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对孩子性教育

从成长角度来看,“性”特性的表现与演进,是很自然的,但很多时候,家长只理解孩子的身体会日渐成熟,却对孩子因著身体成熟而出现的对性的好奇,一知半解,并产生不安和焦虑,例如孩子抚弄自己的性器官,与朋辈进行一些性游戏如查看对方的生殖器官、模仿成人的亲密行为等。

当子女到了青春期,一些涉及“性欲”、“异性交往”的行为表现也令家长困惑,面对这些“性”特性,家长一般都同意需要为子女进行性教育,但却不晓得从何入手。家长若能为实践性教育作好准备,其子女便可从家庭中获得正确的性知识,而不需道听涂说,在成长阶段中疑惑重重。

家长对性教育的看法

1994年初,香港明爱家庭生活教育组进行一个试验性的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学前儿童性教育”的看法,接受调查的270位家长中,大部份认同性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积极作用,认为孩子最需要知道的是确认自己的性别、“身体的功能”、及“明白父母表达爱意的行为”等,他们感到最难解说的便是“性爱行为”和“身体的成熟及功能”。

至于谁最适合推行性教育一题,认为是“家长”和“老师”的回应各占一半,家长如此重视学校的责任,可反映出他们面对困难,希望老师能替代他们的职责。

总括来说,调查结果显示大部份家长都重视性教育,但对于要担当这个推行者的角色,家长们均感到困难和犹豫。

如何开始性教育

一般家长认为,当孩子主动询问性问题,如为什么女孩子没有鸡鸡,或参与性游戏,如抚弄自己的性器官时,便应开始教导子女性教育了。子女询问与性有关的问题时,不失为一个较自然的教导时机,但这样实践性教育,未免流于消极被动,且欠缺计划,也未能按孩子的年龄提供适当的辅导。

其实,家长可以按照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订立教育目标与内容,主动教导他们与性有关的知识。家长可以教导学前儿童辨别性别、身体器官及功能,告诉他们生命的来临是基于父母的相爱。对于学龄的儿童,父母可以协助他们明白身体的成长,生命的诞生,两性的角色与关系,甚至性侵犯等,另外,父母亦需要不时澄清传媒向孩子传送的正确及歪曲了的性讯息。

当孩子接近青春期的时候(约九岁开始),家长须协助孩子了解第二性征的出现时,身体(如体毛、月事及)和心理的变化。此外,两性相处的态度、“性”与“爱”的关系也是重要的课题,这些知识都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性观念。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如何对宝宝进行性教育?


专家指出,性教育可分为幼童阶段(0岁―6岁)、童年阶段(7岁―10岁)和少年阶段(11岁―14岁)。10岁之前的性教育,父母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后具有健康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但自己摸索出来的东西如何传达给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难题。

如何进行儿童性教育呢?

1、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孩子问到一些性问题时,父母的态度最重要,应该用科学的艺术的解释回答孩子。例如,孩子在3-5岁时,都会问“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这首先是他们对生命起源的强烈认知,不用担心解释得太清楚孩子会模仿,其实孩子的思维很单纯,即使模仿也是表面上的,而且是把它当作一种游戏,10岁以下的孩子没有那种动机和能力。所以,小孩子对性感兴趣很正常,就像她对任何自己没见过,没玩过的东西一样,大人不必大惊小怪,在最自然、最真实的场合下让孩子轻松地认识最自然的东西,就像在麦地里认识小麦,在果园里认识苹果,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会大有好处。

对于孩子的这种问题,可以直接告诉他,爸爸和妈妈相爱结婚后,除了拥抱和接吻,还要让爸爸的精子细胞进入妈妈的卵细胞,在妈妈肚子里长成宝宝,从妈妈的产道里生出来。同时要告诉孩子生宝宝是一件很艰辛的过程,培养孩子爱惜生命、孝敬父母。

2、帮助孩子认定性角色

性教育的开始就要告诉孩子男性和女性是有区别的,一般情况下,男孩子在认同和接纳自己的性角色上比较自豪,而女孩子则比较被动。现在有些男孩子在奶奶、姥姥和女教师的照顾下,出现“男童女性化”,安静、讲卫生、斯文、听话,有的女孩子则因为娇惯而比较自私和专横,像男孩子,都是不好的倾向。

3、家长的家庭角色认定

有人说,比性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性榜样的树立。如果父母每天的言谈举止相亲相爱、温馨和谐、相互赞赏,无疑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因为孩子们理想中的异性原型对应的正是他们的父母。父亲应该有责任感、顾家、关心妻子和孩子、不抽烟不喝酒、语言文明、守时守信;母亲应该热情聪慧、勤俭持家、也要懂得美。父母要用自身为孩子做榜样,使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家庭角色的认定。

4、要有好的卫生习惯

比如女孩子从小要培养擦屁股的顺序,男孩子也要勤洗下身,知道保护自己的小鸡鸡。如果孩子喜欢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家长首先要从卫生角度告诉孩子手不干净,容易带细菌,会使自己的小鸡鸡生病,其次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讲他喜欢听的故事,或者做他喜欢的游戏,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把不良习惯改掉。

好父亲如何对男孩子进行性教育


很多中年男子都会回忆起在自己年轻时常常面临性问题的困扰,结果长时间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喘不上气儿来。这在当时性禁锢的历史背景下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顺利地成为男子汉,不再重演历史的悲剧,很乐意从家庭性教育入手,让孩子在各个发育时期都能获得科学的、适时的、适度的、适量的性知识。这一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实践起来并不像想像的那么容易。所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将对当父亲的人大有帮助。

首先,最重要的前提便是处理好父子关系,好的性教育需要在父子之间建立起挚爱与尊重的关系。

如果一位“父亲”留给孩子的印象总是粗暴、冷漠、严峻、缺乏耐心,看他们不顺眼,孩子见到父亲就像老鼠见了猫,尽量躲得远远的,父子之间怎么可能敞开心扉、平等地谈问题呢?

其次,做父亲的必须多与孩子在一起游戏、交谈,倾听孩子的心声,承认孩子的爱好和感受,分享孩子的兴趣和快乐,甚至癖好,以尊重的态度支持他们的爱好。

有些男子错误地认为既然要培养男孩子的勇敢与果断,那就不能对他们太亲近了。其实男孩和女孩一样,同样需要体肤之亲,特别是来自父亲的亲近。这种充满温情的触摸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安全感,使他们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感情的联系及学会如何去爱别人,体肤之亲是反映和传达爱和支持的基本手段。

再次,切不要认为性教育就是讲性技巧,孩子们一般不会在哪一个早晨醒来突然提出一大堆性问题。

他们会在成长过程中随时提出各式各样的与性有关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是逐步涌现出来的。对孩子的性教育要相机行事,当然越早越好,越真实越好。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爱的教育和父子亲情的培植是需要时间的,无论怎么忙也得抽时间陪伴儿子,缺乏父爱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

开展性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只有平等地与孩子进行交流,摆出自己的观点,但又不强加于他们,以理服人,即不是以势压人,这样才可能处理好父子关系,做好家庭性教育工作。

对性蕾期的孩子进行性教育


性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出生后,婴儿的衣着、婴儿的谈话,以及对婴儿行为的要求等,都包含了性别差异的社会化过程。

性身份在3岁前已经确立,到3岁之后,随着语言技能的发育、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情感的日趋复杂化,儿童在家庭和周围世界里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性身份。

婴儿有性意识吗

有时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月大的男婴会在哺乳的时候出现阴茎的自发性勃起,随着吮吸频率的增快,婴儿面色涨红,全身肌肉有节律地收缩,随之出现一种满足后松弛。整个过程类似于成年人的性兴奋过程。也有报道说,女婴也有类似的阴道分泌液增多和阴道节律性收缩。至于七八个月的婴儿摸弄生殖器,做一些夹腿的动作,则更是司空见惯的事。上述事实说明,婴儿是有性意识的。

儿童有没有性体验

有一个家长写信说,他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今年4岁,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形成了一个怪异的习惯,令父母很是烦恼。她总是喜欢用自己的阴部与床头或别的类似物体摩擦,在摩擦之后,她脸色涨红,眼光发直。难道一个4岁的小女孩也有性欲吗?这涉及到如何看待儿童性欲的问题。类似情况也在其他家庭发生。家长应该懂得,心理发展是连续的,作为性兴奋区的身体某些性器官的功用,在青春期前不是不存在,而是潜在的。只要环境中具备适宜的刺激,便可诱发这一功能。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偶然获得的刺激,有时可诱发身体兴奋区的感觉,继而引向追求这种快感。从本质上来说,儿童的性游戏不同于成人的性欲,儿童可接受外界的性信息或性刺激,但不能在内心深处理解它和意识它。

儿童的性游戏多数以非性欲为目的,如娱乐和交友等。因此,对儿童的性游戏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过分夸大,要立足于教育,帮助儿童顺利发育成长。

正确引导孩子度过“性蕾期”

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一个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教育不当,可使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受到挫折,产生较为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性蕾期”,幼儿的性心理可有以下几个特点:

性好奇

当孩子开始意识到有男女性别的不同之后,可能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看异性的生殖器到底是怎么样的。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种行为,不应该打骂孩子,否则女孩容易因此产生“性罪恶”的观念,成年后易出现性冷淡,男孩会产生逆反心理,成年后容易出现“窥阴癖”。

性骄傲

当男孩发现自己有一个“小鸡鸡”而女孩没有时,有些男孩会有意在大人面前“炫耀”,如在亲友面前把小便射得高高的,以显示自己有个“小鸡鸡”而骄傲。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种行为,也不应打骂,可平静而自然地提醒孩子不要当众小便。如果处理不当,孩子的逆反心理压抑下来,成年后易出现“露阴癖”。

幼儿手淫

3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开始对自己的生殖器产生很大的兴趣,并可从玩弄生殖器中获得快感,造成手淫习惯。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种不良习惯,既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打骂指责。这样做,往往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容易使孩子因心理受打击而产生“性罪恶”观念,成年后阳痿或性冷淡往往与此有关。

性别认同混乱

3岁左右的孩子,父母应明确告诉男孩,长大后会像爸爸一样是男人,告诉女孩,长大后会像妈妈一样是女人。切忌按照自己的“愿望”,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样,把女孩打扮成男孩样,否则可能使孩子出现性别认同混乱,成年后出现同性恋、异装癖、易性癖。

如何对待孩子的性活动

孩子的性活动是无意识的、不稳定的,甚至是盲目的,父母应采取恰当的方式帮助孩子纠正。不要让孩子和父母同睡一床,以避免因父母在睡眠中无意触碰到孩子的性兴奋区而诱发孩子的性感觉。

应丰富孩子的活动,使之多样化、趣味化。培养孩子的多样爱好,使孩子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他所感兴趣的活动上,如绘画、玩智力游戏等。

尽量减少环境中诱发性活动的刺激,父母自己行为需检点,孩子的内衣内裤应宽松些,不要让孩子从事有可能刺激性感区的刺激,如爬树、抱枕头等。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父母可以适当地传授一些性的常识,在平时谈话中多加引导,可运用故事、比喻等方式来说明生育、恋爱等方面的现象。

当父母发现孩子与孩子之间有互相观看、相互触摸等性游戏时,应及时加以阻止,但要注意方法,不要训斥、打骂,而要说明道理,正确引导。

如果孩子确实克服不了这种不良习惯,影响了正常生活,父母应与医生联系,共同查找根源,消除隐患。

当孩子提出性问题时,父母应因势利导,做到以下几点:

1、当孩子提出性问题时,应轻描淡写地回答,不要欺骗,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有神秘感。因为孩子的性提问往往是漫不经心的,并没有怎样深思熟虑,更没有什么恶意想法,父母应当了解这点,自然坦诚地回答问题。父母的窘迫与羞怯,只能加重孩子的好奇心,使之对于所提的问题耿耿于怀,牢记在心。

2、应用科学名词解释男女的生殖器,并告诉孩子如何保护它,不能随便玩弄。回答孩子的问题时,不要超过孩子的好奇范围和理解能力,就具体问题回答,不要过深过细,应当通俗易懂,充满自信。

3、回答问题时,应坚决果断、简洁明了,应在语气中表现出权威的、结论性的含义,不要引申,也不宜鼓励孩子引发联想。

总之,在回答孩子的性问题时,父母在语言和表情上应做到恰到好处、自然大方。

为什么不要将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

从性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无论是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都是有害的。心理学家认为,性别角色大约在孩子三岁前就已经形成。

因此,三岁前的环境、抚养方式、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性别心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父母给男孩着女装,按女孩来抚养,很容易导致男孩把自己看作与周围女孩一样的人,在表情、举止、打扮上,他就会努力模仿女孩,成为女性化男孩。许多性心理的病态正是由此诱发的。一些青年男女长大之后仍然爱穿异性的衣服、追求异性的打扮,以至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在变态心理学中叫异装癖。另一些男女性成熟之后,不仅没有萌发对异性的爱慕,反而爱慕与自己同性别的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同性恋。上述情况说明,身体方面的性别和心理方面的性别并非必然重合,在特殊条件下,甚至可能是相反的。

父母千万不要出于个人的心愿而无视自然的事实,不要人为地为孩子选择性别,不要把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应尊重孩子的性别,按照孩子的身体性别的要求来培养孩子,使孩子的性心理健康发展,否则容易贻误孩子,后果不堪设想。

性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进行


对孩子的性教育要从何时开始?“当然是从他们青春期开始有性意识的时候了。”错了,谁告诉你要到青春期才会有性意识呀?到青春期再进行性教育的观念才耽误人呢!“那么,难道还要从他们三四岁开始吗,真要那么早吗?”又错了。告诉你吧,坐稳了,别吓着:性教育要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认真进行!

赵本山和宋丹丹在小品里面说,孩子出生后第一眼看到谁,长得就像谁。科学也已经证实,婴儿出生后第一次看到的事物,会对他的心灵产生神奇的影响。那么,为什么没有人相信性教育应该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呢?

性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进行

性教育可不仅仅是告诉孩子我们的生理解剖结构,还包括性别意识教育,对于身体的感知与判断,以及亲密感,等等。而这些,确实是从婴儿期便开始了。

婴儿的眼睛应该有均等的机会看到母亲和父亲的笑脸,如果他在生命的第一个月里总是看到母亲,而很少看到父亲,他对于两个性别的平衡的情感投入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婴儿看到的母亲总是微笑的,而父亲多是严肃的,他的心灵中便会积淀下关于性别的最初的差异判定,而我们以后的讲义中将会提到,这种判定可能是错误的。

婴儿的耳朵有权利听到来自男性和女性的同样温柔的声音,他虽然还无法理解这些话语的含义,但生命的本能可以感知语调、语气、语速等等所提供的信息,这同样将形成他对于男女两性的最初印象,而这又不可能不作用于他日后的心理成长。

婴儿的肌肤有权利接受最温柔的爱抚,如果你抱他的姿势不够协调,动作有些僵硬,他便会以哭声提出抗议,而他心灵中便会留下这样一种感知:原来拥抱是这样的不舒服!并进而影响他日后与他人的亲密接触。

婴儿的口唇有权利享受母乳的甜蜜。不要说母乳仅仅对婴儿的免疫力以及整体健康有利,母乳将作用于我们的性心理。这是与母体亲密的一种渠道,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吮吸满足我们的口唇“*”,同时带给我们一种安全感,使我们知道与另一个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不仅提供一种安全,而且提供一种爱抚。亲密感与爱抚的不缺乏,对于每一个心灵都是至关重要的。

婴儿的性器官有权利得到额外的关爱。当你为婴儿换下弄脏的尿布的时候,请一定放慢你的动作,温柔些,再温柔些!特别是当你为婴儿清洗的时候,更要小心,请选择婴儿的肌肤最适宜接受的温水,用质地柔软的棉巾,轻柔的动作……对于男婴,还要翻开他们的包皮清洗里面的污垢,这种清洗在婴儿几个月的时候就要开始了,不要以为男婴的包皮里面没有污垢。同样道理,也要清洗女婴的生殖器官。清洗性器官是最危险的作业,如果你的动作与水温把握不当,就会使婴儿对任何加在那个部位上的动作感到反感与抵触,进而对那个部位产生排斥,而这必将影响他(她)成年后性意识的完美发育。

是不是太夸张点了?绝对没有。按着精神分析学的解释,每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都受其婴儿期经历的深刻影响。当精神分析学家要分析一个人的心理疾患的深层根源时,他们会一直追溯到你的幼年,甚至婴儿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能够学会爱,是因为我们被人爱着。父母对于婴儿长时间的凝视与触摸,唤起生命中最初的爱。这种父母与孩子间的亲密的、充满爱的关系,将影响到孩子成年后与他人和异性的关系。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是,我们之所以会爱一个异性,实质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需要将对父母的爱外延、转移到他人身上。

一个在婴儿时期便充分地培养出依恋与爱的孩子,在其以后的成长中会很自然地形成同情、自信、独立等美德。这完全是因为,爱是自信与独立意识的土壤,成年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知道某人爱自己,会更加独立地去面对世界或其他环境。这种依恋与那种过分的依赖,性质是不同的。有学者指出,有些精神病患者就是从来没有学会爱的人。

家长自编教材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上)


一身冷汗总算过关

——家长自编教材对孩子性教育

最难最难的一关就在眼前了,我紧张得要出汗,还要做出稀松平淡的样子。老公端坐在电脑前,一左一右儿子们坐在两边,性教育开课了。

儿子快12岁了,学校迟迟不开生理卫生课,也没课本,据说要到初中再上,那不晚了三秋了。儿子现在快进入青春期了,嘴边开始长小绒毛了,声音变喑哑了,个头窜得也快了。

这事靠不得别人,老公早就在谋划中了。他到处去找课本,找书,可恨的是,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教材。所有的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书都是在讲伟大意义,在讲必要性,伟大意义用你说,我们最需要的是怎么说,比如,性交是怎么回事,用什么样的词汇语言表达。

自力更生是永远的真理。老公英勇地表示,他要自己编教材。

几年前他曾经从美国带回几本大百科全书画册,这下派上用场。最关键的细节到底怎么说,老公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我听说几十年前有一位挺伟大的人对独生子的性教育是夫妻亲自上阵,直接床上演练。我们不是伟人,最后老公咬牙翻出一幅性交局部解剖图,黑白线条的。

我像听课的老师一样坐在“教室”后边,手里拿着一本不相干的书假装在看,心里一片愁云惨雾。

随着优美的启动音乐,电脑上闪现出精美的画面。这是老公精心制作的演示文稿PowerPoint。首先是他们父子三人亲密交谈的照片,然后一行一行闪出第一部分提纲:孩子与爸爸的区别,是少年与成人的区别。从少年成长为成人的关键一步,是在11岁到15岁的时候,这就是“青春期”。

你们知道什么叫生殖系统吗?“不知道。”

从美国画册上扫描的照片都很喜气洋洋,男人女人从幼儿到成年,裸体的,但是拍得很美,大家都挺直身体,一脸灿烂,很为自己骄傲的样子。每个局部会发生什么变化,然后由一面放大镜带出生殖系统解剖图。女性的生殖原理,月经是怎么回事;男性的生殖原理,勃起、遗精是怎么回事,精液流程图。俩儿子像听一节数学课一样,并不专心致志,一边晃悠凳子一边玩儿似地听。

讲到遗精这里,突然小儿子说:“爸爸,好像哥哥已经有了。”

这可真叫我们惊讶,现在还不满12岁呀。“什么时候?”“前天晚上。”天哪,原以为过早了,现在看来,紧赶慢赶,恰是时候。要是我们再犹豫犹豫,那才叫晚了呢。“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还以为尿床了呢。”“你们同学没人议论这样的事吗?”“没有。”

掩饰着惊讶,爸爸说:“好啊,挺好的,这就是进入青春期了,说明你生长发育一切正常,人有早有晚,11岁到16岁都算正常。弟弟也会有的。”

讲到遗精的第3个原因,爸爸说:“就是梦见喜欢的女孩子了。”老大略带羞涩地傻笑:“没有!”(转下文)

家长自编教材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下)

如何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


yunyun的妈妈:用美好的感情来引导孩子

我丈夫在部队,我们一年只能见一、两次面,平时都是打电话、写信交流感情。女儿小的时候,丈夫来电话,我们母女俩总是抱着一个话筒,共享夫爱、父爱。女儿慢慢长大,我们夫妻俩打电话就开始避嫌了。

一天晚上,待女儿睡后,我们又开始煲电话粥。我们你亲我爱的絮叨了半个多小时,丈夫才说:“早点睡吧,宝贝,做个好梦,我爱你!”我也回应了他同样的话。当我恋恋不舍地放下电话,回过头来时,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女儿不知什么时候站到我身后。女儿诡秘地一笑:“我可不是想故意听你们的悄悄话。我有事要跟您说,您老是不放电话,我就只好等着。”想到刚才的夫妻情话被女儿窃听到了,我恼羞成怒地喝斥道:“有什么事明天再说!你小孩子家别管大人的事。”“那有什么,看您和爸爸这么好,我心里儿高兴呢,不像婷婷的爸爸妈妈,见面就吵架,还要闹离婚,婷婷整天都哭。”女儿倒显得从容不迫。我一惊:是啊,我们夫妻相亲相爱为什么不能让女儿知道呢?让她也幸福着我们的幸福,感受家庭的温馨,对她的身心成长应该是有利的。

再以后,我们打电话也不特意避开她了,我还主动和她说:“我和你爸爸彼此爱慕、互相牵挂,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心里却很温暖,干什么事都有力量。”丈夫回来后,我们俩手挽手买菜、散步,他给我吹头发,我给他揉肩,女儿在一旁感叹:“要是普天下爸爸妈妈都像我家爸爸妈妈,那世界上将会减少多少争吵,减少多少不幸的、孤独的孩子啊。”我趁机对她进行爱情教育,说大多数夫妻都是因为爱才结婚,可要守住爱情、呵护好爱情却并不容易,那需要细心,还需要艺术。女儿频频点头。

20岁的大学生:当我们懵懂、好奇的时候,渴望有人来释疑解惑

我在高三那年,爱上了班上的一个漂亮女生。我的爱得到了她的热烈回应,然而,老师、家长对我们采取高压措施制止我们,我们不以为然。那时候,我们觉得我们的爱情就是我们的一切,只要有爱,什么都可以不在乎。怀着这种激情,我们偷尝了禁果。相爱的我们生活在四面楚歌中,我们被迫弃学出走。然而,很快,我们带的钱用完了,又冷又饿地流落街头。她开始怨怪我,我也不甘示弱地和她吵。有一次,我们俩在马路上打起来,警察将我们带走。我们被遣送回家。回到学校,我们的档案上都留下了“记大处分”的印迹。那年高考,我们都考得一塌糊涂。我不甘心,去复读,而她则一声不吭地去了南方,连招呼都没和我打一声,然后就永远失去了联系。

现在想来,那时候真是太傻了。我们根本不懂爱情,只是有些好奇,如果当时有人认真地和我们谈谈爱情,引导我们正确对待男女生之间的朦胧情感,也许我们就不会那样意气用事了。

随着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成熟,爱情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既然不容回避,那就坦然地拿到桌面上来讲,也许会更有效。这是我的切身感受。

lili的妈妈:爱情这个东西太复杂了,还是少让孩子接触吧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女儿有些鬼鬼祟祟,每天一回家,就关在“闺房”里不出来。在个外面叫她,好半天才开门,露出一张脸,慌慌张张的:“有什么事?我在做作业。”一天,在路上遇到她的老师,老师说她上课老走神,也不爱和同学说话,经常一个人坐在那里,望着窗外,作业也做得很马虎。我心里很急,旁敲侧击地问过女儿好几次,是不是有什么事。她直摇头:没事,没事。

一天下午,趁她去学校,我打开她的房门,在床褥下翻出了五本言情小说。我气得不行:原来她是喝了爱情迷魂汤!我将书全烧了。女儿回来后,大哭一场,说是找同学借的。我丢给她一百块钱,让她去赔给同学,我警告她:如果再被我发现,就打你她的腿。

女儿真的“下不为例”了,变得懂事、听话了,成绩也上去了。可我却不敢再掉以轻心。家里订了一份晚报,上面有很多恩怨情仇的东西,我担心女儿看见,便将报纸拿到单位,送给病人或家属。我平时喜欢看言情连续剧,现在不敢看了,担心偶尔从电视机前晃过的女儿看见了,触动她敏感的神经,于是我只好天天守着广告看。

爱情这个东西太复杂,人世间的很多悲欢离和都是爱情惹的祸,连阅历丰厚的成人都无法把握好这个东西,何况乳臭未干的孩子;而且,他们现在正是成长时期,要学的东西很多,最好不要被这些属于成人世界复杂的东西扰乱思绪,分散精力。

心理专家意见:

1、爱,是一种崇高的情感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爱,就是成为一个人。”这里,将“爱”提高到“成为一个人”的层面来认识,其意义更值得我们深思。爱不是随着人的生理成熟而自然可以具备的。作为一种崇高的情感形成,它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才能形成,而且,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情,而是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标尺。

应当认识到,爱情教育的目的不是去教孩子们如何谈情说爱,而是教孩子们如何在做人的过程中拥有人世间这份美好的感情,去获得幸福的人生。通过积极的爱情教育,让孩子去辨别生活中的美与丑、高尚与卑劣,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爱情观。所以,家长不能武断地认为爱情就是成人的专利,是孩子的禁区,或者将爱情教育看作是色情、流氓或者丑恶的东西,对孩子打上封条。

2、如何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

1、正视,而不是回避。

孩子对爱情问题感兴趣是很正常的,影视剧、游戏、广告宣传、同学互相传教,形形色色的爱情观以不同的方式入侵孩子小小的脑袋,他所接受的关于爱情的信息已经超乎我们的想像。如果我们还家长还“谈爱色变”,那就是对事实的漠视,是掩耳盗铃了。面对孩子的好奇和困惑,我们应该以坦然心态视之。

记得儿子8岁时,我带他去看话剧《日出》。

顾八奶奶向陈白露抱怨:“他(胡四)呀,根本不懂爱情!”儿子笑出声:“他连爱情都不懂!哈哈哈!”又有一次,儿子饶有兴致地告诉我,班上的调皮男生经常故意招惹女生,想办法让她们哭鼻子。我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本意是想和他探讨“被关注”的心理需求,没想到,儿子回答:“这不是心理学的问题,是爱情学!”我暗暗吃惊:这小子,何时变成了爱情通?看来,这个问题,我必须和他好好谈谈,不能再回避了。我告诉他:“爱情是男女之间一种很美好的感情,每个人都会产生这种感情,很正常,也值得歌颂和赞扬。”据我了解,有些调皮的孩子经常会拿这种事开玩笑,比如谁和谁好上了,谁爱上谁了,好像一件很丑的事,我不能让儿子觉得这件事有什么不好。我还告诉他:“爱情要有责任,不是说想爱谁就爱谁,想怎么爱就怎么爱,要有能力承担责任才行。你爱一个人,必须有能力保证他幸福,比如能赚钱养活自己、养活别人。而你们都还是学生,要花父母的钱,所以你们还不能谈爱情,要等长大了,工作了,挣钱了,才能谈这事。还有,爱一个人还要关心他,爱护他。比如《日出》里,胡四不想承担责任,根本不关心顾八奶奶,所心顾八奶奶说胡四不懂爱情。”儿子恍然大悟:“我就说呢,怎么这么大一个人,连爱情都不懂!”我坦然地和8岁孩子讨论这个问题,他也开始学会正确看待这件事,不觉得好玩,也不觉得可恶。

2、尊重他的感受,不要讥讽他。

如果孩子对爱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比如,像上述丽妮妈妈所讲述的那样,小姑娘偷偷看言情小说;或者突然对哪个异性有好感;或者发表一些大胆的言论,比如儿子9岁时就告诉我:“我班每个男生都有暗恋的女生!”我问他暗恋谁,他不屑地说:“没有固定的,过几天换一个”,面对此状况,家长在尽量表现得不动声色,千万不能讥讽她:“小小年纪,不好好学习,净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你们连自己是什么都没弄明白,还想什么爱情的问题!”“你们这是玩荒唐可笑的小孩把戏!”这会让孩子很受伤,觉得受了羞辱,因为在他的认知和感受里,他所经历的感情都真实而有价值的,如果他视为珍宝的情感却被父母贬得一文不值,那么,对他来说,就等同于自己也被贬抑了。更不能在亲戚朋友面前嘲讽他,青少年最爱面子,也最恨父母让他在大庭广众之前丢脸,你如果让他丢了脸,他会想办法也让你丢脸的,比如,故意和你对着干或破罐破摔,他以他失败的成长作代价来反击你。

3、引导他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爱情现实。

作为我们成人,当然知道爱情的复杂性,现实中的很多悲欢离合都是“爱”这个字在作祟,但是,孩子对社会的认识有限,他们容易走极端,要么认为爱情就是桃花源,可以融化一切烦恼;要么认为爱情是罪恶之源,必须拒而远之,这都不利于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位妈妈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年轻女教师被负心男人抛弃后,绝望自杀。她和读高中的女儿一起探讨,她说:“这位女老师在工作中非常出色,有思想、有观念,然而在爱情上却犯糊涂了。爱情是一个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但却不是生命的唯一。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亲情、尊严、人格、健康,我们崇尚爱情,但却不能做爱情的奴隶。”她还带女儿去法院旁听妻子被丈夫虐待的家暴案件。女儿很疑惑:“他们俩是自由恋爱结婚,有感情基础,后来怎么会变得像仇人似的?”妈妈告诉他:“男方说打她是因为太爱她,害怕失去她,他这是打着爱的幌子,其暴行后面是阴暗的思想和恶劣的人品。真正的爱应该是建立在平等、信任、尊严基础上。女方正是因为感动于他所说的‘太深’的爱而始终沉默,误解了爱的涵义,被甜言蜜语迷了心。”妈妈是想让女儿明白,对待爱情,必须有非常成熟和理智的心态,绝不是盲目的好感或者一时的冲动。

对宝宝进行性教育注意四要点


对器官的认识,是性教育的第一课。

妈妈心事:5岁的儿子最近多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当着别人的面脱裤子,把小鸡鸡露出来。我有些犹豫,太干涉吧,怕他对此越来越感兴趣,不管吧,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这样解释:四五岁的孩子玩自己的小鸡鸡,脱裤子展示,很容易让父母紧张,因为在大人看来,这是与“性”相关的问题。但其实,孩子表现出来的“性”趣,与父母所理解的“性”并不是一回事。

当孩子们长到四五岁的时候,会发现男孩是站着尿尿的,身上还多了一件小东西。而有的女孩觉得好玩,会模仿男孩站着小便的样子,回家以后还会对爸爸妈妈如何尿尿和他们的裸体产生兴趣。这时,如果父母不刻意回避,让孩子看父母尿尿,和父母一起洗澡,一次关于“性器官”的体验课也就完成了。作为成长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它们会很快过去,不用刻意去矫正,除非对身体有伤害。

没有性器官参与,也能得到爱、温暖、满足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是性教育的第二课。

妈妈心事:儿子非常喜欢触摸我的手臂,特别是夏天穿短袖衣服时,他总是抱着我的手臂,把脸贴在上面,有时还会亲亲。虽然我喜欢与孩子亲密无间的嬉戏,可是,我又担心性教育的问题。

这样解释:孩子喜欢触摸父母裸露的胳膊,甚至有时会触摸妈妈或阿姨的胸脯,这时的性不仅和性器官有关,同时意味着对爱、温暖、满足感和安全感的渴望。所以,面对这种情况,父母不应该马上理解或联想为这是“性”反应,更不能用羞辱和责骂或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孩子要亲嘴,你可以有意识地去亲孩子的脸;孩子要摸妈妈或阿姨的胸脯,你轻轻把孩子的手移动到其他地方;同时,你可以抚摸孩子的头、手脚、背部或着拥抱他,向孩子表达爱、温暖和关怀。

没有性器官的参与而能得到爱、温暖、满足感、安全感、归属感,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这是性教育关键的第二课。如果孩子从小缺乏这种体验,长大之后当他发现性器官的参与很容易让他体验到这些感觉时,就容易依赖性活动来得到它们,从而影响他们建立对性和爱情的正确认识。

从家庭中了解两性关系,是性教育的第三课。

妈妈心事:5岁的女儿和好朋友在外面玩耍时,突然说起生娃娃来!这是不是受到那个朋友的影响?那个孩子的父母离婚了,她跟着爸爸生活,最近她妈妈又结婚怀孕了。

这样解释:孩子们对性的认识已经进入到了心灵层面。他们会“朝三暮四”地和不同的小朋友或者和爸爸妈妈“结婚”,不过这些探索都和狭义的“性”没有关系。他们只是通过玩过家家来构建他们的童话世界,如同艺术家通过艺术来表现他们的内在世界一样。在幼年期,父母所呈现出来的两性关系,也是孩子直接感受到的“性”教育之一,这种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成人的“性”态度和方式。异性之间如何传递感情、关爱、温暖、爱情和性关系等都是成人给孩子的性教育活的教材。孩子通过玩过家家、玩结婚生孩子的游戏,来演习大人的性认识。

无论是在青春期开始之前给孩子讲关于性的科学知识,还是通过图片让孩子认识性器官和生命的来源,这都是过于片面地理解性教育。实际上,性并不是性欲、性满足或繁殖后代那么简单。也就是说,青春期开始之前的性教育和性器官并不应该有太大关系。性的定位,性的内涵,没有性器官参与的温暖感觉,才是孩子们最需要的性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