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妈妈在各个育儿过程中都有不同的期望,刚出生时会希望他白天醒、晚上睡,而且最好是一觉到天亮;一岁时希望他长牙、走路都不迟缓;两岁时希望他不要太好动;三岁时希望他去幼儿园不要哭闹,也不要太常感冒。有人说“三岁定终身”,事实上不尽然,因为三岁之前多半是生理需求,四岁以后心理需求才逐渐浮现,因此本文特别汇总了最常见的五个宝宝教养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助爸爸妈妈们一臂之力,运用方法、加上耐心,培养一个聪明又乖巧的好宝宝。

档案1:孩子骄纵、不听话

小华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就被爸妈捧在手掌心,三岁大时每次妈妈带他出门跟其它小朋友玩,他都会打别的小朋友,妈妈只好跟在后面不断向别的妈妈道歉。妈妈讲了不知道多少遍,要小华不可以没有理由乱打别人,但小华就是不听,在外面也完全不会收敛"家中小霸王"的习惯。当小华年纪再大一点,就更不听话,妈妈一念他,他就顶嘴,有时甚至会怒骂爸爸妈妈,气得爸妈想送他去住校,来个眼不见为净,面对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呢?

专家的叮咛:身教重于言教,不要提供太奢华的物质享受

对付骄纵、不听话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对他太好,特别是无理取闹时一定要制止。爸爸妈妈一定要立定原则,他要哭就任凭他哭,不可因为要求得一时安宁或者心疼哭闹就放松原则。另外,孩子骄纵、不听话可能跟教养方式不当或家里太富裕有关,全家大小都把孩子当作是小皇帝,凡事都顺着他的意思,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会完全以自己的意思为意思,不听话、娇纵。

事实上,孩子有很多时候都是要从“挫折”和“忍耐”中学习,才能慢慢成长的,因此对于骄纵、不听话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方式教育他:

1、身教重于言教:

很多妈妈自己也是很骄,有大小姐脾气、不会体贴别人,因此教出来的孩子也是一样骄纵、不听话。如果爸爸妈妈的态度和观念也是很骄纵的话,孩子点点滴滴的学习,久了就很难不骄纵。要孩子不骄纵、懂事听话,其实还是要爸爸妈妈以身作则,提供一个好榜样给孩子学习。

2、要让孩子学会忍耐

用日常生活来训练孩子忍耐,例如:孩子想要看首轮的电影,妈妈叫他忍耐,等着看二轮电影。想去西餐厅吃牛排,妈妈就在家煎牛排给他吃。这不是钱的问题,只是孩子必须从小学习节制和安排,而通过生活上小小的训练,将使他们的韧性增强。

3、不要提供太奢华的物质享受

曾经看过一位地产公司老板娘,家里有两个保姆,大人在打牌时,孩子就被保姆带着去最高档的大饭店吃中饭、晚饭,孩子看到长辈也不会问安,对很多事情都不耐烦,他把奢华享受视为理所当然,对同学的平凡生活感到不屑。

事实上,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没什么了不起,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是爸爸妈妈疼他、爱他,所以无保留的给他的,在未来他的人生仍然是要靠自己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平白得来。

4、不要把独生子女宠上天

5岁的葳葳是家里的独生女,葳葳爸与葳崴妈都对这个唯一的女儿宠爱万分。有一次,葳葳爸妈带着葳葳去公园玩,到了中午葳葳除了要爸妈轮流喂她吃饭之外,还抱怨个不停。吃完饭在公园里散步,不小心绊了一下的葳葳还骂爸爸为什么没扶好她,葳葳爸啥也没说就任着她骂。会教出这样骄纵的孩子其实有部分原因是爸爸妈妈太过宠爱造成的,像吃饭时如果葳葳不想吃,就不让她吃,不用等着哄着就怕孩子饿着;在公园被绊倒而骂爸爸,爸爸或妈妈就应该要立即纠正她,告诉她:“爸爸并没有义务扶你,是你自己不小心跌倒的,爸爸扶你牵着,你应该要感谢,怎么可以再怒骂爸爸呢?”碰到这种状况,爸爸妈妈都应该及时纠正孩子,以免养成她怒骂爸爸妈妈的习惯,大了就更难改正,到时候也只能怨自己。

档案2:懒散、抗压性低

丹丹也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妈妈就精心的照顾他,因为怕他吃饼干洒了一地饼干屑,所以妈妈都把饼干剥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喂他,穿衣服、吹头发、买东西通通都由妈妈一手包办。久而久之丹丹变得很懒散,上学之后自己生活的空间都很脏乱,无论书桌、书包、房间都懒得整理;等到出社会工作,从小被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的丹丹显得抗压性低,每一份工作经常做不超过一年,他抱怨爸爸妈妈、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怨天怨地,而自己却只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零食度过一天又一天。

专家的叮咛:不要当他的贴身丫环,不要挡掉孩子的挫败

1、不要再当他的贴身丫环了

面对懒散、抗压性低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再为他做太多事,爸妈忍不住为他做好、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其实是害了他。为了疼爱孩子,妈妈们总是会忍不住帮他吹头发、拿好换洗衣物、将鱼刺骨头挑干净再给孩子吃等等,但长期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依赖爸爸妈妈,没有人帮他就只会埋怨。因此想要让孩子早日独立、戒除懒散,最好的方法就是抓住自己那双忍不住的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事情。爸爸妈妈应该要了解,如果控制不了自己什么事情都要帮孩子做,孩子就永远学不会。

2、不要挡掉孩子的挫败

除了不要当孩子的贴身丫环,帮他做好原本应该属于孩子自己要做的事情,当爸爸妈妈的也不要经常挡掉孩子可能会受到的挫折。有些妈妈发现学校里的某位老师不喜欢她的孩子,就用特权转班或转学,这样做虽然完全保护了孩子,但是也让孩子失去了学习面对挑战、挫折的机会,“失败为成功之母”人在逆境中的学到的东西往往比顺境时多,如果爸爸妈妈挡掉了孩子的挫败,其实是剥夺他重要的学习机会。从小在太过顺利的环境中成长、抗压性低,到了成年时,孩子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与成本去学习面对挫折与沮丧。

档案3:没有责任感、驼鸟心态

诚诚平常话不多,凡事都不跟妈妈商量,小小脑袋瓜只想到眼前的利益,例如:现在可以吃到零食、看到电视、打游戏……,他很少体谅妈妈的辛劳,一碰到问题,就把自己关在房间或躲在墙角,或用自己幼稚的方法把问题隐藏起来,所以妈妈经常会从诚诚的书包里找到发霉的面包,才知道诚诚又没吃早餐;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里,才知道诚诚严重的学习问题。面对这个闷不吭声又常常以自己的方式躲避问题的孩子,妈妈常常担心得晚上睡不着,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诚诚又会出现问题,更糟糕的是这些问题都还是别的老师、同学或者是妈妈自己发现,才知道事情已经很严重了。

专家的叮咛:让孩子分忧解劳,说出心里话

几乎所有孩子都希望自己也能像个大人,为爸爸妈妈分忧解劳。所以爸妈可以尝试着把部分工作难题或经济安排说给他听、跟孩子分享。不用担心孩子是否听得懂,只是凭借这样的方式让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建立起经验分享的习惯,习惯养成后孩子跟爸爸妈妈便会无话不谈,爸爸妈妈不必特别叫穷或叫苦,但可以把你忧心的事告诉他,让他帮忙解决,即使他解决不了,也会比较贴心。没有什么比把孩子当大人、让他来照顾你,更能培养责任感的。

除了让他分忧解劳外,也要分析驼鸟心态的坏处给他听,把问题处理和不处理的两种结果摊在面前让他们选择,也可以画在纸上让他们选,通常孩子很快就会很清楚驼鸟心态的坏处。

孩子会有驼鸟心态跟他“不愿分享”很有关系,主要原因在于他觉得碰到问题很难解决,自己无法处理或可能遭爸爸妈妈责骂,所以就想方设法的把状况隐藏起来。曾经有位妈妈发现,他的孩子因为想赶着去上学,但又不愿意让爸妈知道自己早餐来不及吃完,所以就偷偷把面包和牛奶倒在阳台外,面对这种情况,妈妈该怎么解决?责骂不是办法,要根本解决孩子不想面对问题而选择逃避的驼鸟心态,有以下三种方法:

1、让他分忧解劳

要明确且温和的告诉孩子,早餐是爸妈辛苦工作赚钱买来的,我们每个月的收入有限,要付水电煤、赡养费、买食物、还要买宝宝的玩具衣服和书,爸爸妈妈省吃俭用就是希望宝宝可以吃的好、用的好,而你却直接把早餐丢掉,不珍惜食物,妈妈很伤心。

2、让他愿意分享

这是长期工作,平日爸妈就要常常跟孩子聊聊心里话,和他做朋友跟他亲近,这样下次他如果碰到同样的问题,至少孩子会懂得先跟妈妈说:“妈妈!我上学来不及了,我可以不吃吗?”而不是为了害怕被骂而选择偷偷摸摸丢掉早餐。

3、让他知道家人会帮他解决问题

要让孩子知道,问题虽然很难解决,但只要他愿意说出来,家人都会站在他这边,跟他一起、帮忙他解决问题。爸爸妈妈要让孩子很清楚的了解,家人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在家人面前不需要隐藏问题,而是可以将自己的烦恼讲出来大家一同想办法面对。

档案4:太好动

强强是标准的好动儿,他运动细胞很好,在家里总是动个不停,手摸着门框,就会像蜘蛛人一样爬上去;吃饭吃着吃着就会溜到桌子底下或到处蹦蹦跳跳,有一次他爬楼梯,不小心跌断了手,妈妈紧急送他到医院开刀、打石膏,但过了一周,他又故态复萌,不仅敲打石膏,而且有危险的大动作。回医院复诊时,在等待的二个小时中,强强成了候诊室最受瞩目的小孩,他跑来跑去,一会儿催妈妈带他去洗手间,一会儿又要去推诊疗室的门,可怜的妈妈只能在强强后面追着跑,哄着骗着想办法要他安静个2秒钟。

专家的叮咛:引导孩子学习运动才艺,一起构筑梦想

大人看到好动儿通常都很厌烦,但换个角度出发其实“好动”也是一种天份,爸爸妈妈应该善用这种天份,让孩子充裕的精力发挥到正确的地方,长此以往或许将成为孩子终身的爱好。

1、培养运动才艺

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体育场踢球、溜滑梯、跑步,或者设有儿童游戏的场所玩耍,帮他发泄过多的精力。年纪稍大,可以送孩子去学武术、网球、芭蕾舞等等,这也是让孩子发泄精力的好方法。比方说像学武术,每周三次每次两小时,那两小时中孩子得热身、出拳、踢腿甚至跳跃,对于好动的孩子其实是非常好的一种精力发泄。若孩子在武术上表现优异,得了许多奖牌,可以让孩子更有自信、有成就感。最重要的是,每次练完回家,他的精力放尽,自然就会静下来和爸爸妈妈一起享受家庭中比较静态、悠闲舒适的生活。

2、去欣赏孩子的好动

孩子之所以好动,是因为他天生就是有“好动”的恩赐,这并不是坏处,像舞台上唱歌跳舞的天王天后、国内外知名的运动员,天性中多少都有一些好动的因子,爸爸妈妈应该好好引导孩子将这股能量运用到正确的地方,并一起构筑梦想。一来是让他精力有处发泄,二来是因材施教。面对这样的孩子,把注意力都放在如何使他安静、如何拘束他上面是非常可惜的,就像宝物被草绳绑住一样,因为你很可能扼杀了另外一个充满天份的小姚明或者是小甜甜布兰妮。

档案5: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皓皓妈妈带着皓皓去参加幼儿园同学的生日派对,为了这个party,皓皓特别让妈妈帮他精心打扮成一个小绅士,皓皓之所以这么在意的装扮,是因为自己喜欢的同班同学小涵也会参加这个party。但很糟糕的是party已经开始了很久,可是小涵却一直没有注意到皓皓,仍然在小涵妈妈旁边与其它同学玩,这时皓皓突然发起飙来,冲过去把小涵推倒并不断哭闹,还在自己妈妈和小涵妈妈面前大喊大叫说小涵若再不理他就要打小涵,俨然一付“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的儿童版,害得两位妈妈都很尴尬。皓皓妈妈虽然不断安慰、教训皓皓,但皓皓却越哭越大声,就是要小涵跟他玩。

专家的叮咛:把自己想象成小太阳或开心果,就能很自然的跟别人相处

皓皓的表现其实是不懂得与人相处的例子,相对于某些不知道如何和其它同龄人相处的孩子,有些小朋友天生就是EQ情商高手,在游乐园溜滑梯、到超市买东西、到主题乐园排队,他都能认识一些新朋友,并和新朋友们们玩得很开心。这些人气很旺的小朋友,即使年纪很小,他也知道出去玩时可以和其它新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零食,所以总是会有一大群同龄人围在他身边热热闹闹。这种高EQ其实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和爸爸妈妈的教育很有关,若自己的孩子天生就比较害羞、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和别人一起玩,爸爸妈妈要如何协助宝宝培养高人气的特质呢?

1、对别人要和善

俗语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善、对别人好,像上述皓皓的例子,妈妈可以教孩子和善的邀请小女生一起玩,或帮小女生服务等。儿子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母亲可以给他意见,教他怎么做,而不要一味的斥责小孩胡闹或漠视他喜欢那个小女生的感受,这样只会使儿子更闷更急。

2、做好自己就好

有些孩子就是比较安静,比较不愿意去跟别人相处,面对这样的孩子其实不需要勉强他去跟别人社交。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只要他做好自己、有自信,在有人需要帮助时,能不自私的发挥自己特长去帮助别人就是很棒的了。

3、把自己想象成小太阳

爸爸妈妈的身教是很重要的,如果爸爸妈妈在和朋友、亲戚间的相处中常常扮演着乐天健谈、开心果的角色,常常带给别人欢笑、快乐与温暖,而且碰到人际相处中争吵、尴尬等不好的情况,爸爸妈妈也能表现出气度从容地面对,对于孩子也将是很好的模范。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养育男孩父母必知的10个要点


小男孩是由什么做成的?做妈妈的你该如何养育你们家的小男子汉,过多的宠爱会让儿子变得像个小姑娘一样羞涩吗?他们那么淘气、胆大而又固执的时候,你会火冒三丈地发脾气?会时刻担心他会闯祸?还是会放手由他疯去吧。儿子,究竟该怎么养?

读懂你们家的男孩子你要做到:

多拥抱你的男孩

有的妈妈这样想: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男孩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了,但他很少专注妈妈,他大概不需要妈妈抱他。

事实:男孩需要更多的拥抱。1岁半之前,怎么宠爱你的儿子都是不过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时间少,看起来好像更少依赖你,而且容易被别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脸,他更喜欢看那些移动的物体。但实际上,男孩大脑成长得比女孩慢,所以他们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他的肌肤需要通过触摸得到满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他更想让你带着他四处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理解男孩的冒险行为

有的妈妈这样想:男孩调皮捣蛋。带他出去玩,他总是喜欢做一些危险动作,比如登高、从高处往下跳。妈妈们因为担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们的行为。

事实:中国人传统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静,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动。其实,你应该时时刻刻想到,我们的小男孩是远古时期的小猎人,他们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健康地发育他们的大脑。妈妈爸爸们不要束缚他。你需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间判断能力。同时,鼓励你的小猎人多参加体育运动,多在户外奔跑活动,各种感官综合的经验带给他的是更健康的发展。

让男孩走进集体

有的妈妈这样想: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出于爱护和安全考虑,很多妈妈不喜欢让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也不愿意让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实:男孩天生是群居动物,他们生性成群,在群体中学会社交、学会爱、学会生活、学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并找到自己的归属。如果男孩在孩提时代没有学会处理团体中的关系,缺少团体意识,将来就不懂得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可能和别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寻找的是能让自己放松、能给他任务、能让他感到自豪的集体。家长应该适当鼓励他们参与积极竞争的活动,比如体育活动,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是谁。家长也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在有挑战、感兴趣的氛围中学到能力、技巧和责任感。

理解男孩的固执

有的妈妈这样想:一个2岁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个高高的童话城堡。但他太小了。妈妈告诉他你现在还不能玩这个。但男孩好像没听见,还在看城堡。妈妈硬拉着孩子离开。

事实: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尝试,这是睾丸素的作用。从襁褓期开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帮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却不能够很快地接受,他还是要坚持不断地尝试。男孩子对自己情绪的处理,比女孩子缓慢许多。这时,妈妈应该相信我们的小猎人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并且给他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接受事实后,会自己离开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强迫他接受你对他的帮助,才会使他产生真正的挫折感。

知道他的听力不如你

有的妈妈这样想:你说了好几遍,他也没听见。你觉得他是故意的不听你的话,所以你很生气。

事实:他就是没听见。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好,特别是在他们非常专注地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根本听不到第二种声音。这时,你不要呵斥他,你越呵斥,他越排斥这种陌生的噪音。你应该走过去、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对他温和地讲话,让他同时有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刺激,他才会从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转到你身上。

体谅男孩的特殊表达方式

有的妈妈这样想:对你不满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他就摔门、砸东西、喊叫、甚至敲墙。于是你训斥他,展开一场嗓门儿的比赛。

事实:由于体内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愤怒,更需要发泄,侵略、冒险和竞争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体来表达他的情感的。他不会像女孩一样,能用语言表达出“我生气了”“我很难过”等情绪,即使表示对你的爱,他可能也只是拉拉你的衣角。有时男孩在非常高兴的时候也摔东西,这都是睾丸素的作用,是这个小男子汉成长中的正常行为。2~5岁男孩会越来越多地显露自己的个性,这时,孩子容易发火,爸爸妈妈不要压制他的反抗,否则可能会破坏他一生的性格。你应该告诉他什么是更好的表达方式,他有能力、有责任也有时间去调整自己。同时给他发泄的机会,允许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样东西比如沙发或者沙袋等,让他捶打。

给男孩优秀的男性偶像

有的妈妈这样想:男孩的世界里总是有很多女人,妈妈、姥姥、奶奶、保育员、幼儿园老师等。这些女人会给孩子最好的照顾,他还需要什么?

事实: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男孩总是要在身边寻找一位男性作为榜样来效仿。在过去,家庭中的男性成员往往充当这个角色。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多数男孩缺少叔叔、舅舅这样的男性亲属。男性榜样有可能是家庭的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师。当男孩说“我喜欢某位男性”或“***很不错”等话语时,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可以认同。因为男孩子已经把他作为了榜样。

帮助男孩表现自己的同情心

有的妈妈这样想:小猫咪病了,邻家小女孩不断地抚摸着小猫咪,表现出无限的同情。儿子却冷眼旁观,表示男孩生性冷酷。

事实:男孩同样有同情心,只是现实社会严重抑制了他们的同情心。男孩很少像女孩那样用语言和倾听来表达自己的关切,他们更注重自己能够为对方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给予对方切实的帮助。当你情绪不好或者身体欠佳的时候,女儿也许会陪伴着你,给你说些甜蜜的话语,儿子却会用实际行动表达他对你的关爱。也许他会笨手笨脚地给你倒一杯水,也许他会积极地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表示他不用妈妈操心。了解男孩的这一特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成年男性,比如父亲和丈夫。下一次你期待鲜花的时候,爱人却给你买来烤鸭,也许你会少一些怨气,多一分感激。

帮助男孩认识他们的英雄主义

有的妈妈这样想:4岁的儿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欢首当其冲。这孩子太莽撞了。

事实:这是男孩一种本能的反应。男孩通过“自我牺牲”来发现“我是谁”和自己的“个人力量”。他们在共同奋斗中和谐友谊,可以为了理想献身。所以家长要告诉他们冒险和使命的衡量标准,并给他们安排一些诸如“倒垃圾”的小任务,告诉他这些小任务也可以让家人很舒服。衣食无忧、万事不用自己操心的男孩只能学到很少的冒险精神,缺乏使命感。父母要鼓励男孩去发现自我价值并实现它。在鼓励中,告诉他最有意义的是实现价值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教男孩学会自律

有的妈妈这样想:邻家小妹妹刚走进房间,儿子就挥起手中的“金箍棒”打过去。不懂礼貌的孩子应该狠狠教训他。

事实:男孩有很强的进攻性,父母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懂得自己的价值,了解一种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教男孩懂得价值观、道德观实现他的自律。电视节目、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好的。

细心父母必知的27个孩子心声


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们在想写什么吗?你知道孩子心底的真是想法吗?从现在开始聆听孩子的心声吧!

1、你要是觉得人家的孩子比我好,就让他(她)当你的孩子好了,何必老拿我和人家比呢?

2、“妈妈,我知道您担心我的学习,但是您不能老逼我,让我喘不过气来,这样我会学一次,忘一次。”

3、“妈妈,我想自己上学,不要您接送了,你总是送我上学,害得我在班上好惭愧。如果一支让您接送,一直在您的呵护下,那我长大了怎么办?”

4、“每次妈妈骂我笨猪,我气的牙齿都要掉了,这让我感觉自己很笨,和猪一样,以后希望妈妈不要骂我了”

5、“爸爸,请把25%的温柔+75%的严厉变成100%的温柔好吗?”

6、“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既爱您们,又怨您们。爱您们的是关心我的成长,怨您们的是为什么有时严厉得不合情理。”

7、我还是想告诉您(妈妈):我毕竟是儿童,儿童的兴趣是多方面的,难道死读书您就高兴吗?您也是从儿童时代一步一步走过的。希望三思。

8、请爸爸妈妈放大胸怀,不要小肚鸡肠吵闹不停,试着体谅、容忍别人的态度。……我多么希望有一个和蔼的爸爸,慈祥的妈妈,组成一个和平幸福的家,一家人快快乐乐地过日子。

9、父母天天教育我这个那个,我觉得,首先他们自己就没做好,他们以身作则才对。

10、爸爸经常说我胖,本来很好的心情,被他弄得一团糟。

11、妈妈趁我上厕所的时候翻我的房间,结果什么也没发现,我觉得妈妈一点都不信任我,更不尊重我。

12、爸爸,请不要强迫我学我不感兴趣的东西好不好,这是强迫不来的呀。

13、我会觉得世界里就只有“不要”,没有自由,没有主见,什么事都是由大人来安排,没有了生活的乐趣。

14、每晚我都很孤独,会害怕,你们快快回家把!

15、“老妈,我的学习我做主,你的计划不能执行!

16、妈妈每次不开心都往我身上撒,我不想跟她说话了,有时,我真希望妈妈能温柔一点儿。

17“最近家里欠了很多债,我会知道节俭的,不要老是说我们没钱,许一个愿望——爸爸挣了好多钱,我们再也不欠人家钱了。”

18、“爸爸,我不想你老是抽烟喝酒,怕你们吵架,怕你们说要离婚,因为我怕你们互相伤害。”

“妈妈会累倒的,她常担心自己上班迟到,担心被老板解雇。爸爸,你要多回来看看我和妈妈。”

19、爸爸总是说:“今晚写完作业,先写日记,后拉琴,再做复习资料,不准看电视!”我整天都被他们关在家里。

20、爸爸总拿我和电视剧里的小孩比,说我什么都比不上人家,即使电视里的小孩做错了,爸爸也说他好,因为他知错能改,那我做错了也知道改正啊,为什么你不说我好呢?

21、爸妈天天唠唠叨叨叫我赶快写作业,这让我学习很有压力。

22、我多么想像课文中的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去旅行,可是妈妈能让我一个人坐的士已经不错了。

23、我“恨”爸爸,“恨”他对我的严厉,“恨”他对我自尊心的伤害,他让我这沉重弱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不要这样的爸爸,爸爸请别说了。

24、妈妈喜欢说脏话,可我不喜欢听她说脏话。

25、在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需要的是一个包容和理解的妈妈,而不是出口伤人的妈妈。

26、爸爸妈妈对我谈的话题,做的游戏都不感兴趣。有时我想做个模型、画一会画、下一会棋,总被他们干涉,往往会吓我一跳。

27、我总是很心痛,为什么我不是个神童?我什么我不能总是第一名?

父母必知:抚爱孩子的技巧


1.抚摸孩子的手。

有句俗话是“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话早己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大脑的不同区域掌管着人体的不同部位,换句话说,人体的不同部位都在大脑中占有或大或小的位置。而手在大脑中所占的范围比人体的任何部位都要多。既然小小的一双手要大脑中那么多的领域来支配,那么,运动手掌与十指也必然会使大脑的神经受到刺激,得到锻炼,这就是手巧与心灵息息相关最坚实、最有说服力的生理基础。所以,抱孩子的时候,要多多地抚摸他的手,舒展他的手,牵拉他的手,把握他的手,亲亲他的手,用脸去慰贴他的手。另外,做父母的应多和孩子做一些抚摸小手的游戏,像“斗斗飞”、“拉大锯”、“挠一挠”等等。

2.多摸摸孩子的头。

头皮距离大脑最近,常摸摸它,不仅可解决“皮肤饥饿”,而且抚摸孩子的头,还有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孩子受到什么惊吓,或是受到点什么委屈,摸摸他的头,会使他很快镇静下来。

3.多贴贴孩子的脸。

多贴贴、亲亲孩子的脸,也有助于结他一个好情绪和好兴致。脸部的神经最发达,多爱袄他的脸,让他眉宇舒展,表情开朗,嘴角甜甜,会心微笑,长久会带结孩子一张坚毅,漂亮的脸。

4.抚摸孩子的肩膀。

孩子做出点让大人高兴的事,或是做出他自己感到得意的事时,别忘了拍拍他的肩膀、拍拍他的屁股,以示赞赏与鼓励。以肌肤相亲的方式赞赏孩子、鼓励孩子,往往比浮泛的语言还来得有力,更容易滋润孩子的心田。

5.每天可给孩子做一至两次的全身抚摸。

可边抚摸边哼些儿歌,让孩子在融融的慈爱中接受父母轻轻的爱抚。抚摸的顺序,先让孩子仰卧,从头脸开始、然后腹部四肢。大一点的孩子,再让他俯卧,也是按从上到小的顺序轻轻的抚摸。抚摸让孩子感到舒服、畅快为原则。

6.逛公园时也别忘了找机会多抱抱孩子。

父母带孩子去公园,常见的是用童车推着孩子,这样做,一则孩子处于较低的位置,容易受到灰尘的污染和行人的惊吓,二则也不利于父子间或母子间的肌肤相亲。而“老外”们经常是抱着孩子或是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脖颈上逛公园,这样孩子视野广阔,也会玩得开心。同时,也增加了肌肤相亲的机会。

7.父亲也要多抱抱孩子。

父爱是母爱所不能替代的,坚强宽广的父爱与温柔细腻的母爱给孩子完全不同的感受,所以父亲也应尽早成为抚爱孩子的角色,和孩子一起游戏,引导孩子爬行和走路,帮助孩子洗澡换尿布。父亲还应多抱抱孩子,孩子在父亲健壮的胸脯上,那感觉肯定是十分惬意的。不要这样抱孩子:

别强行摇动和高抛孩子。

抱孩子,孩子感到高兴,大人也感到畅快,于是有些父母很愿在抱孩子时和孩子疯,不是强烈地摇晃孩子,就是将孩子高高抛起,逗得孩子咯咯大笑。但是,这样做是十分解除的,有时甚至会引发孩子脑部疾病。

最好避免在睡前、饭后这段时间里抱孩子。

抱着孩子,哼着小曲,哄孩子入睡,这样的方法并不好。因为这会增加入睡的难度,不抱不睡,不哄不睡,久而久之,大人孩子都会感到很苦。还是想法养成孩子按时自己躺下睡觉的好习惯为好。饭后,孩子当有一点轻松的活动,这时也不要抱着他。

要知道触觉的培养是不分亲疏的。

如果是由保姆看护孩子,也应教她一点育儿知识,千万不能认为孩子还小,不会说话,不知饥饱,就把孩子放在一边,自己忙活计或看电视,认为孩子只要不磕着碰着,就算尽到责任。

孩子教养中常见问题有哪些?


问:我在带班的时候,常常看到有些小朋友出现攻击性行为,通过暗示心理教育会对这位小朋友有帮助吗?

答:问题行为的出现要具体分析是发生在何时何地,周围有什么人出现的情况下,是在上课时还是下课时,出现在不同的情况下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如,在上课时出现我们要采取淡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少问题行为的出现。

问:我们幼儿园有个4岁的宝宝一到幼儿园就哭不让他妈妈走这可怎么办?

答:在送宝宝到幼儿园之前要让孩子有更多的心理准备,首先我们要带孩子参观了解幼儿园的环境,还要去面见具体的老师,另外在家里还要多举上幼儿园好处的例子,家长也可以找几个小朋友一起来模拟幼儿园的情景,让孩子从心里不惧怕幼儿园的环境。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先让孩子每天试上一个小时,然后逐渐去适应延长幼儿园的时间。一但孩子适应下来,不管时间的长短,一定要去表扬和鼓励孩子。这里需要告诫家长,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带有自己的情绪化,要坚持到底。

问:我家姑娘今年6岁,她老说我们偏妹妹,忽视了她,可是我们做家长的并不是这样的,如何才能让她觉得我们做家长的一视同仁、不偏不向呢?

答:要了解妹妹比她小几岁,现实的问题是有了妹妹后对她的爱一分为二了,孩子要逐渐去接纳妹妹,另外家长应在妹妹面前多让姐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多给她一些成就感,让她给妹妹做出榜样,提高她的自信心,千万不要一味地怪责孩子,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让着妹妹,在批评姐姐时最好不在妹妹面前。

问:贾主任您好:请问,学前儿童的兴趣如何去培养或选择?如果孩子某方面表现突出,但他的专注程度很差,该怎么办?

答:兴趣和爱好要从小培养,学前儿童要更注重在群体中、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去培养,同时要挖掘孩子某方面的潜力,注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要有感兴趣的东西去吸引孩子,多给孩子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增强他的自信心。

问:贾教授请问,怎样才能使孩子可以自己主动学习?

答:首先要培养兴趣,孩子在兴趣的养成过程中得到一种快乐和满足,同时有一种成就感才能激发孩子的主动学习精神,家长不要急于求成,要有一个过程。

问:孩子总是跟老师作对,家长也很反映孩子在家也不听话,老是我行我素,不理会别人说话,怎么处理好这种关系,有没有好的教育方法?

答: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具体年龄,每次和老师作对是否有原因?具体情况还要做分析,另外要考虑是孩子的行为习惯不好,还是他的个性行为问题,还要具体了解孩子在家里的一些情况。

问:我们幼儿园有个幼儿入园后从来都没和老师打过招呼,不和小朋友接触,老师让做什么也不跟着做,给老师的感觉好象紧张似的,老师也没有什么办法,请您帮助解决,谢谢!

答:要了解如果不在幼儿园的环境下是否和小朋友接触,对于有些胆小、紧张、容易焦虑的孩子到陌生的环境很难适应,我们不要一位去牵求孩子一定要和老师打招呼,而是希望老师对这样个别的孩子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想办法主动去接近孩子,不要让孩子有恐惧感,当老师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时孩子问题可能就会得到解决。

父母必知:家庭安全自检表


家庭安全自检表

这份清单里的信息来自澳大利亚儿童事故预防基金会。它只能作为一般的参考。如果你需要特别咨询,请找专业医疗人士或儿童安全组织。

所有房间

地板是否会把人绊倒?

铺在地上的毯子或垫子防滑且牢固吗?

楼梯上是否有栅栏门来预防宝贝跌落下去?

栏杆的样式有没有为孩子爬上爬下提供方便?

电源插座是否有盖子?

是否已安装保险开关,以防止触电?

窗帘或百叶窗的绳子是否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家具的摆放会不会让孩子撞到?

屋里的吊扇有没有防护装置?

有没有安装足够数量的烟雾警报器?

玻璃门和大窗户的玻璃是否是安全玻璃,或者贴上了薄膜?

推拉玻璃门上是否有贴膜以防止孩子撞上去?

厨房

进入厨房加以限制了吗?

灭火器或灭火毯是不是伸手可得?

有没有一个带锁的柜子来放清洁剂?

酒精和化学制剂是不是放在了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灶台稳固吗?

窗帘、百叶窗或其他悬挂物有没有远离炉灶?

刀、火柴和其他尖锐的物体是不是放在了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电源线或者烧水的壶是不是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为了防止宝贝把锅拉下来,锅的手柄转到里面去了吗?

客厅

加热器是不是放在了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电线没有被拉得很长吧?孩子不会够到吧?

像电视、书柜、电视柜这样的大家伙是不是稳固?会不会砸到孩子?

家具上锋利的边边角角包起来了吗?

玻璃物品或小件物品存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了吗?

手袋或钱包孩子够得着吗?

饭厅

热饮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了吗?

用防滑餐垫代替桌布了吗?

孩子的高脚椅子稳固吗?吃饭的时候轮子被锁上了吗?

高脚椅子是否有五点式安全带?

卧室

家具摆放的位置有没有远离电器开关、吊扇和窗户?

婴儿床的栏杆间隔是不是在50-85毫米之间?

孩子睡觉的时候,床上没有毛绒玩具吧?

孩子睡的床安全吗(不推荐使用上下床)?

为了避免手忙脚乱,换尿布用的物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了吗?

放玩具的地方孩子不用爬高也能够得着吗?

玩具的状况良好吗?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

房间里有小夜灯吗?

卫生间

热水阀门关闭了吗?

从水龙头流出的热水温度在50摄氏度以下吗?

与浴缸配套的装置不会让孩子烫伤吧?

放药的柜子上锁了吗?

剃须刀或其他危险物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了吗?

卫生间的电器比如吹风机放在孩子够不找的地方了吗?

卫生间取暖器孩子是否触碰不到?

洗衣房

进入洗衣房加以限制了吗?

洗衣粉这样的化学制品是否放在了孩子触不到的地方?

尿布回收桶的盖子牢固吗?里面的尿布满了吗?

洗衣机、烘干机还有洗衣房的门关上了吗?

院子

院子里的木头房子锁好了吗?

进入车库加以限制了吗?

农药、涂料等等有毒物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了吗?标签是否正确?

像池塘这样有溺水风险的地方拆掉了吗?或者做了针对儿童安全的防护了吗?

游泳池有没有安装儿童防护栏或安全门?

院子的围墙是不是没有延伸到公路或车道外呢?

院子里的游乐设施依然稳固且状况良好吗?

游乐设施下地面是否铺了软垫以防孩子跌落?

院子里的小路有没有绊倒的风险?

孩子眼睛高度的树枝是否都被修剪掉了?

橡皮管和园艺工具是否放到了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

父母必知的10条育儿诫律


面对宝宝淘气不听话,你是不是忍不住发了火?之后又后悔自责?其实,这样的育儿故事,发生在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妈妈的身上。你大可不必为此烦恼,而应把注意力放在更紧要的方面。以下10条诫律,如果你能一一避免,那么你的育儿生活将变得轻松,宝宝也将更合作。

1、不要空口威胁。

如果你让你的孩子知道了干一件坏事会有后果,而你又不能实现这个后果的话,你就丧失了权威与可信度。 

2、克制骂人的冲动。

即使你是在盛怒中,骂人也是属于绝对禁忌的范围。骂人对孩子的自我价值观会造成永久的破坏。 

3、父母口径必须一致。

你告诉孩子该上床睡觉了,而你的丈夫不经意地说:“没问题,让他看完这个节目再睡吧。”这类表面看来很微小的不一致可能产生巨大的问题。当孩子看到一方父母否决另一方的意见,孩子感到受到了鼓励可以去蔑视权威。 

4、不要对孩子记仇。

当孩子做了你不能容忍的事的时候,负责任的父母会用纪律去约束孩子,然后把这件事撇在脑后,怀恨在心的父母则让孩子感到父母不再爱他了,因此会损害父母与孩子的亲情。 

5、不要动手。

打孩子是绝不可以接受的行为,不管孩子犯的是什么错,象骂人一样,打不听话的孩子是一种很自然的反应,但是打人绝不会产生正面的效果。 

6、不要喋喋不休地说教。

你可以喋喋不休地告诉孩子正确的餐桌礼仪,合度的行为方式,与礼貌的表达方式。但是,即使你讲得脸红脖子粗,如果你自己不身体力行的话,你的说教将会一无用处。言传不可能代替身教。 

7、不要尝试去做孩子的朋友。

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很多朋友,他们从你那儿需要的是一个成熟的,有能力的,无条件爱护他们的成人——一句话,父母,当你试着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的时候,孩子就丧失了父母。

8、不要把惩罚与纪律混为一谈。

纪律的目的是约束孩子,而惩罚的目的是立即阻止坏的行为。惩罚在短时间内有效,像把孩子关在自己的房间里,打屁股,限制看电视等等,但是,它并不教会孩子什么东西。

9、不要将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

这种比较是有害无益的,当你这样做时,你的孩子会自卑,同时会产生对另一个孩子的憎恨。这两种情绪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极端不利。一定要避免! 

10、不要期望过高。

我们常常对孩子有超过他们成长阶段的期望。一个两岁多的孩子不愿意乖乖地坐在餐馆里吃饭是正常的,同样,一个五岁的孩子在输了一场足球赛后大发脾气也是正常的。这些反应都和他们的年龄有关,父母应该了解这些成长的阶段,不要老是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相比较。

23条育儿法则聪明父母必知


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两方面因素决定着孩子的能力:一是遗传,另一个则是环境。虽然遗传受基因决定不可控制,但为孩子预备一个好的教养环境,父母是可以做到的。下面是23条育儿法则,父母谨记。

1、认识自己:让孩子有机会探索兴趣

传统的单向学习方式,让大部分孩子习惯于接受,无法从学习中发觉自己的兴趣所在。

培养个人的兴趣可以为生活带来许多乐趣。所以,成人应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同时允许他依照自己的方式及步调去学习与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为孩子带来压力造成反效果。

2、潜能开发:激发孩子潜在的天赋

为孩子提供接触各种不同类型活动的机会,如:音乐、艺术的欣赏、动植物的照顾、天文地理的探索、身体律动的练习等,不要预设孩子该学到多少,父母可以从旁观察孩子在不同领域的学习活动,从中发觉孩子的潜在能力。

3、判断能力: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由于拥有的知识不够丰富,加上逻辑思考能力不成熟,因此常常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但随着身心成长及知识增加,孩子也将拥有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经验的累积很重要,也就是孩子必须有机会练习如何做决定。但在练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做出错误判断的情况,这些错误的经验将是孩子做出正确决定的基础。

4、思考能力:以开放的方式提问

问题可以引发孩子对于周遭环境的好奇心,让他动脑思考。但提问的方式很重要。Yes/No类型的问句无法真正帮助孩子进行思考,最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采用开放式的问句,如:你觉得怎样?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开放式的提问可以达到帮助孩子思考的目的。

5、创造能力:设计一个有意思的活动

利用特殊的日子或是想一个大家都有兴趣的主题,全家人共同设计进行一个活动,如:说故事接龙,角色交换日等,分享全家人的创造力,也可以唤醒和开发孩子另一方面的潜能。

6、感官能力:为孩子提供感官刺激

在孩子感官发展敏锐的阶段,需要各种感官刺激帮助其概念的发展。父母可以提供孩子各种运用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探索环境的机会,如:引起视觉探索的图形,可供触摸的不同材质的地板或墙面,能够动手操作的各种玩具、教具及日常用具,听得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刺激——丰富的感官刺激经验,是孩子发展抽象化概念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依据。

7、专注能力: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父母都期待孩子比别的孩子好,每天帮他排满课后辅导课程及才艺学习,却没有问过孩子是否有学习的意愿。主动、有意愿的学习才能让孩子发展专注力,而专注力是学习的重要条件,被威胁强迫地去上各种课程,非但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还可能因不愉快的经验而影响日后的学习。

8、循序成长:对孩子的期待必须合理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高人一等的优异表现与成就,因此容易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望。超越孩子能力太多的期待,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无能而放弃,如果父母了解孩子的实力并给予适当的期待,等孩子达到目标之后再提升标准,就很容易达到目标。

9、亲子关系:与孩子分享工作

美国的许多城市设有爸爸日、妈妈日。在这一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去上班,让孩子有机会了解父母工作的内容及辛苦,对于亲子关系的互动有很大帮助。父母认真的工作态度也会成为孩子的典范,另外也会让亲子互动增加许多话题。

10、学习态度:保持你自己的学习热忱

许多父母常一天到晚叮咛孩子要认真读书,却不见得有效果。最好的方式其实是通过身教影响孩子。父母本身能够常常保持对于学习的热忱及新知探索的渴望,将会通过身教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

11、表现自己:为孩子设置作品角

固定的作品展示区,可以让孩子学习大方地表现自己的能力,和他人讨论自己的作品,增加与他人互动的话题及语言学习的机会。

12、增强好行为:不要过多挑剔和评断

当孩子拿着他的作品与你分享,满心期待能得到肯定时,千万不要用成人的高标准来评断。学龄前的孩子尚未脱离自我中心的阶段,父母任何一句批评都能对孩子造成伤害。成人应学习多使用能传递正面信息的语言,尽量减少使用负面语言(如:你怎么画得这么乱,颜色太多了)。

13、增进学习力:学习应用先进知识

在这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中,若能善加利用媒体科技,即使不出门也能知道天下事。学龄前的孩子也可以学习使用电脑,运用科技的进步让孩子的视野触角伸得更远、更广。

14、抒发情绪:与孩子谈话并学习倾听

每天花点时间与孩子聊天是很重要的。藉由聊天的过程了解孩子的想法及需要。在这一过程中,父母需要学习倾听的技巧,许多父母没等孩子把话说完就急着要纠正他错误的观念。这种举动会让孩子不愿再与父母分享他的想法,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

15、增长见闻:全家外出游览

放假时,全家一起外出旅游,除了增进亲子关系,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也能扩大孩子的视野,丰富他的知识。为了让每一次旅行都能让孩子有所收获,建议父母让孩子参与旅行的计划,全家人一起收集资料,讨论行程路线,对目的地有较深的认识。在行程中,父母也应鼓励孩子运用感官观察、比较,并发现异同,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

16、培养责任心:给孩子以肯定

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也许开始对做家事充满了兴趣,父母若能为孩子预备适合的工具(如:小尺寸的扫把、拖把、吸尘器等),并且给予孩子适当的工作范围(能力可以完成的部分),孩子可以从做家事中逐渐发展出责任感。

17、设扮演区:提供扮演类型的玩具

洋娃娃、绒毛动物、玩偶、厨房用具、各行各业的工具及服装等,孩子通过扮演游戏中角色的扮演学习社会性行为,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父母可以在角落里为孩子布置一个扮演区,在其中摆放幼儿扮演所需的道具。

18、行为发展:建议孩子加入感兴趣的小团体

团体生活可以帮助孩子脱离自我中心的想法,调整自己的态度,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父母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个团体,如:幼儿音乐班或社区中所成立的亲子互动团体。通过团体的互动,孩子渐渐发展出社会生活的技巧并达到社会化。

19、关心社会:和孩子讨论新闻

以适合孩子的方式与其讨论新闻时事,能帮助他融入社会生活,了解自己也是社会的一员,五花八门的新闻内容能引发孩子对社会的关心。不过在孩子关心社会的同时,父母也要注意,有些未经处理的新闻画面及题材会对孩子造成心灵上的伤害。

20、个体差异:避免拿孩子与其他人比较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能力与性格。因此没有任何一套标准可以适用在所有的孩子身上,父母更不应该拿孩子做比较。父母只要帮助孩子与自己过去的行为作比较即可。

21、建立价值观:做有原则的父母

年龄小的孩子,需要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可以依循,特别是有关常规的建立。孩子是否能够清楚知道规则与父母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有亲密的关系。父母若能坚持原则就可以清楚地让孩子知道对与错。

22、促进心智:把家变成学习的地

孩子的心智发展必需从做中学。因此父母应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帮助孩子有效地学习。例如:厨房可以是学习数学及科学的地方,洗澡时可以学习浮与沉的概念,照顾动物的活动让孩子能认识动物的构造和习性。

23、解决问题:鼓励孩子处理困难

大多数的孩子遇到问题时都会直接寻求父母的协助,太会帮助孩子处理问题的父母往往教出依赖心很重的孩子。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他也能够自己处理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因此父母应该从旁辅导,给孩子机会来自己学习解决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