民主的家庭,孩子可以没有任何扭曲的成长。王强有很多缺点,比如不服管束,对所有的规矩熟视无睹,经常嘲笑别人等,但是他父母倒不认为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认为有个性的人才有更容易成功。困难从王强的青春期开始,王强开始叛逆,而父母对他越来越失望,也越来越无能为力。高三时,王强宣布他要考电影学院,父母认为这简直是疯了,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现实一点。劝说无果,无奈的父母开始帮助他做考前的准备,首先从造型开始,要包装出王强的气质。但造型之路并不顺利,理发师把王强的头发弄坏了。一家人急忙扑向另一个理发店,看能不能弥补,弥补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王强在理发店里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气愤地向妈妈大叫,都是她瞎掺和,害自己成了这个样子。妈妈的解释和安抚只能加剧他的怒气,最后,他扬长而去,留下尴尬和伤心的妈妈。

给孩子放纵的爱,会让孩子不懂得关心别人,而对父母的付出认为理所应当。环视我的周围,我发现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盈盈妈妈一直对盈盈有求必应,她觉得只有给盈盈加倍的爱,才能弥补这可怜的没爸的孩子,所以,尽管自己收入不高,但是对盈盈却从不亏待,盈盈的生活费居高不下。盈盈的爸爸去世时,她妈妈还很年轻,但是她妈妈怕盈盈受欺负,一直没有再寻找自己的幸福,直到有一天遇到了自己初恋的男友。盈盈对新爸爸非常不满意,她说新爸爸对她不好,以前亲爸爸活着的时候,她每次来月经后的内裤,都是亲爸爸给洗,现在让新爸爸给她洗双袜子,他都不情愿。她还说,新爸爸对她每月的生活费用有意见。她开始同新爸爸作对。妈妈对这种局面左右为难,几经权衡,她决定要放弃自己的生活,要让女儿满意。这时,无论是盈盈的新爸爸,还是盈盈的姥姥姨舅,都劝妈妈要三思,孩子已经长大了,她马上就上大学,妈妈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了。但是,所有的劝阻都遭到盈盈的反对,盈盈问妈妈:一个对我不好的人,你能安心跟他过一辈子吗?盈盈的妈妈试图解释亲爸和继父的区别,盈盈断然拒绝了:我不再想见他。盈盈的妈妈含泪放弃了自己的新生活,她想孩子还小,不懂事,再大些就好了。

盈盈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体贴妈妈。有一次家族聚会,一家人出去玩,盈盈的妈妈负责财务,所以妈妈跑来跑去的,一会买门票,一会付款,盈盈一直束手旁观,还不停地批评妈妈:你怎么穿这件衣服就出来了,邋遢劲的;收腹,肚子都挺出来了;你看你买的这些东西,真难吃……

一般来说,孩子年纪越小,家长对孩子越是报以宽容的态度,孩子的一切举动都是可以容忍的,孩子性格或心理的种种端倪也视而不见,甚至觉得非常可爱。随着孩子年纪逐渐增长,家长就孩子的要求就相对越来越高,希望孩子能有好的表现,但是,对孩子在儿童时期的放纵会在青少年时期才会被放大,这时家长会觉得孩子比较任性,不懂事。其实,不只是孩子的行为,家长对孩子学习上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在孩子年级小的时候,父母更多的给与孩子鼓励,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学习的压力加大,家长渐渐的就会弃用鼓励,而更多的开始批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