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一生,都倍受孩提时代的影响。孩子的每一天,都值得我们去关注,让我们用正确的爱,对待我们的孩子。

一、NLP亲子教育的基础信念

1、孩子一生下来,便爱、信任及听从父母。

2、孩子再坏的行为都不是针对父母的。

3、家长对孩子付出的爱是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

4、孩子在不断地努力学好,就算当他弄得最糟的时候也一样。

5、每一个孩子都具备使他拥有一个成功快乐人生所需的全部能力,家长只不过是帮他把这份能力释放出来。

6、孩子的智力和能力都很正常,虽然他没在乎家长在乎的事。

7、任何行为都不等于整个人。

8、总有更好的方法,只在于家长肯不肯去找。

9、家长是每个孩子成长结果的最大决定因素。

10、所有亲子关系的改善,必先来自家长的一些改变。

请家长谨记:欲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长必须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谈、行为和情绪表现有所不同。自己不准备改变,而只想去改变孩子的家长是不会成功。

二、家长对于身份的正确态度

在面对孩子时,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身份:

1、家长不是超人,也不是完美的人,家长只是平常人。所以,家长需要承认自己:

会胜,也会败。

有心情好的时候,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比一些人聪明,也比一些人蠢。

在一些事情上能力强,在另一些事情上能力弱。

不能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

不能永远没有错。

2、家长与孩子有相同的需要。因为家长与孩子都是人,所以:

家长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希望得到公平对待;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希望别人对他们和蔼、友善;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希望做得好的时候有人赞赏;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希望在做得不好时,有人谅解和鼓励;孩子也是一样。

当感到悲痛、烦恼、颓丧的时候,家长希望友人给予支持、安慰;孩子也是一样。

3、家长永远是孩子的家长,永远给孩子爱和支持。所以:

孩子成功,家长分享喜悦。

孩子快乐,家长觉得开心。

孩子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家长不断地予以鼓励和嘉许。

每次孩子倒下再爬起来,家长都给予支持。

4、家长用说话和行为来实现上面的道理,因此所说的与所做的一致:

在孩子面前,家长无须永远正确、成功、愉快。

家长不害怕对孩子承认错误。

面对孩子,家长无须隐藏内心的情绪。

家长也不用担心孩子会因此变得脆弱。

家长用自然、轻松的方式表现出他/她就是这样,便已足够去走过他们的人生旅途,孩子自然也会以真诚、自信和积极的态度去创造他们的人生。

三、亲子关系的十个基本要诀

(一)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绝对一致,所以孩子看法与你的不同,没有什么奇怪。

◎孩子一定会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的优点长处,孩子不会全部拥有。

◎每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都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孩子有完全与你一样的性格。

◎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独特的地方。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处,他才会接受你对他的看法。

◎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情,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所以你的经验是孩子的参考,但并不一定保证是正确或可行的法则。

(二)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改变自己,孩子才会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个人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所以,没有“教”,只有“学'。因此,“教”孩子重要,使孩子“学”到了才更重要。

◎一个人不能要求别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信念去接受另外一套。孩子也有自己的一套。明白的他一套,从他的角度看,才最有机会接受你的意见。

(三)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是重要。老是强调自己说的怎么正确没有用,孩子接收到的讯息对他来说是什么意思才重要。

◎用孩子听得明白,能够接受的语言对他说话会有最大的效果。

◎说话有没有效果由讲者控制,由听者决定。孩子的反应告诉你说的话没有效果,你可以改变说话的文字和方式去控制效果。

◎改变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没有效果的说法,越说孩子会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四)孩子是跟随家长的行为和情绪而学习,而不是家长的指令。

◎家长处理一件事的行为模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会跟着做。

◎孩子看到家长面对一个情况时产生的反应,便会认定那是正确的。并且在自己面对同样的事情时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言语或文字本身不能在孩子身体和脑子里产生有学习效果的行为或情绪反应。所以教导式的训导效果不大。

◎家长的指令,若用孩子不懂的语言模式发出,会使孩子难以跟随。要先想一想孩子会不会不明白,修正了才开口。

(五)所有行为必有其正面动机。

◎每个人都要为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些需要而做事。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有其正面的意义,但他不懂得也不能说出来。

◎家长需要把孩子的行为和动机分开。孩子行为的本质有错或效果不好,我们应加以否定,但孩子总是不断地企图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必须肯定他这样的动机。

◎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加以肯定,在引导孩子去另找更有效的做法,这是最容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径。

◎情绪和动机都没有错,只是所选用的做法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情绪给孩子力量或方向,动机维持孩子想提升的心,帮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是家长的责任。

(六)有更好的方法,每个人都会追随。

◎人拒绝改变是因为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必须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的方法,他才会接受,因而改变。

◎让一个人认识到另一个方法能使他得到更多,而付出的代价更少,这个人自然采用那个方法。孩子就像每一个人,不断地在这点上努力。

◎提供更好的方法是帮助,即是给对方更多的选择;指定必须用某个方法,却是企图操纵对方。所有人都欢迎帮助,抗拒操纵。你的孩子也欢迎你的帮助,但会抗拒你的操纵。

(七)凡事总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至今未成功,只是说至今用过的方法尚未得到预期的效果。对孩子必须坚持效果,而不是坚持方法。

◎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会有机会找到它和使事情改变。

◎对一件事我们知道的办法越多,我们做起来的把握就越大;对孩子也一样,你的选择越多,你的孩子达到你想要的结果的几率就越大。

(八)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做法,是想去找出其中最好的一个。

◎孩子从发生的事情中学习,使他懂得处理将来遇到的同样事情。

◎孩子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才能知道哪一个是最好的。

◎孩子的生活中充满好奇,正是为了学习如何掌握得更多。

(九)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

◎任何替代孩子成长的企图,最终都会在孩子的身上做成负面效应。孩子学不到,会依赖和缺乏自信。

◎家长代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情,不会得到孩子的尊敬。爱依赖的孩子会对父母抱怨及挑剔。

◎鼓励和引导孩子做自己的事,是最有效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够成长的有能力和可以照顾自己。

◎孩子的自发性、积极态度、自律,都与这点有关,因为这些都需要从“自己做自己事”中培养出来

(十)“爱”不可以作为筹码

◎家长对孩子的爱应凌驾一切事情,这份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源泉。因此孩子必须对这份爱没有任何的怀疑。

◎这份爱若在家长的语言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会对亲子关系的崇高度有所怀疑。因为这份爱,正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

◎这份爱若因为孩子做的某些事失去的话,孩子会渐渐变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拿出来做条件。

◎家长若对孩子开出条件,把这份爱作为筹码,孩子他日也会把对家长的爱最为筹码。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亲子关系完全破碎,便是这个原因。

小贴士: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的英文缩写。在香港,也有意译为身心语法程式学的。

N(Neuro)指的是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思维过程。

L(Linguistic)是指语言,更准确点说,是指从感觉信号的输入到构成意思的过程。

P(Programming)是指为产生某种后果而要执行的一套具体指令。即指我们思维上及行为上的习惯,就如同电脑中的程式,可以透过更新软件而改变。

zj09.com小编推荐

用反面现象教育孩子


大多数家长都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实际上,让孩子只接近“赤”,而不接触“墨”是不可能的。家长最多只能营造一个“赤”的家庭小环境,但孩子最终还是要走向社会,难免不接触反面现象。因此,只注重正面教育,忽视反面教育,显然难以使孩子适应复杂的社会另一半。家长应该像重视正面教育一样重视反面教育。具体讲反面教育有何作用呢?

1、通过反面教育,孩子会知道做事情很少是一帆风顺的,人们正当的合理的要求也不是总能实现的。这能使孩子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2、生活中的一些反面现象,如好心得不到理解、美好的事物受到挫折等,这往往能使孩子产生同情心和责任感。

3、反面现象能使孩子看到不该发生事情发生了,从而使孩子在感到同情、惋惜和愤怒和同时产生一种克服反面现象的心理需要。

4、如果始终生活在单纯的环境里,孩子就很难“长大”。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是脆弱的,而且也很难提高辨别能力。让孩子知道社会还有反面现象以及体验一些逆境的滋味,对加速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大有好处。

家长在进行反面教育时应谨慎行事,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只能配合正面教育进行。否则,孩子会对生活和社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出现沮丧、消极和逆反情绪,这绝不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的初衷。

2、切忌滥用反面教育。进行反面教育时必须考虑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如果反面教育对孩子的冲击过大,就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从而使孩子的性格、气质等方面的消极因素增加。

3、家长要对反面现象进行选择,并对可利用的反面现象进行分析。当家长掌握了这个反面现象出现的原因和不该发生的道理后再给孩子讲解。只有这样,孩子将来遇到同类事情时才能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

用“转化”的方式解决亲子冲突


有一天,我和妈妈在客厅边看电视边聊天,小言言在一边玩。我平时并不经常回家,内心就对妈妈有些歉疚,每次回家都是谢绝各种应酬,只想多陪陪她,妈妈自然是也很想和我多聊聊。可是我们两个聊天,就没有人陪小言言玩了(兄嫂因工作原因也不常在家)。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常常是“不甘落寞”的,何况小言言本就属于那种天生好动的孩子,只见她一会儿把电视的声音看的很大,一会儿又在我们周围的沙发上跳来跳去,并不时大声叫。显然,她很想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到她身上,最好是能跟她一起玩。

妈妈就说:言言,别吵!大人们说话呢。言言听完,安静了一下,可没一会儿又依然故我。我想,这大概是大多数家庭都遇到过的小“烦恼”,妈妈这种方式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怎么办呢?

后来,当言言又叫喊的时候,我就把食指放在嘴边,看着言言,轻轻的说:“嘘——。”大概是言言从来没有看到过别人对她做这样的动作,一下子楞在哪里,随后也把食指放在嘴边,对我们轻轻的说:“嘘——。”样子可爱至极,我和妈妈相视而笑。

接下来,我和妈妈继续聊天,小言言呢,就在房间里不停的转换位置,把小手放在嘴边对我们“嘘——”,我也自然回之以“嘘”。好长一段时间内,小家伙乐此不疲,再也没有故意的跳闹、喊叫或者开大电视的声音。

事后,我问自己,当时的做法是最好的吗?这很难说,但至少把当时大人需要聊天和孩子渴望人陪的矛盾解决了。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一方面,大人不应该因为孩子就全然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陪伴孩子玩耍对孩子身心发展十分必要,生硬的拒绝或者直接的要求孩子安静,不仅孩子难以接受,也是大人对孩子的不尊重。固然,两者不能偏废,但是却又经常发生冲突,很多家长因此恨自己“分身乏术”。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能够想到一种方法,解决这个冲突,即便是权宜之计,也无可厚非。而事实上,随着孩子的降生,家庭的结构随之而变,尤其是当两人世界向三人世界的转变,这样的冲突就是一个日常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和孩子的成长,我们的确需要很多的“灵机一动”。

其实呢,孩子说难带也难带,说好带也好带。因为,对于孩子来讲,游戏就是他的工作和生活,有时候,我们只需要选择一种适合的游戏或者改变一下游戏规则。在上面的事例中,虽然我们大人有一种寻求安静以便聊天的“私心”,但客观上却是在和孩子玩一种“安静提示”的游戏。

“父母”这个角色,对于我们有着诸多的要求,实在不是一件轻松、随意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诸多要求中,最要紧的是观念的清晰、合理以及心态的恰当。所谓观念,就是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你想和孩子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亲子关系。这与父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息息相关,比如有的父母首先感到生存的压力,自然最希望孩子在一轮轮求学、就业的竞争中争先,最担心的是落伍;有的父母不存在生存的压力或者不敏感于物质生活的超越,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善意。显然两种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诸多引导行为大相径庭。所谓心态,就是你在亲子共处中的情绪与感受,比如是否能兴致勃勃、顺其自然、稳定耐心的应对各种亲子生活事件,还是容易焦虑、惶恐、沉不住气。心态与个人性格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根本上还是由观念决定。

再有,就是教育的技术。即遇到具体的问题能否有效处理的能力。固然有很好的观念和心态,教育的技术也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教育和生活一样都是以草稿的试误形式进行的,即便我们不能总是想到妥帖的应对方法,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也就不用埋怨自己不够称职。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完美父母”,孩子也经得起我们犯些小错。

前面讲的事情发生在中秋前后,到我春节回家探亲再见到小言言的时候,谁知,她对我们做的第一个动作居然就是把手放在嘴边,轻轻的说:“嘘——”。

用转化的方式解决亲子冲突


有一天,我和妈妈在客厅边看电视边聊天,小言言在一边玩。我平时并不经常回家,内心就对妈妈有些歉疚,每次回家都是谢绝各种应酬,只想多陪陪她,妈妈自然是也很想和我多聊聊。可是我们两个聊天,就没有人陪小言言玩了(兄嫂因工作原因也不常在家)。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常常是“不甘落寞”的,何况小言言本就属于那种天生好动的孩子,只见她一会儿把电视的声音看的很大,一会儿又在我们周围的沙发上跳来跳去,并不时大声叫。显然,她很想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到她身上,最好是能跟她一起玩。

妈妈就说:言言,别吵!大人们说话呢。言言听完,安静了一下,可没一会儿又依然故我。我想,这大概是大多数家庭都遇到过的小“烦恼”,妈妈这种方式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怎么办呢?

后来,当言言又叫喊的时候,我就把食指放在嘴边,看着言言,轻轻的说:“嘘——。”大概是言言从来没有看到过别人对她做这样的动作,一下子楞在哪里,随后也把食指放在嘴边,对我们轻轻的说:“嘘——。”样子可爱至极,我和妈妈相视而笑。

接下来,我和妈妈继续聊天,小言言呢,就在房间里不停的转换位置,把小手放在嘴边对我们“嘘——”,我也自然回之以“嘘”。好长一段时间内,小家伙乐此不疲,再也没有故意的跳闹、喊叫或者开大电视的声音。

事后,我问自己,当时的做法是最好的吗?这很难说,但至少把当时大人需要聊天和孩子渴望人陪的矛盾解决了。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一方面,大人不应该因为孩子就全然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陪伴孩子玩耍对孩子身心发展十分必要,生硬的拒绝或者直接的要求孩子安静,不仅孩子难以接受,也是大人对孩子的不尊重。固然,两者不能偏废,但是却又经常发生冲突,很多家长因此恨自己“分身乏术”。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能够想到一种方法,解决这个冲突,即便是权宜之计,也无可厚非。而事实上,随着孩子的降生,家庭的结构随之而变,尤其是当两人世界向三人世界的转变,这样的冲突就是一个日常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和谐和孩子的成长,我们的确需要很多的“灵机一动”。

其实呢,孩子说难带也难带,说好带也好带。因为,对于孩子来讲,游戏就是他的工作和生活,有时候,我们只需要选择一种适合的游戏或者改变一下游戏规则。在上面的事例中,虽然我们大人有一种寻求安静以便聊天的“私心”,但客观上却是在和孩子玩一种“安静提示”的游戏。

“父母”这个角色,对于我们有着诸多的要求,实在不是一件轻松、随意的事情,尤其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诸多要求中,最要紧的是观念的清晰、合理以及心态的恰当。所谓观念,就是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你想和孩子建立一种什么样的亲子关系。这与父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息息相关,比如有的父母首先感到生存的压力,自然最希望孩子在一轮轮求学、就业的竞争中争先,最担心的是落伍;有的父母不存在生存的压力或者不敏感于物质生活的超越,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善意。显然两种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诸多引导行为大相径庭。所谓心态,就是你在亲子共处中的情绪与感受,比如是否能兴致勃勃、顺其自然、稳定耐心的应对各种亲子生活事件,还是容易焦虑、惶恐、沉不住气。心态与个人性格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根本上还是由观念决定。

再有,就是教育的技术。即遇到具体的问题能否有效处理的能力。固然有很好的观念和心态,教育的技术也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教育和生活一样都是以草稿的试误形式进行的,即便我们不能总是想到妥帖的应对方法,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也就不用埋怨自己不够称职。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完美父母”,孩子也经得起我们犯些小错。

前面讲的事情发生在中秋前后,到我春节回家探亲再见到小言言的时候,谁知,她对我们做的第一个动作居然就是把手放在嘴边,轻轻的说:“嘘——”。

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幼儿时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则与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更多地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力三大原则。

无错原则

当幼儿发生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时,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幼儿犯错误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教育甚至打骂。

这是幼儿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在幼儿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令人烦恼的故意惹人生气的“讨厌”幼儿。

无批评原则

一些父母在日常幼儿教育中,一旦幼儿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就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幼儿不知应该怎么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于是只会什么也不做,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长大后会表现出退缩、自卑、缺乏主动性等个性问题。

对0岁-3岁的幼儿来说,说理性批评是有好处的,但是他并不能完全听懂。因此,教给幼儿正确的行为方式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无压力原则

一点儿压力也不给幼儿,让幼儿在一种极为顺利的环境中成长,那么幼儿长大后遇到困难了岂不手足无措?事实上,无压力原则并不是这样理解的。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一个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产生合理、创新的思维。

有些父母在养育幼儿过程中,盲目运用自己的权威地位,使幼儿内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

“你要是做不好,长大只能要饭了”!

“再不好好做,就把你关进小黑屋”!

此类语言或者做法,都会给幼儿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使幼儿失去对自己的肯定和勇气。幼儿在恐惧和紧张情况下,往往产生自我被动、退缩、怯懦。

家庭亲子教育的关键时刻(亲子教育专题)


引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中的亲子教育您选好阶段了吗?您抓住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了吗?

一、新学期开始的时候

新学期开始,会有一种新的意识、新的能力,此时父母因势利导,当会“旗开得胜”。

二、孩子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

父母若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三、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

父母若能主动地以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帮助孩子解释,孩子将会产生感激之情,也就易于接受父母的告诫了。亲子游戏

四、父母与老师交流的时候

父母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以希望的口气指出孩子的缺点,不宜单纯地“告状”。

五、孩子有困难或遭遇失败的时候

父母不应训斥,而应肯定孩子的努力,对孩子的不足之处给予点拨,帮其走出“困境”。

六、孩子有较大过失的时候

这时父母的理解、同情、体谅是孩子最需要的,很多时候,循循善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七、孩子对某些事物心怀浓厚兴趣的时候

父母应积极支持、鼓励,推动孩子去寻求知识,激励孩子深入钻研。

八、有较大集体活动的时候

这是教育孩子遵守纪律,为集体争光,培养集体观念的极好时机。

九、他人取得成绩的时候

孩子往往会暗下决心“我也要做出成绩”,父母要抓住这一时机,对孩子提出适当的目标要求,使孩子的一时热情变为持久的行动。

十、外出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候

一般,孩子都喜欢听好话,不愿在别人面前现丑,所以这时应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要在客人面前“揭短”,多谈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恰当地提出希望。

本网站小编总结:家庭教育孩子是有时机的,作为家长的您是不是也选好了正确的时机呢?以上给您介绍的生活时刻,您抓住了吗?

亲子对话 用孩子的方式去思考


诸多家长表示和孩子沟通很吃力,表达出的意思孩子不理解,有时想用孩子的方式和他们对话却反被孩子嘲笑。家长和孩子相处、交流起来为什么会有隔阂呢?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享受亲子对话的乐趣呢?

孩子的世界是清澈透明的,简单思维的他们往往难以理解家长的语意。世界上最好的沟通本应是自己最亲的人,但为什么有时亲子间往往是相无比亲密,但相处、沟通起来却有隔阂和代沟呢?其实,有时孩子的确是听不懂你的委婉之语,而有时候孩子听懂了只是他不接受你的说法,因而和你站在对立面上。怎样才能让父母的话进入孩子的内心深处?家长应该要懂得用他那个年纪的语言有效地交流,这样你才能很好的享受你们之间的情感对话。

用孩子的方式思考

当你试着用适合孩子年龄的语言来解释一些事情的时候,试着把自己放到你儿子或者女儿的位置上找到最好的交流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听听你的孩子他们平时怎么说,然后使用他们的词汇。

不要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总尝试去猜测孩子想什么,他们小小的脑袋里总是有很多天马行空的东西,但我们成人往往已经固化了思维,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思维方式,因此想要真正地像孩子那样思考,还真需要家长们多用心观察孩子,多向孩子取取经呢!

让孩子提问

日常的亲子谈话大多是大人一直在做主导,无论是填鸭式的教导,还是灌输式的经验教育,家长难免滔滔不绝。其实孩子真没听进去多少东西,几乎只是你在自说自话而已。

不妨让孩子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在这过程中你发现你得到一堆“是或不是”的问题。这不仅能够缓解你思考用什么词语来跟孩子交流的压力,同时也能让你了解到你孩子的成熟度,掌握他们已经学到了哪种类型的事情。这些都有助于你将来在向你的孩子解释其他事情的时候使用最恰当的词语。而且提问式的沟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这让孩子学习得更多他感兴趣的事物,而不是你认为他感兴趣的事物。

小宝宝喝完水将玻璃杯子随手放在地板上,妈妈继而一串“连珠炮”:“以前就跟你说过喝完水的杯子要放在桌子上,这样放在地上很容易踢到洒出水或者打碎杯子。”这句话的信息量真大!思维简单的小宝宝绝对不能理解你这事所谓的前因后果,所以别把他们要理解的事情弄得太复杂,尽量把事情说得越简单越好,不然他们是不会明白的。

其实有些时候简单的动作会比语言来得更有效。比如你可以牵引宝宝的手去把杯子放在桌子上,然后给他们轻声提醒“把杯子放在桌子上”简单的话语简单的动作更有效哦。

看看他们的书

你有没有留意过你孩子喜欢看哪种类型的书?哪种类型的电影或者音乐?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可以通过孩子所处的环境来感受他们的语言。

对你孩子的业余爱好和兴趣感兴趣,不妨尝试融入他们的小圈子,读读他们的书,和孩子一起唱他喜欢的歌,陪宝宝一起看他最爱的电影或者卡通片,找到更多的机会去亲近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看看他们眼中的小世界,如果你做足这些事情,使用适合孩子年龄的话最终会变成你的习惯。

巧借“东风”

由于代沟的关系,有时跟的你的孩子交流起来会有些困难。但你可以丰富交流的材料,比如通过利用学校生活、老师帮助甚至一些视频来帮助拉近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当你试着向你的孩子解释一些事情的时候,用学校发生的事情或者假设学校的情况来帮助你的孩子理解你要说的意思;老师每天和孩子打交道,已经了解怎么有效的和孩子进行交流,所以你可以多向老师取取经;你还可以借助万能的互联网,将你想要说的道理、知识通过相关视频、材料来给孩子更多的感性认知。这些方法都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科学育儿知识大全:怎样教育孩子对成功的理解?


科学育儿知识大全:如今文化教育孩子并不是高度重视不高度重视的难题,只是怎样如期完成成功教育“儿女成材”的难题了。科学育儿网因此如今的家庭教育应当造成大伙儿的高度重视。如今的文化教育結果是院校30%社会发展20%家庭50%,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文化教育层面起着挺大的功效。因为一部分家长不留意家庭教育,造成如今全国性的刑事案件发案率,青少年儿童就占有20%。因此家庭教育关乎大家的家庭和社会发展,关乎孩子的未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方式各不相同。

科学育儿网里有的家长认为“棍子下边出孝子贤孙”,家长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就是说指责处罚。有的家长认为“唯考试分数论”,以便自身的孩子考个好的考试成绩,能够斩获、大包大揽孩子的一切。实际上这种全是有误的家庭教育方式。您斩获不上孩子的一辈子。

科学育儿知识大全说到家庭教育是个繁杂的工程项目,重要是家长是否把握了文化教育孩子成材的关键环节。下面我将取得成功教育孩子的重要讲给大伙儿,期望对您在孩子的文化教育层面有一定的协助:

1、 有处罚变激励

什么是激励?如何激励孩子?简易的讲,就是说怎样充分发挥孩子心灵深处的物品和潜能,它是一个本质和关键方式。

每一孩子常有极大的潜能,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说激励孩子,让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的使用价值,给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机遇。

人像图片小车一样,而激励如同油箱的车用汽油。家长务必调转孩子的主动性,他会发掘本身的潜能,这就好似给他的“汽车油箱”里给油。而且家长在激励孩子的那时候要有诚心的激励,才可以触动孩子的心。千万别觉得自身是孩子的家长,摆成冷脸孔和家长趾高气昂的模样,那样孩子就不容易接纳您的激励和提议,您的激励就不成功了。

有的家长总是用“你真棒”“伟大”“太棒了”等简易而裂缝的点评,孩子也不清楚您为何夸奖他,那样就失去您激励的用途。比不上实际一些,例如:“你自身穿着打扮穿的很齐整,挺不错。”“你可以自身叠被,把宿舍床整理的很整洁,你真棒!”实际而细腻的强调孩子的最该赞美的地区,那样孩子了解为何最该赞美,并可以再接再厉,加强好的层面,逐渐培养好的品行与习惯性。家长一定留意,以精神鼓励主导,以物质鼓励为副。

2、 和孩子的关联要公平和睦

我需不需要注重公平呢?缘故是我国数千年文化艺术传统式,“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以深层次来到所有人的脊髓。许多 的家长觉得:和孩子公平是“天方夜谈”,因而许多的不幸就持续产生。例如:有一个5岁的小女孩子很想要和邻居的大伯交友,知心话都想要和那位大伯讲,而不想要和自身的爸爸妈妈讲。缘故取决于,那位大伯和她說話的那时候全是蹲下,与他一样高,她感觉自身遭受了重视,而和自身的父母說話时,是趾高气扬,无论父母是站着和蹲着一直比自身高许多。且父母总是很严肃认真的皱着眉头,而不愿在家中多說話。那样下来您的家庭和孩子中间就沒有和睦公平的气氛,就算不上正确引导文化教育,大家家庭的真情、和孩子的情感就大大的生疏了,孩子当众不抵抗,可就是说内内心讨厌您。大家家庭的潜在性分歧、就是这样默默地的存有了。因此,家庭的和睦公平是家庭教育的第一因素。0元领专业情感分析!10s快速预约

3、 要给孩子留面子

我国那样的老话,称为“堂前教育孩子,枕边教妻”,就是孩子没什么情面,在哪儿都能够教,而老婆有情面,只有在枕芯边秘密的地区才可以“文化教育”。可就是说这句混帐话给许多的家庭产生了灾祸,家长和孩子正中间出現了挺大的芥蒂。这里我不断的注重,家长一定留意在许多人眼前不必对孩子说三道四,你了解孩子如何了解吗,孩子的了解是:您冲着许多人那样,就是说对孩子的大量特批。尽管当众孩子不抵抗,可是孩子的内心不是接纳的,而您的目地本质就沒有超过,反过来,孩子本质不想要与你多說話了。我举一个事例:深圳龙岗的一个孩子的父亲,开小店,孩子初一退学不念书了。父亲就见到《深圳特区报》有我的报导,因此就寻找特区报,又寻找我原先青少年儿童家长培训学校,和约好時间,带著孩子的中国香港大伯,父亲、孩子一块到培训学校一坐着,父亲却说:这孩子不懂事,校园内老打架斗殴,如今又退学,求教师找邦企人们的孩子。孩子一听大声说出:今天来抨击我啊!我也赶紧插嘴说:那样吧,孩子的难题人们2个独立谈,大家是否讲讲自身在家庭教育层面感受。不然大家先回去了,我与孩子独立的沟通交流好么!2个钟头的沟通交流,孩子知道自身的错误,也体现了家长在家庭教育层面的缺点。因此我号召家长不必在许多人眼前当孩子的面说三道四,孩子也是自尊心,孩子爱面子。

相关推荐