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很多家长向编辑求助表示无从下手。对此,有关专家提醒,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无须长篇大论小题大做,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效果更好。

一、电视机前

如果你觉得很难在生活中找到恰当的时机和孩子谈“性”,那就错了。生活中有太多的线索,关于男女、关于性、关于差异。电视节目就是一个例子。不论是新闻、卡通、综艺节目甚至孩子喜欢的偶像剧,都时常见到有关男孩女孩、生理健康、亲密性话题穿插,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负面的。此时,爸妈可以用轻松、幽默的口吻,提供给孩子适当的性知识。无须长篇大论、小题大做,别忘了,你们还在欣赏节目呢。就一个小小的要点,提醒纠正错误信息、延伸重要的概念、或是生活情境的联结,除了事实的提供,也可以增加孩子对这些内容练习自我判断的机会。

二、阅读、对话

目前许多关于两性关系、性教育的书籍,不适合学龄儿童阅读;事实上,大一点的孩子,十分容易在书店翻阅更多包含性话题的小说、漫画,而其中的品质良莠不齐,很难加以过滤。建议爸爸妈妈陪伴孩子一同找寻好书,然后结伴阅读、观察、思索,获得较为正确的知识。当孩子进一步有了兴趣、有了疑惑,主动提问题或引起对话时,就是最好的讨论时机,你可以在孩子的发问中知道他的主要疑问是什么、从何而来,以及他所理解的程度。同时,就阅读内容或话题加以讨论,也不会太过尴尬。不过,提醒爸妈要记得先耐心、仔细听听孩子的话。

三、引导孩子欣赏自己长大,建立自信

学龄孩子的身体发育会让他渐渐地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外表、自己的特质,是不是受到大家的喜欢。尤其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会形成很强烈稳固的性别刻板印象,“别的女生都……”、“男生就是要……”这样的想法,也就成为一个自我评价的重要指标。但是,发育过程中,重要的是营养充足、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各种技能潜力,同时建立正面的自我独立性以及认同感。建议爸妈尽量避免阻止孩子谈论身体、也不可用性别指标来赞美或批评孩子。相反地,可以在许多生活小节中鼓励孩子,引导他看见自己的发展、观察自己的进步、欣喜自己的长大,真正地尊重、欣赏自己和别人,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建立自信心。

zj09.com小编推荐

让孩子在成长中接受性教育


孩子一出生,就用自己的感官体验周遭世界。通过拥抱、抚触,感知自己的身体被照顾、被接纳。而作为成人,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爱的表达,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身体意识,如:喂奶,母乳喂养对密切亲子感情当然最好,即使是人工喂养,也要在喂的过程中,和孩子目光交流,说话,抚摸,沟通,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自己被关爱。

让孩子在成长中接受性教育

换尿片:

换尿片是亲子交流的一个重要时机。如果仅仅是匆匆忙忙地换过了事,甚至皱着眉头、一脸厌恶的表情,婴儿就会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我的身体是不可爱的。”相反,如果能够在此时和孩子沟通、交流,能够面带微笑,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身体也有正面的认识。

洗澡:

洗澡时的身体接触是沟通亲子情感的好机会。在洗澡时对孩子的关爱、欣赏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身体意识。随着孩子的长大,会逐渐对自己的身体发生兴趣,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在洗澡时可以自然而然教给孩子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抚触:

近年来婴儿抚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抚触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也特别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好的触摸”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好的体验,对身体接触有更多正面的记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还要告诉孩子关于身体接触的一般原则包括: 

1.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属于自己的,应该被尊重; 

2.可以抚触自己的身体,但抚触隐私部位不宜当众进行;

3.不能随意接触别人的身体,如果在接触时别人表示反对应该及时中止;

4.不可接触别人的隐私部位(有些对儿童进行性骚扰者就是要求儿童触摸他们的隐私部位);

5.除了父母、其他特别亲近的照看者和医生以外,任何人不得接触自己的隐私部位;

6.如果任何人的接触让自己感到不舒服或“不对”,即使是自己的亲友师长,自己都有权要求中止。

让“性教育”不再神秘


儿童性教育一直是中国早期教育中的一个边缘话题,其实,儿童性教育是很重要的,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烦恼”。

结婚第二年,妻就生下了儿子,取乳名“康康”,意思是希望儿子健健康康成长。那时,因经济拮据,我们没有给儿子请保姆,由我和妻子轮流看护。一边上班,一边看孩子,各种艰辛就不用多说了。但我们的辛苦很值,因为儿子的到来,给我们夫妻的生活增添了欢乐。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也享受到儿子康康带来的“烦恼”。

儿子3岁时,我们一家三口还挤在20多平方米的集体宿舍里。他生性胆小,在我们专为他做的小床上睡不到半个晚上,就哭闹着又钻进了我们的被窝里,不管我们怎么哄,他就是死活不愿睡他的新床。当我们把他的小床安放在我们的床边时,他也不屑一顾。没办法,看在他哭得可怜的份上,只好姑息迁就,让他恋着我们的被窝。每天晚上,儿子在妻重复多次的故事里,让妻抚摩着他的小脚丫静听入睡。这是儿子每天必修的功课。此时我也像听了催眠曲一样,早已哈欠连天,没有了激情。

没料想到,一天晚上,儿子白天玩困了早早就睡了。那天,恰好我出差半月刚回来,我和妻按捺不住相思之苦,在昏暗的床头灯下“翻云覆雨”。岂料刚及高潮,突然听见儿子的哭声,“不好,儿子醒了”,妻低声道。我心里说:儿子你醒得不是时候。再侧头一望,儿子不知什么时候已坐了起来,睁着一双大眼睛,在我们旁边边看边哭着。我急忙尴尬地草草收兵,心想这回“真是丢人丢到家了!”平常我们夫妻俩的性生活都很检点,没想到这回却让儿子撞上了,够糟糕的。不过我们很快镇静下来,开始想方设法“哄”儿子。

儿子终于停止哭闹了,他对我说:“爸爸,你坏,你打妈妈!”见儿子如此说,我总算松了一口气,轻轻地说:“康康乖,爸爸没有打妈妈。”儿子抹抹眼角的泪水说:“打啦,我看见的!你为什么要打妈妈?”看见儿子的倔劲,好像今天晚上不老实交代,怕是难以过关了。但我们又怎么向儿子解释呢?胡编乱造蒙混过关,岂不又是一个“狼来了”吗?在谎言影响下,儿子的健康心理会造成畸形的扭曲;如果来个实话实说,如实向儿子讲述“夫妻生活”,可儿子太小又难以理解,准以明白,搞不好反而弄巧成拙,加深儿子的好奇心理。我和妻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为一下子未能找到妥善处理的办法而发愁。突然间,我想起曾给儿子讲述过的那个“将魔鬼打入地狱”的童话故事,刚起个头就被妻制止:“莫吓唬康康。”她把儿子抱到自己身边,问道:“康康乖,你听不听妈妈的话?”儿子点点头:“我听妈妈的话。”妻格外平静地说:“刚才爸爸不是打妈妈,是妈妈的身体不舒服,需要让爸爸给按摩一下才会好。这就像你平时睡觉,要妈妈给你按摩小脚丫一样。”妻这番话一下提醒了儿子,他立刻吵着:“妈妈,快点按摩脚丫丫,我想睡觉。”在妻的轻轻按摩下,儿子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事后,我们意识到,儿子在一天天长大,我们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以备日后儿子成长的拷问。

儿子7岁时,有一天,他突然对妻的纹胸感兴趣,趁没人注意时,他将妻放在床上的纹胸小心翼翼地拿起来,左瞧右瞧,放下去又拿起米,反反复复,就像小花猫在做玩弄老鼠的游戏。当妻回过头时,儿子像是被电击了似的将手赶紧缩回来,那张小脸憋得通红,惊慌得手足失措。其实,儿子的一举一动早已被在梳妆台前梳头的妻通过镜子看得一清二楚。对此妻没有大惊小怪,而是耐心地和儿子进行交流。“康康,你刚才干什么?”“没有干什么?”“妈妈平时是怎么教你的,你有什么疑惑的问题不跟爸爸妈妈说跟谁说呢?没关系的,你刚才是在看妈妈的纹胸吧?”“是的,我只是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这是妇女的日常用品,你小时候吃过妈妈的奶,对不对?这个纹胸就是用来托住乳房的。这样走路轻便,也可以健美,女孩子长大都要用。当然,男孩子是用不上的。”“妈妈,你这么一说我就懂了。”“以后你有什么弄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向我们提,没有必要感到神秘,难为情的。”妻微笑地对儿子说道。和妻的这一番交流,儿子不仅没有感到难堪,还使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儿子快满10岁时,我们去他小姨家吃宝宝的满月酒。在归来的路上,儿子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所有的孩子都会提出的同样问题:“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敏锐地感到,在这个问题上再对10岁的孩子遮遮掩掩,恐怕是有些不合适的。于是,我决定对儿子“实话实说”:“康康,你是我和你妈共同培育出来的。”“用什么来培育?”儿子睁大眼睛。“用胚胎,也就是生命的细胞。”我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原来是个胚胎?”儿子感到很意外。“是的,你是由两个细胞组成的。就像植物一样,只有雄花的花粉经过飞虫传送到雌花后,才能结出果实。爸爸这朵花的细胞送给了妈妈那朵花的细胞,彼此结合,就开始在妈妈的子宫里经过10个月左右的时间,长大了,装不下了,果实就落下来了,这就是你。”儿子满意地点点头。儿子10岁生日时,我们送了一套大型科学漫画丛书《漫游科学世界》给儿子,其中就有他特感兴趣的人体奥秘。当时,儿子接过书高兴得不得了。

当然,我们对儿子提出的问题也并不总是“无话不说”。有一天,我正准备去换煤气,儿子跑过来指着手里的报纸“爸爸,强奸是什么意思?”当时,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解释这个问题对只有10岁的孩了来说,似乎有些为时过早。我答非所问地对儿子说:“康康,你把这个煤气罐提下楼好吗?”儿子像是不认识我似的,两眼盯着我看:“爸爸,你今天是怎么啦,我年纪这么小,怎么能提得动这么重的煤气罐?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笑了,对儿子说:“这就对了。你还小,当然提不动这个煤气罐。同样如此,有些问题,对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肯定是理解不了,消化不起,也无法一下子弄明白的。所以,对什么是强奸这个问题,你现在只要懂得这是一种可耻的犯罪行为就行了。其余的暂时让爸爸替你收藏,等到你长到能够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爸爸再来告诉你,你说可以吗?”儿子对我的请求表示理解。若干年后,当我重提这个问题时,儿了说他早已从有关书籍中得到了正确答案。

儿童性教育孩子性教育几岁开展最合适


“妈妈,男人和女人有什么区别?”“我要过几年才算是个男人?”

对今年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军来说,很多“为什么”萦绕在他的脑海,特别是一些男女性别问题,他总想弄个明白。他的妈妈为了彻底解答儿子的问题,在自己洗澡时,把儿子叫进浴室,对儿子进行“现身”说法。为此,孩子的爸爸王先生感到不可思议,夫妻俩还吵了一架。

“我认为,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过早地让他知道男女性别上的事,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好。”王先生满脸的苦相。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健康性教育时,性教育专家认为下面几方面的内容要注意:

1.合适的年龄

从理论上讲,男女的性别差异,特别是第一性征,在孩子青春发育之前解答没有问题,就目前社会文化的现状看,对于男女第一性征的差异,最好在5岁之前解答。性教育要相对超前一些,但不能脱离孩子的理解能力。

2.合适的方法

在孩子5岁之前,可以用父母的身体说话,但是5岁以后,采用图书、音像资料及其他方法比较合适。

3.合适的内容

孩子的性教育,每个年龄段的内容应该有所侧重。5岁前应该解决性别知识等简单的问题。青春发育前,要进行性生理的教育;青春发育时,要进行性心理和性道德的教育。

总之,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要坚持自然、合适的原则,不能刻意为之,也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问题。

让孩子在抚养中自然接受性教育


让孩子在抚养中自然接受性教育

孩子性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性科学、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性教育不只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或看一次录像,而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教育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随受教育者年龄不断发展的再社会化过程。

帮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依性别规定他(她)的性别角色行为和动情反应,对孩子展示裸体和生殖器不采取简单斥责或欺骗的态度,既要教之以丑耻感,又不民为怪和隐瞒。对男女儿童性器官的差别和“我是从哪里来的”提问父母可坦然相告,而不必讳如深。要让孩子与同龄的同性和异性孩子一起游戏玩耍,培养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自然而健康的态度,建构健康的人格。

孩子一出生,就用自己的感官体验周遭世界。通过拥抱、抚触,感知自己的身体被照顾、被接纳。而作为成人,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爱的表达,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身体意识,如:喂奶:母乳喂养对密切亲子感情当然最好,即使是人工喂养,也要在喂的过程中,和孩子目光交流,说话,抚摸,沟通,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自己被关爱。

换尿片:换尿片是亲子交流的一个重要时机。如果仅仅是匆匆忙忙地换过了事,甚至皱着眉头、一脸厌恶的表情,婴儿就会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我的身体是不可爱的。”相反,如果能够在此时和孩子沟通、交流,能够面带微笑,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身体也有正面的认识。

洗澡:洗澡时的身体接触是沟通亲子情感的好机会。在洗澡时对孩子的关爱、欣赏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身体意识。随着孩子的长大,会逐渐对自己的身体发生兴趣,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在洗澡时可以自然而然教给孩子身体各个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抚触:近年来婴儿抚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抚触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也特别有助于孩子心理健康,“好的触摸”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好的体验,对身体接触有更多正面的记忆。

怎样让你的孩子自信?


将自信的种子埋在孩子心里

儿童的自信来源于他人接受他(她)是怎样的人。儿童需要感觉到无论他(她)是否能满足父母的期望,都会得到父母的接受。如果父母对儿童的喜爱和赞许是有条件的,孩子会尝试取悦自己的父母,去满足父母的期盼,去回应父母的需要,这些行为则会耽误孩子真实的自我、人格、能力和需要的发展。

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父母需要特别关注的点也不同。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的阶段特征界定,分析每个阶段孩子的特点,给孩子最需要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

0岁—1岁:孩子需要培养信任

场景回放:在姗姗3个月时,妈妈开始在家里处理工作的事情。有时姗姗醒来,或是尿了或是饿了,大哭起来,妈妈却正忙着回客户的邮件或正和同事打电话交代工作的事情,不能及时满足姗姗的需求。时间长了,妈妈发现姗姗情绪越来越急躁,特别爱哭。

分析:第一阶段是婴儿期,埃里克森(Erikson)认为儿童需要解决的冲突为“基本信任对不信任”。在生命的第一年,婴儿存在一种强烈的不信任这个世界的倾向。如果母亲能够给予婴儿足够的保护,对婴儿照顾周到,那么婴儿会感到这个世界是可以预测的、安全的,并且充满爱意。这样,孩子便会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会建立对自我的肯定,这是自信心形成的基础。

妈妈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及时发现姗姗的需求,做不到周到细致的照顾她。孩子从妈妈那里得不到充足的安全感,很难建立对妈妈的信任,这对姗姗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有一定影响。

建议:多给孩子关怀,避免产生不信任

经常拥抱亲吻孩子,不要把孩子总放在婴儿床/车里:美国最新研究发现,母爱与孩子长大后的情绪发展密切相关。母亲给孩子足以信赖的回应,能偶减轻孩子的烦恼,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生,培养应对技能,对他们长大成人后大有帮助。

经常对孩子微笑,不要忽视跟孩子交流的机会:对孩子微笑和轻声言语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对方喜爱自己,不仅使幼儿感到安全,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而且使幼儿感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愉快地探索世界,并能够促进孩子言语能力的发展。

关注儿童的生理需求、情绪变化,不要认为孩子在无理哭闹: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这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他人关注的,被他人爱护的,能够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也有益于幼儿与母亲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

2~3岁:孩子需要自由和独立的机会

场景回放:闻闻2岁多了,每次出门妈妈都要抱着她,担心她摔倒,怕她乱摸东西,把手弄脏。小区里有个小沙坑,小朋友都喜欢在里面玩沙子,虽然闻闻也想去,但妈妈坚持不让闻闻过去玩儿……

分析:第二阶段是幼儿前期,称为自主对羞怯的阶段。该阶段孩子开始行走和学习语言,要求自己探索周围环境,产生了自主的欲求,许多事情都想自己动手,不愿别人干预。如果父母能允许并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就能体验到自己的的能力对环境的影响力,逐渐形成自主,自信的人格特点,反之,则产生羞怯、敏感等。

妈妈处处限制闻闻,闻闻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也就没有体验自己能力的机会,不但会削弱闻闻的自主性,还得不到他人对自己的认可,这对闻闻信心的建立是不利的。

建议:大胆让孩子自己活动,避免产生羞怯、胆小

多鼓励孩子做些简单的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先演示如何做一些事情,并且,最好采用边说边做的方式。比如,如何穿衣服,扣扣子等,并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除此之外,洗手、洗脸、玩具归位等也都可以让孩子做。

用心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要一味否定:此阶段的孩子尤其喜欢亲自尝试做一些事情,如看到新奇的东西要摸一摸,或者摔一摔看看东西的内部构造,父母首先对孩子的目的进行询问,了解孩子的动机、想法,给孩子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给孩子自由决定的空间,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行为:父母要注意多给予孩子自主决定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衣服的颜色、玩具的种类等;给孩子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尽量减少家庭环境中的危险设备,同时教育孩子如何回避危险。

宽容孩子的错误,不要苛求完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孩子不小心所造成破坏后,他(她)自己也会非常后悔和难过,甚至感到恐惧。家长应该宽容孩子,对其给予正确的引导,明确告诉孩子:你的想法是好的,只是这种做法以后需要改正。批评和指责不仅于事无补,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再遇到相似的事情,会为了逃避惩罚而养成说谎的习惯;或者是因为怕失误而不敢做事,发展出懦弱、不自信的性格。

4~5岁:孩子需要成人的支持和鼓励

场景回放:5岁的小西,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爱问问题。妈妈对他很耐心,不管什么问题,都会耐心解答,不知道答案的,就和小西一起查资料,甚至和小西一起动手做实验寻求答案。在老师的眼里,小西是一个动手能力强,求知欲旺盛的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自信满满的。

分析: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自己的想象力,知觉、动作能力也得到较快发展。好奇心、主动探索的欲望很强,善于提出各种设想和建议。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是主动性对内疚阶段。

妈妈能耐心对待并细心回答小西问题,并和小西一起探索寻求答案,这对发展不仅能发展小西的判断力,还能形成大胆创造的精神,增强自信。

建议:鼓励支持孩子的活动和建议,避免产生怀疑、内疚

尊重孩子的好奇心,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对孩子的问题,妈妈要耐心解答,如果不知道答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上网寻找答案,切不可简单粗暴,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

重视孩子的学习成果,给予孩子展示自己的空间

父母可以在家中开辟一块空间,专门展示儿童的学习成果,让孩子知道自己受重视,有能力做到想做的事。

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表扬: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各种各样的内容,比如数字、古诗、歌曲、舞蹈等,孩子表现出的记忆能力很强,会不断受到大人的肯定和夸赞,对孩子来说,父母的鼓励是他(她)前进路上的“小红花”,家长对孩子的鼓励,也表明家长在陪伴着孩子。

给予孩子自主学习的材料平台:给孩子提供多种知识材料,让孩子自主选择,不仅能够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能力,还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使得孩子能够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对于培养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也非常重要。

如何让孩子更加快乐呢?


建议1--家庭传统意味着快乐“长久”

无论是每天共进晚餐,还是每年一起庆祝生日或节日,对一个家庭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家庭传统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或是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这些传统都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赋予孩子生活的意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教给孩子“长久”的含义。

同样珍贵的是每个家庭独特的小传统,例如每个周末全家外出晚餐,每个月末全家一起看一场儿童电影等等,这些熟悉而亲密的传统习惯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

建议2--歌唱的鸟儿最快乐

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一点儿也不错。在古代,西方人坚信音乐可以医治一个人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而在现代,儿童医学研究发现,给患病的孩子听他们喜爱的歌曲,可以减轻他们的疼痛症状。成年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听一首好歌有时会让人精神振奋,身心舒展。而对孩子来说,每当全家一起唱一首他喜爱的儿童歌曲,他都会很快乐。

建议3--快乐也可以放大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至少教给孩子两件事情。例如父母积极和孩子一起参加幼儿园的运动会,或者积极参与孩子的社区汇演,孩子会意识到父母对他的重视,这会大大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父母的参与也教给孩子“社会”的基本含义。它让孩子感到自己也是这个大社会的一部分,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对别人作出贡献。专家研究还表明,奉献和快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让孩子参加社区大扫除,或是探视社区孤老,即使是幼儿也会从中发掘付出的快乐。

建议4--再见吧!负面评论

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例如,父母评论孩子幼儿园的园长很无能,或者儿童医院医生很马虎等等。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但事实上,它们会让孩子渐渐丧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从而失去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父母应该让孩子觉得世界是美好的,而人们本质上都是好人。

建议5--兴趣爱好是永远的快乐

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这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满满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而兴趣爱好也不一定是指某种技能,例如集邮、拼图等,它们并不是某种竞技,却同样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更能让孩子学会投入的快乐。

建议6--花开叶落是快乐

生活在现今的高科技时代,成人们常常忘了亲近大自然。对孩子来说,大自然充满了神奇的力量,无论是雨雪、白云,还是花开、叶落,都可以从中发掘到很多快乐。亲近自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各项感官能力、观察能力、反应能力。

建议7--小动物带来的

父母经常犹豫是否该让孩子饲养小动物,例如兔子、金鱼、小猫或小狗,因为它们需要时间和精力。即使孩子保证自己会全力照料小动物,通常大部分工作还是要由父母来完成。不过,专家研究发现,花工夫饲养小动物是值得的。因为当孩子感到担忧或害怕时,小动物的陪伴会让他们更觉安心。孩子从饲养的小动物身上可以学到忠诚、共鸣、依恋等情感。专家还认为,通过饲养小动物,孩子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有成就感。

建议8--温馨的家是快乐的田园

建议把家变得更温馨,看来是个小问题,但对孩子而言,这却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里乱七八糟,孩子会不希望小朋友来家里玩。另外,井井有条的家会给孩子带来平和与满足。需要注意的是,温馨不代表干净过头,因为舒适才是快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干净过头只会给孩子带来束缚。

建议9--吃得开心可以更健康

作为成年人,父母会注意饮食健康和饮食习惯,但孩子通常没有这些概念。所以,父母要为孩子及早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包括全家坐下一起用餐,选择健康营养的食物等等。

建议10--运动的感觉真棒

无数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强壮、体力充沛会带给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觉,让孩子快乐。另外,对孩子来说,跑、跳、游泳、骑车等等体育运动本身就十分有趣,而这不恰恰就是快乐的源泉吗?成长的一个过程。妈妈们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耐心!

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快乐,让孩子的心更加快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吧!

请不要忽视孩子的性教育


请不要忽视孩子的性教育

一般说来,儿童从3—4岁起便开始认识到男女之间的外生殖器上的差别,并对成人及其他儿童的生殖器感到好奇。这种好奇感可持续到8—9岁,其间出现与性有关的游戏及对性的探究行为。此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性心理。来自某市少管所的调查证实,性犯罪的少男少女,大多与其幼年缺乏科学的性教育有关。

幼儿性教育必须严格把握儿童年龄、心理特征,以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决不能采取强迫的、教条的、粗俗的方式,更切忌对儿童灌输性神秘、性龌龊、性恐怖等思想。

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寻欢作爱或进行性行为。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8岁的小男孩,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说,“爸爸就是这样对妈妈的”。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丰富儿童生活内容。对儿童关于“性”的提问和某些行为,应当自然坦率、实事求是地予以解答和引导,消除其疑问,防止淫秽书刊、影视对他们的不良影响;若大人羞于启齿、含糊搪塞、一味训斥,则只会使孩子产生种种联想,以至造成日后的性压抑、性自卑,或是促使他们从其它不正当渠道错误地了解“性”。

要注意纠正儿童不良习惯,如喜欢抱着妈妈的枕头、内衣睡觉,玩弄生殖器,裸露阴部,看异性洗澡等。这些行为一旦成习惯,对儿童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儿童心理学家认为,2—3岁适时和父母分床,有利于儿童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形成。有些家长爱将孩子女扮男装或男扮女装,这是很不好的,它会使孩子性识别产生障碍,为同性恋、性倒错、异装癖等变态心理种下隐患。

我们提醒家长,千万不要以为“性”是无师自通或水到渠成的,早期性教育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健康和幸福,性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别等孩子走错路时,再追悔莫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