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7天长假即将到来,很多平日里工作繁忙的家长都希望利用假期带孩子出去,或是到游乐场游玩、或是参加一些有新意的活动,有条件的家庭还会选择带孩子到外地甚至国外去旅游。但是,究竟应该带孩子去哪里玩或是参加哪些特色活动,也让很多家长难以选择。记者近日在对一些游乐场所以及旅行社进行了咨询和采访以后发现,春节期间适合儿童的娱乐活动、文艺演出或是旅游线路是很丰富多彩的,只要细心挑选,每个家长都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像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出门,欢天喜地归来。

推开儿童游乐场所,见识不一样的世界

游乐场几乎是所有孩子出门要玩的首选,千奇百怪的游乐设施让每个孩子看了都会兴奋不已。为了在春节期间吸引更多的游客,以北京为例,石景山游乐园和北京欢乐谷都将在春节期间推出特色活动。

石景山游乐园在今年春节仍会继续举办已经有10年历史的洋庙会,作为布景、娱乐设施都西方化的石景山游乐园来说,举办洋庙会有着良好的基础。记者采访了一位曾去过2010年石景山游乐园洋庙会的游客,据他介绍,洋庙会虽然形式上和传统的中式庙会差不多,但内容上却有很大的区别,洋庙会所卖的美食不仅有羊肉串、炸灌肠等中国传统小吃,还有巴西烤肉、培根、比萨等西方美食,看到的表演则不再是高跷、秧歌、洋片等传统艺术,而是富有浓郁异域风情的拉丁舞、魔术以及卡通吉祥物。除此之外,孩子们前来还可以看到很多由真人扮演的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对于现在从小就接触“洋文化”、“洋卡通”的孩子们来说,洋庙会显然比传统庙会更具有吸引力。石景山游乐园的工作人员还向记者介绍道:“2011年洋庙会将以“逛洋景儿、听洋曲儿、品洋味儿”为主题,不仅可以体验到往届洋庙会所拥有的传统元素,还可以参观到全新改版的五洲风情花车大巡游以及3D游艺、魔幻演绎等全新的娱乐项目。如果父母带着孩子来参加,会非常尽兴。”

相比较石景山游乐园,欢乐谷作为近年来游乐场的新贵,设施更新奇,进门价格也更高。但同样,北京欢乐谷在春节期间也将举办类似庙会式的活动“百艺闹春欢乐节”。记者在近日来到了北京欢乐谷,虽然来玩的游客并不多,但广场和大门已经被红色的横幅和灯笼装扮得有了几分春节的气息。工作人员介绍说,由于现在天气比较冷,而且是在年前,所以来的人并不多,但预计到了春节期间,客流量会明显增多,届时的“百艺闹春欢乐节”也一定会非常热闹。这次活动虽是以传统中式庙会内容为主,但其中也融入了不少时尚、新颖的元素,例如外国人唱中国歌、“金面王朝”大型服饰表演、烟火表演等等。可能有些家长认为欢乐谷的游乐设施都过于刺激,不适合低龄儿童,但欢乐谷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排除了这个疑虑:欢乐谷里也有很多适合低龄儿童的设施,例如准备有蚁兵王国、泡泡大战、欢乐飞艇、虫虫跳伞队等游戏,类似这些游戏有的益智、有的可使孩子放松心情,有的虽说也有一些小刺激,也是在低龄儿童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不过,以上游乐场所因其活动热闹、新奇,客流量可能也很大,特别是由于活动多在在露天场所展开,真怕摊位上所卖食品的卫生得不到保证,提醒各位带孩子准备去玩的家长注意:为饮食安全起见,可以自备一些食品饮料。而根据往年参加各种庙会活动的经验来看,即使是石景山游乐园和北京欢乐谷这样有大面积停车场的游乐场所,活动期间若不是一早就赶到,也很难找到停车位,因此建议大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检阅八方“偶像”,在众多儿童剧里饱眼福

如果有的父母觉得游乐园或是庙会之类的场所过于拥挤,并希望轻松从容地带着孩子参与一些活动,那么就可以选择一些在春节期间上演的以儿童为主要受众的演出。

中国木偶剧院在春节期间将推出贺岁四重奏,包括《猴王·闯东海》、《摩尔庄园·RK的秘密》、《喜羊羊与灰太狼》和《黑猫警长》。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前来感受一下平日里所看到的漫画形象用木偶剧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新奇感受;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春节期间也会上演《马兰花》、《皮皮长袜子》、《三只小猪·变变变》三部好剧;此外,解放军歌剧院将在2月4日~2月6日上演日本原版精品亲子互动舞台剧《多啦A梦四次元口袋》。中国木偶剧院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售票人员向记者介绍,剧院每年都会把一些经典的、拔尖的好剧放在六一儿童节和春节来上演,这些好剧肯定是孩子们的最爱。

还嫌不过瘾,可以加盟日本动漫文化亲子团

有些家长会觉得春节长假仅仅是在北京或是国内玩一玩不够过瘾,想让孩子也感受一下异国风情,同时又不希望孩子对大人热衷的旅游线路感到乏味,那么就可以选择报名日本动漫亲子团。记者在网上查询后了解到,很多旅行社在春节期间都推出了以动漫为主题的日本团。记者以电话的形式向北京青年旅行社和中旅咨询,两家旅行社所开设的日本动漫文化主题亲子团包括了东京迪斯尼、日本科学未来馆、宫崎骏漫画美术馆等主要景点,行程多为6天。如果想在春节七天长假带孩子出国游玩,去日本感受一下动漫魅力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zj09.com小编推荐

做一个会表达爱的父母


每个家长都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怎样正确地向孩子表达爱呢?要向孩子传达爱的最好的方法是把自己变成孩子,而不是总是居高临下摆出家长作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林莫尔学院父母中心的指导者哈丽雅特博士说,您应该准备这样一张每日爱的检查表:

1.告诉您的每一个孩子“我爱你”。

2.通过温和的触觉来传达您对孩子的爱意。

3.关心您孩子的行踪,注意到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和什么时候出去。

4.告诉您的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5.注意到您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6.问孩子对您的意见。

7.耐心而且彻底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8.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委以适当的重任。

9.因势利导,让孩子建立自信心。

10.尊重孩子的人格。

哈丽雅特博士在指导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结出家长对孩子表达爱的三条规则:

一、留出时间

每一天要至少留出15分钟来和孩子一起度过:坐在地板上和您初学走路的宝宝一起玩;或和您学龄前的孩子一起游戏;或帮助您6~12岁的孩子完成学校的学习计划,培养孩子健康的爱好;或与您更大的孩子一起去买一张激光唱碟。

一定要记住,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朋友,即使是发现孩子的错误也应该本着研讨的精神与孩子分辨道理,倾听他们的回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进步成长。

二、充分施展语言的力量 当孩子从学校回家时情绪激动地对您说:“我很生气,老师今天对我大叫!”这时候您不要上来就说:“你又犯什么错了?”相反,您应该设法澄清这件事,“老师对你大叫?那一定是她已经无法忍受了”。这句话将会起到魔术般的奇迹,孩子会感到他被理解和被爱,知道您站在他的一边,支持他。一旦打开了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渠道,您与孩子之间的传达和理解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孩子也会打开接受忠告的大门。

有的时候,孩子只是对您表达一种感受,您应该以同样的心情回应。比如孩子跑回家对您说:“我的球队今天赢了!”这时您应该以一个问题式的回应来说:“你们球队得分多少?”您的问题暗示了“我听到了你所说的事情,我对此感兴趣,想知道得更多一些”。这种沟通技巧是以兴趣向孩子展示了您对他的爱。

三、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作为家长,您可以限制孩子的行为,但同时也应该让孩子有效地传递他们的情绪。当您不能按照孩子的意愿给他买一辆价格昂贵的电动小汽车时,孩子会对您发脾气,甚至会以哭闹来要挟您。您可以不给他买那辆小汽车,但您不能不让他发脾气。因为对于还没有思想能力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正当的要求。因此,您应该在孩子哭闹过后再耐心解释为什么不能买,同时教给他怎样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

如何做一个孩子喜欢的好父亲?


如何做一个好的父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许多父亲拘泥于所谓教育的内容和原则,而忽视了教育的时机和方式,把与子女的关系搞得很僵。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家长向子女传递情感的过程。有位父亲曾对我说:“养不教,父之过。随时随地纠正和教育孩子是我做父亲的职责。”他15岁的儿子却说:“我觉得父亲从来就没有喜欢过我,在他眼里,我浑身都是毛病,我的存在使他没有了快乐。”当一个父亲把管教孩子只看成是一种责任、怕别人说自己不尽责时,就会失去对孩子的爱和沟通能力。这样的教育缺乏良好关系的认可。越是这样,越能把孩子“逼上梁山”,产生逆反心理。

在多数家庭里,父亲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使教育成为一厢情愿的事,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权威会受到挑战。心理学家认为,父亲首先要与孩子分享情感,不能总是充当指导者。此外,教育孩子必须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作基础,关系的影响力大于教育的内容。父亲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最好时机是孩子两岁以后。这时,父亲可以像一个“讨厌”的第三者,进入母子关系圈中。在西方,让两岁的孩子拥有单独睡房已是一种促进儿童心理成长的共识。中国的孩子跟母亲可以睡到很大。不夸大地说,许多儿童的心理问题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第二个关键时期:孩子6岁时。这时,父亲要积极参与家庭的互动和规则的建立。独生子女给家庭关系带来许多挑战,父母与孩子需要相互形成一种情感三角,才能使家庭关系得到平衡。父亲要对孩子好,必须先和太太感情深厚。

第三个关键期:孩子的青春期。比起母亲来,在外惯了的父亲更易于接纳和认同孩子的独立。在传统文化中,父亲常常是家庭的边缘人,他们乐于闯天下,把孩子留给母亲。这样的父亲喜欢回来诱导成年的男孩离家,和他一同涉难犯险,体味人生。由于独生子女的关系,现代父亲更多地扮演了非传统的角色,使孩子失去了自然的同盟者和很好的领路人。现代父亲的潜意识中怕失去唯一的孩子,他们怕孩子长大后与他们分离,因而甘愿听凭孩子在一片黑夜迷茫般的内心困惑中摸索着成长。

他山之石:国外父亲参与育儿情况。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国家的父亲们参与育儿的情况吧,或许它是一种文化,一种异域文化,但对于所有爱孩子的父亲来说都是有所启发的。

1.以色列:传统上重视男性权威,自幼儿园起就实行男女分开教学,这种男女明显区分的情况下并没有差别对待,无论是家务,工作,男女都一视同仁。在以色列,夫妇都参加工作的占95%,男性在家中做家务或照看孩子是一种很自然的日常风景。此外,每周的安息日还有父亲给孩子单独谈心的习俗。

2.英国:英国的男性以重视育儿事业而闻名,为了把孩子送入名牌大学,英国的父亲从孩子小时就开始重视教育。

3.德国:德国人在家中度过的时间很多,大部分人的工作时间是从上午的七点半至下午的四五点钟,学校也是如此。随后大部分人不是同朋友同事聚会,而是立即回到家中,同家人一起度过这些温馨和睦的时光。德国的父亲大都把亲手为家人建一幢房子作为最大的愿望,家人间的密切程度可见一斑。

4.挪威:在挪威,女性有一年的带薪产假,男性也有长达四周的带薪待产假,这一法案是1979年制订的,到现在约有70%的父亲使用了这一假期,挪威的父亲们认为保障育儿是自己的一项权利。

我想做一个拥有正能量的妈妈,让孩子的将来更精彩


有人说“我学习不好,他爸爸不好,将来我们家的宝贝学习也一定不好”。是这样的吗,我不赞成这样的观点。孩子的智能虽然有先天和后天之说,但是,我认为,只要我们努力,孩子的将来一定不会错。

有这样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告诉儿子的是:“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虽然她说谎了,但是善意的谎言让孩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孩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这又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但是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的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我深深的被这位妈妈感到了,我也要努力,我要变成一个拥有正能量的妈妈,不管我的孩子是笨还是聪明,相信在我的信任和鼓励下他会变得与众不同。

本网站小编总结:妈妈的相信成就了宝宝不一样的人生。只要我们家长不放弃孩子,孩子也不会就轻易放弃自己的。父母的爱不仅仅是吃饱穿暖和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希望妈妈们能认识到,欣赏、鼓励和信任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的将来更加精彩。

做一个严厉妈妈还是仁慈妈妈?


做一个严厉妈妈还是仁慈妈妈?

早上上班的时候,在小区门口看到一对母子在“纠缠”,一个年轻妈妈和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拼命哭,一边走一边抱住妈妈的腿哀求着妈妈抱一抱。妈妈手里拿了一根可能在路边捡的小藤条,在吓唬小男孩:“这么大了还要抱,羞不羞……”我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看他们,听着小男孩的哭声,我于心不忍,我心里出现了一个声音:“抱一抱他吧,这孩子哭得怪可怜的。”

大家都知道,孩子从懂事开始就会耍一些小花招了,会用伎俩和眼泪骗取同情了。面对那个场面,到底是该做一个严厉妈妈还是做一个仁慈妈妈呢?

很多教育理念认为,婴儿起就要给小孩充分的满足与拥抱,长大了才会更独立。那么刚刚那个小孩是不是一直没有充分得到过满足呢?因此到了上小学了,还那么渴望妈妈的拥抱,确实有一些反常。在很多人的观点里,男孩子不能太娇气,这么大了还要抱,长大了是不是会缺乏男子汉气概。但是对于一个刚上学的儿童来说,是不是还可以给予他充分的原则性以内的满足。难道就是因为需要妈妈一个拥抱,就要用上小藤条吗?上次听讲座,老师讲了一个这样的事例,有个外国爸爸带着女儿上中国的幼儿园,到了幼儿园门口,女儿跑到他身边要爸爸抱抱,于是爸爸给她一个拥抱。小女孩走到门口又回头跑到爸爸身边,还是要爸爸拥抱,结果爸爸笑笑,继续满足。就这样来来回回反复了十几次。一旁的家长都说:“这男人真是婆婆妈妈的。”老师议论说:“这父亲真是难得一见的有耐心。”最终小女孩得到充分的满足后笑眯眯地独自走进了幼儿园的大门和爸爸挥手再见。

做一个称职的“宝宝看护人”


导读:早晨送孩子入园,无论你时间多么紧,都应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交给本班老师。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年龄小送孩子入园是应该的,但孩子大了就没必要了。其实,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

一、父母应知、应会

1、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父母在孩子刚入园的时候,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以免因睡眠不足引起情绪烦躁,不愿意上幼儿园。

2、父母要树立新的健康观。

父母不仅要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应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当早晨孩子入园出现哭闹现象时,父母要耐心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身体不适要及时解决;如果是孩子因为有心理负担而哭闹,父母就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一起耐心开导孩子,让孩子顺利进班。作为父母,这时千万不要粗暴地对待孩子,把孩子推进幼儿园,因为这样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3、经常与老师沟通、交流。父母要借送孩子来园的机会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在园生活,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做好交接工作。对孩子的异常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孩子的进步和优点,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要给孩子更多地鼓励。从而达到积极与教师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父母要利用这一机会注重对孩子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如,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与其他小朋友父母打招呼等。

二、安全问题

早晨送孩子入园,无论你时间多么紧,都应该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里交给本班老师。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年龄小送孩子入园是应该的,但孩子大了就没必要了。其实,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他有可能脑筋一动,就跑到别处玩去了。父母以为孩子已入园,而老师却不知道,只有到了晚上父母和老师碰面的时候才会了解情况,而这其中的时间差是整整一个白天。如果孩子真的出了问题,经过这么久的时间再去寻找,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事。这样,就会造成父母及老师之间的误会。

相信在您了解了这些问题以后,会做一个称职的“宝宝的看护人”。

我只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宝宝娘当初有这个宝宝实数无意,养他长大,也希望是在一种有意无意间的状态。

在他未成年之时,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冷暖凉热,是一个做娘的人份内之事,责无旁贷;对他终生的牵挂,也是一个娘的拳拳之心,无须多言;但对他的各种幼年教育,却不能和时下的"早教"之风苟同,因为娘对他的希望只是:宝宝的童年的能够快乐!而此生能够幸福、平安!

宝宝的爹和娘,都是很平凡、很普通的人。如果智商是用百分记的话,宝宝爹娘也都只能打45分左右,虽然也都混了个大学毕业,但实在是整个家庭教育的必然结果。所以从知道怀孕的那时侯起,就没想过肚里会是一个"超级天才宝宝",也没有往那个方面培养,没听过胎教音乐、也没看过胎教录像。闲极无聊的时候为了消遣,到是看了"N"便《茶馆》,因为人艺的那批老艺术家的表演是娘此生的挚爱,而以前实在是没时间看。音乐吗,是喜多郎的那几部抒情、平缓的经典,背景音乐似的,娘带着肚里的宝宝就徜徉在那份明净的"天空"之间。这些似乎都是"少儿不宜"的东西,但娘是只是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平缓而无争的心境,养好肚里的宝宝。

孩子生下来,娘只希望宝宝的智商能在50分以上,总归他现在比我们那时侯吃的要好得多,长5分也就算是对得起那些奶粉钱吧!现在宝宝已经2岁1个月整,看来也就是个50分的料--不会弹钢琴、不会做曲,唱歌跑不跑调还不知道,因为他一首也不会;不会认几个字,唐诗是保姆教的,至今也没听他会背完整的一首;对于数学吗,现在从一数到十还常常犯迷糊,不用说倒背,更不用说背九九表;外语前两个月还会一个姑姑教的"apple",现在可能已经忘了,因为他想要吃"apple"的时候只说"苹果"。宝宝娘在"早教"人士的眼里,是不是十分失职?!

用提倡"早教"人士的观点,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写下什么就可以是什么。但我想,将这只笔交给他自己,写什么,看他自己,而只给他一首美丽的"背景音乐"--那就是美好的环境和这真实的自然,以及属于一个孩子的天真和快乐!

首先,我不想早早的教他认字、读书。不想让文字成为他成长中玩具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认为:文字,只是一种符号,无论是中文还是西文,普通人只要能够应付日常的书写、对话、交流的量就够了。(做文学研究的人士除外)无论你的中文是直爽的东北口音,还是江南婉转的吴哝软语;无论你的西文是否是"美标",还是有澳洲土音,这一切并不能成为阻碍人能力发挥的障碍。

我认为:文字,只是一种人类作为记录的书写手段,不应该将它过于形式化,而成为了一种独立于生活之外,或高于生活实质本身的代表物,并进一步成为了一种衡量"人"这种动物全部智力水准的标尺。当然,我不否认高知者和文盲之间的知识水平差距,但人性上的智慧,有时相差并不悬殊。

我希望给他一个真实的、自然的没有任何规矩、定义、约定俗成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他看书先知道的,而是他自己的眼睛、手、耳朵、鼻子……先感知到的。

我希望…………

……夜色来临,在清澈而依稀的薄暮中,在运河边的堤岸上,宝宝娘带着宝宝静静的坐在那里,看初上的华灯,看灯火在黛色水波中摇弋的倒影,看游船缓缓驶过,看那游船激起的浪花儿拍打着青石的台阶……如果说孩子从生下来就会有记忆,那么,我希望,有一天听到"宁静、安详"等等这些词,我的宝宝不是只想起了这些词组,而是回忆起了他幼小的时候,这一天的情景!

我希望…………

……在旭日东升的海边,温润细腻的沙滩上,印着宝宝和娘一大一小两行脚印,天空中,白色的海鸥凌空飞翔,低婉鸣叫,远处早发的渔船,正慢慢的溶进海天相接的地方……

我会告诉孩子,这就是"美丽"!希望他此生牢记--那海鸥的翅膀划过天空的颜色!

第二,我不想让他成为一个"人精"似的孩子。

记得好象是有这么一句话:如果让每一个老人重新活一次,那么他们都可以成为伟人。但这句话我不相信!

如果,现在,我可以重新从5岁开始,并保留着这三十年的记忆。那么,……

……如果,有人承诺我,6岁的那个假期,我不去疯跳了一夏天的皮筋,我的高考成绩会提高10分,6岁的我不会同意放弃那整整一个夏季的欢乐!你会同意吗?

……如果,有人承诺我,7岁的那一年的冬天,我如果不是为了尝尝自制"冰霜"的滋味,就不会拉那么长时间肚子,以至修了近一学期的学!7岁的我也不会同意,因为,你知道那"冰霜"有多甜、多凉、多可口吗?是三十岁的我拿1000元一盒都买不到的!你会同意吗?

……如果,有人承诺我,9岁的我不去放弃学校的长跑队,今天我可能就是"王军霞"!那我也不会同意,因为那份枯燥和单调的训练是我的身体可以承受,而心理无法承受的。你会同意吗?

……如果,有人承诺我,11岁的秋天的时候,我如果不是自愿的背起了画夹,走上了这条我为之学习了十年的道路,今天的我,也许已经是一个我父亲期盼的接班人--一名医生了!11岁的我不会同意放弃那种初次订好纸,握正笔的感觉!你会同意吗?

回想了许许多多,我发现了自己的软弱,并不可能成为"伟人",所以,我也不想,去要求我的儿子那样做,而是轻轻的放开他,让他犯所有孩子都必经的"错",而我只站在一个远远的地方,在他需要我的时候伸出我的手,告诉他,我对他的爱。

第三,我不希望在我的外力作用下宝宝过于"早慧"

每一个年龄都应有适合于自己的智力水平,排除先天的极度聪明和敏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年龄段的成熟程度,我不想用我的教育将这一切提前。"无知"并不完全是坏事,有时是一种可以放弃约束、规矩的快乐源泉。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老人和孩子有这种权利,老人是因为懂得太多,而孩子就是因为懂得太少!而我们这些正在艰苦奋斗"自我"的、红尘满心的中年人,有几个敢于袒露自己的"苍白?我们的孩子今后的路一定要比我们现在还难走,那么只有这么短短的一个可以"无知"的童年,我不想剥夺这种孩子难得的权利!

我不想让他在3岁还够不着琴凳的时候就去弹贝多芬,伟大音乐的灵魂不能出自鞭杖之下,而是要发自心灵的挚爱。

我不想让他5岁的时候就会背"天凉好个秋",而本应清澈、无忧的眸子里竟闪出潇湘馆衰草、枯竹的颜色。

我希望,他会为丢了一只玻璃球而哭泣;我希望,他会为爹娘星期天带他去公园的承诺而兴奋得睡不着觉;我希望,他会为一个小朋友抢了他的玩具耿耿于怀;我希望,他会为老师的一句夸奖兴高采烈,到处显示他得了小红花的作业本儿;我希望,他能……是个真实意义上的孩子!

第四,我希望他有一颗如我一样的平常心,并且,我永远不要求他成为"最好的"。

我曾不止一次的说过,宝宝的爹娘都很普通、平凡,并且有着那种普通和平凡人所有的一切苦恼、痛苦以及欢乐和幸福!不比人多,也不比人少。看着那些杰出人才风光无限,常常有高山仰旨之感。以我们的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此生和那种"风光"无缘,宝宝的前途和命运是我无法预料的,但我真心的希望他能拥有一颗平常心,做所有的事都要尽职、尽责的去努力,做一种自己的"最好",而不是与人比较、较量后的"最好的成功"。

在所有的事情上,我希望我的孩子明白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人,每个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取得的成绩也会不同,只要有一种自知、自信、自强的信念,只要你的确是为之而努力过,那么你就永远是娘的骄傲!

以上,就是我的"育儿"观的中心部分,好象有一种"自甘堕落"似的平庸,但实在是没办法,这个世界上有人当"领导",就得有人当"兵",而"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可能生的也是个"兵"儿子!但幸好这个世界还是如我一样的普通人多,沧海一粟的我们一家儿,活得还算是自得其乐!没能给祖国和人民养育好一个"人才",抱歉!抱歉!!

说句悄悄话:我非常想在宝宝大点儿的时候,他能学学围棋,因为我认为围棋是一种浓缩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和思想的东西,它太是"中国"了!但他要是不喜欢,就算啦!

教育孩子请学会做一个“旁观者”


现在的父母很容易犯的通病就是逼迫孩子去学习,虽然可以暂时的看到效果,但是这并不适合长久方法,教育小孩子更多的时候父母们还要学会做一个“旁观者”以下就结合实例来看看吧!

小亮是小学四年级一位男生。几个月前,小亮跟着父母从外地来到南京,进入到现在这所学校。妈妈发现到了这里后,孩子不爱写作业,一直要父母盯着才能完成,父母只要稍微放松点,小亮就不写作业。小亮的理由很简单:这些我都会了,不需要写。妈妈很不满意,因为小亮虽然其他功课还不错,但是原来英语教材和现在不一样,所以现在小亮的英语很糟糕,一开始不及格,现在也就70多分。这样怎么行呢?妈妈要求小亮这个暑假把英语好好补起来,明天至少花4个小时在学习上。但是小亮不同意。小亮觉得平时学习够辛苦的了,放假把作业做好就行,其他时间应该好好玩玩。妈妈很生气,说这个孩子就是需要逼,有段时间天天逼着他学习之后做课外题,结果成绩提高很多。爸爸也补充说,这个孩子遇到问题不是想着怎么解决,而是怎么偷懒。学骑自行车的时候,是小亮自己提出要求的,结果第一次骑摔了个大跟头,孩子就怎么都不肯骑了,最后爸爸实在没办法,一脚踹在孩子的屁股上,小亮一边哭一边骑,后来还是学会了。他们想要知道的是:用什么方法能够把孩子逼成功?

小亮的表现在很多孩子身上具有普遍性:有良好的愿望,但是落实到行动上常常困难百出。爸爸妈妈的想法也很具有普遍性,那就是:想要通过道理来说服孩子,道理说不通,就来武力解决。反正怎么都是为孩子好。

其实,再好的道理都是外在于孩子的。我们也看到,不少孩子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愿意去做。要让孩子去做“正确”的事,也许小的时候可以逼,但是当孩子逐渐长大,自主性不断增强,家长越来越觉得逼孩子是件吃力的事情,但是仍然不愿放弃这种方式。

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他人,尤其是父母的肯定。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例如缺乏自控力,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等等。这个时候用逼迫的方式,看上去孩子在短期内达到了父母预期的目标,但是孩子的自主性并没有成长,而且即使成功,孩子也体会不到成就感和价值感。这样的成功有多大的价值呢?作为父母,需要认识到,我们即使再有人生经验,即使再爱孩子,希望孩子好,但我们不过是孩子生命的旁观者,我们不是孩子人生的操控者。对待孩子,我们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愿望。但是当孩子不能达成我们的要求的时候,作为家长,先不忙指责,而是要停下来看看孩子的问题在哪里。有时候,我们家长所做的,是耐心等待。

本网站小编总结:教育小孩子我们要更多的讲究方法,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去学习,使他们知道了学习是为了自己并不是在为别人而学,因此学会如何做一个教育地旁观者也是很重要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